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盛衰循环的原因
天干地支与历史事件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的记录与解读
天干地支与历史事件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的记录与解读天干地支与历史事件: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的记录与解读天干地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时间记号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线索。
在中国古代,天干地支常被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等等。
通过对天干地支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揭示其中隐藏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结合几个历史事件,探讨天干地支如何记录与解读中国历史。
一、黄帝时代:乙卯年的启示黄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在乙卯年出生,这一天干地支的组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史记》中,乙卯年描述了黄帝与蚩尤的战斗,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抗争精神。
通过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我们能够看到黄帝时代的史实与传说之间的融合,同时也延续了后世的民族记忆。
二、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盛衰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往往与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密切相关。
以楚国为例,其兴盛与衰败与甲戌年的到来息息相关。
楚襄王在甲戌年登位,成为楚国的巅峰时刻,而到了秦灭六国后,也是在甲戌年发生的。
这种上升与衰退的交替,体现了历史的循环与变迁。
三、汉唐盛世:壬午年的兴衰在中国历史上,汉唐两个时期均被视为繁荣昌盛的时期。
在这两个朝代,也都有壬午年的发生。
在西汉时期,壬午年对应着刘邦的登基,拉开了西汉帝国的帷幕。
而在唐朝,壬午年则意味着高宗武则天的登基,引领了玄宗时期的盛世。
因此,壬午年成为了汉唐盛世的象征,体现了历史的顺序与规律。
四、辛亥革命:甲午年中的民族觉醒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而恰逢甲午年的到来,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甲午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既有晚清王朝的衰败与覆灭,也有中华民族觉醒的到来。
这一年对于中国社会和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了推动作用,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端。
结语:天干地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间记号方式,能够提供宝贵的历史信息,对于理解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国历史的怪圈:为什么轮回?
中国古代的王朝循环曾引起很多人的研究兴趣,为什么自秦汉以后,中国历史便轮回往返,一次次治乱反复而几无穷已?史家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说来源于中国的大一统文化传统、文化上缺乏弹性;有人说是因为外族的武力威胁,“游牧民—定居者”的生存竞争一次次使中国王朝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有人说这乃肇于中国传统的等级制统治模式,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经常性冲突使每一代王朝都不可能长治久安。
无疑,所有的说法都有其道理,都能解释部分甚至很多事实,但本文则侧重于经济角度,从经济层面看,王朝的循环又该如何解释?本文想要强调的是:每一王朝在其后期形成的强大既得利益阶层给国家税收带来的巨额损失,在掏空了国家的公共财政的同时也摧毁了王朝的统治大厦。
这一既得利益阶层与国家公共财政之间的紧张,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其影响极其深远。
1、自耕农递减律与公共财政的短缺循环从经济上来找原因,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理解尤其值得注意,他认为中国古代王朝循环、帝国走不出由盛到衰周期律的根本原因,乃在于经济管理的循环,“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斯塔夫里阿诺斯,P294),而公共财政的崩溃,又直接导致帝国的灭亡。
历史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是轻滑而明快的,一两句提纲契领、富于概括的话语,就把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尽数罗入了其中。
但历史作为一种过程,却绝没有这般从容平淡,欢乐和幸福是怎么产生的,悲伤和苦痛又是如何生长的,牵涉到具体而微的人和事,一切过往烟云都将浸透着迷茫和不确定,尤其对于今天站在与往日不同时间维度观察着历史的人,联系古与今、中与外,我们因观察历史所引出的联想,就特别地有一些不轻松。
帝国的循环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历史如何诡谲地而不动声色地将前朝后世一起串联?而过去又能给未来提供什么样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好好对历史发问。
王朝的循环、帝国的衰落,一般而言是一种综合性的结果,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全面凋零,统治秩序就将难以为继。
中国古代的历史观与历史认识
历史传承:中 国古代的历史 传承注重传承 和发扬,保证 了历史的连续
性和完整性
历史评价的标准
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符合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 历史事件的影响:是否对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事件的意义:是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历史的借鉴意义
历史观的发展:随着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丰富,历史观也在不断发展和完 善
历史观与历史认识的互动关系
历史观:中国 古代历史观以 儒家思想为主, 强调道德伦理 和社会秩序
历史认识:中 国古代历史认 识注重对历史 事件的记录和 评价,强调历 史人物的作用
和影响
互动关系:历 史观和历史认 识相互影响, 历史观指导历 史认识,历史 认识丰富历史 观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历史观对历史认识的创新 和突破起到了推动作用
历史认识对历史观的修正和补充
历史认识: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历史观:对历史发展规律、趋势的总体看法和观点
相互影响:历史认识对历史观的修正和补充,历史观对历史认识的指导和规 范
历史认识的局限性:受到时代、文化、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偏差和 错误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历史可以提供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实 历史可以提供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规划未来 历史可以提供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
历史的教化功能
历史教育:通 过历史学习, 培养人们的历 史意识和历史
素养
历史传承:传 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的优秀传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 影响:对中国古代历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 文化、社会等方面
康乾盛世的辉煌与危机
康乾盛世辉煌与危机康乾盛世,一共有134年。
从康熙1662年继位,到乾隆1795年退位,一共是134年,将近一个半世纪。
如果把康乾盛世和三代以降号称盛世的其他各个时期相比较,就会发现,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它都远逾前代,具有历史上罕见的集大成之势。
然而,正是在盛世的莺歌燕舞中,一场巨大的历史震荡悄然酝酿,许多不为时人注目的细微变化,清晰地预示着未来历史的巨大变迁。
盛世的辉煌历史学家将康乾盛世称为辉煌,是因为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迹。
国家统一的最终完成,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学术文化的集大成趋势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历史特征。
国家统一是至高无上的。
国家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
然而,在清代以前,统一问题,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和中原地区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像北方游牧民族,自冒顿一统漠北,即在蒙古高原建立相对统一的政权组织,与中原地区相抗衡。
元朝有过短暂的大统一,但不久即被推翻,继之而起的明朝,又不得不修长城以御蒙古。
只是到了清朝,经过康雍乾三代皇帝七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以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 统—新疆为标志,终于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康乾盛世从此达到了繁荣的顶峰,即所谓“鼎盛”、“全盛”时期。
中国的疆域版图,在这个时期基本奠定下来,这对清朝乃至近现代中华民族抵御列强侵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深远意义。
随着统一进程的加快,从18世纪初(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起,清廷就对全国进行实地测量,到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绘制成《皇舆全览图》,这是中国第一幅用近代方法测量绘制的全国地图,它不但对中原,而且对边疆地区进行了详尽的测绘,乾隆中叶,清朝统—新疆后,又对伊犁和南疆进行测量。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清廷对《皇舆全览图》进行修订增补,将新绘新疆地图增入,称作《乾隆内府舆图》地图,这幅地图可以说是清朝前期掴家统一的科学见证。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
1.金文和史学的关系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辞,,也叫铭文、“钟鼎文”或“吉金文字”。
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
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萌芽和历史记载形式的萌芽,是卜辞、金文记载对中国史学之产生起着重要的贡献。
2.《史记》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原称《太史公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
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
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记录事迹全面,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史学成就:(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2)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3)《史记》文笔生动,语言通俗,某些篇堪称为传记性的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
(4)对有反抗和改革精神的杰出人物寄以同情和赞扬。
(5)是二十四史中最具有人民性的一部史书。
具体表现在:对过去史书中很少记载的起义领袖、下层人物给予记载,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2)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突出各种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司马迁承认天人感应但认为人事其根本作用。
(3)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
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专门论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财富生产状况,试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3.《尚书》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汇编,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
中国历史盛衰循环的原因
中国历史盛衰循环的原因季节有春有秋,草木有枯有荣,新老更替是世间万物保持长久、生生不息的唯一方法。
中华帝国绵延两千年依然能保持住青春,奥秘亦在于此。
中国人历来有追求盛世的情结,但盛世往往可遇不可求,它的出现离不开下列五个条件:(1)英明的皇帝;(2)廉洁而充满活力的官僚机构;(3)适度的人口数量,充余的耕地;(4)较少的受供养人数;(5)强悍的边防军,即便不能攻击,也足以自保。
这五个条件中,除了英明的皇帝何时产生有时例外,其余四个条件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开国初期才完全具备。
各朝开国,往往面对的是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的社会环境,但不需用“百废待兴”形容;农耕社会不象工商社会,各生产单位变成废墟后,需积累资金艰难重建。
农耕社会的生产单位是一家一户,有劳动力与田地就能迅速恢复生产。
人口大量损耗诚然使劳动力不足,但土地充裕反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繁荣,人口繁殖相对而言要比资金积累容易。
再者,由于新王朝摧毁了旧王朝原有的产权关系,江山易主,在旧王朝中被法律保护的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需要得到新王朝的认可才能被重新保护。
这样,旧王朝中得利益最多,与旧政权关系最密切的受供养集团成员,要么在改朝换代的暴力浪潮中被消灭,要么被新政权打击、冷落,他们巧夺豪取来的大片良田与万贯家私,原本打算传至子孙,转眼间充归国有,或者被皇帝转赐他人。
实际上,新王朝面对的是个相对容易收拾的烂摊子,毛泽东讲,在白纸上画图更容易,它只需重建官僚体系,清肃社会不安定因素,巩固国防,鼓励农民开荒生育就够了。
那时,由于新政府官僚机构处于草创阶段,仅有个框架,又由于战争遗留下的问题太多太繁,因此它们运转效率很高。
俗语说:“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心无旁鹜专心于公务的衙门一般不会黑暗。
况且,新朝代的官员多是新提拔或军人转变角色而来,他们对工作尚处于新鲜好奇、满腔热忱阶段,思想比较单纯,没有学会和习惯享受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没有培养出油滑、形式主义、明哲保身等官僚作风。
浅析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浅析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发展的原因和启示作者:王佳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2期摘要: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衰过程,能警惕我们增强对个人前途和国家兴亡的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树立理性警醒意识和风险意识。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发展的原因和王朝兴衰发展的启示,希望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古代王朝;兴衰;历史引言“鉴史”是一种传统,历史上那些成功或失败,兴盛或衰亡,争斗或友善虽已成历史的陈迹和积淀,但它却永远地给人以教诫、以启迪、以反思。
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是历史的慷慨赠予。
我们的先人们从没有拒绝这宝贵的馈赠。
历代王朝无不把修史看得至关重要,以至有“盛世修史”的说法,沿袭不衰。
历史是过去的存在,今天是从昨天走来。
古为今用是历史研究中不可或阙的社会功能。
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发展的原因在中国古代常常把“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是“舟”与“水”的关系。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高明的统治者一般都能深明其中的内涵。
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他不但常以此话自勉,而且还经常教育太子,让其了解民众的重要。
唐太宗常说:“治天下者以人为本”,“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正是有了“以民为本”的认识,所以才有“与民生息”的政策。
汉朝初年,萧何“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民更始”。
“顺流与民更始”就是根据当时的现实状况,顺应战乱之后百姓的需要,制定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高祖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约法省禁;减轻田赋,定田租每年十五税一,招还流民,领回原有的田宅;释放战争中自卖的奴隶,恢复他们的身份。
汉惠帝时,曹参代替萧何为相国,他一切遵守萧何所定的法令,实行“清静无为”的政策,鼓励人口增殖与土地开垦,免除力田人终身徭役。
汉文帝则提倡农耕,免收天下农田租税十二年。
汉景帝即位,收民田租三十税一。
这样的治国之道使汉初凋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繁荣景象,保证了汉朝的勃兴。
大国的兴衰
历史•理论•战略——读《大国的兴衰》早就知悉《大国的兴衰》在学界的地位和影响,现在终于可以找到一段完整的时间来细细品读这本厚达600余页的著作。
作为国际一流的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书中的确为我们详尽地勾勒了一幅500年来国际体系中主要大国的兴亡盛衰图。
但是作者显然并不想把自己的专著局限于纯粹的历史描述,而是融入了有别于以往的、清晰简约的经验型理论观点,用深层的历史观和理论来从浩瀚的史实中区分并提炼出重点与关键,继而把理论深深贯通于历史之中,用500年的大国兴衰史来诠释在文中一再被提及的论点,最终达到历史与理论的浑然一体,这确实只有少数具有自觉理论意识的高明史家才能做到。
不仅如此,肯尼迪更是一位高超的战略家,他在书中不是囿于历史与理论的圈子,而是根据理论引申出其大战略意涵、利用历史进行验证和比较其大战略思想,从而为国务家和外交家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加直接的战略依托。
同样,作为一个有现实感的历史学家,肯尼迪在书中也依据过去的历史对最近的将来进行了预测和推论。
对此,下面将分别予以评述。
一、历史与理论可以想象有多少事件与思潮充斥于整整500年的世界近现代史,那么应该如何描述如此庞杂的历史呢?毋庸臵疑,想对其进行全面的起居注式的描述,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把历史作为“真实的历史”还是“思想的历史”,史家都需要有选择的描述并串通他所认为的重大历史事件。
但是任何选择都需要标准和基础,这个标准在历史学界是以历史观来表现的,在国际政治学界则以各种不同的理论加以反映。
由此,我们需要首先窥视《大国的兴衰》所进行的500年大国兴衰的历史概揽之理论视角与理论基底。
◆500年大国兴衰史的基本特征:大国的历史处于不断地变迁之中,而非稳定和恒久;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和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
◆历史变迁的基本动力与原因:各国经济、军事力量发展的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
增长速度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国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情况不同,此外还有各国的政治素质、战略水平、地理位臵、国民士气等。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研究述评
2020年第4期(总第71期)No. 4 2020 (Serial No. 71)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CIALISM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 率”研究述评◎王星入唐棣宣摘要: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在长期执政条件下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道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彬响。
围绕这个重大课题,学界从“历史周期率”的内 涵、表现、发生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优势、逻辑、路径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
但从 目前成果来看,仍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周期率”;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562 ( 2020 ) 04-0016-07中共十八大以来,针对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 调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受到 学界持续关注。
笔者以中共十八大以来学界较具代表性的论文为样本,展开立体式考察和多维度 梳理,以期把握研究最新动态,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启发。
一、“历史周期率”的内涵、表现及发生原因中共十八大以来,学界围绕“历史周期率”的内涵、表现及发生原因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夯实了深化研究的学理基础。
第一,“历史周期率”的内涵。
从封建王朝的更替现象看,杨建国和王丽娜认为,“历史周 期率”就是政权更迭、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
⑴谭浩将“历史周期率”解读为国家治理在路径依赖上的盛衰循环,是王朝更替的周期规律。
⑷从国家政权的衰败根源看,张坤指出,“历史周期收稿日期:2020 -06-22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研究” (17BDJ0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JD710040)和 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抗战时期国统区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研究” (17SUJDPYB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史的走向与趋势
中国古代史的走向与趋势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和丰富的一个历史时期,其历经数千年,涵盖了从夏商到清朝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在这个时间跨度里,中国历史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如秦统一六国、汉武帝开启了中国古代的黄金时代、唐朝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王朝、宋朝撑起了中国文化的顶梁柱等等。
中国古代史的走向与趋势,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曲折而不平坦的历史进程。
1.中华文明的融合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华文明的融合。
中国历史的早期,由大约五千年前开始的黄河流域文明发源地的独孤城文化,至西汉中期,草原民族和中原文化逐渐融合。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连年不断的战乱,使中华文明更进一步地向南方和西方扩散。
南北朝时期,“北斗七星,拱送江淮南北”成为当时的流行语,折射出南北文化融合的现象。
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战乱,但正是这些战争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国文化,不同族群的文化融合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2.各朝代的盛衰和消亡在中国古代史的长河里,每个朝代都经历了兴旺、盛衰、消亡的循环。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段时期,也是黄金时代的开始,但其权力逐渐疏松,导致最终灭亡。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朝代之一,那时的中国处于繁荣昌盛的局面,但因为土地耕作方式的改变与不断地战争和靖安战争等原因,唐朝逐渐在内部瓦解和敌对势力入侵下走向衰落。
隋朝鼎盛时期曾经一统天下,但由于经济、财政困难和少数民族的崛起,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
虽然不同的朝代存在着权力循环,但绝大多数的朝代之间有着相通的文化、思想、制度等方面的联系,这意味着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线性叙述,而是涉及许多方面的多重叙述。
3.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开放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进步一直向外开放。
古中国的科技,诸如实名制、内阁制、水力冶炼、汉字书写等,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对外开放是中华文明的发展核心。
唐朝时期,开放政策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融、商业文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推进。
关于中国历代王朝盛衰兴亡周期律的理解与启示
关于中国历代王朝盛衰兴亡周期律的理解与启示作者:张玉生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年第05期【摘要】黄炎培和毛泽东所讨论的中国历史上屡屡出现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反映了历代王朝和一些政权盛衰兴亡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这种历史现象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深思和汲取。
【关键词】“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 新中国 ; 民主政治【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1-02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问来延安访问的民主人士黄炎培有什么感想,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按:原文如此,率应为律。
)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政息人亡‟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
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
只有人民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黄炎培和毛泽东所讨论的中国历史上屡屡出现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反映了历代王朝和一些政权盛衰兴亡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种历史现象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一、“其兴也勃焉”与“其亡也忽焉”历史现象的出现。
《左氏春秋》记鲁国大臣臧文仲说:“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夏禹和商汤“罪己”,因此勃然兴盛;夏桀和商纣“罪人”,因此迅速灭亡。
商汤灭夏后,兢兢业业。
《尚书·汤诰》记载:“尔有善,朕弗敢蔽。
罪当朕躬,弗敢自赦。
”夏桀无道,奴隶恨透了夏桀,“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2]自秦朝实现“大一统”到清朝灭亡,62个王朝中有26个王朝统治时段超过40年。
中国古代流转循环的生命观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1 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6, 2021中国古代流转循环的生命观赵 伟青岛大学 历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要:生死问题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人生的根本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古人观察、思考与企图解决的对象。
古人通过观察大自然,提出万物是由“天”“道”等所孕育并生出,尽管现实世界中的万物有生皆有死,却认为万物没有随着形体的消亡而完全消亡,而是认为生命在不停地进行着流转与循环。
古人从万物之生及有生皆有死中引申出平等观念,并竭力阐释着存在着差异的个人一方面在“生”的本源上是平等的,一方面通过遵守、修行或提升某些因素(如“德”)向本源的平等或集体的平等靠拢。
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念与平等观念,尽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却仍可以视为等级社会秩序中依然存在着的理性光辉。
关键词:生命观念;生生不息;平等观念;循环往复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7110(2021)06-0111-11身心性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能“看得破,透得过”生死,“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a。
中国古人一直有着想堪破与超越生死之念,即欲“看得破,透得过”生死。
生命观念包括对“生”的看法与认识及“死”的看法与认识。
古人对生与死的书写,如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中“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驱车上东门》中“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去者日以疏》中“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等都是为人所熟知的。
生命观念中的生死问题,其实强调更多的是“生”的问题,如孔子“未知生焉知死”之语实际上就是强调“生”,对“死”的阐述往往也是为了强调“生”。
对死亡的阐述,尽管有如桓谭、王充等认为“人死如灯灭”、范缜“形神相即”等认为形亡则人亡,更多的看法却并不是简单地认为人随着形体的消亡而完全消亡,而是认为人的生命是在不停地进行着流转与循环。
夏朝的经济发展盛世与衰落的循环
夏朝的经济发展盛世与衰落的循环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其经济发展经历了多次盛世与衰落的循环。
本文将重点探讨夏朝经济发展的盛世和衰落的原因,并分析其循环的因素。
一、盛世的经济发展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其经济在盛世时期蓬勃发展。
夏朝的盛世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夏朝的政治制度相对稳定,君主统一的政权使得国家能够有序经营和发展。
夏朝君主建立了集贸市场和贸易路线,鼓励贸易和商业发展,为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其次,夏朝的农业生产水平高,农民普遍会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农业产出相对丰富。
夏朝君主制定了科学的农业政策,提倡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满足了人民的基本需求。
再次,夏朝的手工业生产也相对发达。
各地手工业者通过专业分工和合作交流,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夏朝的手工业品种繁多,如陶器、青铜器、织物等,这些手工业产品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最后,夏朝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交流。
夏朝的经济与外界的贸易互通有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衰落的原因然而,夏朝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多次衰落的循环。
夏朝经济衰落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夏朝政权内部的腐败和分崩离析是夏朝经济衰落的重要原因。
夏朝的后期君主虽然继续保持对经济的关注,但其自身的贪婪和无能导致国家政权的分裂,国家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从而导致了经济的衰退。
其次,夏朝的生产力发展相对缓慢,无法满足人民对经济发展的需求。
夏朝的农业生产虽然水平较高,但在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对农产品的需求时,农业生产能力逐渐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
再次,夏朝缺乏持续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
夏朝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和手工业,而缺乏对新兴产业和技术的重视。
这导致夏朝的经济相对于周边国家的竞争力逐渐下降,无法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中国古代的历史观点
中国古代的历史观点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孕育出了许多独特的历史观点。
这些观点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的历史观点,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一、周期观中国古代历史观点的核心之一是周期观。
这一观点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循环性,不同朝代的兴衰、盛衰交替如同四季更迭。
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
他们认为,历史上一切事物皆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通过掌握这一规律,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推动社会持续进步。
这种周期观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后来的封建社会,成为历代统治者管理国家的基本思想。
二、天命观中国古代历史观点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天命观。
天命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上天决定的,人类只是天命的执行者。
在这种观点下,统治者被认为是天命所选,他们的权力来自于上天的赐予,而非个人努力的结果。
这种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天子”制度,后来逐渐演化为封建社会中皇权神授的理论基础。
天命观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持续存在,为君主专制提供了合理性的解释,也为中国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三、德行观德行观是中国古代历史观点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强调个人的德行对社会的影响,认为一个人的德行高尚与否决定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种观点追求的是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完善,主张通过儒家经典中传授的道德准则来改变社会。
德行观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孔子提出的“君子”和“小人”的概念成为后来统治者选拔官员和评价社会风气的标准。
四、力量观随着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的出现,力量观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历史观点中的一种重要思想。
力量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力量对比和角逐决定的,强者可以替代弱者成为新的统治者。
这种观点的代表是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
墨家学派主张以“兼爱”和“非攻”为原则,力图实现一个没有战争和暴力的和平社会;法家学派则主张通过法律和秩序来约束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定律写作文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定律写作文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
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
这是一种规律,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
近来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历史事实,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不同的"历史定律"。
这其中有黄炎培所说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定律;柏杨写的"瓶颈定律";秦晖写的"黄宗羲定律";吴思写的"血酬定律";杨光写的"传统权力合法性定律"以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定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定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定律;"兔死狗烹"定律;"成王败寇"定律;"家族盛衰循环定律"等等。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第三定律,包围定律;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但小人却更善于"包围"。
第四定律,敌戒定律:有敌人是好事。
第五定律,朋党定律:"为奸"怎么能离开"朋党"。
第六定律,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农民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愈益加重。
第七定律,"富不过三代"定律。
第八定律,权大欺主定律。
第九定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晚清以后的落后与挨打,
也就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
第十定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定律。
天盛长歌封建王朝的兴衰历程
天盛长歌封建王朝的兴衰历程天盛长歌:封建王朝的兴衰历程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曾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主导形式。
而封建王朝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历史时期之一。
其中,天盛长歌是一部有关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的电视剧,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封建王朝的兴衰历程。
一、王朝的崛起封建王朝的兴起往往是由一个有能力的领袖开始的。
在天盛长歌中,刘邦以其胆略与智慧,最终铸成了汉朝的大业。
汉朝的建立,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而且也为日后的封建王朝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此后,包括唐朝、宋朝、明朝等多个封建王朝相继兴起。
二、王朝的繁华封建王朝的繁华期与王朝的崛起密不可分,而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
在天盛长歌中,汉朝、唐朝、宋朝等王朝出现了一批英才,他们为当时的中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遗产。
汉武帝时期所开辟的丝绸之路、唐朝盛行的科举制度和诗词歌赋、宋朝的繁荣经济,都是封建王朝繁华时期的代表。
三、王朝的盛衰任何一个王朝都有其盛衰兴衰的历史,封建王朝也不例外。
封建王朝的衰落往往是由于内忧外患、治理无方、经济困境等原因所致。
在天盛长歌中,宋朝的灭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时,北方蒙古部落的崛起,辽金的南侵以及内部政治腐败,最终导致了宋朝的覆灭。
四、王朝的循环王朝的衰亡也逐渐催生了新的王朝的出现,因而形成了一个王朝兴衰循环的历史长河。
在天盛长歌中,刘邦的汉朝粉碎了秦朝的统治,而影响了隋唐的盛世,宋朝的灭亡为元朝的建立创造了机会。
王朝的循环,展示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的真实面貌。
结语:对于中国历史爱好者来说,天盛长歌可以算作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戏。
它将历史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封建王朝时期的历程。
无论是王朝的崛起还是盛衰循环,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最后,在看天盛长歌的同时,更应该思考的是当今中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在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更为辉煌的明天。
浅析造成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1
浅析造成19世纪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09级4班袁亮学号:222009313022021摘要:十九世纪中后期,在亚洲独领风骚两千年的中国走向了没落,它何以在列强的枪炮面前不勘一击,何以在“夷邦”的打压下伏首称臣?本文将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浅析中国贫弱的根源,试图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积贫积弱,并通过对中国贫弱根源的浅析来引发我们的思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关键词:封建制度小农经济闭关锁国列强侵犯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中,中国曾长期扮演着世界大国的角色。
从秦汉到时唐宋再到明清(清朝前期,1840年之前)中国几乎是沿续了千年的央央大国的地位。
她不仅一直主导着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
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少在19世纪以前,中国的强大让世界所惊叹,她雄据于世界的东方,让所有觊觎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但是,当中国走出她的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后,她两千年的光辉历程被暂时告一段落,接踵而至的是一百多年的痛苦挣扎。
鸦片战争是中国光辉与没落的转折点。
1840年,面积只有中国一省之大的英国派出了却4000人的远征军,只用了两年时间,这支队4000人的军队就让拥有4亿国民300万军队的东方大国投降服输。
在这里,我们先抑住满腔的激愤,抛开对民族主义的探讨;也不对侵略者进行什么口诛笔伐。
回首那段历史,有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中国为什么会战败?为什么号称“天朝上国”的大帝国会如此不堪一击?中国的失败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我认为是必然的?中国后来在诸次战争中的一再锉败就证明了这一点。
当一件事以同样的方式不断的出现,我们难以认为它是偶然地发生。
其实到时了十九世纪中期的时候,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只是借助于历史的资本勉强维持着原有的威望。
但实质上她早已是积贫积弱。
外强中干的中国在那时就像一只巨大的纸老虎。
一但被人识破,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如此。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纲纪不振,政治堪乱,经济凋敝,军备松弛,社会混乱,文化靡废。
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观念
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观念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人的历史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作品,展现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观念,以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的真谛。
一、历史的长河和循环古代文学中最为显著的历史观念就是历史的长河和循环。
古人认为历史是一个长河,从远古走向未来,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貌。
《史记》中就有“有始有终,自古及今”的叙述,表达了历史的延续和不间断性。
同时,古人也认为历史是循环的。
他们认为历史有轮回,每个时代都会有兴起和衰落。
《左传》有“众恶之所同,必以其合”的记述,意味着一切都是循环的,历史的悲欢离合是不可避免的。
二、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古代文学中还有一种历史观念,即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古人认为历史是有意义的,历史记录着人类的演进和发展。
《诗经》中的“兴之诗”就表现了古人对于兴起的期盼和喜悦。
同时,古人也认为历史是有价值的,历史能够启示我们如何面对生活和未来。
《史记》中有“古今之成败,盛衰之由,可知也”的叙述,表达了古人对于史学的重视和尊重。
三、历史与人性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观念还涉及到历史与人性的关系。
古人认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性格和品质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论语》中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言论,表达出古人对人性善恶的深刻认识。
同时,古人也认为历史改变了人的性格和品质,历史的经验能够增进人的智慧和体验。
《史记》中的“读史使人明智,坚毅正直”的叙述,表达了古人通过历史来教育人的想法。
结语古代文学中的历史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人的历史观念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们既具有理论性质,又具有实践性质。
对于我们诠释历史、理解人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七年级历史上册素养提升教案( 人教版2024)
2024新版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课标内容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
了解道教产生的背景。
二、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对比秦末和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认识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2.时空观念:识读《东汉形势图》,从历史地图中获取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
通过研读史料、历史年表,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
3.史料实证:通过了解东汉的建立及“光武中兴”局面的形成,认识到政治清廉、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的内容、影响等史实,理解东汉走向衰亡的原因。
5.家国情怀:通过对“光武中兴”和东汉走向衰亡现象的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盛衰的基本规律。
从学习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光武中兴。
【教学难点】“文景之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字经》: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
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王莽篡权。
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二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王莽是如何夺取政权的?光武帝是如何建立东汉的?东汉王朝如何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二)新课探究探究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教师提问: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西汉逐渐走向了灭亡。
你知道西汉是怎样灭亡的吗?学生回答: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教师讲解: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掌握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那么,王莽的统治有没有维持长久呢?学生回答:没有。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王莽政权最终被推翻。
教师讲解:农民起义过程中,西汉宗室刘秀崛起,他在公元25年称帝,后定都洛阳,建立了一个新王朝——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盛衰循环的原因(难得一见的好文)转自转自转自转自作者:沂河泥鳅提交日期:2007-1-23 08:32:00转自转自季节有春有秋,草木有枯有荣,新老更替是世间万物保持长久、生生不息的唯一方法。
中华帝国绵延两千年依然能保持住青春,奥秘亦在于此。
转自 中国人历来有追求盛世的情结,但盛世往往可遇不可求,它的出现离不开下列五个条件:(1)英明的皇帝;(2)廉洁而充满活力的官僚机构;(3)适度的人口数量,充余的耕地;(4)较少的受供养人数;(5)强悍的边防军,即便不能攻击,也足以自保。
这五个条件中,除了英明的皇帝何时产生有时例外,其余四个条件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开国初期才完全具备。
转自各朝开国,往往面对的是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的社会环境,但不需用“百废待兴”形容;农耕社会不象工商社会,各生产单位变成废墟后,需积累资金艰难重建。
农耕社会的生产单位是一家一户,有劳动力与田地就能迅速恢复生产。
人口大量损耗诚然使劳动力不足,但土地充裕反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繁荣,人口繁殖相对而言要比资金积累容易。
再者,由于新王朝摧毁了旧王朝原有的产权关系,江山易主,在旧王朝中被法律保护的所谓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需要得到新王朝的认可才能被重新保护。
这样,旧王朝中得利益最多,与旧政权关系最密切的受供养集团成员,要么在改朝换代的暴力浪潮中被消灭,要么被新政权打击、冷落,他们巧夺豪取来的大片良田与万贯家私,原本打算传至子孙,转眼间充归国有,或者被皇帝转赐他人。
实际上,新王朝面对的是个相对容易收拾的烂摊子,毛泽东讲,在白纸上画图更容易,它只需重建官僚体系,清肃社会不安定因素,巩固国防,鼓励农民开荒生育就够了。
转自那时,由于新政府官僚机构处于草创阶段,仅有个框架,又由于战争遗留下的问题太多太繁,因此它们运转效率很高。
俗语说:“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心无旁鹜专心于公务的衙门一般不会黑暗。
况且,新朝代的官员多是新提拔或军人转变角色而来,他们对工作尚处于新鲜好奇、满腔热忱阶段,思想比较单纯,没有学会和习惯享受权力带来的种种好处,没有培养出油滑、形式主义、明哲保身等官僚作风。
另一方面,官员数目较少,且多对旧朝代的腐败记忆犹新,时警时惕,因此对财政资源的消耗一般不大,人民赋税负担相应较低。
社会利益这块大蛋糕尚有很大分配的余地,新的达官显贵等少数强者,不用处心积虑与多数弱者争利,因此社会矛盾缓和,贫富分化不很严重。
转自太平盛世是各种社会积极要素发展到最佳状态时,共同支撑起来的黄金闪光点,它不可能保持长久,因为各种要素本身都是变量,不可能永远共同处于最佳状态。
譬如登山,到最高点,怎么走,都免不了下坡。
转自一般来讲,开国皇帝无一不是人中俊杰,根据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的原理推算,从激烈无序的暴力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君王,必然具备狐狸与狮子的双重品质。
可是开国皇帝也有忧愁,他不敢保证自己的继承者具有同样的智慧与能力。
宗法制度规定,皇位只能传嫡长子。
这也处于现实考虑,皇帝妃娥成群,儿子有时很多,如果不只传长子,兄弟之间相互竞争起来,骨肉相残的事即会发生。
但这样一来,未来皇帝的素质是优是劣,就只能听凭命运之神的安排了。
即便老皇帝恪守传位传贤的原则,他的挑选范围也不会超出直系血缘的圈子,儒家学者所赞扬的禅让从来有名无实。
传说远古时代的尧帝品德高尚,他发现平民舜即便在原始森林中也不迷路,认定他了不起,把权力传给了他;舜同样贤德,临死把权力传给治水有功的禹;禹临死把权力传给益。
然而舜是尧的女婿,婿位翁传,自不能说出于公心。
舜分明是先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由于禹功劳大,深得各部族支持,他用不流血政变废舜的儿子自立。
禹传位给老实人益,不过演戏,他早布置妥当,实权操在他儿子启手里。
以后各朝代的禅让故事,无论王莽代西汉,曹冲代汉,司马炎结束曹魏,说穿了全乃政变的故事。
转自皇室在挑选继承人时不仅在才干方面没有余地,在年龄方面也没有余地,帝国历史上经常出现智力有缺陷及智力发育不足的皇帝,例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汉殇帝继位时年龄只有3个月。
这类皇帝上台,皇权旁落是必然。
无论大臣擅权、外戚干政、地方割据,对皇室都是烦恼的事,时间长了,容易引发政治震荡,有时连皇帝本人也会成为权力斗争的受害者。
事实上所有寿命长的朝代都躲不过皇权旁落的痛苦,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伴随症,若诊治不及时,往往成为王朝衰落的标志。
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权臣,明之宦官,清末之女后最为醒目。
当然,各朝皇权旁落的形式,并非象总结的那么单一,通常各种形式并作。
问题的严重性很容易理解。
帝国规模庞大,组织严密,诸如官员任免、军事调动、赋税财政等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即便由中枢机关代劳,也要经皇帝署名发表,才算合法失效。
因此,皇帝出问题,即意味着帝国的大脑出问题,即便擅权者有足够的能力与权威维持住秩序,各种隐患依然存在。
擅权者代皇帝行使权力诚然是魅力无比的美差,但权力是利刃,行施起来免不了伤人,招来不满和怨恨,而代别人行施权力尤甚;况且,此是普天之下最引人妒嫉的差使。
擅权者没有人甘愿在适当的时候交出权力,儒家学者所赞扬的圣人周公,在后世凤毛麟角,这无关他们的道德,完全基于现实的忧虑;一旦交权,极可能意味着把自己和九族的脑袋交到仇敌手中。
从历史上看,擅权者在需要交权时,通常有下列四种选择:1.彻底交权,这种情况极少;2.名上交权,实握权力不放,窦宪、鳌拜即为例子;3.想法让皇帝永远智力不足,比如废长立幼,废智立愚,女后乱政时喜欢取此法,她们有这个条件,吕后、慈禧都为例子;4.发动体面的政变取代之,王莽、隋文帝、武则天行此法。
转自当然,世传皇帝中也不乏英明者,例西汉的文帝、景帝、武帝、宣帝;东汉的明帝、章帝,唐的玄宗、宪宗,北宋的神宗,明朝的宣宗,清的雍正、乾隆等等;即便在末世之主中,明的崇祯、清的光绪也不能不说有一定才干。
只是这类皇帝的出现没有定数. 帝国高效廉洁的官僚队伍注定难保持长久。
首先,随着官僚体制的不断完善,官员数目越来越多,在提拔新官员的过程中,官员之间的关系也复杂化了,同乡、同学、老上级、老下级、恩师、亲戚、利益朋友等相互结网,一荣共荣,一辱共辱,牵一发而动全身,形成可怕的官场关系网。
官员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开国之初的务实作风、责任心及对皇上的忠诚,渐被追求小集团利益及追求个人荣华富贵的思想意识所笼罩。
假若皇帝精明强干,他们可能不得不自我收敛,但想阻止官场腐败,根本不可能,连英明的雍正、乾隆父子也徒唤奈何,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自认为比“秦皇汉武”更了不起的毛泽东最不信邪,一次又一次用政治运动清肃官场,但只能收到短期效果,运动一停止,官场故态立即恢复。
想用法律约束官员纯属枉费心机,官员在辖区内既是行政首长,又是法官与警察局长,除非上级派员查办,一般没有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不是皇帝亲自过问,或被关系网抛弃,上级部门也懒着主动做这种棘手的事。
所幸帝国的官员多是儒家学员出身,饱读诗书。
儒家的教义不允许他们做过份出格的事,要求他们忠于职守,勤勤恳恳,洁身自好。
孔夫子说:“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又说:“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应当承认,帝国的官员多能自律,这也可以解释一个朝代的吏治看起来腐败了,为什么还能存在上百年的原因。
转自 散发着霉味的官场,一旦形成,就有超强之顽固性,只有改朝换代的暴力革命与民主运作能切除、消解它;但中国古代没有民主,也不需要民主,民主运作方式只能解决表面问题,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只有暴力革命才包治百病。
转自在工业社会,财富的增长主要靠耐用品的积累与科技进步这两只轮子,虽然最终有增长的极限,但持续百年、数百年当没有问题。
农耕社会不存在这两只轮子,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能被一次性消费掉,如粮、油等;即便建筑物这类固定资产,由于多采用木质及土石茅草结构,不可能像钢筋混凝土结构那样,经得起风雨吹打和战火焚烧;气势迷人的阿房宫之类,现在只能通过文学作品想像了。
转自农耕社会经济的增长,主要靠三个条件保障:1.不断开垦荒芜的田地,2.风调雨顺,3.和谐健康的社会秩序。
因此,社会财富增长的极限很容易达到,尤其当荒芜的土地基本开垦完毕后,财富的增长一般不会再呈上升趋势,或者说余地已经不大。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人口问题。
在荒芜的土地没有被充分耕种之前,人口的增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也可以说人口的增长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
从理论上讲,当帝国的农业劳动者尽力耕种的土地总量正好等于帝国实有可耕种土地的总量时,说明社会的人口数量与土地的比例呈最佳平衡状态,这时农业生产率最高,农民收入也最多;然而人口生育是个非常活跃的变量,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状态下,呈无限增长趋势,而传统文化中多子多福的观念以及家庭财产收入增多的现实,又会加速这种增长,平衡会很快被打破。
假如人口增长的速度在长时间内超过了拓荒的速度,那么就必然出现劳力过剩现象──普通的农业家庭收入相对减少,饥饿、流民、盗匪增多等。
这一系列问题在当今工业化的中国仍难解决,虽然建了很多城市与工厂,供过剩人口从乡村社会游离出来打工,仍不能完全吸纳。
转自 唐朝之前,帝国最理想的人口数量大约在四至五千万左右,达到六千万甚至七千万以上,就会成为帝国政府的噩梦,需要通过饥荒、战乱等天灾人祸的方式减少人口;而一旦降到二千万左右,又会出现“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的场景。
西汉、东汉时,长江流域尚未被有效开发,帝国的人口多集中在中原地区及关中地区,当时没有化肥、农药和专门培育的优良种籽,水利设施比较简陋,粮食的亩产量很低。
根据战国时期李悝留下的资料推算,那时主要农作物粟的亩产量大约为一石半,当时一亩合今0.32亩,一石半约合今45斤左右,换算成当今亩产量约为140斤,即便汉朝时生产水平有所提高,粟的亩产量大??产量,仅以小麦、玉米计算,一年两季最保守的估计也在1000斤以上。
据班固记载,公元2年西汉政府的人口统计数字为5767.14万人,考虑到当时行政管理比较松懈,疏漏难以避免,估计实际人数当在6千万──7千万之间。
当时那些土地养活六千万以上的人口所承受的压力,大约相当于现在同样土地养活五、六亿人所承受的压力,现今这一地区的实有人口也不过六、七亿左右,那时没有工业企业,人口的压力可想而知。
转自到唐代,经过五胡变乱,中原民众大规模南迁,江南地区得到了深入开发,尤其是太湖地区,渐成为有名的“粮仓”。
可得之桑榆,失之东隅,由于气侯变化及战争对水利设施的破坏,关中地区衰落了,虽然唐帝国的首都仍在长安,可这一地区的供养能力大大下降。
因此,唐帝国的人口一旦突破六千万,它的困难比两汉政府小不到哪里。
转自 宋朝时,随着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鱼米之乡的声誉响遍全国,帝国承载人口的能力大为增强。
到南宋时期,宋、金、西夏及大理国的人口总计突破了一亿。
明朝的人口更有强有力地增长,晚期高达2亿,这得益于一批高产量农作物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