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技巧+真题训练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诚”与“成”肖凌之①“诚”与“成”,两个我们常见的字,我们仔细想过他们的因果关系吗?②“诚”,乃真实、真挚、真情、真意,是一种优良的态度、作风和品质;“成”,则是成绩、成果、成效、成就,是一种符合预期的结局、结果和状态。
“诚”是“成”的必备和基础,“成”是“诚”的投入与结局。
可以说,若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就需以真诚待之。
③孔子在多个场合提到“人无信不立”;《韩非子·说林上》讲到“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礼记·中庸》谈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诚”既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人应秉承的行为操守,“诚”能助人走向“成”、接近“成”、实现“成”,人要有所“成”,就不能忽略“诚”的存在与作用。
④常人都有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
但是,无“诚”则不“成”是铁的定律。
在现实具体的求“成”实践中,总有人把“诚”束之高阁,要么投机取巧,要么瞒天过海,要么出尔反尔,要么掺杂使假……凡此种种,都是以“欺”和“诈”的手段盗取功名。
这种“成”,是不踏实的“成”,以不“诚”而求“成”,其结果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丢失信誉,断送根本。
⑤一个人拥有了“诚”,就有了待人处事的真,就能获得理解、信赖和尊重,得到配合、支持与帮助,得来成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
“诚”能帮愚者变聪、弱者变强。
现实中,以“诚”为人做事,也可能有一时无“成”的现象。
但是,有了“诚”的投入,人们的心灵便有了纯洁与高尚、坦然与无悔,也就收获了精神上的“成”。
“诚”者终究能“成”,在具体的行业与领域,以“诚”待学而成学、以“诚”待艺而成艺、以“诚”待业而成业的事例举不胜举。
“诚”不仅最能打动人心,而且永远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⑥人与人相处,无处、无时、无事不需“诚”。
“成”,是每个奋发进取者的良好心愿,社会发展需要每个成员都有“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朱光潜①从前有一个海边的种田人,碰见一位过客称赞他门前的海景,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有一园菜还不差,请先生来看看。
”心无二用,这位种田人因为记挂着他的一园菜,就看不见大海所呈现给他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天天横在他的眼前。
我们一般人也是如此,通常都把全副精力费于饮食男女的营求,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生活需要之外,便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看的。
一看到天安门大街,我就想到那是到东车站或是广和饭庄的路,除了这个意义以外,天安门大街还有它的本来面目没有?我相信它有,我并且有时偶然地望见过。
有一个秋天的午后,我由后门乘车到前门,到南池子转弯时,猛然看见那一片淡黄的日影从西长安街一路射来,看见那一条旧宫墙的黄绿的玻璃瓦在日光下辉煌地严肃地闪耀,看见那些忽然现着奇光异彩的电车马车人力车以及那些时装少女和灰尘满面满衣的老北平人,这一切猛然在我眼前现出一个庄严而灿烂的世界,使我霎时间忘去它是到前门的路和我去前门一件事实。
不过这种经验是不常有的,我通常只记得它是到前门的路,或是想着我要去广和饭庄。
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难见到它们的本来面目。
学识愈丰富,视野愈窄狭;对于一件事物见的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
②艺术的世界也还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世界,——是它的不经见的另一面。
它不经见,因为我们站得太近。
要见这一面,我们须得跳开日常实用在我们四围所画的那一个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
同是一个世界,站在圈子里看和站在圈子外看,景象大不相同。
比如说海上的雾。
我在船上碰着过雾,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戒惧。
耽误行程还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舟的警钟,水手们手慌脚乱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仿佛大难临头。
真令人心焦气闷。
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摆布。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君子知“怕”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
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
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
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
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
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
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
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
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
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
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
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跳出心灵的“井口”刘元通①人生需要参照。
没有参照就没有比较,缺乏比较就容易迷失自我。
②《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
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
这启示我们,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③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也丈量着他人。
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
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
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④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
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殊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微取得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
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⑤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
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垠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
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⑥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
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
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
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现代文阅读知足①“知足常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在当今纷繁杂乱、诱惑多多的世界里,我看应是我们立身处世、自制自律的金玉良言。
②曾读过“齐人攫金”的故事,说齐国有个财迷,整天想着要有许多金子。
一天,他来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直奔柜台,揣起金器就跑。
几个路过的巡吏将他抓住。
县官审问他:“当着那么多人,你竟敢去抢别人的金子!”那人这才清醒过来,答道:“我拿金子的时候,只看见了金子,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看到。
”③明代的刘元卿曾撰写《王婆酿酒》的寓言,读来颇为有趣。
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
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
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
以后道士又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
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
”写完之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④这些故事、寓言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目眩神迷于五色之惑不能自拔,成为贪欲的奴隶。
古人总结教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说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可以保持长久。
“人贪酒色,如双斧伐孤树,未有不仆者!”一个人,尤其是执掌权力的人,一旦对自己的地位、待遇不知足,欲壑难填,迟早会出事。
那么,如何识高低、知满足?这道问题确实考验着每个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⑤现实生活中,知足之乐是以忍痒换来的。
权力、地位、金钱、美色,对人的诱惑和杀伤力极大,见之“心痒”可以理解,关键是对非分之利要忍痛煞痒。
有位县官死后留下一只小木箱,后人打开一看,是满箱血迹斑斑的草纸,以及一封信件。
原来这位县官生前面对贿银,内心也曾一次次发痒。
为戒贪拒贿、煞住心痒,他以锥刺股,以纸拭血,久而久之,集满木箱。
信末,他以苏轼名言告诫儿孙:“忍痛易,忍痒难!”⑥极少数位高权重的“聪明人”,书读得比别人多,见识比别人高,可关键时刻,忘记了祖宗的良言,忘记了前车之鉴,见利便如蚁挠心,奇痒难支。
新初中中考 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新初中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做一股“清流”①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
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和“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
②文化如此,人生亦然。
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
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
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散”的日子,表现出懈怠、疲沓的样子;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等等。
③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
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等等。
这一股股清流,以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④清流生活,还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
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
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
古人云:“源洁流清。
”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
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歪了则正。
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激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
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
胸有鸿鹄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颜值重要,但不代表一切①当今社会是个看脸的时代,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来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
然而颜值并不能决定一切。
马云,一个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的男人,他并没有很高的颜值。
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如今的诸多成就。
即使是在颜值时代,修心亦是很重要的。
②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就算穿的多么华丽,一说话一个举动就能暴露自己。
一个非常有涵养的人,即使穿着朴素,和他相处也会觉得清风拂面。
③修心使人睿智。
钱穆,一个没有任何文凭,甚至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通过自学,成了一代儒宗。
他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通过修心,有了一番成就。
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数学让人周密,学科学使人深刻,学伦理让人变得庄重,学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修心是有好处的。
⑤一个人空有“颜值”却没有内在是不行的。
现在,有很多好看的人只凭自己的高颜值就能得到很多的喜欢与关注。
可是,当有一天颜值不在,自己又没有内在,怕苦又怕累的时候就会明白,颜值不是最重要的,内在才是。
⑥吕布是三国时一位大将,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空有一身武艺,却不曾修心,每当自己失败的时候,就将责任归咎于他人。
他不盖识人,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死干曹孟德之手。
若吕布可以修心,重用手下贤才,爱兵如子,未必不能问鼎天下。
可惜,吕布只是将才,成就不了更高的事业。
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今社会,空有颜值目中无人不予修心是万万不可的。
我认为人们没必要去整容,你的相貌再怎么长久也不过几十年,而你的内在若出名,还可以留名青史,被传颂千年。
⑧再者,如果人人都长的一模一样,还不是靠气质区分吗?(选自《意林》2019年合订本,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为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国的内涵①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美德,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②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作了最好的诠释。
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③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文天样《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
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
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
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④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为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戚继光,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
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
英勇奋战,终将倭寇赶出国门;。
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⑤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是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从“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切入,引出议论对象“爱国的内涵”。
B.第②段采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爱国的内涵。
C.第⑤段从目的和行动上论证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部编中考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尺子①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②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③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
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
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
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
”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
④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
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
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爱的尺子,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
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成功的秘诀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
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
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
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
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
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
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
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
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也说颜值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
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
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
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
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
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颜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
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
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
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
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
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
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
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祢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的生活①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本想刷一会手机,就去睡觉或者读书。
结果手指一动,滑开手机,就再也停不下来。
看看朋友圈的消息,看看微博上的热搜,玩玩小游戏,刷刷短视频。
结果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懊悔、心痛瞬间涌上心头,可再追悔,也已于事无补。
②其实刷手机、电子游戏、打麻将等等带来的都是“垃圾快乐”。
所谓的“垃圾快乐”,就是能带来短暂的精神快感。
比如搞笑的短视频、好玩的综艺、肥皂剧,看着非常过瘾,让人不禁沉浸于“哈哈大笑”的喜欢。
③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垃圾快乐成瘾,比毒品成瘾更可怕。
毒品成瘾,每个人都知道是件必须拒绝和远离的事。
而垃圾快乐,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忍不住地想要更多,让你的意志迷失,忽略本来应该做的事情。
它默不作声地,让你慢慢成瘾,一层“快乐”的糖衣之下,也许会有刹那甜蜜的错觉,但久而久之,你就会尝到它带来的苦。
④为什么人会沉浸于“垃圾快乐”中呢?心理学的角度说:反馈时间越短的越容易获得快感。
你玩一会游戏,看一个搞笑短视频,马上就能哈哈大笑。
情绪带来的快感,让人忍不住上瘾,这么舒服的事情,谁愿意舍弃呢?反之,对于那些反馈模式比较长,获取快感的时间比较慢的事情,我们通常会觉得厌烦,难以坚持。
⑤比如,想要收获好身材,必须克服高热量美食的诱惑,再加之一次次挥汗如雨的运动。
学习读书亦是。
一两个小时的学习并不会让人直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在不知不觉中沉淀在看不见的气质、谈吐之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些我们所追求的美好,亦不是唾手可得。
⑥我一直相信,走得太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
⑦毛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不喜欢的事。
”。
在人生路上,想要走得更长更远,你就必须一次次地去突破自己。
⑧在《声临其境》节目中,宁静的表现让我印象很深刻。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的生活①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本想刷一会手机,就去睡觉或者读书。
结果手指一动,滑开手机,就再也停不下来。
看看朋友圈的消息,看看微博上的热搜,玩玩小游戏,刷刷短视频。
结果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懊悔、心痛瞬间涌上心头,可再追悔,也已于事无补。
②其实刷手机、电子游戏、打麻将等等带来的都是“垃圾快乐”。
所谓的“垃圾快乐”,就是能带来短暂的精神快感。
比如搞笑的短视频、好玩的综艺、肥皂剧,看着非常过瘾,让人不禁沉浸于“哈哈大笑”的喜欢。
③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垃圾快乐成瘾,比毒品成瘾更可怕。
毒品成瘾,每个人都知道是件必须拒绝和远离的事。
而垃圾快乐,一旦尝到了甜头,就会忍不住地想要更多,让你的意志迷失,忽略本来应该做的事情。
它默不作声地,让你慢慢成瘾,一层“快乐”的糖衣之下,也许会有刹那甜蜜的错觉,但久而久之,你就会尝到它带来的苦。
④为什么人会沉浸于“垃圾快乐”中呢?心理学的角度说:反馈时间越短的越容易获得快感。
你玩一会游戏,看一个搞笑短视频,马上就能哈哈大笑。
情绪带来的快感,让人忍不住上瘾,这么舒服的事情,谁愿意舍弃呢?反之,对于那些反馈模式比较长,获取快感的时间比较慢的事情,我们通常会觉得厌烦,难以坚持。
⑤比如,想要收获好身材,必须克服高热量美食的诱惑,再加之一次次挥汗如雨的运动。
学习读书亦是。
一两个小时的学习并不会让人直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在不知不觉中沉淀在看不见的气质、谈吐之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些我们所追求的美好,亦不是唾手可得。
⑥我一直相信,走得太舒服的路,都是下坡路。
⑦毛姆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不喜欢的事。
”。
在人生路上,想要走得更长更远,你就必须一次次地去突破自己。
⑧在《声临其境》节目中,宁静的表现让我印象很深刻。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①过去在部队时,有一位前辈作家,请吃饭时钱不够了,就把手表押上,也要让大家吃得尽兴。
当时手表是责重物件,找对象的“三转一响”之一。
这是有面子的事。
②有一次跟团旅游被关在一个景区,导游伙同景区商场的经理,非让我们买东西不可,可是东西又不好又贵,大家都不肯买。
现场气氛僵持不下,表面的和气快维持不住了。
商场经理背后的大门紧闭,没有人能飞出去。
终于团里一个有钱的游客,说她要买这买那,她其实什么都不缺,但显然是为了给大伙解围,化解了一场危机。
这也是有面子的事。
③我们中国人,大多注意面子,血气方刚有之,一掷千金有之。
面子固然重要,然而里子方面,有时却注意不够。
我认为: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④康紅雷导演跟我说过一件事:拍《青衣》剧组解散之后,演员各奔东西,潘虹老师的房间里,她穿过的戏服全部自费干洗后,整洁地挂在房间里。
她是个讲究里子的人。
⑤我还认识一个摄影助理,他说有一次拍周润发的广告,那时周润发的名气如日中天,男人们都想在现实生活中学他燃烧美元点烟的镜头。
所以现场他被团团图住,纷纷让他签名。
摄影助理实在小得放在哪里都是透明的,没有半个人注意到他。
他只是站在一边默默看着,默默工作,直到所有的拍摄工作全部结束。
周润发却主动向他走了过来,与他拍了合影。
这也是个讲究里子的人。
⑥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北京郊区开青年作家的会议,结束时许多代表陆续走了。
宾馆服务员问我,你们真的是作家吗?我说是。
她说为什么客房里的公物一点都不爱惜,摔坏了玻璃杯也不赔,还用床单擦鞋。
而且打了长途电话不付费,查到房间说人早走了。
我听了无言以对。
再如有些美女在外面绝对光鲜靚丽,但是住的地方有可能脏乱到下不去脚。
或者,私下里张口就是瞎话,颇为不堪。
这些不是里子差,是压根儿就没里子。
⑦名人也罢,普通人也罢,面对他人和面对自己时都要展现我们的面子和里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的真正意义①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所以说,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会促使内心日渐丰富。
②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由此可见,阅读,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并让我们与自己很好地相处。
③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
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
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④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
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
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说尺子①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②我们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却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却能让一家人感到万分知足。
惯性,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却无法丈量出爱的深远。
③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
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
19名幸存者无一人去医院探视,更无人为他送行。
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
”冷漠,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留下无尽的遗憾。
④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送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
而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的身上,而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掺沙子。
薄情,让我们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爱的尺子,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
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届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欧阳学文Ⅰ 知识储备: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你观点论据支持你观点的依据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鲜明的观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方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见解和看法,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Ⅱ、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1.把握文章的论点。
(题型①: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题型②: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哪个)★明确: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简单的说,四种情况,①看题目;②从开头找;③从结尾找;④自己总结概括。
(如果开头和结尾的句子都可以作为中心论点,一般选用开头的句子。
)★找论点的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完整的表述)、开篇(或旗帜鲜明的提出、或引用相关材料提出、或归纳事例、名言提出)、中间(应注意承上启下过渡性的语言)、结尾(明确判断的句子,如果一篇文章开头部分有明确表明观点的句子,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以开头为论点)。
②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有些议论文没有现成的完整的句子作为中心论点,就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总结中心论点):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④归纳法。
●总结中心论点要注意:a、抓住中心词,b、使用陈述句式(有些递进式结果的议论文,往往在结论处以反问句作结,应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才可以为论点)不用代词比喻句,c、论点表述明确、全面,d、语言简洁、文意通顺,不可华而不实。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读书箴言当我们不假思索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而事实上我们的头脑已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
这样,读书愈多,思维能力反而弱化,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是相同的。
一条弹簧如果久受外物力压迫,会失去弹性。
我们的精种也一样,如常受别人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弹性而变得麻痹。
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并不能百分百被吸收,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身体靠食物维持健康,精神靠读物日渐丰富,但身体只吸收能吸收的东西。
同样的道理,读书人也仅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感想体系或吻合他阅读目的的那些东西。
作家各有专擅,例如雄辩,豪放、简洁、优雅、轻快、诙谐、精辟、纯朴、文采绚丽、表现大胆等,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读他们作品就可学来的。
如果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着这些特质,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天赋,以此为榜样加以应用,这样我们才能有类似的优点。
这样的读书可教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可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须以和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
书籍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野兽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
读它们不但无益且危害甚大。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要慎重选择。
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不愿读前贤的容睿智作品。
有许多书,专门介绍或评论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欢读这些书,却不读那些思想家的原著。
他们宁愿让它摆在书架上,太可惜了!因为他们只顾赶时髦,他们觉得那些浅薄无聊的话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没有别的事情比读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拿起一本这样的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冽的泉水般舒适。
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更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其作品要历经千年,仍无损其价价值。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重要的书都应该再读一遍,一是因再读能更深入理解内容,再则是读第二次时,会有与第一次读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演练
2014年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4—17题。
(12分)
①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
②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绝唱《史记》,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心深处的独白。
③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
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常以生病为由推辞。
他每天呆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④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
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想登门拜访。
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那位女士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
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
⑤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嚣,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
⑥“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
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奖而名噪一时。
最近一届的“齐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
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电脑。
但他却很执著,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
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
”
⑦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
“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
⑧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忙碌”。
若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
15.选文第⑦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2分)答:
16.选文第⑧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17.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4分)答:
三、(12分)14.(3分)寂寞出学问(唯有寂寞出学问)(答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给2分,意思对即可)
15.(2分)能耐得住寂寞(意思对即可)
16.(3分)运用反问修辞方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寂寞出学问的论点。
(答出反问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作用给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所用事实论据选自古今中外,典型丰富;在事实论据的使用上,详略得当。
(答出一个方面给2分,意思对即可)
2011年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4~17题。
(11分)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
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
每当他有所主,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
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
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
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
”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
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
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纸,才成就这一幅字。
更不
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
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
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⑤“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
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5.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3分)答:
1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分)
答:
17.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3分)答:
14.答案: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考查点:本题考查议论文中论点的辨识与概括。
解析:通读全文,即可明白全文论述的是关于尝试错误,获得成功的相关容。
细心筛选,确定第1自然段末句是最准确的论点表述方式。
15.答案:不能: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答出第一问给1分,答出第二问给2分,意思对即可)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议论文结构的严谨性。
解析:其实②③两段构成对比论下,从相反的方面举例论述,但第④段属于总结性段落,段首的名言与上面两段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由此可明白作者写作时思路的严谨。
点评:结构上的严谨性是议论文重要的文体特征,本题的考查角度独特,设题巧妙。
关键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发现三个自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16.答案: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考查点: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解析:先要反复读原文,区分观点和材料,然后进行做答。
先引用古语,再对古语进行阐释,从学习书法、学医两个方面举例论证,最后再引古谚,论证论点。
17.答案: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
示例二:失败是成功之母。
(论据典型,有说服力,语言表达通顺)
考查点:本题考查为议论文补充论据的能力。
解析:首先要明确本文的论点,即“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或名言较多,准确列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