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我的童年教案-林育群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阅读 5 ..我的童年》研讨课教案_8
《我的童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重点)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
(难点)3.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学习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童年1.学生交流搜集到季羡林的资料,再引入课文《我的童年》2.导入:季羡林先生从山东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到济南上学,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留学。
学生归国后致力于学术研究。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著作等身,学养深厚,精通12国语言,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他在古文字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东方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温家宝总理称其为“人中麟凤”。
这么一个高大上的人物,他有着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童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一起去感受他的童年岁月吧!二、初读课文——忆童年1.作者都是从哪些方面回忆了童年的生活片段呢?又是用哪一个词来概括自己童年生活的感受呢?2.如果用“金色”来形容我们的童年的话,那你是怎样理解季羡林先生用“灰黄”来形容呢?品读课文,试着换一个词语来诠释“灰黄”,并结合课文说明理由:(PPT展示:灰黄的童年就是____的童年。
)三、再读课文——品童年季羡林先生曾说:“我甚至想说,没有身边的琐事,就没有真正的好散文,我们的灵魂往往从一些琐事触动起。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是着眼于身边的琐事来写。
细细品读课文,抓住文中最能触动你的一词一句,读一读,品一品,谈一谈。
(PPT展示:赏析句子)教学预设:1.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
我们县在山东西部有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三个“最”字反复强调,准确概括“我”家境贫寒。
)2. 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
《我的童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童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童年》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作为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教学教案,《我的童年》这篇文章涉及到了很多与童年有关的主题,比如成长、亲情、友情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教学实施等方面介绍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文章《我的童年》的结构及内容特点,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重点句型。
2. 理解作者对于童年的不同理解,领会不同形式的亲情、友情的深刻内涵。
3. 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关系,领会不同情境下截然不同的心情和思考。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童年的生活经验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重点句型。
2. 理解作者对于童年的不同理解,领会不同形式的亲情、友情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难点角色思考:如何从角色的地位、性格等方面深入理解文章并进行分析?四、课堂教学实施Part 1 了解文章背景教师先简要介绍《我的童年》的背景及作家的主要信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目的。
Part 2 词汇重点掌握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尝遍酸甜苦辣、心急火燎、神彩飞扬等。
关于这些生字生词的学习可以通过情境、配图等方式展开,让学生通过与现实的联系来理解生词的意义。
Part 3 分析文章结构通过对文章的标题、整体结构、段落结构的分析,让学生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的主旨等。
Part 4 角色分析考虑到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的《我的童年》一文中所涉及的人物比较多,且家庭亲情和友情这两种人际关系都比较丰富,为此,我们可以采用“角色卡”的方式,将文章中的人物和重要情节分析出来。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特点,并从中发现文章深层次的意义。
Part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一个感性话题,比如:什么是真正的友情?父母是什么?如何保持童心,等等。
人教初中语文八下《5我的童年》word教案 (1)
1.5 我的童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正课1、注意释义:一垄lǒng 教谕yù龙肝凤髓suǐ蹿房越脊cuān 门楣méi 椽子chuán注意以下词语解释:肃然起敬: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2、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他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
明确:①童年生活一片灰黄;②交代家庭情况;③写父辈们的艰辛生活;④奶奶给“我”白面馒头、偷吃白面饼子;⑤学习认字、交代小伙伴的情况;⑥到济南求学、思念故乡与亲人。
三、合作探究:细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明确: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5《我的童年》教案(2)(新版)
《我的童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的复杂情感2、品读课文,学习作者朴素真诚的写作语言3、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思想【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特点及朴实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前置性作业】检查预习肃然起敬万象更新诞dàn生孤苦伶仃教谕yù龙肝凤髓溺nì爱蹿cuān房越脊浑浑噩噩习以为常光大门楣méi 椽chuán子二:【讲授新课】1、导入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2009)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2)理清思路: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第二部分(2——13)写我童年的生活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忆童年在家乡的生活。
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乡之情三:【巩固练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1、作者开篇即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作者的童年是物质和精神都饱受苦难的年代。
季羡林《我的童年》公开课教案
季羡林《我的童年》公开课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执教者:汤玉玲班级:2017级23班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说明:本课教学课件,作业、朗读等资源可点此下载。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缅怀“苦难”的情怀及学习作者苦中作乐的精神。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体会作者缅怀“苦难”的情怀及学习作者苦中作乐的精神。
教学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问导入师:同学们,如果要用一种颜色形容你的童年,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生:••••••师:我会选择绿色。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山村,虽然物质匮乏,却是我和小伙伴快乐的天堂,我们游戏的道具全都来自大自然:春天用野草和泥巴过家家、夏天拈一片细长叶子吹口哨、秋天比赛爬树或者爬竹竿、冬天到水田里砸一块冰用草绳拴着玩,偶尔还会舔上几口。
师:我们的童年绚丽多姿难以述尽,而季羡林先生却说“自己的童年是一片灰黄”。
季老先生为何这样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季羡林的《我的童年》一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出示课件】1、生字词注音yù chuán shūnìsùlíng dīng gēng教谕椽子生疏溺爱肃然起敬孤苦伶仃万象更新hún èméi cuān lùnìng浑浑噩噩光大门楣蹿房越脊绿林英雄宁大嫂【更改后齐读】2、词语解释教谕:学官名。
宋京师小学和武学中设。
元、明、清县学均置,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生疏:不熟悉;疏远,关系不亲密琐事:繁杂零碎的事溺爱: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宠爱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童年的特点。
2、品味质朴语言,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3、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童年的特点。
2、品味质朴语言,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教学难点】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季羡林的资料,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中对一位老人的颁奖词说“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位老人是谁呢?对,他就是季羡林先生,这样一位“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
板书课题。
经历了怎样的童年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季老的《我的童年》二、出示活动任务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童年的特点。
2、品味质朴语言,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3、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
三、展示自学,夯实基础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多媒体实物投影给课文作批注的情况。
2、展示搜集的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童年教学设计
《我的童年》教学设计设计:杨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能力目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难点: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涵,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儿时嬉戏的图片指引学生对自己童年的回忆,进而探究季羡林先生的童年生活。
二、把握文眼“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三、研读探究1、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的童年是“灰黄”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五个小标题的内容加以概括。
2、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作者童年生活,你会选择哪一个字?3、组内讨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穷苦的,难道就没有一点快乐可言吗?4、作者说:“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为什么让作者“受用不尽”?四、拓展延伸季羡林先生从“一片灰黄”到“一片辉煌”的人生经历,同学们从中有着怎样的感悟呢?五、课堂小结季羡林先生所写的童年生活,既有刻骨铭心的痛苦,也有难以忘怀的快乐。
他教导我们应该拥有“审苦”情怀,珍惜在苦难生活中磨练意志、积极进取的机会;也应具有在穷苦生活里找寻乐趣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珍惜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次苦恼与挫折,勇敢面对,还能苦中寻乐。
六、布置作业请以“童年”为话题,自选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我的童年一、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贫穷的家庭二、父辈们艰辛的父辈灰黄的童年三、每天最高的享受物质的匮乏深远的影响四、开始认字知识的欠缺五、离开故乡背井离乡。
初中我的童年教案
初中我的童年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童年》2.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童年时光,分享童年的快乐经历。
2. 提问:你们的童年有什么特点?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我的童年》。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三、感悟交流(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大家互相交流,体会童年的美好。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2. 提醒学生珍惜现在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的童年。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选择一篇课外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我的童年》,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我的童年》教学设计
《我的童年》教学设计《我的童年》教学设计范文篇一: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我的童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
今天让我们走进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童年,去感受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收获?二、明确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感受。
三、先学后教,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勾画生字词并注音释义,了解作者。
1.注意以下字音和字形一垄lǒng教谕yù龙肝凤髓suǐ蹿房越脊cuān门楣méi椽子chuán2.注意以下词语解释:肃然起敬: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3.关于作者:季羡林(1911.8.6-2009.7.1),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着名东方学大师,中国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他翻译了印度着名大史诗《罗摩衍那》,着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季羡林自传》: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公开课教案:
第 5 课我的童年
执教者:林育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 、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目
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
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那么大家的童年是什么?童年是随秋千高低摇晃;童年是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童年是和伙伴一起
玩捉迷藏;……我们的童年生活是无比幸福、充满快乐、自由自在的。
那么季羡林先生眼中的童年又是
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
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本文选自《季羡林自传》。
该书分为为“我的童年” “小学记忆” “中学时光” “清华学子” “教书谋生”“去国途中”“留德十年”“滞留欧洲”“游子途中”“在北京大学”“耄耋之年”等章节,请叙自己从一个贫苦家民家庭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经历,记叙了他九十多年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感情世界。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校正读音,理解词义:
教谕(y d)伶仃(h mgdng)溺(n i)爱凤髓(su 1)门楣(m ei)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溺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然,对。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光大门楣:光耀门第,光宗耀祖。
门楣,门庭,门第。
浑浑噩噩: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的样子。
2、快速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
①贫穷的家庭;②艰辛的父辈;③吃白面的回忆;④童年的伙伴;⑤离乡到济南。
3、初读课文,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合作探究:
学生在独自理解的基础上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小组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
合作解决。
预设问题:
1、开头第一句“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联系全文内容,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作者生于黑暗、混乱的旧中国,再加上家境贫寒,童年生活一直十分贫困,没有留下任何丰富多彩的生活记忆,所以说“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作者生于黑暗、混乱的旧中国,
再加上家境贫寒,童年生活一直十分贫困,没有留下任何丰富多彩的生活记忆,没有喜气洋的红,没有生机勃勃的绿,只有悲凉的灰黄。
含蓄地表现了自己童年的辛酸与苦痛,为全文奠定下灰色的感情基调•
2、作者是怎么介绍父亲和叔父在济南的经历的?
明确:作者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用“拉”“扛”“当”“卖”四个动词,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父亲和
叔父在济南所从事的艰辛工作,表现了他们为生存,在人生地疏的环境中的艰难挣扎。
3、作者详写举人太太给我拿白面馒头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明确:说明“我”对这一情形的印象极为深刻,突出了“我”吃白面馒头的奇妙感受,也反衬了“我” 家的贫穷与生活的艰苦。
4、作者为什么“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
明确:尽管作者此时能吃上白面馒头和肉,但他离开了母亲,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之
情。
5、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苦难的童年。
作者出生的家庭极度贫穷,一年到头,只能“啃红高粱饼子就哭咸菜”,偶尔吃一回白面馒头如同吃“龙肝凤髓” 一般;为吃一块白面饼子,竟被赶到水坑中。
作者在6岁时便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也是极为残酷的事情。
这些都是作者童年苦难生活的表现。
6、“每天最高的享受”这一部分中,作者写道:“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结合本文内
容,探究作者写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
明确:能激励我前进,鼓舞我振作;促进我养成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良好习惯;提醒做父母的爱护子女要得法。
五、品析语言。
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试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明确:⑴“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概可想见”,虽无过多的描述,只是平平淡淡的陈述事实,
读来却让人心酸。
⑵ 呜呼,世事多变,人生易老,真叫做没有法子!通过对时间及岁月的感慨写出了人生易老世
事难料的感慨无奈表达的作者的惋惜和无奈。
⑶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通就颇有骄傲之意。
”作者
的“骄傲”中隐含着无限的辛酸,如果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哑巴小也许能成长为让“我”骄傲的英雄。
归纳小结:本文语言平实朴素,叙述真切,历历在目,在平实的叙事中表现出真切的感情。
这些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六、 总结全文。
季羡林先生的《我的童年》,让我们走进了季羡林先生的童年,展现了童年生活的苦难,同事也包含 了深沉的亲情、淳朴的乡情、诚挚的友情,揭示了童年生活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 生活何其幸福。
今天的儿童,有多少花样翻新的玩具!有多少儿童乐园、儿童活动中心!饿了吃面包, 渴了喝可乐,还有牛奶、冰激凌。
电视看厌了,看电影,玩游戏。
信息从天空、海外,越过高山、大川 蜂拥而来。
现在的儿童才真是 “儿童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七、 布置作业:
学习完本文,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我的童年》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我的童年
季羡林
教学反思:
本文是课改以后新入选的一篇自读课文,没有充足的、现成的资料供我参考和使用,于是我自己带 着课后问
题先认真研读课文,在熟读课文之后,设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实际教学中,所有环节基本 上顺利的完成了,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得到了领导和听课老师的认可。
但时间把握不足,对课堂教学 进程的整体掌控上还需加强。
我的童年 (灰黄) 家境贫寒
父辈艰辛
生活困苦
教育贫乏
离乡之痛 情感真挚 语言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