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doc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解析版)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态。

2.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______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 ℃,第6分钟时冰处于______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42 44 46 48 49 50 51 52(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一时间图象像,得出冰的熔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

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1标准大气压下,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物质的沸点为,液态的比热容为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______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______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7压轴之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7压轴之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中考二轮专题训练系列】2024中考物理压轴题型训练专题07实验探究题专练训练题01【2023·江苏连云港·校考】知识点(声现象探究)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具体步骤如下:a.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b.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c.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使用步骤b中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

请完成下列问题:(1)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的振动快慢会改变,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也会改变。

可见,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的高低。

如果示波器上波形显示声音的频率为60Hz,则此时钢尺在1分钟内振动次。

(2)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训练题02【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知识点(光的反射探究)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如图1所示,实验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纸板ENF(右侧可绕ON翻折)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应于镜面。

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光在纸板上发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呈现径迹。

光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是为了;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当入射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50°时,反射角为。

(3)让光沿图1中FO方向照射到镜面,它会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如图2所示,把纸板ENF右侧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

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训练

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训练

1. 小华同学选用图甲、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了冰的熔化及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丙是由测量数据所绘制的图像。

(1)要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若只探究冰熔化应选用图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试管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成小水珠。

°(2)由图丙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C.(3)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能节省实验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

2. 小聪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实验数据见下表。

通过分析数据,他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___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提升重物时应该注意沿竖直方向___________拉动。

动滑轮可视为杠杆的变形,则此时其支点为___________(选填“A”、“B”或“C”)点。

实验次数物重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1 1.0 0.72 1.5 1.03 2.0 1.33. 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 2A”,现有5Ω、10Ω、15Ω、25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3)在该实验中,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闭合开关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情况是______。

排除故障后,接入5Ω的电阻,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为U1;(4)将5Ω的电阻分别换成10Ω、15Ω、25Ω、30Ω的电阻,继续实验。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

专题三实验与探究题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C)A.5.3 cm B.5.25 cmC.3.25 cm D.3.3 cm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0~5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3.6__N。

(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4__℃。

4.(2019·湘潭中考)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这是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熔化__(选填“熔化”或“凝固”)图像。

(2)第10 min时该物质处于__液__(选填“固”或“液”)态。

(3)该物质的熔点是__80__℃。

(4)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__从下往上__(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019·绵阳中考)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细线、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待测小石块。

请按以下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图甲所示,应将右边平衡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石块质量,三次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小石块质量m/g 52.8 52.4 52.4(3)在量筒中装入60 mL的水,把小石块放入量筒内,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20__cm3。

(4)小石块的密度是__2.62__g/cm3(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5)实际上,小石块要吸水,本实验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__大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密度。

6.(2019·重庆中考)小薇同学探究凸透镜和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先将光具座上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至__同一高度__。

(2)移动蜡烛,光屏上呈现了烛焰的清晰像,如图所示,生活中的__照相机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1.小龙对某个小石子的密度产生了兴趣,他决定测量出它的密度。

(1)小龙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子密度的实验原理是;(2)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至天平平衡;(3)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小石子的密度是kg/m3;(4)假设拴小石子的线不很细,那么测量结果将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保持一致”);(5)同桌的小凤同学测量小石子质量的情景如图丙所示:请指出她在测量过程中的不恰当之处(至少指出两个):①;②。

2.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①外形相同且(选填“ 已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②,移动蜡烛②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①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3)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

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选填“车内”或“车外”)物体成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

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4.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河北中考物理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可编辑word)

河北中考物理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可编辑word)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夯基提能作业1.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有时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下列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B.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C.在“探究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D.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2.(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cm。

(2)图乙中天平所测物体质量为 g。

(3)家用白炽灯正常工作时,其两端的电压为V;白炽灯与电视机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选填“并联”或“串联”)。

3.根据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甲图:风中雨伞容易“上翻”,是由于。

(2)乙图: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

(3)丙图:导线触接电源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

(4)丁图: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是由于。

4.(1)图甲中: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是g;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mL;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温度计的示数是℃。

甲(2)木块从图乙所示斜面上的位置静止释放,直到撞上金属片,测此过程木块的平均速度。

乙①在图中画出需要测量的距离。

②用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根据公式算出第一次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

请归纳本实验木块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 。

5.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空杯、三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物块、细线。

小凤所在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实验器材和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题目:(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2)把物块1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超(3)由本次实验可确定,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无关。

(多选题,只填写字母)A.重力B.质量C.体积D.密度E.形状6.为了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中考物理《电与磁——实验探究》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电与磁——实验探究》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电与磁——实验探究》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实验探究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电流表的指针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此时通电螺线管的下端是(选填“N”或“S”)极。

(2)下列操作不能改变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是(选填字母)。

A.抽去铁芯B.电源两极对调C.减少线圈的匝数2.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的实验中:(1)开关闭合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磁场相似;图中螺线管的端是N极,电源的端是正极。

(2)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小磁针的指向改变了,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方向有关。

(3)为了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3.“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使导体AB在蹄形磁体中上下竖直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使导体AB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3)分析可得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条件:导体AB在磁场中做运动。

(4)实验中能转化为了电能。

(5)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小宇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

实验步骤如下: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有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1)小宇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

(2)根据这一结论,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报警器,工作原理为: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铁的减弱直至消失,无法(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恢复原状,电路接通,电铃报警。

(3)为了设定具体的报警温度,他进一步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报警器,当达到报警温度时,电磁铁(选填“有”或“无”)磁性,工作电路接通,电铃响。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精准练专题02电阻的测量含解析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真题精准练专题02电阻的测量含解析

专题02电阻的测量1.(2020·陕西中考真题)如图1是小明测量未知电阻R 1阻值的实物图。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2)某次实验中,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0V ,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 ,本次测得R 1的阻值为______Ω;(3)现有另一个未知电阻R 2(阻值约为400Ω),若仅将图1中的R 1替换为R 2,其它器材和电路连接不变,则不能测出R 2的阻值,其原因是实验中______表无法读数。

【答案】右0.1612.5电流【详解】(1)[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大阻值处,故滑片应该滑到最右端。

(2)[2]图1中,电流表选择的是小量程,故图2中的示数是0.16A 。

[3]R 1的阻值为1112V =12.5Ω0.16AU R I == (3)[4]现有另一个未知电阻R 2(阻值约为400Ω),若仅将图1中的R 1替换为R 2,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223V =0.0075A 400ΩU I R == 因为此时的电流小于电流表的分度值0.02A ,所以电流表无法读数,也无法测出R 2的阻值。

2.(2020·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小飞要测量标有“2.5V ”字样小灯泡的电阻,选取电压是6V 的电源。

(1)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______)。

(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小灯泡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2)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______瑞。

(填“左”或“右”)(3)图乙中,小灯泡的I -U 图像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随______的变化而变化,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

(4)小飞又取来阻值是600Ω的定值电阻R 0、一个开关和阻值约5Ω的未知电阻R 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R 1的阻值,小飞的实验方案如下:a.闭合S 1,断开S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是U 1b.闭合S 1和S 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是U 2则电阻R 1=______(用U 1、U 2和R 0表示),小飞的实验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得电阻R 1的阻值,理由是______。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解析版)

《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______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______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 有关.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______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同一深度不同的方向,并比较每次的橡皮膜方向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这是为了探究______。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

(填符号)A.酒精(ρ酒精=0.8×103kg/m3)B.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4)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Pa.(ρ红墨水≈1.0×103kg/m3)3.下列四幅图是小华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四个场景,除图④杯中装的是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是水。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压强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______的变化而知道压强大小变化的;(2)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______;(3)比较②④两幅图,可以得出:______;(4)比较②③两幅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______无关。

4.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题(含答案)本文档为初中物理探究实验题,提供了一些适合初中学生进行实验的题目,并附有相应的答案。

以下是题目及答案的列表:题目1:重量与质量的关系题目:在实验中,小明用天平测量了一个物体的重量为10N,质量为1kg。

请问,重量和质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如果存在,请写出你的观察结果和理由。

在实验中,小明用天平测量了一个物体的重量为10N,质量为1kg。

请问,重量和质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如果存在,请写出你的观察结果和理由。

答案:是的,重量和质量之间存在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重量是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结果,而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重量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约为10 m/s^2,所以重量和质量的计算结果相等。

是的,重量和质量之间存在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

重量是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结果,而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重量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约为10 m/s^2,所以重量和质量的计算结果相等。

题目2:摩擦力的影响题目: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他用力拉扯一个木块时,木块的移动速度和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关。

请写出你对这一现象的观察结果和解释。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他用力拉扯一个木块时,木块的移动速度和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关。

请写出你对这一现象的观察结果和解释。

答案:我们观察到,当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时,木块的移动速度变慢;相反,当摩擦力减小时,木块的移动速度增加。

这是因为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使其难以克服阻力而移动。

当摩擦力较大时,木块需要更多的力才能克服阻力移动,因此速度较慢;而当摩擦力较小时,木块受到的阻力较小,移动速度较快。

我们观察到,当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时,木块的移动速度变慢;相反,当摩擦力减小时,木块的移动速度增加。

【2019-2020年度】中考物理 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试题

【2019-2020年度】中考物理 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试题

【2019-2020年度】中考物理专题三实验探究题试题类型1:光学实验1.(2014,扬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和两只相同的棋子,应选__茶色玻璃__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薄__(选填“厚”或“薄”).小华选择两支蜡烛,小明选择两只棋子,请针对其中一位同学,说出他选择的理由:__小华的理由是点燃的蜡烛像清晰(或小明的理由是作为物的棋子大小始终不变)__.(2)如图所示,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B__(选填“A”“B”“C”或“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虚__像.2.(2015,湖州)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1)小明的推测是__折射光线消失__.(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__光斑消失__,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_不会,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__.3.(2014,哈尔滨)透镜是重要的光学元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1)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__折射本领__.(2)荣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甲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依次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并总结出成像规律.据此判断实验中物距是如何选取的?解:由远及近地选取u>10 cm、5 cm<u<10 cm和u<5 cm三个范围,且每个范围收集至少三组数据.(3)同学们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的办法点燃酒精棉.①放好酒精棉后,移动凸透镜直至太阳光经透镜后在酒精棉上形成__最小最亮__的光斑.②若在同样环境下,放好酒精棉,选用图示中哪个凸透镜更容易点燃酒精棉,说明理由.(忽略光从透镜传播到酒精棉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解:选乙透镜,因为乙比甲的面积大,在相同时间内,接收的光能多,使酒精棉获得的内能增多,温度升高得快,容易达到燃点被点燃.类型2:热学实验4.(2015,广元)小英学习液体蒸发知识以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比较酒精与水蒸发快慢”的小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1)在吸管的中间插入一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并使吸管保持水平平衡.(2)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入少许质量相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入酒精与水中;待杯中酒精与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出湿纸巾分别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乙所示),两节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恢复平衡.(3)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仔细观察吸管,如果吸管哪段上翘,就说明哪段的液体蒸发得更__快__(选填“快”或“慢”).【交流与评估】(4)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开的面积必须__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5.(2014,连云港)小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对100 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__晶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BC阶段物质处于__固液共存__(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__4.2×103__J的热量[c冰=2.1×103 J/(kg·℃),c水=4.2×103 J/(kg·℃)];(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水的比热容大,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较慢__.6.(2015,河南)为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军用图1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天平和钟表.收集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温度值是__26__℃.(2)实验中,用__加热时间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液体1__(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物理上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7.(2014,随州)(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1,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2;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温t1,末温t2,水的比热容用c表示.用以上符号表达该同学测酒精热值的计算式:____.该同学测算发现,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请你写一条产生该误差的原因:__没有考虑向空中散热(或石棉网、烧杯等吸热)__.(2)有一种“涡轮增压”(T型)轿车,通过给发动机更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比普通轿车(L型)更节能,排气更清洁.同样的汽油(如97#)加在T型轿车内比加在L型轿车内热值__一样大__(选填“更大”“一样大”或“更小”).类型3:力学实验8.(2015,乌鲁木齐)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时间_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大_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大__(选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0.25_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7__组小车从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9.(2015,阜新)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1)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匀速直线运动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__平衡__力.(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拉力是__1.6__N.(3)分析图乙的图象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跟压力的大小成__正比__.(4)实验结束后,小亮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__不正确__,理由是__没有控制压力相等__.10.(2014,黄冈)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1)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小车每次滑行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动__能.(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 s后停止,位置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0.21__m/s.(3)小车在铺有毛巾的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摩擦力大(或毛巾表面最粗糙)__.(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__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运动状态不变)__.11.(2014,抚州)同学们所用的笔,有些在靠近笔端的地方装有一个轻质弹簧(如图所示),小文和小军各自拿自己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结果发现小军的笔弹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文猜想:①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②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1)小文利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A和B,一个小铜球、一个轻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①__,实验中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__轻质木块被小钢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__来体现的.(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并得出结论).解:选取同一根弹簧分别压缩不同的程度释放出小钢球,比较轻木块被小钢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如果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反之则无关.12.(2015,扬州)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__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丙、丁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4N,圆柱体的体积是__4×10-4__m3.(g取10N/kg)(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1.1×103__kg/m3.13.(2015,岳阳)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88.9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漏填,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2.4__N;(3)分析数据可得实验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高__(选填“高”或“低”);(4)根据实验结论推测:使用该滑轮组再次将8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为__C__(只填序号).A.71.6% B.82.4% C.92.1%14.(2014,重庆)黎黎同学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帮妈妈筛选出饱满的种子,她想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就用天平和量筒来进行测量.(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游码__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__平衡螺母__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3)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体积V,如图甲所示;(4)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帮黎黎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5)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__偏小__(选填“偏大”或“偏小”).(6)黎黎同学发现混杂在种子中的小石块也同饱满的种子一起沉入了盐水底部,她想尽快知道石块的密度究竟有多大,就选了一块大小合适且与其材质相同的石块,巧妙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天平状态,按以下的步骤测出了石块的密度.①用细线拴着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盐水未溢出),天平的读数增大了Δm1;②将石块缓慢沉入烧杯底部,放开细线,天平的读数再增大了Δm2;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ρ__(用Δm1,Δm1及盐水密度ρ表示).类型4:电学实验15.(2015,嘉兴)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步骤】①连接好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观察两灯发光情况;②分别用电压表测灯L1、L2和电源两端电压,并将读数记录在表内.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测出电源电压.【得出结论】比较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反思交流】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普遍性,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方案甲: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各电压值;方案乙: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各电压值;方案丙:增加电池节数,测出各电压值;以上三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方案甲__.16.(2014,襄阳)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A、B之间接电阻.(1)本实验通过观察__电流表示数或灯泡的亮暗__比较电阻的大小.(2)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电阻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导体的__长度__和__横截面积__有关.17.(2014,鄂州)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阻值约为5 Ω.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0.24__A.(3)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灯泡电压变化大小ΔU=1 V时,电流变化大小ΔI=0.2 A,该同学由表达式R=,计算出灯泡电阻为5 Ω,他的这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__不正确,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__.18.(2015,益阳)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3A”.(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2)合上开关,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__变大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3)通过定值电阻电流的变化范围是__0.15A~0.3A__;(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成正比__.19.(2014,随州)由于铭牌脱落,某同学想知道绕在滑动变阻器绝缘管上电阻丝的电阻(Rx)为多大(已知不超过30 Ω),图甲是他设计的测量电路.RN是变阻箱(电阻可调同时又能读取其阻值),电源采用12 V稳压直流电源.(1)图乙是用来实物连线的,请完成剩余部分的连线.(2)该同学用三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确定Rx的大小,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解:如下表所示读数U N(3)若在第二次测量中,RN调整到R2=60 Ω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是__9_V__,则这次测出的Rx值Rx2=__20_Ω__.20.(2015,厦门)小鹭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设计并连接了如图1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1)请你添加一条导线,将图1所示的实物图补充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2)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板向__1__(选填“1”或“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如图2所示,I1=__0.2__A.(3)将开关S2扳向另一端,保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1.(4)若此时R=7.0Ω,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1=__0.28__W.(5)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0=2I1,以下关于额定功率P0与实际功率P1的数值关系,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__D__ .A.P0=2P1 B.P0=3P1C.P0=4P1 D.P0=5P1。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二 实验探究题

人教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作业 第二篇 中考重难题型突破 题型二 实验探究题

电压表的示数为 0,电流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A .(选填字 母代号)
A.小灯泡短路
B.小灯泡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小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
组数据,并绘制出了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0..66252W,图象是曲线的主要原因是小小灯灯泡泡的电的阻
①闭合开关 S,使开关 S1连接触点 1,移移动动滑滑片使片电使压电表示压数表为示U-数U 额;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使为开关U-S1连U额接触点 2,读出电压表的
示数为 U1; 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表达式为 RL=
UU额1 R
.(用字母 U 额、U1、R
表示)
实验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5.(2022·内江)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某实验小组采用了如下的 实验器材:
(1)小红将天平放在水水平平台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右(选填“右”或“左”)调,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 平衡. (2)将银叶放在天平左盘,用镊镊子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 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银叶的质量是 3399..2g2.
(3)用量筒和水测量银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细线体积忽略不计),银叶的 体积为 110cm3. (4)根据以上测量数据,算出银叶的密度为 33..992×2×1031kg/m3,由此判断该 银叶是空空心心(选填“空心”或“实心”)的.03
6.(2022·自贡改编)某实验小组小华同学准备测量额定电压为 2.5 V 的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恒为 3 V.
(1)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连接的实

中考科学物理实验探究2

中考科学物理实验探究2

课题:物理实验探究1教学目标:1.将教材出现过的物理实验探究分类教学内容:1.(1)如下图为一个反射式路灯,S为灯泡位置,图中已画出灯泡射出的两条最边缘的出射光线。

MN 是一个可以调节倾斜程度的平面镜。

请在图中画出灯S照亮路面的范围(保存作图中必要的辅助线)。

请提出一种能够增大灯照亮范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宇同学在家中阁楼上有一个小型物理实验室,如下图,但他每次做光学实验时就感到很麻烦,因为需要跑到有天窗的一间,请你用平面镜帮他将阳光引到实验室并使阳光垂直射到实验台的台面上,要求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其中一条光线,用箭头标出光线方向。

〔物理实验探究方法〕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

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比拟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假设两次实验结果不同,那么与该条件有关,否那么无关。

反过来,假设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那么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3.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引速又关.【典例探究1】小明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测:猜测一: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测二: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针对猜测一,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把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钢尺和塑料尺弯曲相同的程度,并弹开同一个纸团,观察到纸团被弹开的远近不同。

请答复:〔1〕小明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2〕实验中“弯曲相同程度〞其目的是:;【答案】弹性势能大小可能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控制变量,使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拟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1、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定律》(解析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定律》(解析版)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定律》一、实验探究题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入射角α0°15°30°45°60°反射角β0°15°30°45°60°折射角γ0°11°22.1°35.4°40.9°(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和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______度。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______(选填“OA”或“OB”);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______(选填“α”、“β”或“γ”)。

2.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序号1234入射角20°40°60°80°折射角13°(1)______ 35°41°【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2)______(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______。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题(附答案和解析)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题(附答案和解析)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题(附答案和解析)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________(选填“A"、“B”或“C”)实验中A.在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

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2). 受力面积(3). 错误(4).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一定【解析】【详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叫转换法: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即采用了转换法;(2)对比甲、乙两图知道,物体对海绵的压力相同,但接触面不同,由图得出的结论是: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知道,需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但甲、丁两图中受力面积不同,即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铁球用细绳悬于O点,小车置于O点正下方水平面上静止。

实验时,分别在水平面上铺毛巾、棉布、玻璃板。

(1)每次都要让铁球从图中A点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全面)

中考物理      实验探究题(全面)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 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左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 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 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 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3_3_._2__g,食用油的密度为___0_._8_3_×_1_0_3_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偏__大___(选填“偏大”或“偏 小”)。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长度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将____上__移___(选填“上移” 或“下移”)。 (5)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3_5_._0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 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实像。
类型一 光学实验
考向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2022·自贡中考)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
纸板
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纸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AO的法线是___O_N____,光线AO的
入射角大小是___4_0___度;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____甲___(选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如果要在甲、 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你认为___甲____(选填“甲”或“乙”)液体较为 合理。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声学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为了便于完成该实验使用了法;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能传声.声音的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响度与有关.2.(2011•金平区)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只填对应序号).(2)用棒敲击试管,振动发声的物体是:,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只填对应序号)2.音调,响度的变化1.声音的探究(一)他们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手在振动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发声时,感觉手在振动实验三:打击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水面,激起水花实验四:把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发声(1)他们发现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是:,物理学把这种由几个现象得到一个共同结论的方法称为.(2)音叉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到,通过激起水花将振动放大反映出来,物理学上把这种方法称为(二)小玉发现,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大小不同.他继续用刻度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实验次数 1 2 3用力大小小大较大尺的振动幅度小大较大尺拍打桌子的声音小大较大存在的是:(2)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论:(三)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1、2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四)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是正确的.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有关.3.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5)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 铜60 0.76 F 铜100 0.76B 铜60 0.89 G 钢80 1.02C 铜60 1.02 H 尼龙80 1.02D 铜80 0.76 I 尼龙100 1.02E 铜100 1.02 J(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④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光学1.光的反射1.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2)海若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3)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5)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0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内,此时,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像.试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30°30°2 40°40°3 50°50°2.平面镜成像(1)小明发现在蜡烛A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变成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的位置.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小明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他(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2)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如图乙),在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如果有3mm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3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2)记录;(3)量出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4.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的位置,同时还说明;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3.光的折射1.小张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18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分析图(a)和图(b)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2)分析图( b)和图(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以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折射角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2.小宇利用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填“增大”或“减小”).(2)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如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射入玻璃砖内.在实验中,发现折射角比入射角大,而且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而且光强越来越弱,反射光强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光线.小明同学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他让光从半圆形玻璃砖直边上射入玻璃砖,则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就找不到前面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他把这个发现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让光从水中射向水面、再让光从水面入射到水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②.小宇从课外资料上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一些数据:入射角i 0°30°39°39°30´40°50°折射角r 0°51°79°82°90°反射的能量 4.7% 6.8% 36% 47% 100% 100%(1)由表格可知:当入射角i≥时,不发生折射现象;由表格和图象可知:图线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2)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选填“能”或“不能”)达到100%凸透镜1.(2012•岳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cm;(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节;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2.(20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上/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变大/变小/不变)3.(2012•广东)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光屏上像的大小1 60 12 缩小2 30 15 缩小3 20 20 等大4 15 30 放大5 12 60 放大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②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4.(2011•呼和浩特)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选填“大”或“小”)(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5.(2011•抚顺)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像未画出),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填“上”“下”)移动.(2)调节好凸透镜的高度后,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填“倒立”或“正立”)的(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实验中小平将蜡烛向左移动,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7)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图.(8)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10)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热学1.熔化.(2012•莆田)小李用甲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温度/ -8 -6 -4 -2 0 0 0 0 1 2 3 4程的温度-时间图象.(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温度是℃.(3)在第2min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或“液态”).(4)细心的小李发现: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冰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较大.(5)实验时,将装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①;②..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段吸收的热量较多.(4)已知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4.2×103J/(kg•℃),从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J/(kg•℃).2012年北京第一场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一些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设计实验]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这样选择的理由是、[测量数据]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如图2).[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2可知: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其中浓盐冰的熔点是℃.[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拓展思维]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3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蒸发(2011•莆田)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的高低;c、液体快慢.(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Ⅰ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Ⅱ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Ⅲ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相同.Ⅳ若干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法.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2)通过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3)通过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大小有关.(4)该实验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5)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6)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3.沸腾、(2008•滨州)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假设加热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2)如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4)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5)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如图所示,甲容器中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中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底部持续加热,过一段时问会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10.(2010四月)(5分)某小组的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⑴如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

⑵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如果将烛焰向左移动5cm,则光屏应该向移动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像。

⑶实验时,小明发现凸透镜中间有一块用镜头纸也不能擦掉的黑色污渍,为此小组内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讨论,你觉得合理的想法应该是同学的。

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的像,但像的中间没有了。

小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可以看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较暗。

小霞:无论怎样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只能看到那块污渍的像。

三、观察水的沸腾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2)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甲)(乙)所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如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可以看到沸腾现象在液体的同时发生,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

13.(2010元月)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⑴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⑵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______m1,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 3。

⑶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23. (2010五月)(5分)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1)小红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 ,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 ,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绕线方式.17.(2011四月)(5分)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的关系。

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J 。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不变。

十三、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

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

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十七、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a)松手让重物将小木桩打入沙中,先让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落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桩进入沙中越深,表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接着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物体让它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比较木桩被打入沙中的深度,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归纳可得:物体被举的越______________,质量越_________,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

24、(2011元月)(6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每次测量时都观察小车右端所对刻度线的位置),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

(2)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3)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且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运动。

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了解到的知识,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4.(2010福州)(6分)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联想斜面也是一种机械,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猜Array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28所示。

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

(1)在第1、2、3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木板、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

(3)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它条件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

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_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3)斜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或小),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或高)。

(4)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5)省力5、(2010泸州)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

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拉力为N;做的有用功为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

6.(2010潍坊)(8分)如图所示,下面是某同学做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1)此探究实验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物理研究方法。

(2)请将上表中空格补充完整.(3)请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要探究的实验结论: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控制变量法;0.756;0.9;84;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

11(10·滨州)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试验中,小明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猜想。

(1)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如图所示)外,还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2)在试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运动。

(3)要验证以上猜想,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4)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只写出一条即可)。

21、(1)弹簧测力计(2)匀速直线(3)同一木块(4)盘山公路(10·泸州)12、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

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拉力为 N ;做的有用功为 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

2.(2011年中考·安徽省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 点作为支点,在A 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在B 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 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 1、h 2。

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____。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 移至C ,O 、B 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