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古诗词鉴赏练习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古诗词赏析实例教案

初中古诗词赏析实例教案

初中古诗词赏析实例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

2. 理解诗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掌握诗词的一些基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会。

3. 诗词修辞手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词意境的感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文的朗读录音。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诗文创作的背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登鹳雀楼》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韵律和意境。

2. 学生自由朗读诗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

二、诗文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诗文的背景,介绍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文,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理解诗文的内容。

3.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等。

三、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1. 教师讲解诗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2. 学生举例分析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四、赏析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诗文的意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感悟和理解。

3.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2. 学生根据对本诗的理解,尝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登鹳雀楼》,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词的基本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想象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基本特点:诗、词、赋、散文等不同体裁的特点。

2. 古诗词鉴赏方法:意象分析、情感分析、手法技巧等。

3. 经典古诗词案例分析: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古代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古诗词,让学生亲身体验鉴赏过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鉴赏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诗词,让学生亲身体验鉴赏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鉴赏心得。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古诗词鉴赏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古诗词鉴赏的试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古诗词鉴赏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教材。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古诗词鉴赏的参考书籍、文章、视频等,以便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古诗词鉴赏资源,如古诗词网站、论坛、博客等。

七、教学环境: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3. 互动平台:建立线上互动平台,方便学生提问、交流、分享鉴赏心得。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课题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作者背景、诗词类型等。

2. 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评价古诗词的艺术特色。

3.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掌握。

2. 古诗词鉴赏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古诗词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古诗词艺术特色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古诗词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古诗词的趣味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感受。

二、古诗词基本知识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诗词类型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提问解答。

三、古诗词鉴赏方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四、古诗词鉴赏实践(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古诗词,学生运用刚学的鉴赏方法进行鉴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教师提供相关的古诗词资源或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古诗词主题与情感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主题与情感,如爱情、友情、山水等。

2. 学生分析一首给定的古诗词,尝试理解其主题与情感。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古诗词意象与修辞手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古诗词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学生分析一首给定的古诗词,尝试识别其中的意象与修辞手法。

八、古诗词结构与韵律分析(10分钟)1. 教师介绍古诗词的结构与韵律,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初中诗词赏析课外阅读教案

初中诗词赏析课外阅读教案

初中诗词赏析课外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赏析经典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象、意境、情感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诗词的美感,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诗词选材:选取初中阶段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古代诗词,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

2. 诗词类型:包括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豪放词、婉约词等不同类型。

3. 教学方法:采用阅读、讲解、讨论、写作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1.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意象、意境等,掌握诗词的基本情感和哲理。

2. 讲解分析:教师对诗词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体验诗词的美感。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诗词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4. 写作实践: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词,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写作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测试或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诗词内容、意象、意境等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创作的诗词在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诗词文本: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经典古代诗词。

2. 参考资料:有关诗词的解析、注释、背景介绍等资料。

3. 教学工具:如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和具体情况进行安排,一般情况下,每首诗词的教学时间为1-2课时。

七、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和赏析诗词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2.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诗词学习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4.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词中的情感和哲理。

初中语文课文诗词赏析教案

初中语文课文诗词赏析教案

初中语文课文诗词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

2.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典故、表达技巧和情感,深入领会诗词意境。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诗词中的意象解析。

2. 诗词表达技巧的分析。

3. 诗词所蕴含的情感理解。

教学难点:1. 诗词中古代典故的理解。

2. 诗词深层意境的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全文。

2. 相关文学鉴赏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谈论诗词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 提问:你们对苏轼的了解有多少?他的诗词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诗词的大意。

2. 让学生结合注释,解析诗词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

2.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等,解释其寓意和艺术效果。

3. 讲解诗词中的表达技巧,如夸张、比喻、象征等,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4. 深入剖析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如作者对狩猎的热爱、对壮志未酬的感慨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2.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课堂互动。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中的意象、典故、表达技巧和情感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苏轼的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江城子·密州出猎》,使学生了解了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分析了诗词中的意象、典故、表达技巧和情感。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课堂互动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诗词时,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初三语文教案诗词鉴赏精讲

初三语文教案诗词鉴赏精讲

初三语文教案诗词鉴赏精讲教案:初三语文教案-诗词鉴赏精讲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人名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2.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角度去欣赏和解读古代诗词;3. 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诗词鉴赏的基本理论;2. 中国古代文人名家及其代表作品;3. 根据诗词的意境进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理解诗词的意境;2. 如何把握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式;3. 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去欣赏和解读古代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诗词的了解和感受;2. 提出学习诗词鉴赏的目标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诗词鉴赏基本理论讲解诗词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诗词的韵律、格律、意境等方面的要点,并与学生一起分析一首古代诗词的结构和意义。

2. 中国古代文人名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中国古代文人名家的背景和创作风格,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重点介绍李白、杜甫、王维等著名诗人的诗词,并与学生进行解读和讨论。

三、实践操作(40分钟)1. 分组朗诵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进行朗诵,并通过朗诵来感受诗词的音韵和意境。

2. 创作情感表达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根据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四、固化扩展(30分钟)1. 课外阅读推荐推荐一些与课堂所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和诗集给学生,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和研究。

2. 口头表达让学生随机抽取一首古代诗词,并以口头形式进行诗词的鉴赏和解读。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古代诗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也有了初步的掌握。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外古诗词初一教案

课外古诗词初一教案

课外古诗词初一教案【篇一:8人教七下语文课外古诗词教案】人教七年下册级课外古诗词教案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教学难点:运用所学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词句。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背诵、练习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孔子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

“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

)“不学诗,无以言。

”会吟诗、会品诗、会做诗,是人的一个重要的人文素养,它可以滋润、提高和升华人的精神气质,使人变得高雅脱俗,因而说的话就不庸俗、不卑劣、不低级趣味。

有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诗为证: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共同领略我中华诗词之魅力。

二、诗歌分类叙事诗古体诗文人诗表达方式体裁律诗作者抒情诗近体诗民歌绝句三、前五首诗学习(一)、学习《山中杂诗》1、作者介绍: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

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

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

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

吴均“善描绘山水风光,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2、内容赏析:a:黄昏时分,山边暮霭弥漫,竹林中能看到落日的余辉——这是头两句所描写的画面。

不是“山”而特意点出是“山际”,不是“竹”而特意点出是“竹中”。

这别致的观赏角度使画面平添了几分幽谧气氛。

初三语文古代诗歌赏析教案

初三语文古代诗歌赏析教案

初三语文古代诗歌赏析教案【教案一】古代诗歌赏析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3. 学习赏析古代诗人的作品,培养审美情操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概述2. 古代诗歌的分类与特点3.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4. 古代诗人的作品赏析三、教学过程一、古代诗歌的概述(10分钟)1. 引入:通过播放古代诗歌的朗读或演唱,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提示学生回忆:你们了解过哪些古代诗歌?3. 导入新知:课堂上出示古代诗歌的图片,并简要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二、古代诗歌的分类与特点(15分钟)1. 提示学生思考:古代诗歌有哪些分类?2. 引导学生认识:古代诗歌可以按照题材、体裁和形式进行分类,并介绍每种分类的特点。

3. 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古代诗歌的分类与特点,并准备分享给其他同学。

三、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20分钟)1. 教师讲解: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包括鉴赏诗歌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鉴赏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2. 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教师选择几首古代诗歌案例,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诗歌的内容、意境和艺术特点。

四、古代诗人的作品赏析(40分钟)1. 学生展示:学生按照古代诗歌的分类,选择一位古代诗人的作品进行赏析,并用PPT或海报的形式进行展示。

2. 学生评价:其他同学根据指定的评价标准,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互动讨论。

3.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并补充相关的知识和观点。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10分钟)1.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小结,并提醒学生复习梳理所学知识点。

2. 延伸: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继续赏析一首古代诗歌,并用书面形式写出鉴赏体会和分析。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学修养。

学生在展示和互动中发挥了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

初中课外古诗题鉴赏教案

初中课外古诗题鉴赏教案

初中课外古诗题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春晓》的意境,了解作者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词语、感悟意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春晓》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2. 学习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2. 运用诗歌鉴赏方法,深入解读古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春晓》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

2. 朗读感悟(5分钟)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诗的韵律美。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品味词语(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字词,如“春眠不觉晓”“夜雨”“花落”等,分析词语在诗中的作用和意义。

4. 解读意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悟诗中的意境。

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早晨,鸟儿的鸣叫声等。

5.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什么情感?你还知道哪些描绘春天的古诗?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晓》的意境美和诗人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春晓》。

2. 收集其他描绘春天的古诗,进行欣赏和鉴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古诗鉴赏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初中诗词鉴赏的教案

初中诗词鉴赏的教案

初中诗词鉴赏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诗词的语言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2.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验诗词中的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诗词的意象和情感。

2. 学会欣赏诗词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教学难点:1. 理解诗词中的隐喻和象征。

2. 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诗词选材:选取一些适合初中生欣赏的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词知识,如诗词的分类、韵律、意象等。

2. 提问:什么是诗词?诗词有什么特点?二、诗词的语言美(10分钟)1. 讲解诗词的语言特点,如简洁、生动、形象等。

2. 举例分析诗词中的语言美,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 学生自主欣赏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语言美的句子,并与同学分享。

三、诗词的意象美(10分钟)1. 讲解诗词中的意象概念,如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

2. 举例分析诗词中的意象美,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楼望辽阳,想象边塞风光”。

3. 学生自主欣赏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意象美的句子,并与同学分享。

四、诗词的情感美(10分钟)1. 讲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悦、忧愁、思念等。

2. 举例分析诗词中的情感美,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学生自主欣赏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情感美的句子,并与同学分享。

五、诗词鉴赏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首诗词进行鉴赏,从语言美、意象美和情感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语言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词,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3. 布置作业: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鉴赏和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题赏析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题赏析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题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赏析方法,能够分析古诗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方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古诗的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相关古诗文本、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及其原因。

2. 教师总结: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以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境、深沉的情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赏析古诗。

二、古诗赏析方法讲解(10分钟)1. 语言层面:分析古诗的语言美,如音韵、对仗、修辞等。

2. 形象层面: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形象,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3. 表达技巧层面: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如抒情、描写、议论等。

三、对比阅读(10分钟)1. 教师提供两首古诗,要求学生分别进行赏析。

2. 学生对比两首古诗,分析它们的异同。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古诗的赏析心得,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进行详细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古诗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方面。

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体会古诗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调古诗赏析的方法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赏析方法进行分析。

2. 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心得,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阅读、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古诗的基本赏析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教案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教案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这首古诗。

2. 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学生对古诗深层含义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登高》的全文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

2. 提问:你们对古诗有什么感受?古诗中有哪些元素让你们感到美?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展示《登高》的全文,让学生自读并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 教师对《登高》进行逐句翻译和讲解,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三、赏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赏析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意象或修辞手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3. 各组汇报自己的分析和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创作与展示(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登高》的意象和情感,创作一首小诗。

2.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到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提问:你们认为古诗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如何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深入的阅读和赏析,下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古诗选集或文学著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赏析《登高》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5篇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5篇

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5篇九年级语文古诗鉴赏教案1学情分析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难点。

九年级学生在之前已学习过一些词,如《天净沙秋思》、《苏幕遮》、《浣溪沙》等,已经有了基本的诗词语言感受能力,在课本注释及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

但是,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创作讲究竟境的深远,学习古诗词不能仅满足于背诵、翻译和简单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分析、品味、赏析古诗词。

鉴于学生的欣赏能力较低,想要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下功夫琢磨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注意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领悟词中的思想情感,体会悠远的意境,学习精妙之处,教材分析《望江南》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的一篇名作。

作者温庭筠,有“花间鼻祖”之称。

他的词作内容以闺情为主,风格浓艳精巧,音律和谐,在词有较大影响。

这是一首闺词小令,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全词不足30字,但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语质朴而含蓄,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

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诵读并准确默写这首词。

2.抓住意象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词的意境。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婉约细腻的词风,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抓住意象理解词中表达的情感,体会词的意境。

2.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婉约细腻的词风,领会其艺术感染力。

教学方法:导入——诵读——感悟——赏析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菩萨蛮》(《甄嬛传》插曲),自然引出本课题作者:同学们,听着动人的歌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娇柔的女子在对镜梳妆,精致的装扮掩不住幽怨的眼神,内心那份孤独寂寞道不出,言不尽……这首曲子的词作者是一位有名的词人——温庭筠。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鉴赏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鉴赏

初三语文教案古诗鉴赏古诗鉴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2. 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解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模仿古诗风格,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 掌握古诗的基本写作技巧;3. 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创作自己的古诗。

【教学准备】1. 课本《古诗鉴赏》;2. 多种古诗材料;3. 黑板、粉笔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可使用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作为导入,让学生观察画中的山水景色,了解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环境和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呈现(10分钟)1. 老师呈现一首古诗,通过学生的直观感受,了解古诗的美感和独特韵味。

2.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古诗的文字,注重发音和节奏,使学生自然地感受到古诗的语言韵律。

三、分析(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基本特点,如字数、句式、韵律等。

引导学生注意掌握基本的字音意义。

2. 老师与学生一起解读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隐喻和比喻。

四、练习(20分钟)1. 老师提供多首古诗材料,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赏析的方式,加深对古诗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自由发挥,模仿古诗的形式和风格,创作自己的古诗。

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五、讨论(15分钟)1.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创作的古诗。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互相评价及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同一首古诗在不同人眼中的不同解读和感受。

六、总结(5分钟)1. 老师对学生的创作和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古诗,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延伸】要求学生每周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和赏析,并写下对这首古诗的感受和理解,形成一份学习笔记。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朗读、赏析和模仿创作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了古诗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初中诗词赏析专题教案

初中诗词赏析专题教案

初中诗词赏析专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诗、词、赋等不同体裁。

2. 掌握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看题目、抓题眼、知作者、看背景、找意象、析意境、知典故、看手法、品语言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诗词的鉴赏方法3. 诗词实例分析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其原因。

2. 提问:你们对古诗词有什么感觉?古诗词的魅力在哪里?二、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介绍诗、词、赋等不同体裁的特点和区别。

2. 讲解诗词的语言特点,如对仗、平仄、押韵等。

三、诗词的鉴赏方法(10分钟)1. 讲解看题目、抓题眼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获取信息。

2. 介绍知作者、看背景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讲解找意象、析意境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从意象中感知诗人的情感。

4. 介绍知典故、看手法、品语言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手法和语言魅力。

四、诗词实例分析(15分钟)1. 选取一首适合初中生欣赏的古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

2. 引导学生按照诗词的鉴赏方法,分析这首诗词。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感受,讨论这首诗词的魅力所在。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鉴赏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古诗词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如何传承和发扬古诗词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诗词的鉴赏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分析中。

3. 学生能够在课后主动阅读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初中古诗欣赏教案

初中古诗欣赏教案

初中古诗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了解古诗的分类、特点和欣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 古诗的基本知识。

2. 古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古诗意境的理解。

2. 古诗情感的体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古诗材料,如诗词、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知识,如古诗的分类、特点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包括诗人的生平背景、创作背景等。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古诗,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子结构和意境。

3.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体会古诗的音乐美。

三、对比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与本节课古诗主题相关的其他古诗,如同一诗人的其他作品或不同诗人的类似主题作品。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比分析这些古诗在主题、意象、情感等方面的异同。

3.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你认为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如何理解古诗中的意境?”等。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古诗描绘的情景中,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

2.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并写一篇简短的欣赏心得。

最新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最新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最新九年级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诗文鉴赏教材第四章《唐宋诗词鉴赏》中的第二节《山水田园诗鉴赏》。

详细内容包括对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所选古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词中的美。

2. 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词。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意境的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王维的《山居秋暝》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意境、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古诗文鉴赏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让学生描述画面内容,引入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分析诗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接着讲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山水田园诗进行鉴赏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山水田园诗,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田园诗鉴赏》2. 内容:王维《山居秋暝》:意境、修辞手法、情感表达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意境、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山水田园诗特点:自然景观、生活情趣、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山水田园诗,结合意境、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山水田园诗,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可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等书籍,了解不同时期的山水田园诗特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共3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共3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章将学习《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诗词,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通过朗读感受诗词的美。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熟练掌握《唐诗三百首》中的十首经典诗词。

2. 了解诗词的鉴赏方法,能够对诗词进行简单的鉴赏。

技能目标:1. 能够准确、感情真挚地朗读相应的诗词。

2. 能够借助语音语调,自然流畅地达到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情感目标:1. 能够感悟诗词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意蕴,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诗词、品味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重点1. 学习掌握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鉴赏方法,领悟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2. 针对不同诗词的情感表现,引导学生展开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人情世态的感悟力。

四、教学难点1. 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诗词的意蕴和情感表达,感受到诗歌和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情感价值。

2. 帮助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进一步提高,提高语言表达和朗读的水平。

五、教学方法1. 演唱法:教师示范,让学生跟读,加深印象。

2. 情境还原法:把课文中的情景还原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其中情感变化和心态转换。

3. 对比法:对比不同种类的诗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提高鉴赏能力。

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首先问学生是否喜欢诵读古诗词,为什么喜欢。

2. 分享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请学生谈谈他们的感受。

步骤二:新课学习(40分钟)1. 学生跟着教师朗读每首诗词。

2. 针对每首诗词,教师进行简单分析,介绍背景、情感表达等,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景。

3. 分组阅读,每组选取一首诗词,翻译、解释、评论。

4. 教师进行诗词鉴赏,结合每一首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分析诗词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步骤三:巩固(10分钟)1. 由学生选取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朗读。

初中诗词鉴赏步骤教案

初中诗词鉴赏步骤教案

初中诗词鉴赏步骤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分析诗词意象,理解作者情感。

2. 运用诗词鉴赏方法,赏析诗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词资料,如诗词原文、译文、作者简介等。

2. 学生预习相关诗词,了解诗词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词。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二、诗词内容理解(15分钟)1. 学生齐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教师讲解诗词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主题。

3.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诗词鉴赏方法学习(20分钟)1. 教师介绍诗词鉴赏方法,如意象分析、情感分析、修辞手法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方法鉴赏诗词。

3. 各组汇报鉴赏结果,教师点评指导。

四、诗词赏析实践(15分钟)1. 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词进行赏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赏析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 教师总结赏析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谈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诗词。

2. 选择一首课外诗词进行鉴赏,运用所学方法,写一篇鉴赏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学习诗词鉴赏方法,进行诗词赏析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初中生如何做古诗赏析教案

初中生如何做古诗赏析教案

初中生如何做古诗赏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古诗的分类和形式。

2. 学会欣赏古诗的语言、意境、情感和韵律,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古诗的分类和形式3. 欣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4. 实践赏析古诗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诗。

2. 介绍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

二、讲解古诗的分类和形式(10分钟)1. 讲解古诗的分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等。

2. 讲解古诗的形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三、欣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讲解欣赏古诗的方法:关注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和韵律。

2. 讲解欣赏古诗的技巧: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意象、感受情感、品味韵律等。

四、实践赏析古诗(15分钟)1. 选取一首古诗,让学生分组进行赏析。

2.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赏析成果,讨论交流。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欣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拓展学习:介绍一些著名的古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诗的分类和形式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欣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能力。

4. 学生在实践赏析古诗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分类和形式,掌握了欣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赏析古诗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辅导。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课后阅读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外古诗词鉴赏
练习
1、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忧国忧民
2、送友人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苍凉(悲凉凄凉凄清)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3、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
答: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凄清孤寂。

寂寞悠思的心情。

4、菩萨蛮 [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①,高寒滟滟②开金饼③。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释]①瞑:昏暗。

②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

③金饼:比喻圆月。

(1).这首词的上片写待月的心情,下片写赏月。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桂花西风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

5、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6、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欲”字表示“将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朵的颜色红艳,摇曳多姿。

7、.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

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8、从军行(王昌龄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9、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比。

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答: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

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10、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答: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惆怅。

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

“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1、鹧鸪天(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破、鸣、点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12、题奉晚(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吟余小立阑干外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