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方向本专业坚持以培养“基础知识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土木工程应用科学理论为基础,兼顾法律法规、经济、管理、材料、测绘及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结构设计、建造等应用技术为培养核心。

课程体系涵盖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岩土师等土木类注册工程师所需知识。

通过严格、系统的课程设计、实训、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训练和技能培养,并具备向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和各职业范畴发展的坚实基础。

该专业下设建筑工程、交通土建两个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预算、项目管理基本理论和法律、法规、经济、材料学、测绘等基本知识,并获得土木工程师、建造师基本训练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建设项目开发与投资分析、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开发及监理等部门从事相关技术或管理工作。

. 建筑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在校四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初步掌握结构设计、建筑工程建造、施工与项目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成为设计和施工企业所需要的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 交通土建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在校四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初步掌握道路和桥梁结构设计、施工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成为设计和施工企业所需要的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社会道德。

土建工程师培养方案

土建工程师培养方案

土建工程师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土建工程师是负责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建筑物结构、地基与地基处理、道路与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方面的设计、施工、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建工程师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急需的人才。

因此,本土建工程师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土建工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理论知识要求:具有坚实的土建工程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土木工程材料与构造、土力学、结构力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等领域的知识。

2. 技能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土建工程施工相关工具与仪器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土木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创新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土建工程领域做出独到的贡献,能够解决复杂的土建工程问题。

4. 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良好地沟通合作,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意识,善于团队协作,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培养内容1.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土木工程材料与构造、土力学、结构力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土建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实践课程:包括土建工程实习、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实习、土建工程实验等实践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土建工程的实际操作技能。

3.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工程经济学、建筑设备与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等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土建工程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4. 实习实训:在校期间进行土建工程施工实习或参与土建工程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参加土建工程项目管理、设计等相关工作的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四、培养方式1. 课内培养:通过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施工企业、基层设计院所和生产管理第一线,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文化修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国家相关注册工程师和建造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的相关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比较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具有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土木工程实验、测试的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具有房屋建筑、桥梁建筑、道路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检测、施工、管理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三、主要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房屋建筑构造、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作为第二专业辅修的核心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

七、专业教学任务实施方案1、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2)2、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见附表3)3、专业课程课外教学进程表(见附表4)4、课程学期进程表(见附表5)八、课程结构分类统计与毕业学分要求附表1 课程结构分类与毕业学分统计表附表2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附表3 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教学时数开课学期学分考核方式主要教学内容及其落实时间(周次)备注181051工程制图课程设计2周 2 2 考查①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②手工、计算机绘图各1周(第17 - 18周)181052 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设计1周 2 1 考查计算机绘制公路桥涵图(第19周)181053 认识实习1周 3 1 考查熟悉结构类型及受力特点(第17周)181054 测量实习2周 5 2 考查地形测量(第 1 - 2 周)181055 电工实践1周 5 1 考查仪器仪表使用、电路测量等(第19周)181056 生产实习4周 6 4 考查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及管理(暑假进行)181057 毕业实习4周8 4 考查建筑造型、结构布置与计算(第 1 - 4 周)181058 毕业设计与答辩12周8 12 考查建筑结构设计及绘制施工图(第5 - 16周)181059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周 5 1 考查民用建筑设计并绘制建施(第18周)建筑工程方向181060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周 6 2 考查梁板结构设计计算并绘结施(第16 - 17周)181061 基础工程(Ⅰ)课程设计1周 6 1 考查基桩及承台设计并绘图(第18周)181062 土木工程施工(Ⅰ)课程设计1周 6 1 考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19周)181063钢结构课程设计1周7 1 考查钢屋架设计(第17周)181064 工程造价(Ⅰ)课程设计1周7 1 考查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第18周)181065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1周 5 1 考查线路平纵横三方面设计(第18周)交通土建方向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教学时数开课学期学分考核方式主要教学内容及其落实时间(周次)备注181066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1周 6 1 考查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第16周)交通土建方向181067 基础工程(Ⅱ)课程设计1周 6 1 考查基桩及承台设计并绘图(第17周)181068 土木工程施工(Ⅱ)课程设计1周 6 1 考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18周)181069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2周7 2 考查桥梁结构设计(第17 - 18周)181070 工程造价(Ⅱ)课程设计1周7 1 考查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第19周)181071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设计1周 5 1 考查房屋主要构造节点设计(第18周)工程管理方向181072 房屋结构构造课程设计2周 6 2 考查房屋结构构造设计(第16 - 17周)181073 土木工程施工(Ⅲ)课程设计2周 6 2 考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18 - 19周)181074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设计2周7 2 考查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及分析(第17 - 18周)合计34周34附表4 专业课程课外教学进程表附表5 课程学期进程表。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和特殊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工程测量原理等基本知识,具备工程测绘的基本技能,掌握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及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在工程建设领域生产一线从事地形图测绘、建筑工程施工放样、施工控制测量和建筑物变形监测等工作,具备成功素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一)就业目标建筑工程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等测量员;专升本。

(二)职业发展目标测绘专家;企业高管;职业经理人。

二、培养规格(一)核心专业素质要求1.具备建筑工程的识图、制图能力;2.具备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的能力;3.具备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的能力;4.具备布设工程控制网与城镇控制网,并进行观测及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核心非专业素质要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诚实守信。

三、培养模式与特色(一)培养模式1.专业素质培养模式开发内化教学:(1)实行“2+1”培养模式,采取校企对接、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2)现场教学,并结合实际工程测量任务开展全真项目实训,强化职业技能训练;(3)部分学生可选择专升本、专本套读或带薪实习等。

2.非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在专业素质教育中融入渗透非专业素质教育;(2)在专业素质教育的测评中体现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3)“思政课”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特殊理论课程实行开发内化教学;(4)实训项目和行为表现加强测评环节;(5)素质导师强化对学生的“五导”;(6)成功内省。

(二)培养特色1.专业素质优势仪器操作技能过硬;“测、绘、算”能力突出。

2.非专业素质优势特别吃苦耐劳,特别团结合作,特别诚实守信。

3.特殊素质优势证书:必备:工程测量员(初级以上);建筑工程“八大员”系列证书(至少八选一);选择:CAD高新技术绘图职业证书;大学英语三、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专长:建筑施工测量放样与地形测量。

四、核心课程(一)核心专业素质课程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2.专业基础课程: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建筑CAD、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地理信息系统基础3.专业课程: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全站仪使用与数字化测图、GPS定位原理与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工程监测技术、测绘软件应用(二)核心非专业素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入学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就业指导、学习方法、成功素质培育、国粹九讲、西学九讲、形象塑造五、实行素质学分制:(一)综合素质评价制综合素质评价制定为对学生的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和特殊素质进行三维评价,并在三维评价中都要体现对学生的观念素质、品格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方法素质等“五大素质体系”的评价。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方案模板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方案模板

工程测量专业培养方案模板第一部分:专业概述工程测量专业是指对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地形和地貌进行测量、勘探、设计和监测的专业。

该专业主要包括测量技术、地图制图、建筑测量、工程监测、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勘探测量、市政工程建设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地图测绘、测绘软件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第二部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精密的测量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测绘设计与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等工程测绘技术领域的工作。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1.数学分析2.大地测量学3.工程测量学4.地图投影与编制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6.建筑和市政测量7.遥感与数字地形测量8.测绘仪器与技术9.工程监测10.地图学11.编程与算法设计12.测量数据处理软件13.应用地理信息系统14.工程项目管理第四部分: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包括工程测量实习、地图制图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工程监测实习等。

2.实习单位可以选择测绘设计院、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环境保护机构等单位。

3.实习教学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际工作,并完成实习报告。

第五部分:毕业设计1.毕业设计包括科研课题设计和实习成果总结两部分。

2.科研课题设计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研究方向,完成设计、实施和撰写论文。

3.实习成果总结是学生针对实习期间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成果进行总结和报告。

第六部分:实践与竞赛1.学生参加工程测量实习学习,在实习单位进行勘察、测量、设计等工作。

2.学生参加测绘制图比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比赛等相关竞赛活动。

第七部分:就业方向1.毕业生可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勘探测量、市政工程建设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地图测绘、测绘软件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绪论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建筑、结构、水利、交通、环境等多个领域,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土木工程人才,各高等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的土木工程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及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学科素养。

2.宽广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了解土木工程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具备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4.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在团队中能够有效协作,解决工程问题。

5.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专业课程:土木工程制图、结构设计、工程测量、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程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实践课程:实验课、实习等课程,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拓展课程: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多媒体技术、环境保护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模式1.理论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程操作技能。

3.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6030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方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土建施工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等岗位技能(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一)综合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具有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创新素质。

3.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个性鲜明、学有所长。

4.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职业能力(三)职业拓展能力职业拓展能力是指在达到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延伸、扩展或提升,既可以是在现有职业能力上的纵向提升,也可以是在现有职业能力上的横向扩展。

(四)证书三、就业岗位与就业范围(一)主要就业岗位(1)业主单位,建设单位。

是指由投资方派代表组成的,全面负责项目筹资、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归还贷款和债券本息的,并承担投资风险的管理班子。

(2)勘测设计单位,是指从事建设项目规划和勘测设计活动的各类勘测设计部门。

从事建筑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

(3)施工企业,是指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筑安装活动的各类企业。

(4)监理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工程建设监理业务的社会服务性企业,如监理公司、监理中心等。

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格式版

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格式版

2024年土木工程专业大类培养方案格式版专业目标:土木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具备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土木工程项目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1. 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物理等理论知识解决土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2. 具备专业基本知识,了解土木工程的前沿技术与发展方向,掌握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监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具备土木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工作。

4. 具备创新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土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具备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5. 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多专业的团队中协同工作,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6.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严守职业操守。

二、专业核心课程1. 数学分析2. 工程力学3. 结构力学4. 地基工程学5. 混凝土结构6. 钢结构7.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8. 岩土工程学9. 道路与桥梁工程学10. 水利水电工程学11. 环境工程学12. 施工组织与管理三、实践教学环节1. 实习:学生通过实习,深入了解土木工程的实践操作与管理,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 毕业设计:学生通过毕业设计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土木工程问题,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立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提供多样化学习选择,如结构分析、桥梁抗震设计、地下工程等。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到国外大学交流学习,了解国际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开拓国际视野。

六、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设立专门的实践创新培养计划,包括科研项目、工程实践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创新机会。

七、评估与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实践能力会被定期考核,评估学习效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情况。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3篇)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3篇)

第1篇一、指导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工程领域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适应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本方案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人才,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培养目标1. 政治素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学术素质: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土木工程相关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能够胜任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

4. 身心素质: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工作环境,承受工作压力。

5. 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

三、培养规格1. 知识结构- 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前沿。

- 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2. 能力结构- 具备独立进行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能力。

- 具备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

- 具备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 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素质结构-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四、课程体系1. 通识教育课程- 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 文史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大学语文、外国文学、哲学概论等。

- 理工科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 专业基础课程- 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 工程测量学:测量学、工程测量等。

- 水利工程原理:流体力学、水工建筑物等。

-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试验等。

3. 专业核心课程- 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制图、结构制图、工程识图等。

建筑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一、建筑工程测量人才培养的背景与现状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包括对建筑工程位置、形状、尺寸、地形、土地及地基条件等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在建筑工程中,测量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环节。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而优秀的建筑工程测量人才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人才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建筑工程测量的技术含量高,要求测量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建筑工程测量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

其次,建筑工程测量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大,而目前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等问题,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状态,也给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因此,建设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改善目前建筑工程测量人才的短缺问题,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上述背景与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建筑工程测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建筑工程测量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建筑工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工程测量和建筑规划等;2.学生应具备独立解决建筑工程测量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勘测、设计和监理等;3.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建筑工程测量相关的工作任务;4.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建筑工程测量行业的发展需求;5.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能够为建筑工程测量行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课程设置在制定建筑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重视对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检讨和调整。

建筑工程测量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多种类型,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全面的建筑工程测量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共2篇)

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共2篇)

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共2篇)工程测量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标准学制:3年弹性学制:2-4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建筑施工一线的测量放线与地形图测绘工作,适应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及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三、职业岗位表1 职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四、培养规格(一)知识要求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了解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2.掌握水准仪、全站仪、GPS 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方法;3.掌握测图控制网、工程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要求;4.掌握地形图、地籍图数据采集与绘制的程序和方法;5.掌握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6.掌握各类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观测方法和数据整编方法;7.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掌握航测外业控制测量、调绘的方法;9.掌握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和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二)能力要求表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三)从业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2.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常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3.专业综合素质。

熟悉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熟悉掌握本专业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

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进取心,具有实事求是、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主干课程简介1.测量技术基础(56课时,3学分)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学习测量三项基本工作的测量原理,同时学习和掌握DS3水准仪、DJ6经伟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的操作和使用。

建筑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建筑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建筑检测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建筑检测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其对建筑结构、设备和材料的检测能力,使之具备独立进行建筑检测工作的能力。

通过培训,建筑检测人员将掌握建筑检测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及专业素养,提高其工作品质和效率,为建筑安全、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培训内容1. 建筑结构与材料知识建筑结构与材料是建筑检测的基础,建筑检测人员需要掌握建筑结构和常用建筑材料的特性、性能及相互影响,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掌握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安装和使用要点,深入了解建筑结构和材料的损伤、老化、腐蚀等变化过程及其机理。

2. 建筑检测技术与方法建筑检测技术与方法是建筑检测的核心,建筑检测人员需要熟悉建筑检测的常用仪器设备、测试方法、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技术,掌握现代建筑检测技术与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及实际应用。

3. 建筑检测实训建筑检测实训是培训的重点,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引导建筑检测人员从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提高,包括结构损伤检测、材料性能检测、装饰材料检测、设备状态检测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训练。

4. 建筑检测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培训学员掌握建筑检测的实际应用技巧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在复杂、多变的建筑检测工作中的应对策略和技巧。

5. 建筑检测标准与规范建筑检测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与规范,对建筑检测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培训中将重点介绍建筑检测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规范文件,以帮助建筑检测人员合理规范地开展建筑检测工作。

6. 建筑安全与环保知识建筑检测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建筑安全与环保知识,了解建筑施工、使用和维护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了解和掌握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培训班将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理论授课,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等形式,旨在系统讲解建筑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员深入理解与掌握相关技术与方法。

土木工程检测人培方案

土木工程检测人培方案

土木工程检测人培方案一、培训概况1.1 培训背景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土木工程检测人员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和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土木工程检测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满足土木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培训方案。

1.2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土木工程检测人员掌握土木工程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能,了解国家有关土木工程建设政策和法规,提高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独立开展工程检测工作。

1.3 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从事土木工程质量检测和评估工作的初级和中级技术人员,主要包括质检站、检测单位、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土木工程检测人员。

1.4 培训内容本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能、国家有关土木工程建设政策和法规等。

1.5 培训形式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现场参观学习、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

二、培训内容2.1 培训课程设置本次培训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能、国家有关土木工程建设政策和法规等。

2.2 培训大纲(1)土木工程建设政策和法规1)《土木工程建设法》2)《土木工程质量检测标准》3)《土木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范》4)《土木工程检测管理办法》(2)土木工程检测的基本理论1)土木工程结构力学2)土木工程材料学基础(3)土木工程检测实用技能1)常用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2)工程检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3)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编写2.3 培训工作安排(1)预培训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对培训人员进行相关课程的自学,为正式培训做好基础准备。

(2)正式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现场参观学习等。

(3)学习交流培训期间组织学员们进行互动讨论、经验交流等,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4)考核评定培训结束后,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评定,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

工程测绘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测绘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测绘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测绘人才是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工程测绘领域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从事工程测绘相关工作。

二、培养方案1. 教育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准确处理现场数据,达到满足工程测绘的需要。

(2)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的进行现场测量和数据处理。

(3)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工程测绘领域的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制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投影与变换、数字摄影测量学、基础地图学、遥感技术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地图制图技术。

(2)专业课程:工程测量、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工程定位测绘、数字地图制作、卫星导航测量、遥感技术、地理信息处理与数据库、数字城市测绘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籍测绘。

(3)实践课程:测量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实习、工程测绘实习、毕业设计。

3. 实践教学(1)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测量实践、数据处理实践、编图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工程测绘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工程测绘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测绘专业素养。

(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研究,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师资队伍建设(1)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团队成员包括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资深教学经验的工程测绘行业专家。

(2)进行常规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6. 实践基地建设(1)建设完善的实践基地,配置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场地和设备。

(2)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建工程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及工作流程
一、培养方案基本构架
1、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2、招生对象及入学要求
3、学制(起点及学习年限)
4、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5、就业面向与职业岗位规格
6、职业岗位群工作及岗位能力分析
7、课程体系基本构架及专业课程标准
8、指导性教学计划
9、培养方案对专业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10、培养方案对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的基本要求
11、培养方案对教、评模式的基本要求
12、培养方案对质量保障与监测体系的要求
二、制定培养方案的工作流程
1、内容: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及岗位分布状况。

成果:人才培养方案专题调研报告。

2、内容:本专业毕业生首岗及岗位迁移状况,职业岗位职责,岗位职业活动对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成果:①首岗分布状况统计分析表;
②职业岗位群职业技能与素质分析表。

3、内容:以毕业生就业岗位群为对象,分析职业活动对技能和素养的需求,按岗位群对技能和素养需求设置课程。

成果:课程体系基本构架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内容:将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转化到对应课程中
,以项目任务方式呈现课程内容(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课程的教、评模式。

成果:课程标准。

5、内容:培养方案对教师结构、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分析。

成果:专业课教师需求状况一览表。

6、内容:对接现场生产环境和工作过程,设计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现方式,提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本要求。

成果: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配置一览表。

7、内容:改革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的评价模式,引入对接企业岗位的“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成果:学生课业多元综合评价方案。

8、依据各项调研分析结果,组织编写方案。

9、提请校示范办组织教育教学专家,企业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评审,修订完善后定稿并付诸实施。

三、制订课程标准的工作流程
1、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找到知识、能力、素质与课程的关联性。

2、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性质、定位、结构和教、评模式。

3、与职业资格鉴定标准沟通,与企业岗位职责对接,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素质目标。

描述要具体,目标可操作可测量。

4、锁定课程目标,选取课程内容,制订本课程校本教材、学材的编写大纲。

拟定开课时段,周期、学时和学分。

以“教学项目、工作任务、技能要求、教学时数”为条目,并按教学实施的先后顺序列表说明。

6、选取自编校本教材及学材(学习任务指导书)为教学蓝本。

教学方法与手段:①教学模式——项目(任务)化合作学习模式。

②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过程导向。

③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
(实作、模拟、仿真)。

7、考核方式:选择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如:
①平时成绩+考试成绩?
②以完成任务作为考核方式?
③以获得相应岗位和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即认定为合格?
评价模式:①评价方法: 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②评价主体:自评、组内或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
③评价内容——专业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方法能力:对专项技能的熟练程度
社会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④评价样表: 要求简明易行
8、1、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如:学历、专业背景、专业经历、
“双师”等)
2、本课程教学资源的要求:实训基地、实训室、仪器设备、
信息化教学资源等。

可列表附简要文字说明。

9、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

10、纸质和电子文本各1套交项目组。

11、由示范办组织教育教学专家和企业专家对《****课程标准》进行论证评审,评审纪录(有统一表格)归档。

《课程标准》是本课程编写教材、学材,制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方案设计、以及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和依据。

四、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教育,3年制***专业
前言
1.1课程性质
(即,课程描述。

本课程对本专业或专业群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形成所起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与其他课程承前启后的衔接关系)。

1.2课程设计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沟通,并对接企
业相应岗位职责制订课程标准)
1.3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教学内容项目化”编写教材、学材,按照“项目任务工单化”要求,对接企业岗位工作方式改革技能培训方式,促进“三个转变”。


课程目标
[描述要具体,过程可操作,结果可测量。

总体描述:课程对学习者的基本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描述;学习者应达到的——知识目标(专业能力)、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素质目标(社会能力)]
课程内容
3.1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
(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沟通,与企业对应岗位对接,选其所用以适应企业岗位对员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需求。

与“课程建设调研报告”要口径一致,即“课程围绕岗位转”)
3.2课程学时分配
(开课时段、教学周期、总学时、学分、理实一体化学时比例等;以“教学项目、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教学时数”按项目教学顺序列表。


实施要求
[自编:校本教材《*****》、校本学材《*****学习任务指导书》;教学方法与手段:①教学模式项目(任务)化合作学习模式
②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过程导向
③教学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实作、模拟、仿真)]
5.考核与评价
5.1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实务操作,对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考核;以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为考核方式等)
5.2评价模式
[符合“学生课业多元综合评价办法”的评价模式:
①评价方法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②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
③评价内容专业能力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方法能力对专项技能的熟练程度
社会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态度、团队意识、沟通与交流等)
④学生课业评价表
(集合考核评价要素,力求简明易行)]
6.课程对资源的要求
6.1课程对师资的要求
[对本课程任课教师学历(专业背景)、职称、专业经历(“双师”或现场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
6.2课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仪器设备设施配备要求,以及软件、课件、视频等信息化资源要求。

列表附简要文字说明)
7.关于《*****课程标准》的编制说明
(对以上不能涵盖且必要说明的内容加以简略阐述)
8、专家论证结论
(列表:《*****课程标准》评审表
时间
地点
专家评审意见:
评审负责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
专业职称
签名
《*****课程标准》编制人: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