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与解析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与解析练习题及答案一、古诗文背诵1.《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早发白帝城》 -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登岳阳楼》 -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二、古诗文解析1.《登鹳雀楼》此诗为王之涣所作,形容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人类对于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
诗意深远,给人以高瞻远瞩的感觉。
2.《静夜思》这是一首描绘思乡之情的诗作,李白通过明月的光辉唤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温馨的感受。
3.《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白帝城早出的情景,通过描写江陵的壮美景色和行船的艰辛,深刻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宏伟自然的赞叹。
诗意豪放,给人以激励奋进的力量。
4.《春晓》此诗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场景。
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春天的好处和美好,给人以欣快的心情。
5.《登岳阳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岳阳楼时的感受,通过展现江南水乡的美景和时局动荡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诗意激昂,给人以激励振奋的力量。
三、练习题及答案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
2. 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最想念的是什么?答案:故乡。
3. 孟浩然的《春晓》中,诗人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春天的美好?答案:春天早晨的景色。
4. 杜甫的《登岳阳楼》中,诗人对什么表达了忧虑和关注?答案: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
以上为八年级语文古诗文背诵与解析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汇编一.《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
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描写写主人公对淑女疯狂地相思与追求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二.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
作用: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八年级下册古诗《诗人赏析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古诗《诗人赏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___的作品。
2. 《静夜思》中的作者在何地写下这首诗?
答:___
3. 《白日依山尽》中的作者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答:___
4. 《望江南》这首诗中的作者是在望着什么地方?
答:___
5. 《悯农》这首诗的作者是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A. 《悯农》
B. 《静夜思》
C. 《望江南》
D. 《白日依山尽》
答:___
2. 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什么自然景观?
A. 河流
B. 山峦
C. 夜晚
D. 沧海
答:___
3. 下面哪位诗人是唐代的代表作家?
A. 苏轼
B. 白居易
C. 杜牧
D. 王之涣
答:___
三、判断题
1. 《白日依山尽》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答:___
2. 《悯农》这首诗描写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
答:___
3. 《登鹳雀楼》这首诗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
答:___
四、解答题
请根据你对以上诗歌的理解,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的原因,并分享你对这首诗的感想和体会。
{你的作答内容}
以上是关于八年级下册古诗《诗人赏析练习题》的练习内容。
完成后请交给教师进行评分。
部编版八下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下期末课外古诗词习题及答案资料:【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名句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课外古诗词诵读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二、送友人/李白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四、卜算子•咏梅/陆游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原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作者】常建(708年—765),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
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背景】常建,唐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弟,太历时曾任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尉。
一生仕途不得意,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
此诗是诗人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
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景物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淡泊的襟怀。
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始建于南齐。
禅院,寺僧居住修行的地方。
【主题思想】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赏析】这首诗曾被宋代洪驹誉为“全篇皆工”,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之一。
由于诗人的仕途失意,所以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寻幽探胜。
诗中所说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是六朝齐代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而建。
常建早已对这座历经百年的古寺心弛神往。
首联“清晨入古寺”一句,一点时间,二点此寺是古寺,唯其是古寺才使得作者清晨起游,其向往之情可见一般。
第二句“初日照高林”继写入寺所见,作者没有写古寺佛殿的宏伟与庄严,而是去写那初升的太阳和耸立的高林,这不仅能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同时还有一种幽静之意,“高林”一词还与“古寺”相照应。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中考考查内容1.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
(1)概括古诗词的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
(2)能联系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做出自己的评价。
(3)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4)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能说出自己对古诗词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体会。
2.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法。
(1)从遣词用语、修辞方面揣摩、推敲、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词语、诗句的含义。
(2)从作者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古诗词在语言中所寄寓的深意。
(3)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把握内容,体会情感1.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看题材。
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如:田园诗多写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或向往;写景诗多写诗人对自然的陶醉、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送别诗多写与友人的惜别、对亲人的思念、对友人或亲人的安慰劝勉;边塞诗多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愤、思乡念亲的孤独;咏物诗多写自己的人生态度、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蕴含对人生道理的理解;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对民众的同情等。
(2)抓题目。
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首诗是写诗人读书的感受。
因此,从题目入手,应该成为感知诗词内容的重要环节。
(3)析词义。
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
初中课外古诗词理解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语文
初中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题(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分)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答案:【小题1】破满目凄然【小题1】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4分)宴词王之涣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畎:田间小沟。
1、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结合全诗简析其作用。
(2分)2、结合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试从表现手法上赏析《宴词》一诗的后两句。
(2分)答案:1、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
一、二两句寓情于景,眼前美景激起诗人因友人离别而生发的无限依恋。
(1分)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以舴艋舟之小之轻反衬愁之重之浓。
而《宴词》一诗,三、四句则用“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解析:【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先根据“绿悠悠的春水、涓涓的田沟流水”等描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然后根据一、二两句景物的特点以及整首诗歌的内容来简析其作用。
2、【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先分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一句,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船的小来反衬词人的愁之多;然后根据“反衬”这种手法,来分析《宴词》的三、四两句,用桃溪的浅来反衬诗人对朋友的情之深。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初二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通过古诗词的鉴赏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下面是一些初二古诗词鉴赏的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练习题一:鉴赏古诗词1. 以下哪一首不属于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A) 登高B) 月夜忆舍弟C) 春暮喜雨D) 赠花卿答案:C) 春暮喜雨2.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C) 白居易3.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哪首诗?A) 《清明》B) 《静夜思》C) 《登鹳雀楼》D) 《登高》答案:C) 《登鹳雀楼》练习题二:填空练习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依山尽”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在山的尽头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
答案:思乡之情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答案:应该珍惜人生的美好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练习题三:解释诗词中的意思1. 解释下列名句的意思:“朝辞白帝彩云间”答案:这句出自杜甫的《登高》诗中,意思是早晨离开白帝城,云彩被美丽的山景所遮挡。
2. 解释下列名句的意思:“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答案:这句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意思是鸟儿宿在池塘旁的树上,僧人在月光下敲门而入。
练习题四:填写作者及诗名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唐代诗人__王之涣__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2.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是南宋诗人__苏轼__的《赤壁赋》中的名句。
练习题五:连线练习将下列句子与相应的古诗词名句连线。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3.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4. "卧看牵牛织女星"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望岳》D)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答案:1-B,2-D,3-C,4-A本文为初二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及答案,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和分析,提高了同学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1、《长歌行》1.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2.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3.诗中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4.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5.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
(惜时劝学)。
2、《野望》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3.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5.“东皋薄暮望,”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徙倚”是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的心情。
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7、本诗写景有特色?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8、“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早寒江上有怀》1.诗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2.诗中表现诗人欲归不得的抑郁之情的诗句:3.诗中借“乡泪”、“归帆”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4.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5.诗中交代家乡的位置而自然成对诗句:6.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远离他乡的羁旅之情的诗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7、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8、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2.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又心怀内疚的诗句:3.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4.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5.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人教版语文八上课后十首古诗赏析练习题
八上课后十首古诗赏析练习题(一)《长歌行》汉乐府(郭茂倩)1.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揭示什么道理?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葵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生长。
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甚至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美景想到人生易老,鼓励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进。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画面。
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
(二)《野望》王绩(唐)1. “徙倚欲何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发挥你的想象,用现代汉语发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的景象。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三)《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1.任意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融情于景,把思归的哀愁和前途茫茫的愁绪寄寓在迷茫的黄昏江景中。
2.用简洁语言描绘“木叶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秋风乍起,树叶纷纷飘落,大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涌起层层巨浪,令人倍增寒意。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思归哀情和前路漫漫的愁绪。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1、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现的画面。
水汽蒸腾笼罩整个云梦大泽,洞庭湖水波涛汹涌彷彿就要撼动岳阳城一般。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蒸”是”“弥漫“之意,写出了水气蒸腾笼罩云梦泽的朦胧景象,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撼”是摇动之意,写出了波涛翻滚汹涌的气势,突了了洞庭湖的壮观。
(完整)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赏析题
(完整)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赏析题阅读古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表现诗人晚年生活十分凄凉的一句:(1分)僵卧孤村不自哀2、诗中“僵”、“孤村”点明了诗人怎样的处境?有什么作用?(2分)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鲁山山行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有人说,颔联的“改”“迷”二字下得妙。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改”,即变化,(1分);紧扣了题目“山行”(或:点明诗人随峰同路转,欣赏不断变化的美好景色的愉悦心情。
)(1分)。
“迷”是沉2、诗的尾联(第四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运用设问修辞手法,(2分);表达诗人淡泊、恬静的心境。
(2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1、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2分)3、词的上阕,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怎样的境界?(3)作者描写了兰芽溪水、沙路无泥和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塑造了一个清新、洁净、幽雅的境界。
4、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同意。
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
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
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7、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8、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答: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
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
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9、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习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习题
本文档将提供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关于古代诗词的赏析题。
以下是一些题,供学生进行练和巩固。
1. 下面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的开头两句,请补全下面的句子: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 “天涯霜刃露,千里月弓轻。
”
- “戍鼓断人行,边秋露冷透。
”
- “山寒百里雪,更夜直千钧。
”
2.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并说明是哪首古诗: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3. 根据句子补全诗句:
- “楼倾千尺水倒千寻石” 出自哪首古诗?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 “楼倾千尺水倒千寻石。
”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词赏析的一些习题。
希望这些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初中八年级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初中八年级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㶚上①秋居马戴㶚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㶚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②致此身:以此身为国君尽力。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意境。
(2)诵读“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字?请说说你的理由。
(3)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感情?请简要概述。
【答案】(1)秋夜寂静无声,只听见荒郊庭院内树叶飘落的声音,寒夜已至,独自一人被寒意包围,面对昏暗孤灯,倍感凄凉。
(2)示例一:重读“空”字,意为“空旷,空荡",突出庭院的空寂氛围,抒发作者独处空园的孤寂愁苦之情示例二:重读“滴”字,采用以声衬静,用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轻微响声来衬托秋夜的宁静,表达作者独处空园的孤寂愁苦之情示例三:重读“孤”字,强调隔壁只有一个野僧作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只与野僧相伴的孤寂愁苦之情。
(3)羁旅漂泊的思乡思亲、久居荒郊的寂寞孤独、怀才不遇的惆怅苦闷。
【解析】【分析】(1)本题作答要抓住“落叶”“寒灯”“夜”等意象,描绘秋夜寂静、凄凉的氛围,叙写人面对此景时寂寞孤独的心情。
(2)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羁旅漂泊的孤独、思亲之情,还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惆怅苦闷的心情。
据此,诵读“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这一句时,可重读“空”字,抒发作者独处空园的孤寂愁苦之情;重读“滴”字,采用以声衬静,用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轻微响声来衬托秋夜的宁静,表达作者独处空园的孤寂愁苦之情;重读“孤”字,强调隔壁只有一个野僧作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只与野僧相伴的孤寂愁苦之情。
(3)此诗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
初中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
1.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精确,描述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2).这首诗表示了诗人什么思惟情绪?答:忧国忧平易近2. 送友人薛涛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1).诗歌前两句描述了秋天月夜悲凉(悲惨悲凉凄清) 的气象.(2).本诗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情绪?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此外快乐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3.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色?答:写出了秋夜的漫长.(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如何的心境,全诗依靠了诗人如何的思惟情绪?答:凄清孤寂.热闹悠思的心境.4.菩萨蛮 [宋]高不雅国何必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木樨喷鼻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注释]①瞑:阴暗.②滟滟:月光动摇的样子.③金饼:比方圆月.(1).这首词的上片写待月的心境, 下片写弄月.(2).这首词中表现了季候特色的词语有哪些? 木樨西风(3.).你以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绪产生了如何的变更?答:作者开端时的心境是欢乐.爽朗的,后来心境就变得愁苦起来.5.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青春,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示了作者如何的心境?答:用“惊”一词表示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奇.欣喜之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活泼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答: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段,表示了诗人盼望春天的迫切心境,活泼而传神;把白雪比方成飞花,把初春的萧条写成了二月的热烈,富有情趣.6.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色?景物:江.鸟.山.花. 特色:碧绿.雪白.青翠.火红.(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扼要赏析.答:“欲”字暗示“将要”,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段,付与花朵以动态,形象活泼地写出了花朵的色彩红艳,摇曳多姿.7..闺怨 (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1)诗中“孤”字寄义丰富,请做扼要剖析.答:既写月影的孤独,也写出了思妇的伶丁心理.(2)这首诗经由过程主人公思妇表达了如何的思惟情绪?是如何递进表达的?扼要答复.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愿望借助梦乡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8.从军行(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活捉土谷浑.(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组成了如何的一幅边塞军旅图?扼要剖析.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衬托了军事形势的重要;“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部队的强劲凌厉.由此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昏天黑地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撤退的画面.(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如何的情绪基调?为什么?扼要答复.答:因为部队自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情绪基调.9.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纭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段,表示了作者如何的情绪?比较.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比较,表示了作者面临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惋之情.(2)后两句写得饶有味味,请作具体赏析.答: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掉所望,纷纭绕墙而去,它们信任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疑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付与“人”的聪明,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志.心理写得活灵巧现,妙趣横生.10.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色,请具体赏析.答:第一句从色彩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外形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练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色.(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如何的思惟情绪?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韶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叹.“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性命短促的感叹和无奈的思惟情绪.11.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雷同,都是描述农村(田园.村庄)风光.(2)词的上片在描述春天的气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异常传神?破.鸣.点(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绪?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涯的观赏.流连之情.12.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卸了诗人不雅景的容身点?吟余小立阑干外(2)诗人描述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必“只”?说说你的懂得.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暮景暮年,天色阴暗,加上距离较远,望曩昔,昏鸦天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初二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初二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初二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一、阅读下列各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答案:1、用“千”字好。
“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一、阅读下列各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一、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二、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着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答案:1、用“千”字好。
“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
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四、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五、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答案:1、“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2、呼应“迟日”,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六、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七、送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答案:1、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镇繁荣,民风淳朴。
2、“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八、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答案:1、“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君的急切心情。
2、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九、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十、(一)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都是指诗人自己。
2、想得、遥知。
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二、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江郎山和韵①宋辛弃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1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B.8月11日晚,中国男篮打响了2006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赛的首场比赛,姚明复出领军对阵诺维茨基统帅的德国队。
C.一些学者认为,圣诞节如今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一个节目,而不能简单视为西方的“舶来品”。
D.交通建设质量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生活及生命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1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和西部地区能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成败攸关。
B.据美联社报道,以色列内阁8月13日通过了联合国安理会呼吁以黎停火的决议,为持续一个月之久的以黎冲突的结束清除了一个主要障碍。
C.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截至8月15日的统计表明,我国正在遭受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B.得知情况,他立即掉转车头赶往案发现场,并下达命令:—定要不惜任何代价、任何手段,确保人质安全。
C.从“民族英雄”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这种大起大落,不仅韩国克隆专家黄禹锡本人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让整个韩国科学界为之蒙羞,更让人类克隆科学研究遭受了重创。
D.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缺点,不应该袒护,而应该及时提出批评,加以帮助。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公民都遵守道德规范。
这包括执法者要具备人道主义、理性和平、善良宽容的素质。
B.会议对“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改革措施和主要政策取向的讨论是很富有成效的。
C.政协提案在网上征集民意,进而以民意为基础进行重点督办,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和民意内容的制度创新。
D.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B.就复旦大学今年自主招生以面试为主、高考成绩为辅的做法,有关人士指出:“这是中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
”C.北京远途的游客基本上还是靠文化遗产,而这样的观光旅游如果再深度发展、深度体验就变成文化旅游了。
D.许多有识之士认为,安全、诚信以及防止文化不受污染等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