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副本【新编】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二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第二课时:拼一拼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本册内容结构图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一)新知识点: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别辨认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教学要求: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何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2、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时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知识点: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8、7、6的口算。

3、十几减5、4、3、2的口算。

4、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

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2)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1. 想象印证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

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完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完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推荐文档

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 页。

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 、“下” 、“前” 、“后” 、“左” “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 、“下” 、“前” 、“后” 、“左” 、“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关键: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及与同学合作交流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活动教学课时:4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上、下(新授课)教科书第1 页。

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出示书第1 页的图,描述:一座大桥横跨江面,汽车、轮船在桥的上下来来往往,繁忙极了。

2、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指名回答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问:说“汽车在上面”对吗?“汽车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汽车的位置呢?指名说一说后,再让在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汽车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指导学生填书第1 页的空。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全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用数学。

4、发展空间观念。

五、全册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1.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

2.理解同一数字不同数位数字的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尝试教学法发现法教学准备计数棒PPT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做个小游戏你们愿意陪老师一起玩吗?(猜数量)2.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堆计数棒。

你们知道有多少根吗?3.引导学生猜测二、新授1.如果再增加一根小棒现在有多少根呢?再加一根呢?再加一根呢? 引导学生进行数数2.解决23的组成(1)二十三根小棒怎么摆才可以让别人一眼看出是二十三?(学生自主摆小棒分享体验,后得出结论:10根10根摆最后再摆3根,就能让人一眼看出。

)(2)23的组成观察摆出的小棒说说23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3是由2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小结:10个一是十,一个十里面有10个一。

2.解决23和32的区别(1)继续接着数数从23数到32。

(学生开火车数数)(2)32是由什么组成的呢?①摆一摆学生自主摆出32,并想一想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②说一说说出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③比一比比一比23和32一样吗?有什么区别?(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32和23的区别。

)得出结论:23和32不一样。

23中的2表示2个十,32中的2表示2个一,23中的3表示3个一,32中的3表示3个十。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5篇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页~第11页,及练习二的第1--3题。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十几减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

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算理,并形成的算法,形成运算能力。

(二)核心能力《十几减9》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容,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合作探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与同伴交流15-9的计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体会15-9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对比分析,会选择优化的方法,提升运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能运用十几减9正确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理解“破十法”的计算算理和方法。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十几减9》名师教学课件、《十几减9》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一)复习导入1.拍手游戏:10的组成。

我拍1,你拍9,1和9组成10。

我拍2,你拍8,2和8组成10。

…………9和几可以凑成10?看到9想到几?8和几凑成10,看到8想到几?2.复习十几的组成师:比一比,看谁抢答的快。

16可以分成10和几?12可以分成10和几?19可以分成10和几?(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师:这是游园会活动,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导观察方法:观察图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顺序,结合具体的每项活动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师:咱们一起看小丑卖气球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预设:小丑有15个气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5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册5篇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5篇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熟悉简洁的排列规律,并能依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加动手力量和创新意识。

3、在经受查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制造的欢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发觉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教具学具预备好5支彩笔放在桌面上:大红色、粉红色、天蓝色、草绿色、淡黄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刚刚在上课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们熟识吗?是哪一部动画片啊?对,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今日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睁大眼睛看,谁来了。

(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欢送它。

其次个会是谁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2、第三个又会是谁呢,陈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谁呀,又是喜羊羊,请小朋友连续猜,第四个是谁,你猜……你为什么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现在,谁能一口气猜出第五个?第六个呢?你能确定吗?为什么这么确定?说说理由。

4、师:像这样一只羊、一只狼;又一只羊、又一只狼;再一只羊、再一只狼,它们排列时的挨次是重复消失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排列叫作——规律(板书:规律),今日这节课咱们就和喜羊羊一块儿来——找——规律,(板书:找)。

5、激趣:请看大屏幕,小羊还给每个小朋友带来了3颗星星:懒羊羊带来的是发言星,送给大声发言的珍宝;喜羊羊带来的是才智星,送给爱动脑筋的珍宝;美羊羊带来的是欢乐星,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朋友从教师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1、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再过10天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六一儿童节)你看,图上的小朋友们可快乐了,他们把教室布置的多么美丽啊,认真观看,图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来布置教室的?谁会说完整话?再认真观看,你有什么发觉?2、图中有规律?有些什么规律?谁能够用上“又、再”来详细说说图中的”排列规律。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尺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师:这里的课桌、黑板、讲台的长、宽、高都和我们教室里的不一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长、多宽、多高呢?谁愿意来估计一下?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

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 m 3 cm,1 m 30 cm,1.3 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 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 m 3 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202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3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
- 数字0-9的认识和书写
-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 数字的分解和组合
第二单元:加法运算
- 加法运算的概念和符号的认识
- 加法口诀的研究和运用
- 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第三单元:减法运算
- 减法运算的概念和符号的认识- 减法口诀的研究和运用
- 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第四单元:长度与重量
-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 重量的认识和比较
- 衡量工具的使用和应用
第五单元:时间与日历
- 时间的认识和读写
- 一天的时间顺序和时间段的比较- 使用日历表达时间和日期
第六单元:图形与空间
-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图形的绘制和计数
- 空间位置与方向的理解和描述
第七单元:数据统计
- 数量的认识和比较
- 数据的统计和图表的绘制
- 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教学方法
- 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如课堂讲解、示范演示、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
-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学评价
-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定期进行测验和作业
- 通过观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和主动性
- 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进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202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
案(完整版)
一、教案简介
本教案是根据2023年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编写而成。

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详细的教学步骤、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数学下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三、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含了数学下册的所有章节,包括但不限于:
1. 认识0-20的数;
2. 进一步认识各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3. 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4. 研究简单的时间概念和计算方法;
5. 通过实物认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6. 研究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空间概念。

四、教学步骤
1. 每章开头引入;
2. 研究新知识点;
3. 练相关的题和活动;
4. 总结和复。

五、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
2. 多种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如讲解、示范、练、游戏等;
3. 鼓励学生合作研究,互相交流和讨论。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2. 辅助教材:教具、题集、教学游戏等。

七、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
2. 经常性的小测验和作业;
3. 统一的期末考试。

以上是202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详细的教案内容请参考附件。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百数表,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分析百数表,探究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1、发现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的一般规律。

2、初步构建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由小精灵带来一张藏宝图引出“百数表”二、解构百数表,探索数的规律。

1、观察百数表,找规律。

出示41页百数表第一、二行所给的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按照这个顺序,你能填出它们之间的数吗?依次出示两支特殊的数队伍(两个斜行),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剩下的数你能填出来吗?(学生按一定顺序把百数表填完整)。

2、涂色,找规律。

(1)完成41页例4(1)的涂色活动。

并交流涂色中发现的规律。

(2)你还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了吗?自己观察,想一想。

和同桌或前后桌小朋友说一说。

全班交流。

3、课堂小结。

三、依据规律,拓展提升。

1、给数找家:(1)34和56(2)78和452、完成41页“做一做”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参观了小猴子的水果店,现在老师又带你们去参观茄子老师家开的乐器店好不好?(课件出示图)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一年级新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42页《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多种方法。

2.归纳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3.能正确运用“ ”“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应用“ ”“ ”“=”。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法与学法:引导与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7 20○12 15○15(学生思考,交流)再大一些的数,会比较大小吗这节课老师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课题)二.新知探究。

1.出示情景问题,比较十位数字不同的两位数。

(1)大家当裁判:谁赢了小红和小明跳跳绳,小红跳了42下,小明跳了37下。

谁跳得多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独立思考)(2)交流比较的方法。

预设:(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较。

42在37的后面,所以42 37。

(2)42根小棒比37根小棒多,所以42 37(3)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

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

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 37。

出示小棒图,一对一对应摆放,发现42够4个十,37够3个十,第4个十就不够了,4个十比3个十多,所以42 37。

小结:十位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谁的十多谁就大。

(4)42够减37,所以42 37.42 37,换个说法什么(37 42).2.比较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

如果老师把42改成32,32和37哪个数大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预设:(1)32 37,因为2小,7大。

所以32 37。

为什么直接比较个位数字(十位数字相同)小结:十位数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个位上的数小的,这个数就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最新】

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本册内容结构图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一)新知识点: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别辨认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教学要求: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何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2、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时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知识点: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8、7、6的口算。

3、十几减5、4、3、2的口算。

4、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

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本册内容结构图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一)新知识点:1、初步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正确区别辨认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七巧板,并学会用七巧板拼组图形。

教学要求: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摆实物,对几种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认识,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能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如何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和时间,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学中老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最佳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老师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认识平面图形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2、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时解答平面图形的拼组,认识七巧板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知识点:1、十几减9的口算。

2、十几减8、7、6的口算。

3、十几减5、4、3、2的口算。

4、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计算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以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情景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

老师应努力改变状况,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例题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推荐新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推荐新版】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 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精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拼一拼讲课教案: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拼一拼讲课教案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板书:对边相等)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三、动手实践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目录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计划 (1)第1课时:认识图形(1) (2)第2课时:认识图形(2) (4)第3课时:认识图形(3) (5)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 (7)第1课时十几减9 (8)第2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 (10)第3课时十几减8 (12)第4课时十几减7、6 (14)第5课时十几减8、7、6练习课 (16)第6课时十几减5、4、3、2 (17)第7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 (18)第8课时解决问题(一) (19)第9课时解决问题(二) (21)第10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23)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24)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26)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计划 (27)第1课时单一标准 (28)第2课时不同标准 (29)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计划 (31)第1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32)第2课时读数、写数 (35)第3课时练习课 (38)第4课时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39)第5课时多些,少些 (42)第6课时解决问题 (44)第7课时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45)第8课时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47)第9课时摆一摆、想一想 (48)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计划 (50)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51)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二)..................................... 53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一). (54)第4课时简单的计算(二) (56)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计划 (58)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59)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61)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63)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 (65)第5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 (66)第6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67)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69)第8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 (71)第9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 (72)第10课时小括号 (73)第11课时小括号练习课 (75)第12课时连加 (76)第13课时连减 (77)第14课时练习课 (78)第15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79)第16课时整理复习(二) (80)第17课时练习课 (81)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计划 (82)第1课时找规律(一) (83)第2课时找规律(二) (85)第3课时找规律(三) (86)第4课时找规律(四) (88)第5课时练习课 (90)第八单元总复习 (91)第1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 (91)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93)第3课时元角分的认识 (96)第4课时图形分类统计 (97)第5课时解决问题 (98)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计划单元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1课时:认识图形(1)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

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

(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教学反思:第2课时:认识图形(2)教学内容:认识图形(2)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练习一(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手画)4、完成教科书P4、4。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第3课时:认识图形(3)教学内容:认识图形(3)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1。

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用题。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第1课时十几减9教学内容:课本 P10 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