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XXX的《山寺夜起》描绘了一个人在山寺中夜起观赏月亮的情景。
诗中“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诗人不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被山寺中的景色所吸引,无法入眠。
同时,他也是一个孤独的旅人,没有家,无处可归,只能在山中独自徘徊。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XXX的《春日耕者》通过描绘农民春耕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颈联“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生动地描绘了农民春耕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作者表达了对农民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珍视。
他认为政治法令虽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民的勤劳和智慧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这首诗中,“春醉海棠”一句用字恰到好处,表达了海棠娇艳欲滴的美丽和春天的盛景。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XXX的《唐叔良溪居》刻画了一个隐居山林的人物形象。
他独自XXX思考,欣赏着门巷玲珑、野望通的美景。
他既有文人的雅致,又有隐士的洒脱,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情趣的人物形象。
颔联中的“犹”“已”用得恰到好处,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化。
这种微妙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XXX的《早行》中,XXX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早行途中景物变化的特征。
诗中“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通过对比山和树的形象,表现了早晨的山雾和树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变幻。
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表达了诗人对真实性的思考和追求。
他认为在早行的路上,真实的景象和真诚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XXX和XXX的两首诗都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现海棠的特点,XXX的《海棠》用“XXX”“红嫩”来形容海棠的颜色和娇艳,而XXX的《海棠》则用“碧绡”“红肤”来描绘海棠的颜色和柔美。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王维C. 苏轼D. 李清照答案:C二、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答案:叶绍翁三、简答题1. 请简述《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答案: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横溢,擅长骈文,其代表作《滕王阁序》以其辞藻华美、气势磅礴著称,被誉为“骈文之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请简述《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夜晚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更是将这种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诗歌鉴赏题阅读以下诗歌,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李白2.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
3.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通过“床前明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氛围。
诗人通过“举头望明月”的动作,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静夜思》的诗句,正确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雪。
C.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雪。
答案:A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首诗的开头?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望》D. 《春日》答案:B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哪一个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C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A. 春节B. 端午节C. 重阳节D. 中秋节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2. “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是《枫桥夜泊》中的名句。
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3. “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
”出自柳宗元的《江雪》。
答案:千山鸟飞绝4. “_______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
答案:故人西辞黄鹤楼5. “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答案:竹外桃花三两枝三、简答题(共20分)1. 请简述《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象及其表达的情感。
(5分)答案:这句诗通过“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边关将士的同情。
明月和关隘作为历史见证,见证了秦汉以来的兴衰更迭,同时也象征着边关将士的孤独和坚守。
2. 分析《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
(5分)答案:这句诗通过登高望远的行动,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更高境界和更广阔视野的渴望。
它寓意着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看到更远的风景,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50题)
(整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50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窦叔向夜合花①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注]①夜合花:又称合欢花,花瓣红色,叶子夜间成对相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述了夏夜在庭院中所见到的夜合花开、细雨蒙蒙的景象,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B.中间二联写二人话旧,但因离别的年头太多,世事沧桑变迁,相叙的往事太伤感、凄凉而只好中断聊天。
C.尾联中着一“又”字表达了诗人对动荡生活的厌倦之情,而“愁见”尽显诗人难以面对的惜别之情怀。
D.诗歌从“醉初醒”起到“酒幔青”结,在重逢和再别、欢饮和苦叙之间,蕴含了诗人漂泊坎坷的人生历程。
2.近代诗人俞陛云评论中间两联说:“以其一片天真,最易感动。
中年以上者,人人意中所有也。
”(《诗境浅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答案】1.B2.俞陛云的评论是有道理的。
①颔联用议论和抒情写出长久分离又音信断绝的表兄弟二人今日重逢叙旧,但因其间所发生的事情太凄凉又不忍心听下去。
②颈联是用白描的手法写今昔的变迁。
儿女如今都长大成人,可当年的亲友有不少已经辞世。
③这四句虽然并没有直接描述亲故重逢的欣喜和人生遭遇的甘苦,但它提到的都是常人熟悉的,它不说的也都是容易使中年以上的人产生共鸣的。
(意思对即可。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而只好中断聊天”理解有误,“不可听”的意思是“不忍心听”,并没有说“而只好中断聊天”。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天真”即为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的含义。
因此提干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天真”这一特点,就要赏析本诗表达的让人产生共鸣的真性情。
颔联:从内容和情感角度看,“旧事凄凉”,两人离别久远,年头长,经历多,千头万绪。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答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兔丝元稹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①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①翳荟:草木茂盛可供障蔽之处。
(1)这首诗围绕“兔丝”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王令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①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②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蜺:同“霓”,虹的一种。
玉蜺,指白虹。
此句化用曹植诗“慷慨则气成虹蜺”。
②天心:指君主的心意。
“待见天心”含待见明主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形容枯槁、面色如冰,但诗人并没有因眼前的处境而失去内心的浩然之气。
B.诗人不甘虚度此生,“未甘”二字表现出他在困窘中渴望有所作为的壮怀。
C.诗人自信才情过人,兴来写诗多有超凡脱俗之句,醉后放歌歌声美妙动人。
D.本诗主要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通过感愤抒写个人抱负,表达内心的情怀。
(2)本诗尾联与陆游《书愤》一诗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己先斑”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各题。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辛弃疾独立苍茫醉不归。
日暮天寒,归去来兮。
探梅踏雪几何时。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
一片闲愁,芳草萋萋。
多情山鸟不须啼。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1)词的上片前三句渲染了①________的氛围,交代这是一首②________的诗歌(填写诗歌题材)。
(2)辛弃疾写词尤擅于用典,往往对其稍加改造便别出新意。
请结合本词,通过用典来抒情的角度试举两例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练习题和答案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感讽·其五》李贺①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②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③,披书案将朽。
【注】①李贺: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这首诗是诗人秋天居住在昌谷家中,有感而作。
②璺(wèn):玉石上的裂痕。
③张仲蔚:原是古之隐士,他博学有文才,“好作诗赋”,然而穷困不堪,“所居蓬蒿没人”。
(晋挚虞《三辅决录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首二句写石。
石头下边秋水澄明,石头旁边秋草枯瘦,景象明丽而又晦涩,这正是作者当时矛盾心情的曲折反映。
B.五、六句从仰视角度写空中美景,皎洁的月亮从东山升起,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夜空,写出了诗人在家中赏月的闲适心境。
C.七、八两句诗人想象月中美丽迷人的景象,与后面家中严霜的摧残下栀子花凋零的景象形成对比,写出了幽冷凄清的内心感受。
D.“山璺泣清漏”一句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泉水从岩石的缝隙里一点一滴艰难地挤出来,仿佛伤心人啜泣的景象。
2.尾联在抒情上有什么特色?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9分)宴西楼①陆游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②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③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④上月方中。
【注】①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
②因循:随意地空让时光流逝。
③珠鞴(gōu):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
④摩诃池:在锦城西,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此得名。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首联紧扣题目,从宴饮场所——西楼着笔。
首句先以“豪雄”二字概括宴会盛大场面,次句进一步就此着意渲染。
B.“锦绣笙箫”描写歌管竞逐的画面,暗藏标题“宴”字;“在半空”则描绘出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全国各地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集
全国各地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集1、(四川卷)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3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1)【答案】请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述,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从资料和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2)【答案】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可结合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结合诗句的具体资料来分析。
2、(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卜算子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十五、14.(1)①“湿”字,描述出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情绪。
②“迷”字,描述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惘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①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述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应对国事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3、(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含答案).doc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H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瞑”,创设岀明净爽洁的环境.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牛活两方面写出了山林的特征一一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屮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3.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
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Z美。
氏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Z景。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
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
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
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Z 艰苦,敌军Z强悍,边地Z荒凉,都于此七字屮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Z间有转折。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高中语文古诗词赏析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1. 对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
B. “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C.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 “酒”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诗人都以酒来传情。
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功立业,改变乱世局面,怎奈人生苦短,只有借酒浇愁。
B.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的美景,诗人常常取酒独酌独饮,然而美景和美酒也无法排解贬谪的愁苦。
C.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三杯两杯淡酒,怎能抵得住傍晚寒风紧吹?疾风欺人,淡酒无力,也许未必酒淡风急,可能只是愁绪太浓太重,化不开。
D.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饮浊酒,边思念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
“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能消得了浓重的乡愁?3.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概括说明主要表现了什么乐趣,并具体分析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详解】(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B.“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错误。
诗句的意思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闲时相思,才见其友情的深挚。
披衣而起,可见即使已经睡下,也无碍于随时相招选项曲解文意,“夜不能寐”“彷徨”无中生有。
故选B。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分析能力。
D.“怎能消得了浓重的乡愁”错误。
诗句的大意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望月怀远(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望月怀远(阅读答案)【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①。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②。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③。
【注释】①情人:有情人。
遥夜:漫长的夜晚。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一整夜。
②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滋:润湿。
③不堪两句: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
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文学知识】张九龄(678~740):字子寿,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开元二十二年人宰相。
是张说之后又一位文坛宗匠。
【参考译文】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
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
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还是睡吧,睡了或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
【阅读训练】1.说说此诗是如何做到紧扣题目的?2.写出第三句中的情人的三种含义:(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3.此诗是如何处理景和情的关系的?4.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诗句也写海上明月,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
5.首句海上生明月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参考答案】1.题目分为两个内容:望月和怀远。
第一句扣月;第三句扣望;第五、六两句扣怀;第七、八两句扣怀远。
2.好友恋人美好的理想3.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用升,仅表示月亮的动态,而用生,把大海和月亮拟人化,使月亮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生气。
高中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孟浩然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苏轼C. 陆游D. 李清照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商隐B. 王之涣C. 李白D. 杜甫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7. “________,________”出自《滕王阁序》,形容人才能出众。
8. “________,________”是《将进酒》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豪放的态度。
9. “________,________”出自《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0. “________,________”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静夜思》一诗的意境和情感。
12.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两句诗的意象是什么?1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几句诗表达了什么主题?14. 请简述《滕王阁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四、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5. 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翻译成现代汉语。
16. 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写作题(共40分)17. 以“月夜思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古诗词中的相关诗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50题)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50题)1.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①黄庭坚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②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①黄庭坚曾被卷人新旧党的斗争后被贬谪到四川,51岁时,奉召回到湖北,在荆州沙市候命。
这年冬天,作者在沙市写了四首有关水仙花的诗,以这首诗最为有名。
王充道,作者的友人,当时在荆州做官。
②真成:真个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洛神的形象来写水仙,把植立盆中不动的花朵,写成“轻盈”漫步的仙子,化静为动,化物为人,凌空取神,把水仙的姿态写得非常动人。
B.颔联由洛神转到花,点出洛神是用以比花,进一步把花人格化,表现作者对花有深情,表现出它有一种“楚楚可怜”之态,像美人心中带有“断肠魂”一样,使人为之“愁绝”。
C.颈联上句仍从水仙说,用“倾城”美人比喻花的清香洁白的芳韵;下句则拿山矾、梅花来比较,说水仙在梅花之下而居山矾之上。
D.尾联上句“坐对真成被花恼”是说作者因看到水仙花很美而触发美好事物转瞬即逝而“被花恼”,总结全诗,感叹韶华易逝、美景难再的感伤和烦恼之情。
2.结合写作背景,从表达感情和顿悟真理的角度,赏析尾联末句“出门一笑大江横”的妙处。
【答案】1.D2.①作者欣赏了水仙花之后走出大门,只见浩浩江水横在眼前,不禁心旷神怡,发出会心的一笑。
②这句诗颇具顿悟真理的畅快意味,也有着海阔天空的豪情逸兴,表明自己看淡无常、一切顺心而为的精神状态。
③在经历了一段极其复杂的心路历程后,作者不惧命运的坎坷与不幸,“出门一笑大江横”,何其潇洒自适!【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D.“坐对真成被花恼”是说作者面对着这美丽的花,可真被它撩乱了情怀。
黄庭坚是恼独坐对花,欣赏太久,感到寂寞难受。
“全诗感叹韶华易逝、美景难再的感伤和烦恼之情”分析有误,从诗歌标题中“欣然会心”和整首诗的描写、抒情可看出并非感叹韶华易逝、美景难再。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送李侍御赴安西(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送李侍御赴安西(阅读答案)【唐】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②。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③。
离魂莫惆怅,着取宝刀雄④。
【注释】①侍御:即侍御史的简称,官名。
安西,唐代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附近。
作者为了送他的朋友李侍御到安西,写了这首诗。
②行子:指李侍御。
飞蓬:作者自指。
铁骢:战马。
③虏障:阻挡敌人的关塞,指居延塞(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这里是用这些边远地方,借指遥远的安西。
燕支:即燕支山,也写作焉支山,在今甘肃省境内,这里也是借指遥远的边地安西。
汉代霍去病伐匈奴,大获全胜,乘胜追击,过燕支山千余里,平定边患,胜利归来。
秦城:长安城。
太白:山名,即终南山的太乙峰。
④着取宝刀雄:象征的手法,意思是让宝刀发挥威力来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文学知识】高适(702?~765):字达夫,又字仲武,渤海蓨(tio)(今河北省景县)人。
唐边塞诗派的他、代表人物。
与岑参并称高岑。
【参考译文】你这即将远行的人对着我这个行踪不定的人,可是,我却在为你送行,一会儿你就要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转战边疆了。
你要到万里外的安西去建功立业,临别时,我有千言万语要对你说,然而我这惜别的情怀只能用举杯对饮来表示。
你就要到阻挡敌人的燕支山以外,我却留在太白山东面的长安。
尽管你将要去的地方有万里之遥,朋友之间的离别之苦也的确令人难过,但是要把心放宽些,不要因别离而心情惆怅,应该为捍卫国家的安全而贡献力量。
【阅读训练】1.这是一首送别诗。
朋友将去之地,标题中点明是:_____,诗中的句子是:_______。
2.送别时,诗人与朋友正在________,其根据是:______________。
3.表现诗人对朋友惜别之情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诗人用______、____等诗句来激励朋友。
5.默写高适的诗句。
【参考答案】1.安西虏障燕支北2.饮酒心事一杯中3.心事离魂惆怅4.功名万里外离魂莫惆怅5.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典型题及答案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高中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考语文中,古诗词鉴赏题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典型题目及其答案。
一、题目:鉴赏李白的《静夜思》
二、答案: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短诗。
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句,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抬头望月的情景。
诗中的“霜”字运用得巧妙,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喜爱和思乡的深切情感。
在表现手法上,李白巧妙地运用了形象描写和抽象思考相结合的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染力。
三、题目:鉴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二、答案: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题壁诗,寓意深刻,意境高远。
诗人以登高远望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历史长河的感悟。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寓言人的追求和理想。
诗中的“千里目”和“一层楼”既是实指,也是虚指,表达了人们不断追求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表现手法上,王之涣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诗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和启示作用。
以上是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典型题目及其答案,这些题目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解题思路和技巧的掌握,学生也可以提高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高中语文阅读步步高_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阅读步步高-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第一部分诗词常识篇1.出塞二首(其一)1.B C。
2.用了互文手法,意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
“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限制词,一经互文,便造成了苍茫、幽远的意境,引发读者抚昔思今,边塞战争何日是个终了? 3.后两句借用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2.田园乐1.六言绝句古体诗五言绝句[注意:孟诗不是近体诗]2.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
诗中的“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3.主要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
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如“复”与“更”的对仗也很经心,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
3.山居即事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水田园2.“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3.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4.夏日南亭怀辛大1.五言古诗田园诗(怀人诗亦可)2.纳凉情景怀人情思3.(1)表现了诗人夏夜纳凉时闲适自得的情趣;(2)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1)从嗅觉、听觉人手,清香可嗅,滴水可闻,此外更无声息,写出了夏夜的宁静美丽,清爽怡人;(2)竹露滴清响,以动写静,运用了衬托的手法;(3)悦耳清新的水滴声,自然引出下句“欲取鸣琴弹”。
5.妙在这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还妙在“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传神地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
[“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5.山房春事二首(其二)1.七言绝句边塞2.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3.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 6.城东早春1.清新清幽[因为它刚刚显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作者用“才”、“半”暗点“早”字,“半未匀”的柳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作业(含答案)
一、(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 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
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
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 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精选]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共50题
[精选]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共50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行王建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①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注)①的知:确切知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喜乐自得的样子。
他们因为丰收,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
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叠词“索索”写出了一派忙碌的场景。
织妇因喜悦,虽面对五月艳阳,仍觉麦香中的热风清凉宜人。
C.七、八两句写村民们拿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绢匹交租,因丰收而足够应付官家,村民们的这种喜悦心情契合全诗的感情基调。
D.此诗直陈其事,全诗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饰,立意精巧,凝炼精警,于平易中见深刻,是乐府诗中的佳作。
2.简析本诗最后四句的内容及其传达出的思想感情?【答案】1.C2.①最后四句写村民们不奢望吃饱穿暖,只求保住耕牛,不被抓进衙门就高兴了。
②寄寓了作者对淳朴善良的村民们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③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无情剥削。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C.“契合全诗的感情基调”是错误的。
七、八句描写丰收的场面,和诗歌“悲苦”的情感不一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诗歌最后四句的意思是:在这丰收的年景里,他们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官府的横敛就行了。
乡民们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通过“卖黄犊”“身即乐”可知,淳朴善良的村民们的命运非常的悲惨,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的村民们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同时通过“输得官家足”可知,百姓们虽然获得丰收,但是要应付官家,所以也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无情剥削。
【经典】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共50题
【经典】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共50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楼米芾①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米芾是一位不肯与世俯仰的画家、诗人,仕途不顺利,被世人称为“米颠”。
一生喜好山川之胜,晚年过镇江,因喜爱其江山胜境而定居下来,这首诗是他定居镇江后的作品。
②铁瓮:宋时望海楼在镇江城内,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用夸张的手法,写铁瓮城矗立云间,烘托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B.颔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三峡江声,虚写六朝时江上帆影。
C.涛声阵阵,片片帆影,激发诗人作诗的逸趣,引起诗人饮酒的雅兴。
D.尾联面对如画美景,诗人倍感欢欣快乐、心情舒畅。
2.姜白石论诗曾说“篇终出人意表,或反终篇之意,皆妙”(《白石诗说》),请从全诗的情感变化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D2.⑴首联是诗人自远方对望海楼的仰视,描写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颔联是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
望海楼面临大江,昼夜奔流着的涛声传入耳际,触发了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是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是帆影落到樽前,可谓妙趣横生,诗人心情愉悦。
⑵然而无限好的夕阳在画角声中也已西沉,此情此景使诗人心绪变得黯然。
尾联以“忽忆”二字领起,诗歌的情调急剧变换,诗人却想不到到哪里才是自己心意欢乐之处。
和煦的春风、皎洁的秋月一向被认为是自然中美的代表,但诗人却对此感到茫然,表露出低沉伤感的情绪。
⑶诗人赏景时逸兴遄飞,兴致盎然,在尾联诗人却抒发了满怀的愁绪,“出人意表”“反终篇之意”,虽显得有些伤感,但从中却可窥见不肯与世俯仰、仕途不顺利的诗人内心所隐藏的难以言述的苦闷,所以这结尾就更富深情、更含深义了,足见其构思之妙。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耕者苏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
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放慵陈与义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唐叔良溪居【明】张羽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注】灺(xiè):灯烛灰,此指香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犹”“已”就颇见功力,请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行(宋)刘克庄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①,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本诗颔联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__________的特征。
(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海棠(宋)王安石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娆脸薄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耕者苏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
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放慵陈与义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唐叔良溪居【明】张羽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注】灺(xiè):灯烛灰,此指香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犹”“已”就颇见功力,请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行(宋)刘克庄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①,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本诗颔联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__________的特征。
(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海棠(宋)王安石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娆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海棠(宋)崔鶠浑是华清出浴初,碧绡斜掩见红肤。
便教桃李能言语,要比娇妍比得无。
(1).两首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表现海棠的特点。
(2).简要分析两首诗各用什么手法表达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②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③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本诗是他第一次被贬到阳山(今属广东)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恩波:皇帝的恩泽。
③斗:通“陡”。
(1).赏析第二联中“竞”“闲”二字的妙处。
(2).“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请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秋怀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1).赏析颔联。
(2).诗人“黯然”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答张十一①唐•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到郴州林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踯躅:杜鹃花的一种。
③恩波:皇帝的恩泽。
④斗:通“陡”。
(1).赏析颔联的“竞”和“闲”二字的妙处。
(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放慵陈与义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请作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①花。
注:①荞麦: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季开小白花。
(1).这首诗中“卢岵山居”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诗歌的尾联为什么要写荞麦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诗这首诗选择了那些意象、表现了景物哪些特点?(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具体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元散曲)〔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3.北斋雨后文同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字与可,苏轼的表兄。
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1).此诗在体裁上属于(2).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诗往往体现“诗中有画”的特征,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请到北斋处理公务。
C.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双禽”、“一蝶”乃为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
D.北斋雨后之景与品茗赏画之乐予人“野性”,更令诗人恩慕出仕前的生活。
(3).此诗颔联深为后人北斋雨后称道,试赏析其中的意境。
1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杜甫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
楹:柱子。
③赊:远。
(1).诗的颔联描写了什么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的颈联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
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小题。
塞上闻笛张祜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夜笛词施肩吾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1).第一首诗末句中的“稀”字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2).请联系已学诗词,简要分析第二首诗中的“西楼”意象的作用。
(3).两首诗在描写笛声的艺术技巧上有何异同?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2)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18、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谢榛①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字茂秦,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
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1)诗歌的前四句的主要意思什么?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2)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兄弟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的痛苦?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齐安郡晚秋①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
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1).本诗第一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有人说,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情。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作者写“露”“月”“泉”“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两句在写作手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下列诗歌,回答文后小题。
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鸩鸾竞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酒楼秋望华岳【注】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1).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