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合集下载

行政公益诉讼的看法

行政公益诉讼的看法

行政公益诉讼的看法一、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利用司法程序,通过诉讼方式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诉讼方式。

二、行政公益诉讼的意义1.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公益诉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通过司法程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2. 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行政公益诉讼可以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避免滥用职权、违反规定等问题的发生。

3. 增强司法透明度。

通过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可以增强司法透明度,提高司法公信力。

三、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1.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第八条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权对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

2.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检察机关发现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3.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第五十条规定,“侵害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公益利益的行为,由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或者公民提起诉讼”。

4.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或者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四、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1. 条件限制过多。

目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仅限于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或者公民,而对于个人来说则无法通过此种方式维权。

2. 司法救济难。

由于司法程序复杂,且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因此很多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并没有能够开展行政公益诉讼。

3. 法律责任不明确。

在一些情况下,即使通过了行政公益诉讼,也无法对违法行为做出有效的惩罚,给违法行为者带来的惩罚不够严厉。

五、加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建议1. 放宽条件限制。

应该适当放宽条件限制,允许更多的个人参与到行政公益诉讼中来。

2. 减少司法救济难度。

应该加强司法救济机构的建设,提高司法效率,减少司法救济难度。

浅议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浅议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浅议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即民众的共同利益而设立的一种法律机制。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在行政诉讼制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与一般的行政诉讼制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目的。

本文将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特点、重要性以及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即民众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一种法律机制。

在传统的行政诉讼制度中,行政诉讼的主体往往只是涉及行政案件的当事人,且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然而,社会公共利益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指民众共同享有的权益,具有广泛性、不可移易性、权利性等特点,需要特定的法律机制来进行保障。

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特点1.社会性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了保障民众共同利益而设立的,其目的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因此,该制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其结果不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利益。

2.活动性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不仅要求诉讼主体积极主动地去维护公共利益,也需要法院积极审理,并对公益事业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

3.维权主体多元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诉讼主体不仅包括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等个人主体,也包括了诸如环保组织、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实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多元维护。

三、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性1.保护公共利益。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公平,维护法律的实施。

2.完善法治建设。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强化了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实现了法律制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进一步促进了法治建设。

3.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后,社会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到行政诉讼中来,保护公共利益,增加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四、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1.加强司法保障。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需要加强政府的司法保障,确保诉讼纠纷的程序公正,保证诉讼的公正性,提高司法公信力。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L g l y t m n o it e a s e A dS cey S
{占 I 缸会 ; I J
29() 0.中 03
构 建 我 国行 政 公 益 诉 讼 制度 的 思 考
— 查 彗 芯
摘 要 行政公 益 诉讼 制度 是 维护公 共 利益 和保证社 会 良好运 行机 制 的一 项重要 法律 制度 。 我 国 目前 并没 有 关于行 政公 益诉讼 制度 的法 律规 定 , 而 , 着社会 的发展 和 行政权 力的扩 张 , 涉及公 共 利益 的违法 行政行 为进 行监督 和 救济 势在 必 然 随 对 行 。 本文对 行政 公 益诉讼 的概念 进行 了界 定 , 并分析 了在 我 国现行 法律 框 架下构 建行 政公 益诉 讼 制度 的必要 性 和可行 性 , 进 而提 出构 建我 国行 政公 益 诉讼 制度 的几 点建议 。
会 公 共 利益 受 到侵 害 时 , 民 的个 体 权 益 也 同 时受 到 了损 害 , 民 应 公 公
诉讼, 并不要求提起公益 诉讼的原告与所诉之利益有利害关系, 即可
以 是无 利 害 关 系 的人 。 政 公 益 诉讼 是 公益 诉 讼 的一 个 分 支 , 政 公 行 行 益诉 讼 是指 与 具有 国家 行 政 职 权 的组 织 及 其 工 作 人 员 所 做 出 的 有 关
行政行 为并无直接利害关系 的公 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认为该行政
行 为 侵 害 了公 共 利 益 而 向法 院提 起 的 一 种 行 政 诉 讼类 型 。通 过 该定 义 可 以看 出 , 政 公 益 诉 讼 的 最 主 要 特 点 在 于 “ 事 不对 人 ” 即任 何 行 对 , 人 只 要 是 对 涉 及 公 益 的 行 政 行 为 不 服 , 可 以 提起 行 政 诉 讼 , 不 管 均 而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再评析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再评析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再评析自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设立以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个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首先,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适用范围还不够广泛。

目前,该制度只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而在其他公共利益领域,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持。

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利益受损事件无法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来解决,给相关部门的监管带来了困难。

其次,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代表性诉讼”机制还不够健全。

在当前的制度设计中,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才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而个人并没有这样的权利。

这使得一些个人因为受到行政不当行为的侵害,却无法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虽然该制度在保护环境权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一些案件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一方面,一些行政机关对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态度不够积极,对案件的处理缺乏及时性和效果性。

另一方面,一些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判决结果并没有有效地保护公共利益,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还不够大,不能有效地起到警示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首先,应该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将其应用于更多的公共利益领域,以保护更广泛的公众权益。

其次,应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代表性诉讼机制,让个人也能够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监督,确保行政机关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案件,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总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我们可以使该制度更加健全和有效,为保护公众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

谈谈你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

谈谈你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

谈谈你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解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并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探讨。

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维护公共利益的制度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设立的。

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该制度允许公民或组织通过法律途径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要求对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纠正和赔偿。

这种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公共利益,防止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分配。

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旨在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机制。

在实践中,一些行政机关可能存在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导致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受损。

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司法机关可以对此类行为进行监督和纠正,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要求。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通过监督和纠正行政机关的行为,促使政府依法行政。

这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防止权力滥用和不公正行为的发生。

同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还能够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保障公共利益的重要防线在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经常面临着被侵犯的风险。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法律手段,能够有效地防止和纠正对公共利益的侵害。

通过该制度,公众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保护公共资源和社会秩序,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

综上所述,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于维护公共利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以及保障公共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确保公众能够便捷地行使诉讼权利,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关于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

题 , 管人们对有关行政 公益诉讼 的诸 多问题还存在很大 的争 地地方政府 以“ 尽 特殊 ” 的方式来推进项 目, 民众公共利 益受到侵
议 。 行 政 公 益 诉 讼 来源 于 公 益 诉 讼 , 益 诉 讼 最 早 可 追 溯 到 罗 害 , 找 不 到 有效 地 诉 求 渠 道 , 有 通 过 这 种 非 常 规 的方 式 进 公 又 只
国 的 行 政 公 益 诉 讼 制度 , 可 为我 国行 政 公 益诉 讼 制 度 的确 立 件 ,0 9 都 2 0 年湖北石首事件,两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强烈程度不 提 供 经 验 参 考 。行 政 公 益 诉 讼 的 概 念 在 我 国 尚无 定 论 , 过 对 同 , 是 它 发 生 的 过程 、 辑 几 乎 是一 样 的 。 们 把 这 类 事 件 叫 通 但 逻 我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学者 观 点 的 分 析 , 以看 出 , 政 公 益 诉 讼 的几 做 ‘ 阶层 性 的 、 直 接 利 益 的 群 体 性 冲 突 ’ 可 行 非 无 。这 就 说 明 在 我 们 个特 点 : 是 最 终 目的 都 是 为 了维 护 社 会 公 共 利 益 。 二 是 原 告 的 一 些 地 方 , 一 由于 基 层 财 政 的薄 弱 , 别 是 改 革 开 放 3 年 的 过 特 O 与诉 讼 所 被 诉 的行 政 行 为未 必 有 直 接 的利 害 关 系 。三 是行 政 公 程 当 中 , 加 速 发 展 和 转 型 的 过 程 当 中 , 累 了 很 多 历 史 上 的 在 积 益 诉 讼 带有 预 防 的性 质 。四是 判 决 的 效 力 未 必仅 限 于诉 讼 当 事 矛 盾 和 问题 。行 政 公 益 诉 讼 制 度 的 建 立 , 公众 多 了 一条 政 治 让 人 。笔 者 认 为 行 政 公 益 诉 讼 是 指 当 行政 主 体 的行 政 行 对 公共 利 诉 求 的 渠 道 , 有 司法 救 济 这 一 重 要 的“ 命 ’ 草 , 行 政 行 握 救 , 稻 在

浅析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浅析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浅析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社会还处在转型阶段,民主法治观念还未深入人心。

在这种情况下,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的事件有所增加,行政机关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不履行职责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构建政府与公民个人参与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迫在眉睫。

本文将围绕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通过探寻行政公益诉讼的起源与变迁,借鉴国外行政公益诉讼领域研究的先进成果,并且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对构建中国特色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对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或社会整体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可能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为了维护这些正当利益而以原告资格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法律制度。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整个诉讼体系除刑事诉讼以外几乎都是私益诉讼的范畴,即特定的公民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公民提起私益诉讼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他可以选择行使也可以选择放弃。

但是,公民提起公益诉讼则意味着起诉人可能与案件并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只是基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而提起的。

从广义上理解,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无论从提起诉讼的主体,提起诉讼的原因或者诉由上都体现了这个概念有广泛的扩张性。

在主体方面,一般公民比较合适,因为它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同时其对于损害社会公益的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的层面比任何一种方式都广泛。

在原因方面,只要行政主体有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导致严重危及或损害公共利益时,作为公民个人也可以提起相关的行政诉讼。

(二)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行政公益诉讼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行政公益诉讼是由同被诉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提起的。

所谓无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是指被诉的行政行为未对原告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原告的合法权益虽受到一定的损害,但同该被诉行政行为无法律上的直接因果关系。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思考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思考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思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行政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提起的诉讼活动。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行政公益诉讼是一种强有力的司法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行政机关未能及时依法履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

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可以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增强其责任意识和纪律约束力,减少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行政公益诉讼还可以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和维护。

在实践层面,行政公益诉讼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平衡,推动社会公正与法治建设。

第三,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解决。

目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较窄,导致公益诉讼案件数量较少。

另一方面,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程序相对复杂,判决难度大,3年多以来,全国共受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600多件,审结500多件,审结率较低。

还有部分地区司法资源不足、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适用不一致等问题,也制约了行政公益诉讼的有效实施。

最后,对于提高行政公益诉讼的效力,我国应该继续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

一方面,应进一步明确行政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和主体,扩大公益诉讼案件的数量。

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程序,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司法保障,例如简化审理程序、缩短审理周期等。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参与共治的格局。

综上所述,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意义与作用。

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高行政公益诉讼的效力和实效,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与维护。

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形成共识和合力,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正与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

关于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探讨

关于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探讨

关于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探讨近年来,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议题。

首先,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需要明确其目标和原则。

行政公益诉讼的目标是保护公共利益与环境资源,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

在制度构建中,应坚持公益性、公正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的原则,确保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快速有效的结果。

其次,应进一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规定。

目前,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有限,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适用范围、程序和权利义务等。

同时,应加强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的制定,进一步规范相关制度。

在行政公益诉讼的流程中,应加强对公益诉讼主体的权益保护。

公益诉讼主体包括环境保护组织、公共利益诉讼主体和其他社会组织。

对于这些公益诉讼主体,应建立权益保护机制,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和维护。

同时,也应进一步鼓励公众参与,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和影响力。

此外,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也需要加强相关的执法监督机制。

行政公益诉讼是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需要有强有力的执法监督机制来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在实践中,可以探索建立行政公益诉讼中的独立执法监督部门,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此外,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与其他司法制度之间的衔接。

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司法制度是相互关联的,需要建立良好的衔接机制,确保公益诉讼的效果得以最大化。

可以考虑优化行政公益诉讼与其他司法程序的关系,加强协作与配合。

最后,还需要加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宣传与教育。

公众对行政公益诉讼的认识和了解仍相对较少,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行政公益诉讼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同时,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等手段,加强公众参与的平台建设,提升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社会影响力。

综上所述,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设想

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设想

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设想
一、让权利人更加自主
让权利人更加自主是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

应加强公民的诉讼自主权和政府的诉讼羁绊权,例如,给予政府和公民更多的公所支持,支持权利人提起公益诉讼,缩减当事人的诉讼程序,增强有关部门的检查严肃程度,确保权利人能够更自主地发挥自身权利。

二、构建再现式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构建全新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保证行政公益诉讼得到充分施展。

例如,建立行政公益诉讼评估机制,运用法律技术、法学理论、活动实践等多种方法进行政府部门的诉讼行为和法律纠纷的研究和评价,以期提高行政公益诉讼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三、改革和完善行政历史上的不足
应根据历史中行政诉讼的不足,改革和完善现行制度,建立更完善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例如,应加强社会对行政诉讼结果的关注,推动社会公正审议机制的发展,推进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建立更完善的行政诉讼纠纷的解决机制等。

《2024年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法律机制,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主要关注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共权力过程中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害或可能造成的损害,并通过司法程序寻求救济。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自建立以来,为保障公民权益、监督行政权力、促进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治需求的提升,现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以《行政诉讼法》为核心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体系。

随着《行政诉讼法》的不断完善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逐渐扩大,受案领域逐渐增多。

此外,我国还通过设立公益诉讼检察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维护公共利益、监督行政权力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虽然《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行政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但仍有部分内容不够明确、具体,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

2. 司法实践中的困境:由于对行政公益诉讼的认知不足、证据收集困难等原因,导致许多潜在的公益诉讼案件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3. 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监督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以保障检察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四、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完善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规定,确保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同时,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

2. 加强司法实践: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行政公益诉讼的认知度等措施,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公益诉讼。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范文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全面研究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参考。

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概述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

该制度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推动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发展现状(一)立法现状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立法上已取得显著成果,如《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条件、诉讼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

此外,各地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司法实践现状在司法实践中,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得到广泛应用。

各级法院在审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时,注重保护公共利益,严格依法裁判,为推动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检察机关在提起和支持行政公益诉讼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一)立法体系有待完善尽管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立法空白和模糊之处。

如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诉讼程序、证据规则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行政公益诉讼的认知程度不同,部分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同时,由于行政机关的强势地位,部分案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五、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一)完善立法体系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诉讼程序、证据规则等方面,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

关于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思考讲解

关于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思考讲解

关于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法律思考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自诉制度与检察机关抗诉制度,没有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以行政诉讼原告的身份提行政诉讼。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职能的不断扩张,行政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事例层出不穷,对行政机关进行有效监督已成为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

但由于行政自诉制度的限制,在出现行政违法损害公共利益又不存在确定的受损害的对象而无适格原告或相对人受到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不敢起诉、无力起诉时,违法的行政行为无法进入诉讼程序,审判机关不能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以致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了巨大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得不到充分保障。

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表明,我国应创设行政公诉制度,让人民检察院能以行政诉讼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行使法律监督权,维护公共利益。

理论界对行政公诉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也正如新堂幸司所说的那样:“因为何谓现代型诉讼尚不明确……所以也就没有标准的概念。

”笔者认为,为便于界定行政自诉、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诉、行政公诉和做到与刑事公诉概念相对应,可以将行政公诉制度定义为:行政公诉是指当行政机关违法行为或不作为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侵害时,由检察机关代表公共利益依法提起诉讼或支持起诉的行政诉讼制度。

一、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分析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不仅具有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紧迫的现实必要性。

第一,保护环境公益的需要。

环境公益主要包括各种自然环境利益、人文环境利益、教育环境利益、消费环境利益等,该类公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已屡见不鲜。

如教育环境方面,据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2001年6月6日报道的阎正学诉椒江区文化局不履行职责一案,法院以阎正学的孩子并不在该小学读书,利益没有受到实际影响为由,驳回起诉。

关于市场环境利益的案件更是层出不穷,有不服电信局纵容电信企业乱收费不作为的,也有不服铁路主管部门、民航主管部门违法提高票价的等。

这些争议有的提起行政诉讼,有的提起民事诉讼,结果几乎都是“无果而终”。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规赋予诉权的情况下,以个人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

在分析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并就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了思考。

标签:行政权力;行政公益诉讼;诉讼制度1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现状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某些领域行政公益诉讼已经端倪初显。

一种情况是公民个人或社会组织可以就选举问题提起诉讼。

比如,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人对选举委员会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其中,原告可以是公民本人、也可以是相关的其他公民;第二种情况是某些检察机关为防止或挽回国家经济损失而提起的民事诉讼,或者某些其他国家机关代表国家要求给国家资源造成损失的当事人进行赔偿等;第三种情况是某些组织的一部分人可以就与本组织整体利益相关的事由提起诉讼。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发包方所属的半数以上村民以签订的承包合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的民主议定原则,或者以所签合同内容违背多数村民意志、损害集体和村民利益为由,都可以发包方为被告、要求确认承包合同的效力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并通知承包方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有学者认为,这属于我国事实上的行政公益诉讼。

但是总的说来,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尚处于尴尬境地。

关于行政诉讼过程中原告资格的限定妨碍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原告必须是行政相对人,即原告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换句话说,不论具体行政行为是否侵害了行政相对人,只要当事人不提起诉讼,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过问某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行政相对人的含义引申为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人,即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都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在司法实践上和理论界对于“法律上利害关系人”的理解颇多歧义,因为这种利害关系可能是直接利害关系,也可能是间接利害关系,还可能是可能利害关系。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随着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进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开始成为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和提高行政效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强调了公益性、公正性、公共参与性和公共法治性,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提升了法治社会的公信力。

一方面,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够促使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律,保护公共利益,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另一方面,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能够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减少行政执法的任意性和滥用权力的情况发生,提高行政效能,推动行政机关的法治化建设。

因此,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首先,应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

立法机关应加快推进相关立法的制定,进一步明确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主体、程序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基础。

此外,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高其效率和公正性。

其次,应增加主体参与度。

在立法中要明确公民、环保组织等公共利益单位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参与权利,充分发挥其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作用。

在实践中,要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提供相关的法律服务和援助,降低诉讼门槛,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适用范围。

再次,应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

可以通过加强多元解决机制的建设,提供更为便捷和灵活的解决方案,减少对法院的过度依赖,降低行政公益诉讼的成本和时间成本。

总之,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以及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目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增加主体参与度以及降低诉讼成本等途径,保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有效运行,将会为社会法治建设和公共利益保护作出积极的贡献。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公民个人、社会组织或检察机关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将行政机关告上法庭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

“行政公益诉讼”这一概念也随之成为学界和民间雅俗共赏的热议话题。

学者们固然各有各的见解,普通民众却常常以讹传讹。

由于行政公益诉讼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加上立法的缺陷使得人们对于这一新型诉讼的探讨、认识还远远未达到深入的地步。

因此,探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考察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有关组织或者机关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已经侵害了公共利益或者对公共利益有现实侵害可能的,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

与传统的行政诉讼比较,行政公益诉讼有如下特点:(1)原告的诉讼资格有变化。

传统的行政诉讼要求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有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当事人提起并参与诉讼,其原告资格的获得是因为客观上的权利或利益受到了侵害,而行政公益诉讼并不要求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将行政公益诉讼纳入行政诉讼制度之后,原告不仅向司法机关伸张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且伸张同一事件受害的其他广大公民利益之维。

也就是说,原告申诉的基础并不单纯由于自己的权利受侵害。

(2)行政公益诉讼具有预防性质:起诉不以损害的实际发生为要件。

只要能根据有关情况合理判断有社会公益侵害潜在可能,即可提起诉讼。

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社会秩序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不是为了个案救济,而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原告的诉讼主张指向的是公共利益而非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利益。

(4)行政公益诉讼的判决未必仅限于诉讼当事人,而是遍及所有享有原告资格的人,其效力有明显的“扩张性”。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新型诉讼形式,在西方法治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只是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之称呼不一,诸如民众诉讼、公民诉讼、以公法名义保护私权之诉等等,但内涵大体相当。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思考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思考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一个迫切而从未有过的制度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仅2014年一年纳入环保部统计的突发环境事件次数就达到471件,而当年环境信访人数更是高达109426人次。

1可怕的是,这个数字仍在不断攀升。

我国目前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以及设立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然而,深究环境受损事件的背后,往往与政府及相关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相应环保职责相关联。

追究环境污染者的民事责任固然能够起到事后的救济作用,但行政公益诉讼却能够发挥将问题抑制在早期的作用。

政府和行政机关肩负公共利益的管制职责,对损害者的违法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因为损害者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就掩盖了政府和行政机关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但在司法实践中,直接针对负有相关监管义务的职能部门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而提起的行政诉讼的情形并不多见。

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行政诉讼制度下,无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等任何主体与危害公共利益的事件之间很难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导致行政诉讼中保护“私益”有法可依,“公益”受损反而难以受到有效的司法保护。

随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机制的建立,环境保护法、行1数据来源于环保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政诉讼法的修改施行,以及《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和《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案件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过,为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契机。

但如何将行政公益诉讼的指导方案加以细化,并最终形成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却是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涉及一系列理论及实践问题,笔者将结合法院工作实践,对该制度设计的几个方面做一粗浅的探讨。

一、关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1、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概念。

行政公益诉讼一般认为是指“在行政主体的违法作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2结合以上的研究,本文认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或可能侵犯公众的权益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特定主体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的制度。

关于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关于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

关于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公益诉讼制度是指国家法律允许一些特定机构或公民代表社会公众利益进行的诉讼。

它的存在可以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社会矛盾、治理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公益诉讼制度进行一些思考。

首先,公益诉讼制度对于保护环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公益诉讼制度可以让环境保护机构或公民代表社会公众利益进行环境诉讼,但实际运行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环境责任认定难度大、赔偿金额低的问题,导致环境违法行为的担责和修复难以有效实现。

此外,公益诉讼案件数量较少,与环境违法行为的频繁发生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次,公益诉讼制度需要加强对案件程序的规范。

在实践中,一些公益诉讼案件存在程序不规范、结果不公正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公益诉讼案件的立案门槛过高,导致一些公共利益受损较大的案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另一方面,一些公益诉讼案件的判决结果无法真正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甚至出现失职渎职的情况。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公益诉讼案件审查制度,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此外,公益诉讼制度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

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代表社会公众利益,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往往是由相关机构和法官来处理。

这导致了公益诉讼制度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足,容易被个别利益团体操纵和利用。

因此,应当建立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机制,确保公益诉讼的公正性和效力。

最后,公益诉讼制度的推进离不开法律体系的完善和配套政策的支持。

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施需要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支持。

在目前的实践中,一些公益诉讼案件因为法律规定缺失或政策支持不足而无法进行。

例如,一些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难以得到法院的立案受理。

因此,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公益诉讼的程序和标准,提高公益诉讼制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公益诉讼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设想

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设想

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设想近年来,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更好地保护公众利益,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认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首先,应当设立专门的行政公益诉讼机构。

目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主要实施主体是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但由于工作职责的差异,检察机关负责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相对较少,而司法机关又因为工作量大、负责范围广而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建立专门的行政公益诉讼机构,既能提高行政公益诉讼的效率和专业性,也能更好地保护公众利益。

其次,应当设立行政公益诉讼基金。

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往往涉及巨额赔偿,而对于原告来说,付诉讼费和维权费用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基金,为原告提供经济支持,能够更好地促使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提起和推进,保障公众利益的实现。

另外,应当进一步规范行政公益诉讼的标准和程序。

行政公益诉讼涉及社会公共利益,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需要明确起诉条件、诉讼标准和证据要求等内容。

同时,应当建立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的程序规定,包括立案、受理、审理和执行等环节,以确保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能够有序进行。

另外,应进一步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证据规定。

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常涉及复杂的事实问题和技术性强的证据,因此,应加强对证据的规范和认定。

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技术鉴定机构,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提供科学的证据支持,并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此外,应进一步加强行政公益诉讼的惩罚力度。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环境犯罪和公共利益损害行为的惩罚力度相对较低,不能有效震慑违法者。

因此,可以加大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同时建立起对违法者的刑事追责制度,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法律效果。

最后,应积极推动公众参与行政公益诉讼。

公众是行政公益诉讼的主要受益者,也是社会监督环境和资源利用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3期
2 0 年 7月 06
湖 南 医科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学 版 ) 社
J u n l fS ca c e c fHu a d c l n v r i o r a o il in eo n n Me i ie st o S a u y
[ 键 词 ] 公 共 利益 ;行 政公 益 诉 讼 ;国 家 利 益 ;社 会 利 益 ; 政 诉 讼 法 关 行 [ 图 分类 号 ] D95 3 中 2 .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2 9 2 0 ) 30 6—3 文 0 88 2 (0 6 0 —0 1 0 就 中 国 目前 的情 况 而 言 .建 立 行 政 公 益 诉 讼 制 度 对 弥 补 法 治 漏 洞 、 护 公 共 利 益 及 实 现 依 法 治 国都 具 维
所 谓 行 政 公益 诉 讼 是 指 当 国 家 行 政 机 关 的 违 法 行 政 行 为损 害 了 国 家 或 社 会 利 益 时 , 直 接 利 害 关 系 的 无 公 民、 法人 或 其 他 组 织 在 法 律 法 规 赋 予 诉 权 的 情 况 下 , 以 自 己的 名 义 向 法 院起 诉 行 政 机 关 的 一 种诉 讼 类 型 。 该 种 诉讼 同依 据 我 国现 有 的 《 政 诉 讼 法 》 起 的 行 提
l 有 助 于弥补 法治漏 洞 _
行政活动是 国家行政 机关 执行 国家 法律 的活 动 , 其 主 要 目的 是 维 护 社 会 秩 序 和 公 共 利 益 ,保 护 公 民 和 法 人 或 其 他 组织 的合 法权 益 。 当行 政 机 关 不 履 行 法 律
提起 ; 益诉 讼 是 为保 护 社 会 公 共利 益 的诉 讼 .除 法 律 公 有 特 别 规 定 者 外 , 市 民均 可 提起 ’ 凡 , 【 。根 据 护 的 制 度 建 设 .从 而 不 可 避 免 地
出现 对 侵 害 国家 利 益 和 社 会 利 益 行 为 的执 法 不 严 和 违
前 我 国 行 政 公 益 诉 讼 制 度 还 是 一 片 空 白 , 侵 害 公 共 对 利 益 的 违 法 行 政 行 为 无 能 为 力 。现 实 生 活 中 , 些 公 一
的主 体 以及 主 体 违 反 的 法 律 部 门 的 不 同 . 般 可 将 公 一
益诉 讼 分 为 经 济 公 益 诉 讼 、 动 公 益 诉 讼 和 行 政 公 益 劳
诉 讼 等 。
的 授 权 或 法 律 规 定 的 职 责 、失 职 渎 职 时 .一 般 会 出 现
两 种 情 况 : 是 会 侵 犯 私 人 即 特 定 行 政 相 对 人 的 合 法 一 权 利 ; 是 会 损 害 社 会或 国 家 的 利益 .而 没 有 特 定 人 受 二 到损害 。 根 据 我 国现 行 法 律 规 定 . 政诉 讼 程 序 的启 动 .只 行
有重要意义 :


建 立行政 公益诉讼 制度 的意 义
公 益 诉 讼 起 源 于 古 罗 马 时 期 . 相 对 私 益 诉 讼 而 是
言 的 一种 诉 讼 。 其 与 私 益 诉 讼 最 大 的 不 同 在 于 “ 益 私
诉 讼 是 为保 护 个 人 所 有 权 利 的 诉 讼 ,仅 特 定 人 才 可 以
能 是 那 些 受 到行 政 机 关 具 体 行 政 行 为 侵 害 的直 接 利 害
关 系 人 。 因 此 . 果 出现 第 一 种 情 况 , 定 相 对 人 有 权 如 特
行 政 诉讼 不 同 . 告 起诉 “ 履 行 法 定 职 责 ” “ 于 履 原 未 或 怠
行法定职责” 的行 政 机 关 , 不 是 为 了 保 护 自身 利 益 , 并 而 是 为 了 维护 国家 利 益 或 社 会 公 共 利 益 。 随 着 社 会 的 不 断 发 展 , 政 机 关 的 职 权 也 在 迅 速 扩 张 ,其 具 体 行 行 政 行 为 所 产 生 的影 响许 多 已 不 再 限 于 所 针 对 的特 定 的 个 人 或组 织 ,往 往 还 会 波 及 到 国家 和 社 会 公 共 利 益 。 众所周知 , 只要 有 行 政 行 为 就 存 在损 害 的可 能 , 现 代 按 法治 精 神 . 有损 害 就必 须 有 救 济 。但 令 人遗 憾 的 是 .目
Vo . No 3 18 .
J l 2 0 uy 0 6
我 国建 立 行 政公 益 诉讼 制度 的思 考
钟 乐 甫
( 中南大 学后 勤集 团 ,湖南 长沙 ,4 0 8 ) 1 0 3
[ 要 ] 行 政公 益诉 讼 , 摘 是指 没 有 直接 利 害 关 系 的公 民 、 法人 或 其 他 组 织 针 对 国 家行 政 机 关 的 行 为 和 不
提 起 行 政 私 益诉 讼 , 求 法 院 强 制 行 政 机 关 履 行 一 定 请 的 行 政 行 为 ; 如 果 行 政 机 关 不 依 法 履 行 其 执 法 职责 , 但 对 违 法 行 为 不依 法 进 行 处 理 .例 如 ,税 收 管 理 部 门 不
履 行 法 定 职 责 , 偷 税 和漏 税 的违 法 行 为不 进 行 处 理 . 对 就 直 接损 害 了 国 家 和社 会 利 益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何 任 人 都 没 有 资格 提 起 行 政 公 益 诉 讼 , 然 这 里 缺 少 了 国 显
行 为提 起 的 诉讼 。它 对于 监 督 行 政 权 的 合 法 行 使 , 护 社 会 公 共 利 益 , 现 依 法 治 国 , 动 社 会 的 全 面 维 实 推 进 步有 着 非 常 重 大 的 意义 。我 国 应 当采 取 多 种 措施 ,支 持 公 民维 护 社 会 正 义 之 举 , 国 家 利 益 和 社 会 使 利 益 的 保 护 有 可 靠 的 法律 保 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