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师招聘:语文古诗词鉴赏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第二部分专业知识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①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A解析:第二句开头“往岁”二字点明“叩门求浆”是作者回忆的往事,而末句提到的“新月初现的黄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所以A选项不正确。
知识模块:古诗词鉴赏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B解析:B选项中,“横笛闻声”为听觉,“红旗”和“雪”为视觉,体现了“声色兼备”;A选项中,“歌馆”和“铃”只是体现了听觉,没有体现视觉;C选项中,“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没有体现听觉;D选项中,“留酸软齿牙”体现了味觉,“绿”体现了视觉,并没有体现听觉。
知识模块:古诗词鉴赏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确答案:相同点:都描写到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光;村庄或是高柳茂林或是柳暗花明,清幽和恬静,表现作者对山村的喜爱之情。
不同点:《山村》侧重于对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风送禽语”和“苔侵墨痕”表现山村风光的幽静,《游山西村》除却自然风光外,更侧重描写山村的风土人情和风俗,通过对“萧鼓追随”的春社情景的描写和“衣冠简朴”的村民的描写,表现山村生活的淳朴和作者的喜爱之情;《山村》通过“往岁”和“今夕”的对比表现世事的变换,《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今日之景,同时写景之外还蕴含哲理,表现出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及答案一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诗歌阅读鉴赏试题及答案五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答: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
(2分)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
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
(答出反衬2分,答出“乐景写哀”2分)2、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
(6分)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草。
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①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诗的?②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①答:拟人手法,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前1分后2分,合情理即可给分)②答: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分)。
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1分。
意思对即可给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上人”,对时尚的尊称。
(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
(3分)(2)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1)“割”字照应上句“剑芒”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愁苦之深。
(2分)(2)贬谪之恨,思乡之愁(3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遭贬的愁,二是对故乡的思)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古诗词鉴赏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人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呜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简析“月”的作用。
正确答案: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而引起相思而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
4.用一个词概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美,并分析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好处?正确答案:雄浑阔大。
手法:寄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在对着这轮明月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5.诗歌开头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写月亮不用“升”,却用“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开头也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里头肯定有道理可说。
请说说你的理解。
正确答案: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时习见之景,淡而无味,只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别有情趣了。
因为它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那一轮明月好像是伴随着潮水一起生长的,明月和潮水均拥有了生命和活力。
所以,一个“生”字就把整句诗写活了,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也就随之产生。
月圆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强化练习(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强化练习一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案】(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
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问题】(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答案】(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乌纱泛指帽子。
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问题】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古诗鉴赏精选习题十一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古诗鉴赏精选习题十一
阅读与赏析下面唐诗、宋诗各一首,完成(1)—(3)题。
甲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乙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衷,中原一败事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这两首诗是咏史诗,各自对_______________ 一事发表了看法。
答案:项羽垓下战败,自刎乌江
(2)甲、乙两首诗对史事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项羽若能“包羞忍耻”,江东子弟不会再为其效命。
(3)你认为江东子弟能否卷土重来,简要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项羽英勇盖世,正直仁厚,体恤部下,江东子弟对他
仍怀有乡土之情。
不能:项羽刚愎自用。
听不进部下意见,江东子弟对他失去了信心,加之八千子弟尽失,长期征战,百姓不堪重负,刘邦天下已定,善抚人心,故江东父老不会再支持项羽了。
江苏教师招聘《中学语文》默写分析题常考古诗歌三
1、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杜甫《兵车行》)2、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杜甫《兵车行》)3、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李白)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6、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杜甫)7、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杜甫)8、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杜甫)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1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1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1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1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7、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方法与技巧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方法与技巧在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中,有一种让考生非常头疼的题型就是古诗词鉴赏。
大家之所以害怕这类题型,一是古诗词年代久远使人觉得陌生,很多表达方式已经很难被熟知,二是大家平时阅读量较小,没有深厚的积累,就难以体会古诗词之中的美好,更何况是去用自己的言语鉴赏它们。
其实古诗词鉴赏题在考试中所出的题目类型大概有分析诗歌形象、鉴赏诗歌意境、分析表达技巧、推敲语言文字以及提炼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016江苏教师招聘桂桂老师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去分析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诗中所出现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作者自己的形象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物象(咏物诗中所描写的形象,如《石灰吟》中的“石灰”、《蝉》中的“蝉”等)。
解读古诗的特定形象,要把握其内涵,也就是要分析判断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这种类型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点明了鉴赏对象的,如“诗中XX 的寓意是什么?”“你认为XX图景在作者心中的含意是什么?”等;另一种是没有点明鉴赏对象的,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答这类题,我们可以先指出形象,然后说出这个形象的大体特征,最后揭示这个形象的内涵。
当我们看到一首诗的时候,首先得去看诗歌或词的作者,我们是否熟悉。
如果是我们熟知的人物,就要去想想他整体的风格。
比如看到作者是杜甫,我们就联想到他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碰到李白,想到他的洒脱自由、豪放飘逸;碰到苏轼、辛弃疾,知道他们主要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碰到李清照、柳永,则要立刻反应到他们是婉约词的翘楚。
在了解作者背景之后,我们开始去寻找相关的诗歌形象,对这一形象的特点进行说明或描写。
当然最重要的是读懂作者借这一形象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志向、阐明的道理等,或是这一形象象征什么、有什么社会内涵等等。
另外一种诗歌鉴赏题目,需要我们去鉴赏诗歌的意境。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古诗词鉴赏卜算子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正确答案:“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两位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迷”字,描写睡眠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柳宗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3.此诗写景,处处紧扣“秋”字。
请作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霜露浓重,黄叶满地,寒花疏落,幽泉断续,无不体现了深秋景物的特点。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的?正确答案:①落寞、孤愤(或“旷达”“无奈”等)。
②前六句借景抒情,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借一系列悲凉秋景传达出内心的落寞和孤寂之情。
后两句化用典故,直抒胸臆。
借庄子的“机心”之言,故作旷达,表达自己已不在意仕途的得失,没有了机巧之心,实则反映了诗人久居穷荒无奈之情。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5.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正确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6.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强化练习(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古诗词鉴赏强化练习一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题】(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案】(1)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
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问题】(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答案】(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
乌纱泛指帽子。
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问题】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诗词赏析类试题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诗词赏析类试题(教师考编必备)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 )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答案(1 )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
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
(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
(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杨村杨万里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注】‘ ‘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1)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答:(2)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
答:答案(1)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色调对比强烈。
诗2) 尾联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
在主旨上,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
3.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
教师招聘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①。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②。
万籁③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注:①高林:佛家称僧徒聚集之处,此指禅院。
②人心:指尘心,俗念。
③万籁:指一切响声。
【问题】(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的环境,主要运用了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诗眼”分别是“悦”“空”。
“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
“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
“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7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点绛唇·屏却相思王国维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注: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
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问题】(1)解释“屏却”一词,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2)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
【答案】(1)“屏却”意谓放弃、排遣。
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2)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
“凉月”以“纷纷”形容,“丁香”以“雪”喻之,无理而妙绝。
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
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
历年江苏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历年江苏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顶选择题(每小题I分,共6分)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徳关系D.个人关系2.在哪种师生矢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缋最好?()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3-专家型教师相对于新手型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主要在于0。
A.记亿容疑大B-动机强烈C-智力水平高D.专业知识的储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优势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
A.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B.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C.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D.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5.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画线B.记笔记C.列提纲D.记亿术6.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根据外界的情况作出自己的行为,这属于 ()认知方式。
A.高智能性B.高创造性C.场依存性D.场独立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7-教师道徳8.师生关系三、筒答题(6分)9.忠于人民的教冇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与运用(14分)1-按拼音写汉字。
(3分)世界是wti cdi blnfOn ()的,有令人chdngjlng ()的神农架,也有令人tdo zul ()的桂林山水……这些地方都离不开色彩。
什么颜色最漂亮?有人说是淡蓝色因为淡蓝色代表bingqlng yti jiO ()的海洋,使人心旷神恰:有人说是粉红色,因为粉红色给人一种ydnMi wu qidng ()的感觉,使人联想到温柔而又hdi xiO ()的少年。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0。
(2分)A.仲(zhdng〉裁阿(0)谀入场券(qudn)捕(pli)风捉影B.袅娜(nu6)勒(IQi)紧嚼(juQ)舌头百孔千疮(chuang)c.精辟(pl)躯壳(qido)横剖(pOu)而一语中的(dl)D.柏(bdi)树模(吠)具配给(jl)制否(pl)极泰来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0。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古诗鉴赏精选习题六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古诗鉴赏精选习题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扬花更飘荡,扬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能安定的感慨。
(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
①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
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②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
短暂,奔波的辛劳。
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信心中有轻重感。
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
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感觉。
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
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
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题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南宋)张孝祥湖海倦游客。
江汉有归舟。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乘舟沿江东归途中。
②累:无罪被迫而死。
③杜若:一种芳草。
(l)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下阕抒发了吊占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
波光粼粼;湖中君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
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天际。
(2)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
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参考答案】(1)诗人是由一件古物引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
(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把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诗却失去了味道。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
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言之有理即可)。
苏州考编语文面试题目及答案
苏州考编语文面试题目及答案苏州考编语文面试题目及答案通常涉及对考生的语文知识、教学能力、教育理念以及应变能力的考察。
以下是一些模拟题目及参考答案:# 模拟题目一:古诗文鉴赏题目:请分析《静夜思》这首诗的意境,并谈谈它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月,思念家乡的情感。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在现代教育中,这首诗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
通过学习古诗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模拟题目二:教学设计题目:如果你要教授一篇关于环保主题的课文,你会如何设计教学活动?答案:教授环保主题的课文,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提到的环保措施,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模拟不同角色(如政府官员、环保组织成员、普通市民等),讨论如何实施环保政策。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或社区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
6. 反思总结: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感想或建议,加深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 模拟题目三:教育理念题目:谈谈你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理解。
答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能力为基础,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助者。
这种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在实际教学中,这意味着教师需要:- 了解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需求。
- 设计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体验。
教师编考试试题诗词鉴赏
教师编考试试题诗词鉴赏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表达的情感是: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无奈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是:A.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B. 人生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C. 只有不断攀登,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D. 人生需要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4.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所表达的情感是:A. 欢乐B. 忧愁C. 愤怒D. 无奈5.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表达的情感是:A. 豪迈B. 悲伤C. 愤怒D. 无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7.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_”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8.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__________”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9. 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10. 王昌龄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12. 请分析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结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登高》两首诗,谈谈你对“登高望远”这一主题的理解。
14. 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论述宋代词人如何通过诗词表达个人情感。
2022教师招聘语文备考:古诗鉴赏精选习题一
2022教师招聘语文备考:古诗鉴赏精选习题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2022教师招聘语文备考:古诗鉴赏精选习题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古诗鉴赏精选习题十五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古诗鉴赏精选习题十五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柴侍卿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云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送》诗中,诗人说“送君不觉有离伤”的理由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简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行程顺畅、快捷、平稳,不必担忧(由“流水通波”分析);②诗人与柴侍御相距不远,共一道青山(第三句);③明月相照,相互思念,心理距离很小(第四句)。
第 1 页共1 页。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古诗鉴赏精选习题八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古诗鉴赏精选习题八
阅读与赏析下面唐诗、宋诗各一首,完成(1)—(3)题。
甲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乙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两首诗,诗题完全相同,但作者对“柳”的态度完全不同,根据诗意,简要说明。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着重表现柳的形象美,想象奇美,描写生动,表现了诗人对美的欣赏。
乙:从第二句中的“倚”、“狂”字,便可看出作者的愤怒、憎恶、嘲讽。
(2)甲、乙两首诗,同为咏柳诗,构思均与传统咏柳诗相异,请简要说明。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传统咏柳诗中,“柳”往往是别离的象征物。
甲诗着重表现“柳”的形象美,全无别离情绪。
乙诗更以诗喻小人,构思迥异常人。
(3)甲、乙两首诗,都用比喻,但角度不同,请简要说明。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诗中,以美女“碧玉”喻柳,以“剪刀”喻春风,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
乙诗中,以柳喻小人得意忘形的丑态,并形象地告诉人们,这些人总有一天会受到惩罚。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诗词鉴赏试题—教师网会员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诗词赏析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答案(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
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
(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
(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杨村杨万里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注】‘‘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1) 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答:(2) 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
答:答案(1) 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色调对比强烈。
诗的中间两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
(2) 尾联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
在主旨上,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
3.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
江汉有归舟。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
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乘舟沿江东归途中。
②累:无罪被迫而死。
③杜若:一种芳草。
(l)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下阕抒发了吊占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
波光粼粼;湖中君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
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天际。
(2)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
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诗人是由一件古物引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
(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把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
(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诗却失去了味道。
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
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