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合集下载

TCL集团(000100)偿债能力分析

TCL集团(000100)偿债能力分析

TCL集团(000100)偿债能力分析摘要偿债能力是判断上市公司债务偿还能力的核心指标,分析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对于资本市场的利益相关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非常重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分析偿债能力也是其财务管理改善与财务能力优化发展的必要工作。

TCL 集团是我国较为典型的企业集团,其财务管理模式与其存在的财务问题,在我国企业集团与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中都具备较强的代表性。

在此情况下,本文研究选择TCL集团作为案例对象,结合其财务数据,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对集团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以及集团发展行业环境的探讨等,明确关注偿债能力,准确寻找集团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与成因,并合理改进对集团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以2010-2012年TCL集团的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引入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体系,对TCL集团的偿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进而,结合该集团的财务数据,从流动资产比重与周转能力、资产负债结构以及产权结构等角度,分析制约TCL集团偿债能力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最终,结合相关理论,在TCL集团偿债能力发展困境的现实情况下,从提升流动资产周转能力、适度调整负债结构与产权结构降低偿债风险等角度,制定相关对策,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CL集团偿债能力的逐步改善。

关键词:TCL集团;偿债能力;指标分析1文献综述1.1偿债能力及其重要性的研究综述周志成(2012)认为,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所负债务的能力,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负债是弥补自有资本发展不足的主要方式,债务到期时企业必须以资产或其他方式进行偿付,企业的盈利、现金流等都可以用于偿还到期债务。

陈木州,陈倩(2011)认为,企业的偿债能力能够在财务报表中得到很好的反应,通过财务报表分析,针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偿债压力及企业能力进行分析,进而明确企业的短期流动性和长期资本安全等,进行全面的偿债能力分析对企业十分重要。

周西燕(2010)认为,现代企业发展中,无论是扩大生产还是其他获得,都需要进行各种途径的融资以保证后续发展中所需资本充足。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案例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时能否按时偿还债务的能力。

它是企业健康发展和稳定经营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截止到某一年末,该企业的流动资产为1000万元,流动负债为600万元,短期债务为400万元。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以评估其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0/600=1.67。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0-300)/600=0.83。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出该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67,速动比率为0.83。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高于2,速动比率高于1,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而在这个案例中,该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低于这个标准,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该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对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该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并未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这也对其短期偿债能力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该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

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该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存货周转率也不高,这说明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较慢,对短期偿债能力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对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的偿债压力。

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来说,需要谨慎对待与该企业的合作和投资,对于企业自身来说,需要采取措施改善短期偿债能力,以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总之,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状况,为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到期债务清偿时所具备的能力。

它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依据之一。

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下面我们以某公司为例,对其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该公司的总资产为1000万元,总负债为600万元,净资产为400万元。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60%。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

而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说明其偿债能力较弱。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该公司的经营情况。

根据利润表的数据,该公司近几年的净利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这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支撑偿债压力。

此外,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也不稳定,时有盈利、时有亏损,这也对公司的偿债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我们需要关注一下该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

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我们发现该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呈现负值,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也不稳定。

这说明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较差,无法有效应对债务到期的压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该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

根据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我们发现该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低,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说明公司的流动资产无法有效覆盖其流动负债,偿债能力较弱。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弱,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为了提高偿债能力,该公司需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提高盈利能力,稳定现金流量,并合理安排债务结构,以降低偿债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通过对该公司偿债能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保持健康的财务状况和良好的经营状况,企业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偿债压力,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偿债能力,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什么是企业偿债能力(附万科集团案例分析)

什么是企业偿债能力(附万科集团案例分析)

什么是企业偿债能力(附万科集团案例分析)企业偿债能力,静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清偿企业债务的能力;动态的讲,就是用企业资产和经营过程创造的收益偿还债务的能力。

企业有无现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指标:资本周转率资本周转率,表示可变现的流动资产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偿长期债务的能力。

公式:资本周转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长期负债合计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近期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的安全性越好。

由于长期负债的偿还期限长,所以,在运用该指标分析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时,还应充分考虑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入量,经营获利能力和盈利规模的大小。

如果公司的资本周转率很高,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即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入量少,经营获利能力弱,且盈利规模小,那么,公司实际的长期偿债能力将变弱。

清算价值比率清算价值比率,表示企业有形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偿全部债务的能力。

公式:清算价值比率=(资产总计-无形及递延资产合计)÷负债合计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综合偿债能力越强。

由于有形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变现价值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且很难确定,所以运用该指标分析公司的综合偿债能力时,还需充分考虑有形资产的质量及市场需求情况。

如果公司有形资产的变现能力差,变现价值低,那么公司的综合偿债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利息支付倍数利息支付倍数,表示息税前收益对利息费用的倍数,反映公司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程度。

公式:利息支付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大,表明公司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越强,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就小。

由于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收支、汇兑损益、手续费等项目,且还存在资本化利息,所以在运用该指标分析利息偿付能力时,最好将财务费用调整为真实的利息净支出,这样反映公司的偿付利息能力最准确。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以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以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2016年25期总第832期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扩张到一定规模,需借助外来资本继续经营,举债经营就是一种重要方式,但这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本文通过对金城股份连续五年财务数据的整理,通过计算相关财务指标对其进行横纵向分析,以此来评价金城股份的短期偿债能力。

因为偿债能力影响到企业是否能顺利及时的筹措到所需资金,即企业能否存续和发展。

因此,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相关理论概述短期偿债能力是静态偿债能力,即企业短期资产清偿短期负债或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拥有的短期资产和承担的短期债务的数量与质量。

评价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

三、案例分析金城股份是一家民营企业,其前身为金城造纸总厂。

该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出现资不抵债现象,且在2014年被证券交易所暂停股票交易,同年又出现重大资产重组。

表11.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分析(1)纵向分析①从表1可看出,金城股份2010年流动比率小于1,即全部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流动负债。

结合下图,从2011年到2014年公司流动比率在不断上升,但增长幅度渐小,结合企业资产负债表可知,在2010年到2011年中公司流动资产大幅减少,流动负债几乎不变,使得流动比率大幅下降。

在之后的几年中金城控股的流动资产不断增加,流动负债不断减少,其流动比率不断增加。

这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在不断增加,而且在2013年末金城股份的流动比率大于1,企业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大于所承担的流动负债。

结合下图,虽然公司的流动比率在不断增加但增幅逐渐变小,即金城股份短期偿债能力增强的趋势逐渐减缓。

②表1显示。

金城控股连续五年的速动比率均小于1,即企业用于偿还每一元的流动负债的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尚不足一元。

但在2010年到2011年公司的速动比率下降之后的几年中金城控股的速动比率一直上升,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逐渐增强,短期财务风险在不断下降。

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偿债能力分析案例ABC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其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重点。

为了深入了解ABC公司的偿债能力,我们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ABC公司概况ABC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等。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

二、ABC公司财务报表分析1.资产负债表分析根据ABC公司2022年的资产负债表,总资产为10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6亿元,非流动资产为4亿元。

负债方面,流动负债为4亿元,非流动负债为2亿元。

所有者权益为4亿元。

可以看出,ABC公司的资产结构较为合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为1.5,表明公司的流动性较好。

2.利润表分析2022年,ABC公司的营业收入为8亿元,营业成本为5亿元,毛利润为3亿元,净利润为2亿元。

公司的毛利率为37.5%,净利率为25%。

这些数据表明,ABC 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现金流量表分析2022年,ABC公司的现金流入量为10亿元,现金流出量为8亿元,现金净流量为2亿元。

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为7亿元,流出量为5亿元,净流量为2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为1亿元,流出量为1.5亿元,净流量为-0.5亿元。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量为2亿元,流出量为2.5亿元,净流量为-0.5亿元。

公司的现金流量较为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够覆盖投资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

三、偿债能力指标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ABC 公司2022年的流动比率为1.5,说明公司的流动资产能够覆盖流动负债的1.5倍。

该指标值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公司在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ABC公司2022年的速动比率为1.2,说明公司的速动资产能够覆盖流动负债的1.2倍。

2023《长虹美菱企业偿债能力现状和问题的案例分析》9700字论文

2023《长虹美菱企业偿债能力现状和问题的案例分析》9700字论文

(Ξ)文献综述1eviA1anRusse11(2023)在研究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对堪萨斯农场样本成本效率的影响,指出结果证实,流动性和偿付能力措施对提高成本效率具有重大影响。

考虑到流动性和偿付能力,相对于资本而言支出较大的农场提高购买投入效率的可能性较小。

国内研究,王思琪,赵若溪,刘阳(2023)的观点是,利益有关方对于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属于公司财务分析中比较关键的环节。

但限于现有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尚有多种不足存在,本文依据偿债能力有关指标,从定量的视角,对冰柜冰箱企业偿债能力的综合评价进行模型重建(陈雨诺,杨晓宇,2023)。

基于短期、长期、综合三方面的偿债能力,构建企业偿债能力评价模型,对其进行量化评价,并对综合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二者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基于行业视角,对企业短期、长期、综合偿债能力进行论述。

黄一然,周雨涵(2023)二位学者认为,需要立足金融性债权人视角,对传统财务分析体系中,涉及到的流动比率指标进行分析,找到缺陷所在,使用改进后的短期金融性负债流动比率,揩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实体经济的实体还原。

展示传统财务分析体系中,所谓的扭曲效应。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偿债能力方面的理论论术较为丰富,也较为完善,为本文的撰写夯实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虽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对于偿债能力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徐子轩,胡美玲,2023)。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偿债能力的定义到期债务的偿还水平即为偿债能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偿债能力;另一类是长期偿债能力。

企业财务资金状况良好,按期偿还债务不成问题,相反,企业财务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很难按时偿还相应债务,这样以来,就给企业带来了债务偿还方面的风险(郑云飞,孙欣怡,2023)。

反映偿债能务的财务指标,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另一类是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分析对市场微观主体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分析如下:第一,市场微观主体偿债能力的高低,对于市场微观主体的债权人来说,关系到其借贷资金的偿还保障程度(曾露娜,叶昊天,谢宛,2023)。

财务分析经典案例

财务分析经典案例

财务分析经典案例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进行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介绍几个经典的财务分析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

1. 案例一:公司A和公司B的财务比较分析公司A和公司B都是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我们将对它们进行财务比较分析,以了解两家公司的经营状况。

首先,我们从财务报表中提取了一些关键的财务指标。

比如,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等。

然后,我们将这些指标进行同比分析,比较公司A和公司B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

例如,比较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

通过财务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公司A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明显高于公司B,净利润率也更高,但资产负债率较高。

这可能意味着公司A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强,但风险也相应较高。

2. 案例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假设有两家公司,公司A和公司B,它们都在同一行业,我们将对它们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公司A和公司B的净利润率、毛利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然后,我们将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两家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差异。

例如,比较两家公司的净利润率,如果公司A的净利润率高于公司B,可能意味着公司A在经营上更加有效率。

通过盈利能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两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盈利能力。

3. 案例三: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一个企业能否按时偿还债务的重要指标。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偿债能力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假设有两家公司,公司A和公司B,我们将对它们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公司A和公司B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

然后,我们将这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两家公司在偿债能力上的差异。

企业偿债能力案例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案例分析

4286.66 75l1.57
无形资产
l61.06 2l8.42 股东权益台计 63708.86 64793.63
资产总计 ¨9 2n4 l01432柏 负债掰 站雅 十 ¨9962_04 l0143 舯
表 2
减:累计折旧 2Il59l7 l330427 股本
2022998 20229.98
周定资产净值 65790.82 44144.04 资本公积
30l97.40 30lq7 40
在建 l 程
6002 80 493I_28 盈余公积
8994.83 6854.68
固定资产台计 71793。62 4907532 未分配利润
0 0
3年以上 2350 642 l855 6 55 2 57 2 82 2.56 88 88
境与内部条件 日趋复杂 ,偿债能力 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经 营
108 6.26
合计 36592 10o 28328 10o 9137 10o 288 100
能力的高低 ,是企业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 .是衡量企 业


璋 比
率 比
瘴 负牢债% 程保度障 产转周率 周塞 转 款蛊周
转 利息 产负债 产 收 产 报 务偿付 倍数 率% 益率% 酬率% 啦%
某公司是一家全 民所有制图有企业 ,垄断该区供 电业务 .主营供 电.兼营线路施工 ,电器安装 ,根据其 2003年 、2004年年报 ,有关偿 债能力的资料及财务数据摘录及计算如下。见(表 1一表 4)
预付账款
1730 73 1227.70 未付股利
2023肿

其他应收教

偿债能力分析的论文 案例范本

偿债能力分析的论文 案例范本

偿债能力分析的论文案例范本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某公司的偿债能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该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弱,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我们建议该公司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流动资产、减少负债、改善应收账款管理、加强财务规划等,以提高其偿债能力。

关键词: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debt repayment ability of a company and propos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ements, we found that its short-term debt repayment ability is weak, and its long-term debt repayment ability is strong. We suggest that the company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including increasing current assets, reducing liabilities, improving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planning, to improve its debt repayment ability.Keywords: debt repayment ability, current ratio, quick ratio, debt ratio, 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一、引言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案例分析偿债能力评估报告

案例分析偿债能力评估报告

案例分析偿债能力评估报告根据给定的案例进行偿债能力评估报告,以下是我对该案例的分析和回答:在进行偿债能力评估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

根据给定的案例,该公司是一家制造业公司,目前遇到了一些财务困难。

以下是对该公司偿债能力的评估:1. 资产负债表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分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以了解其资产和负债的结构。

可以注意到该公司的负债总额较高,而资产总额相对较低。

这可能意味着该公司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

2. 偿债能力比率分析:偿债能力比率是评估公司偿还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偿债能力比率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公司当前资产与当前负债的比例,速动比率是指公司当前流动资产中除去存货后与当前负债的比例。

根据给定的案例,该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比较低,这可能表示公司在短期偿债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3. 营业收入和利润分析:营业收入和利润是评估公司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给定的案例,该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都下降了。

这可能暗示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了偿债能力的下降。

4. 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是评估公司支付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给定的案例,该公司的现金流量出现了负值,这可能表明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不佳,难以偿还债务。

综上所述,根据给定的案例对该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估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公司的偿债能力较低,存在偿还债务的困难。

公司的负债总额较高,资产总额较低,且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较低,这表明公司在短期偿债方面存在风险。

此外,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下降,现金流量出现负值,这表明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

为了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建议该公司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财务计划,合理规划债务,并确保及时支付到期债务。

2. 提高盈利能力:加强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3. 改善现金流:控制成本,加强库存管理,以提高公司的现金流量。

4. 寻找资金来源:考虑通过融资或合作等途径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案例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时能否按时偿还债务的能力。

一般来说,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低。

下面我们以某公司为例,对其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该公司的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反映了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假设某公司的流动资产为2000万元,流动负债为1000万元,那么其流动比率为200%。

这意味着该公司的流动资产是其流动负债的两倍,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计算该公司的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即除存货外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更加严格地衡量了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

假设某公司的速动资产为1500万元,流动负债为1000万元,那么其速动比率为150%。

这也表明了该公司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该公司的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之比,反映了企业能否通过现金偿还短期债务。

假设某公司的现金为800万元,流动负债为1000万元,那么其现金比率为80%。

虽然现金比率略低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但仍然表明了该公司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最后,我们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指标,结合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行业特点,对其短期偿债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对比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以更加全面地评估该公司的偿债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某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偿债能力只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财务指标和经营情况,以全面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水平。

案例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案例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案例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透视“大宇神话”一、大宇集团的庭本情况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1999年11月向新闻界正式宣布,该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及14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决定辞职,以表示"对大宇的债务危机负责,并为推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韩国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大宇集团解体进程已经完成”,“大宇集团已经消失”。

大宇集团于19 67年开始奠基立厂,其创办人金宇中当时是一名纺织品推销员。

经过30余年的发展,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在海内外的大力购并,大宇成为直逼韩国最大企业一一现代集团的庞大商业帝国:1998年底,总资产高达640亿美元,营业额占韩国GDP的5%;业务涉及贸易、汽车、电子、通用设备、重型机械、化纤、造船等众多行业;国内所属企业曾多达41家,海外公司数量创下过600家的记录,鼎盛时期,海外雇员多达几十万,大宇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大宇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即所谓的“大马不死”。

据报道,1993年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1 5家,而到1998年底已增至600多家,"等于每3天增加一个企业”。

还有更让韩国人为大宇着迷的是:在韩国陷入金融危机的1997年,大宇不仅没有被危机困倒,反而在国内的集团排名中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金宇中本人也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亚洲风云人物。

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

尤其是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

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

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

1 998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约58. 33亿美元)。

制造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以长虹电器公司为例

制造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以长虹电器公司为例

题目:制造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以长虹电器公司为例目录摘要及关键词 (Ⅰ)引言 (1)1 企业偿债能力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企业偿债能力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传统的偿债能力分析方法以及其缺陷性 (2)1.3.1 传统的偿债能力分析方法 (3)1.3.2 传统的偿债能力分析方法的缺陷性 (3)2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分析现状 (3)2.1 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有待完善 (3)2.2 举债经营成份较大但盈利能力持续看好 (4)3 制造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3.1 制造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 (4)3.1.1 资产结构不合理 (4)3.1.2 缺乏合理的计划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缺乏合适的举债方式 (5)3.1.4 缺乏偿债意识 (5)3.2 制造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6)3.2.1 财务管理仍处于记账管理阶段 (6)3.2.2 未与财务风险紧密相连 (6)4 提高制造业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对策 (6)4.1 优化资产结构 (6)4.2 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 (6)4.3 选择合适的举债方式 (7)4.4 增强偿债意识 (7)5 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现状分析——以长虹电器公司为例 (7)5.1 长虹电器公司简介 (8)5.2 长虹电器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8)5.2.1 营运资本分析 (8)5.2.2 流动比率分析 (9)5.2.3 速动比率分析 (9)5.2.4 现金比率分析 (10)5.3 长虹电器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1)5.3.1 资产负债率分析 (11)5.3.2 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11)5.4 长虹电器公司偿债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偿债能力案例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案例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案例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到期债务的清偿能力,包括短期内对到期债务的现实偿付能力和对未来债务预期的偿付能力。

偿债能力分析对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日趋复杂,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是企业利益相关人最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十分必要。

为了详细说明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本文以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资料为例,来说明对企业如何进行偿债能力的分析。

苏宁电器主要以经销家用电器为主,根据其2003年、2004年年报,有关偿债能力的资料及财务数据摘录及计算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从资产构成看,公司的资产质量优良且比上年有所改善,主要表现在:2004年公司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虚拟资产几乎为零,应收款项总额比上年下降,特别是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由2607万元减少到2219万元。

流动资产质量的提高,对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从资产、资本对称结构看,公司的资产与资本对称结构由稳定结构变成了风险结构。

2003年流动资产总额比流动负债总额多18366万元。

2004年度,由于应收款项的减少等原因使流动资产总额减少了15519万元,而流动负债却增加了15308万元,造成流动资产总额比流动负债总额少了12441万元,公司的一部分流动负债被占用在长期资产上。

因此,导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均比上年下降55%、70%、37%,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分别仅为行业平均值的34.96%、36.12%、5.25%。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按期支付短期债务方面公司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从现金流动量角度分析,由于公司在2004年提高了主营业务收入,并收回了部分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当年通过销售商品取得的现金大于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比上年增加27747万元。

偿债备付率如何计算及案例

偿债备付率如何计算及案例

偿债备付率如何计算及案例一、引言偿债备付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投资者评估企业风险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偿债备付率以及如何计算,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应用。

二、偿债备付率的定义偿债备付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限内能够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与债务到期日前的债务金额之比。

它反映了企业在到期日前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债务,是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偿债备付率的计算方法偿债备付率的计算方法为:偿债备付率=可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债务到期前的债务金额。

可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包括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等。

四、偿债备付率的案例分析1. 案例一:公司A的债务到期前有500万元的债务需要偿还,可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为200万元,则公司A的偿债备付率为200/500=0.4。

这表示公司A在债务到期前的现金流量只能覆盖40%的债务金额,偿债能力较弱。

2. 案例二:公司B的债务到期前有800万元的债务需要偿还,可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为1200万元,则公司B的偿债备付率为1200/800=1.5。

这表示公司B在债务到期前的现金流量能够覆盖150%的债务金额,偿债能力较强。

3. 案例三:公司C的债务到期前有1000万元的债务需要偿还,可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为900万元,则公司C的偿债备付率为900/1000=0.9。

这表示公司C在债务到期前的现金流量只能覆盖90%的债务金额,偿债能力一般。

4. 案例四:公司D的债务到期前有200万元的债务需要偿还,可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为500万元,则公司D的偿债备付率为500/200=2.5。

这表示公司D在债务到期前的现金流量能够覆盖250%的债务金额,偿债能力很强。

5. 案例五:公司E的债务到期前有600万元的债务需要偿还,可用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量为600万元,则公司E的偿债备付率为600/600=1。

这表示公司E在债务到期前的现金流量能够覆盖100%的债务金额,偿债能力较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
案例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案例——透视“大宇神话”
一、大宇集团的基本情况
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 1999年 11月向新闻界正式宣布,该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及14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决定辞职,以表示“对大宇的债务危机负责,并为推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韩国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大宇集团解体进程已经完成”,“大宇集团已经消失”。

大宇集团于1967年开始奠基立厂,其创办人金宇中当时是一名纺织品推销员。

经过30余年的发展,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在海内外的大力购并,大宇成为直逼韩国最大企业一一现代集团的庞大商业帝国:1998年底,总资产高达640亿美元,营业额占韩国GDP的5,;业务涉及贸易、汽车、电子、通用设备、重型机械、化纤、造船等众多行业;国内所属企业曾多达41家,海外公司数量创下过600家的记录,鼎盛时期,海外雇员多达几十万,大宇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大宇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即所谓的“大马不死”。

据报道,1993年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15家,而到1998年底已增至600多家,“等于每3天增加一个企业”。

还有更让韩国人为大宇着迷的是:在韩国陷入金融危机的1997年,大宇不仅没有被危机困倒,反而在国内的集团排名中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金宇中本人也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亚洲风云人物。

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

尤其是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

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
机。

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

1998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约58.33亿美元)。

1998年第4季度,大宇的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在各方援助下才避过债务灾难。

此后,在严峻的债务压力下,大梦方醒的大宇虽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为时已晚。

1999年7月中旬,大宇向韩国政府发出求救信号;7月27日,大宇因“延迟重组”,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8月11日,大宇在压力下屈服,割价出售两家财务出现问题的公司;8月 16日,大宇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在1999年底前,将出售盈利最佳的大宇证券公司,以及大宇电器、大宇造船、大宇建筑公司等,大宇的汽车项目资产免遭处理。

“8月16日协议”的达成,表明大宇已处于破产清算前夕,遭遇“存”或“亡”的险境。

由于在此后的几个月中,经营依然不善,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大宇最终不得不走向本文开头所述的那一幕。

二、财务杠杆与举债经营
大宇集团为什么会倒下,在其轰然坍塌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有财务杠杆的消极作用在作怪。

所谓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使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的微量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大幅度变动的现象。

也就是,银行借款规模和利率水平一旦确定,其负担的利息水平也就固定不变。

因此,企业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债权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后,投资者(股东)得到的回报也就愈多。

相反,企业盈利水平越低,债权人照样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余给股东的回报也就愈少。

当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但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倒贴。

由于利息是固定的,因此,举债具有财务杠杆效应。

而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

其前提是:总资产利润率是否大于利率水平。

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利率时,举
债给企业带来的是积极的正面影响;相反,当总资产利润率小于利率时,举债给企业带来的是负面、消极的影响。

大宇集团在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下,走上了一条“举债经营”之路。

试图通过大规模举债,达到大规模扩张的目的,最后实现“市场占有率至上”的目标。

如前所述,
举债经营能否给企业带来积极效应,关键是两条:一是资金的利用效果如何,二是资金的收回速度快慢。

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当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利率时,举债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资金投人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能够及早产生效益并收回所投资金,则到期债务本息的偿付就越有保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宇集团已经显现出经营上的困难,其销售额和利润均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与此同时,债权金融机构又开始收口短期贷款,政府也无力再给它更多支持。

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

但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

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

正由于经营上的不善,加上资金周转上的困难,韩国政府于7月26日下令债权银行接手对大宇集团进行结构调整,以加快这个负债累累的集团的解散速度。

由此可见,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消极的,不仅难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于难于自拔的财务困境。

从根本上说,大宇集团的解散,是其财务杠杆消极作用影响的结果。

三、从资本结构原理看“大马不死”的神话
大宇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资本结构理论的角度看,有规模不一定有效益。

资本结构理论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能使股东价值达到最大的负债与权益结构。

其基本思路有两
条:(l)“做饼原理”,即在保持现有资本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尽可能通过提高企业
EBIT水平来实现提高EPS的目的;(2)“分饼原理”,即在EBIT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来实现提高EPS的目的。

很显然,大宇集团走的是一条传统思路,即“分饼原理”。

试图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实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目的。

而要把饼做大需要相应的资金。

资金来源不同其所决定的资本结构也不同,相应地,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也不同。

要将企业规模做大容易,只要像大宇集团那样,通过大规模举债即可实现,问题是所投入的资金能否产生效益。

以债台高筑为基础的急剧扩张式企业,其所面临的不仅仅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局面,更多是一旦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难于产生相应效益,就将产生消极的财务杠杆作用,并在这种负面的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以几倍的速度将企业推向亏损、甚至破产的境地。

如前所说,有规模又要有效益,必须具备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这一基本前提。

与此同时,企业一旦具备这一前提,就更应考虑资本结构理论的另一条思路,即“分饼原理”。

当企业投入某一数额的资金可以产生一定EBIT水平时,企业应及时合理调整其资本结构,据此提高企业的EPS水平。

而要实现这一思路,在理财上,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财步骤:首先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可行性研究把握市场和把握项目的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项目的盈利能力谨慎选择相应的筹资模式,以充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效应,提高企业的EPS水平。

由此可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是比较正确的经营思路。

将有限的财务资源投资到企业最具竞争能力的业务上,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债务负担和财务危机。

资料来源:财务与会计200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