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第二部分 数的运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6单元 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6单元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第1部分“2数的运算”,主要包括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分数运算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
但是,学生在进行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产生混淆,尤其是在涉及到括号和不同运算符的情况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巩固运算法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运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我会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和指导。
4.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重要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2数的认识(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2 数的认识(2)∣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6.1.2节——数的认识(2)。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数的认识,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运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难点是如何将这些规则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数加减法,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一些实际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感受到分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接着,我会详细的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跟随我的讲解一起解答。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让他们自己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我会对学生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七、作业设计答案:1. 1/2 + 1/4 = 3/4,3/4 1/2 = 1/4,2/3 + 1/3 = 1。
2. 小华吃了2份,小明吃了1份,一共吃了2+1=3份,所以吃了整个苹果的3/3,即1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加减法。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必须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我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实际例题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数与代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一节《数的认识》和第二节《代数的初步认识》。
其中,数的认识主要涉及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性质和运算,代数的初步认识主要介绍了代数式的概念和简单的代数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相互转化,以及代数式的求值。
教学重点是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代数式的概念和简单的代数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计算器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商品价格标签,找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存在。
2. 数的认识:通过PPT展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进行讲解和举例。
3. 代数的初步认识:通过PPT介绍代数式的概念,以及简单的代数运算,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然后进行讲解和举例。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步骤,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7. 作业设计:布置作业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作业设计(1)2/5、0.4、40%;(2)1.25、50%、3/4;(3)0.3、6/10、30%。
(1)3x + 4 = 19;(2)2(x 3) = 10;(3)5(2x 1) = 25。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顺利,学生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掌握较好,但对代数的初步认识还有待加强。
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代数知识的教学,并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数的运算(二)、式和方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二)、式和方程教学目标:1、掌握综合法、分析法解决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列方程法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列方程、解方程的步骤。
教学重、难点:1、掌握综合法和分析法。
2、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3、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教学内容:数的运算(二)解决问题一、知识总结1、解决问题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1)综合法:从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的关系入手,利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一直到求出未知数量的解题方法。
(2)分析法:从所求的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2、用算术法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条件;(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列式计算;(4)检验并写出答语。
二、教学过程例1 东城机械厂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250个,18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加工50个。
照这样计算,提前几天就能完成生产任务?仿练:六年级办公室买进一包白纸,计划每天用25张,可以用20天。
由于注意了节约用纸,实际每天节约了5张,实际比计划多用多少天?例2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630km 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2小时两列火车在途中相遇。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80km,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仿练: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4km。
货车每小时45km,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36km,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3 2012年4月某地区的平均降雨量为30mm,去年同期该地区的平均降雨量为80mm。
该地区4月份的平均降雨量比去年减少了百分之几?仿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某小学举行了红歌赛,六(1)班合唱队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例4 修一条长200m 的水渠,第一天修了50m ,第二天修了余下的52,还剩多少米没修?仿练:某厂为支援抗震救灾赶制1600顶帐篷。
第一天生产了总数的41,第二天生产了余下的52,还剩多少顶没有生产?例5 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它的3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15米,还剩下30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节 数的运算(二)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3节数的运算(二) 人教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乘法和分数的除法。
分数的乘法指的是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分数的除法指的是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除法运算,特别是如何转化为乘以倒数。
教学重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的苹果,小华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苹果,请问他们一共吃了多少苹果?2. 分数的乘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问题,讲解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如计算3/4乘以2/5,引导学生按照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并解释每一步的运算意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的乘法运算题目,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教学难点讲解:讲解分数的除法运算,特别是如何转化为乘以倒数。
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如计算3/4除以2/5,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乘以2/5的倒数。
6.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如计算3/4除以2/5,引导学生按照转化为乘以倒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解释每一步的运算意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的除法运算题目,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乘法:分子× 分子分母× 分母分数的除法:转化为乘以倒数七、作业设计(1)2/3 × 1/2(2)3/4 × 2/5(1)3/4 ÷ 2/5(2)5/6 ÷ 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但在解决一些具体题目时,仍有一些学生对运算规则掌握不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第二部分 数的运算》教案
第二局部数的运算[第一课时] 数的运算〔一〕一、教学内容四那么运算的意义和法那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4、5、6题。
二、教材分析在小学阶段已学习了四那么运算的根底上进展整理复习,加法是在计数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根本的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复原。
乘法又是加法的开展,是求一样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复原,它是减法的开展,是求一样减数的减法的简便运算。
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与整数运算完全一样。
三、学情分析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构造化,是“整理与复习〞单元教学的首要任务。
复习时,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注意查漏补缺,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的计算法那么;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的1.使学生纯熟掌握整数、小数四那么运算的计算方法,梳理整数小数四那么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络,沟通与四那么混合运算、简算的关系。
2.能正确地进展整数小数四那么计算,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表达知识间的内在联络。
六、教学准备课件小卷子七、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节有关计算的复习课。
请你看小卷子完成第一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把这几道题按自己的想法分类。
530+380= 83-57= 16×50= 96÷8=0.37+1.6= 1-0.74= 0.25×4= 3.2×0.4= 8.4÷0.7=〔加减乘除、整小分〕出示表格:课题:整数小数的计算动画:各种运算意义减法 83-57 1-0.74乘法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求这个数的非常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16×50 0.25×4 3.2×0.4除法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6÷8 8.4÷0.7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的四那么计算,这节课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2 数的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2 数的运算》-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灵活使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进行算术运算;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解决相应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灵活运用;
2.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算术运算法则;
2. 练习应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课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小黑板、彩色粉笔;
3.纸张、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
•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
•讲解实际问题如何转化为数学运算,引导学生理解;
第三步:示范演练
•具体举例,让学生跟随计算,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练习巩固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课堂互动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六、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表现,及时总结教学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八、教学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2 数的运算9-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2 数的运算9-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 能够熟练进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 学会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 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的探索与应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
- 提问:整数乘除法有哪些运算规则?2. 探究新知:-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总结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3. 讲解与示范:- 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 示范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强调计算的准确性。
4. 练习与巩固:-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5. 拓展与应用:-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计算准确性。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整数乘除法练习题。
- 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整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
-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总结整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这个环节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乘除法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与代数》集体备课教案
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一些练习。
1.做一做。
师:我们先翻开数学书第77页,同学们自己完成这一页上面的做一做好吗?()()生2:左边的是(-1.5), 右边是(1.5) 师:那么它们又属于什么数呢?师:同学们,像这样,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同样,任意一个数也都可以在直线上找到它对应的位置,那你们能在数轴上标出这些数的位置吗?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年级:六年级科目:数学主备人:中心学校集体备课教案稿2.做教科书第84页“做一做”。
3.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S﹦U×tU﹦S÷tt﹦S÷U二、简易方程1.复习方程的概念。
(1)出示复习题: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4×3-18÷3 = 6 3x+5=7 a+4我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数,同时又是—个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可以用集合图表示给学生看。
(3)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你怎样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这些词的?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做什么?(4)说一说“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区别?2.复习解简易方程。
例: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3X+5=7 5X+4X+8=35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
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及时纠正错误。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
我们主要是应用了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些运算定律。
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1、说出下面各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养禽场一共养鸡鸭600只。
(2)红花比黄花少25朵。
(3)参加航模组的人数是参加美术组的3倍。
(4)花金鱼比黑金鱼的1.2倍还多8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1数与代数 第5课时 数的运算(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1数与代数第5课时数的运算(2)|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整数四则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
- 学生能够解决包含多个运算符的表达式,并正确应用运算顺序。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四则运算规则。
- 理解和运用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 解决包含多个运算符的表达式。
- 灵活运用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探究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整数四则运算规则。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运用。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5分钟)1. 整数四则运算规则- 加法: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 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 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 运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包含多个运算符的表达式纸。
2. 学生根据整数四则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计算表达式的值。
3. 各组派代表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全班讨论和交流。
4. 情境教学(10分钟)1. 创设情境:小明去超市购物,购买了一些商品,需要计算总价。
2. 学生根据情境,列出购物清单,并计算总价。
3. 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全班讨论和交流。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数的运算(二)》教案-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数的运算(二)》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例6、做一做,第77页例7、8题、做一做,练习十五第3---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运算顺序(教材第76页例6)。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一算:(710-184)2=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3、算一算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4、组内交流算法5、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
二、运算定律(教材第77页例7)1、根据表格,填一填名称用字母表示举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算一算,学生说说简算过程及应用的运算定律。
3、 2.512.548=(2.54)(12.5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0100=1000(21- )715.03-2.14-1.864、完成教材第77页例7下面做一做。
三、出示例8估算的应用1、学生交流、讨论。
2、完成例8下面做一做。
四、巩固应用完成练习十五第3---7题。
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板书设计:数的运算运算定律叙述方法字母表示加法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a+(b+c)减法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6-2数的运算教案
第1课时数的运算(1)0.9×40= 40÷0.9= 24×12= 12÷24==⨯+⨯21243124=⨯⨯3124-2124 (4)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指名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5)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师生总结: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①出示三道题,请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学生观察后回答,指出错误分别是: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小数点没有对齐,没有通分。
②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的?(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分母相同时才能直接相加减。
)③前两条法则的要求反映了一条什么样的共同规律?能用一句话概括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2)复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
①出示两道题:对照下面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②把上面两道题改编成小数乘除法。
1.42×2.3,4.282÷1.23,让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③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们发现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小数乘除法先按整数第2课时数的运算(2)【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六年,已经学习了几级运算?几种运算?还记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的复习一下吧。
【复习讲授】1.复习四则运算的顺序:课件出示:5400-2940÷28×27]41-16743[98)(÷⨯ 教师:这是两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题,说说这两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谁能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复习简便运算:提问:把简算的式题进行分类,怎么分?学生分类后汇报,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1)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运算。
3.87+2.9975.2-19.8=3.87+3-0.01 =75.2-20+0.2先让学生说出简便方法,教师再总结:像这类题目简算的时候一般先加上或减去整数,多加了几就减几,多减了几就加几。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2 数的运算(一)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6.1.2 数的运算(一)人教新课标(2)数的运算课时1 数的运算(一)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课题数的运算(一)课型复习课计划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系统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估算,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教学目标1.通过系统地复习,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和估算,能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经历四则混合运算及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
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算法。
化解措施引导复习,巩固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典例解析一、练习回顾,导入复习。
1.课件出示计算题。
365+282=664-268=18×45=768÷24=36.5+28.2=6.64-2.68=1.8×4.5=7.68÷2.4=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发现)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结合算式,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
(注意引导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完成下面的表格)名称不同点相同点整数的加、减法加、减时,数位对齐。
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小数的加、减法加、减时,小数点对齐。
分数的加、减法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
(2)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计算法则,教师重点强调,使学生明确整数、小数、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3.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结合下题,想一想0与1在四则运算中有哪些特性。
a+0=()a×0=()0÷a=()a-0=()a×1=()a÷a=()a-a=()a÷1=()1÷a=()(引导学生完成本题,明确当a做除数时不能为0) 1.计算。
人教版六年级 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数的运算》教案教学设计(两课时)
④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80,减数与差的比是4:5,被减数是( ),差是( )。提示:180就是被减数的2倍。
当堂训练7、判断
①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它们的和。
②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商大于被除数。
1/3×6—3/4+1/4=2—1=1 8×3/5+8×2/5+8=8×(3/5+2/5+8)
3/11+8/11×2=1×2=2 4/9+1/3—4/9+1/3=1—1=0
5/6÷1/3×3=5/67/12×2/7÷1/5×15=1/6÷3=1/18
23+77×10=100×10=1000 300÷5×5=300÷(5÷5)=300÷1=300
二、回顾交流
1、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及字母表示
名称
举例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减法性质(一)
减法性质(二)
除法性质(一)
除法性质(二)
2、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应用
⑴用来解释积、商的变化规律
例: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扩大10倍。(a×10)×b=a×10×b=a×b×10=(a×b)×10
②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
分数除法把除数改写成它的倒数以后,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乘的是除数的倒数。
当堂训练2、P80页做一做;当堂训练3、P83页第2题
三、四则运算的一些特殊情况(关于0与1的计算)(a作除数时不等于0),P80页
讨论:什么情况下结果是原数或0或1?同数相加得原数的2倍,同数相乘记作原数的平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节 数的运算(一)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节数的运算(一)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数的运算(一)”,主要围绕分数与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进行深入讲解。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应用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解决含有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分数与小数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分数与小数四则运算规则的熟练运用。
2. 学生在解决混合运算问题时,能够正确识别并应用运算顺序。
3. 将抽象的运算规则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科书及练习册。
2. 黑板和粉笔。
3.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4. 实际生活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生活实例引入分数和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2. 新授:详细介绍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展示运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案例讲解: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讲解分数和小数运算的应用,让学生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混合运算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通过典型例题的逐步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运算步骤。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本运算练习题和综合应用题,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本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的运算知识,还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2 数的运算(一)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2 数的运算(一)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的运算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2. 教学难点:掌握数的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的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数的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数的运算的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的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数的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演示通过实例演示数的运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4. 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数的运算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5. 总结总结数的运算的知识点,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数的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教学评价1. 课后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数的运算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以上就是对"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6.1.2 数的运算(一)人教新课标"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上面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5个苹果,那么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第1部分2数的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6单元第1部分 2 数的运算》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但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熟练进行简单运算,但在遇到复杂运算时,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重要性,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3.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算正确率。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在实际运算中,如何正确运用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运算规律,总结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的运算。
例如:小明的妈妈去超市购物,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又买了一瓶饮料,花了5元,请问小明的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2 + 5 × 6 的结果是多少?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并总结出: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8 + 3 × 4、15 - 6 ÷ 2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第一课时] 数的运算(一)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4、5、6题。
二、教材分析在小学阶段已学习了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复习,加法是在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性计数,是最基本的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也是加法的还原。
乘法又是加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也是乘法的还原,它是减法的发展,是求相同减数的减法的简便运算。
分数与百分数的运算与整数运算完全相同。
三、学情分析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整理与复习”单元教学的首要任务。
复习时,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注意查漏补缺,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梳理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沟通与四则混合运算、简算的关系。
2.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准备课件小卷子七、教学过程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节有关计算的复习课。
请你看小卷子完成第一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把这几道题按自己的想法分类。
530+380= 83-57= 16×50= 96÷8=0.37+1.6= 1-0.74= 0.25×4= 3.2×0.4= 8.4÷0.7=(加减乘除、整小分)出示表格:课题:整数小数的计算动画:各种运算意义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的四则计算,这节课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整数加减法计算并验算4325+385=(学生板演)师:进行整数加减法计算应做到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为什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二)小数加减法请你把这道题改编成一道小数加法题。
出现:43.25+38.5=81.75 43.25+3.85=47.1 43.25+38.5=81.75强调:小数点对齐问题,小数末尾有0的问题。
选择一题由学生验算,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
(计算方法)强调:1.减法与加法的关系(逆运算)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整数乘除法出示:102×37= 3774÷37= 请你选择一道题完成。
这两道题你是怎么算的?(自己的话说方法)观察发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逆运算)(四)小数乘除法以小组为单位,把102×37改编成小数乘法计算,看你能写出多少道,并迅速写出答案,不写竖式。
我们可以写出多少个?(无数个)展示学生成果。
(小结方法)强调:1.补0占位的问题。
2.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区别与联系。
教师板书变轼:3774÷37→0.3774÷3.7(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强调: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补0的问题。
师小结:(五)在下面的两组题中各选一题完成(1)47.5+7.65= 73.06-3.96= (2)32.5÷0.25= 1.2×750=(集体订正,反馈。
)(六)请你把这四道题组合成一道四则混合计算题要求:两步或三步,可以适当使用小括号和中括号。
主要解决运算顺序问题。
(学生有条理的进行叙述)练习:下面各题请你任选两道完成105×13-1890÷18 2.45×7.8+2.45×2.21.9-1.9×(1.9-1.9) 1+(0.75-0.45÷0.9)强调:观察后,能简算的要简算。
作业:1.80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83页1题、2题、4题。
[第二课时] 数的运算(二)一、教材分析此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算定律后进行总复习,为今后计算整、小、分、百分数计算打下基础。
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二、学情分析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整理与复习”单元教学的首要任务。
复习时,应充分利用教材,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注意查漏补缺,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株连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灵活掌握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五、复习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运算定律。
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1)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运算定律,并与同学交流。
(2)根据表格,填一填。
例1:计算 4×27 +57×4=4×(27 +57 ) 学生独立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
练习:请你观察题目特点,选择合适的简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①计算:2.5×12.5×4×8=(2.5×4)×(12.5×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10×100 =1000 ②计算:4×75472⨯+ =4×()7572+……应用乘法分配律=4×1 =4 ③计算:(21-)7187⨯=21718771⨯-……应用乘法分配律 =3-81 =872④计算:5.03-2.14-1.86 =5.03-(2.14+1.86) =5.03-4 =1.03 2.混合运算。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算一算:(710-18×4)÷2 板书 (710-18×4)÷2 =(710-72)÷2=638÷2 =319(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算一算:]⎢⎣⎡ ⎝⎛⎪⎭⎫--⨯411674398 =⎪⎭⎫ ⎝⎛-⨯1634398 =16998⨯ =21 (二)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
8.5 - (5.6 + 4.8)÷ 1.3 5 × 13 × 25 × 310375 + 450 ÷18 × 25 ( 45 + 14 )÷ 73 + 710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1 × 101 4.05 – 2.8 -0.7 12 × (14 + 16 - 13 )[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 一、 教学内容82页例2。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三、教学重点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点,准确解答相关问题。
三、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答问题。
四、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五、复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1.算一算。
出示算式:4120⨯52100⨯ 107450⨯ 4352⨯ ()31112+⨯ ()911540-⨯ ()721630+⨯过程要求:(1)利用计算卡片逐一出示算式。
(2)学生口算,直接说出计算结果。
(3)选择部分算式,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方法。
2.列式计算。
(1)200的54是多少? (2)200减少51后是多少? (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58,乙数是多少? (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53,乙数是多少? (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53,乙数比甲数多多少? 过程要求:① 利用电脑课本或幻灯逐一出示以上题目。
② 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③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④ 列式计算。
(二)知识梳理 复习解题思路:1.选择下面三个条件里的一个条件做问题,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
(1)松树30棵 (2)杨树50棵 (3)松树棵数是杨树的35学生回答时,分别出示三道应用题:(1)松树30棵,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几分之几? (2)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35 ,松树多少棵?(3)松树30棵,正好是杨树棵数的35,杨树有多少棵?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或方程,教师板书。
问:第(1)题为什么用“杨树棵数”做除数?第(2)、(3)题为什么都用“杨树棵数”乘分率?你认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关键确定单位“1” 的数量) 上面题里与“÷”对应的数量是什么? 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要怎样算? 第(2)、(3)题都是依据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的算式? 2.归纳、整理思路。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解题思路。
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数量,并且找出与“几分之几(百分之 几)”对应的量,然后联系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或者一个数乘分数(或百分数)可以表示求一个 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列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关系式列示解答。
(1)如果要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就用“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出一单位“1”的数量。
(2)当“几分之几”是已知条件时,就要根据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等于与“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来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3.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学生回答时,不必要求统一表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只要内容正确都应该予以肯定。
如:(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4)计算; (5)验算。
4.说一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过程要求:(1)学生回顾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 (2)与同学交流,互相探索、整理;(3)不必作统一要求,让学生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5.举例说明。
(1)出示例题。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41。
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 (2)解决问题。
① 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② 分析数量关系。
A . 这里的41表示什么? (41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 B . 画线段图表示。
C . 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41”) D .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实际是求六(1)班的“1+41”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41”是多少件) E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