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川大 2004年中国哲学史(宗教学专业)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大学哲学研究生中国哲学考试真题
四川大学哲学研究生中国哲学考试真题中国哲学是古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衷,中国哲学也得到了广泛建设和研究。
为了选拔优秀的研究生,四川大学哲学系对中国哲学进行了考试,以下是其中一套真题。
希望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有所帮助。
题目一:中国哲学概述请简要说明中国哲学的起源与发展,并列举至少三位中国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系统,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中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名家等不同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哲学逐渐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以下是三位中国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1.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代表作品《论语》是他的弟子们对他言传身教的记录,其中阐述了他的道德观念与政治理念。
2. 老子(约前6世纪)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道德经》是其对道家思想的阐释。
他主张人们应该与自然一起生活,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
3. 庄子(前369年-前286年)他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庄子》是他对道家思想的深入研究。
他通过寓言和对话的形式,探讨了存在主义、自由意志等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梦”和“大泽乌鸦”的故事。
题目二:中国哲学与现代社会请分析中国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中国哲学作为古代智慧的结晶,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影响。
首先,中国哲学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儒家思想的强调人际关系、孝道和社会秩序的观念,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和追求自然之道的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节奏压力和环境问题有启示意义。
佛教的观念如慈悲、菩提心等,对现代社会的善良、宽容和包容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中国哲学对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 4 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详解
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详解考试科目:管理学综合科目代码:484适用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一、判断正误(共15分,每小题1分)(略)二、简单阐释词组(共30分,每小题5分)(只答论点不用展开)1.区域部门化2.熊彼特的创新内涵3.管理审计方面4.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5.最佳控制6.沟通中的结构因素三、论述题(共45分,每小题15分)1.请根据斯蒂芬的理论论述道德准则分类及各类准则的具体变量分析。
2.请论述组织目标的作用及为了确立目标所需完成的3.请论述决策的合理性要求。
四、请完成如下计算并提出结果(共30分,每小题15分)1.某项目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基准折现率10%o i =,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8b T =年,请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并判断该项目能否被接受。
2.生产某种产品有两种方案:方案A 初始投资为50万元,预期年净收益15万元,方案 B 初始投资150万元,预期年净收益35万元。
该产品的市场寿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给定基准折现率为15%,不考虑期末资产残值,试就项目寿命期分析两方案取舍的临界点。
四、案例分析(共30分)请认真阅读《韩国大宇公司结构重组》案例,并回答如下问题:1.采用放手管理和权力分散管理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8分)2.大宇公司如何保持同日本人竞争市场的能力?(8分)3.本案例中,哪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哪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对这些因素,金董事长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14分)韩国大宇公司结构重组1967年,勤劳而又不留情面的董事长金宇中成立了大宇公司。
在纺织品的出口取得最初的成功之后,公司把业务扩展到贸易、汽车、机械、电子消费品、建筑、远洋运输、计算机、电话和金融服务业,而成为韩国第四大企业集团。
例如,大宇公司成为西尔斯、克里斯蒂娜·迪奥、卡文·克莱恩和伦敦雾的供应商。
大宇公司还同通用汽车成立了一家台资公司,生产“Le Mans”汽车。
考研宝典之四川大学宗教学考研学习方法、考研经验、参考书籍、专业指导、真题分享
考研宝典之四川大学宗教学考研学习方法、考研经验、参考书籍、专业指导、真题分享先谈一下准备考研前的几个问题:1是否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真的喜欢宗教学吗?(文科类可是会枯燥的哦)是为了找工作考宗教学吗?(死心吧,找到对口工作的不多)你以为考上宗教学就会有女朋友了吗?(哈哈哈,你总是爱多想,单身狗去了四川只会变成很能吃辣的单身狗而已)是为了逃避数学吗?(是的,你的确可以逃避)万一考研考不上有二手准备吗?(哦豁,flag了哦)等等一些涉及实际的问题自己想清楚,和家人沟通了再考。
2要不要报班:个人建议对于有意志力的、有明确计划的同学,不需要。
(若你意志力不强,而且本人对于每日学习以及长期备考没有大致安排,那还是报个班吧,毕竟考研是个长时间跨度的工作,而且没有日积月累绝对不可能跟大学考试一样靠考前突击成功。
关于报哪个教育机构的,我不推荐,因为各地情况不同,你可以问问自己学校的考研前辈)许多人报班就是为了提升英语和政治成绩,而这两门都是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提升的(我后面讲方法),没必要浪费精力去参加辅导班,送钱。
3宗教学要选哪个学校?这个要自己上网查,先查大学宗教学排名,(虽然排名不一定准,但你最起码要知道哪些学校有宗教学。
佛教推荐南大,道教川大不错。
当然别的学校也挺好,人大啦~等等)然后点进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看看老师,看看分数线,报录比。
以及参考用书!!!参考用书!!!参考用书!!!记住了,参考用书各个学校不一定相同!4决定好学校后,怎么套资料:逛贴吧,逛豆瓣,逛知乎,等等社交网站,以大学名+宗教学为关键词搜索,找到一些同好前辈,加他(她)qq、微信,问问路。
然后再加同好群(比如以“x大学宗教学”为关键字搜索qq群,加进去,一般这里面有可能有相关资料)5英语四六级没过会不会影响考研:如果你是听力不好,那就没事,考研不考听力。
四六级没过也不要紧,在考研准备的一年中,努力学习就能考好。
我身边就有四六级没过的朋友考研英语成绩比过了的好,所以安啦。
四川大学 川大 2004年管理学综合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管理学综合科目代码:484适用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一、判断正误(共15分,每小题1分)(略)二、简单阐释词组(共30分,每小题5分)(只答论点不用展开)1.区域部门化2.熊彼特的创新内涵3.管理审计方面4.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5.最佳控制6.沟通中的结构因素三、论述题(共45分,每小题15分)1.请根据斯蒂芬的理论论述道德准则分类及各类准则的具体变量分析。
2.请论述组织目标的作用及为了确立目标所需完成的3.请论述决策的合理性要求。
四、请完成如下计算并提出结果(共30分,每小题15分)1.某项目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基准折现率10%o i =,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8b T =年,请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并判断该项目能否被接受。
2.生产某种产品有两种方案:方案A 初始投资为50万元,预期年净收益15万元,方案B 初始投资150万元,预期年净收益35万元。
该产品的市场寿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给定基准折现率为15%,不考虑期末资产残值,试就项目寿命期分析两方案取舍的临界点。
四、案例分析(共30分)请认真阅读《韩国大宇公司结构重组》案例,并回答如下问题:1.采用放手管理和权力分散管理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8分)2.大宇公司如何保持同日本人竞争市场的能力?(8分)3.本案例中,哪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哪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对这些因素,金董事长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14分)韩国大宇公司结构重组1967年,勤劳而又不留情面的董事长金宇中成立了大宇公司。
在纺织品的出口取得最初的成功之后,公司把业务扩展到贸易、汽车、机械、电子消费品、建筑、远洋运输、计算机、电话和金融服务业,而成为韩国第四大企业集团。
例如,大宇公司成为西尔斯、克里斯蒂娜·迪奥、卡文·克莱恩和伦敦雾的供应商。
大宇公司还同通用汽车成立了一家台资公司,生产“Le Mans”汽车。
四川大学2004年文学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科目代号:431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0分)1.《氓》出自《诗经》的__________________。
A、《卫风》B、《秦风》C、《魏风》D、《王风》2.《蒹葭》出自《诗经》的_____________。
A、《卫风》B、《郑风》C、《秦风》D、《魏风》3.《哀郢》出自屈原的________________。
A、《九歌》B、《九章》C、《天问》D、《招魂》4.《国殇》出自屈原的_____________。
A、《九歌》B、《九章》C、《天问》D、《招魂》5.《楚辞章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A、王逸B、刘向C、宋玉D、司马迁6.《左传》是一部_______________。
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史书D、纪事体史书7. 在先秦历史著作中,擅长描写战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春秋》8.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的是________________。
A、《陌上桑》B、《行行重行行》C、《西北有高楼》D、《迢迢牵牛星》9. 下列作家,属于东汉的是_______________。
A、司马迁B、贾谊C、张衡D、陶渊明10.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五言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四愁诗》 B、《行行重行行》 C、《西北有高楼》 D、《迢迢牵牛星》 11.“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_________________。
A、《庄子 逍遥游》B、《史记 项羽本纪》C、《汉书 苏轼列传》D、《史记 魏公子列传》12.《两都府》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2004年四川大学362哲学通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4年四川大学403哲学通论考研真题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哲学通论科目代码:403#适用专业:外国哲学(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一、阅读与解释(30 分)只有抽象理智的有限思维才危惧怀疑主义,才不能抗拒怀疑主义。
与此相反,哲学把怀疑主义作为一个环节包括在它自身内,这就是哲学的辩证阶段。
但哲学不能象怀疑主义那样,仅仅停留在辩证法的否定结果方面。
怀疑主义没有认清自己的真结果,它坚持怀疑的结果是单纯抽象的否定。
辩证法既然以否定为其结果,那么就否定作为结果来说,至少同时也可说是肯定的。
(《小逻辑》第131 页)A.阅读:请仔细阅读这段话的前三句话。
(注:一个句号为一句话)你怎样理解“哲学把怀疑主义作为一个环节包括在它自身内,这就是哲学的辩证阶段”这个句子?(10 分)B.解释:1、为什么说“怀疑主义没有认清自己的真结果,它坚持怀疑的结果是单纯抽象的否定”?2、请解释“辩证法既然以否定为其结果,那么就否定作为结果来说,至少同时也可说是肯定的”这话的意思。
(20 分)二、分析与理解(30 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马克思--- A.分析:为什么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请分析“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根本区别。
(15 分)B.理解:你怎样理解“思维的此岸性”?为什么“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5 分)三、解释与阐扬(40 分)推演出“有”与“无”的统一性,乃完全是分析的。
一般的哲学推演的整个过程,也是这样。
哲学推演的进程,如果要有方法性或必然性的话,只不过是把蕴涵在概念中的道理加以明白的发挥罢了。
--- 黑格尔--- A.解释:为什么说“推演出‘有’与‘无’的统一性,乃完全是分析的”?(15 分)B.阐扬:请阐扬你对“哲学推演的进程,如果要有方法性或必然性的话,只不过是把蕴涵在概念中的道理加以明白的发挥罢了”这句话的看法。
2004-2010年四川大学哲学通论试题
2010年试题一、分析与阐扬(15*2=30分)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马克思1、分析:这种唯物主义学说的“认识论”的出发点的什么?这种学说的“忘记”会引发什么样的逻辑后果?2、阐扬:你如何理解人与教育的关系?二、阐述与证明或反驳(10+20=30分)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保罗·蒂里希1、阐述:请有根据地阐述你所理解的“怀疑”与“信仰”?2、证明或反驳:怀疑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说明:如果你同意蒂里希的观点,那就请证明之;反之,则请反驳之。
)三、理解与解释(20*2=40分)一个所谓哲学原理或原则,即使是真的,只要它仅仅是个原理或原则,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要反驳它因此也就很容易。
反驳一个原则就是揭露它的缺陷,但它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仅只是共相或本原或开端。
——黑格尔1、理解:为什么说仅仅作为“共相”的原则就是这个原则的“缺陷”?2、解释: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一个即使是“真”的哲学原则,只要它滞留于其自身,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
四、论证(50分)论哲学之思的超越性(参考性提示:A、何为“哲学之思”?B、在A的基础上,论证哲学之思的超越性本质:1、哲学之思的超越怀何以可能?2、哲学之思的价值和生命即在于其超越性。
)2009年试题哲学通论一、理解与解释(15*2=30分)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
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
……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四川大学 川大 2004年教育学(含答案)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教育学科目代码:486适用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唯一途径是:A.课堂教学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全面发展的教育D.素质教育2.教育学学科雏形有形成是以哪个菱的发表为标志:A.夸美纽斯的《在教学论》B.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C.卢梭的《爱弥儿》D.斯宾塞的《教育论》3.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六艺”B.“四书五经”C.“七艺”D.“《学记》”4.当代教育的基本结构是:A.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B.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C.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业务教育、特殊儿童教育D.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5.下面哪个人物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A.夸美纽斯B.那托尔普C.卢梭D.杜威6.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禄B.达尔文C.杜威D.利图尔诺7.我国孟子用“人之初,性本善”来解释人的本质,这属于:A.社会学B.生物学C.心理学D.哲学8.根据我国学制的发展演进,我国现在的学制属于: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综合型学制9.作为对泰勒原理的超越,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了:A.“四R”模式B.“四L”模式C.“四W”模式D.过程模式10.“使儿童的生活在课堂是继续”是哪个教学模式的原则?A.发现学习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C.合作教学模式D.掌握教学模式11.学生课堂学习的本质是:A.讲、听、读、记的过程B.从观察到记忆和理解的过程C.建立学生新旧观念的心理过程D.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以认识为主的个性健全发展过程12.我国1982年宪法中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A.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B.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C.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D.德、智、美、劳的全面发展13.利用数字信号、二维或三维动画、声音等进行教学的技术称为:A.计算机辅助教学B.网络系统C.远距离教学D.多媒体技术14.从教育测量的观点来看,鉴定试题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5.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学结果的评价主要是:A.教师评价B.教学设计评价C.学生学业成就评价D.学校办学条件评价16.现代教学组织的发展趋势有:A.小班教学B.研究性学习C.动手活动D.小课题、长作业17.道德的基本特点是:A.个体性与社会性B.社会性与行为优先原则C.统一性和差异性D.继承性和发展性18.品德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是:A.知、情、意、行B.私德、公德、职业道德C.伦理、风俗、习惯D.道、得、法律19.通过假设性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基本的观点来源于:A.认知性德育模式B.体谅性道德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其他模式20.班级经营的主要思想在于:A.按照班级实施教育与管理B.按照班级中的松散组织、合作群体、集体进行细分管理C.按照班级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进行细分管理D.由教师为中心的管理过渡到以班级为主体的管理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育学2.双轨制3.终身教育4.课程开发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2004-2014哲学通论考研真题(整理)
2004-—2014年哲学通论考研真题四川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一、理解与解释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
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
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可靠的感性"所感知。
—-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理解:“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段话是什么意思?2、解释:为什么“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二、证明或反驳与理解 (30分)1、你是否相信上帝存在,你认为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给出回答并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
2、如果你不信仰上帝,那么什么能够说服你相信他的确存在?(PS:这道题记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表述你的观点并论证上帝存在或不存在)三、评述与阐扬虽然我们应当承认,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哲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而且哲学史的结果,不可与人类理智活动的错误陈迹的展览相比拟,而只可与众神像的庙堂相比拟.1、评述: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1、问答题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正确答案: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
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
“道”的特征在于自自然然,毫不造作。
所以它在(江南博哥)一切之上又在一切之中,这正是人所应该崇拜学习的。
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始终的,都局限在一定具体的时空范围内。
只有这个“道”是超越这一切的。
它无始终,无生死,无喜怒,无爱恶。
它表现为万物的自生自化,它自身也就在这万物之中。
这一点双方一致。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无为”,庄子的“道”论,即庄子的本体论哲学。
庄子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
他把人作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
在庄子看来,这个人的本体存在,由于摆脱了一切“物役”从而获得了绝对自由,所以它是无限的。
庄子要求人必须仿效自然事物,既无知识又无愿欲、任凭那无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运行,庄子认为这样才合乎“道”。
表面上庄老并称,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
这正是庄子的特色之一,他似乎看透了人生和生死,但终于并没有舍弃和否定它。
2、名词解释万法唯识正确答案:亦称一切唯识。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唯识宗的主要教义之一。
唯识宗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万物,都非独立存在,而是由“识”变现出来。
离心识外,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
《成唯识论》卷一:“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由识变出见分和相分,亦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才有宇宙间一切万物。
故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3、名词解释志功正确答案:志即动机,功指效果。
《墨子•鲁问》:“合其志功而观焉”,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结合。
孟子虽辨名利,但也兼重志功:“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
且子食志乎?食功乎?”《孟子•滕文公下》后朱熹与陈亮之争,朱尚志,陈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