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光的世界自主创新——记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大族激

合集下载

大族激光企业文化内容理解

大族激光企业文化内容理解

大族激光企业文化内容理解
大族激光是一家中国领先的激光制造商,其企业文化包含以下内容:
1. 使命和愿景:大族激光的使命是“利用激光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其愿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激光制造商”。

2. 核心价值观:大族激光的核心价值观是“专注、创新、责任、卓越”,这四个词汇代表着公司的核心价值和文化。

3. 服务理念:大族激光的服务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持续创造价值”,公司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4. 人才观:大族激光的人才观是“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和发展”,公司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成长,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

5. 创新精神:大族激光强调创新精神,鼓励员工创新和创造,推动公司不断发展和进步。

6. 社会责任:大族激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 1 -。

大族激光发展历程

大族激光发展历程

大族激光发展历程
大族激光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科技激光设备制造
的企业。

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2年成立初期,当时
公司主要从事激光的研发和生产。

在公司成立的前几年,大族激光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的质量提升来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激光技术和设备,公司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大族激光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并不断推出新的产品。

2008年,公司成功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百瓦级纤
维激光器,并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

这一突破性的成果使得公司在激光设备行业中崭露头角,并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2010年,大族激光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建立了新的生产
基地,开始了大批量生产高质量激光设备的阶段。

公司产品种类也逐渐增多,除了纤维激光器外,还推出了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激光器等多个系列产品,满足了不同行业的需求。

2013年,大族激光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战略调整,开始向高端
市场迈进。

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逐渐建立起了遍布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产品远销海外,赢得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信赖。

如今,大族激光已成为中国激光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更先进、更高效的激光设备,推动激光技
术的创新和应用。

同时,公司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未来,大族激光将继续努力,为推动激光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走近大族激光自动化第一人:郭启军

走近大族激光自动化第一人:郭启军

走近大族激光自动化第一人:郭启军 15年前,湖南人郭启军以自动化机械高级工程师的身份进入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大族激光),意味着从一开始他的起点就不低。

凭借出色的表现,他逐渐晋升为研发部门副经理、经理、产品中心总监、精密切割产品线副总经理。

他一直坚持带领团队冲在客户一线,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深耕激光和自动化领域,精益求精破解技术难题,被集团负责人称赞为大族激光自动化第一人。

冲在一线潜心钻研技术 自动化系统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负责自动化项目除了要有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还得有足够的认真劲和耐心。

我们反复操作设备,验证调试过程就像家常便饭。

郭启军说,他们经常在工厂忙活到半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到现场调试验证。

2008年的金融风暴给很多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之后大族激光顺势进行内部改革,成立多个事业部,当时的郭启军被分配到精密切割产品线。

2010年,郭启军在负责自动化部门时,顺利接到苹果公司Iphone4手机中板焊接业务订单。

按业务划分这是激光焊接事业部的项目,但集团针对这个项目的情况临时抽调人员组建研发小组,郭启军成为主要负责人。

不到手掌大小的一块板,中间有十几颗米粒大小的螺柱,要通过不断修改完善解决方案,实现自动取放螺柱、自动上板、自动激光焊接后并检测的全自动化理想效果。

郭启军告诉记者,螺柱的取放是靠一个振盘的细微振动来完成,让他们感到头疼的是,试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螺柱无法对应放置到位的情况。

十多颗只要放歪一颗,就等于前功尽弃了。

郭启军说,那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都待在公司,反复和机械工程师沟通改善方案,和电气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沟通完善电脑控制程序。

大族激光产品简介_2022年学习资料

大族激光产品简介_2022年学习资料

1.2.-4激光器的种类-1、固体激光-般讲,固体激光器具有器件小、坚固、使用方便、输出功率大的特交破器的 工作介质是在作为基质材料的晶体或玻璃中均匀掺入少量激活离游府的有谲锦石溜-石YAG晶体中掺入三价钕离子的激 器,它发射1060nm的近红外激光.。固体激光-器一般连续功率可达100W以上。-2、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 光器是以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介质的。目前较成熟的是砷化镓激光器,发射-840m的激光。这种激光器体积小、质量 、寿命长、结构简单而坚固,特别适于在飞-机、车辆、宇宙飞船上用。-3、气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 价低,操作方便,工作介质均匀,光束质量好,以及能长-时间较稳定地连续工作的有点。这也是目前品种最多、应用广 的一类激光器,占有市-场达60%左右。其中,氦一氖激光器是最常用的一种。-4、液体激光器-常用的是染料激光 ,采用有机染料最为工作介质。大多数情况是把有机染料溶于溶剂-中(乙醇、丙酮、水等中使用,也有以蒸气状态工作 。利用不同染料可获得不同波-长激光(在可见光范围)。染料激光器一般使用激光作泵浦源,例如常用的有氩离子激器等。液体激光器工作原理比较复杂。输出波长连续可调,且覆盖面宽是它的优点,-使它也得到广泛应用。
二十一世纪的四大发明-体、-计算机、原子能、激器-发达国家为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点据世界信息技术的领先地位和主 动权,纷纷加紧实施激光产业发展计划。-美国的“激光核聚变计划”-德国的“2001行动计划”,建立9个国家级 光中心-英国的“阿维尔计划”-日本的“激光研究5年计划”-韩国政府2001年投入7.3亿美元,建立激光工程 究所,成为全球-七大激光研究所之一。-中国国家级战略性科技计划“火炬计划”、“863计划”-支持激-光产业 发展。-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全球激光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科技创新人才例子

科技创新人才例子

科技创新人才例子
科技创新人才是指具备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他们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实践,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一些科技创新人才的例子:
1.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

他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 邓稼先: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两弹元勋”。

他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3.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4. 王选: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被誉为“汉字激光照排之父”。

他成功研制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中国计算机汉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5. 马化腾: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他创立了腾讯公司,推出了QQ、微信等知名互联网产品,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些科技创新人才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实践,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80后新青年例子

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80后新青年例子

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80后新青年例子“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工匠技艺世代传承的价值理念,也是我们开启新征程,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时代需要。

在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简称“南京激光院”),有这样一位80后“工匠”,从一线的激光焊接技术人员,再到如今的平台管理,十几年来专注把每一个产品做到极致,他就是激光装备及工艺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刘东涛。

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提到“激光焊接”这个词,大家可能有点陌生。

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

“相对于传统焊接效率低、变形大、电极损耗频繁、位置可达性差等缺点,激光焊接优势较明显,具有强度高、效率高、变形小、无接触加工、远距离且可变等特点。

”刘东涛表示,目前南京激光院的激光焊接技术已成熟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讯、核电、电子等领域。

2021年,南京激光院主导研究的“航空航天轻合金大型复杂结构精准激光焊接技术”项目,以大型薄壁结构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DLBSW)工艺与装备需求为牵引,突破了激光焊接微观热-力-冶金机理、形性一体化精准调控技术,形成了首套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装备,完成了国内首个激光焊接火箭贮箱的研制。

这项技术还获得了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身为团队的一员,我非常自豪。

”刘东涛说,他现在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这次项目与南航合作,高校的理论支持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不忘初心匠心筑梦南京激光院在2012年启动之初,就坚定了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总体功能定位,打造集产业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技术服务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孵化“四位一体”的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

刘东涛2013年加入南京激光院,如今已近十个年头。

从基层员工到管理者,他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角色”有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技术研发。

大族简介0

大族简介0

Indonesia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调查报告
大族激光 公司
71.96%
其它公司 28.04%
2002年我公司激光打标设备销售总额占国内总额比率为71.96% 2005年我公司激光打标设备销售总额占国内总额积累
7000万元
3000万元
800万元 70万元 300万元
70000平方米总部大楼
核心技术专利
美国硅谷研发中心 深圳激光研究所 拥有1600人的研发队伍
核心技术专利
国际激光发明专利八项 五项重要的美国发明专利 国内专利数百项,软件著作权45项
世界上仅有的几家拥有“深紫外激光专利”的公司之一
标准化生产流程
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打标设备月产能800台 套,年产能超过10000台套。
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
05-08年连续4年福布斯(FORBES)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中小企业
大族激光一大族,是汉族的意思,汉 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中华 民族的代表,汉族的激光就是中国的 激光。 目前,公司拥有员工6000多人,总资 产超过30亿人民币。
敲响上市的钟声
2004年6月, 大族激光成为 中小企业板首 批八家企业之 一成功上市。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国内服务网络
8家分公司, 105个服务网点; 为客户提供24小时就近上门服务。
大族激光全球服务网络
United States Mexico
Germany
Turkey
Korea Japan
Vietnam Taiwan
Egypt U.A.E India
Hongkong Thiland
Malaysia

激光第一人高云峰

激光第一人高云峰

32激光第一人高云峰文/齐树峰创业艰难百战多1967年出生的高云峰,在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毕业后,当上了大学教师。

业余时间,他会接一些技术类的小项目来做。

1995年,他得知一位香港客户准备向德国订购激光打标机,便马上与这位客户联系,并最终接下这项业务。

其后,他加班加点努力3个月,终于完成并从中赚了8万美元。

这笔钱,成了他一年后独立创业的注册资本。

1996年,高云峰在深圳正式创办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刚开始的主营产品便是激光打标机。

激光打标机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皮鞋、纽扣上的压花,到手机、电脑键盘上清晰的字体,再到电子元器件上微细的标识,都显现着激光打标机的神奇。

那时的高云峰,便领着一帮员工频繁参加行业展会、走访客户,逐步推广他们研制出来的激光打标机。

Venture 人物从被迫卖掉自己的轿车为员工发工资,到把一手创办的大族激光发展成为代表着国内激光领域最高水平、拥有数百项中国专利和多项美国发明专利、6000多名员工的领军企业,再到致力于打造激光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高云峰执着前行……但创业艰难百战多,初创业的高云峰,在当时至少要克服三大困难。

首先是如何让客户愿意买激光打标机。

1996年时一台激光打标机要卖30万元,价格可谓昂贵,要想卖出就得让客户免费试用。

在著名的“纽扣之乡”温州桥头镇,当地人以前生产纽扣时压花基本上是采用机械方式,速度慢而且易产生废品。

高云峰把自己的激光打标机拿给他们试用,结果,激光的神奇一下子就把这些工厂主征服了。

接下来,大族的激光打标机又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温州的皮革剪裁、鞋面压花等领域。

如何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是高云峰要克服的第二个困难。

那时生产出的激光设备,在质量上是有问题的。

高云峰派了很多工程师住在客户那里,机器一坏,马上维修。

大族激光利用在维修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经验,不断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逐渐拥有了多项激光技术国家专利、专有生产技术、软件著作权及美国技术专利,使产品的技术先进性越来越好,故障率越来越低,成为国内领先的激光公司。

与激光“赛跑”的人——访衍射光学专家陈林森

与激光“赛跑”的人——访衍射光学专家陈林森
在美 国留学期 间,陈林森在 完成 日常必要的课题研究 之
外, 还不忘利用业余时间对美国高校科技产业化程度作了一
番潜 心调研。那 时, 陈林森萌发 了回国 自 主创业 、 开创苏州高
头产品——激光研究所模压全息制版技了省级鉴定。世界著名物理 学家李政道视察激光所时对这项成果非常赞赏 , 提笔书写“ 激
数码光学有限公司正式入驻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成为 园区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校科技企业。除了建立公
司外 , 陈林森在省科技厅和苏州大学 的支持 下 , 建立了江苏省
数码激光图像与新型印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苏州大学
第一个省 级研 究中心。
地提出了“ 干涉型光学头” 的概念, 使得系统的光学图像分辨
光增彩苏 州生色 ” 。
校科技产业化先河的念头。
实 力开 辟 创 业 路
如果说在科研攻关上 , 森展示的是他 的科研 实力 , 陈林 那 么, 高科 技产 业化 方面 , 在 他披荆斩棘 的历程则显示 了过人 的
18 年 ,陈林森从苏州大学光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 6 9 就

赢留校任教, 并从事光学与信息处理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
刚刚三十而立, 他就已经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3 0多篇 论文, 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 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等多项奖励,成为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 中最年轻的委员和中国光学、光电子协会激光分会最年轻的
理事 。
胆识和气魄。 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 在这条创业的道路上
19 年, 96 已经当上苏州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的 陈林森只身前往美国,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卡内基梅
隆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系访问学 习,这是光 学数 字研 究领域处 于一流水平的学府。 这时 , 陈林森在更高层次上研究产业发展 中的核心技术。 在数码激光图像光刻( 照排 ) 系统上 , 他创造性

杰出工程师,共和国脊梁

杰出工程师,共和国脊梁

杰出工程师,共和国脊梁作者:刘越山张洁来源:《经济》2020年第12期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批批无名的工程师撑起了泱泱华夏的脊梁。

而旨在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设立的“杰出工程师奖”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在第四届候选人进入公示阶段之际,《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对基金会理事长陈曦进行了专访。

古往今来,人类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工程科技成果。

在华夏大地上,从雄伟的都江堰到壮阔的三峡,从“两弹一星”到“嫦娥奔月”,从京张铁路落成到高铁“复兴号”的鸣笛,历史长卷中的每个璀璨瞬间都是无数劳动与智慧的凝结。

这些辉煌的背后无不镌刻着一个名字——工程师。

但实际上,这个群体一直鲜为人知,他们的名字长期消隐于工程成果之下。

基于这一现实,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于2011年发起并设立了“杰出工程师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工程师”命名,面向国家生产和建设领域、涵盖面最广、最具权威性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奖项。

作为大力促成这一奖项设立并逐年扩大其影响力的推动者、亲历者、见证者,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陈曦日前在京接受了《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的专访,讲述了这些年工作背后的故事。

光阴的故事:从教育工作者到科技公益事业开路人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是目前科技部主管的唯一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科基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在丁石孙、朱光亚、师昌绪、杨振宁、陈省身、丁肇中等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共同倡议下,经国务院朱镕基、李岚清、温家宝等主要领导同志批示正式成立。

陈曦理事长向我们回忆起接手科基会的因由,她将其概括为“责任和使命”——“不辜负领导及老一代科学家的重托”。

陈曦曾先后在教育部、北京科技大学任职,一直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王选“顶天立地”的科研精神

王选“顶天立地”的科研精神

王选“顶天立地”的科研精神作者:陈晰来源:《中华儿女》2018年第21期翻开2003年11期的《中华儿女》杂志,封面人物是一位戴着黑框眼镜,身着西装的科学家。

他就是被称为“当代毕昇”的汉字激光照排创始人——王选。

王选是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他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的束缚,使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快步迈入新时代;作为一名成长于新中国、成熟于改革开放年代的知识分子,他谦逊平和、朴实无华、提携后进,以自己的学识与赤诚之心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2006年2月13日,“两院院士”王选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搞科学技术一定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追求一流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立地’就是科研成果的大量推广和应用。

”王选的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然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曾有记者问王选:“你在从事激光照排研制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王选立刻回答:“最大的苦恼是大多数人不相信中国的系统能超过外国产品,不相信淘汰铅字的历史变革能由中国人独立完成。

”为了争这口气,从1975至1993年,经过18年苦熬,王选全身心地投入了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出版系统的研制。

汉字的常用字在3000字以上,印刷用字体、字号又多,每种字体起码需要7000多字,这样印刷用汉字头数高达100万以上,汉字点阵对应的总储量将达200亿位!然而,当时科研条件十分简陋:国产计算机内存是磁心存储器,最大容量为64KB;没有硬盘,只有一个512KB 的磁鼓和一条磁带。

要想实现庞大的汉字字形信息的存储和输出,在许多人看来真是天方夜谭。

王选想到了信息压缩。

他想出了用数学方法计算汉字轮廓曲率的“高招”。

经过8个月呕心沥血的奋斗,他就像一位魔术师那样,让庞大的汉字字模减少到1/500,扫清了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最大障碍。

不久,他又发明了汉字字形信息高速还原技术、不失真的文字变倍技术。

历经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辛研发,王选的成果终于在白热化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浅谈神秘之光——激光(2019辽宁抚顺说明文)

浅谈神秘之光——激光(2019辽宁抚顺说明文)

浅谈神秘之光——激光①作为20世纪人类重大发明之一,激光已经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在激光物理领城做出突破貢献的三位科学家,突显激光的重要作用。

②激光是指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光。

它有极好的方向性,不易散射。

比如,地球距离月球约38万千米,若使用激光照射,在月球表面形成的光斑直径不到2000米;而相同情况下,其他光源产生的光斑早已覆盖整个月球。

③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以来,经过不断发展,激光已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美容、打印、眼科手术、武器和测距等领域。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阿什金,于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光镊技术,利用聚焦的激光,像镊子一样把微小物体夹起来进行移动。

如今,光镊已成为许多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必不可少....的工具,帮助他们精确地操作原子、分子、细菌、病毒和细胞等,为研究微观现象开启了一扇大门。

④根据工作方式,激光可分为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

脉冲激光在时间上表现为一个接着一个的光脉冲,其峰值功率会远远大于连续激光。

形象地说,连续激光好比10米深的平静水面,而脉冲激光就像1米深的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足有1000米高的波浪。

激光脉冲的宽度可以短于1皮秒(1皮秒等于万亿分之一秒),甚至到飞秒(1飞秒等于千万亿分之一秒)量级。

将能量集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其峰值功率之大可想而知。

⑤2018年另外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穆鲁和斯特里克兰,于1985年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得到了峰值功率极大的超短脉冲。

这种超短激光本领很大,能够精确地在不同材料上实现切割和钻孔,已广泛用于激光视力矫正手术以及精密加工,如手机的显示屏和内部精小部件。

而在研究物质内部动态过程时,利用飞秒量级的激光脉冲甚至可以对原子和分子进行拍照,让科学家们洞察微观世界的秘密。

⑥此外,借助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不少国家正在建设超强激光装置。

中国在该领域具有非常扎实的基础,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

林尊琪:用一生去点亮那束“光”

林尊琪:用一生去点亮那束“光”

林尊琪:用一生去点亮那束“光”林尊琪是我国著名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我国的激光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

在他病榻旁的日记上,略显歪扭地写着:“我真心地感谢所有关心我的同事和朋友,但我的任务尚未完成。

我必须有信心,做我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决不能消极对待,直到最后一刻!”1942年,林尊琪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林治远是我国首批工程设计大师之一,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林尊琪从小就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的理想。

1959年,林尊琪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只因招生简章上说这是像“盐”一样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

1964年,他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由此开启了他与激光结缘的一生。

林尊琪长期从事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研究,为我国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发展解决了多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最让人称道的是,在我国大型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神光Ⅱ装置研制过程中的“临危受命”。

神光Ⅱ,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建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巨型激光器,集近百台精密光学设备于一身——当八束强激光通过空间立体排布的放大链聚集到一个小小的燃料靶球时,在十亿分之一秒的超短瞬间内,形成聚变反应,可发射出相当于全球电力网总和倍数的强大功率。

1997年底,我国规模最大的高性能、高功率钕玻璃激光装置“神光Ⅱ”在即将交付使用时出现了问题:出光很顺利,然而光束质量不佳。

此时,林尊琪毅然挑起了工程项目一线总指挥、技术负责人的重任。

他从系统的设计和元件的品质方面,着手抓光束质量问题,在他和团队夜以继日的并肩战斗下,长期困扰神光Ⅱ的三大科学技术难题终于圆满解决。

每一项难题的解决、每一个创新性理论的提出,都离不开林尊琪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日常工作中,林尊琪完全忘却自己的年龄和地位,常常忙碌在工程实验第一线。

当神光Ⅱ安装滤波作用的小圆屏时,当时已是花甲之年的林尊琪钻入直径不到80公分的空间滤波器管道内蹲着指导安装,他甚至还爬上三米多高的靶场桁架上,将二百余斤的仪器安装到位。

大族激光自主研发口罩机 助力抗击新冠肺炎

大族激光自主研发口罩机 助力抗击新冠肺炎

63大族激光:自主研发口罩机 助力抗击新冠肺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族激光)是全球最主要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之一,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家拥有紫外镭射专利的企业之一。

一直以来,大族激光专注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激光焊接、切割、打标、PCB 钻孔等200多种工业激光设备及其配套产品。

在产品生产方面,大族激光依据ISO9001质量控制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产品的来料、加工、整机、出货各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且多个系列产品获得欧盟CE 认证,产品质量享誉全球;同时,大族激光积极拓展智能视觉检测(大族视觉 Hans Vision )、精密组装及高速点胶(汉狮精密自控,HACT )、半导体封测(大族半导体测试Hans ATE )等领域。

目前,大族激光拥有4000多人的研发团队、3000多件国内外发明专利和多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中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大族激光与国内多所著名研究机构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成立相关实验室及人才培养基地。

行业中坚 科研成效备受肯定大族激光作为激光行业的佼佼者,是制造行业的基石企业之一,近年来获奖频频:2017年,荣获“CCTV 中国十佳上市公司”的称号;2018年,被评为“最受投资者尊敬的上市公司”;2019年,“高端电子制造装备高速高精点位操作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和“中厚板及难焊材料激光焊接与复杂曲面曲线激光切割技术及装备”两个项目分别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大族激光外景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专栏理事风采64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推广示范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及广东省名牌产品企业,大族激光一直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孜孜求索,主要科研项目更被认定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吕启涛:理想四旬

吕启涛:理想四旬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吕启涛:理想四旬——逐光者的无悔人生 刘 佳2020年11月1日是深圳市的第4个“人才日”,南山区“十大创新工匠”颁奖典礼隆重举行,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副总经理吕启涛成功入选。

这位总是将成绩归结为“我运气挺好”、醉心于先进激光及光电子技术研发的工程师,秉持“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勇敢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将所学所研打磨成破解工程技术难题的利剑,所打造的各种先进激光器及激光智能装备广泛应用于新兴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领域,他也凭借在工业激光器国产化过程中的巨大成就顺利斩获这一奖项。

2020年是吕启涛决意回国、投身民族激光事业的第12年,也是他连续获得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的第5年。

以此为尺度,他从发奋苦读的寒门学子,到扬名海外的行业专家,再到落叶归根的企业家、教育家,堪堪度过四旬时光。

在与激光结下了一生之缘的吕启涛看来,激光就是一束非常神奇的光源。

他不同阶段的理想,他人生的一体多面,都诞生于这场“追光之旅”中。

一旬:立学为先出身农门,现实给予吕启涛的馈赠并不丰厚。

对这个出生于湖北荆门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几乎是他改变人生道路的唯一途径。

读书求学,并以此为梯去触及更大的世界,成为他年幼时的第一个理想。

由于家境贫寒,到了9岁,吕启涛才有了进入学校的机会。

在20世纪70年代,吕启涛入学的村办学校尚未回到“传道授业”的轨道中来,回忆起那段小学待了3年半、初中用了2年的“学习”经历,吕启涛说,与现在的基础教育不同,他在学校的日常,务农和下地干活占了很大的比例。

不过非常幸运的是:在他初中毕业的那一年,中国恢复了高考、被荒废的教育有了复苏的迹象,吕启涛也机缘巧合地进入了镇中学——烟垢中学读高中。

“大龄”入学、基础不好,这番“延后”并没有削减吕启涛求知的热情,甚至为了弥补这个“时间差”,他在两年的高中学习里付出了几倍于同龄人的努力。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在激光的世界自主创新——记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执行官陈克胜

在激光的世界自主创新——记首届“杰出工程师”奖获得者、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执行官陈克胜

作者: 肖延胜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海峡科技与产业
页码: 97-98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3期
主题词: 克胜 大族激光 科技奖励 工程技术人员 国内市场 光纤激光器 发明专利 软件著作权 软件收入 前沿阵地
摘要:2014年,我国历史上首个面向全国各生产建设领域、以"工程师"命名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奖项"杰出工程师"奖评选落幕,这个奖项的设立,被看作是我国科技奖励领域的有益探索和重大突破。

作为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官的陈克胜荣获该奖,不仅作为亲历者见证了"杰出工程师"奖的诞生,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祖光[马祖光简介]

马祖光[马祖光简介]

马祖光[马祖光简介]马祖光:新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楷模本报记者盛若蔚汪波你是光,你的名字就是一片光给予事业,给予艰难,温暖寒窗你是光,你的生命就是一片光不会熄灭,不会索取,永远善良你是光,你的理想就是一片光追求探索,追求创新,追求梦想你是光,你的执着就是一片光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点燃希望马祖光走了。

老旧的书架上,一本本光学理论书摆得整整齐齐;旧洗衣机改成的床头柜上,两盒速效救心丸静静地放在一角……20XX年7月15日,倚靠在北京通州的长椅上,中科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祖光突然感到一阵心悸。

他躺下了,想睡会儿。

这一觉睡得好沉好沉。

他再也没有醒来。

是的,75岁的马祖光实在太累了。

这位为共和国的激光事业矢志一生、功勋卓著的老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大义“他对这个党、对这个国家爱得如此深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根深蒂固地在他的血脉里流淌1928年春,北京一户普通人家降生了一个婴儿。

熟读史书的父亲欣喜若狂,为他取名“马祖光”。

兴许是造化的安排,父母的期望竟神奇地预示了他一生的命运:他这一辈子,将注定与祖国、与激光紧紧相连。

大学毕业,风华正茂。

本可回北京,但一声“支边”的号角,让他血脉贲张。

1950年9月,偏隅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来了一个年轻人。

两年后,马祖光这个名字便荣入校史:他成为哈工大新中国成立后在研究生中发展的第一名共产党员。

23岁那年,没等研究生班毕业,他即被抽调组建物理教研室;30岁那年,国家需要,受命创办核物理专业;42岁时,还是国家需要,领衔创建激光专业……国家需要,民族利益,抱负所系。

“他对这个党、对这个国家爱得如此深沉。

”老伴孙悦贞最了解丈夫。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根深蒂固地在他的血脉里流淌。

1980年,著名的德国汉诺威大学物理研究所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问学者。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批公派留学人员,马祖光掂得出肩上责任的分量。

他悄悄盯上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

马祖光这是近红外激光发展中的世界难题,这是国际激光研究的一大热点。

他让中国激光迅速赶上世界先进行列!

他让中国激光迅速赶上世界先进行列!

他让中国激光迅速赶上世界先进行列!“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家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科技历史人文工程。

十余年来,已有近六百位老科学家接受采集,全国上百家单位投入采集工作,累计获得实物原件14万余件、数字化资料近34万件,音频资料近56万分钟、视频资料近47万分钟,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以及从事中国现当代科学史和科技人物研究、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

本文系根据“采集工程”历史资料整理而成,在“中国科学家”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以飨读者。

1961年9月的一天深夜,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一间实验室里,挤满了30岁上下的青年科研人员,他们紧紧盯着一台黄色的实验仪器,期待着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果诞生。

随着仪器的正常运转,一块桔红色的明亮光斑映入了人们的眼帘。

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发成功了!这台激光器的成功运转,仅比美国的第一台激光器晚一年多,比苏联的第一台早两个月。

而这个科研团队的主要成员就是王之江,他现在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激光研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王之江功不可没,他设计的创新结构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王之江,图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揭开了激光科学技术的序幕。

其实在此之前,王之江等人就已经开展了关于激光器的相关研究。

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当时科研条件困难,研究所没有多余的经费支持激光研究,只能依靠王之江等一批年轻科技人才自主开展,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

1958年,他们针对应用光学实践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并产生了改革光源的创新物理思想。

而这一思想与当时国际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美国科学家梅曼的红宝石激光器运转成功的消息,让王之江等人为之振奋,并加紧了相关研究和探索。

关于中国在激光技术是怎么发展的发展的200字作文

关于中国在激光技术是怎么发展的发展的200字作文

关于中国在激光技术是怎么发展的发展的200字作文1957年,王大珩等在长春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光学专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仪器机械研究所(简称“光机所”)。

在老一辈专家带领下,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迅速成长,邓锡铭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早在1958年美国物理学家肖洛、汤斯关于激光原理的著名论文发表不久,他便积极倡导开展这项新技术研究,在短时间内凝聚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研究队伍,提出了大量提高光源亮度、单位色性、相干性的设想和实验方案。

1960年世界第一台激光器问世。

1961年夏,在王之江主持下,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研制成功。

此后短短几年内,激光技术迅速发展,产生了一批先进成果。

各种类型的固体、气体、半导体和化学激光器相继研制成功。

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方面、一系列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腔的Q突变及转镜调Q、行波放大、铢系离子的利用、自由电子振荡辐射等)纷纷提出并获得实施,其中不少具有独创性。

20多年来,面向应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激光科技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涌现出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为迈向21世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5月,分别在上海、北京举行了第一次国际激光会议,与会代表218人(国外66人),宣读113篇报告(国外65篇),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与会中外代表。

1983年在广州和1986年在厦门又举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国际会议,改变了我国的激光技术多年来封闭运转的局面,开始走向世界。

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出国进修,其中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学成归国。

为了形成高水平的研究开发中心,对科研队伍和布局进行了积极调整,先后成立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产学研组织。

由于拥有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设施,聚集了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又有较为灵活的运行机制,目前正在为激光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和促进激光技术产业化发挥重要作用。

在多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计划中,激光技术受到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