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 声现象(讲)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声现象》考点精讲(解析版)
第02讲—声现象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 声音的产生1.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因为已经产生的声音还会在介质中继续传播,不会立即消失),如“余音绕梁”。
注: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常见发声体的辨识类型举例发声部位打击乐器鼓、锣、钟等被打击部位弦乐器二胡、小提琴、钢琴、吉他等弦管乐器笛、箫、号、唢呐等管内空气柱4.研究声音的产生的方法转换法:借助其他轻小物体的振动把发声物体的微小振动显示出来,如图所示.考点2 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 真空不能传声;3. 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 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考点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 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 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声音传播路程:S=V╳T,距离L= S /2(注意:请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审题再下结论)考点4 声音的特性1.音调(1)定义: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2)决定因素: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3)频率: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4)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5)波形图:注意:各种乐器的音调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弦乐器:材料一定时,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管乐器: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2.响度(1)定义: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2)决定因素:a.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b.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等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越小.(3)波形图:(4)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影响因素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只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除了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还与传声的介质、人耳到声源的距离以及声音的分散程度等因素有关3.音色(1)定义: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它反映了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2)决定因素: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等.(3)生活实例:闻声识人、口技演员模仿动物的叫声等.注意:识别声音的波形图①左右看音调: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波峰越多,音调越高.甲、乙、丙三种声音的音调相同。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讲声现象课件
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地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声音可 以传递 28_信__息__
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产生的 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 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超声波:回声定位(超声导盲仪、倒车雷
达、声呐);B超;检测锅炉有没
有裂纹.
声音可以传递 29 _能__量__,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超
声波除垢、除结石等.
(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 33_声__源_处减弱,如: 摩托车的消声器、禁止鸣笛、公共场合禁止 喧哗、改进工艺降低生产设备振动等. (2)阻断噪声传播,在 34 _传_播__过__程__中减弱, 控制噪声 如: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隔 音墙”,公路旁的绿化带、音乐厅用吸音材 料做墙壁等.
常见发声体:人说话时的声带振动、动物的叫声是 由动物的发声器官振动产生的,弦类乐器发声时的 ③_弦___振动、管类乐器发声时的④空__气__柱__振动、敲 鼓时的⑤_鼓__面__振动、听到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介质中以⑥__波__的形式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⑦_介__质__.传声的介质既 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⑧_液__体__; ⑨_真__空__不能传声.
例 2 泰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ViKi”智能手机,出 口到南美、南亚和非洲市场.调节手机的音量是改 变声音的(D )
A. 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
方法指导 ①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 音响度不一定大; 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 会变化,而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较大障碍物,就
回声 会被 13 _反_射__回__来__.
利用:回声测距.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声现象(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声现象(含解析)一、声音的产生1.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应用了转换法、比较法和归纳法。
二、声音的传播1.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这种波叫做声波。
4.声速(1)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计算公式:v=s/t(2)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固>v液>v气。
②声速大小与介质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2)人耳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当声速为340m/s时,障碍物距人耳至少为17m。
(3)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会觉得声音更响亮。
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②回声测距: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发出到碰到障碍物反射回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s =12v 声t ,其中t 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 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6.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应用了实验推理法。
【例题1】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 .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慢B .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C .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不会振动D .太空中没有阻碍,声音响度太大【答案】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没有传声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故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举行了“诵读经典致敬大师”为主题的诵读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答案】D【解析】【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4)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详解】A.诵读声是由学生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诵读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于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音,故B错误;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故D正确.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详解】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m/s,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 正确;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
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
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答案】D【解析】【详解】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用噪声监测仪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是转换法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C.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并不存在,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声现象(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声现象知识点梳理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1)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v固体>v液体>v气体)(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利用:回声定位、声呐;回声测距离:s=v∙12t(t为发出声音至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
3.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2)响度:声音的。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
距离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响度越。
(3)音色: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4.超声波与次声波:(1)超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声。
传递信息:汽车的倒车雷达、声呐、B超;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
传递信息:火山爆发、龙卷风和核爆炸;传递能量:次声波武器。
(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之间。
5.噪声:(1)噪声的定义: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符号是,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声音的等级,(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4)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在、在。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 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成功。
火箭起飞会产生巨大轰鸣,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
“巨大轰鸣”主要是指声音的()A.响度大B.频率高C.音调高D.振幅小2.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A.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完听不到铃声,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B.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6.在“研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要研究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他应该选择的琴弦是()A.琴弦的材料,粗细相同,松紧程度不同B.琴弦的粗细,松紧程度相同,材料不同C.琴弦的材料,松紧程度相同,粗细不同D.琴弦的材料,粗细,松紧程度均不同7.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关于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只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8.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骨传导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声现象】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A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一小球对鼓面的撞击力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B是研究声音的传播;C和D是研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考点: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2.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答案】C【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据此判断。
【详解】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C。
3.在“哈夏音乐会”上,一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A.B.C.D.【答案】C【解析】【分析】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低音指音调低,即频率低;放声歌唱,指响度大,则振幅大;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高音指音调高,即频率高;轻声伴唱,指响度小,则振幅小;【详解】A.男低音振幅小,女高音振幅大,不正确;B.男低音频率高,女高音频率低,不正确;C.男低音振幅大、频率低,女高音振幅小、频率高,正确;D.男低音振幅小、频率高,女高音振幅大、频率低,不正确;故选C。
(中考物理精讲)专题01 声现象(讲练)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1声现象1复习目标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速及不同介质中的声速特点;超声波和次声波;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会:分辨生活中声音的特性的例子;判断声音的利用类型。
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及其特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方式;噪声的概念。
掌握: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和噪声防治方法辨别和分类。
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有关声现象。
2一、思维导图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速(1)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4.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诠释:1.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02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01声现象(精练)(含解析)
专题01声现象一.选择题(共30小题)1.(真题来源:岱岳区期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中宇航员间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能传声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C .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D .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2.(真题来源:惠州二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机对话得以实现。
生活当中,我们在超市里常见到迎宾机器人,使购物、出行更方便。
小明与迎宾机器人进行交流以了解商品放置的区域,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机器人的声音对小明来说属于噪声C .机器人的声音很尖锐,是因为音调太高D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8310/m s3.(真题来源:泰州一模)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挥动手臂不会发出任何声音B .闻声识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C .B 超可观察母体内胎儿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 .汽车的消声器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4.(真题来源:顺义区校级期中)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实验 精选好题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来改变钢尺的振动频率,钢尺伸出桌边越长,振动越大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运用了制变量法C.实验中需注意比较钢尺伸出桌边的部分发声音调高低的变化D.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5.(真题来源:通州区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6.(真题来源:涟水县期中)2022年元宵晚会上,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王亚平用古筝演奏了一曲《茉莉花》,送上元宵祝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筝是由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B.王亚平能够听到琴声是因为气体可以传声C.通过改变弹琴弦的力度可以改变音调D.关紧门窗可减小户外烟花声的干扰,这是由声源处减弱噪声的7.(真题来源:东营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丁四个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四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音调不同B.乙、丙响度不同C.丙、丁音色不同D.甲、乙、丙音调和响度都不相同8.(真题来源:韩城市模拟)“间隔一米,靠右行走,拒绝交叉,预防疫情”每当放学,学校广播室就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播放.关于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改变喇叭声音的大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B.我们听到的喇叭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C.喇叭播放的声音是由电信号转化来的,所以不需要振动D.学校门口的疫情检测走廊类似城市公路“隔音蛟龙”,这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9.(真题来源:梧州模拟)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使观众对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训练——声现象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声现象一、单选题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一首经典名曲,加入管弦乐队协奏后,整首乐曲更是和谐优美。
听众欣赏乐曲时,可以辨别出小提琴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2.超声波清洁器在清洗眼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嗞嗞”的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嗞嗞”的声音就是超声波B.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最快C.超声波的频率比人听到声音的频率要高D.超声波的响度比较大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音调最低的和响度最小的分别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4.在抗击新型肺炎期间,为了防止人员扎堆聚集,防疫工作人员利用多功能手持便携式喊话器进行动员,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利用它的主要作用是()A.改变了音色B.增大了响度C.提高了音调D.防止噪声产生5.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A.空气、水、钢铁B.水、钢铁、空气C.钢铁、水、空气D.钢铁、空气、水6.功夫巨星成龙在2018年《开学第一课》中与同学们畅谈梦想(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课时,主讲人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主讲人的声音D.主讲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其他介质中大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8.如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小号(俗称“小喇叭”)深情的演奏《我和我的祖国》。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小号是铜管乐器,是靠铜管振动发声的B.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小号声音的音调C.通过空气传出的号声一定是乐声D.听号知曲,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二、填空题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神秘而恐怖”的声音——亚声亚声看不见,听不见。
专题01 声现象(讲义)-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1声现象目录考情分析 (2)知识建构 (3)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4)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4)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7)考向01:声音的产生 (7)考向02:声音的传播 (8)考向03:声速及其计算 (10)考点二声音的特性 (11)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11)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14)考向01:声音三特性辨析 (14)考向02: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5)考向03: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17)考点三声音的利用 (18)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18)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20)考向01:声音传递信息与传递能量的辨析 (20)考向02:超声波、次声波及其应用 (21)考点四噪声及其控制 (22)夯基.必备基础知识梳理 (22)提升.必考题型归纳 (24)考向01:噪声与乐音 (24)考向02:噪声控制 (25)一、课标考点分析声现象是最简单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尤其是专题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征、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等,每年中考必考。
考题往往以选择题(单选较多)、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2分。
虽然分值不高,但,是最容易得分的考题。
考查情景主要是学生生活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和课堂上观察或总结出的规律,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这里注意声与电磁波的区别。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3.探究声音的产生(1)轻压喉部:轻捏喉部,然后说话或者唱歌,发声时,手指感到喉咙在振动;停止发声,振动停止,声带(固体)振动发声。
(2)拨动橡皮筋:用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然后再捏住橡皮筋: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嗡嗡”声,能看到橡皮筋在不停地振动;捏住橡皮筋时,橡皮筋不再振动,不再发声,橡皮筋(固体)振动发声。
2024宁夏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讲 声现象(课件)
上述两个实验现象,揭示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三条. (1)_声__音__是__由__物__体__振__动__产__生__的_______________. (2)_固__体__和__气__体__都__可__以__传__播__声__音_____________. (3)_声__音__的__传__播__需__要__介__质__,__真__空__不__能__传__声_____.
命题点 3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0年4考,多在声学综合题中考查) 8. (2023宁夏30题1分)据报道,2023年9月1日,宁夏首条“云轨列车”将在 银川花博园正式投入运营.“云轨列车”是采用充气橡胶轮胎作为走行轮, 降低了噪声,这是从___声__源__处___减弱噪声.
拓展训练 9. (2021邵阳)“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规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 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 爆竹是( C ) A.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B. 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C.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命题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0年4考,多在声学综合题中考查) 基础小练 1. (2021襄阳)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 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 A. 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B.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C.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6. (2022宁夏21题3分)初中三年,同学间非常熟悉,甚至可以“闻其声, 知其人”,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C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7. (2023宁夏15题5分)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 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往暖瓶里灌开水,是根据音调来判断水位高低 的.往暖瓶里灌开水时,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随着瓶内水面上升,瓶内空气柱变短,其振动频率 加快,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
(物理)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物理声现象
(物理)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物理声现象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答案】A【解析】【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A.【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答案】A【解析】【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的发声体,故A正确;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A.【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防止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B.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C. “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做功的本领D.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音调不要太高【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B错误.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高频声波具有能量,即具有做功的本领,故C正确.D、“公共场所不要高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响度不要太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石块先落地B.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C. (c)图:给一直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d)图:敲击右边音叉,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C【解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故A正确;B、在地球上能完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下落,故B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可以完成,故C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同时下落,在落地前有相同的速度;(2)地球上,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5.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B、物体不振动,是无法发出声音的,故B错误.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6.有一种电子牙刷,它发出的超声波,能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 关于电子牙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答案】 B【解析】【解答】A、超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A不合题意;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电子牙刷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B符合题意;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不合题意;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超声波既可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B. 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 人走向由平面镜制成的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变大D. 用遥控器遥控电视频道时,通常利用了红外传感器【答案】 C【解析】【解答】A、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减少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人走向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不变,C符合题意为答案。
【2019最新】中考物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1声现象(测)
【2019最新】中考物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1声现象(测)专题01 声现象(测案)【测试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姓名:班级:成绩:第一部分基础检测(50分)1~10小题每小题4分,11、12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 【龙岩一中分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内脏时,常常会用到听诊器,听诊器的作用是()A.改变声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缩短听者距内脏的距离,使响度更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响度更大D.使内脏振动时的振幅增大,从而增大响度2.【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二)】“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时她的声带在振动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太空能进行授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王亚平讲课时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3.【2014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小明上课发言声音太小,李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这是要求小明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4.【龙岩一中分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闻其声即可辨其人,这是因为()A.不同的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C.不同的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5.【龙岩一中分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净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 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6.【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7.【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学们课外玩的“土电话”表明固体能传声B.两人潜水时,在水中也可交谈,这表明液体能传声C.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大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8.【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中起动并向湖边驶去,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鱼、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都可以听到马达声。
中考物理二轮四大模块针对集训(全国通用)专题01声现象(原卷版+解析)
模块一力学专题01 声现象*知识与方法一、声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说明: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的传播仍然存在,会继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它具有能量,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
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回声的应用:测量距离(海水的深度、车到山的距离、船到冰山的距离等)。
5.双耳效应: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
声音强弱不同时,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距离。
二、乐音的三要素1.乐音是物体做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见。
判断音调高低的步骤:(1)确定声源类型:常见声源有弦、玻璃瓶、空气柱、鼓面等。
(2)判断振动快慢:一般情况下,声源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
对于弦乐器,弦越细、越紧、越短,音调越高。
对于鼓,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对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3.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增大振幅,减小声音的发散,减小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二轮讲练测专题01 声现象(讲案)第一讲 考点梳理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和传播的方式。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t s v;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4.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回声测距。
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2.响度、音调和音色及其影响因素。
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三、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听见的频率范围。
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
2.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及作用。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超声波的应用:声呐、B超、倒车雷达。
(声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清洗仪。
(声可以传递能量)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乐音和噪声的区别:我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优美动人的声音称为乐音;从物理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小噪声的途径。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第二讲重点解析1. 如何正确区分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物理中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
而声音的“大”“小”则用来描述响度。
而在日常生活中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如“这个声音很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
两者极易混淆。
要正确地区分二者,需弄清以下两个方面:(1)两者的物理意义不同: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程度;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程度。
(2)决定两者的物理量不同,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物体,使物体的振幅发生改变,声音的响度不同。
弦乐器,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声的音调高;吹奏管乐器时空气柱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产生高音。
典例1 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 振幅一定更大B. 振幅一定更小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对于弦乐器来说,弦的松紧影响音调的高低,同样用力的情况下,弦绷紧时振动快,频率快,发声的音调高;反之则弦绷的不紧时振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故答案为D.典例2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A. 振幅一定更大B. 振幅一定更小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对于弦乐器来说,弦的松紧影响音调的高低,同样用力的情况下,弦绷紧时振动快,频率快,发声的音调高;反之则弦绷的不紧时振慢,频率低,发声的音调低故答案为D.典例3 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来源】【全国市级联考】201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BC、两人同唱一首歌时,她们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她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错误、C正确;D、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分在初学时,大多数同学对声音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区别不开,凡是声音能引起其它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声音为引起其它物体的变化,而人们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声音做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
典例4 下列有关声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纹锁在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是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B. “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太阳能、风能、核能是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开发的新能源,它们都是可再生能源D.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来源】2018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分析:(1)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2)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3)根据现在人类面临资源紧缺的现状,所以应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进行解答;(4)根据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解答:A、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B、“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现在人类面临着资源紧缺的现状,所以应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总保持不变,但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D。
3. 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如植树造林);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戴耳罩、耳塞等)典例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 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第三讲方法点睛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所示:区别①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响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
第一练练实题——随堂小练1.(题文)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A.防止嗓声的产生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D.防止风吹到头部2.下列声现象中与音调有关的是()A.用力击鼓B.水瓶琴C.真空罩实验D.车载GPS导航3. 如图是2017年第十四届梧州宝石节骑楼城创意水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情景,一导游利用扩音器讲解:“装满六堡茶的小船正缓缓前行,演绎着六堡茶茶船古道的历史故事”。
导游用扩音器讲解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声音的音色B.增大声音的响度C.提高声音的音调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4.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B.图乙所示,加油机相对歼击机是静止的,相对地面是运动的C.图丙所示,我们吃饭使用的筷子是省力杠杆D.图丁所示,用抽气机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时,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通过声音的音调可辨别乐器的种类D.考场附近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6. (题文)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第二练练原创——预测提升1. 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如果在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
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快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B.图中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C.图中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3、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4、下列图示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司南是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B.人站在天坛的回音壁前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为了减小石磨对谷物的压强D.从两心壶的壶嘴能分别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是利用了大气压5、中国的两位宇航员曾经在太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同学们传授科普知识。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宇航员的声带振动产生B.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C.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D.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只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6、“小关,上学去啦!”。
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 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A.声音的响度大些B.声音的音调高些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