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内容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板书设计
二、主要代表人物
及其主张
李贽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唐甄
一、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背景)
一、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根源)
八股取士、文字狱限制了思想自由;西学东渐。

(背景)
1、明末、反正统意识:
李贽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1)人物生平简介: 二、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②、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
③、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④、学风: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的摹古文风
(3)李贽的代表作: 《 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三、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影响 ⑵李贽的思想主张 p18-19
2、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思想: 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⑴、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 ①、黄宗羲生平:
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隐居著述。

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批判君主专制
经济思想: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政治思想:
主张限制君权 ,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 建立天下之法 君臣平等
②思想主张 P19
③影响:P19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⑵、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②顾炎武生平:
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他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

清军南下时,他参加抗清活动,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

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a.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b.提出了众治的主张
c.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梁启超把其观点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②思想主张 p20
共同的生活背景
⑶、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①王夫之的生平
字而农,号姜斋。

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

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

明亡,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闭门著书。

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刊行的共70种。

他的哲学思辩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a.对先秦至清初的文化遗产予以批判总结。

b.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
c.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
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家) ②思想主张 p20
探究一:归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1)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 人民为主。

(2)经济上:
3、唐甄论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最大的特点:
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
代表作: 《潜书》 三.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影响 P18课前提示
1、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2、反对专制主义的主张,是中国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治国方法
权利主体
阶级基础
经济基础 近代民主
古代民本 封建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神授君权 天赋人权
以德治国
以法治国
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战国经孟子、荀子的总结而进入成熟阶段。

2、汉代:儒生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改造,并且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从而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3、北宋:北宋五子以儒学为基础,同时吸收了道家和佛教思想创立了新儒学——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明代理学又发展成心学,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4、明清:又出现了儒学的活跃局面,产生了反封建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

各时期特征:
1、春秋是儒学的创立时期;
2、战国是儒学的成熟阶段;
3、西汉是儒学确立独尊地位和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时期;
4、宋代儒学吸收了道教和佛教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即理学,并成为官方正统儒学,促进了
1、创立:
2、继承:
3、重创:
4、独尊:
5、冲击:
6、融合:
7、改造:
8、批判
继承: 战国时期,孟子、提倡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
对礼深入讨论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 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宋明时期,形成以 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 礼的学说 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 伦理道德:
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国家统一:
个人修养:
2.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
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八坚持、反对)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深化 提高
儒学的新发展。

陆王心学是理学的发展;
5、明清时期是儒学的活跃时期,产生了反封建的带有民主色彩的启蒙思想。

发展变化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是儒家思想创立和成熟的重要原因;
2、汉代由于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这是儒学确立独尊地位和成为正统思想的最重要原因;
3、由于道教的流行和佛教的传播,使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受到冲击,宋代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从而产生了理学和心学;
4、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而孕育了反封建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新的儒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