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临港产业优化升级研究
福建省临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与竞争优势
特 色 的区位 优 势是 其 东 隔 台 湾 海 峡 ,与 台 湾 同
胞存 在 一 定 的 血 缘 、亲缘 关 系 ,其 与 台湾 的企 业合 作 和大 学 交 流 也 一 定 程 度 上 加 速 了产 业 集 群 的发展 。 因此 ,新 型 的 以高 级 要 素 为 主 形 成
的产 业集 聚 建立 了更 具 生命 力 的动 态 竞争 优 势 ,
( ) 福 建 临 港 产 业 集 群 形 成 的 资 源 供 给 一
机 制
这种 优势 的取 得 是培 养 其 长 久 竞 争 力 的 根 本 支
持要 素 。 ( )福 建 临港 产 业集群 形成 的 市场机 制 二 市 场 需 求是 企 业 经 营 的 出发 点 和 归 宿 。福
建省 经济 较 发 达 ,交 通 便 利 ,外 贸企 业 和 国际
,
产值
) 4 () 【2
亿元
占临港 工 业 产 值 的 5 8 %
80
占全
港 口 资源 带 动 福 建 经 济 的 发 展
开 拓港 口 发展
,
省 产 业 集 群 产 值 总量 的
9/ 6
…
。
腹地
,
培 育 和 发 展 临港 产 业 集 群
“
是 国 民经 济 结
目前 福 建 省 的 临 港 产 业 集 群 主 要 有 : 集 中
年福 建统
的
、
1
/ 3
。
2005
年 全 省 临港 工 业 总 产 值
1840
计局对三 都 澳
北岸
、
、
罗源 湾
、
、
湄 洲 湾南 岸及 湄 洲 湾
口 区 域 的分
福建省港口可持续发展的冷思考
目追求港 口吞 吐量 ,视港 口竞争等 同于吞吐量竞
增长速 度必将呈现高位缓 慢下降趋势 ,因此有必
要对港 口规划和开发进行 重新审视 ,把握好码头 建设节奏 , 适 当降低 开发规模和速度 , 必要 时可缓 建或暂 时封存 , 仅需保 持港 口吞吐能力适度超前 。 港 口吞 吐量 能力 与吞 吐量之 比应保持在 1 . 1: 1 或
( 上接第2 3 页) 的建设不仅需要资金 ,还需要有 良 济 , 将港 区逐步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 、 休 闲、 娱乐、 好 的投资环境 、 宽松的市场氛 围、 较强的科研能力 餐饮为一体的邮轮城 ; 统筹发展对 台滚装运输 , 为
和优秀 的人才 , 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些特点要 台湾矿石煤 炭等大宗散货进 口提供可行 的中转服
连港全方位地展示在互联 网上 , 在展现港 口风采 的 企业 “ 两个文 明” 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 同时 , 也使外界对 大连港有 了更全面的了解 , 更大
◇ ●◇ ● t )●< > ●◇ ●Q ●< > ●( ' ●◇ ●0 ●/) ●0 ●< > ● ●◇ ●( > ●◇ ●D ●◇ ●◇ ●◇ ●◇ ●o ●0 ● <二 >● < > ● ( >●◇ ●◇ ● ●<> ● ●< > ● ●◇ ● ● ●
求各级管理部门必须转变理念 , 将建设重心逐步移 务 。
至软实力建设上来 。
一
为确保错位开发 的有序进行 , 必须加大整合力
方面, 力争取得各级政府 的支持 , 为港 口配 度 。 目前 , 厦 门港 的整合 已见成效 , 也促使福州港
套服务企业发展提供 良好 、 宽松 的大环境 。举措可 和湄洲港整合 的加速 , 接下来应考虑三大港 口群之
临港产业内涵及发展机遇
临港产业内涵及发展机遇(一)临港产业内涵临港产业,泛指布局于港口及周边区域内,依托港口资源和转动优势催生发展的产业群。
根据经济界比较一致的划定标准,临港产业主要包括:——港口直接产业,主要指以港口装卸运输功能为主的装卸主业;——港口共生产业,指与港口装卸主业有着紧密联系的海运业、集疏运业、仓储业等;——港口依存产业,指凭借港口综合条件而形成的石化、钢铁、电力等大型加工业以及船舶修造、粮油加工、木材加工、水产加工等制造业和加工业;——港口关联产业,指与港口直接产业、共生产业、依存产业相关的金融、保险、商贸、娱乐等服务业。
根据上述标准,临港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如船舶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港口物流业等。
(二)临港产业发展意义1、发展临港产业是实现温州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温州是浙江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但与杭州、宁波相比,其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尚有一段距离。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尽快缩短与宁波、杭州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温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其突破口和着力点在于发展临港产业。
2、发展临港产业是推进海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
实践证明,城市化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
临港产业的发展将有力推进工业化,促进服务业发展,从而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推进海岛城市化进程。
3、发展临港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构筑产业新优势的需要。
港口是洞头最大、最具潜力的资源优势,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是培育有洞头特色的竞争优势,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港口为依托的产业结构体系,必将构筑洞头特色产业新优势,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4、发展临港产业是促进港口功能拓展升级的需要。
当前洞头港口开发主要以货主码头和水水中转为主,港口功能比较单一,综合效益远未发挥。
发展临港产业,将有效提升洞头港口功能,延长产业链,真正把以临港产业为重点的港口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加快发展福建临港工业
展 基础 。 首先 , 要不 断优化港 口 局。 布 现在 港 口、 居住 、 工业 都 集 聚在城 区、 既影 响了港 口的发展 , 不利 于大项 目发挥 也
力的增长极。 o 7 2 0 年全省临港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 202 4
亿元, o 6 比2 0 年增长1. 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 2 %, 2
献 率达 到3 . 对全 省G P 长 的贡献 率达 到 1. 临 3 %, 6 D 增 7 %。 2 港工 业 已经 成为推动 全省经济发 展的 重要助推器 。
三 . 快发展 福建 临港工 业的 途径 加
1优化 港 口布局, . 加快 区域联 动关系, 奠定临港工业的发
4.0 8 8 。 0 1 9 、 . 爪| 与2 0年相比, 8 8 计算效益指数的七项指标 中, 总资产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 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 提高3 1 1. 、 . . 、 61 1 3个百分点, 9 7 1 流动资产周转率加快02 .7
汽车、 化工为代表的全球重化工业5 %以上的投资集中在 O 中国。 在国内外资本的推动下, 我省的临港工业结构也表现 出较为明显的重型化升级特征: 重工业在我省临港工业中
的 比重 由2 0年 的5 . 01 5 %上升 到2 0 年的 7 . 而轻 工业 3 07 01 %; 的 比重 则从2 0年 的4 . 下 降到 2 O年 的2. 一 降 一 01 4% 7 07 9 %, 9 对 比鲜 明。
对外开放 、 发展外 向型经济 的重要 载体 。 因此如何加 强临港
1经济拉动强。 . 截至2 0 年底, 07 福建临港规模 以上工 业企业达到3 0多家, o 7 20 2 0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 4. 80 6 9
临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临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任蕾来源:《企业导报》2016年第04期摘要:研究国外发达地区经济腾飞历程,发现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利用海岸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港口为核心,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甚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先进的第四代港口由水陆转运枢纽和工业中心转变为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枢纽,现代临港产业也已由传统重化工业,延伸至高技术化、服务化临港制造业和港口生产性服务等行业,这一转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于是本文就现今国内临港城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临港产业;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的临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港口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临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临港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贡献率不断增大,但有些城市,港口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发挥受限——临近港口却不能发展临港产业,带着这样的疑问,认真剖析,发现以下原因:(1)港口规划与区域整体规划脱节。
港内规划不尽合理,没有规划重点产业用地,大项目难落位,缺乏临港产业必备的港池,海陆空交通网不完善、不密集,走货不便捷,导致港杂费、运输费较临近港口偏高,影响相关企业入驻和投资积极性,制约临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2)港口产业同质化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部分港口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港内传统产业聚集,传统产业占比超70%,甚至更高,传统产业占据了临港的大部分土地资源,从而制约了新进临港产业落地或影响临港产业扩建新项目,导致区域经济失去先天的发展优势,不能持续发展。
主营业务同质化严重,导致聚集的传统产业,不断恶性竞争,影响区域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行业单一,导致区域经济缺乏综合竞争力,在经济萧条的年代难于存活。
(3)港口土地利用粗放,占地现象明显。
港口是沿海经济带的核心资源,是临港产业的支撑源点。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规划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3.29•【字号】闽政[2002]16号•【施行日期】2002.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五”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规划的通知(闽政[2002]1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五”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和意见径报省计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二00二年三月二十九日福建省“十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专项规划(省计委2002年2月)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拓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尤其“九五”时期,面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重点培植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集团)和名优产品。
三次产业结构从1995年的21.7:42.4:35.9调整为2000年的16.3:43.7:40.0,形成了福建炼化、冠捷电子、中华映管、戴尔计算机、厦华、实达电脑、东南汽车、厦工、厦门太古、翔鹭纺纤、柯达、正新橡胶、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南纸、青纸、福耀玻璃等一批骨干企业(集团)和名优产品,推动了我省经济持续发展。
但是,我省产业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产业总体竞争优势还没有形成。
突出表现为: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活,缺乏大型骨干企业来支撑和带动产业升级,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较低;尚未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链群,难以通过产业协作配套和上下游延伸来推动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不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食品、服装、造纸、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发展趋慢,优势弱化等。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以结构调整促发展是“十五”经济工作的主线。
刍议福建省罗源湾发展临港工业的可行性
栏辑 弛 目: 编张
罗源湾拥有优越 的港 口岸线资源 、良好的对 外开放 条件和较雄厚的物质 技术基础 。依 托 其深水港湾 ,利用国内外市场及资源发展 罗源湾 的临港工业 ,是 罗源湾 进一步发 展的客 观要求 ,也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
3 O万 吨 级 的 泊 位 阶 梯 ,总 吞 吐 量 达 1
罗 源 湾 位 于 福 建省 东 部 沿 海 , 江 闽
口j角 洲 北 端 , 台湾 隔 海 相 望 。从 大 与
年产 值 都 在 8 0亿 元 以上 。 0
陆 内部 来 看 , 于 中 国经 济 最 活 跃 的 两 位
大 经 济 区 即 长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和 珠 江 三 角洲 经 济 区 之 间 , 重 要 的 是 背 靠发 更
薄 , 府 财 力 支 持 有 限 , 业 建 设 投 融 政 工
3 C T 中国水运 2 1 ・2 4 0 11
Em I cy I o no of
一
港
口
经济
, 临港 工业 发 展 融 资 渠 道 较 窄 , 金 筹措 非 常 困难 。尽 管罗 源 资
以 通 过 购 买 的 方 式 将 其 他 企 业 生 产 的
2 发展 港 口物 流 业 , 建 新 型 临 港 、 构
工 业 物 流体 系
废弃 物和 副 产 品 作 为 自己 的生 产 原 料 , 形 成 资 源 高 效 循 环 利 用 的产 业 链 , 高 提 资 源产 出率 , 减少 环 境 污 染 。
20 0 6年 1月 投 资 2) 元 的 l (亿 5万 吨级
将 军帽码头 已经在 20 0 7年 底 竣 工 , 是
建设码头对临港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
建设码头对临港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
建设码头对临港产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便捷的物流运输:码头作为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枢纽,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服务,加快货物的装卸和运输速度。
这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
2. 扩大市场开放度:码头作为国际贸易的门户,能够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进入临港产业园区,扩大市场开放度。
通过码头的便利连接,企业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跨境贸易和合作,促进贸易往来,提升临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 优化产业结构:码头的建设为临港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临港产业通常包括制造业、物流业、贸易业等多个领域,而码头的建设能够将这些产业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临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 吸引投资和人才:码头的建设为临港产业园区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具备便捷物流条件的地区进行投资,而临港产业园区拥有完善的码头设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
总之,建设码头对临港产业发展带来了便捷的物流运输、
扩大市场开放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吸引投资和人才等多方面的好处。
这些好处将进一步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和影响力。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382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382号建议的协办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2.03.17•【字号】闽交规函〔2022〕26号•【施行日期】2022.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382号建议的协办意见宁德市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建设三都澳国际大港的建议》(第1382号)已收悉,我厅协办意见如下:三都澳是我省建港条件优越的深水港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都澳港口发展,从港口规划、项目审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予以支持,有力促进了宁德经济和临港产业发展。
由于三都澳港口发展起步晚、基础弱,存在规模化、专业化不足等问题,我厅赞同肖玉代表提出的加大三都澳港口开发力度的建议。
目前,我厅正会同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及宁德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三都澳港口加快发展。
一、着力提升三都澳港口规划定位。
在《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厅充分考虑宁德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对港口运输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三都澳港区的规划定位,将其规划为全省港口发展重要港区,该规划已于2021年1月获省政府批复实施。
同时,经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在《“十四五”水运发展规划》中,也将三都澳港区列为全国沿海重要港区。
新的规划定位将为宁德港口未来发展成深水大港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加快完善三都澳港口布局规划。
为充分发挥三都澳深水岸线优势,科学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岸线资源,在宁德港口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厅全面考虑港口规划与三都澳土地、城市、海洋、环保、生态红线、国土空间、产业等规划协调衔接,优化了港口资源配置,为三都澳港口开发和码头建设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批复的《福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环三都澳港口规划有三都澳港区、白马港区。
三都澳港区下辖城澳、漳湾、溪南3个作业区,规划形成码头岸线长约12公里,规划泊位47个,年货物通过能力近亿吨。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闽政[2013]56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石化等七类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闽政[2013]5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根据全省各地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对环保和生产要素具有较高要求的石化、汽车、船舶、冶金、水泥、制浆造纸、印染等七类产业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等重点区域发展布局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原则一是突出特色,集聚发展。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发展集约的要求,明晰重点发展区域,确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引导企业向各类开发园区、工业集中区集聚。
二是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明确区域产业发展定位,整合资源,错位发展,强化区域产业协作,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合理布局,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态势。
三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坚持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污染集中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海域和岸线等要素配置效率和投资强度、产出率,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升级。
四是有保有压,优化发展。
严格要素供给和投资管理,遏制产能过剩产业盲目扩XXX重复建设,推动企业兼并和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存量,完善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五是市场拉动,良性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综合运用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各种综合手段,优化配置公共资源,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二、重点产业空间发展布局(一)石化产业坚持基地化、大型化、集约化发展的布局原则,加强闽台合作,加快炼化一体化发展,延伸和完善石化产业链,建设石化强省,形成全国重要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
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
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临港产业是指位于港口附近的产业,是港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临港产业作为港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是指临港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和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
研究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对于深入理解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促进港口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展开,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对于不同地区的临港产业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其发展现状和特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2)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对于临港产业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现状和特点,探索与临港产业的关系。
(3)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从产业链、价值链、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为提出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
(4)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路径:通过对国内外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适用于本地区的联动发展路径。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临港产业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数据统计法:通过收集临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共同发展的趋势。
(3)实地调研法:结合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临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建议。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成果:(1)深入了解临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对于进一步发展临港产业具有指导作用。
发展临港经济调查研究报告
发展临港经济调查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各地纷纷加快临港经济的发展,助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临港经济是指依托港口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其战略地位愈加凸显。
为进一步掌握临港经济发展的趋势,推动更为优质的临港经济建设,一些有关部门进行了发展临港经济调查研究。
以下将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宏观角度通过对临港经济发展的调研,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临港经济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经济红利逐步释放,临港经济形成规模效应。
临港经济以传统的物流服务为基础,逐渐转型升级,扩大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
大量的产业资本和技术迭代不断地涌入临港经济,助推临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还形成了以货物集散、配送、贸易、仓储为核心的商品流动。
临港经济发展对于港口经济的稳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港口经济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形态,作为我国海运物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实体经济提供物流、贸易、区域发展等综合服务来承担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使命。
在我国临港经济的推动力下,可以更好的实现港口经济功能的升级,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和提升,实现从港口发展到城市发展的跨越式发展。
二、微观角度从微观上来看,临港经济的产业链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这些多元的产业链不仅囊括了物流、贸易、金融、文化等主要领域的发展,从而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还含有众多变革型产业链的形成,例如创新、科技、文化、旅游等行业。
然而,临港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如:1.临港经济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这对于临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挑战。
2.临港经济的发展还亟待政府加强规划调控,确保各组成部分互相协调,从而进一步发掘临港经济的潜力。
3.实现临港经济发展从产业链向价值链升级,培育新的产业优势。
因此,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协作,推动临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未来发展趋势预计未来,临港经济将会向工业需求、城市装备市场、消费服务需求、旅游文化等从单模式向多元复合、从规模发展到品质升级的方向发展。
掣肘福建自贸区发展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掣肘福建自贸区发展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自贸区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给全国各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而福建自贸区作为中国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备受关注。
在发展过程中,福建自贸区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对其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推动福建自贸区的快速发展。
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福建省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以制造业和农业为主,特别是传统产业占比较大。
而且,这些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市场需求也在逐渐下降。
这种产业结构对于自贸区的发展是不利的,需要进一步优化。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比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引导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三是促进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不同产业间的合作和互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福建自贸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这使得自贸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难以掌握自己的发展主动权。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二是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活动。
三、区位优势有待发挥福建自贸区地处海峡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不畅、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效率;二是优化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三是加强与沿海邻近地区的合作,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共同发挥区位优势。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0221152号提案的答复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0221152号提案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2.07.08•【字号】闽交规函〔2022〕103号•【施行日期】2022.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20221152号提案的答复林蔚委员:《关于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议》(20221152号)收悉。
现答复如下: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省级港口协调、提升集疏运体系、推动临港产业发展等建议,对于我省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厅高度赞同。
近年来,我省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着力提升我省沿海港口辐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我厅将结合您提出的有关建议,进一步推动港航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省级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港口协调发展2020年,省政府成立了“福建省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工作协调小组”,指导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同时,推进港口企业整合,组建了福建港口集团,初步实现省内国有港口企业一体化经营。
通过一系列措施,省级对全省港口资源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港口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
当前,我厅正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研究健全港口岸线管理机制,强化省级对全省港口岸线的统筹管理,推动岸线科学集约、有序开发。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引导省内港口企业加快港口业务整合,充分发挥省港口集团优势和作用,以合资、入股、收购等多种方式,与央企、民企等其它港口企业进行港口资产整合、经营协作,推动我省港口资源整合向深处推进。
二、做大做强大宗散货海铁联运、水水中转业务近年来我省港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深水岸线资源优势,加大港口腹地拓展力度,吸引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货物经我省港口运输,打造内陆省份出海运输通道。
2021年,通过海铁联运进出我省港口的外省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达1092万吨。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649号建议的答复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649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4.05.19•【字号】闽交规函〔2024〕88号•【施行日期】2024.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649号建议的答复闽交规函〔2024〕88号郑群星代表:《关于支持加快福建赤港服务区双开放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建议》(第1649号)由我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办理。
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我厅赞同您提出的加快赤港服务区双开放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建议,已将沈海高速赤港服务区出入口工程,纳入全省“两通工程”中的“乡镇便捷通工程”项目库,并推进项目加快实施。
该项目由省高速集团与莆田市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目前省高速集团权属的经营开发公司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
下一步,我厅将加快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赤港服务区出入口建设。
指导涵江区加快完善并上报赤港服务区出入口建设方案,优先组织项目设计审查审批,推进项目尽早开工、尽快建成通车。
二是提升改造赤港服务区核心区。
按照“提升服务区档次和质量,优化服务区功能业态”原则,加快推进服务区核心区的提升改造,丰富完善服务区功能业态,进一步提升服务区档次质量。
三是稳妥推进赤港服务区双开放其它项目实施。
督促省高速集团权属的经营开发公司,按照《“赤港服务区双开放资源综合开放投资建设及招商运营一体化项目”招标文件》,对其中的“赤港服务区拓展休闲农场、高速物流园和汽车产业科创园”等子项目,逐个开展可行性研究,成熟一个、落地一个,稳妥推进。
感谢您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领导署名:陈岳峰联系人:温旭东联系电话:*************福建省交通运输厅2024年5月19日。
福州港口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福州港口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郑飞洋;董洁霜;刘魏巍【摘要】首先描述了福州港口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现状港口吞吐量等数据和发展情况,对福州港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紧接着,采用一些预测方法对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福州港口的发展对策.【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7(040)007【总页数】4页(P91-94)【关键词】福州港;吞吐量;对策【作者】郑飞洋;董洁霜;刘魏巍【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911.1 地理位置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扼台湾海峡,地理位置优越,一直以来是我国南北海运主通道的重要口岸,水路东距台湾基隆149海里,北距上海420海里,南距香港420海里、距广州549海里。
福州港对外交通便利,公路经104、316、32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网相连;铁路通过温福、福马、外福线接鹰厦线、浙赣线与全国铁路网相通;长乐机场已开辟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20余个大中城市的定期航班[1-2]。
1.2 港口发展历程1.2.1 原福州港福州港开港于1900多年前的汉代,1930年建成台江第一至第六码头。
之后由于抗日战争和台湾海峡军事原因,港口发展十分缓慢。
直至1976年开发马尾港区,拉开了福州港深水码头的建设序幕。
20世纪80、90年代,台湾海峡开始自由通航,闽江出海航道通航等级显著提高,闽江口内先后建成了松门煤炭码头、华能电厂煤码头等一批深水泊位,港口面貌有了明显变化,福州港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自2000年以来,福州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松下、江阴和罗源湾等港区的规模化开发建设标志着福州港由河口港走向深水海港,成为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深水港区大型化、专业化码头的建设,港口通过能力不断提高,福州港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在满足福州市本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同时,依托区位条件,福州港在腹地综合运输和对台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宁德港口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
随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需要,临港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宁德港口需
要加强与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联系,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03
临港产业布局优化
为了提高产业效率和降低成本,临港产业的布局正在不断优化,宁德港
口需要加强与产业集聚区的联系,以获取更多的货源和运输需求。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其对宁德港口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
02
宁德港口发展的主要经济 因素
国内外贸易增长
贸易增长促进港口发展
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增长,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增加,宁德 港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进出口货物增加
贸易增长带来了更多的进出口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 ,这些都需要通过港口进行运输。
提升港口竞争力
贸易增长促使宁德港口不断提升竞争力,包括优化运输成本、提高 物流效率等,以吸引更多的货物进出。
沿海物流发展
沿海物流网络的形成
01
随着沿海物流的发展,宁德港口与周边地区的物流网络得到了
进一步的完善,提高了港口的运输效率。
促进多式联运
02
沿海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宁德港口的多式联运,如海铁联运、海
公联运等,提高了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
优化运输成本
03
沿海物流的发展促使宁德港口优化运输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宁德港口与周边港口的竞争比较优势
成本优势
宁德港口在装卸成本、运输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供更具 竞争力的价格。
效率优势
宁德港口拥有高效的装卸设备和优秀的运营团队,能够在短时间 内完成货物的装卸和运输,提高整体效率。
区位优势
宁德港口位于闽东地区,是该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具有得天独厚 的区位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展 研 究 》 发
福建省 临港产业优化升级研究
●黄 莼 张 文棋
[ 内容提 要] 本文阐 了 述 福建 临 产_i,升级的必要性 , 区 资源和产业以及政 策等方面论证 福建 港l OLr e . 从 位、 临港产业优化升级的可行性, 剖析了 制约福建临港卢业优化升级的因素, 并提 出实现临港产业优化的总体 思路、
( ) 一 独特 的区位优势
基础。 00 福建省工业实现规模 以上总产值29 1 3 2 1年, 10 . 亿 2 元, 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84 2 1年, 3 %; 00 福建省重、 轻工
业 的比重 达 No8 1 重 工业 的加速 发展 , . :。 体现 了福 建 工 业 化进 程 的加快 。 可以说 , 前福 建 的工业 化总体上 已迈 进 工 目 业化 中期 阶段 。 纵 观 近 年来 , 建 临 港 产业 的 发展 趋 势, 围绕 主 导 福 是 产 业 , 大做 强 临港 产业 。 2 O 年全 省 确 立 重 点 扶 持 和 做  ̄ O1 优 先 发展 电子、 械 、 机 石化 三大 产业 以来 , 三大 产业 蓬 勃 发
( ) 三 实现 海峡 西岸产业对接和提升 的需要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2 1年7 7 召开的福建省委 0 月1日 1 八届十一次全会上指出, 实现2 2 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综 要 00
合 实 力显 著 增 强 , 为 我 国新 的 经济 增 长极 , 须 以产业 成 必
群、 城市群 、 口 港 群为抓手, 通过推进 “ 三群” 之间有机衔 接和互动发展, 充分发挥港口的内引外联的作用, 提升中心 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 带动产业群加快发展, 不断提高福建
进入2 世纪后, 1 国外依 托临港区域 布局工业 投资项
目已成为 热 点, 是沿 海地 区发展 大型 重 化工 业 的主 要 形 也
式。
业结构, 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显得十分重要。 在推进海 洋经济强省建设的过程中, 港口是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 临 港产业结构优化、 水平提升和持续发展, 可以更好地发挥产 业的关联度和竞争力, 可以做大做强海洋产业, 促进海洋经
成本 低 的 资源 优 势, 力 发展 以 纺织 业 和 电子工 业 为主 的 大 轻 工 业 。 工 业 的蓬 勃 发 展 , 轻 为重 工 业 的 发展 提 供 了经 济
型、 环境友好型、 技术创新型省份。 因此, 加快福建省临港 产业的优化升级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 二. 福建省临港产业优化升级的可行性
重 点领域 及其 对 策。
[ 关键词] 福建 临 港产业 结构优 化 产 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 : 113 F2 . 文 献 标识 码 : A
必要性 可行性
制约因 素 思 路
对策
文章 编号 : 0 3 0 7 2 1) 10 7- 10 - 6 0(02 0- 0 9 6
作为 海峡 西岸的主体 , 更应 提升 自 的产业 结 构, 其 在沿 身 尤
产业是经济的支柱。 福建省是海洋大省, 发展海洋经 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发挥海洋优 势, 实现海洋经济大 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这是福建 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 择。 多年来, 福建省以港 口 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突破 口 , 以港兴市, 发展海洋产业,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一定的成 效。 00 福建省海洋经济总产/4 4 . 2 1年, 1 2 7 亿元,  ̄ 5 比上年同
的综合 实力。
随着福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群规模的不断扩大, 社会对物质的需求不断增加, 已有 的产业结构不能满足经
济 日 发展 的需 要 。 益 同时, 建 面 I着 新 的发展 条 件 和机 福 临
遇, 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 积极调整、 优化临港产业结
构, 进临 港产业 升级, 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 推 具
19 . 5 9 亿元, 8 比上年同期增长1.8 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 65%, 的3 . %【 在 新的发展时期, 27 1 7 J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产
( (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
产 业 经 济
若 干意见 提 出, 0 0 , 实 现地 方 生产总值 接 近4 到2 2 年 要 万 亿 , 立海 峡西 岸产业群 , 展壮 大 港 口群 , 立资源 节约 建 发 建
( ) 大做 强海洋产业 , 一 做 促进 福建 海洋经济发展 的需要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机遇, 福建省应以全球的眼光,
扎实 推进 闽台产业 承接 与转移 , 现海峡 西岸产业 的提 升。 实
闽台产业不论是气候、 还是工业类型都存在很多的相似之
处, 而且闽台产业也存在着互补性, 这些都为闽台的产业对 接创造了条件。 在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对接的过程 中 福建省 ,
济发展 。
( ) 进 海峡西岸经 济区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的需要 二 促
福 建 要 充分 利用本 省 的 区位 优 势、 源优 势 和经 济基 资 础 , 托 港 口, 依 发展 临 港工 业 , 进 临 港产业 优化 升 级 , 推 实
・
现福建经济跨越发展。
一
,
福 建省 临港产 业优化升 级的 必要 性
在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进程 中, 按照福建省 委省的比较优势,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建立适合 福建省情 的产业结构, 是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的需要。 传统 的工业生产 “ 自为政” 没有充分发 各 , 挥产业联动和海陆联动的开发原则, 使得现有的工业产业 聚集度不足。 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的总目标, 促进 工业定位从行政 区划为主导向区域经济为主导转变, 均衡 各方利益, 以六大港湾为依托, 向外辐射, 形成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结构, 以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要。
海地 区应重点发展临港产业, 不断优化临港产业结构, 延长 产业链, 提升产业层次, 使其能与台湾产业 “ 无缝对接” 从 , 更高层次上协调海峡西岸的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 从而实 现福建产业结构的提升。
( 实现 海峡西岸经济 区发展 战略 目 的需要 四) 标
期增长1. %, 81 总体规模跃居全国第三位; 7 海洋经济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