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管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管理的思考
作者:鲍炤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间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信用证结算方式对于此种买方市场来说已不太适宜,而使用商业信用交易方式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信用管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包括银行可对出口企业的信用管理提供配套服务,以及相关信用中介的推动作用。
以期使我国出口企业能积极的采用符合国际潮流的非信用证结算方式扩大出口。
关键词:国际结算信用风险信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1-0047-1
国际市场普遍呈现买方市场特征,竞争加剧,作为清偿国与国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跨国货币收付活动的国际贸易结算,其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
信用证(L/C)这种结算方式在20世纪60-70年代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但由于其重单据不重实质的特点,往往为不法外商提供了可乘之机,进口商承担了主要成本和费用以及货物品质难以保证的风险。
这对于目前的买方市场来说,这一结算方式显而易见不太适宜。
因此,进入90年代以后,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使用率却迅速下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正在经历着一次重大变革。
一、我国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银行业提供的结算业务存在诸多不足
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出口商往往通过运用各种贸易融资产品以获得银行的信用支持和融资便利,并从中及时的转嫁、分散贸易风险来提高竞争力。
但是我国银行长期以来得运作方式是按传统的代收代付方式来参与现代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缺乏市场经济下的主体意识。
因此,我国银行的金融服务存在着较大的客户需求缺口,发展体制尚不成熟。
具体来说:
(1)结算业务品种较少,难以适应客户的需要。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办理的国际结算业务仅限于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传统结算品种,对于融资性的结算业务还只是处在探索,开发阶段。
而其它有些国家为了支持本国出口商开拓国际市场,纷纷通过出口信用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互补运作,将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手段融入到国际贸易结算中。
(2)结算技术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不高。
目前,商业银行虽然对一些常规业务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处理,但很多分支机构尚未加入SWIFT系统,大部分国际结算业务还未实现完全自动化。
与国际大银行拥有现代的电子网络、国际结算各环节自动化处理相比,我国银行业国际结算工作效率较低,因此,难免使国际结算业务大量流失。
2、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严重缺失
从长期的调查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不严密,信用管理悬空。
一方面是系统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诸多业务上的原因导致部分客户的宝贵信息更多地集中在企业的某些部门,而同时其他部门由于在管理原则、目标、局部利益和对市场定位上的差异,只是片面了解了与自己业务密切相关的某一方面的信息。
由于缺乏必要的有效沟通和联系造成了各部门工作脱节,从而不能有效对客户的一系列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最终导致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对交易对象缺少足够的信息和资信调查,对已经形成的应收帐款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监控等方面管理上的漏洞;另一方面则是忽视了合适的业务员考核措施。
企业的管理者仅仅了解到财务帐面的经营额和盈亏,而不了解经济效益的好坏及经营额增减的根源,这往往容易使个别业务员为了实现个人短期利益而忽视信用风险,发生企业应收帐款长期挂帐和坏帐损失。
二、提高信用管理的相关措施
1、银行应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应以外资银行在华机构为桥梁,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积极建立全面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
在金融服务供给方面,我国银行应在继续保留传统结算和融资产品的同时,利用金融产品模仿成本低的特点,不断引进创新的融资工具并予以充分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单一功能的现状,进而构筑全球服务体系和全功能银行的构架,为出口企业进行信用销售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
如进口押汇、即期出口托收押汇、出口托收抵押贷款、远期出口信用证押汇等。
以及以争取结算单证为目的的融资新业务,例如,招商银行开始关注和加强对贸易融资和衍生产品组合工具的研究.为客户推出集风险管理与贸易融资、集离岸与在岸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组合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利用金融工具破解进出口中的融资难题.规避多种汇率风险,较好地满足客户全球化经营背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2、加大国际结算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建设
中央银行要全面规范整个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的全面规划,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现代电子网络结算系统,有效实现各商业银行的网络资源共享;完善贸易融资客户信息共享网络;采用
电子网络传输单据,实现国际结算业务处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提高SWIFT系统的覆盖面,提高国际结算的效率和水平。
3、充分发挥信用中介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商品交换和国际竞争中来,而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不可能具备所有其他行业的专业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非常专业地分析各行各业的客户所带来的风险,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这就需要由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这方面的专业经验和知识,以用于对各种风险的分析和防范。
实际上,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仅仅是向银行提供各种贸易融资所需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解决我国出口企业信用状况低下,信用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企业信用体系正常运转提供组织保障。
在此方面,主要要加快企业资信数据的开放与建立全国联合共享的企业动态信用数据库。
资信数据库是企业信用信息搜集、信用记录的一种重要形式,按照用途和信息内容的不同,企业资信数据库可分为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资信数据库、企业信用(付款)记录数据库、坏帐数据库(黑名单)、往来票据拒付数据库等。
参考文献
[1]张其仔.企业信用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梁琦.论国际结算信用管理.江苏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3]胡小娟.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案例评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