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第一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潮汐的概念,了解潮汐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2.学会观察、思考、阅读,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潮汐的概念以及潮汐对生活的影响。
2.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讨论。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特别是地理名词和科普性词语。
2.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找寻答案。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教案、学生课本、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入潮汐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潮汐的兴趣。
2. 学习与讨论1.讲解潮汐的概念,与学生讨论潮汐对生活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一起阅读课文,理解文中描述的观测潮汐的情景。
3.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潮汐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潮汐对渔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海洋对我们生活的其他影响。
2.可以邀请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源,加深对潮汐的认识。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潮汐的概念和影响。
六、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下潮汐的形成原因。
2.练习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重点词汇:潮汐、观察、影响•本课重点:学会观察、思考,理解潮汐的概念。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潮汐的概念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培养出观察、思考和阅读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海洋地理和自然科学的兴趣。
《观潮》第一课时1
观
观潮 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划出本课的生字。 把不好读的句子找出来,多读几遍。
时间: 农历八月十八 地点: 盐官城
我会认
我会读:
chēng
观潮
称为
bó
盐官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笼罩
蒙蒙 沸腾
薄雾
昂首东望 恢复
横贯江面 依旧
我能找
笼罩: 屹立:
我理解:
人声鼎沸:
横贯江面:
默读思考:
1、每个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潮?
潮来前(2)
观潮
潮来时(3-4)
潮头过后(5)
文中哪句话能概括钱塘大潮的 特点?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中心句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3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分析】本课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
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
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作为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法学法】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
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
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
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天下奇观”。
观潮第一课时教案3篇
1、观潮第一课时教案一等奖导语:小学四年级有一篇课文观潮,大家都不生疏吧,如今小编为你总结了观潮第一课时教案。
希望喜欢!【教学目的】1.看法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开阔”、“覆盖”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潮来时的奇特现象。
3.背诵3、4自然段,积聚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感受潮来时奇特壮观的现象,积聚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进程】一、揭题导入1.同窗们,明天王老师要带大家去钱塘江边观观潮,齐读课题《观潮》。
2.钱塘江就在我们浙江省,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总有很多人慕名来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迹”。
(板书:天下奇迹)“观潮”和“天下奇迹”,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生:“奇迹”的“观”是“现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迹”的意思呢?生:“奇迹”就是奇特的现象。
生:“奇迹”就是奇特的现象。
4.课文曾经预习过了,请拿出练习纸,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王老师听说( )班的孩子写字写得特美丽,我来看看是不是名不虚传。
(覆盖、薄雾、沸腾、横贯江面、照旧、恢复)5.反应:都写对了吗?检查一下,把写错的马上修订在边上。
这位同窗的字也写得非常工整美丽。
二、全体感知1.好,把练习纸放在一边。
如今教师再请大家细心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次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作者去钱塘江边观潮。
看,课题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归结课文次要内容呢!)(工夫顺序)那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初写什么?(潮来前、潮来时、潮头当时)你怎样晓得的?(你在预习的时分关注了课后习题,可真会学习!)2.作者就是依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当时的工夫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三、研读3、4自然段,感受“奇”1.这三个局部,哪个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入?(潮来时)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看看潮来时的现象。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潮来时的现象?(3、4自然段)2.默读3、4自然段,哪些词语和句子能让你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呢?把它们找出来,本人读一读。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和文本意识。
课后拓展
03
安排拓展活动,如让学生搜集其他自然奇观的资料,进行分享
和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视频 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大潮的磅礴 气势,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出“你们见过最大的潮 水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引导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进而引出 课文主题。
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
难点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潮水的壮 丽景象,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分享个人阅读 感受,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表达欲望 。
通过朗读、配乐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阅 读氛围,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潮水的 魅力。
解决方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展 示潮水的壮观景象,帮助学生形成直观 印象。
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引导学生理 解课文内容,感受潮水的壮丽景象。
重点知识点梳理
词语积累与运用
学习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如“笼罩”、“屹立”等,以及由 这些词语组成的短语和句子。
修辞手法识别与理解
识别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并尝试模仿运用 。
文本结构与思路分析
通过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
选择评价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 组讨论、作业等。
制定评价标准
针对每种评价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公正、客观、有 效。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设反馈渠道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本课时 教学的反馈意见。
《观潮》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学生找出词语——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对照插图体会:“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是“看到的景象”,题目“观潮”的“观”意思是看。
教师: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圈画关键词语,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汇报圈画的词语:
江潮还没有来从远处潮来了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潮头奔腾西去
通过关键语句引导:潮来时是由远及近的顺序,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教师: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通过关键语句我们可以把它的时间顺序概括为——“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教师总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写潮来前的景象,再写潮来时的景象,最后写潮去后的景象,表现了钱塘江大潮奇特、壮观的景色。
教师过渡: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看具体哪部分是“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你能给课文划分段落了吗?试一试。
学生默读。
继续交流,从而明确:
潮来前:第2自然段
潮来时:第3、4自然段
潮去后:第5自然段
教师总结课文分为四部分,小组交流,归纳各部分内容段落大意。
四、指导书写,课堂演练
1.教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本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1、《观潮》第一课时
默读思考:
1、第1自然段和下面的自然段是什么关 系? 2、第2---第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再 见!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课堂小测:
1、看拼音,写生字。
yá n
( )官镇
zhà o
bá o
guàn
横( )(
huī
)复 (
áng
)首东望
笼( ) ( )雾
2、比一比,组词。
潮(
朝(
)
)
昂(
迎(
)
)
沸(
佛(
)
)
恢(
灰(
)
)
蒙(
家(
)
)
3、多音字组词。 hào ( 号 háo( ) ) 称 chèng( ) chēng( ) lóng( 笼 lǒng( ) ) mēng( 蒙 mé ng( ) ) báo( 薄 bó( bò( ) ) )
潮 称 盐 笼 罩 蒙 薄 雾 昂 沸 贯 旧 恢
hào 号召 号称 发号施令
号
háo 号叫 号哭 狂怒号
宽阔
笼罩
薄雾
风平浪静
若隐若现
水天相接
昂首东望
沸腾
横贯江面
依旧
齐头并进
恢复
奔腾
漫天卷地
我能找出四字词语: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观
潮
1、观 潮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在哪里观潮?
潮是怎么样的?
朗读感悟: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 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 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 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 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 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 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迫 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 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
《观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观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
1.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的兴趣。
2.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3.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3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方式。
2.2对钱塘江大潮的描绘及赞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知识。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情感。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强调重音和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3.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3.2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学习生字词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4.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小组讨论5.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赞美之情。
6.拓展延伸6.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6.2教师展示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7.课堂小结7.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1.2家长协助孩子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课外实践:2.1学生收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2.2家长带孩子参观钱塘江大潮,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观潮第一课时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观潮第一课时教案模板第1篇: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体会“潮来时”的壮美和神奇。
2、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
熟读背诵部分语句。
3、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领略“潮来时”的壮美和神奇。
3.领悟是如何表现观潮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观潮。
(出示课题:观潮)谁能告诉大家,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钱塘江大潮)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3、“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观”的“观”,老师请教了一下字典,共有三种意思。
请你选一选。
屏幕显示:“观” (1)看;(2)景象或样子;(3)对事物的看法或认识4、现在知道奇观的意思了吧?那么天下奇观呢?二、整体感知1、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天下奇观”,请你打开书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喜欢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山崩地裂恢复(1)指名读,注意指导“鼎、崩、沸”的读音。
(2)当小老师读,开火车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4、学生沟通反馈: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5、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爱好吧?我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
)三、朗读体会1、刚才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请你找出来!指名读课文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划一划,然后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借助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会以及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自主理解课文,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释题切入1、教师背诵一首古诗《浪淘沙》引入新课的学习。
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知道这首诗是写哪里的景象吗?写的是钱塘江大潮,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潮》。
2、板书课题:观潮(指导写“潮”字。
)二、检查学生预习1、检查生字(音难字):罩、薄、沸、踮、崩、霎。
2、检查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识字游戏(借助PPT课件完成)。
三、自读课文1、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评价钱塘江大潮,找到这个词语。
2、初步理解:天下奇观。
(谈一谈你对天下奇观的初步感受。
)3、再默看课文: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具体写观潮的过程。
4、再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课文分别写了哪些时段的景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5、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个部分的内容最能让我们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给大家推荐一下。
既然大家都觉得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最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那等一会儿我们就把这两段重点地读一读。
现在我们先读一读写潮来之前景象的段落,说说你的感受。
江面:平。
观潮的人:人山人海。
四、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1、接下来我们就要重点地来读一读课文中写潮来时的段落。
《观潮》 课件(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潮来前
人山人海 充满期盼
潮来前 响声如雷 浪潮飞奔
潮头过后 余波奔流 风号浪吼
整体感知 朗读第2-5自然段,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写了观潮前人们充满期盼,观潮时潮水由远 及近的壮观场面,以及潮头过后余波奔涌的场景。
写好生字
左中右结构的汉字, 注意三部分同宽。
注意左中右各部分瘦长并相互依傍,不能写“分家”。
很薄 薄饼
常用于书面语。
稀薄
淡薄
单薄 薄弱
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观的文章,请根据课文
内容填写导读单,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
整体感知
小组交流填写的内容,归纳第二至第五自热段 内容,核对表示时间的词语。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 观潮的人山人海、充满期盼。 第三自然段 响声如雷、出现白线。 第四自然段 白浪翻滚、浪潮飞奔、声音浩荡。 第五自然段 余波奔涌、风号浪吼。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 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创设情境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
创设情境
情境欣赏:钱塘江大潮
创设情境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评价钱塘江大潮,你会使用哪个词语呢?
壮丽
奇迹 美不胜收 震撼 奇观
创设情境 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钱塘江大潮,作者是
怎样评价的呢?
天下奇观 看到的景象
观潮
动词“看”
初读感知 认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读完后想一想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天下奇观的?
字词学习
ánɡ
昂首挺胸
bēnɡ
山崩地裂
dǐnɡ
人声鼎沸
dànɡ
浩浩荡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潮》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沿海地区壮观的潮汐景象,通过作者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潮汐的壮观和伟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潮汐这一现象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潮汐现象的认识,并通过描绘作者的观察和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潮汐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潮汐的基本知识。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描绘作者的观察和感受,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潮汐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潮汐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潮汐的壮观。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潮汐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潮汐的认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品词析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精彩的词句,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感受。
6.情感体验: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自己观察到的潮汐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潮汐的特点和作者的感受。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潮汐基本知识•作者观察与感受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
1观潮第一课时助读资料初读感知当堂检测你知道涨潮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们见过钱塘江涨潮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钱塘潮: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
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
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钱塘潮的形成: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有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
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
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
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1. 会认本课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 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观。
(重点)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目标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动时波我会认官镇立首东望时yán yì áng dùn 横浩荡荡山地裂dǐng fèi guàn hào bēng zhèn shà yú盐屹昂顿沸鼎贯浩崩震霎余【水天相接】【横贯】【天下奇观】【横卧】【山崩地裂】“崩”是倒塌。
“裂”是裂开。
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
形容水域广阔。
横躺着。
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观潮第一课时说课稿
观潮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观潮的概念,掌握观潮的意义。
2.掌握观潮的基本要素和观测方法。
3.能够运用观测工具进行实地观潮,了解观测数据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观潮的基本知识和要素。
2.实地观测观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观测工具进行实地观潮。
2.如何理解观测数据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情境下的观潮情况,使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观潮的基本概念。
2.实地观测法:通过带领学生到实际的水域进行观潮,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观测过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课堂互动法: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上课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海浪、潮汐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快速了解观潮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讲授观潮基本要素(15分钟)通过课件讲解观潮的基本要素、定义和意义等知识点,包括:1.潮汐:是指海洋中每天涨落潮水的周期性变化。
2.涨潮和退潮:是指海水在海滩上的运动,通常与潮汐相联系。
3.海浪:是指海洋中的波浪运动。
3. 运用观测工具实地观潮(30分钟)1.带领学生去海滩或其他水域实地观潮,配备必要的观测工具。
2.让学生通过观察潮汐测量仪表盘和潮汐观测记录表等工具,了解并记录观测数据。
3.引导学生分析观测数据,了解不同潮汐、涨潮和退潮等现象的特点和意义。
4. 讨论和总结(10分钟)1.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观测数据和实地观潮所感所想,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估1.对学生运用观测工具进行实地观潮的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数据记录、数据分析等。
2.对学生对观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3.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观潮实地观测工具:潮汐测量仪、潮汐观测记录表等。
2.观潮图片和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
笼
蒙
) báo( ) 薄 bó( )
háo( ) chèng( ) lǒng( ) méng( ) bò ( )
我的发现: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是拟人句,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是比喻句,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 很高的情景。)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 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是比喻句,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 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课堂小测:
1、看拼音,写n huī
áng
( )官镇 笼( ) ( )雾 横( ) ( )复 ( )首东望
2、比一比,在组词。
潮( ) 昂( ) 沸( ) 恢( ) 蒙( )
朝( ) 迎( ) 佛( ) 灰( ) 家( )
3、多音字组词。
hào ( 号
) chēng( ) lóng( ) mēng(
观观 潮潮
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 2、把不懂的生字读音弄清楚,读准确。 3、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我会读: 观潮 盐官镇 笼罩 屹立 人声鼎沸 蒙蒙的薄雾 昂首东望 沸腾 横贯 山崩地裂 依旧 恢复
我会写:
潮 称盐笼罩 蒙薄 雾昂 沸 贯旧恢
我能找出四字词语: 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