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分析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疗效分析

的颧 肌 、 肌 、 肌 、 唇 提 肌 等 口角 周 围 的肌 肉 。诸 穴 配 颊 笑 上
2 1 疗 效 评 定标 准 … 痊 愈 : 床 症 状 和 体 征 全部 消 失 , . 临 面肌 功 能恢 复 正 常 。好 转 : 床 症 状 和 体 征 基 本 消 失 , 临 外 观大 致 正 常 , 作 表 情 时 稍 有 偏 歪 。 无 效 : 疗 前 后 临 床 但 治 症 状 体 征无 变 化 。 2 2 治疗 结 果 .
率 9% 。 5
3 讨论
伍, 可改善面部 的 血液 循环 , 使肌 肉、 经取 得充 分 的 营 神 养, 同时也加速 对代谢产 物 的吸收 , 轻组织 水肿对 神经 减 的压迫 ,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针灸洽疗周 围性 面神经麻 痹疗效确切 , 无毒副作用 , 现临床已广泛应用 。
大 , 唇沟变浅 , 鼻 口角 下 垂 。 不 能 完 成 蹙 额 、 眉 、 腮 及 皱 鼓
存内 , 邪不可 干” 目的。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 久 , 的 效果肯
定 。中医认为周围性 面神经 麻痹病 因是 由于人体 正气不 足, 络脉空虚 , 风邪 夹痰 , 乘虚侵入 阳明脉络 , 致使 气血痹 阻, 筋脉失养而发 , 久病则风 、 、 互结 , 至伤及正气而 痰 瘀 甚 发病 。由此可见, 围性 面神经麻 痹多 为虚证 , 周 针灸 治疗
又称 为 周 围 性 面 瘫 , 临 床 上 一 种 常 见 病 、 发 病 。 周 围 是 多 性 面 神 经麻 痹 发 病 突 然 , 口眼 歪 斜 为 主要 特 点 。 中 医 学 以 称为“ 口僻 ” “ 、 口眼 歪 斜 ” 它 也 属 于 广 义 “ 风 ” 范 畴 。 , 中 的
本病 的发生 。周围性 面神经 麻痹 中医学 称为“口僻” “口 、 眼歪斜 ” 它也属于广义 “ , 中风” 的范畴 。常在 睡眠醒来时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现象40例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现象40例临床观察
河北 中 医 2 0 1 5年 9月 第 3 7卷 第 9期
He b e i J T C M,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5 , V o 1 3 7 , N o . 9
1 3 7 7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2 6 1 9 . 2 0 1 5 . 0 9 . 0 3 4
承浆。足三里施行补法 , 合谷行平补平泻法 , 余穴 用 泻法 。每 日 1次 , 每 次 留针 3 0 mi n 。中药 治 以
祛风、 化痰、 通络 。中药予 牵正 散加减 , 药 物组 成 : 白附子 9 g , 全蝎( 去毒) 9 g , 僵蚕 9 g 。风 寒 者 加
1 . 2 诊 断标 准
1 . 3 治疗 方 法
参照 《 针灸 治疗 学》 … 确诊 。
1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 河北
迁安
0 6 4 4 0 0
字Z 3 2 0 2 0 6 7 8 ) 8 mL , 加入 0 . 9 %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2 5 0 mL , 每 日 1次 静 脉 滴 注 。1 0 d为 1个 疗 程 。 治 疗 3个疗 程评 定疗 效 。
温服。
1 . 1 一 般资 料
全部 8 0例 均为 我 院针灸科 门诊
收治 的周 围性面 神经麻 痹 “ 倒错 ” 患者 , 随机 分 为
2组 。治疗组 4 0例 , 男2 1 例, 女1 9例 ; 年龄 3 9— 7 1 岁, 平均 ( 5 5±1 2 ) 岁; 病 程 3~ 7个 月 , 平均 ( 5
池、 合谷 、 昆仑 、 外关、 阳陵 泉 、 足三里 , 均取双侧 ;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周围性面瘫是指由于面部神经功能损伤所引起的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的一种疾病。

该病发病率较高,且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与心理健康。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方法,但单一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进行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探究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并为更好地防治周围性面瘫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3.1 研究内容(1)对比分析针药结合组和单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

(2)分析针药结合组治疗效果与不同年龄、病程、病因和临床分型的相关性。

3.2 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生理指标等严格筛选,并随机分为针药结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每组20例。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或针灸治疗等单一治疗方法,针药结合组在单一治疗基础上,加上植物药物外用、针刺局部穴位等综合治疗方法。

(3)疗程:治疗周期为4周。

3.3 研究指标(1)疗效评价:采用House-Brackmann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2)不良反应观察:采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等,观察治疗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

四、研究预期结果预计通过对针药结合组和单一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针药结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更佳,其治疗效果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病程、病因和临床分型有关。

同时,预计本研究将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探究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优化治疗方案、降低治疗风险等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推进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

针药治疗面神经麻痹36例

针药治疗面神经麻痹36例
痹 具 有 良好 疗 效 。
关键 词 面神 经麻 痹 ; 牵正散 加 减 ; 灸疗 法 针 中图分 类 号 : 7 51 R 4.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0 1(09 0 —0 1O 10 —7 92 0 )2 0 3一 1
通 面 神经 麻 痹属 于 中医 学 的“ 面 针感 后 留针 1 i。每 日1 , 5rn a 次 同时 经散 寒行 瘀 ,全蝎 、蜈蚣 搜 风 、 瘫 ” 口眼喁 斜 ” 吊斜 风 ”等 病 范 予 耳 后 茎 乳 突 部 位 ,患 侧 面 部 按 络 、 痛 , 草 调和诸药 , 药归 “ “ 止 甘 引 经。诸药合用 , 共奏祛风化痰止痉 畴 。笔 者2 0 ~0 7 0 2 2 0 年共 收 治 3例 摩 。 6 之功 。 该病 患者 ,运用 中药 配合针灸治 3 疗效 观 察 针刺 治 疗上 则 多 取 阳 明 、 阳 少 疗, 临床效 果 满意 , 现报 道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诊 断 依 据 治 愈 好 转 标 准 》2拟 定 。 _] 11 一 般 资 料 3 例 患 者 中 , . 6 男 治 愈 : 肌 功 能 恢 复 正 常 , 面 口眼埚 眼 显 1例 , 0 ; 6 女2例 年龄最大6 岁 , 9 最小 斜症 状 消失 , 睑闭 合 良好 ; 效 : 口眼Ⅱ斜 基本 呙 1岁 , 均4 岁 ; 程 最 长 2 d 最 面 肌功 能 基 本恢 复 , 9 平 l 病 2, 但 短 1 , 均 ld 全部 病 例 均 为单 侧 消失 , 患 侧 尚有 轻 度麻 木 感 或说 d平 l;
全 蝎4g蜈 蚣 3g 若 风寒 重者 加桂 . 。 枝 至 3 , 辛 3g 白芷 1 ; 热 0g 细 , 5g风 重 者 加忍 冬 藤 3 , 0g 柴胡 1 , 5g 黄芩 1 ; 有 高 血压 者 加钩 藤 3 , 0g 兼 0g 草 决 明3 。每 日1 , 煎 , 次 温 0g 剂 水 分2 服 。1 为 1 疗 程 。服 药期 间 , 0d 个 忌 食 辛辣 、 腻之 品 。 油 22 针 刺 治 疗 主 穴 :地 仓 , . 颊 车 , 竹 , 竹 空 , 中, 浆 , 攒 丝 人 承 曲 池, 合谷, 内庭 。配穴 : 迎香 , 明, 睛 瞳子 , 颧髂 , 白 , 风 , 阳 翳 风池 , 下 关, 听会 。 用时 根据 病情 , 应 以患侧 主穴 为 主 , 酌加 配 穴 。每 次选 用 8 ~ 1个 穴位 。针法 与手 法 : 部穴 位 0 面 以轻度刺激或中度刺激为宜 , 待有

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麻痹 。本 研 究采用 在 常规 针刺 治疗 面神 经麻 痹 的 基础 上 ,观察 中药 熏 蒸与 中药 内服 治疗 面神 经麻 痹 的
[ b ta t o jcie T i u sh l ia c rt e f c f hn s dcn m g t na dau u c r A sr c] be t : ods s tec nc l ua v et ieeme iief ia o n c p n t e v c i i e oC u i u
褚 宝 强
( 京 市大兴 区安 定镇 中心卫生 院 ,北京 ,120 北 0 67) 中 图分类 号 :R7 51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7.80 ( 00 806 .2证 型 :l B 4 .+ 6 476 2 1 )0 .0 90 A 【 摘 要 】 目的 :讨论针 刺 配合 中药 熏蒸治 疗 面神 经麻 痹 的・ 疗效 。方 法 :将符合 诊 断标 准 的 8 面 床 6例
e e to e a u ncu e a i e e me i i u g ton t e a y i up ro o t e a up n t r n r lCh n s f c ft c pu t r nd Ch n s d cne f mi ai h r p s s e i r t h c u c u e a d o a i e e h
m e i i et e a y d c n h r p .
[ y w r s F ca P a s ; u u cue C mbn t n o c p n tr n hn s dc e C n s Ke o d ] a i a l i Acp n tr; o ia o fA u u cuea dC ee Me i n ; h ee l r y s i i i i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病68 例临床观察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病68 例临床观察

2014.08中医中药247面瘫,又称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面神经麻痹,中医称“口眼唱斜”、“口僻”、“喁噼”等,是由茎乳突孔内或面神经管内神经炎导致的周围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夏季和冬季,临床表现为口歪眼斜,患侧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基本动作[1]。

面瘫发病较急,可于1-2日内达到发病高峰,短时间内出现面部肌肉麻木、瘫痪,额纹消失,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一侧,甚至影响味觉、听觉,治疗及时得当,可较快痊愈,反之病程迁延,容易产生面肌痉挛、瘫痪肌挛缩、联带运动等后遗症,导致口角反牵向患侧,出现“倒错”现象,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

本文采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对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6例面瘫患者,均符合面瘫诊断标准,且经CT 、核磁等检查排除肿瘤、颅内炎症及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面部神经麻痹。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男37例,女49例,年龄17-69岁,平均(36.6±10.8)岁,病程1-34d ,平均(7.2±9.4)d ,左侧面瘫47例,右侧面瘫39例;其中急性发作期65例,慢性缓解期23例;对照组86例,男40例,女46例,年龄18-65岁,平均(35.9±9.1)岁,病程1-30d ,平均(7.0±8.3)d ,左侧面瘫51例,右侧面瘫35例;其中急性发作期69例,慢性缓解期17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病68例临床观察冯堂银洪江市人民医院 针灸推拿康复科 湖南省洪江市 418100【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面瘫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临床效果。

针药并用配合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针药并用配合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3 讨 论
面神经麻痹 诊断标准 ,并排 除脑血管病 、脑肿瘤及颅脑外伤 、 颅 内感 染等 并发 的面 神 经 麻 痹 。 13 治疗 方法 - 所 有病例均 同时采用针灸 、 中药 内服及面肌功 能康 复训练 , 具体方法如下 : ①针灸 治疗 :于发病 早期即开始 , 每 次 于地 仓 、颊 车 、 四 白 、 阳 白 、攒 竹 、翳 风 、风 池 、大 椎 、
有 效 7例 , l. %, 效 2例 , 33 %, 有 效 率 为 9 . %。 占 16 无 6 占 . 3 总 66 6
及 时正确治疗 ,可遗 留面瘫 、面神经痉 挛及 面部肌 肉联带运动 等 诸 多 后 遗 症 ,给 患 者 生 活 及 心 理 上 带 来 极 大 痛 苦 ,笔 者 自 20 0 6年 5月以来采 用针 灸、 药物及功能康复训练治疗面神经麻 痹6 0例 ,取得了很好 的疗 效,现 总结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未脱落处涂药物保持干燥 。胸部取肋骨处,用弹性敷料包扎并
应 用 药 物 治 疗 ,以 防止 瘢 痕 产 生 。耳 郭长 出 的细 小 毛 发 要 小 心 拔 除 防 止 感 染 。 同时 嘱患 者 保 持 心 情 愉 快 , 良好 心 理 素 质 有 利
腔 ,塑形包 扎 的压 力类似鼻 尖硬度 为宜 。③ 术后 为减少面 部 肌 肉过度运 动而牵 拉手术部 位 ,给 患者进 高蛋 白全流或 半流 饮食,并尽量 减少大声说话 。
主诉来本科就诊 ,于 2天前晨起刷牙时发现 口眼歪斜,右侧 眼 睑 闭合 不 全 ,伴 右 眼 流 泪 ,进 食 口角 夹 食 ,右 耳 后 疼 痛 等 症 ,
查 体 :右 侧 额 纹 消 失 ,不 能抬 额 皱 眉 ,右 眼 睑 闭合 不全 ,鼻 唇 沟 变 浅 , 口角 偏 向左 侧 ,右 侧 鼓 腮 不 能 ,伸 舌 不 偏 。颅 脑 C T 平 扫 未 见 异 常 ,诊 断 为 右 侧 特 发 性 面 神 经 麻 痹 ,按 照 上 述 综 合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面瘫26例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面瘫26例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面瘫26例摘要:用针刺面部穴位结合药物治疗面瘫36例,结果治愈31例,显效3例,好转1例,有效率100%,治愈率86.11%。

关键词面瘫针刺治疗药物治疗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口眼喎斜”。

临床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两类,本文仅讨论周围性面瘫。

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药物治疗面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系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6个月;病位在左侧19例,右侧17例。

年龄在10岁以下3例,10~30岁16例,30~50岁14例,50岁以上3例。

多数患者在1周内就诊。

1.2 临床表现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露眼流泪,额纹消失,鼻唇均平坦。

部分病人初起时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出现患侧右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

病程持久,可因瘫痪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名为“倒错”现象[1]。

2 治疗方法2.1 针刺治疗选穴本治疗选用两组穴位:一组是风池、颊车、合谷、迎香、承浆、四白、阳白;另一组是翳风、地仓、太冲、口禾髎、水沟、攒竹、巨髎。

选择患侧穴位。

针刺方法:患者采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选用华佗牌毫针,根据不同穴位选择相应尺寸针具,快速进针,手法采用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初期宜浅刺、用泻法。

以上两组穴位用一组,交换使用,10天为一疗程。

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进行第二个疗程。

针刺同时加用艾条灸,每次灸20分钟。

2.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部神经水肿,促进机能恢复。

急性期尽早使用强的松[2],成人20~40mg/d,分2次口服,连服5天,以后剂量减半,再服5天。

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运动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说话或笑时口角稍有歪斜。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 . % , 照组 总有效 率为 8 . % , 83 对 O 0 两组 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 ( 0 0 ) P< . 5 。结论 : 加味豁痰搜风汤 配合针 灸治疗周围性 面神经麻痹 的临床疗效 明显优 于单 纯针 灸治疗。
关 键 词 : 围性 面神 经麻 痹 ; 味 豁 痰 搜 风 汤 ; 灸疗 法 周 加 针 中 图分 类 号 : 75 1 R 4 .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0— 16 2 1 )3— 07一o B 10 7 5 (0 0 0 0 3 1
4 讨 论
周 围性 面神经麻痹 属于祖 国医学 的 口僻 、 口眼歪斜 等
范 畴 。正 气 不 足 , 脉 空 虚 , 外 不 固 , 邪乘 虚人 中经 络 , 络 卫 风
导致 气血 痹阻 ; 阳明之脉 挟 口环唇 , 足 足太 阳之 脉起于 目 内眦 , 阳明 内蓄痰 浊 , 阳外 中于风 , 太 风痰 阻于头 面经 络 ,
岁 , 均 ( 2±1 ) ; 程 1~5 平 4 1岁 病 6天 , 均 2 平 5天 。两 组 性 别 、 龄 、 程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意 义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年 病 P> .5 ,
2 治 疗 方 法
21 对照组 : 灸 辨证 治疗 。主穴 : 池 、 正 、 风 、 . 针 风 牵 翳 下
山西 中 医
21 0 0年 3月第 2 6卷 第 3 期
S A X FT M M r 0 0V 1 6N . H N I O C a.2 1 o 2 o3 J .
・7・ 3
针 药 结 合 治 疗 周 围性 面 神 经麻 痹 疗 效 观 察
崔保 生 高有祥

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寒甚者加荆 芥 、 白芷 各 1 0 g ; 肝 胆 湿热 者 加郁 金 、 柴 胡各 1 0 g ; 风热甚者加金银 花 、 连翘各 1 0 g 。每 日 1剂 , 水 煎服
分 2次服用 , 连服 2~3周。
3 疗 效 观 察
1 . 2 诊断标准 : 参 照《 针灸 治疗学》 …《 神 经病学》 中面 神经炎的相关 内容拟定 。( 1 ) 临床 表现 : 突然发病 , 数小 时
× 4 0 mm毫针 , 面部诸 穴刺 人 0 . 1— 0 . 2寸 , 余穴刺入 0 . 5—
1寸。均用平补平泻 捻转手法 , 得气后 留针 3 0 m i n , 每 日1
取得 了较好 的临床效 果 , 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 资料
次, 7次为 1个疗程 , 休 息 2天 , 续治下 1个疗程 , 3个 疗程
或数天 内患侧 完全 麻痹 。患者 嘴角偏 向一侧 , 流涎; 体征
3 . 1 疗 效标 准 : 参照“ 周 围性 面神经麻 痹的 中西 医结合 评
定及疗效标准 ( 草案 ) ” 拟定 。痊愈 : 双侧额纹 、 鼻唇 沟恢
复对称 , 皱眉与闭眼正常 , 鼓腮 时 口角不漏 气 , 进 食时齿 颊
著性差异 ( P> 0 . 0 5 ) 。结论 : 针 药治疗 面神 经炎可以显著提 高愈显率 , 使 患者的康复程度 更好 。 关键词 : 面神经炎 ; 针刺 ; 中药 ; 中医药综合疗 法 中图分 类号 : 1 1 7 4 5 . 5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7 1 5 6 ( 2 0 1 3 ) 0 4— 0 0 2 6— 0 2 自2 0 0 8年 2月至 2 0 1 2年 1 0月 , 笔 者采 用针刺加 服中 药治疗 面神经炎 4 9例 , 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的 4 9例作对照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与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与体会
2 0 ~ 0 9年 , 0 3 20 运用 针 刺 、 罐 、 火 中西 药 三联 疗 法 治疗 面神 经 麻痹 5 0例 获得 满意 疗效 , 现报 道如 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I 般 资 料 .一
痊愈 : 患者无 任 何不 适 , 观 面部 正常 , 外 两侧 对 比表情 自
疗法。 1 . 论是 周 围性 抑 或 中枢 性 面瘫 恢 复期 主 要 以针 刺 加罐 . 2无 2 及 功能 锻炼 为主 。针 刺取 穴基 本方 : 沟 、 水 承浆 、 地仓 、 车 、 颊 颧髂 、 自 、 白 、 迎 、 阳 四 大 合谷 , 临床 治疗 本 病 时 以此 为主交 替
溏 泻 , 而不 愈 , 肾 虚失 闭 藏之 职 也 ” 景 岳全 书 ・ 久 是 。《 泄泻 》 : “ 遇怒 气 便 作 泄 泻者 , 先 以怒 时挟 食 , 伤 脾 胃 , 但 有 凡 必 致 故
所犯 , 即随触 而 发 , 肝脾 二脏 之 病也 。盖 以肝 木 克 土 , 气 此 脾
受 伤而 然 ” 然 而病 机关 键 仍在 于 湿邪 , 杂病 源流 犀 烛 ・ 泻 。 《 泄
穴位 点 刺放 血 。 只要 患侧 面肌 能 活动应 及 早开 始 自我功 能锻
炼 , 对着 镜子 做皱 眉 、 可 举额 、 眼 、 闭 露齿 、 鼓腮 和 吹 口哨 等动 作 , 1数 次 , 次数分 钟 , 辅 以按摩 , 每3 每 并 热敷 患部 。 还应 嘱患
者保 护 眼睛 , 宜 吹风 和持 续用 眼 , 不 减少 户外 活 动 。
本组 5 0例 中 , 性 2 男 8例 , 性 2 女 2例 ; 围性 面瘫 4 例 , 周 0
中枢性 面 瘫 1 0例 ; 年龄 最 小 l 2岁 , 大 7 最 2岁 ; 愈 天数 最 治 短 7d 最 长 10 d 平 均 4 ; 中有 诱 因者 ( 受 凉 吹 风 , , 2 , 0d 其 如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治疗 组 与对 照组 间疗 效 比较 , 21. 8P 0 l两者 比较差 X=20 ,< . , 0 0 起病突然 , 患侧 眼裂 增大 , 眼不能 闭合 , 流泪 , 额纹 消失 , 能 异有 显著 性 意义 。 不 表 2 两 组 痊 愈病 例 所 需疗 程 比较 皱眉; 患侧鼻唇 沟变 浅或 平坦 , 口角低 并 向健 侧牵 引 ; 或有 或无 如 下症 状 : 部疼 痛 , 觉 障碍 , 前 味觉 障 碍 , 乳突 听 舌 泪液 、 唾液 减 少 。 要排 除中枢瘫 , 腺炎 , 或腮 中耳炎 等累及 面神 经 的病变 。 3 治 疗 31 .治疗 组 : 以手足 阳明经 和手 足太 阳经 取穴 为主 。 在发 病初期 第 x . 8 ,< . , 71 5 P 00 两组 比较 差 异有显 著意 义 。 6 5 治疗组痊 愈病 个 星期 , 部手 法 不宜 过 重 , 面 针刺 不 宜 过深 。取主 穴 : 白, 阳 迎 香, 下关 , , 颧髂 承浆, 地仓。配穴 : 风寒证加风池 , 风热证加合谷; 例所 需疗 程 比对照 组短 。 恢复 期加 足三里 , 沟歪斜 的加 水 沟 。留针 3 鼻唇 O分钟 , T P配 5 体 会 加 D 面神 经麻 痹 为 常 见 病 、 发 病 , 由机 体 正 气不 足 , 络 空 多 多 脉 合 照射 。一个 星期 后 , 水肿 减 轻 , 穴 同上 , 使 用 电针 治 面部 取 开始 疗仪, 采用 断续波 , 强度 以病 人耐 受 , 不感觉 疼痛 为佳 。 日 1 , 虚 , 每 次 风寒 乘虚 而入 面部 经络 而诱 发 。 本病 应 与 中枢 性面瘫 鉴别 。 本 每 次通 电也 是 3 分 钟 ;0 0 1 次为 1 程 ; 个疗 程后休 息 2 3 。 病 多 急性 发作 , 在 睡 眠醒 来 时 , 疗 每 —天 常 发现 一侧 面 部肌 肉麻 木 、 痪 , 瘫 3 对照组 : 的松 口服 , . 2 强 然后 逐 渐减 量 ; 生 素 B 2肌注 , E 1 额纹 消失 , 维 1 隔 t 眼裂增 大 , 流泪 , 沟 变浅 , 鼻唇 口角歪斜 偏 向健侧 , 病侧 次 ;1 t 巴唑 口服 , 日3次 。治疗 1 天为 1 程 。 1  ̄ 每 0 疗 不能皱 眉 、 目、 齿 、 腮 。 闭 露 鼓 部分 患者 初起 时有耳 后疼痛 , 可 出 还 现患侧舌 前 23 觉减退 或 消失 , 过敏 等症状 。如 果 3 月一 /味 听觉 个 4 疗效 评定 多 部份 患者 因病程 迁延过 久 , 患侧 41 .评定标 准 : 愈 : 瘫 症状 消失 , 能正 常 。显效 : 部静 止 时 半年 内不能 恢复 , 留有 后 遗症 。 治 面 功 面 口角反 牵 向患侧 , 则 出现 面肌 痉挛 , 泪和流 t 甚 伴流 对称 , 眼睛用力 时可完 全 闭合 , 口时 轻度 不对 称 。有 效 : 明显 肌 肉出现挛 缩 , 张 有 以致 功能减弱, 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 张口时明显不对称。无效 : 治疗 涎 。中医认 为本病 多 因风寒 之 邪乘 虚 人 中脉络 , 阳明太 阳之 3 疗程 后症状 和体 征基本 无 变化 。 个 经阻滞 , 气血运行不畅, 经脉受病经筋失养而致筋肉失养 , 从而引 为 太 故疏 通 42 .治疗结果 : 经过 3 个疗程治疗后 , 进行疗效评价 , 果见表 1表 2 起 口眼喁斜 。其 病变 于颜 面额 部 , 阳 明、 阳经胝 所过 , 结 、 。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 ( ] 例 %) 阳 明太 阳经脉 ,调 理 气血 为 治疗 关 键 。而采 用 电针 配合 T P照 D 射 , 以温经 通络 , 过对 神 经末 梢 的刺激 , 善局部 血液 循环 和 可 通 改 神经 营养 , 神经 组织 代谢 , 高神 经兴 奋 性 , 而使局 部炎症 促进 提 从 水肿 消退 和吸 收 。总 之 ,电针 配合 T P 疗周 围面神 经麻痹 , D 治 疗 效 明确 。而且优 于单 纯使 用西 药 。

针药并用治疗面神经炎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面神经炎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3 0 ・ 4
Yo j n e ia o r a 0 0 Vo. 8No 3 ui g M dc l un l 1 , 13 . a J 2
针 药并 用治疗 面 神经 炎 6 的 临床 疗效 观察 0例
陈 忠 荣
( 东省 海 丰 县 彭 湃 纪念 医院 , 广 广东 海 丰 5 6 0 ) 14 0
眉 、 闭合 不 全 、 唇 沟 变 浅 、 眼 鼻 口角 歪 、 能 吹 口 哨 。此 外 , 不 少 数 尚可 有 听觉 过 敏 、 前 2 3的 味 觉 消 失 , 周 的感 觉 障 碍 舌 / 耳 等 。肌 电 图检 查 可 见 面 肌神 经 性 损 害 , 经 传 导 速 度减 慢 。 神
例 , 龄 8 O岁 , 年 ~7 平均 4 . 15岁 。均 为 门 诊 初 诊 患 者 。诊 断 标 准 参 照 文献 [ , 急 性 起 病 , 现 一 侧 周 围 性 面 瘫 的 特 点 1即 ] 出 及 肌 电 图 的改 变 , 排 除 继 发 性 损 害 的 疾 病 , 化 脓 性 中耳 并 如
【 关键 词 】 面 神经 炎 ; 刺 ; 针 中西 医结 合
文章 编 号 :0 3 3 3 2 1 ) 3 3 O 2 1 0 —1 8 ( 0 o 0 ~O 4 —O
d i1 . 9 /.s n 1 03 l 8 . 0 0. 3 0 3 o : 0 3 69 jis . 0 一 3 3 2 1 0 . 5
2 治 疗 方 法 .
质 , 因及 症 状 情 况 予 以灵 活 处 理 。如 形 气 本 虚 , 受 风 寒 病 感
而 致 面 部 经 气 失 调 , 筋 、 肉 失 养 而 受 病 , 应 以扶 正 祛 经 肌 则 邪 , 经 散 寒 为 主 。针 刺 手 法应 先 补 后 泻 , 先 泻 后 补 为 主 。 温 或 风热 证 发 病 稍 缓 , 证 属 实 , 宜 针 直 泻 。 其 故 现 代 医 学 认 为 面 神 经 炎 可 能 是 面 部 局 部 营 养 神 经 的 血 管 因受 风 寒 而 发 生 痉 挛 , 致该 神 经 组 织 缺 血 、 肿 、 压 而 导 水 受 致 病 。或 因 风 湿性 面神 经 炎 , 乳 突 孔 内 的 骨 膜 炎 产 生 面神 茎 经 肿 胀 、 压 、 循 环 障 碍 而 致 神 经 麻 痹 。 因 此 治 疗 原 则 是 受 血 改 善 局 部血 液循 环 , 使 局 部 水 肿 、 症 的 消 退 , 免 面 神 经 促 炎 以 进 一步 受 损 , 而促 使 面 神 经 功 能 的 恢 复 。另 外 尚 需 保 护 患 进 侧 暴 露 的角 膜 受 损 害 或 感 染 [ 。 本 组 结 果 显 示 治 疗 最 长 时 2 ]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50例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50例疗效观察

. N. o

侧各发生一次面瘫的病 人, 均可采用本疗法。 作者简介 王文英, ,9 5年生。现 工作于广 州市 中医 医院, 女 17 医学硕
士, 住院 医师 。
反 应发生, 笔者认 为应十 分谨慎 , 但 下列 几点应十分注 意 : ①天 灸和针法 、 其他灸法类 似, 皆属 一种 “ 伤害性” 疗方法 , 治 首先 向
4 体 会
本病 多因甩邪乘 虚 而入, 致使 一恻 面部 经气 不 利, 筋脉 失 养, 肉弛援 而出现面瘫, 肌 日久重 伤气血 , 气滞血 癌。其 以手足 阳 明经 为重 点, 灵枢 ) 出 : 大 肠 手 阳 明之脉 ……还 出挟 口 ( 指 “
… ・
左之右. 右之左 , 上挟 鼻孔。 …足阳 明之筋, …卒 口僻 . … 急
维普资讯
中医药研究 20 02年4月第 1 卷第 2 8 期 R ̄E R HO R D TO A H N S F A C FT A IIN LC I E EME II D C 兰
承 泡 1 左 右 皮 结 痂 自行 消退 , 治 疗 过 程 未 见 明 显 全 身 毒副 周 在
者 目不合…… .并与少阳经 有密切关 系 。故取 阳 明、 阳经 穴 ” 少 为主。针刺长于疏 通 局部 经气, 配远部 穴 以调 整经 气, 疏风 散
邪 , 虚 泻 实 。 针 所 不 为 , 之 宜 ” 对 于 久 病 顽 固之 疾 用 灸 法 朴 灸 ,
为宜 。承针则发挥其药与穴位刺激双 重作用。中药调整阴阳平 衡, 扶正祛 邪疗效肯 定。所以, 综台地 发挥四者 的优 势. 获得 是
病 人 解 释 清 楚 , 消 除 恐 惧 心 理 ; 首 次 治疗 以 发 病 后 第 4 以 ② d治 疗 为好 , 此 时 之 前 , 气 不 足 , 络 空 虚 , 灸 后 恐 伤 正 气 , 因 正 筋 天 使

针挑为主结合中西医治疗面神经麻痹101例临床分析

针挑为主结合中西医治疗面神经麻痹101例临床分析
i l hi s a w et r t a c nee nd on sen m e i ie s o h e o m e di d cn i w r r c m t n nen a d a i n e e tv m e h , a t s re f c ie t od nd he ho tr
t n h n s n seH i a c i e e a d wetF me ii e ol d cn .M eho E t g r— c p n t r n t a n l o ,o c - 0 d y 。ao g wi rd t n l c i t d ai t a u u cu e i r t g b o d n e 7 1 a s l n t t i o a — n i ei h a i h
中 图 分 类号 : 4 . R7 5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0 1 ( 0 6 O O O 1 0 — 4 2 2 0 ) 12 — 2
Cl i i l a a y i n t e t e t e t o 1 c s s f ca pa a y i wih i c a n l ss i h r a m n f n 01 a e a i l r l ss t
面神 经 麻 痹 , 又称 侣 耳 ( e ) B l 氏瘫 痪 , 病 的发 病 率 甚 高 , 1 本 居 面 部 神经 疾 病 的首 位 。 _ 国 医 学 称 之 为 “ 丰 f i 口眼 歪 斜 ” “ 嘴 风 ” 、歪 , 多 发 生 于 面部 受 冷 风 吹 拂 或 着 凉 、 冒 、 腺 炎 、 耳 炎 、 桃 体 感 腮 巾 扁
MA u — h h C N S a - o g ( e l opt ,C ay n , £ ,S a tu Ct,G a g o g P o i e ,S a tu 5 5 5 , hn ) Y e s a , HE h o d n H pn H s i l h o a g ) r g a £ h no i y und n r n v c h no 1 1 4C ia

针药结合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及针刺手法对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针药结合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及针刺手法对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

针药结合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及针刺手法对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贝尔麻痹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面肌无力或面瘫,常常伴有一侧口角歪斜、口唇干裂、流口水、吞咽困难等症状。

目前贝尔麻痹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西药治疗等方法,但单一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结合中西医治疗,特别是针药结合治疗,成为了治疗贝尔麻痹的一种重要方法。

针药结合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针刺手法作为针灸治疗的重要手段,对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针药结合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及针刺手法对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符合贝尔麻痹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实验设计,分为针药结合组和单纯针刺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部肌肉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差异,同时对针刺手法进行系统评估及分析。

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贝尔麻痹诊断标准的患者40例,男女比例1:1,年龄在18-60岁之间,病程3个月以内,分为针药结合组和单纯针刺组,每组20例。

2. 治疗方案:针药结合组采用针刺加中西药物疗法,单纯针刺组仅采用针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每周治疗3次。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面部肌肉运动情况及生活质量等指标。

3. 评估指标:面部肌肉运动情况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分法进行评估,生活质量采用Sickness Impact Profile(SIP)量表进行评估。

4. 针刺手法评估:采用针灸学中的“插、转、波”三个技术动作进行评估,分别以局部反应、营养反应及整体反应为评估指标进行分析。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及统计分析,计算各组患者的平均数、标准差、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并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三、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探究针药结合治疗贝尔麻痹的疗效及针刺手法对疗效的影响,可以更好的了解贝尔麻痹的治疗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 与对 照组 。其 中治 疗组 3 5例 , 用针 灸 配合 中药 内服治 疗 ; 采 对照 组 3 6例 , 用单 纯 针灸 治 疗 , 程为 7 2 。结 采 疗 ~ 1d 果: 治疗 组治 愈 2 8例 , 显效 4例 , 转 2例 , 效 1 ; 照组 治愈 2 好 无 例 对 0例 , 显效 8例 , 好转 2例 , 效 6例 。 组 比较差 无 两
经 穴 。每 次轮 流 选用 6 8个 穴位 。手 法面部 穴 位 以轻刺 激或 ~
中度 刺激 为宜 , 有 针感 后 , 待 留针 1 i 。每 日 1次 。 5r n a 1. . 2对 照组 采用 单 纯针 灸 治疗 , 法及 疗程 均 同治疗组 。 3 方
2 结 果 21疗 效 评 定 标 准 .
x: 26 5 P O0 5 两组 有 效病 例 疗 程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21 . , = . , 9 0
3 , 0g 当归 、 草 各 1 。 风 热证 者 , 以疏 风 清 热 , 血 通 甘 0g 疗 活 络 。方 以牵 正散 加味 。药用 : 全蝎 ( ) , 蚕 1 , 冲 5g 僵 2g 白附子 6g 金 银 花 1 , 公 英 1 , , 5g 蒲 0g 连翘 1 , 0g 白芷 1 , 0g 赤芍 、 川
配穴 。急性 期 选穴 应 以少 阳经 穴 为主 , 取 或尽 量少 取 阳 明 不
20 0 4年 5月~ 0 6年 6月 , 者 采用 中药 内服 配合 针 灸 20 笔 治 疗面神 经麻 痹 患者 3 5例 , 设 单纯 针 灸治 疗组 3 并 6例 为 对 照 . 得较 好 的疗效 , 取 现报 道如 下 : 1资料 与方法 11诊 断标 准l . 1 】
131治疗组 临 床将 面神 经麻 痹 分 为 3期 , 病 1 7d为 急 .. 发 ~ 性期 , 病 8 1 静止 期 , 病 1 发 ~ 5d为 发 5d以上为恢 复 期 。
1 .. 物治 疗 应 根据 中医 辨证 论 治原 则 , .1 3 1药 采用 分 期 辨证
经 秩 和 检验 得 Z 一 . 5 P 00 4, - l 22 .= .2 两组 疗 效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6 表 2 两 组 有效 病 例 疗 程 比较 ( ) 例
发病 突 然 , 一侧 面 部 表 情 肌瘫 痪 , 纹 消失 , 额 睑裂 变 大 ,
病 侧 鼻唇 沟 变 浅 , 口角 低垂 ; 者不 能 蹙 额 、 眉 、 睑 闭合 患 皱 眼
无力 , 闭合 时露 白睛 , 不能 鼓 腮 ; 齿 时 口角 歪 向健 侧 , 水 露 饮
参 照《 床 常见 病诊 疗 标准 》 。痊愈 : 状和 体征 消失 , 临 圆 症 面部 功 能恢 复 正 常 , 眉 、 腮 、 眼 、 皱 鼓 闭 露齿 无 障 碍 ; 效 : 显 症 状 和体 征基本 恢 复 , 静止 时外 观 正 常 , 睑基本 闭 合 , 齿 时 眼 露 口角 有稍 许偏 斜 ; 效 : 状和 体 征较 治疗 前有 所 改善 , 仍 有 症 但 有 眼睑 部分 闭合 不全 , 口角仍 有 稍许 偏 斜 ; 效 : 状和 体征 无 症
3 6例 . 1 男 9例 , 1 ; 女 7例 年龄 l ̄ 5岁 ; 06 病程 ≤7d9例 ,~ 4d 8 1 1 8例 ,4 3 1 ~ 0d7例 , 1个 月 2例 。经统 计学 分 析 , 组 一般 > 两 情况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具有 可 比性 。
13治 疗 方 法 .
维普资讯

中医中药 ・
27 1 第 卷 3 0年1 4第1 0 月 期
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杨 兴俊
( 南省 泌 阳县 妇幼 保健 院 , 南 泌 阳 4 3 0 ) 河 河 6 70 【 要】目的 : 摘 观察 单 纯针 灸 治疗 与针 药 结合 治 疗面 神 经麻 痹 的疗 效 差异 。方法 : 根据 患者 的来诊 顺 序随 机分 为 治疗
异有统 计 学意义 。结论 : 灸 配合 中药 内服综 合 疗法 的疗 效 优 于单纯 针灸 治疗 。 针 『 键词】面瘫 ; 关 综合 疗 法 ; 灸疗 法 针 【 中图分 类号】R 4 . 2 7 51 +
【 献标 识 码】B 文
【 编 号】 1 7 — 2 0 2 0 ) 1a 8 一 2 文章 6 3 7 1 (0 7 1 ( 卜0 l o 4
3讨论
面神 经 麻 痹 中 医学 称 为 “ 口僻 ” “ 、 口眼 歪斜 ” 主要 病 因 , 是 由于正 气不 足 , 络空 虚 , 外不 同 , 邪侵 袭 , 脉 卫 外 面络 受损 ,
芎 、 参 各 1 , 丹 5g 黄芪 3 , 归 、 草 各 1 。肝 胆湿 热 证 0g 当 甘 0g 者 , 以清 热 利 湿 , 血 通 络 。方 以牵正 散 合 龙 胆 泻肝 汤 加 疗 活 味 。药用 : 全蝎 ( 5g 僵蚕 1 , 冲) , 2g 白附子 6g 龙 胆 草 6g 黄 , , 芩 9g栀 子 1 , , 0g 生地 6g赤 芍 、 , 川芎 、 丹参各 1 , 5g 黄芪 3 , 0g
相结 合 。 急性期 ~ 止期 : 静 风寒证 者 , 以疏 风散 寒 , 血通 络 。 疗 活 方 以牵 正 散加 味 。药 用 : 全蝎 ( ) , 蚕 1 , 冲 5g 僵 2g 白附子 6g 防 ,
风 1 , 芥 1 , 芷 1 , 芍 、I 、 参 各 1 , 芪 5g 荆 0g 白 0g赤 川芎 丹 5g黄
均无 明显改 善 。 22治疗 结果 ( 1 . 表 口角漏水 : 物 停 于齿 颊 之 间 。排 除 外伤 、 食 格林 巴利 、 脑部 疾 患等 因 素后 , 即可确 诊为 周 围性 面瘫 。
1 . 般 资料 2一
治疗 组 3 5例 , 2 男 0例 , l 女 5例 ; 年龄 1 ~ 1岁 ; 程 ≤ 26 病 7d 1 0例 ,~ 4d 1 8 1 5例 ,4 3 1 ~ 0d8例 , 1个 月 2例 ;对 照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