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合集下载

《恐龙无处不在》 教案(最新6篇)

《恐龙无处不在》 教案(最新6篇)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最新6篇)《恐龙无处不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泛大陆”等科学概念。

3、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了解这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以及作者思路。

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

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

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同时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也拿出了证据来证明,比如考古学家就发现北美洲和非洲都有同种的蚯蚓和蜗牛化石。

在1986年阿根廷研究所发现的恐龙化石也能成为证据吗?那么“恐龙无处不在”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二、字词环节(4分钟)1、介绍作者阿西莫夫(1920 —1992)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无处不在的科学事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3.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

2.难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讲解分析: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

4.讨论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并汇报讨论结果。

5.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恐龙无处不在的原因和说明文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恐龙无处不有》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对恐龙或自然现象认识的小作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恐龙无处不有》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恐龙无处不有》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课文,了解不同领域里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互为论据,并且从中得出新结论的科学现象。

2.通过导读了解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假设、推理探究自然奥秘的科学思维方法。

3.理解课文在组织材料上所体现出的严密的逻辑性。

【教学过程】一、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提示”。

2.朗读课文。

这两篇短文都与恐龙谜案有关,但两篇文章的中心内容、说明对象是否都是恐龙呢?先请同学们朗读第一篇短文。

读时注意下列字的读音:遗骸( )蟾( )蜍( ) 褶( )皱鸟臀目()两栖( )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导引:讨论一: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下列哪个可以作为答案?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在南极被发现?4.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5.南极恐龙化石发现,为支持地壳“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讨论时要注意不要把阅读简单化,而要建立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首先让同学们各抒己见,然后归纳出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作为答案的备选项进行比较。

) 提示:课文主要写由南极恐龙化石引起的思考,为地质学的“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由课文第4自然段“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和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等关键语句也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

而文章开篇的议论是作者通过对这一科学现象的说明而得出的一个道理。

讨论二: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提示:生物学(恐龙)—一地质学(板块理论)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理清文章思路导引: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3]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3]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3、增强自己的科学意识,培养自己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说明文的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视频导入
(二)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标题恐龙“无处不有”,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呢?
2.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课文说明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领域?从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4.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三)拓展延伸
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四)说明文语言的赏析
1、比较下面两句话与原文的区别,说说哪个表达效果好。

板块上有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动。

(原句: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一起运动。

)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赏析画线的词语)
3、第六段中“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

这句话中的“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

为什么?
(五)小结
(六)作业
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能表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2、本文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恐龙无处不在》 教案精选6篇

《恐龙无处不在》 教案精选6篇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精选 6 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 篇《《恐龙无处不在》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1.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

2.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

(一)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

(一)导入1、恐龙的相关画面,并解说: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最重的可达 90 吨(目前的大象只有 6 吨),曾以900~1200 属类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可在 6500 万年前,恐龙却灭绝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那么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2、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请你谈谈读过题目后有什么样的结论?预设:生:是说恐龙遍布世界各地师:南极也有?生: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师: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说说。

读第二自然段。

师: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你的第一个想法是怎样的?真实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么?生 1:是翼龙,会飞,飞到南极。

生 4:大陆发生了灾难。

恐龙迁移而去。

比如火山。

师:为何每块大陆都有?结合我们学过的科学知识。

生:是大陆在漂移。

把恐龙带走的。

师:你们有很多说法,你们觉得哪个理由更有说服力?师:看来还是大陆漂移猜想更有说服力。

(二)初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多媒体依次显示下列问题:1.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2.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回答这两个问题(三)研读课文理清说明的顺序1.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的。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c.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技巧,如: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
d.领悟作者通过对恐龙的描述,表达出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e.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对古生物学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说明性文章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通过对《恐龙无处不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消亡原因。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效果。
c.激发学生对古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对古生物学的兴趣。
d.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课堂讨论与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消亡原因。
-通过研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恐龙在地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为何突然消失。
b.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技巧。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文章中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技巧,使学生能够运用到日常写作中,提升表达效果。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古生物学知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尊重和热爱。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古生物及自然景观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c.领悟作者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恐龙无处不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恐龙无处不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恐龙无处不有》是一本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科普读物,主要介绍了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绝迹原因等相关知识。

全书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适合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基本分类和特征;2. 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3. 了解恐龙的绝迹原因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恐龙的种类分类和特征;2. 难点:恐龙的绝迹原因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2. 实物展示法: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具展示恐龙的外貌和生活习性;3.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恐龙的绝迹原因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增进学生思维发展。

五、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2. 进修:讲解恐龙的种类分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3. 拓展: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恐龙的绝迹原因及其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恐龙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判1.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反馈,评判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掌握水平;2. 教学效果: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测教学效果,评判教学的质量和效果;3.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息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建议1. 多媒体辅助: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PPT、视频等教具,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恐龙的化石遗迹,深化对恐龙知识的理解;3. 合作进修:通过小组合作进修,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进修效果。

综上所述,《恐龙无处不有》是一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通过教师讲解、实物展示、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第1 篇自读要求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

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学习侧重点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解说:据“单元提示”和课文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其特点是: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

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

3.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1.初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速读课文。

质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

把握两篇文章所述的内容,找出各自说明的顺序及角度,进行整体比较,教师可适当点拨。

4.品读课文。

选择一两个语段进行阅读,体会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设计的阅读四步骤,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2023最新-《恐龙无处不在》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恐龙无处不在》教案(优秀4篇)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优秀4篇)这次为您整理了《恐龙无处不在》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篇一张笑天——《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一、导入:恐龙的相关录像画面二、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看到这段文字你打算在哪方面进行些研究?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

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tún)目恐龙。

三、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作者针对这件事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明确:1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2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回答这两个问题注意本文用词,并请说明相关段落四、发现写作目的通观全篇,思考写作目的是?a恐龙是在南极被发现的,所以主要介绍恐龙的分布区域。

b介绍恐龙被带到南极的过程。

c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事实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如果学生找不出具体依据可以问:哪一句非常明确的交待了写作的目的?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一句题目为什么不直接用《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明确:更吸引人、引起阅读兴趣五、作者是一下就证明了吗?请归纳思路恐龙化石在南极被发现恐龙遍布世界各地大陆漂移学说成立小结:运用了逻辑顺序。

(板书)六、探究作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与我们想到的问题不一样呢?他提出问题的依据是?请在课文中找出明确:如果把——联系起来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表达了这个意思,学科之间的联系能促进新领域的发展,那么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科学联系的实例?提示:伦琴发现射线,促进了医学发展这些科学的发现者都具有什么共同特征?细心观察,思考问题善于联系。

那么你想做这样的人吗?试一试七、实践——用联系的思维研究这段从文中抽出的话,如果你是科学家打算从哪些方面研究?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优秀3篇)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优秀3篇)

恐龙无处不在教案(优秀3篇)《恐龙无处不在》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2、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3、了解“板块构造”“泛大陆”等科学概念。

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读法,辅以讨论法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预习内容和要求:(自学)读短文2——3遍,找出生字新词,并通过工具书自行解决读音和词义。

六、教学过程和内容:一、观看有关恐龙的视频剪辑及图片:出示视频《恐龙时代》;幻灯片1—9(图片)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什么动物?(生:恐龙)恐龙生活在约2、25亿年前——约6500万年前,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二、导入新课: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

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恐龙)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

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

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对此,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做出了回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短文《恐龙无处不在》。

(板书课题:恐龙无处不在)出示幻灯片10三、学习新课:1、解题:“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

科普论文。

2、简介作者:出示幻灯片113、请看一段新闻:出示幻灯片12假如你是一位科学家,看到以上新闻,你自然地想到了什么?“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恐龙无处不在优秀教学设计

恐龙无处不在优秀教学设计

恐龙无处不在优秀教学设计恐龙无处不在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恐龙无处不在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本课生字词及成语的意思;2.了解作者、文体相关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本文所阐述的事理;2.筛选信息,厘清文章内容和说明顺序;3.通过品析语句与字词,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科学家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敢于质疑的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本文所阐述的事理难点:厘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

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入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预习提示导入)二、预习检测过渡语:首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生字词(1)指生读(学生间互相订正)老师强调易错字和重点字词臀、褶皱、两栖、追溯(2)学生解释成语意思(3)齐读生字词2.作者简介过渡语:解决了生字词之后,我们一起来走进本文的作者——阿西莫夫。

明确: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3.文体明确:事理说明文三、整体感知过渡语:解决了生字词,了解了作者后,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课的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本文阐述了什么事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预设:恐龙无处不有(提示学生思考:恐龙为何无处不有)【明确】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教案标题:恐龙无处不有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包括恐龙的分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恐龙的分类和特征2. 恐龙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3. 恐龙的灭绝原因和化石发现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教学板书2. 恐龙模型或图片3. 恐龙书籍和资料4. 阅读材料和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恐龙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恐龙的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恐龙是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为什么它们会灭绝?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教学板书,向学生介绍恐龙的分类和特征,包括恐龙的体型、骨骼结构等。

2. 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不同类型的恐龙,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三、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恐龙类别进行研究。

2. 学生利用恐龙书籍和资料,收集有关恐龙的信息,并制作海报或展示板展示给全班。

四、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有关恐龙的文章。

2. 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写作任务(1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恐龙的短文。

2.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帮助学生组织思路和展开写作。

六、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海报或展示板,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2. 总结恐龙的基本知识和生活习性,并回答学生之前提出的问题。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恐龙化石展览或博物馆。

2. 鼓励学生自主搜索更多关于恐龙的信息,并进行展示或分享。

评估方法: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评估。

2. 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的评估。

3.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评估。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供不同层次的资料和活动。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无处不有》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无处不有》教案、教学设计
6.写作实践,巩固所学: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恐龙的科普文章,巩固阅读与写作能力。
7.情感教育,渗透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3.各组代表发言,其他组成员可补充或提问,形成课堂互动。
4.教师点评各组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检测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理解科学家们为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学会珍惜当下,努力求知。
4.树立团队合作意识,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学会在集体中成长、进步。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但对科普文章的阅读与理解相对较弱。他们对恐龙这一神秘生物充满好奇,但在相关知识方面掌握不足。《恐龙无处不有》这一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恐龙世界。在此学情下,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作业要求:
1.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体现良好的学习态度。
2.内容充实,有独到见解,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3.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恐龙的相关背景知识,如恐龙的生活年代、分类等。
3.提问:“为什么恐龙会灭绝?它们在地球上留下了哪些痕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引出本课课题《恐龙无处不有》,并告知学生将通过本课的学习,揭示恐龙灭绝的奥秘。

恐龙无处不有_教案1

恐龙无处不有_教案1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目标】1.了解科普文章融知识、理趣、情趣为一体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比较阅读的能力。

3.把握文章结构,分析文中重点语句。

4.进一步掌握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如举例、作诠释等。

【教学重难点】1.理解“恐龙无处不有”作为一个事例来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及“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恐龙无处不有”这一论断的相互关系。

2.体会阿西莫夫是怎样将深奥的科学知识浅显化、通俗化、幽默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展示恐龙模具、画片。

近年来,在我县横关境内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那些远古、神秘的恐龙为什么不呆在深山老林中,竟跑到皖南山区来呢?要想破解这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美国作家阿西莫夫写的《恐龙无处不有》。

二、研习课文1.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

(请学生分层次朗读,在朗读中掌握生字词,板书生字词,讨论文章层次,并概括大意。

)生字词:疑凝臀殿蟾蜍地壳天衣无缝:形容事物或语言没有破绽。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课文思路:第一部分(1~4):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个角度指出“恐龙无处不有”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

第二部分(5~12):分析恐龙遍布世界各地的原因。

第三部分(13~15):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意义。

2.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哪些地方发现过恐龙化石?(歙县、云南、非洲、欧洲、美洲、南极洲等。

板书:在世界各地发现恐龙化石)(2)恐龙能不能在南极洲生存呢?(不能,南极气候——狂风、严寒,不适合动植物生存,恐龙是绝不可能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的。

)(3)恐龙遍及各大洲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并板书:大陆漂移而非恐龙迁移)(4)大陆是如何漂移的?学生讨论,师归纳总结:地壳是由一些大板块组成,它们经常在进行缓慢而不规则的运动,起先板块将各个大陆聚集在一起,即赤道附近,这里多雨、潮湿,动植物繁盛,适应恐龙的生存,后来由于板块运动,大陆漂移,各板块开始分离,驼着各自的大陆,向四周移动,形成各个板块,最南部的大陆就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2]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42]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郎溪县涛城镇初级中学丁晓云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教学难点:体会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恐龙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6500万年前,地球被恐龙统治着,这里生活着数以亿计的恐龙。

可是,突然地,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

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从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1、字词积累遗骸蟾蜍追溯褶皱劫难两栖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

追溯:原意是逆流而上。

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2、走近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18岁那年,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三、整体感知1、题解:“恐龙无处不有”是什么意思?(即恐龙遍布于世界各地)2、展示问题:(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有?(2)是恐龙自己会移动吗?是什么原因造成恐龙无处不有?(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4)什么是“泛大陆”?复述“泛大陆”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3、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课文。

4、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恐龙无处不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如恐龙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2.学习恐龙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多样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文学素养;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恐龙简介和文化历史;2.恐龙文化的多样性。

三、教学难点1.恐龙文化的多样性;2.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2.分组讨论;3.情境教学;4.演讲和写作训练。

五、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恐龙简介1. 恐龙的概念和分类•理解恐龙的概念和分类;•通过阅读材料或视频,掌握恐龙的外形、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2. 恐龙的文化历史•了解恐龙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历程;•知道恐龙文化在不同文化和艺术领域中的表现形式。

第二部分:恐龙文化的多样性1. 恐龙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阅读恐龙相关的文学作品和观看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恐龙形象的特点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恐龙在影视媒体中的形象•观看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分析影视作品中恐龙形象的多样性和表现手法。

3. 恐龙在博物馆和旅游中的展示•参观博物馆或恐龙主题公园;•了解不同地区的恐龙展览和旅游资源,判断其真实性和价值。

第三部分:恐龙文化的思考和创新1. 对恐龙文化的批判性思考•分析恐龙文化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2. 恐龙文化的写作训练•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借鉴其表现手法和风格;•撰写恐龙题材的短文或故事。

六、教学评估评估方式1.学生在课堂上的口头表达和讨论表现;2.学生提交的写作作品。

评估标准1.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表现水平;2.写作作品的内容丰富、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规范、符合命题要求。

七、教学资源1.教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视频资源:恐龙相关的纪录片或动画片;3.书籍资源:恐龙相关的科普读物或文学作品;4.电影资源:与恐龙题材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5.网络资源:恐龙相关的博物馆和旅游信息。

恐龙无处不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前言恐龙是人们长期以来的研究对象,古代文明中也留下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神话传说。

本次教案将会以恐龙为话题,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加深对恐龙的认知,并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人类与恐龙的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

2.理解不同文化中人对恐龙的认知和表达。

3.分析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类与生命的关系。

4.提高学生表达与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课文:《望海潮·东篱乐府》教学重点:1.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

2.理解不同文化中人对恐龙的认知和表达。

教学难点:1.分析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类与生命的关系。

2.提高学生表达与思辨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时间:10分钟)教师播放关于恐龙的基本知识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分组探究(时间: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文化中与恐龙相关的内容(如中国神话中的恐龙、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等),并分析其对恐龙的认知和表达。

第三步:课文解读(时间:30分钟)教师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是如何通过“万里望穹窿,百泉朝海流”来描述恐龙的磅礴与雄浑。

第四步:思考与讨论(时间:20分钟)教师发放讨论问题,并引导学生交流答案,探讨作品中体现的人类与生命的关系。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中的恐龙形象是怎样的?2.诗人如何通过这些形象来表达恐龙的磅礴与雄浑?3.诗人想要通过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4.人类与恐龙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五步:个人体会(时间:10分钟)学生回顾自己的收获与体会,并在课堂上做出相应的讲解。

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望海潮·东篱乐府》的读后感,探究恐龙在作品中所代表的意义。

2.收集有关恐龙文化的资料,并撰写一篇与之相关的报道。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掌握了恐龙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并在探讨恐龙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了人类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对恐龙的认知和表达。

第6课《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第6课《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恐龙无处不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恐龙无处不有》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篇文章其一,本篇文章大标题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两篇科普短文都选自阿西莫夫晚年所著《新疆域》,且同属于“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在内容上有一定关联,说明方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设置《恐龙无处不有》为教读课文,并用所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初看题目会误以为本文要追述亿万年前恐龙遍布全球的盛况,但读完文章以后才会明白,本文是用“恐龙无处不有”——“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现象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这是一篇具有科普性质、关联两个学科的说明文。

具体说来,“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是生物学领域,“板块构造理论”是地质学领域,通过文章第一段的理论奠基,达成了对“板块构造理论”这一说明对象的证明。

二、学情分析本阶段学生已有学习事物型说明文的经验,对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说明对象和方法的学习可以按照常规处理。

但是本单元的说明文均为事理型说明文,都是科学家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经过细致观察,认真记录,掌握科学事实,从中筛选出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认知,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形成科学假说,再将自己的观点加以检验,最终达成科学认识。

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可以抓住“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尤其是可以注意结合课文的阅读来体会科学方法,领略科学精神实质,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处理。

同时也要关注“科学小品”这一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把科学事实和科学道理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充分感知说明文的写法特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几点: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2.精读课文,抓住指示代词理清文章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思路,赏析说明语言3.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的意识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精读课文,抓住指示代词理清文章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思路,赏析说明语言2.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的意识五、教学方法和工具1.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引导法、自主合作探究法2.教学用具:多媒体、PPT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知识竞赛:你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生活年代、地域、习性、类别、繁殖特点等)师:根据他们刚才的讲解,所以恐龙主要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个气候带?为什么我们的课文题目是“恐龙无处不有”呢?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朗读课文前三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龙无处不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本课生字词及成语的意思;
2.了解作者、文体相关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本文所阐述的事理;
2.筛选信息,厘清文章内容和说明顺序;
3.通过品析语句与字词,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科学家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敢于质疑的精
神,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本文所阐述的事理
难点:厘清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

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入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预习提示导入)
二、预习检测
过渡语:首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生字词
(1)指生读(学生间互相订正)
老师强调易错字和重点字词
臀、褶皱、两栖、追溯
(2)学生解释成语意思
(3)齐读生字词
2.作者简介
过渡语:解决了生字词之后,我们一起来走进本文的作者——阿西莫夫。

明确:阿西莫夫(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3.文体
明确:事理说明文
三、整体感知
过渡语:解决了生字词,了解了作者后,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课的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本文阐述了什么事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预设:恐龙无处不有(提示学生思考:恐龙为何无处不有)
【明确】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过渡语:大家已经知道了文章的事理,那本文是如何一步步阐明这个事理的呢?
2.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以下问题。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恐龙无处不有?
(2)恐龙是如何跨大洋到达南极的?
(3)什么是“泛大陆”?请简述“泛大陆”最后一次的分裂过程。

(注意时间词)
(4)作者由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一步步展开推理,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
(1)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2)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3)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分裂过程:大约2.25亿年前,泛大陆是完整的——在数百万年以后,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大约在5000万年前,印度向北移动,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4)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过渡语:通过阅读课文筛选信息,我们梳理了课文内容,那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呢?
3.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发现问题——产生质疑——找到答案——得出结论,从现象到本质)小结: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一个生物学上的发现对推动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也证明了不同学科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例如物理学上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考古学的新发现一次次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等等。

四、研读文本
过渡语:本文作为一篇科技类的说明文处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科学、严谨的特点。

4.找出文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词语,并分析其作用。

【提示】
(1)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2)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学法总结】
说明文中分析某个词语如何体现语言准确、严谨性特点的方法:
解释词语的意思+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过渡语:本文吸引人除了它语言的准确性外,还因为它具有生动性这一特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有趣的。

5.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试举出一例,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

(“驮”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陆漂移的样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有趣、生动、形象。


五、拓展延伸
过渡语:我们除了了解到本文语言科学严谨外,也了解到了科学家们思考、处理问题时方法。

6.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本文对你日后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1)要善于联想、想象。

(2)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的设想。

(3)多角度思考问题。

(4)……
总结语: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

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去找寻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