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

合集下载

中医方剂学第七版方歌汇总

中医方剂学第七版方歌汇总

中医方剂学七版方歌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2.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4.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5.止嗽散止嗽散用白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二.辛凉解表6.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7.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9.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渐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三.扶正解表10.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再造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四.寒下11.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12.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洋化芒,肠痈初期痛据按,散结消肿服之康. 大陷胸汤五.温下13.温脾汤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六.润下14.麻子仁丸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15.济川煎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肾虚精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七.逐水16.十枣汤八.攻补兼施17.黄龙汤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弱.九.和解少阳18.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19.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20.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达原饮十.调和肝脾21.四逆散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22.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23.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十一.调和肠胃24.半夏泻心汤.十二.清气分热25.白虎汤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氛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26.竹叶石膏汤栀子豉汤十三.清营凉血27.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28.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 十四.清热解毒29.黄连解毒汤.30.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上中郁热服之消.31.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四妙勇安汤清瘟败毒饮清骨散当归六黄汤32.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疡内消法. 十五.清脏腑热33.导赤散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34.龙胆泻肝汤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35.左金丸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在脐.36.苇茎汤.37.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清泻肺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38.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39.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内清肠胃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40.芍药汤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41.白头翁汤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 十六.清虚热42.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43.香薷散.桂苓甘露散六一散44.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45.理中丸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46.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47.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参姜枣,肝胃虚寒此方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48.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49.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50.阳和汤.回阳救急汤参附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石膏汤五积散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5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耳. 除去半夏名异攻,或加香砂气滞使。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

方剂学重点方剂表格整理,,,

1.解表剂1.1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外感风寒表实证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麻黄杏甘桂。

甘麻桂杏?麻黄心肝贵。

干妈贵姓?桂枝汤★《伤寒论》外感风寒表虚证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枝汤,三勺。

桂枝汤,三芍。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发汗祛湿,兼清里热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防芷芩芎草地苍,细飲九味羌活汤。

防止秦琼草地藏,细飲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疏散风寒,理气和中恶寒发热,头重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小青龙汤★《伤寒论》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桂夏(求饶)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跪下(求饶)。

止嗽散★《医学心语》风邪犯肺证宣肺利气,疏风止咳咳嗽咽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紫苑、百部、桔梗、荆芥、白前、甘草、陈皮陈梗芥前百菀(买)止嗽草。

(百草苑陈桔芥前)陈更借钱百万(买)止嗽草。

1.2辛凉解表银翘散★《温病条辨》温病初起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桑菊饮★《温病条辨》风温初起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都除掉)。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都除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辛凉宣泻,清肺平喘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解肌清热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微洪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

方剂学重点整理(表格)

方剂学重点整理(表格)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
阴中求阳,纯补无泻;滚白汤送服
8.6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喑痱
舌喑不语,足废不用。
肾虚暗痱代表方
第9章 固涩剂
9.1固表止汗
牡蛎散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自汗,盗汗
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
9.2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苔黄厚干或焦黑燥裂,脉沉有力。
里实热见热厥、痉病,发狂;痞满燥实坚;通因通用;阳明腑实证代表方,寒下法基础方;大黄后下,芒硝最后
2.2温下
温脾汤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阳虚冷积证
腹痛便秘,脐周绞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干姜
2.3润下
麻子仁丸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脾约证
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薄黄,脉数。
人参-扶正祛邪;逆流挽舟
再造散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煨生姜;无阳证
加减葳蕤汤
滋阴解表
阳虚外感风热证
身热微寒,咳嗽,无汗或不多,咽干口渴,心烦,舌红苔薄白,脉数。
炙甘草;红枣3枚
第2章 泻下剂
2.1寒下
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
阳明腑实,热结旁流证
7.1解表清里
葛根黄芩黄连汤
解表清里
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协热下利证
身热下痢,苔黄,脉数。
炙甘草;葛根先煎;清热升阳止痢;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证,协热下利证基础方
7.2解表攻里
大柴胡汤

方剂学重点知识

方剂学重点知识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乱吐泻,以及胸痹等中焦虚寒所致者。
方解:干姜--温中祛寒(君)人参--补中益气(臣) 白术-健脾燥湿(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使)
牡丹皮——清泻肝火,并制约山茱萸之温(佐)
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以健脾(佐)
三药(三泻)利湿泻浊除火,以助恢复肾肝脾三脏功能(泻其有余以治标
金匮肾气丸
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附子、肉桂
功用: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虚证。症见腰脊冷痛,下肢不温常有冷感,少腹拘急,阳痿早泄,小便清长,或小便少而有浮肿等。舌淡苔白,脉沉迟尤尺脉无力。
当归----补血和营(佐) 陈皮----理气和胃(佐)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佐\使) 炙草----调和诸药(使)
生脉散——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补气生津,敛阴止汗
玉屏风散——组成:黄芪、白术、防风
功用:补气固表止汗
当归补血汤
功用:补气生血
第三章 和解剂
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苍术--燥湿运脾(君) 厚朴--燥湿行气(臣)
陈皮--行气和胃(佐) 炙甘草--调和诸药、甘缓和中(使)
方歌: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方剂学(功效、主治、组成)表格

方剂学(功效、主治、组成)表格
清胃散
清胃凉血
胃火牙痛
黄连、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升麻
葛根黄苓黄连汤
解表清里
协热下利证
葛根、炙甘草、黄苓、黄连
芍药汤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湿热痢疾
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苓、官桂
白头翁汤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痢疾
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青蒿鳖甲汤
养阴透热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
吴茱萸汤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
四逆汤
回阳救逆
心肾阳衰寒厥证
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当归四逆汤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血虚寒厥证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阳和汤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阴疽
熟地、鹿角胶、肉桂、麻黄、白芥子、炮姜、生甘草
四君子汤
益气健脾
脾胃气虚证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柴胡、黄苓、白芍、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
蒿苓清胆汤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
A阳湿热证
青蒿、黄苓、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生枳壳、广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四逆散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日郁厥逆之证,肝脾气郁证
柴胡、炙甘草、枳实、芍药
逍遥散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干郁血虚脾弱证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
麻杏甘石汤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小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柴葛解肌汤
解肌清热

方剂学期末重点整理

方剂学期末重点整理

01—方剂(概念): 又称处方是再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当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 用法妥善配伍而成的处方02—方剂学(概念): 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课程之一03—《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0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史上第一部政府组织集体编写的中成药典05—《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称为“方书之祖”06—《普剂方》我国现存古代最大一部载要最多的方书07—《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首部依据君臣左使剖析组方原理总论08—方剂与治法(概念): 盖扩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09—何谓“八法”: 汗` 吐` 下` 和` 清` 温` 消` 补方剂的分类(内容多)10—何谓“七方”: 大` 小` 缓` 急` 奇` 偶` 复11—何谓“十剂”: 宣` 通` 补` 泄` 轻` 重` 滑` 涩` 燥` 实12—方剂的组成目的: (1)增强药效(2)综合药效(3)产生新药效(4)制约烈毒性13—何谓“君臣佐使”:(1)君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缺少的(2)臣有两种意义: ㆒辅助君药加强主病或主证的药物㆓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有三种意义: ㆒佐助药协助君臣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㆓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毒性㆔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4)使有两种意义: ㆒引药归经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㆓调和诸药即具有调和诸药的药物14—方剂的组成变化: (1)药味加减的变化(2)药量加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变化15—剂型最常用有二: (1)汤剂—把药物用水浸透兼煮一定时间然后去渣取汁(2)散剂—将药物研碎均匀混合成的干燥粉末16—服药时间: 病在上焦宜食后服; 病再下焦宜食前服; 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 安神剂宜临睡时服;对肠胃有刺激性的宜食后服17—麻黄桂枝大黄石膏大枣柴胡分别在各方中作用18—类方比较—(01)—败毒散v.s九味羌活汤(02)—三承气汤比较(03)—小柴胡汤v.s蒿芩清胆汤(04)—四逆散v.s 逍遥散(05)—小柴胡汤v.s大柴胡汤(06)—白头翁汤v.s葛根芩連湯(07)—白头翁汤v.s芍药汤(08)—理中丸v.s吴茱萸汤(09)—四逆散v.s四逆汤v.s当归四逆汤(10)—四君子汤v.s补中益气汤(11)—六味地黄丸v.s大补阴丸(12)—真人养脏汤v.s四神丸(13)—固冲汤v.s归脾汤(14)—安宫牛黄丸v.s紫雪v.s至宝丹(15)—苏子降气汤v.s定喘汤v.s小青龙汤(16)—黄土汤v.s理中丸(17)—黄土汤v.s归脾汤(18)—羚角钩藤汤v.s镇肝熄风汤(19)—养阴清肺汤v.s百合固金汤(20)—真武汤v.s实脾散(21)—保和丸v.s健脾丸(22)—枳实导滞丸v.s枳实消痞丸。

方剂学表格整理(打印版)

方剂学表格整理(打印版)
麻哥要草
1.3扶正解表
12。败毒散★
《小儿药证直诀》(人参败毒散)
气虚外感证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
13.参苏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寒,咳嗽痰白,胸膈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生芹菜炒大虾仁――生芩柴草大夏人.
34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少阳阳明合病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秦将军只要半壶枣酱
小柴胡汤减人草加大实药
29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后母要冰炒黄果仁
3.2调和肝脾
30四逆散★
《伤寒论》
阳郁厥逆之证,肝脾不和证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手足不温,泄利,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枳实、芍药、炙甘草、柴胡
(四逆)积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肝郁血虚脾弱证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龙胆草、车前子、木通、黄芩、山栀子、当归、生地、泽泻柴胡、生甘草
龙车通黄山,当地卸柴草。——龙车通黄山,当地泻柴草。
48左金丸
,六一丸★
《丹溪心法》
肝火犯胃证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精修)

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精修)

中医方剂学总论一、方从法出:根据所立治法选方或组方二、常用治法1.汗法(表证)2.和法(分消上下)3.下法(疗效快)4.消法(疗效慢)5.吐法6.清法7.温法8.补法三、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2.药量增减的变化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3.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人参汤1、解表剂辛温解表1、麻黄汤—发汗峻剂【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喘而无汗服之宜。

2、桂枝汤:【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两个药对调和营卫)【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用法】温服、温覆【用量】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1:13、九味羌活汤:【组成】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防、芷、芩、芎、苍、草、地、细、羌9 味药)【配伍意义】黄芩+生地【兼清里热】【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风、寒、湿、热】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表现湿邪),口苦而渴(表现热邪),苔白,脉浮。

分经论治:羌活—太阳、白芷—阳明4、小青龙汤:【组成】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白芍,五味子,炙甘草(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意义】①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益营。

体现“散中寓收”②温化寒饮的固定配伍:姜辛五味法辛凉解表1、银翘散——辛凉平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君药:金银花、连翘)【主治】温病初起【配伍意义】荆芥穗、淡豆豉属“去性存用”之法,也称“制性取用”。

本方重在透表。

2、桑菊饮——辛凉轻剂【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考研方剂学重点方解整理

考研方剂学重点方解整理
佐:生地—凉血止血,清热养阴;
牡丹皮—清热凉血,消肿止痛;
当归—养血和血,防胃热及苦寒伤及阴血;
使:升麻—引药入阳明;
君:石膏—清胃火;
臣:熟地—滋阴补肾;
佐:知母—清热滋阴,助石膏清胃热,助熟地滋肾阴;
麦冬—清热养阴;
使:牛膝—引热下行,兼补肝肾。
君:白芍—缓急止痛,敛阴养血;
臣:黄芩、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佐:吴茱萸—辛热,开肝郁,降逆止呕,制约黄连苦寒之性;
*配伍要点:肝胃并治,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以寒为主。
君:桑白皮—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地骨皮—清肺中伏火,助君药平喘止咳,养阴退虚热;
佐、使:
粳米、炙甘草—益气养胃,调药。
*肺脾并治
君:黄连—清胃泻火;
臣:升麻—清热解毒,宣达郁火,升散上行;
*黄连得升麻,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散火而无生焰之虞;
苇根—清热化痰,生津止渴;
使:甘草—调药
*桑+菊—相须,增强清宣肺经风热止咳。
君:麻黄—宣肺平喘,辛散透邪(制性存用);
石膏—清泄肺热,生津止渴;
臣: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
佐使:炙甘草—和中,调药;
*麻+石—以寒制温,清泄肺热,宣肺平喘;
麻+杏—宣降肺气,增强平喘之力。
君:羌活—发散风寒,祛湿止痛,
栀子—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
佐: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于上
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导热于下
佐使:白蜜、甘草—益胃护中,缓和药性
*配伍要点:清上泻下,以泻代清。
君:生地—清心凉血,养阴增液;
臣:木通—清心降火,利水通淋;
*木通配生地,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恋邪,共佐:竹叶—清心除烦,引热下行,奏清心泄热之功。

方剂学笔记整理(终极版)

方剂学笔记整理(终极版)

方剂学笔记整理(终极版)方剂学重点总结,尤其为准备考试的同学准备,有重点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证,以及重要方剂的方解、用法,临床表现等等、并有标记考点、重点、帮助大家复习、准备考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考个好成绩!!方剂学重点整理总论部分1、一些重要的方书:《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总论部分《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某方剂的特殊用法/某方剂的功用、主治证、临床表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某方剂配伍某味中药的意义/《伤寒明理论》: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方剂配伍某类中药的意义/《普济方》: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某章方剂的分类/2、方剂的基本结构-方解★/☆君臣佐使药(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的涵义: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两种意义。

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i.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加强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ii.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iii.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i.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ii.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变化形式:方剂变化形式:i.药味加减的变化-------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桂枝+附子ii.药量加减的变化------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iii.剂型更换的变化-------理中丸理中汤4、方剂与治法关系:i.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ii.方从法出,法随证立5、常用治法:汗法:麻黄汤吐法:瓜蒂散下法:大承气汤和法:逍遥散温法:理中丸清法:白虎汤消法:保和丸补法:四君子汤方剂比较/各论部分1、解表剂(汗法)分为辛温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辛凉解表剂--桑菊饮、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扶正解表剂—(人参)败毒散★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网校张云清老师方剂学经验总结

网校张云清老师方剂学经验总结

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都是需要牢记的!方歌部分参考了很多资料,这里就不一一写出来源了。

关于方歌在我的总结中有三种情况:1.有【组成】,而没有【方歌】的——药味比较少,直接简单记住即可。

2.有【组成】,有【方歌】的——按照方歌来记即可。

3.没有【组成】,没有【方歌】的——我认为就不用记组成了。

一、辛温解表1.麻黄汤【组成】麻黄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3g)【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

2.桂枝汤【组成】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扶营弱,合则调和营卫。

3.九味羌活汤【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各9g)、细辛五分(3g)、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各6g)【方歌】防止秦琼藏草地,细洒九味羌活汤。

(防、芷、芩、芎、苍、草、地、细、羌9味药)【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4.香苏散【组成】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和中为君。

5.小青龙汤【组成】麻黄三两(9g)、桂枝三两(9g)、细辛三两(6g)、干姜三两(6g)芍药三两(9g)、半夏半升(9g)、五味子半升(6g)、甘草(炙)三两(6g)【方歌】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佳。

(8味药)【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证候】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除外寒而宣肺气为君。

6.止嗽散【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陈皮一斤、甘草(炒)十二两【方歌】陈庚借钱百草园。

(陈、梗、芥、白前、百部、草、菀7味药)【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 中医背诵《方剂学》(表格)(122 剂中药方)

★★★ 中医背诵《方剂学》(表格)(122 剂中药方)

中国·中医·《方剂学》(122剂中药方)●1、解表剂1 1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 2 《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 3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煎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 4 《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 5 《银翘散》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6 6 《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生甘草苇根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7 7 《麻杏甘石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8 8 《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泻下剂9 1 《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0 2 《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

11 3 《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12 4 《温脾汤》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13 5 《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蜜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14 6 《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方剂学表格整理(打印版)

方剂学表格整理(打印版)
44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中二焦火热证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身热口渴,胸膈烦热,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吐衄,便秘溲赤
竹叶黄芩山栀子大黄芒硝连翘甘草薄荷
住黄山大忙敲草核
35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粘,便秘溲赤,舌苔黄腻,脉数有力.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
大黄黄麻滑石薄荷栀子黄芩白术甘草防风芒硝桔梗川芎白芍**当归荆芥石膏连翘)
黄妈石河值勤住草房,忙借船摆渡归金石桥
45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痈疡肿毒初起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红肿焮痛,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穿山甲贝母皂角刺防风没药天花粉金银花白芷赤芍药陈皮甘草当归乳香)
贾母造房,没花金银,只要陈甘归乡
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
14、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助阳解表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15.加减葳蕤汤★
《通俗伤寒论》
阳虚外感风热证
滋阴解表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无汗或汗出不多,咽干,心烦,舌红,脉数
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
十母亲住西草原,接连巧生赤皮子
43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大头瘟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恶寒发热,咽喉不利,舌燥口渴,头面红肿痛,目不能开,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
黄芩、黄连、陈皮、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方剂学(,很完整)

方剂学(,很完整)

总论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组成原则:君、臣、佐、使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1)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病重邪盛,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格据。

使药:(1)引经药,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变化形式:药味加减(桂枝汤——咳+杏仁、厚朴,胸闷--芍药)、药量增减(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剂型更换(汤,可加减,急;丸,易带,缓)重点方剂1、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头疼,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辛温解表)【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甘草芍药五味子【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辛凉解表)【组成】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芥穗牛蒡子淡豆豉生甘草【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期。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2、泻下剂寒下)【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功用】峻下热结【主治】(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2)热结旁流证。

下痢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脘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寒下)【组成】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完整版)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完整版)方剂学邓中甲讲稿整理表格

第一章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第二章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一、寒下(适用病证:里热积滞实证)
五、攻补兼施(适用病证:里实正虚的大便秘结证)
第三章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
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祛暑、清虚热)
第六章温里剂(温中驱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二、回阳救逆
第七章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并补)一、补气
二、补血
三、气血双补
四、补阴
第八章固涩剂(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
二、敛肺止咳
四、涩精止遗
第九章安神剂(重镇安神、补养安神)
一、重镇安神
二、滋养安神
第十章开窍剂(凉开、温开)
一、凉开(适用病证:邪热内闭心包证)
二、温开(适用病证:中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之证)
第十一章理气剂(行气、降气)
一、行气
第十二章理血剂(活血祛瘀、止血)一、活血祛瘀
第十三章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

【辨证】口眼斜,患侧面部麻木,苔白,脉弦。

第十四章制燥剂(清宣外燥、滋阴润燥)
第十五章祛湿剂(芳香祛湿、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燥湿)
三、利水渗湿(适用病证:水湿壅盛的水肿,泄泻、淋浊、癃闭等证)
第十六章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一、燥湿化痰(适用病证:湿痰证)
四、温化寒痰(适用病证:寒痰冷饮证)
第十七章消食剂
一、消食化滞(适应病证:食积内停证)
第十八章驱虫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银花、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制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陈皮
银风芷药贝草天,当甲没乳角陈酒(仙方)
迎风只要背朝天,当甲没乳叫陈酒(仙方)
4.4清脏腑热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心经火热证
清心养阴,利水通淋
心胸烦热,面赤口渴,口舌生疮,小便淋痛,舌红脉数
木通、生地、生甘草、竹叶
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炙甘草
小青龙汤★
《伤寒论》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脉浮
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
小青龙麻辛甘味子,干姜芍桂夏(求饶)
小青龙骂心肝味子,干姜嫂跪下(求饶)。
止嗽散★
《医学心语》
风邪犯肺证
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疼,小便短少,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舌红苔白腻,脉数弦滑
青蒿、黄芩、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生枳壳、广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蒿芩夏芩,竹陈积黛滑草。
高琴下令,诸臣只戴花草。
达原饮★
《瘟疫论》
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银翘荷牛,桔豉穗叶草根。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桑菊饮★
《温病条辨》
风温初起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都除掉)。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都除掉)。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辛凉宣泻,清肺平喘
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
1.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外感风寒表实证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麻黄(君)、甘草、桂枝、杏仁
麻黄杏甘桂。甘麻桂杏?
麻黄心肝贵。干妈贵姓?
桂枝汤★
《伤寒论》
外感风寒表虚证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汤,三勺。
桂枝汤,三芍。
(清胃)当地连升丹。
(清味)当地炼升丹。
玉女煎★
《景岳全书》
胃热阴虚证
清胃滋阴
头痛,牙痛,牙龈出血,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
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玉女膏熟地麦母牛。
玉女高熟地卖母牛。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协热下利证
解表清里
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舌苔黄脉,滑数
大黄、桃仁、丹皮、冬瓜子、芒硝
黄牡丹芒硝冬瓜桃。
黄牡丹芒销冬瓜桃。
大陷胸汤★
《伤寒论》
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泻热逐水
心下痛、心下至少腹硬满痛,据按
甘遂、大黄、芒硝
2.2温下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阳虚寒积里实证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身热口渴,胸膈烦热,面赤唇焦,口舌生疮,咽痛,吐衄,便秘溲赤
连翘、川大黄、朴硝、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竹叶、蜜
(凉腷)竹甘栀连,黄朴蜜薄芩。
(凉腷)竹竿支帘,皇甫谧拨琴。
防风通圣散★
《宣明论方》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粘,便秘溲赤,舌苔黄腻,脉数有力.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
《丹溪心法》
肝火犯胃证
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黄连、吴茱萸(6:1)
(左金)茱连。
(佐金)珠联。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肺热喘咳证
泻肺清热,止咳平喘
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黃
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粳米
白骨粳(泻白)草
白骨精(泻白)草。
苇茎汤★
《备急千金要方》
肉苁蓉、当归、牛膝、泽泻、升麻、枳壳
(济川)牛当归,壳麻泽苁蓉。
(济川)牛当归,俏马则从容。
麻子仁丸(脾约丸)★
《伤寒论》
脾约证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麻子仁、芍药、炙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麻子杏黄蜜药朴实。
麻子姓黄蜜要朴实。
2.4逐水
十枣汤★
《伤寒论》
1.悬饮
2.水肿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防芷芩芎草地苍,
细飲九味羌活汤。
防止秦琼草地藏,
细飲九味羌活汤。
香苏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恶寒发热,头重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
伸诉,目前只吓服三个陈梗。
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
助阳解表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
子细麻黄,(解表助阳)。
仔细麻黄,(解表助阳)。
加减葳蕤汤★
《通俗伤寒论》
阴虚外感证
滋阴解表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无汗或汗出不多,咽干,心烦,舌红,脉数
葳蕤葱白淡豆豉薄荷白薇桔梗大枣甘草
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
解肌清热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微洪
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大枣
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
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注: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恶寒发热,咽喉不利,舌燥口渴,头面红肿痛,目不能开,舌红苔黃,脉浮数有力
黄芩、黄连、陈皮、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
(普济)荷(坤)参芩翘马,蓝胡陈梗连甘蚕牛。
(普济)和(坤)生擒俏马,兰狐陈更连赶残牛。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上中二焦火热证
(加减)葳蕤草荷葱,(滋阴)白薇豆梗红。
(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
2.泻下剂
2.1寒下
大承气汤★
《伤寒论》
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
峻下热结
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苔黄厚干或焦黑,燥裂,脉沉有力
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大硝积厚。
大笑之后。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烧生姜、薄荷
(逍遥)胡姜荷草,药归术苓。
(逍遥)湖江河草,要归树嶺。
痛泻要方★
《医学正传》
脾虚肝旺之腹痛泄泻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腹痛,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
炒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清热生津
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白虎)粳石母甘,(好残酷)。
(白虎)精食母肝,(好残酷)。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口干,舌红少津,脉虚数
石膏、竹叶、半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粳米
竹甘夏石人麦米。
攻逐水饮
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革更,干呕短气,水肿,二便不利,头痛目眩,苔滑,脉沉弦
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十)枣戟遂芫,(胸胁饮悬)。
(十)枣脊髓圆,(胸胁饮悬)。
2.5攻补兼施
黄龙汤★
«伤寒六书»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
泻热通便,补益气血
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生姜大枣桔梗
(痛泻要方),陈药术防。
(痛泻要方),臣要住房。
3.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寒热错杂之痞证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心下痞满,满而不痛,呕吐,肠鸣下痢,舌苔腻而微黄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半夏(泻心),三人连芩。
半夏(泻心),三人练琴。
4.清热剂
4.1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气分热盛证
小柴胡情人伴甘姜嫂。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少阳阳明合病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
姜芍药枣夏川军,枳实(为了)大柴胡。
江琴要找夏川军,只是(为了)打豺虎。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少阳湿热证
附子、大黄、细辛
大黄细附。
大黄媳妇。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阳虚寒积证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
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
(温脾)附大人芒归草干姜。
(温脾)符大人芒归炒干姜。
2.3润下
济川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