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别一_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的边界条件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 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
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
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
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 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
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 3 ℃以内。
见图2。
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
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
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 —→”代表系统控制“ —→”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 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
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
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
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
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 ,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 ℃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一次泵型号,以满足系统需求并保证高效运行。
考虑一次泵的变流量控制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变流量控制策略,如压差控制、流量控制等,以实现系统的节 能和稳定运行。
关键参数选择与计算方法
设计流量的确定
根据建筑物的冷热负荷、空调系统的形式和运行策略等,合理确定设 计流量。
二次泵系统在节能方面表现更优,而一 次泵变流量系统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能耗 较高。
VS
控制复杂性
二次泵系统控制较为复杂,需要精确控制 水泵的运行状态;而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控 制相对简单。
对比分析及应用场景探讨
• 投资成本:二次泵系统的设备投资和运行 维护成本较高,而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相对 较低。
对比分析及应用场景探讨
选择合适的二次泵型号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二次泵 型号,以满足系统需求并保证高效运行。
3
考虑二次泵的调节方式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调节方式,如变频调 节、阀门调节等,以实现系统的节能和稳定运行 。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要点
确定一次泵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布局,合理选择一次泵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系统水力平衡和稳定运行。
,如改进控制策略、更换高效设备等。
存在问题二
一些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在控制逻辑上存在缺陷,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改进措施包括 :对控制逻辑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如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提
高传感器精度等。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1
揭示了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基本工 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
• 控制简便: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控制逻辑相对简 单,易于实现和调试。
二次泵变流量设计浅析
二次泵变流量设计浅析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的设计方案,方案主要从能耗和控制方面综合考虑关键词 一次泵 二次泵 定流量 变流量 变频控制0 引言在空调系统能耗中,水泵能耗占很大一部分,变频技术在冷水泵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空调能耗。
然而,水泵的变频控制技术在国内不是很普及,尤其是二次泵变频利用。
目前国内对二次泵的利用较少,但二次泵变频技术有着很大的节能空间。
二次泵变频系统比较适合系统大,空调负荷变化大、能源中心与空调建筑相对位置较远的情况。
本文主要介绍一次泵、二次泵系统及设计方案等。
1 系统介绍为了保护冷水机的蒸发器,传统的制冷机设计尽量使通过蒸发器的水流量保持恒定,如果水流量下降太快,超出制冷机安全范围内的反应能力时,就会导致非正常关机,甚至可能会导致蒸发器结冰、管道损坏以及设备停止运行。
所以传统设计大都是初级泵定流量、次级泵变流量设计,即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是在冷水机组蒸发器侧流量恒定的前提下,把传统的一次泵分解为两级,它包括冷源侧和负荷侧两个水环路,如图1‐1所示。
图1‐1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在冷水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中,次级泵负责将冷水分配给用户,初级泵满足一次循环回路中的流量恒定。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中一次泵的位置与一次泵定流量系统相同,采用一机对一泵的形式,水泵和机组联动控制。
在空调系统末端,冷却盘管回水管路中安装两通调节阀,使二次水系统在负荷变化时可以进行变流量调节(通常,二次泵宜根据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末端压差变化为依据,通过变频调速来保持设定的压差值)。
平衡管起到平衡一次和二次水系统水量的作用。
当末端负荷增大时,回水经旁通管流向供水总管;当末端水流量减小时,供水经旁通管流向回水总管。
平衡管是水泵扬程的分界线,由于一次泵和二次泵是串联运行,需要根据管道阻力确定各自的扬程,在设计状态下平衡管的阻力为零或者尽可能小。
2 系统特点次级泵变流量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冷源侧一次泵的流量不变,二次泵则能根据末端负荷的需求调节流量。
二次泵系统和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和控制逻辑复习进程
二次泵系统和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和控制逻辑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
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
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
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 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
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 3 ℃以内。
见图2。
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
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
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 —→”代表系统控制“ —→”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 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
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
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
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
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 ,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 ℃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行状态,,控制蒸发温度,求信号,每,实现无级调节。
±0.3控制,达到制导叶逐渐关小,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或进入再循环运行模式控制。
冰机加减机:加机(4种方式?):1.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SS并持续一段时间2.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需要注意机组出力和运行电流不符合的情况)3.计算负载4.如运转中主机已达最大流量,则须加开一台主机(发生机率不高)。
减机:1.依压缩机电流百分比(%RLA(运行机组) %设定∑≥)2.flow*3.水泵控制,温差为辅的空调冷冻水控制。
(应该是压差控制或温差控制?)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管供回水压差传感器测量供回水之间的压差,与设定压差比较,采用PID运算策略,调节冷冻水泵转速满足系统流量:水泵加减台数方案:目前,确定泵组运行台数的一般原则为台数最少原则,即单台泵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则不使用多台泵;在多台泵并联的泵组系统中,两台泵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则不使用三台泵,以此类推。
传统的加减载模式为当运行中的泵组均升至最大频率时,则将泵的数量加载一台;运行中的泵组均降至(设定)最小频率时,则将泵的数量减载一台。
在加载或减载泵时,加载泵的频率由零开始逐渐增加,其他泵的频率由最大频率逐渐减小,直至所有泵的频率达到最优运行频率为止;减载泵时,剩余泵的频率由最小频率逐渐上升,直至所有泵的频率达到最优运行频率为止。
在实际应用中,即使有的并联泵组运行台数的确定不遵从台数最少原则,也多与其它相关设备开启的台数相关联。
比如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开启冷水机组的台数与开启水泵的台数相同,这种由机组数决定水泵数的被动模式不能保证泵组的效率最高,因此不是最优方法。
现有技术中变频泵组台数的确定方法一般效率低,耗能高,无法满足目前节能减排的需求。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行状态,,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信号,每0.3%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0.3℃以内。
见图2。
容量不变。
见表1。
3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控制,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或导叶已关到最小),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或进入再循环运行模式控制。
冰机加减机:加机(4种方式?):1.冷冻水系统供水温度TS1高于系统设定温度TSS并持续一段时间2.压缩机运行电流百分比(适用于出水温度精度要求高的场合,需要注意机组出力和运行电流不符合的情况)3.计算负载4.如运转中主机已达最大流量,则须加开一台主机(发生机率不高)。
减机:1.依压缩机电流百分比(1运行机组台数%RLA(运行机组)%设定-∑≥)2.flow*△T3.系统流量20%,并持续20分钟(可调),冷冻站管从而对制冷单元的启用选择和制冷单元水泵控制水泵控制依据:压差为主(用户侧压差控制,最好是最不利处用户,各回路都是并联,有区别吗),温差为辅的空调冷冻水控制。
(应该是压差控制或温差控制?)通过安装在冷冻水管供回水压差传感器测量供回水之间的压差,与设定压差比较,采用PID 运算策略,调节冷冻水泵转速满足系统流量:水泵加减台数方案:目前,确定泵组运行台数的一般原则为台数最少原则,即单台泵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则不使用多台泵;在多台泵并联的泵组系统中,两台泵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则不使用三台泵,以此类推。
传统的加减载模式为当运行中的泵组均升至最大频率时,则将泵的数量加载一台;运行中的泵组均降至(设定)最小频率时,则将泵的数量减载一台。
关于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探讨
关于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探讨摘要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选择一次泵或二次泵系统的优越性,并对该项目水系统形式进行确定,进而总结出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一次泵或二次泵选择的原则。
关键词一次泵二次泵变流量总投资运行费用☆艾爱,女,1984.01,本科,学士,工程师,设计师0000引言引言引言引言一次泵、二次泵变流量系统是目前暖通行业中央空调水系统常用的两种形式,但具体工程设计中如何选用这两种系统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和相关文献中仅给出一些笼统的概念,难以指导复杂的工程。
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分析综合造价、技术、经济性三方面因素,来总结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选择的原则。
111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简介1.11.11.11.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侧配置变频泵,冷水机组配置电动阀,冷水机组与水泵不必一一对应,启停可分开控制,旁通管设置压差旁通阀,系统末端设置平衡阀。
变频水泵的转速一般由最不利环路的末端压差变化来控制。
其典型配置如下图所示:图1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原理图1.21.21.21.2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冷水机组配置电动阀,水泵与机组联动控制,旁通管设置压差旁通阀,系统末端设置平衡阀。
一次泵克服冷水机组蒸发器到平衡管的一次环路的阻力,二次泵克服从平衡管到负荷侧的二次环路的阻力。
二次泵宜根据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末端压差变化为依据,通过变频调速来保持设定的压差值。
其典型配置如下图所示:图2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原理图2222分析工程实例分析工程实例分析工程实例分析工程实例以武汉著名园区光谷金融港大型中央空调系统为例。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24700m2,地上建筑面积403700m2,地下建筑面积121000m2,共30栋楼。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 P F )1、 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
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
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
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3%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
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3℃以内。
见图2。
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
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
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代表系统控制“—→”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
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
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
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
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
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
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
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和变化速度求岀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导叶电机根据4〜20mA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
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士0. 3 C 以内。
见图2。
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
见表1。
衣丨加载、卸载和保持判断我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
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图3:出水温度控制循环图“一-”代表系统控制“一-”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
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
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
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
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 3 C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
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
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
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 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围。
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
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 3 ℃以。
见图2。
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
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
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 —→”代表系统控制“ —→”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 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 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
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
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
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
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 ,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 ℃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二次泵变流量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二次泵变流量
摘要:
一、引言
二、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的工作原理
三、二次泵变流量的工作原理
四、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与二次泵变流量的优缺点比较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流体输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流量需求,泵的分区并联变流量和二次泵变流量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二、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的工作原理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是一种通过改变泵的运行方式来实现流量变化的技术。
它主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泵并联工作,每个泵可以独立调节流量。
当某个泵的流量需求增加时,该泵的转速会增加,从而实现流量的改变。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精确控制流量,但缺点是能耗较高。
三、二次泵变流量的工作原理
二次泵变流量技术是通过改变泵的叶轮结构来实现流量变化的。
当流量需求增加时,泵的叶轮会自动调整叶片的角度,从而改变流量。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耗较低,但缺点是流量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四、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与二次泵变流量的优缺点比较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和二次泵变流量各有优缺点。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的优点是能够精确控制流量,但缺点是能耗较高。
而二次泵变流量的优点是能耗较低,但缺点是流量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选择合适的技术。
五、结论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和二次泵变流量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这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可以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二次泵变流量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二次泵变流量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二次泵变流量一、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1.1 什么是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一次泵系统是指供水系统的原始泵站,它将水从供水站点输送到各个用水单位。
而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是指在不同用水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一次泵的数量和运行状态来实现变化的流量输出。
这种方式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不同用水单位的需求,提高供水系统的效率和节能。
1.2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的优势采用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的方式,能够实现以下优势:- 实现用水需求的精准匹配,避免浪费;- 调节供水系统的压力和流量,保证供水的稳定性;- 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1.3 实施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的关键技术在实施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技术:- 流量控制技术,包括流量传感器、调节阀等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运行控制技术,确保泵站在不同负荷下的稳定运行;- 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智能化的监控和运行管理。
1.4 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的应用案例在城市供水系统、工业生产中以及建筑物的供水系统中,一次泵分区并联变流量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施该技术,可以实现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供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社会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二、二次泵变流量2.1 什么是二次泵变流量?二次泵系统是指在供水系统的用水单位内部,用于进一步提升水压和流量的泵站。
而二次泵变流量是指通过控制二次泵的运行状态和速度,实现不同用水量下的变化流量输出。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水单位的需求,提高供水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2 二次泵变流量的优势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的方式,能够实现以下优势:- 适应不同用水单位的需求,保证用水的稳定性和压力;- 提高供水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降低用水单位的能耗,减少供水系统的运行成本;- 提高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维护和维修成本。
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优缺点、设计要点及控制逻辑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VPF)1、控制方式冰机控制负荷测定:蒸发器的流量和温差冷量调节:与活塞机组的介跃调节不一样,离心冷水机组的控制是根据实际需求负荷的大小来控制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最终通过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来控制。
改变导叶开度的大小,可调节制冷剂循环流量,控制蒸发温度,调节制冷量,最终达到加载、卸载,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
这种调节可实现无级连续调节,可精确调节到负荷要求,精密控制出水温度。
模糊逻辑根据温度误差(与设定值的偏差) 和变化速度求出所需的加载/卸载量,从而将冷水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
导叶电机根据4~20mA 的电流输入信号,每0. 3 %地增加或减小导叶的开启度,这样的调节足以保证经导叶调节后流量的连续性,实现无级调节。
加载时,导叶开启度增大;卸载时导叶开度减小。
高精度的导叶连续调节可精确控制水温在±0. 3 ℃以内。
见图2。
控制系统根据温度偏差值和温度变化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载、卸载或保持容量不变。
见表1。
在接近系统的安全阈值时,会进行加载或卸载限制。
图3示出了出水温度控制的循环。
“—→”代表系统控制“—→”代表控制系统实施操作后有可能引起的现象如图3 所示,系统控制和实施控制操作后而需要的进一步控制形成封闭循环。
控制操作的实施最终通过导叶开并增大或减小来完成。
控制系统经过综合使导叶维持在某一开启度进行制冷或达到安全限而关机。
例如机组刚开机过程的加载过程,在电流限制的同时导叶由小逐渐开大,冷水温度不断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
当机组达到负荷后,出水温度已达到或低于设定点的温度,这时进行卸载过程,导叶逐渐关小,出水温度基本维持不变,电流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部分负荷运行。
如果负荷过低,使机组导叶关小到某一值时,排气温度达到保护限,控制导叶不能继续关小(或导叶已关到最小) ,则导叶维持该状态运行,出水温度将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低于出水温度设定点3 ℃以下时,则机组由控制系统控制进行安全关机。
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
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一次泵和二次泵系统在冷源侧和负荷侧合用一组循环泵的称为一次泵或称单式泵)系统;在冷源侧和负荷侧分别配置循环泵的称为二次泵(或称复式泵)系统。
1. 一次泵系统(1)一次泵定流量系统(2)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水机组与循环水泵一一对应布置,并将冷水机组设在循环泵的压出口,使得冷水机组和水泵的工作较为稳定。
只要建筑高度不太高(<100m),这样布置是可行的,也是目前用得较多的一种方式。
如果建筑高度高(>100m),系统静压大,则将循环泵设在冷水机组蒸发器出口,以降低蒸发器的工作压力。
当空调负荷减小到相当的程度,通过旁通管路的水量基本达到一台循环泵的流量时,就可停止一台冷水机组的工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旁通管上电动两通阀的最大设计水流量应是一台循环泵的流量,旁通管的管径按一台冷水机组的冷水量确定。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控制方法压差旁通控制法恒定用户处两通阀前后压差的旁通控制法设置负荷侧调节阀是为了缓解在系统增加或减少水泵运行时,在末端处产生的水力失调和水泵启停的振荡。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的特点是简单、自控装置少、初投资较低、管理方便,因而目前广泛应用。
但是它不能调节泵的流量,难以节省系统输送能耗。
特别是当各供水分区彼此间的压力损失相差较为悬殊时,这种系统就无法适应。
因此,对于系统较小或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不大的中小型工程,宜采用一次泵系统。
2.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该系统用旁通管AB将冷水系统划分为冷水制备和冷水输送两个部分,形成一次环路和二次环路。
一次环路由冷水机组、一次泵,供回水管路和旁通管组成,负责冷水制备,按定流量运行。
二次环路由二次泵、空调末端设备、供回水管路和旁通管组成,负责冷水输送,按变流量运行。
设置旁通管的作用是使一次环路保持定流量运行。
旁通管上应设流量开关和流量计,前者用来检查水流方向和控制冷水机组、一次泵的启停;后者用来检测管内的流量。
旁通管将一次环路与二次环路两者连接在一起。
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与二次泵变流量系统方案比较报告
本工程商业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
7月 100 F
开1台 开1台 开2台 开1 开2台 开2
台
台
8月 96.8 F
9月 86.2
E
10 月 65.6 D
11 月 33.6
B
开2台 开2 开1台 开1
台
台
开2台
开1 开2台 台
12 月 17.9 A
二次泵变流量,配 3 台 泵,与两台 1400RT 冷机
一一对应,一台备用
2 分析过程
2.1 分析基础
2.1.1 EII 冷负荷计算结果如下表,冷机配置为 40%+40%+10%+10%。
建筑面积(m2)
冷负荷(kW)
68,835
12213.8
2.1.2 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中水泵的性能参数
一次泵
流量(m3/h) 扬程(m)
输入功率 (kW)
台数 (台)
参考价 格/单价
(万 元)
总价格(万 元)
配 3 台泵,与两台
1400RT 冷机一一对
924
应,一台备用
配 3 台泵,与两台
350RT 冷机一一对
231
应,一台备用
38
133
3
10
30
38
34
3
6
18
2.1.3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中水泵的性能参数
一次泵
流量(m3/h) 扬程(m)
输入功率
配 3 台泵,与两台
1400RT 冷机一一对
水泵各月份运行状况汇总表:
冷负荷率(%) 水泵运行状态
1月 15.4 A
2月 19 A
一次泵定流量,配 3 台 泵,与两台 1400RT 冷机
一次、二次泵
通常来说,空调系统是按照满负荷设计的,但实际运行中,满负荷运行的时间不足3%,空调设备绝大部分时间内在远低于额定负荷的情况下运转。
在部分负荷下,虽然冷水机组可以根据实际负荷调节相应的冷量输出,但是常规冷水系统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侧的流量配置是固定的,系统的冷冻水流量并没有跟随实际的负荷变化而变化,冷冻水泵能耗也没有跟随实际负荷减少而降低。
在变流量系统中,系统的冷冻水流量不是按照满负荷的水量固定不变,而是在部分负荷时水流量减小,冷冻水泵的输送能耗随之减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管路系统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变频水泵的效率特性和水系统的阻力特性接近,理论上水泵的能耗与流量成三次方的关系,故变流量系统节能降耗潜力明显。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将空调系统的传统一次循环泵分为两级。
一次泵负责克服冷机侧的阻力,一次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水泵设计流量为冷水机组蒸发器额定流量,通过合理的计算选型,使一次泵运行在最佳效率工况点。
二次泵用来克服末端的阻力,可以在不同的末端环路上单独设置,二次泵可以根据该环路负荷变化进行独立控制、变频调节。
当系统较大、阻力较高,且各环路负荷特性相差较大,或压力损失相当悬殊时,如果采用一次泵方式,水泵流量和扬程要根据主机流量和最不利环路的水阻力进行选择,配置功率都比较大;部分负荷运行时,无论流量和水流阻力有多小,水泵也要满负荷配合运行,管路上多余流量与压头只能采用旁通和加大阀门阻力予以消耗,因此输送能量的利用率较低,能耗较高。
若采用二次泵方式,二次泵的流量与扬程可以根据不同负荷特性的环路分别配置,对于阻力较小的环路来说可以降,f~--次泵的设置扬程,做到“量体裁衣”,极大地避免了无谓的浪费。
而且二次泵的设置不影响制冷主机规定流量的要求,可方便地采用变流量控制和各环路的自由启停控制,负荷侧的流量调节范围也可以更大;尤其当二次泵采用变频控制时,其节能效果更好。
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二次泵系统,还可以利用水泵压头的分割,减少系统底部的承压。
判别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的边界条件
判别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的边界条件
黄健勇
【期刊名称】《建筑节能》
【年(卷),期】2009(037)009
【摘要】分析了影响循环水系统能耗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了判别变流量系统能耗的理论公式,最终结合具体工程经验修正了理论公式,给出了判别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的边界条件.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黄健勇
【作者单位】北京京诚华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31
【相关文献】
1.一次泵/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能耗分析 [J], 董宝春;刘传聚;刘东;赵德飞
2.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在某印刷线路板厂设计中的应用 [J], 卢春招
3.北京某办公楼二次泵变流量空调系统诊断调试探讨 [J], 廖滟;武根峰;王碧玲;陈伟
4.集中冷冻站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调试探讨 [J], 苏国华
5.研究二次泵空调水系统的变流量调节与控制 [J], 何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改造老房的成本较高。
按新的节能设计标准测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需增加100元左右,村民盖一栋相同体量的2层楼要增加造价近万元。
所以,政府应加强宣传,使普通村民认识到节能建筑的长远经济效益;(2)针对“城中村”建筑节能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还未形成体系。
城中村的建筑一般都是由当地自发形成的建筑队修建的,施工人员对节能材料的施工方法一无所知,极易出现投入了高成本却未达到预期保温效果的情况。
为此,当地政府应制订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发展规划,组织建筑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研究发展价廉物美的建筑节能技术;(3)地方政府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
对于实行节能改造和建设节能型新住宅的城中村居民,政府应根据情况予以补贴。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 262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白延林,李金波.既有居住建筑保温节能改造方案比较与选用[J].山西建筑,2008(11):31-32.作者简介:周百灵(1978),女,武汉人,讲师,建筑学专业,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00zbl@)。
0引言一、二次变流量系统是目前暖通行业内水系统节能的主要形式,但具体工程设计伊始如何判断这2种系统节能效果业内尚没有明确的结论,《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和其他一些文献中仅给出一些笼统的概念,难以指导复杂的具体工程。
本文将分析影响循环水系统能耗的各种主要因素,排除工程个案中具体参数和2种方案共同因素的影响,并利用数学推导得出更易于在实际工程中操作的边界条件,以便指导水系统方案设计。
1设计工况下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能耗分析对比假定二次泵水系统含n 个环路,用户侧每个环路阻力为h i (i=1to n 其余同)其中最不利环路阻力h max ,每个环路流量为g i ;主机侧为0环路阻力为h 0,设计工况下为总流量g 0,N 为设计工况下单位时间功耗,根据有关文献有以下关系推导:N =k ·gh /(367η)式中:η为水泵的工作点效率;k 是安全系数;367是规定值;为简化分析假定某系统所有水泵工作点效率相同,则上述3个数值可视为常数,设ξ为并联时能耗损失附加系数,且令A =K /367η,对于二次泵系统有:初级泵能耗:N 初=ξ初·A ·h 0·g 0;次级泵能耗:N 次=ξ次·A ·∑(h i ·g i )。
如果上述同样系统改装为一次泵形式,则一次泵收稿日期:2009-07-28判别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的边界条件黄健勇(北京京诚华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53)摘要:分析了影响循环水系统能耗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了判别变流量系统能耗的理论公式,最终结合具体工程经验修正了理论公式,给出了判别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设计的边界条件。
关键词:一次泵;二次泵;变流量;边界条件;能耗中图分类号:TU8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237(2009)09-0017-03Boundary Conditions for Assessing Variable Primary/Secondary Flow System DesignHUANG Jian-yong(CERI Architects &Engineers,Beijing 100053,China)Abstract: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were analyzed,the equations for evalu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deduced.The equations were revised,and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assessing variable primary/secondary flow system design were giv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actical project experiences.Key words:primary pump system;secondary pump system;variable flow;boundary conditions;energy consumption建筑节能2009年第9期(总第37卷第223期)No.9in 2009(Total No.223,Vol.37)doi :10.3969/j.issn.1673-7237.2009.09.005■暖通与设备HEATING VENTILATION &EQUIPMENT17系统阻力为h0+h max,一次泵系统能耗:N=ξ·A·(h0+h max)·g0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系统能耗差为:η串·(N初+N次)-N=C1(1)η串·(ξ初·A·h0·g0+ξ次·A·∑(h i·g i))-ξ·A·(h0+ h max)·g0=C1(2)式中:η串为二级水泵串联时所需的能耗增加量,一般有η串=1.1~1.3为进一步进行分析,假定:k0=h0/(h0+h max),k i=h i/(h0+h max),m i=g i/g0,C2=C1/(ξ·A·(h0+h max)·g0)则式(2)可写作:η串[(ξ初/ξ)·k0+(ξ次/ξ)·∑(k i·m i)]-1=C2理论上C2=0时2种系统能耗相同,因此,上式左侧>0时宜采用一次泵系统,否则,采用二次泵系统。
所以,令C2=0,继续整理得:η串·(ξ初/ξ)·k0+η串·(ξ次/ξ)·∑(k i·m i)=1(3)一般情况下二次泵系统中次级泵流量与扬程差别较大;初级泵扬程相当,其单台泵流量与所对应主机性能匹配,所以差别不大且有规律。
故:ξ次>ξ初;另外,二次泵系统主机侧系统特曲线性较一次泵系统更平坦,故:ξ>ξ初。
由于影响系统中水泵串、并联所造成的能耗损失因素相当复杂,且其变化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所以上述公式(3)可简化为:1.2k0+1.3∑(k i·m i)=1(4)公式(4)即为设计工况下判断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能耗大小的边界条件,该公式对系统串、并联带来的能量损耗进行了适当的简化,保留了设计方案对能耗的影响,去掉了具体参数的影响因素。
2考虑到不同环路运行时间不同时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能耗对比上述分析仅考虑到各环路扬程、负荷大小对系统能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增加运行时间对系统影响因素,分析如下:设水系统用户侧单个环路全年累计运行时间为t i,整个系统的全年运行时间为t0。
在设计工况下每环路全年累计运行时间与系统全年运行时间之比为:i=t i/t0。
此时二次泵系统与一次泵系统能耗差为:η串·(ξ初·A·h0·g0·t0+ξ次·A·∑(h i·g i·t i))-ξ·A·(h0+h max)·g0·t0=C1根据上一节同样推导:1.2k0+1.3∑(k i·m i·i)=13考虑到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的一、二次泵变流量系统能耗分析首先,循环系统变频调节部分全年能耗为:W全年=N设计·t0乙(g j/g0)3dt式中:g j为任一时刻系统流量;g0为设计工况系统流量。
上式中部分负荷运行时系统能耗取决于此时流量。
分析任一时刻系统流量比较复杂,原因有2个:①不同建筑全年负荷变化规律不同,导致类似的系统运行策略区别很大,且难以找到典型的可以作为对比原型的案例;②循环系统输送能耗与主机大小及配置方案有关,也就是与负荷总量与设计理念有关。
由于难以对上述因素做出量化分析,我们以冷机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即IPLV=2.3%A+41.5%B+46.1%C+ 10.1%D)作为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对能耗分析进行简化的依据,并假定主机为2~3台。
详见表1。
由于一次泵系统和二次泵系统次级泵变频运行,其全年平均能耗占其设计工况能耗的比例为(变频后水泵流量≥30%该泵额定流量):2.3%×13+41.5%×0.753+46.1%×0.53+10.1%×0.33=0.263.1配2台相同容量冷机时,全年循环泵能耗差初级泵全年平均能耗占其设计工况能耗的比例为:43.2%+0.53×56.8%=0.503代入公式(1)并推导:η串·[N初·0.503+N次·0.26]-N·0.26=C12.3k0+1.3∑(k i·m i·i )=118(上接第14页)低,能源浪费严重。
建议采用2、3台功率较小的单机机进行梯级供冷,使制冷机组高效运行;(3)对比分析写字楼不同K值玻璃幕墙的能耗状况,发现在北京地区并不是玻璃的K值越小越节能。
需要综合考虑玻璃幕墙的节能效果和投资成本,来选择玻璃的最佳K值,否则将造成成本浪费;(4)对比分析写字楼不同Sc值玻璃幕墙的能耗状况,发现在北京地区,采用Sc值相对较低的玻璃节能效果显著。
而且在过渡季,通过引入新风进行降温,即可满足室内热舒适要求,缩短空调制冷期,明显减少全年累计冷负荷,节约能源。
参考文献:[1]滕慧根.浅析建筑玻璃幕墙节能技术[J].硅谷,2009(3):12-13.[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3]薛志峰.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作者简介:李岳(1983),男,在读硕士研究生,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建筑热环境与节能(vi_viking@)。
指导教师:张磊(1978),男,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材料导热系数测试室主任,主要从事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的研究工作(arzhanglei@)。
3.2配2台一大一小容量冷机时,全年循环泵能耗差初级泵全年平均能耗占其设计工况能耗的比例为:43.2%+0.673×46.7%+0.333×10.1%=0.576代入公式(1)并推导:η串·[N初·0.576+N次·0.26]-N·0.26=C12.6k0+1.3∑(k i·m i·i)=13.3配3台二大一小容量冷机时,全年循环泵能耗初级泵全年平均能耗占其设计工况能耗的比例为:2.3%+0.83×41.5%+0.63×46.1%+0.33×10.1%=0.338代入公式(1)并推导:η串·[N初·0.338+N次·0.26]-N·0.26=C11.6k0+1.3∑(k i·m i·i)=1上述3个公式即为不同容量主机配比时判别一二次泵系统能耗大小的理论公式,由于未对具体建筑作全年负荷分析,以及未考虑主机的能效比,公式中系数有所偏差,但公式能体现出总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