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合集下载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施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四、化肥施用与农产品质量及人体健康
(一)施肥对农产品质量的正面效应
(二)重金属对农产品的污染
(三)硝酸盐对农产品的污染
五、化肥施用的环境污染防治
(一)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二)配方施肥 (三)施用化肥增效剂
(四)节水节肥的水肥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五)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综合作物养分管理体系
一、化肥施用与土壤生态环境
磷酸铵
3~4
80
115~200
2
_
_
产原料是磷矿石,成分不像由合成氨制造的氮 肥那样单纯,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一方面, 农田施入磷肥将这些有害质带入土壤环境,对作 物产生危害。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有害物质在土 壤 - 植物系统的积累、迁移和转化中,进入食物 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影响元素之 一 磷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施用的 化肥中,磷肥约占20%以上,施用的磷肥种类很
其是根外喷施和做种肥是易发生危害。故对尿素及 其加工的肥料,宜在用前了解其中缩二脲的含量, 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4、三聚乙醛 三聚乙醛是生产某些农药、医药和其他有机合 成物的原料。三聚乙醛及有关化学物污染农田危害 作物的事故屡屡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威胁。 (三)氟的污染 磷矿石中另一种有害物质是氟。长期使用磷肥
量会很大。
2、农田排水 在水田,常有插秧前的泡田弃水和雨后排水, 使一部分氮流失到水体中,施肥往往使农田排水中 氮的流失量增加,磷相对地表侵蚀和地表径流的损 失,排水中的损失较小,人工排水能减少磷的流失。 3、渗漏、淋洗
土壤中的氮以及施入土壤的肥料氮,在降雨和 灌溉水的作用下,部分直接以化合物形式 (如尿素)
酸铵。硫氰离子的1~5mg/kg水溶液,对稻、麦的发 芽有促进作用,在5mg/kg以上时则危害发芽。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化肥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它可以为作物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增产。

随着农业化肥的广泛使用,化肥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化肥污染给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了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化肥污染的现状十分严峻,应对策略迫在眉睫。

一、化肥污染的现状1. 土壤污染: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失去平衡,土壤酸化、碱化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

部分化肥中的有害物质还会积聚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的健康。

2. 水体污染:农田中使用的化肥中的氮、磷等养分会通过农田排水进入地表水体或者地下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爆发。

一些氮化合物还会在水体中转化成硝酸盐,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 空气污染:农田施用化肥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二、化肥污染的应对策略1.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健康、环保的耕作方式,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施肥利用率,减缓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土壤保护,在农田中采取合理的轮作、休耕、覆盖等措施,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科技创新降低化肥使用量: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和支持,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研发新型肥料和肥料施用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管理与监测:建立健全的化肥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农田化肥施用登记制度,对农田化肥施用进行登记监测,加强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防止过度施肥和乱用化肥。

4. 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田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种植绿肥、栽植林带、建立人工湿地等方式,净化土壤和水体,减缓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5. 提倡循环农业:加强农田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通过农作物秸秆还田、饲料渣肥料化等方式,实现农田有机循环,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化肥污染危害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绿色施肥,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之理性使用化肥,减少化肥对环境的危害。

化肥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化肥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化肥,农药对土壤的影响土壤是维持人类生活的主要支撑系统,它为作物根系提供固定场所,容纳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供维系生命的营养物质。

同时,土壤也是大量微生物的家园,微生物通过自身代谢,完成土壤中一系列生物化学转化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追求粮食高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现状导致我国污染退化的土壤范围不断扩大,土壤质量恶化加剧。

由于长期超量化肥、农药盲目投入导致的有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养分失衡、次生盐渍化、连作障碍、重金属污染等土壤健康问题,同时也导致了地力下降,由高产变中、低产,甚至绝产。

1.导致土壤结构的破坏土壤有机物和腐殖土对农田的益处包括:快速分解作物的残余物、使土壤变成水稳定的粒状聚合体、减少土壤硬化和泥块的形成、增进土层内部的排水功能、改善水渗透能力、增进和保存水分、养分的容量等。

而改良土壤的外在结构有利于容易耕作、增加土壤的水储藏量、减少土地流失、改善根茎作物果实的形成和收割,在土壤更深处,还有丰富的根系形成,增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等等。

但是在耕地上使用化肥农药却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导致腐殖土和上层土的下降、杀死土壤中的有机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导致有机物流失。

2.导致耕地土壤酸化施用氮肥导致了不同区域耕地的pH值下降,而它的后果会比酸雨所导致的土壤酸化高10~100倍。

生物酸性肥料易造成土壤酸化。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内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释放,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响。

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3.导致土地流失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全球耕地的土地流失率比土地补充率高10至40倍。

土地流失减低土壤提供植物生长的储存水功能,因而导致支持生物多样性的能力的下降。

土地流失使土地原有的水份、养份、有机物减低和导致土壤生物系的破坏,使树林、牧场和大自然的生态陷入破坏的局面。

化肥对土地生态功能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生态功能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生态功能的影响现代农业中,化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化肥的使用也对土地生态功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水资源管理三个方面探讨化肥对土地生态功能的影响。

一、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使用化肥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然而,长期过量的化肥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首先,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

其次,过量的化肥使用会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失调,降低土壤的生物活性,减少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最后,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会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量,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二、化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化肥的使用会改变土壤环境,影响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

一方面,化肥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中某些细菌和真菌增殖,导致一些微生物物种的过度生长,而其他微生物物种数量减少,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另一方面,过量的化肥使用会使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抑制一些土壤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减少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这些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化肥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化肥的使用会导致养分的流失,对水资源产生影响。

在化肥过量使用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氮和磷等养分会随着雨水或灌溉水一起流失,进入水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这些过量的营养物质会刺激水中藻类的生长,引发水华问题,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化肥的使用也会影响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加土壤的渗透性,导致降雨时水分流失较快,增加了土壤水资源的利用难度。

综上所述,化肥的使用对土地生态功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我们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化肥施用量,适度控制肥料的使用,注重土壤质量保护和调理,采用合理的生态农业方式种植作物,减少化肥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治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治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治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和防治
• 近年来,中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增产乏力
的局面,缺水和过量使用化肥是其中的主 要原因。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大 量使用,造成土地板结、农产品残毒过多, 破坏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污染程度越来 越大,使农区成为分布面广的一个重要面 源污染源,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
一、化肥的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
化肥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而全面,化学肥料引人的 非主要营养成份(如:硫酸铵的硫酸根,氯化铵的 氯根等)对土壤、植物有一定不良影响。造成土壤 板结;有机质缺乏;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硝 酸盐在作物中积累;污染地下水等危害。垦区化 肥使用中,氮肥占有比重最大,造成环境污染最 严重。因此垦区化肥污染主要是氮肥污染。
土壤盐渍化
二、化肥对环境污染的施用钾肥,要因地制宜,综合 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并与氮、磷肥和微肥等进行配合施用。 2、科学施用磷肥。磷肥施入土壤后有两个特点:一是 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其移动半径多在0.5~1厘米以内; 二是容易被土壤中两价阳离子固定。这就造成作物根系吸 收利用的困难,降低了肥效。 3、广泛施用有机肥。有机质是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 源,同时也是作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源泉。有机质是 作物碳素营养的源泉,这主要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所 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另外它还能促进 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而且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 土壤保水、保肥和缓冲能力。
3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 由于土壤种植各种作物,蔬菜和牧草,土壤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动植物的健康。
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吸收的氮素,大部分为硝态氮,一部分为铵态氮,除水 稻外,大多数植物以硝态氮为主要形式,含高浓度硝酸盐的植物被动物食用 后,由于硝酸盐产生的亚硝酸盐对动物发生毒害。植物体内硝酸还原的速度 与氮的供给相配合量,硝酸盐一般并不过多积累,而在供给氮素多时,就会 发生硝酸盐积累,为此进行过有关施肥量,肥料种类及施肥时期的试验。牧 草和菠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植物体内N03-浓度相应增高。 由于土壤的硝化作用,使土壤富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种植的各植物中硝酸 盐含量大大增加,造成土壤污染。另外,制造化学肥料矿物原料及化工原料 中,有的会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害成份,它们随着施肥进入 农田土壤造成污染。如磷肥的施用,不可避免地带给土壤许多有害物质有: 镉、锶、氟等。施用磷肥过多会使土壤含镉量比一般土壤高数十倍、甚至上 百倍,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污染。如氨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酚,特别是利用炼 焦厂废气生产的氨水,含酚量超过千分之一,施用于农田后,造成土壤污染。 生产出具有异味的农产品。

肥料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肥料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收获时间 研究表明,随收获期的推迟,蔬菜中硝酸盐含量逐渐 降低。
环境因素 对蔬菜中硝酸盐累积 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有水 分、温度和光照。
四、肥料污染的控制措施与防治对策
1. 加强对肥料的监督管理,从肥料的质量上扼
制污染
2. 经济合理施肥,严重过量施肥 3.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4. 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5. 推行施肥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6. 优化肥料品种结构,研制新型无污染肥料 7. 加强水肥管理,实施控水灌溉
地表水富营养化
土壤氮损失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土壤氮损失与水体富营养化
非洲维多利亚湖
非洲维多利亚湖:受蓝藻侵袭 在肯尼亚《民族日报》2007年一则报道中乌干达渔业专家警告说,世界第二大、 非洲第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正在遭受由蓝藻分泌的一种毒素污染。这种毒 素如进入人体,可能导致肝癌。
北美伊利湖
8. 培育高产高效低积累硝酸盐的蔬菜品种
9.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钾肥中放射性核素是40K.
3. 氟污染 氟是磷肥中污染环境的主要元素之一,具有很 高的化学活性,对人、畜危害较大。
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
磷酸盐矿床,最典型的
是氟磷灰石 [Ca10(PO4)6F2]矿床。
4. 有毒有机化合物的污染
硫氰酸盐、磺胺酸、缩二脲、三氯乙醛以及多环 芳烃,对种子、幼苗或土壤微生物有毒害作用。
(一)、 对水体的影响
1. 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或半封闭的
水体,以及某些滞流河流由于水体内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水体 中的富集,导致某些特征性藻类的异常增殖,从而消耗了大量 的氧,水体透明度降低,降低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形成水体 厌气环境,造成水质恶化,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并引起鱼类 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农田的氮、磷流失是造成水体富 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摘要】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包括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导致水质污染、降低生物多样性和影响人体健康等问题。

为了缓解这些影响,我们可以推广有机农业、采用合理施肥技术、加强监管和引导措施,并提倡循环农业模式。

通过这些对策,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需要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化肥施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施用化肥、农业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对策、土壤生态系统、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人体健康问题、有机农业、合理施肥技术、监管、循环农业模式、缓解。

1. 引言1.1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给土壤生态系统带来破坏、导致水质污染、减少生物多样性,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缓解这些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如推广有机农业、采用合理施肥技术、加强监管和引导,以及提倡循环农业模式。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逐步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损害,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就能够有效减轻这些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影响一:土壤生态系统破坏化肥的大量施用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过度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释放增加,对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的生存和繁殖造成危害。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丧失平衡,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和生态功能。

过量的氮、磷等元素在土壤中残留过久,对土壤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和肥力。

为了减少化肥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

要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

化肥过量使用的环境污染及防治化肥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积累过多,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导致土壤酸化、碱化和盐渍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地下水污染: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容易溶解在地下水中,一旦过量使用会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等物质超标,严重影响饮用水安全。

3. 水体污染:化肥流失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会导致水体中营养盐含量过高,出现水华、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4. 大气污染:化肥在施用和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氨气和氧化物,造成空气污染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1. 加强宣传教育:农民是化肥使用的主体,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施肥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培训课程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合理施肥的知识和技术,引导他们科学施肥,减少化肥过量使用。

2. 推广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肥料,它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土壤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可以通过政策支持、经济补贴等方式,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3.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化肥市场的监管,规范化肥生产和销售行为,严格把关化肥产品的质量,杜绝假劣产品的流入市场。

加大对化肥施用量的监督和检测力度,对于违规使用化肥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4.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大规模、高投入的化肥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转变为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可以通过推广节水灌溉、种植轮作、秸秆还田、植被覆盖等方式,减少对化肥的依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5. 加强科研技术支持:加大对化肥减排、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化肥减排技术、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施用量,降低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

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哪些环境问题

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哪些环境问题

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哪些环境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无疑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当化肥的使用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当下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也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首先,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化肥中的养分,尤其是氮、磷、钾等元素,虽然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但长期大量使用会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

比如,过量的氮会使土壤酸化,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同时,过度使用化肥还会导致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使得土壤变得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的长期生长。

其次,化肥的过度使用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当雨水冲刷或者灌溉时,未被农作物吸收的化肥会随着水流进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这些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水流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会促使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此外,被污染的水体还可能含有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若被人类饮用,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再者,化肥中的化学物质还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氨气等气体,这些气体会挥发到大气中,参与大气化学反应,形成雾霾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酸雨不仅会损害农作物和森林植被,还会腐蚀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另外,化肥过度使用对生物多样性也有负面影响。

由于化肥改变了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环境,许多适应原有环境的生物难以生存。

一些有益的昆虫、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数量可能会减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土壤的肥力维持、水质净化等,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依赖化肥等外部投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此外,化肥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为了减轻化肥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方面,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需求,精准地确定化肥的施用量和施肥时间。

化肥对土地灌溉水质的影响及净化方法

化肥对土地灌溉水质的影响及净化方法

化肥对土地灌溉水质的影响及净化方法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它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在农业实践中,过量使用化肥往往会对土地灌溉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化肥对土地灌溉水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净化方法。

一、化肥对土地灌溉水质的影响1. 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浓度升高,当降雨或灌溉水进入土壤时,这些养分会被溶解在水中。

随着水流进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体,富含养分的水体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和水生植物过度繁殖,进而削弱水体中的氧气供应,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污染地下水化肥中的化学物质在土壤中逐渐转化为可溶性的形态,随着雨水或灌溉水的淋溶,这些物质会随着水流进入地下水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水中的化学物质浓度会逐渐积累,对地下水资源产生污染,并可能超出饮用水卫生标准,危害人类健康。

3. 破坏土壤结构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积累,这对土壤结构造成危害。

高盐土壤会对植物的根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减少植物的吸收养分能力,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高盐土壤还会导致土壤的固结和水分持久性下降,增加土壤侵蚀的风险。

二、化肥对土地灌溉水质的净化方法1. 合理使用化肥合理使用化肥是净化土地灌溉水质的关键。

农民在施肥时应根据作物需求进行测定,并按照合理的比例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同时,注意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生长状态进行肥料调节。

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降低对水体的污染风险。

2. 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有机肥料的使用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化肥残留。

有机肥料中的有机物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增强土壤的抗污染能力。

同时,有机肥料中的养分释放较为缓慢,不容易被雨水或灌溉水冲刷走,从而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3. 构建生态景观带和湿地净化系统在农田周边或灌溉渠道旁建立生态景观带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拦截和滞留,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第五章 化肥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PPT课件

第五章  化肥施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PPT课件

氧化 RCHNH2COOH+O2
RCOOH+NH3+CO2+能量
还原 RCHNH2COOH+H2
RCH2COOH+NH3+能量
.
8
因此,氨化作用产生的铵以及施入土壤中 的铵态氮肥可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利用,未 被吸收利用的铵,可被土壤胶体吸收保存。 但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态氮可进一步被 微生物转化为硝态氮。
.
20
2、土壤中无机磷的转化 土壤中难溶性磷的释放
土壤中有效磷的固定
.
21
▪ 途径1:
土壤酸度增强或施用生理酸性肥料时,难溶性磷酸 盐、特别是磷酸钙盐可逐步转化为易溶性磷酸盐。
▪ 途径2:土壤淹水和有机物质存在时,能促进难溶
性磷酸盐转化为易溶性磷酸盐。因为:
淹水时,一方面土壤的pH增高能促进磷酸盐沉淀 的水解;另一方面土壤Eh降低,使溶解度低的磷酸 高铁还原成溶解度高的磷酸低铁。
化学肥料
(主要成分)
N:尿素、碳酸氢氨等
P:来自磷酸盐,主要成分是
氟磷灰石 [Ca3(PO4)2]3CaF2
K:在蔬菜中大量使用
.
3
二、我国肥料的利用现状(P115)
有机肥料使用概况:绝对数量在逐年增加,
但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
化肥使用概况
绝对量大、比重大,品种多
使用结 构变化
单一施N肥 N、P肥配合施 N、P、K肥配合施
有机物质的存在,有机胶体可以在矿质颗粒表面 形成一层胶膜,防止矿质胶体对磷的固定;此外, 有机胶体还可以络合土壤溶液中的Fe3+、Al3+、Ca2+、 Hg 2+,从而减少他们对磷的化学固定。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 引言1.1 化肥施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是现代农业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肥料,它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并缓解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限制。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化肥的施用导致土壤污染,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受到破坏,土壤结构疏松,水分保持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化肥的使用会导致水质污染,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通过农田径流、渗透等途径流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化肥的施用也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减少土壤中有益细菌的数量,影响土壤养分的循环。

生物多样性也受到影响,一些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会因为化肥的施用而减少,降低土壤的生态多样性。

化肥的使用还会对气候变化造成影响,化肥中的一氧化氮等化合物会通过挥发或流失进入大气,导致温室气体的增加,加剧气候变化。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推广有机农业,采取循环农业模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土壤污染化肥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土壤污染。

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会通过土壤的渗透和流失进入地下水或者河流,导致土壤酸化、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土壤贫瘠化。

过量施用化肥还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使土壤中有益菌株减少,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土壤污染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从而影响着人类的食物安全。

化肥的过量使用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积累,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我们迫切需要找到解决化肥施用带来的土壤污染问题的方法。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一个解决途径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污染。

推广有机农业,采用生物肥料替代化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污染。

可以采取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合理耕作和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对土壤的负面影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轻化肥施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施用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

为什么施用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

为什么施用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须的营养物质补给,它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但是,随着化学肥料的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那么,为什么施用化肥会引起环境污染呢?首先,化肥施用过量会导致钾、氮等元素的浸泡到地下水中,使其含量超过安全标准而造成地下水污染。

大量的氮、磷含量超过大气及水体自然环境的自然吸收、自净能力,致使水体富养化现象加剧,这种化学反应迫使水体中的有机质大量消耗氧气,残留有毒物质致癌物质和金属等沉积等,极大地破坏了水的生态系统功能,从而危害水源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其次,化肥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一旦排入大气中,会与其他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形成二次污染物质,例如臭氧、硝酸二甲酯等。

这些污染物质会导致空气污染,进一步引起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等。

此外,化肥也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从而破坏土壤质量。

化肥的使用会直接导致土壤pH值的变化,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失衡,有针对性的微生物大量减少,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害芽孢杆菌等大量繁殖,这样使得土壤纹理和结构改变,易流失,使得土地生态环境受到不可逆的破坏。

最后,化肥的污染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

化肥通常会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如重金属、放射性同位素等,这些成分一旦污染自然环境就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物种繁衍。

综上所述,化肥的施用必须遵循“无毒土壤,高产高效”的原则。

施肥量要适宜,高效利用化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尽力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维护我们人类健康与安全的重要任务。

过量施肥对环境的污染机理----农化大全

过量施肥对环境的污染机理----农化大全

过量施肥对环境的污染机理-----农化大全自1994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在北京、山东、陕西等地的20个县600多个点位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北方集约化的高肥用量地区,20%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硝酸盐含量限量标准(每升硝酸盐含量8 9毫克),45%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过主要发达国家饮用水相关限量指标。

除此之外,因化肥中含有重金属、酸根等物质,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重要的环境影响如下:1)重金属和有毒元素有所增加从化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

其中以磷肥为主。

中国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约占20%,磷肥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程还会带进其它重金属Cd、Cr、Hg、As、F,特别是Cd。

另外,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对作物造成毒害。

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比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可使土壤中As的含量达50~60 mg/kg。

同时,随着进入土壤Cd的增加,土壤中有效Cd含量也会增加,作物吸收的Cd量也增加。

2 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是个体小而能量大的活体,它们既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执行者,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试验表明,施用不同的肥料对微生物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大小的顺序为:有机肥配施无机肥>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

中国施用的化肥中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3)养分失调与硝酸盐累积中国施用的化肥以氮肥为主,而磷肥、钾肥较少,长期施用造成土壤营养失调,加剧土壤P、K的耗竭,导致NO3-N累积。

NO3-N本身无毒,但若未被作物充分同化可使其含量迅速增加,摄入人体后被微生物还原为NO2-,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

化肥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及调节方法

化肥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及调节方法

化肥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及调节方法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肥料,它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也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化肥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调节方法。

一、化肥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1. 酸化作用氮肥、磷肥和硫肥是常见的化肥类型,它们在土壤中分解时会释放出酸性物质。

氮肥在土壤中迅速转化为硝酸根离子(NO3-),磷肥在土壤中溶解后会生成磷酸根离子(H2PO4-,HPO42-),硫肥在土壤中氧化时会产生酸性氧化物。

这些酸性物质的释放会导致土壤酸化,降低土壤的酸碱度。

2. 碱化作用另一方面,钾肥、钙肥和镁肥等碱性肥料会增加土壤的碱性,提高土壤的酸碱度。

这是因为碱性肥料中所含的阳离子会与土壤中的酸性离子反应生成碱性物质,从而提高土壤的酸碱度。

二、调节化肥对土壤酸碱度的方法1. 调整施肥量合理控制化肥的施用量是调节土壤酸碱度的重要方法。

针对酸化土壤,应适量减少氮肥、磷肥和硫肥的施用量,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

有机肥中的有机酸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酸碱平衡。

对于碱化土壤,可以适量减少碱性肥料的使用,增加酸性肥料的施用,以降低土壤的碱性。

2. 选择合适的肥料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可以有效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对于酸性土壤,可以选择含有碱性成分的肥料,如石灰。

石灰中的石灰石能够中和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的酸碱平衡。

对于碱性土壤,可以选择含有酸性成分的肥料,如硫酸铵。

硫酸铵中的硫酸根离子可以中和土壤的碱性,降低土壤的酸碱度。

3. 改善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对于土壤的酸碱度起着重要的影响。

粘土含量高的土壤对酸性物质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能够减缓土壤的酸化作用。

因此,可以通过添加有机物质、石灰等方式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的离子交换能力,降低土壤的酸碱度。

4. 合理轮作与休耕合理的轮作与休耕可以有效地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通过合理轮作不同作物,可以减少特定肥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土壤的酸碱度。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肥的使用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长期的过度施肥已经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策。

一、施用化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长期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

因为肥料中的钾、氮、磷等物质会使得土壤的酸碱度发生改变,土壤变得更加酸性,这时,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降解、细菌等微生物消失,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

这样一来,原本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微生物和营养物质就大量流失,从而不利于植物健康成长。

进而导致大量的土壤侵蚀,土地干燥和萎缩等现象。

对策:1. 使用有机肥料:使用有机肥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微生物含量和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另外有机肥料的使用也会带来有机物质的富集,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形成膨大性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

2. 换作物轮种:实现作物的轮种,能够避免单一作物的连续种植,从而减轻土壤中钾、氮、磷等的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会在雨季流入江河湖海水体中,形成有害蓝藻等生物的过度繁殖,造成水环境变差;另一方面,过度使用化肥还会导致地下水的深层污染,是水环境的又一威胁。

1. 科学施肥,减少农药量:科学施肥能够减少无根据的肥料使用,减轻化肥对水环境的污染。

2. 改变种植方式:可以采取循环灌溉和雨水集中等新型的灌溉方式,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减轻水环境的污染。

三、由施用化肥引发的环境问题乱倒废弃草料、废旧肥袋、废弃的包装袋等等,都会污染土地,严重的还会对空气环境造成危害。

1. 强化监管:加大对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破坏环境的人进行处罚,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进行奖励。

2. 健全环境保护体系:成立环保组织机构,实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综合治理。

综上所述,化肥的使用对肥料生产、种植肥料、农户使用等各个环节应引起重视。

实际上,化肥是现代化农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 土壤质量下降: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减少,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并增加土壤酸碱度。

这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降低农田的产量和品质。

对策: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

加强土壤保护和治理,采用轮作休耕、土壤覆盖和水保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质量下降。

2. 水体污染: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容易被冲刷入水体中,形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藻类过度生长,引发水华和水质恶化。

化肥中的农药残留也容易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对策:控制农田径流,避免化肥直接进入水体。

合理施肥,根据农作物的需求量施用适量的化肥,避免过量使用。

加强农田防渗漏和蓄水设施的建设,减少养分流失。

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水源地保护区,禁止化肥施用等污染性农业活动。

3. 生物多样性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农田中农药和化肥残留物的积累,这会对土壤中的土壤生物、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等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产生负面影响,破坏农田内的生物多样性。

对策:推广生态农业,通过合理的施肥和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加强农田的生物防治,提高自然生物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能力。

保护和恢复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化肥的过度施用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但通过改变施肥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绿色农业等措施,可以减轻这种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化肥的施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化肥的盐分会积聚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的污染和盐碱化。

这样一来,土壤的肥力会逐渐降低,甚至导致农田废弃。

其次,化肥中存在的氮、磷等成分会渗入地下水、河流、湖泊等水源中,污染水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此外,化肥的施用还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使土壤生态系统逐渐失去稳定性。

首先,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应积极推广有机肥、生态肥等新型肥料,这类肥料能够保持土壤肥力,提升作物品质,还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另外,应注重生态修复,采取生态恢复和灰水回收等措施,以便分解余氮和余磷,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后,政府应加强对化肥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推出相应政策指导,规范化肥市场,引导农民使用环保肥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化肥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向我们提示了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只有在加强科学施肥、推广新型肥料、强化生态修复和完善政策监管等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够让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实现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化肥对土地团聚体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团聚体的影响

化肥对土地团聚体的影响化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不适当的化肥使用方式导致了土壤团聚体的破坏,对土壤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化肥对土地团聚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化肥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1. 化学成分影响化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然而,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升高,破坏土壤结构,削弱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此外,化肥中的酸性物质也会造成土壤酸化,进一步破坏土壤团聚体。

2. 营养失衡的影响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素的积累,而氮素的积累又会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减少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从而降低土壤的团聚性。

相反,缺乏磷、钾等元素的土壤则会导致作物的生长不良,无法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和土壤团聚体。

3. 土壤侵蚀的影响化肥过度使用导致土壤中的养分聚集,使土壤变得致密,无法充分渗透水分,增加了土壤的抗冲性能,降低了土壤对降雨的吸水保水能力。

一旦发生降雨,容易引发土壤侵蚀,加速土地的退化。

二、应对化肥对土壤团聚体的破坏1. 合理施肥方式农民应该根据作物的需要和土壤的实际情况,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使用。

在施肥过程中,可以结合土壤测试结果来调整化肥的使用量,确保植物可以充分吸收营养,同时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2.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团聚体的稳定性。

农民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获得高质量的生物有机肥,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程度,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

3. 植物多样性的引入引入适宜的绿肥植物和根系较为发达的作物,可以增强土壤水分的渗透性和抗冲性。

这些植物的根系可以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增加土壤团聚体的数量和质量。

4. 水土保持措施的加强在农田中适当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比如梯田、沟垄等,有助于减少水流速度,降低土壤侵蚀的风险。

土壤肥料的环境影响

土壤肥料的环境影响

土壤肥料的环境影响土壤肥料的使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土壤肥料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 氮肥的环境污染氮肥是一种常用的土壤肥料,然而它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使用氮肥时,一部分氮元素无法被作物吸收,残留在土壤中或通过径流进入水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和水质恶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2. 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过度使用肥料会增加土壤侵蚀的风险。

当大量肥料施用在土壤表面时,它们易被风力和水流带走,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此外,肥料中的养分也可能随着水流进入河流和湖泊,造成养分流失,进一步加剧富营养化问题。

3. 土壤污染部分土壤肥料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农药。

这些有害物质在施用后会残留在土壤中,并可能被作物吸收,最终进入食物链。

长期以来,土壤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4. 解决方案为了减少土壤肥料的环境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合理使用肥料:准确测量作物所需的肥料量,避免过度施用。

- 使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 轮作和休耕:通过轮作和休耕来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减少肥料的侵蚀和流失。

- 定期检测土壤质量:定期检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有害物质,及时进行治理措施。

通过采取这些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减少土壤肥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环境保护署. (2018). 土壤肥料使用管理办法.- 世界农业组织. (2019). 土壤持续管理:减少农业主导环境土壤退化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料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HPU 341
各式各样的
肥料

据中国农业年鉴1990年资料,我国猪存栏数约3.4亿头, 牛近1亿头,马骡驴2700万匹,这些家畜排泄物数量大,养 分丰富,是我国农村最大的有机肥资源。其中猪每年可为农 业生产提供氮素130多万吨,磷素85万吨,钾素180万吨; 大牲畜可提供氮160多万吨,磷83万吨,钾110多万吨。加 上每年有30多亿只家禽和10多亿只兔,其提供的养分量占 农村有机肥料总量的63%~72%。
肥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化学污染。肥料的化学污染主要是化学肥料污染,而 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磷肥污染,因为磷肥的 原料磷矿石往往含有一些有毒物质如砷、镉、铬、氟、 钯等,其中以可致癌的镉毒性最强。美国、摩洛哥、 澳大利亚等国磷矿石中的镉含量比我国和俄罗斯的要 高几十甚至上百倍,所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 用国产或俄罗斯产的磷肥及含磷复合肥。 2.生物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是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 机肥引起的。垃圾、粪便、植物残体中微生物种类很 多,其中不少含有对人体和植物有害的病源体,它们 最终以肥料的形式进入土壤。有的与作物接触使其感 染病害,有的附着于作物,尤其是附着在蔬菜上,进 入厨房,危害人体健康。
农作物秸秆也是很重要的有机肥源。其养分丰富,来源广, 数量多,可直接还田。也是堆、 沤肥和家畜挚□的重要原料。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每年总生成量平 均为4亿多吨,按稻草还 田率30%,麦秸还田率45%,玉米秸还田率20%计算,每年可用 作有机肥料的秸秆就有1.3亿 多吨,约可提供氮素66万吨,磷素40万吨,钾10.6万吨。
★废料污染的控制措施与防治对策
• .调整化学肥料结构 肥料结构不平衡,是影响 肥效当季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 2.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 平衡 施肥需在测土的基础上按作物需要配方,再按作 物吸收的特点施肥,并不是仅靠化肥的配置结构 所能奏效的。因此,它需要社会有良好的技术服 务,并与使用者的良好科技素质相结合才行。 • 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 施有机肥,不仅能 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同时还能 补充土壤的钾、磷和优质氮源,如植物可直接利 用的氨基酸。
3.物理污染。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料,常混有塑料袋、煤 渣、碎玻璃、建筑垃圾、旧金属等,大量施入土壤后 将降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影响土壤水分运动,妨碍 植物根系生长。 4.水体污染 施肥对水体的污染主要由肥料中的营养元素和有害物质 随降水和土壤水分运动进入水体造成的。大量施用化 学肥料,是导致农作物种植区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如某些藻类过量增长,其 死亡以后腐烂分解,耗去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脱氧, 引起鱼、虾、贝大量窒息死亡,使水质变差,并进一 步发出恶臭,失去饮用价值,甚至不能用于农田灌溉。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 等都属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 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长期大量 施用化肥,尤其在连续施用单一品种化肥时,在短期 内即可出现这种情况。土壤酸化后会导致有毒物质的 释放,或使有毒物质毒性增强,对生物体产生不良影 响。土壤酸化还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在降 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得营养 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贫瘠化,影响作物的生长。 • 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 量的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 离子发生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 大量施用化肥,用地不养地,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 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微生 物的生存,不仅破坏了土壤肥力结构,而且还降低了 肥效。 • 3、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 料及化工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 •
目前我国施肥状况存在严重不平衡。 一是不同地区间肥料用量不平衡。从目前主 要粮食作物施肥量来看,沿海和城市周边经济发 达地区的化肥施用量很高,而其他欠发达地区却 很低。养分资源区域配置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二是作物间肥料用量不平衡。不少农民不清 楚不同农作物所需要的施肥量,没有掌握正确的 施肥方法,很多人还抱着“肥越多越好”的错误 观念,结果造成多用了化肥反而减产的后果。
• 二、科学施肥是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科学施肥就是要用尽可能低的肥料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
Hale Waihona Puke 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土壤资源不受破坏, 同时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 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化肥的大量施用,一方 面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科学施肥体 系还不健全,化肥生产、销售、施用各环节都存 在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适应 的问题,如化肥品种结构不合理、肥料市场缺乏 有效的调控手段、施肥技术落后、化肥管理缺乏 法律依据等。这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势必影响 今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要给予足 够的重视。
• 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 施肥技术不当, 表现在轻视底肥,重视追肥,撒施和追肥期不当, 是形成化肥损失、肥效降低的重要原因。采用深 施技术是避免化肥损失的关键。 • 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 灌溉技术的优劣 与化肥流失关系很大。中国的灌溉技术以传统的 地面漫灌为主,并在向管道灌溉、滴水灌溉等节 水灌溉技术过渡,其中水的利用率与化肥的流失 率很相关。地面漫灌引起土壤化肥流失的量是惊 人的。 • 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 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 • • • •
三是养分施用的比例也不平衡。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施肥一直以施用单质肥料为主,氮肥、 磷肥、钾肥三种主要肥料配比不当,或只重视某 一两种肥料,使有些作物需求的养分元素施用不 足或得不到施用,而有些养分元素又施用过度。 由于肥料使用中存在结构不合理、养分不平衡、 施肥超量等问题,导致肥料利用率徘徊不前。目 前,我国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世界先进 国家则在55%以上。 盲目过量施肥,不但不能发挥出肥料的最佳效益, 反而带来了诸多问题 土壤养分失衡。 农产品品质下降。 污染生态环境。 加剧资源短缺和能源紧张。
• 科学施肥与粮食安全及农业发展
• 所谓粮食安全就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 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中国未来粮食产量需要持续不 断的增长才能保证粮食安全。然而就我国目前的粮食生产能力 而言,要达到5.4亿吨、5.8亿吨的产量尚需大幅度增加粮食产 量。而继续增加粮食产量不仅困难大,而且人物艰巨。据中国 农业年鉴统计,1998年为我国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年份,也 只有5.12亿吨。虽然今后20年增加2000万吨粮食已经列入国家 农业及粮食科技发展规划(2009-2020),但是要在今后一段 时间内要达到人均400kg或5.4~5.8亿吨的总产量,压力非常 巨大。而且必须在保障节能(节约资源)、减排(环境友好、 肥料质量安全)、高效(肥料利用效率高)、优质(食品安 全)、持续生产(土地生产力持续不衰)的前提下发展与粮食 增产相关的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化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