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Web服务资源的两层访问控制方法
Web工作原理
Web工作原理一、概述Web(全称World Wide Web)是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它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Web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网页的加载和渲染等多个方面。
二、客户端与服务器通信1. 请求-响应模型:Web的通信是基于请求-响应模型的。
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并处理请求,然后返回HTTP响应给客户端。
2.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客户端通过URL来指定要访问的资源。
URL由协议、主机名、端口号、路径和查询参数等组成,例如:example/index.html。
3. HTTP协议:HTTP协议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规则。
它包括请求方法(如GET、POST)、请求头部(如User-Agent、Cookie)、响应状态码(如200、404)等。
三、网页加载过程1. DNS解析:客户端将URL中的主机名解析为服务器的IP地址,这一过程称为DNS解析。
2. TCP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TCP协议建立连接,以便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3. HTTP请求: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给服务器,请求中包含请求方法、请求头部和请求体等信息。
4. 服务器处理: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根据请求的内容进行相应处理,例如读取文件、查询数据库等。
5. HTTP响应:服务器将处理结果以HTTP响应的形式返回给客户端,响应中包含响应状态码、响应头部和响应体等信息。
6. 网页渲染:客户端接收到响应后,根据响应的内容进行网页的渲染,包括解析HTML、CSS和JavaScript等,最终将网页呈现给用户。
四、常见的Web技术1.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结构和内容的标记语言。
2. CSS(层叠样式表):用于控制网页的样式和布局。
3. JavaScript:用于实现网页的交互和动态效果。
4. HTTP和HTTPS: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协议。
访问控制方法
访问控制方法访问控制是计算机系统中对资源访问的限制和管理,它通过对用户和程序的身份、权限和规则进行认证和授权来确保系统安全性和数据保护。
下面是一些访问控制方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访问控制模型访问控制模型定义了访问控制的规则和机制。
常见的访问控制模型包括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和角色基础访问控制等。
自主访问控制基于主体拥有资源的所有权来决定访问权限;强制访问控制则基于预先设定的安全策略和标签对主体和资源进行授权;角色基础访问控制则将用户根据职责和角色进行分类,赋予相应的权限。
2. 访问控制列表(ACL)ACL是一种常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它在系统上设置访问控制表,定义哪些用户或组有权限访问资源。
ACL可以基于用户或组的身份验证信息来限制对资源的访问,比如读、写和执行等权限。
ACL的优势是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分级控制的能力,但管理起来相对复杂。
3.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BAC)RBAC是在访问控制过程中定义和管理角色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用户分配到预定义的角色中,可以简化和集中访问控制的管理。
RBAC可以使管理员根据用户的职责和需求来进行授权,而不需要逐个分配权限。
此外,RBAC还支持权限的继承和自定义的角色划分。
4. 双因素认证(2FA)双因素认证是一种增加安全性的访问控制方法,它要求用户在登录或访问系统时,除了提供密码之外,还要提供另外一个因素,如动态口令、手机验证码、指纹识别等。
双因素认证在防止密码遭到猜测或被劫持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保护,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5. 访问控制策略管理访问控制策略管理包括定义、评估和更新访问规则的过程。
管理访问控制策略包括确定资源的敏感性级别、用户或角色的访问权限、审核访问活动等。
这些策略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环境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以确保访问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6. 日志监控和审计日志监控和审计是对系统的访问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用于后续的分析和审计。
日志记录可以包括用户登录信息、访问时间、访问资源、执行操作等。
面向服务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面向服务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研究摘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由于其结构的松散性和计算的动态性等特点,使得其安全管理更加复杂。
提出了一个面向服务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环境角色等概念来描述动态的上下文约束条件,并在授权时使用增强权限约束机制,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授权方法。
此外模型通过增强的权限集,将分派给角色的任务与需求权限之间关联,有效地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访问控制的灵活性,也更适用于具有复杂安全特性的面向服务的软件环境。
关键词:服务计算;访问控制;权限约束;动态授权中图分类号:tp3091引言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种重要的构建分布式系统的组件模型,它以软件服务的形式公开业务功能,使得其它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已发布和可发现的接口来使用这些服务。
由于soa具有开发效率高、响应快、费用低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新一代的软件系统开发模式。
由于soa具有松散耦合性和计算动态性等特点,造成其安全管理更为复杂。
访问控制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某种途径显式地准许或限制主体对客体访问能力及范围,来达到系统信息资源地保密性和完整性的一种方法。
它是针对越权使用系统资源的防御措施,通过限制对关键资源的访问,防止非法用户的侵入或因为合法用户的不慎操作而造成的破坏,从而保证系统资源受控的、合法的使用。
现有访问控制模型,如dac,mac、rbac等,这些模型都是从系统的角度出来保护资源,都是被动的安全模型,没有考虑主体执行操作所处的环境,很难满足应用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因此无法直接使用于soa环境中。
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服务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soa-rbac。
该模型通过引入环境角色等概念来描述动态的上下文约束条件,并在授权时使用增强权限约束机制,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授权方法。
此外,模型通过增强的权限集,将分派给角色的任务与需求权限之间关联,有效地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访问控制的灵活性,也更适用于具有复杂安全特性的soa环境。
web服务工作原理
web服务工作原理
Web服务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方式,以下是具体的工作原理:
1. 客户端发起请求:客户端通过浏览器或应用程序向服务端发起请求。
请求包含了所需的资源、操作类型以及附加的参数等信息。
2. 服务端接收请求: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发起的请求后,将请求进行解析,获取请求的参数和资源路径等信息。
3. 路由与处理请求:服务端根据请求的资源路径和操作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程序或方法。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路由器(Router)的工作,将请求转发到相应的处理程序。
4. 处理请求:服务端的处理程序根据请求的参数和操作类型,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例如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处理用户输入,生成动态页面等。
5. 生成响应:处理程序完成相应的操作后,会生成对应的响应内容。
响应通常包括状态码和响应头部,以及响应的正文内容。
6. 发送响应:服务端将生成的响应发送给客户端。
响应可以以多种方式发送,例如通过HTTP协议发送给浏览器,或作为数据返回给应用程序。
7. 客户端接收响应: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发送的响应后,会对
响应进行解析,提取所需的数据或处理相应的操作。
8. 显示响应结果: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浏览器会在界面上渲染HTML内容,应用程序可能会对响应进行处理并显示给用户。
总的来说,Web服务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请求与响应来实现数据交互和业务逻辑处理的过程。
这种请求-响应的通信方式使得不同的客户端可以访问和使用服务端的资源和功能。
在j2ee的web层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案
在j2ee的web层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案一、基于Servlet和JSP的技术方案1. Servlet的概念和作用在J2EE的Web层中,Servlet是一种特殊的Java类,用于处理Web请求和生成动态内容。
它运行在Web服务器中,并根据请求的URL来调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Servlet主要用于从前端接收数据、处理业务逻辑,并将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2. JSP的概念和作用JSP(JavaServer Pages)是一种基于HTML的动态网页技术,它允许在HTML页面中嵌入Java代码。
JSP页面在服务器端被解析成Servlet,并在浏览器中显示生成的动态内容。
与Servlet相比,JSP更加适合用于视图层的开发。
3. Servlet和JSP的关系Servlet和JSP在Web层中紧密配合,共同构建了J2EE应用程序。
•Servlet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前端的请求,并根据情况生成动态内容或将请求转发给其他资源处理。
•JSP负责提供视图层的展示,它可以嵌入Java代码,使得页面能够动态生成。
JSP页面可以调用后端的Servlet来处理业务逻辑。
4. Servlet和JSP的优点和缺点优点:•高度可控性:Servlet和JSP是基于Java开发的,可以利用Java的强大功能和丰富的类库,实现灵活的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操作。
•跨平台性:由于Servlet和JSP是基于Java的,因此它们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服务器上运行。
•性能高效:Servlet和JSP运行在服务器端,可以保存一些共享状态,避免了每次请求都要建立连接的开销。
此外,Servlet和JSP可以做到精确控制页面的缓存和刷新。
缺点:•学习曲线较陡峭:Servlet和JSP需要掌握Java和Web开发的知识,对初学者来说学习的难度较大。
•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由于Servlet和JSP是基于Java的,它们更适合于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操作,对于一些简单的页面,使用Servlet和JSP可能显得比较繁琐。
基于属性机制的Web Services访问控制模型
基于属性机制的Web Services访问控制模型摘要: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是面向Web Service应用的一种新的访问控制方法。
而访问控制策略合成则是确定分布式聚合资源访问控制策略的关键。
为了规范策略合成和保障策略合成正确性,基于属性刻画了实体间的授权关系,通过属性值的计算结构扩展了现有的策略合成形式化框架,建立了新的基于属性的策略合成代数模型。
用代数表达式形式化地描述聚合资源的访问控制策略,说明可借助策略表达式的代数性质去验证策略合成结果是否符合各方对聚合资源的保护性需求,为聚合资源的访问控制策略评估和应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基于属性;访问策略;代数模型;策略合成代数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中,访问判定是基于请求者和资源具有的属性,请求者和资源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中通过特性来标识,而不像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那样只通过ID来标识,这使得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对一些复杂的授权可能需要一种细化的控制策略,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授权,在Web Services访问控制中,“服务请求者”对“服务”进行的某种操作权限也是基于服务请求者和服务的特性而作出的,因此可以“将服务请求者”对“服务”都作为对象处理,用属性对它们进行描述,则属性的动态变化会引起授权的相应调整,从而实现动态授权。
有了属性,可以对角色做更细致的刻画,那么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比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就拥有更细的控制粒度,能够展现出表述含义更加丰富而灵活的访问控制策略。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模型是根据参与决策的相关实体的属性来进行授权决策的。
这里提到的实体分3类:主体(Subject)、资源(Resource)和环境(Environment)。
(1)主体属性:主体是对资源进行操作的实体。
每个主体都有很多与其身份和特点相关的很多属性,比如身份、角色、年龄、职位、PI地址等。
(2)资源属性:资源是被主体操作的实体。
它可以是一个文档,一个文件夹或一组数据库中的数据。
计算机数据通信和网络模拟题一
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模拟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了提高公共数据网的数据吞吐率和传输速度,公共数据网最新采用的交换协议是A.X.25B.帧中继C.ATMD.FDDI2.PSK和ASK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这种调制方式称为A.相位幅度调制PAMB.相位频率调制PFMC.频率幅度调制FAMD.频率相位调制FPM3.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作A.帧B.位C.分组D.报文4.TCP协议的全称是A.互连网协议B.传输控制协议C.数据报协议D.超文本协议5.TCP/IP协议簇中属于互连层协议的是A.TCPB.RARPC.DNSD.FTP6.串行通信线路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可以支持动态IP地址的是A.SLIPB.UDPC.PPPD.TCP7.IEEE802.3的CSMA/CD常用的退避算法是A.非坚持B.1-坚持C.P-坚持D.可预测P-坚持8.对于10Mbps的基带CSMA/CD网,在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碎片帧的长度应小于A.64字节B.128字节C.256字节D.512字节9.在一栋楼的同一楼层内,要求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将一台服务器连接到楼层的接人交换机,二者之间的距离是78米,应采用的千兆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是A.1000Base-SXB.1000Base-LXC.1000Base-CXD.1000Base-T10.在以下交换方式中传输延时最小,但线路利用率最低的是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C.报文交换D.字符交换l1.对于大型企业,在用户设备和ISDN交换设备之间需要安装的设备是A.网络终端NTlB.网络终端NT2C.网络终端NTl+NT2D.调制解调器12.X.25网的交换节点所参与的OSI层次是A.1-4层B.1-3层C.1-2层D.1层13.ATM网的交换节点所参与的OSI层次是A.1-4层B.1-3层C.1-2层D.1层14.以下对ATM网络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ATM仍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B.ATM网络节点只参与物理层功能C.ATM是面向连接的交换D.ATM不支持多媒体传输应用15.ATM网络所采用的复用方式为A.同步时分复用B.异步时分复用C.频分多路复用D.空分复用16.某住户通过小区以太网连接因特网,这种接入方式称为A.拨号IP方式B.仿真终端方式C.局域网连接方式D.无线接入方式17.因特网中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对应于OSI的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18.一个大网通过子网掩码分成若干子网,子网之间的连接设备可以是A.网关B.路由器C.转发器D.集线器19.一个网络标识为202.13.12的C类IP地址,掩码为255.255.255.224,与主机202.13.12.129在同一子网的是A.202.13.12.12B.202.13.12.34C.202.13.12.125D.202.13.12.15820.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是Internet上的A.一个主页B.一个Web服务器C.一个网页D.全球信息资源网络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通过因特网向公众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公司或部门英文简称为______。
Web服务设计中的访问控制验证
21 0 0年 9月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 l a in Re e r h o o u e s p i t s a c fC mp t r c o
V0 . 7 No 9 12 .
Se p. 201 0
We b服 务 设 计 中 的 访 问控 制 验 证 木
应 We b服务的敏感 信息 。因此 , 种凭证 的发布 必须 由凭证 这
发 布 策 略 来 监 管 。 很 明 显 , 认 某 个 We 务 设 计 是 否 能 被 确 b服
实施 , 需确定调用者 We 务是 否能提 供被 调用程 序的 We b服 b
服务 的访 问 控 制 策 略 所 规 定 的凭 证 。
本文提 出 了一 种新颖 的方 法 , 用于 在未来计 算机 系统 J
中 的设 计 阶段 确定 We 务 设 计 是 否 能 由一 组 We 务 , b服 b服 通
所必须有 的行 为 , 以及各个点之间 的互动 。任何想要加入该设
胡 若 ,徐 虹
( 东技 术师 范 学院 a 广 .计 算机 学院 ;b .工业 中心 ,广 州 5 0 6 ) 1 6 5
摘 要 :提 出了一种新 颖的 方法 , 用于在设 计 阶段 确 定 We b服务 设 计是 否能 根据 其 访 问控 制 策略 及 凭证 发 布
策略 进行 实施 。将 We b服务和 We 务设 计 均模 拟 为演 进 系统 , 用有 向 图表 示 We 务 的 凭证 发 布 策略 。 b服 并 b服 证 明 了 We 服 务设 计 中所有 可 能的会话 , 实都 可 以通过 将请 求 者 We 务 的凭证 发 布策 略 与被 请 求者 We b 其 b服 b 服务 的访 问控制 策略 相 匹配而 实现 。利用 了一 个资 源发布 图来 完成这 种证 明。
webservice并发控制的几种方法
webservice并发控制的几种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service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并发访问量剧增的情况下,Webservice的并发控制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如何有效地控制并发访问,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性能,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Webservice并发控制方法。
一、限制请求速率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控制方式。
通过设定一个合理的请求速率上限,可以有效地防止恶意刷屏或过度请求。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开源的速率限制库,如IPTables、ratelimit等,对每个IP地址或用户进行速率限制。
当达到速率上限时,可以采取限流措施,如返回错误码、冻结账户等。
二、使用令牌桶和漏桶算法令牌桶算法和漏桶算法是解决Webservice并发控制问题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这两种算法都基于时间单位的资源分配策略,可以根据请求的到达率和系统资源的容量来分配资源。
令牌桶算法通过在固定时间内添加固定数量的令牌,当有请求到达时,先从令牌桶中获取令牌,如果没有足够的令牌则拒绝请求。
漏桶算法则通过不断丢弃请求来控制流量,当请求到达时,先检查桶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接收请求,如果没有则拒绝请求。
三、使用分布式锁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节点间的通信和协调需要额外的开销,因此控制并发访问的难度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分布式锁来控制并发访问。
分布式锁是一种协调工具,它可以在多个节点之间同步访问权限,确保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能够执行特定的操作。
通过使用分布式锁,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分布式系统中的并发访问,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四、使用限权和黑名单策略除了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采用限权和黑名单策略来控制并发访问。
限权是指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和资源状况限制同时运行的进程数或线程数。
这样可以防止系统资源被耗尽而导致服务瘫痪。
黑名单策略则是将恶意攻击的IP地址或用户加入黑名单,禁止其再次访问服务。
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Su v y o e e vc s Ac e sCo r lM o e r e fW b S r i e c nto d l s YAN exo g WANG n - in MANG n -a。 Xu -in Qigxa He g ti
问题 2 动 态授 权 传统 的访 问控制模型一般都是由管理员事先按照一定的
向服务体系结构 ) 以大大提升公 司或者组织 的协作和 信息 可 共享能力 , 其思想可以广泛应用于 电子商务 、 电子政务以及军
队信息化建设 中的综合信息系统集 成。 We 服 务是 实现 S 的重 要手段 , 描述一 个操 作 集 b 0A 是
1 引言
以服务为中心的 S 0A( ri i tdA ci cue 面 e S vc Or ne rht tr, e e e
主要应用 于不 同组织 、 门之间 的信息集成 , 部 跨域的服务请求 者和提供 者之 间可能相互并 不“ 识” 因此 这个问题也称 为 认 , “ 生 人 ” 间 的访 问 控 制 问题 [6。 陌 之 53 ,
(n t u eo o t r ,C ie eAc d my o c n e ,B in 0 0 0 Chn ) I si t f f t S wa e hn s a e f i c s e ig 1 0 8 , ia 。 Se j
Ab ta t Th sp p r a a y e e c a ln e ,wh c n l d c e s c n r l co smu tp es c rt o i s y a c sr c i a e n l z sn w h l g s e ih i c u e a c s o t o r s l l e u i d man ,d n mi a i y a t o i t n a d s a d r s o e e v c s a c s o to . Th a e ls iis a c s o t o d la c r ig t u h r a i n t n a d ,f rW b S r ie c e s c n r 1 z o e p p r ca sf c e s c n r lmo e c o d n o e wh t t e mo e d p n s t k n e ii n n h n i t o u e h r cp e f h s d l.Afe n lzn h — a h d l e e d o ma i g d so ,a d t e n r c d c st e p i il so e emo es n t t ra a y i t ea g b l y t o v h e c a ln e ,t i p p rd s u s s t e r s a c ie t n rW e r ie c e s c n r l i t o s le t e n w h l g s h s a e ic s e h e e r h d r c i s f b S v c s a c s to d 1 i e o o e o mo e. Ke wo d W e e ie ,Ac e sc n r l d l e c rt y rs b sr c s v c s o t o mo e ,S u iy
基于XACML访问控制模型在Web服务中的应用
基于XACML访问控制模型在Web服务中的应用XACM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访问控制的模型,它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的方式来定义和管理访问策略。
在Web服务领域中,XACML可用于保护应用程序和数据资源,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获取到相关信息。
本文将探讨XACML访问控制模型在Web服务中的应用,介绍它的优势和使用方法。
XACML是一个面向策略的访问控制标准,它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管理授权策略,并可与现有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集成。
通常情况下,XACML包含一组政策和规则,这些规则定义了用户可以访问的资源以及他们可以执行的操作。
XACML 将访问控制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访问请求,访问控制决策,和访问响应。
对于一个Web服务应用来说,XACML模型可通过一组授权策略来保护其数据资源,当用户请求访问资源时,应用程序将把请求发送给XACML引擎进行决策。
要通过XACML进行授权,Web应用必须显式地定义它提供的资源以及资源上用户可以执行的操作。
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将资源标识符,操作和相关的XACML规则,配置到应用程序的访问控制或授权配置文件中。
在XACML模型的内部,策略和规则是基于属性的,它们可以基于用户提供的属性或从其保存的属性中动态生成。
例如,XACML模型可以使用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或其上下文操作记录来确定用户的授权。
通过这种方式,XACML模型能够提供更加动态的和个性化的授权策略,而不是静态的、基于角色和权限的方法。
此外,XACML模型还可以提高Web服务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出于安全性考虑,当XACML引擎接收到一个请求时,它可以执行一些安全检查来确保请求来源是一个合法的应用程序,并且用户是一个有效的和授权的用户。
对于可扩展性,XACML模型使得访问控制策略可以中心化管理,因此,在各个应用程序和服务之间共享这些策略更具可行性。
这种方式避免了在Web服务应用中实现访问控制时出现诸如代码冗余和不一致性等问题。
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模拟题一
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模拟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了提高公共数据网的数据吞吐率和传输速度,公共数据网最新采用的交换协议是B.帧中继和ASK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这种调制方式称为A.相位幅度调制PAMB.相位频率调制PFMC.频率幅度调制FAMD.频率相位调制FPM3.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作A.帧B.位C.分组D.报文协议的全称是A.互连网协议B.传输控制协议C.数据报协议D.超文本协议/IP协议簇中属于互连层协议的是6.串行通信线路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中可以支持动态IP地址的是的CSMA/CD常用的退避算法是A.非坚持坚持坚持 D.可预测P-坚持8.对于10Mbps的基带CSMA/CD网,在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碎片帧的长度应小于字节字节字节字节9.在一栋楼的同一楼层内,要求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将一台服务器连接到楼层的接人交换机,二者之间的距离是78米,应采用的千兆以太网物理层协议是10.在以下交换方式中传输延时最小,但线路利用率最低的是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C.报文交换D.字符交换l1.对于大型企业,在用户设备和ISDN交换设备之间需要安装的设备是A.网络终端NTlB.网络终端NT2C.网络终端NTl+NT2D.调制解调器网的交换节点所参与的OSI层次是层层层层网的交换节点所参与的OSI层次是层层层层14.以下对ATM网络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仍然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网络节点只参与物理层功能是面向连接的交换不支持多媒体传输应用网络所采用的复用方式为A.同步时分复用B.异步时分复用C.频分多路复用D.空分复用16.某住户通过小区以太网连接因特网,这种接入方式称为A.拨号IP方式B.仿真终端方式C.局域网连接方式D.无线接入方式17.因特网中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对应于OSI的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18.一个大网通过子网掩码分成若干子网,子网之间的连接设备可以是A.网关B.路由器C.转发器D.集线器19.一个网络标识为的C类IP地址,掩码为,与主机在同一子网的是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是Internet上的A.一个主页B.一个Web服务器C.一个网页D.全球信息资源网络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通过因特网向公众提供信息内容服务的公司或部门英文简称为______。
面向Web服务工作流系统的访问控制模型
集J P的映射 函数 ,记为 P r sin() PI ,) P } emi osr ={ ( , ∈ A ; s P
( )R c R× ,表 示 角 色 之 间 的偏 序 关 系 ,可 用 符 6 H R 号 表 示 。 , ∈R 表 示 角 色 继 承 了 角色 的 权 限 , ) H
( 1) 用 户 集 U= , , ,U } , 角 色 集 U…
R={ , , , } r r … ,权限集尸={ 1 2… ,P } lz P, , P ;
( )U × 2 AcU R,表 示 从 用 户 到 角 色 的 多对 多 的分 配
关系 ,U ( i表示为用户 U 分配了角色 r ; A u, ) r f j
性。
关系,P (, ) A rp 表示为角色 分配了权限P;
( )U es: 2 4 sr R ,表 示 从 角 色 集 到 用 户 集 u 的
映射函数 ,记为 U esr ={ l r ∈ A ; sr() U ( ) U ) ,
( )Pemi in : — 2 表 示 从 角 色 集 到 权 限 5 r s o s R , s
过与资源的运算生成 系统权 限,从而实现 了对权限的精细管理和动态调整能力。通过扩展 We b服务访 问的角色集和 用户 集,
并 引 入 角 色扮 演 对 象 ,实 现 了工 作 流 系统 中 We b服 务 与 其 它模 块 访 问控 制 的 一 致性 。将 该模 型应 用 于库 房 供 应 链 系 统 中 , 运行 结 果 表 明 ,该 模 型 能 够 增 强 We b服 务 工作 流 系统 授权 的 灵 活 性 和 安 全 性 。 关键 词 : 访 问控 制 ;W e b服 务 ; 工作 流 系 统 ;R AC;供 应 链 B
一种面向Web的访问控制框架
( 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 自动化学院 江苏 南京 2 00 107)
摘 要
在研 究面 向 We b的访 问控制框架基础上, 对原有的轻 量级 目录进行 改进 , 出了一种面 向客体 的动态授权 策略。在 此 提
基础上 , 对权限管理 基础设施 P I P veeMaae n f sutr) M ( r ig ngmetnr t c e 中的多个 P 节点进行逻 辑分级 , i l I ar u MI 设计 了一个 适用于卫星通
P i l eMa ae e t nr t c r P I E t s l ac s c n o m rigl g a e Lg t i co c es rt o r i g n gm n a r t e( M ) x n i e ce s o t l ak n u g i r t ya c s poo l ve I s u f u e b r n a h de r c
A s at b t c r
B sd o td igte rm w r f c es o t l nw bo e t s m, e ei e no jc oi tdd n m c uh r ai ae ns yn a e o o c s c n o i e — ne s t w s n da be t r ne y a i a toi t n u h f k a r i r dye d g — e z o
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
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摘要:网络服务器是网络中用于存储共享资源的站点,同时也承担着管理网络资源、维护资源子网的责任。
保护网络服务器的安全,保证网络共享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是网络安全工作的最主要的任务。
本文将结合Windows操作系统来说明各种服务器访问控制策略。
关键词:网络服务器;访问控制方法;用户权限控制;访问控制表网络服务器访问控制是直接运用于网络服务器上的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措施。
在各种保护安全策略中,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是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1 访问控制和账户管理1.1 基本的访问控制方法。
在各种网络访问控制方法中,入网访问控制是第一层访问控制。
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在哪台工作站入网。
用户登录控制可分为3个方面: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账号的默认限制检查。
用户只有通过了这3方面的检查,才能进入该网络。
用户名或用户账号是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安全形式,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建立。
用户登录时首先输入用户名和口令,服务器将验证所输入的用户名是否合法。
如果验证合法,才继续验证用户输入的口令,否则,用户将被拒绝登录。
用户的口令是用户入网的关键,必须经过加密,即使是系统管理员也难以得到它。
用户还可采用一次性用户口令,也可用便携式验证器(如智能卡)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操作系统将用户的标识记录在一个用户账户中,将用户在系统中能做或不能做什么的信息全都收集在一起,仅当用户能给出正确的口令才能得到账户下的系统服务。
网络应能控制用户登录入网的站点、限制用户入网的时间、限制用户入网的工作站数量。
当用户对交费网络的访问“资费”用尽时,网络还应能对用户的账号加以限制,用户此时应无法进入网络访问网络资源。
网络应对所有用户的访问进行审计,如果多次输入口令不正确,则认为是非法用户的入侵,应给出报警信息。
服务器访问控制操作规程
服务器访问控制操作规程1. 引言服务器是企业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存储、处理和提供各种关键数据和资源。
为了保护服务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服务器访问控制操作规程应当被制定并严格执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服务器访问控制操作规程的要点。
2. 服务器访问控制策略为了保证服务器的安全和保密,制定明确的访问控制策略非常关键。
策略应明确以下要点:2.1 用户认证所有用户必须通过身份验证才能访问服务器。
建议采用强密码策略,并定期更换密码,以防止密码破解。
同时,还应强制要求用户使用多因素身份验证方式,如指纹、令牌等,以提高访问安全性。
2.2 权限控制根据用户的职责和需要,为其分配合适的访问权限。
建议采用最小权限原则,即用户仅具有完成其工作任务所需的最低权限。
定期审核权限设置,确保权限的及时回收或调整。
2.3 日志记录服务器应记录所有访问、操作和事件,以便追踪和监测。
日志记录应包括用户身份、访问时间、访问对象以及操作类型等关键信息。
管理员应定期审查日志,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
3. 服务器访问控制措施在策略的基础上,以下措施有助于有效执行服务器访问控制规程:3.1 强化网络安全设施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反病毒软件等安全设施,保护服务器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及时更新安全设施和软件补丁,以防止已知漏洞的利用。
3.2 定期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服务器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备份数据应以加密方式存储,并定期测试其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同时,建立有效的数据恢复计划,确保系统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
3.3 硬件与软件访问控制服务器应安装在安全可控的地点,仅授权人员允许进入。
此外,要严格限制服务器的物理访问,并确保仅安装经过授权的软件和服务。
3.4 加密通信对于涉及敏感数据传输的服务器,应采用加密通信协议,如SSL/TLS,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禁止明文传输敏感信息,如密码、信用卡号等。
4. 事件响应与监控服务器访问控制规程也应包含事件响应与监控的要求:4.1 安全事件管理建立安全事件管理流程,及时响应和处置安全事件。
Web工作原理
Web工作原理一、概述Web(World Wide Web)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的一种服务。
它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型,通过使用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本文将详细介绍Web的工作原理,包括Web的基本概念、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过程、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结构和解析、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过程以及Web页面的渲染过程。
二、Web的基本概念Web由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文档组成,这些文档可以是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格式的网页、图片、视频、音频等。
Web的基本单位是网页,每个网页都有一个唯一的URL用于标识和访问。
三、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过程1.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URL或点击链接时,浏览器会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
请求包括请求方法(GET、POST等)、请求头(包含用户代理、Cookie等信息)和请求体(POST请求时包含表单数据等)。
2. 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响应: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根据请求的内容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可能涉及数据库查询、业务逻辑处理等。
服务器将处理结果封装成HTTP响应,包括响应状态码、响应头和响应体。
3. 客户端接收响应并进行处理: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后,根据响应的内容进行处理。
浏览器会解析响应头中的Content-Type字段,确定响应体的数据类型,并根据数据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渲染网页、播放音视频等。
四、URL的结构和解析URL是用于标识和定位Web资源的字符串。
它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协议、主机名、端口号、路径、查询字符串和片段标识符等。
浏览器在解析URL时,会根据各个部分的含义和规则进行相应的解析和处理,最终确定要访问的资源。
五、HTTP协议的请求和响应过程1. 请求过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时,会包含请求行、请求头和请求体等信息。
前端web访问层技术总结
前端web访问层技术总结前端web访问层主要包括:前端负载均衡,前端反向代理和前端web资源提供。
1.前端整体框架2.前端负载均衡1、负载均衡概述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
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
均衡负载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列阵,籍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
本系统采用LVS负载均衡集群或是采用nginx keepalived集群来实现前端的负载均衡,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2、Nginx keepalived集群Keepalived 是一种高性能的服务器高可用或热备解决方案,Keepalived可以用来防止服务器单点故障(单点故障是指一旦某一点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系统架构的不可用)的发生,通过配合Nginx 可以实现web前端服务的高可用。
Keepalived实现的基础是VRRP协议,Keepalived就是巧用VRRP 协议来实现高可用性(HA)的。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协议是用于实现路由器冗余的协议,VRRP协议将两台或多台路由器设备虚拟成一个设备,对外提供虚拟路由器IP(一个或多个),而在路由器组内部,如果实际拥有这个对外IP的路由器如果工作正常的话就是MASTER,或者是通过算法选举产生,MASTER实现针对虚拟路由器IP的各种网络功能,如ARP请求,ICMP,以及数据的转发等;其他设备不拥有该IP,状态是BACKUP,除了接收MASTER的VRRP状态通告信息外,不执行对外的网络功能。
当主机失效时,BACKUP将接管原先MASTER的网络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决 定 依 赖 于 用 户提 供 的 主 体 属 性 , 以 2 - AC采 用 策略 发 布 机 制 告 知 用 户 所 需 的 属 性 , 所 L AB 并根 据 各 层 特 征 分 别 采 用 WS L 附件 和 元 数 据 交换 两 种 发 布 方 式 。 除 了分 层 设 计 带 来 的灵 活性 ,L A AC还 继 承 了 A AC模 型 的特 性 , D 2 B B 能 够 对 来 自其 他 安 全 域 的 用 户 进 行 访 问控 制 。 另 外 , 它基 于相 关 国 际规 范 实现 , X ML和 S 如 AC AML 故 具 有 通 用 性 。 ,
第 3 7卷 第 7 期 21 0 0年 7月
计
算
机
科
学
Vo . 7 No 7 13 .
Co pu e Sc e e m tr inc
J l 0 0 uy2 1
面 向 We b服 务 资 源 的 两 层 访 问控 制 方 法
霍远 国 马殿 富 刘 建 李竹 青
( 京航 空航 天大 学计 算机 学 院 北 京 109 ) 北 0 1 1
t e y 2 - AC i h rt r m h i l . L AB v n e i f o t e ABAC d l t e c p b l y o u h rzn n n wn u e s f o o h r s c rt o s mo e h a a i t fa t o iig u k o s r r m t e e u i d — i y
关 键 词 W e b服 务 资源 , 于 属 性 的 访 问控 制 , S L, C 基 W D XA ML,AML S 中图法分类号 T 3 30 P 9.8 文献标识码 A
Hale Waihona Puke A tr b e b s d Tw0 Le e c s ntolf rW e S r ie Re o r e t i ut- a e v lAc e s Co r o b e v c s u c s H U0 a - u M A a -u LI Ja L h - ig Yu ng o Dinf U in IZ u qn
(c 0 1 f o ue cec n n ier g B ia gUnvri , e ig10 9 , hn ) S hH mp trS i eadE gnei , ehn iest B in 0 1 1C ia 。o C n n y j
Ab t a t W e e v c s Re o r e ( S Re o r e c n it f s a i W e e v c n e f c n y a i sa e u e sr c b S r ie s u c W - s u c ) o ssso tt c b s r ie i t ra e a d d n m c t tf l r — s u c . c r ig t h i e e tc a a trs is o h wo c mp n n s we p o o e n Atrb t- s d Two Le e o r e Ac o d n o t e d f r n h r ce it f t e t o o e t , r p s d a ti u eB e f c a vl Ac e sC n r l( L AB c s o to 2 厂 AC)o o S- s u c s Atrb t e re a S e s n ilf r ABAC y t ms b c u e t e r n f rW Re o r e . t iu e r ti v Ii s e ta o s se ea s h ya e b s d O h i d c so so trb t so s r , O 2 , a e n t er e i in n a t i u e fu e s S L ABAC mp o s a c s o to o iisp b ih n c a i t - e l y c e sc n r l l e u l ig me h n s o i p c s m n
摘 要 W e 务 资 源具 有 静 态 的 w e 务 接 口和 动 态 的 有 状 态 资 源 两 个 组 件 。针 对 这 两个 组 件 的 不 同特 征 为 它 b服 b服
提 出一 种 基 于 属 性 的 两层 访 问 控 制 方 法 ( o L v l tiu e a e c s o t l2 『 BA ) A AC扩 展 基 Tw e e Atr t B s d Ace sC n r , L A C 。2 B b - o 于属 性 的 访 问控 制 模 型 ( tr u eB s d A c s o to , A ) 对 这 两个 组 件 分 别 进 行 访 问控 制 。AB A t b t- a e c e s n r lAB C , i C AC 系统 的 访
c rep n e tyt u l hn eh d , S o r s o d n l wop b i igm to s W DL tah n n td t x h n ig,r d p e o a hlv 1 e p c s a tc me t dmea aae c a gn a ea o td fre c e rs e — 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