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新高二历史选修第八课知识点
新高二历史选修第八课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为高中历史选修课的一部分,第八课将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以下是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清朝晚期的变局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晚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局。
这些变局包括外部压力、内部衰落和改革开放等方面的因素。
其中最为显著的有鸦片战争的爆发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些事件对清朝的衰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近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积极探索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道路。
他们对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变革方案。
其中,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变法维新”思想,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命运。
三、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
革命爆发的导火索是辛亥革命中的武昌起义,这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反清起义,并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四、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和文化革命的浪潮。
这次运动主要是由学生和知识分子领导,旨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提倡民主和科学等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则是五四运动的产物之一,它以推动文化变革为目标,提出了许多新的文学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
五、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自救与抵抗的伟大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战争是由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引发的,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家园和民族尊严,奋起抵抗。
抗日战争从1937年开始,持续了近8年的时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牺牲。
六、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一场规模巨大的革命战争。
这场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高二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调研历史试卷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高二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调研历史试卷1. 秦汉时期,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核心是各种层级的文书行政,包含文书命令下进行的各种活动:从百姓生产完成后的产品分配,到人员、物资的调配,价格的控制,以及朝廷官府举行的各类仪式活动及其各种言论。
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反映了()A.国家行政体系的效率提高B.三公九卿的权威受到挑战C.由下而上的官员考核途径D.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2. 9—10世纪,封建主义在西北欧发展起来。
马镫的普及使骑兵职业化,骑兵成为领主们的封臣。
领主和公爵、伯爵一起组成一个拥有土地、支配封臣的“贵族”阶层,他们派兵抵抗外敌;处死小偷和谋杀犯;铸造新币;发布命令和法律。
这说明()A.封建主义适应了动荡的政局B.封建主义是外敌入侵的产物C.贵族阶层建立众多独立王国D.中世纪的商品经济持续发展3. 1793年,法国国民公会通过《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宪法》,规定行使法国最高行政权的执行会议由立法议会选举产生。
后来拥有立法权的国民公会,可以通过救国委员会直接行使行政权。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A.扫除了保皇派政治势力B.背离了分权制衡的原则C.建立了议会共和制体制D.隐藏了执政官独裁风险4. 钱穆先生在评价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时候说:“当时的政党,似乎误认分党相争为政治上最高的景象。
分党相争的胜负,不能取决于民众,转而各自乞援于军人。
一般党员,则凭借党争的美名,来公开无忌惮的争权夺利。
”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中国仁人志士效法西方建立政党政治B.中国政党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目标C.中国政党的组建缺乏基本的历史条件D.各派军阀纷纷建立政党借此割据一方5. 据1902年的《中外日报》记载,在四川,"自变法谕下,坊间辑刻蒙学新书甚彩(多)";在安徽,各书铺生意异常火,尤以四书、经、史、策论销场为大;在湖北,各书店"销场固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原富》等篇亦渐有购阅者。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5小题,总分70分)1.(2分)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①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①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2分)2.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
这表明荀子()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C.已摈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3.(2分)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属于()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4.(2分)4.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说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学术思想界很有名,而法家却是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上独步天下。
”法家能够“独步天下”是因为()A.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B.适应了奴隶主贵族称霸的要求C.迎合了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D.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5.(2分)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里强调的“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6.(2分)6.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任桥职业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任桥职业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④内阁掌握司法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
结合所学,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即由多数党领袖组阁;内阁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司法权由议会上院掌握,而不是由内阁掌握。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排除BCD,选A。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②产品的分配形式③生产组织形式④城乡劳动力结构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略3. 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B 4. 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了自由落地运动规律。
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的现象,开始思考,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因此选择C.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5. 有学者说,正是万隆会议的召开,“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政策”,才促进了新中国与非洲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奠定了中非关系的新格局。
对此的正确理解是万隆会议A.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B.其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D.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宗旨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的主张,加深了南南合作和促进了中非关系,故万隆会议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项正确。
高二历史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材料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怎样 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有 何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1978年底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2)主要内容:
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 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
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 (3)意义: 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建国 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第18课
你从歌曲《春天的故事》 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春天”是指什么?“故事”是 指什么?“1979年”和“1992 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有 一位老人”指谁?为什么要歌 颂他?
新 时 邓小平理论 期 的 理 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探 索
邓 小 平 理 论
背景 形成 内容 历史 地位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背景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
1、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建设道路: 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6、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 7、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 熟 确立
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 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 国。……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史。
1.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2. 秦汉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人建立的封建王朝,统一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刘邦建立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动乱,文化繁荣。
4.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二、近代史。
1. 清朝末年。
清朝末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动乱,文化繁荣。
2.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3.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动乱,文化繁荣。
4.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5.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现代史。
1.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2.从8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加冕开始,中古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通常由教皇主持。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王权不断强化,神圣不可侵犯B.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C.神权大于王权,控制了中古时期的欧洲D.教会主宰着人们的精神世界3.“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4.随着对中国选官方式的深入认识,1870年,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米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
此后,这种做法逐渐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
这反映出A.英国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借鉴B.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根源是工业革命的扩展C.中国制度文化具普遍适用性D.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5.《尚书酒浩》中记载,周成王在周公之弟康叔被封于假都旧地以建立卫国的册命仪式上,对卫国君臣的训减:“无彝酒”(只有祭祀才能饮酒)、“戒缅酒”(强行断绝沉酒于酒)、“执群饮”(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等,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B.运用礼法并施的治理思想C.礼崩乐坏导致混乱现象D.殷商遗民反抗意识强烈6.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
”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
高二政治学考背诵细目表-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自查表章节知识点是否落实第一课1.原始社会的地位、生产关系的特点2.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3.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4.国家产生的过程5.奴隶社会进步性的表现6.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7.封建统治的方式(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备的两个基本条件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11.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原因12.正确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进步性+局限性)1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诞生标志14.《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两个必然+一个政党+理想目标)1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16.十月革命的意义17.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曲折和发展(进程+趋势+中特)第二课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思想基础+阶级基础)、意义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开端、结束标志、特点(3个“新”)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对中国(辞旧+迎新)+对世界]6.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内容(一化三改)、实质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和历史意义8.中共八大的地位、最重要的贡献、意义第三课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3点)、意义2.改革开放的历程(几个关键时间节点)3.改革开放的意义【历史意义(4个改变+3个飞跃)+现实意义(一个重要法宝+一条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4.中国共产党所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题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个理论及其主题、意义)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7.四个自信的地位及其关系第四课1.新时代的科学内涵(5个“是”)、意义(3个“意味着”)2.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变与不变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原因、措施4.中国梦的内涵、本质、作用(意义)、要求(3点)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内涵、要求(四个“伟大”)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创立的背景(4点)7.“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具体内容、地位8.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因章节知识点是否落实第一课1.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要性(原因)(3点)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2点)3.国有企业的重要性(4个“是”)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地位+作用)5.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关系+意义)6.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措施(3个方面)7.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2点)8.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国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第二课1.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原因(一对矛盾)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3.市场调节的优点(一般规律+三大机制+具体的优点)4.市场调节的缺陷(不是万能的+弊端)及其危害5.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原因及措施(市场规则(具体3小点)+价格机制)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基本特征(本质特征+长处优势+根本目标+内在要求)7.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6项)和作用8.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4个)、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两大经济政策)第三课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具体要求、原因(意义)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时代需要+国情需要)3.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五大发展理念+各自解决的问题+要求)4.新发展理念的地位及五大理念的内在联系5.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内容(6个体系+1个体制)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7.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3个体系+总要求)8.发展实体经济的原因、措施第四课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内涵(是什么)、原因(为什么)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必要性(前提+物质基础+直接原因)+重要性(意义))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内容+意义)4.我国现阶段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4个)5.弘扬劳动精神的原因、要求6.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根本措施+制度保证+两个同步+三个环节+秩序+消除贫困)7.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基本+补充)8.国家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3点))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3点措施+总要求)章节知识点是否落实第一单元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历史任务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奋斗目标、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地位、领导方式(三种主要方式的区分)、执政方式(三种方式的区分和联系)3.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要求4.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含义、决定因素、作用5.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基础、关键、要害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第二单元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意义、内容(两个方面)2.人民民主的特点(三个“最”)以及各自的表现3.我国国家职能的主体、具体内容(对内、对外)、决定因素、作用4.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如何行使5.全国人大的地位、职权、常设机关6.人大代表的性质、产生、权利、义务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地位、原则(三对关系)、优越性(4个方面)8.我国政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基本方针、前提保证、政治地位、根本准则)、优越性(三个有利于)9.人民政协的性质(5个“是”)、主题、职能(三项职能如何区分)10.我国民族格局最重要的特点11.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3个)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前提、范围、核心内容、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作用13.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四个方面)14.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分农村和城市)及其性质15.基层政府与、村委会、存党支部的关系16.基层民主实践的内容(5个“民主”)及其发展的意义第三单元1.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法的产生、本质、决定因素、类型、特点(3点)、职能)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的原因、具体表现(3个方面)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原则(5个)4.法治国家的含义、具体表现(4个)、具体措施(3个)、意义5.法治政府的含义、具体表现(7个)、要求、意义6.法治社会的含义、具体表现(3个)、要求(4个)、意义7.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8.科学立法的内涵、标准(3个)、要求(3个)9.严格执法的内涵、主体、意义(3个)、要求(4个)10.公正司法的内涵、地位、具体表现、要求(4个)11.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具体表现(3个)、要求(4个)章节知识点是否落实总论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及具体内容)5.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直接理论来源、自然科学前提、社会科学前提)、基本特征(3个)唯物论1.物质的含义、唯一特性 2.意识的内涵(产生、生理基础、内容)、作用(2个)3.规律的含义、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6.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2.联系的客观性性原理及方法论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从整体和部分两个方面表述)5.发展的普遍性、实质、状态或形式(量变质变辩证关系)、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两大属性的表现及关系) 7.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表现)及方法论8.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9.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0.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1.两点论与重点论认识论1.认识的含义、两个阶段 2.实践的含义、特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个方面)4.真理的含义、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5.真理与谬误的关系6.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认识的三性)及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3.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方式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区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人的价值两个方面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特点(2个)、标准(客观标准和最高标准)8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4个方面))文化1.文化的含义、产生、核心、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功能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3个)、特点(2个)、当代价值(3方面)3.对待传统中华文化的正确态度4,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含义、比较二者的区别)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作用6.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正确态度7.文化交流、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的关系8.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熔铸与、植根于、指导思想)10.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3个)11.如何建设文化强国?(4个方面)12.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要求(夯实基础、具体要求、根本要求)高二学考背诵细目表。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细化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五)完善时期(20c90s以来)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成就: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
(4)意义:
届数
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 法的作用。从此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治建设的历程。
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 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四条 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 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等法律。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五)完善时期(20c90s以来)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措施:⑤修宪: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 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 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 家根本法,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保证宪 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此次宪 法修改,把宪法宣誓制度确定下来,健全宪法实 施制度成为一个亮点。
——人民日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新成就综述》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五)完善时期(20c90s以来)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高二作文】国之重器礼赞
【高二作文】国之重器礼赞国之重器是什么?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人和物,就是国之重器。
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为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于是,在震耳欲聋的吼声中,国门缓缓打开,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古老的中国开始步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代。
和谐发展的社会,人民拥有一个美丽的国家;“两个一百年”规划正在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
怀揣使命、热血和高瞻远瞩,东方巨轮在领航者的带领下乘风破浪。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我想到了一些睿智的面孔。
南仁东——“天眼之父”,带着300多幅遥感卫星图像,在中国西南部的群山中跋涉,寻找最适合放置它们的地方。
屠呦呦在过去的40年里成功提取了将近200种青蒿素。
黄大年以其超负荷的努力填补了深勘探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
这些人用非凡的智慧、不懈的努力,为国家争光,实现了“重器”的美称。
想到了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深处复杂大环境的情况下,保持着清醒和睿智,众人皆醉他独醒,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前进,他们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是国之重器!在地动山摇、洪水肆虐、狂风暴雨时瞬间出现,有人用血肉支撑起一片天地,用双手紧紧为人们建造一座安全的岛屿;在烈日下,在寒风中,穿着各种工装裤的身影,他们手中紧握铁钳、瓷砖刀、方向盘,为人民演奏一曲感人的乐章。
还有那些润物无声的老师、加班的医生、忙碌的快递员、辛苦的清洁工……每个人都用自己双手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是的,每个平凡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含义,这也正好说明了——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一高二高三历史知识点
高一高二高三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等,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变迁和演进。
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高一、高二、高三历史知识点的概括和总结。
一、高一历史知识点1. 人类起源与古代文明-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点和代表性文化遗址- 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2.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演进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以及思想家的思想体系- 秦汉时期的统一政权、法律制度和科技成就- 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等古代文明的兴衰- 希腊、罗马等古代城邦的发展和影响- 古代帝国的崛起与扩张,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4. 近现代史- 欧洲蓝色革命、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世界各地的殖民扩张与抗争,如中国的鸦片战争、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二、高二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 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文化繁盛和科技进步- 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科学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的影响3. 近代史-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 二战后的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冷战的爆发-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和新中国的建立4. 当代世界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变化和冷战阵营的形成- 构建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新秩序的重要举措-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三、高三历史知识点- 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革命的兴起、发展和胜利,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等-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运动2. 世界近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调整和中国的命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胜利与国际秩序的变革-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演变和全球化的挑战3. 中国现代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和平发展战略4. 世界现代史-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国际体系的变化以上是高一、高二、高三历史知识点的概括,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历史(岳麓版)(课件):选修一 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共58张ppt)
❖ (2)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 ❖ (3)旧的人民公社体制的阻碍。 ❖ (4)地方农民的自发行动取得了成功。
❖ 1.反腐倡廉
❖ (1)原因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
正之风蔓延。反腐败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
的重大问题。
党风建设
❖ ②反腐倡廉是
的重要内容。在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
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 意义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主 要内容
目标分 理解:(1)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 解
❖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家某些领导
人 两个凡是
提
出
了
“
”的方针。左
❖ (2)目的:纠正长期以来的“
❖ ②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 步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 ③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体制改革的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改革 向纵深方向发展。
❖ (2)措施
❖ 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 镇企业。
❖ ②城市——先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 力,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3)效果: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 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
❖
(2011·广州模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
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
会议标志着(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解析: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1956年社会主 义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 确立;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 国初步建立;1987年政治体制改革才提上议 事日程,A、B、D三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 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经济建设上的划时代的决定,是党的历 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 知识点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制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新中国的法制建设1、1949年。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①我国制定了《婚姻法》《土地改革法》等。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2)特点:法律集中在政治领域,主要是建章立制。
3、“文化xxx”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4、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①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制定《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③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特点: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加强了法治建设5、20世纪90年代后,全面依法治国时期:(1)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于1999年写入宪法。
(2)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3)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意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4)十八大以来,①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②科学立法保证良法善治;③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④深化司法改革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新十六字方针)(5)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①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②“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③地位: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法典。
6、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1)法治建设要随社会需求相机而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
(2)法治建设因法律自身的局限和反法治因素的存在而具有长期性、艰巨性。
(3)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课件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的演变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治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特点
01
02
03
总统集权制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总统集 权制,总统拥有最高行政 权和军事权,是国家的最 高领导人。
五院制政府
政府由行政、立法、司法 、考试、监察五院组成, 五院相互独立,分别行使 不同的国家权力。
党治原则
国民政府以党治国,国民 党一党专政,通过党组织 和党员控制政府和社会。
军阀割据与政治动荡
军阀割据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陷入军阀割 据状态,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相
互争战,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政治动荡
由于军阀割据和派系斗争,北洋政 府时期政治局势极不稳定,内阁更 迭频繁,政府无法有效行使职权。
社会矛盾加剧
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导致社会矛盾 加剧,人民生活困苦,民族工业发 展受阻。
五四运动与民族觉醒
政治腐败
国民政府后期政治腐败严重,官员贪污受贿成风 ,导致民不聊生。
国民政府败退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国民政府败 退台湾,结束了在大陆的统治。
05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制度演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体制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共中央,地方政府和 各级党组织必须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
高二诗歌作文:改革开放——让历史告诉未来_1000字
改革开放——让历史告诉未来_1000字亲爱的未来妹妹:Hello!我是你的姐姐历史呀!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我们一母同胞,有着谁也无法割舍的骨肉深情。
我相信我们相见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再过一些年,你就要在这美丽的世界上工作啦!我今天先向你介绍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中国。
这是个举世瞩目的国家!请你握起手中的笔,在记事本上记录下来吧。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一朵芬芳的紫荆花缓缓绽开,那么美丽,那么灿烂,激动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
妹妹,我希望你能牢牢记住,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因为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强占。
为雪洗民族耻辱,摆脱殖民统治,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百余年的战争。
直到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果断地作出收回香港的决定,并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伟大构想,香港,这颗东方明珠,才开始踏上归途;香港,这朵紫荆花,才开始展现它的美丽!妹妹,请你听听我唱的一首动情的歌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你的音乐课本上有这首歌吗?这首歌告诉我们的又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1999年12月20日——澳门——在紫荆花盛开两年后,这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也对中国绽开了笑脸。
这首充满童稚的《七子之歌》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之下,它成了一个见证,见证着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妹妹,我希望你在上岗之后,告诉中国的后代子孙,永远不忘这两个时刻。
妹妹,请你乘坐时空机,来到2008年,看哪: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华人世界沸腾了!欢乐被13亿人加倍地放大,北京一下子成了欢乐的海洋!你可曾知道,中国为什么能申奥成功?是因为中华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因为中国的空前盛世,还有就是中国的建设如火如。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同步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 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历史上变法和改革的历 程、内容,理解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作用。
时空线索:
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一)秦国商鞅变法(BC356)
败因:改革触犯了统治阶层的根本利益,缺少统治者的 支持;明朝时弊过多,积弱已久;张居正自身的问题……
12
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一)戊戌维新变法 1.背景:⑴政治: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⑵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⑶思想:维新思想兴起并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救亡图存)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2.改革开放内容: ⑴农村改革: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
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⑵国企改革: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影响:①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 ②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奠定了基础
人物简介: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辅佐秦 孝公,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
河南新教材高二历史知识点
河南新教材高二历史知识点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过去社会的回顾与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当今社会的现象与问题。
河南新教材高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历史所涉及的重要事件、人物以及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以下是河南新教材高二历史知识点的内容概述:一、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特征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与思想文化3. 秦帝国的统一与秦始皇的改革4. 隋唐帝国的疆域拓展与政治制度5. 北方少数民族的兴起与辽、宋、金、元的政治经济文化二、现代史知识点1. 清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2. 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改革4. 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5. 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发展与社会变革三、世界史知识点1.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思想2. 罗马帝国的政治衰落与基督教的兴起3. 中世纪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制度4. 工业革命与现代化思潮5. 世界两次大战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上只是河南新教材高二历史知识点的概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还需通过深入的了解与思考,理解历史的背后意义和历史事件的渊源,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指导作用。
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注重各个时代的联系与发展,学生还需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
通过对河南新教材高二历史知识点的全面学习,学生们将能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意识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
同时,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研究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参观历史遗迹等途径,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学生们还应当关注当下社会的发展与问题,并通过历史知识的指导,积极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则于不顾,强制推行新法,虚报成绩,互相攻击,争权夺利,乃至贪污腐化不断
发生,给守旧派攻击王安石以种种借口;加上宋神宗对于改革有了自己的设想,
对王安石的意见也不像改革之初那样言听计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其故材,料老改5妪革:曰遇成:一败自老的王妪共安喂石性鸡为原豕相,因公唤有,“哪立啰些新,?法啰扰,民啰。,妾王孀安居石二来十!年”,鸡也豕要俱出来免就役食、。问助 役等钱,①钱时既代出特而征差—役如—故是。否…顺…应蓄时猪代养鸡潮,流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
阅读教材,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史实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78年
中共十八大
十一届三中 全会
2012年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和全面深化 改革开放的目标。
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民族危机 革命浪潮
挽危自救
改革教育、编练新 军、奖励实业等
民国建立后的系列改革
背景
改革
资产阶级共和 制在中国诞生
反帝反封建的 任务未完成
涉及政治、 经济、 军事、 法律、 教育、 等领域
▶ 1935
流 通 的
(
年
民 国 二
银) 元
十 四
问题2:结合近代改革之下的社会变化,分析改革带来的意义
▶清末厂矿发展趋势 ▶福新面粉厂发货单
21
小结
古代:富国强兵
商鞅 变法
战国
孝文帝 改革
北魏
王安石 变法
北宋
张居正 改革
明朝
社会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