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四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四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60分)1.下列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B.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C.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D.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2.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外壳的原料分别来自( ) A.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C.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3.家兔皮下脂肪,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仔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否则仔兔的皮下脂肪为白色.这种现象说明(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相同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D.表现型受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4.能产生基因型为ABCDE的配子的个体基因型为( )A.AABbCcDDEe B.aaBbCcDDEe C.AABbCcddEe D.AaBbccddee5.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占30%,则双链中C+T占( )A.50% B.20% C.30% D.15%6.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7.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①RNA②DNA③DNA或RNA④DNA和RNA.A.①②③B.④④③C.②③④D.②②③8.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A.形状、大小基本相同B.分别来自父方、母方C.由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来 D.减数分裂中能配对联会9.具有DdTt基因型(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的个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中,ddTT和ddTt将分别占整个基因型的比例是( )A.和B.和C.和D.和10.基因是指(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脱氧核苷酸序列C.氨基酸序列D.核苷酸序列11.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A.YR B.Dd C.BV D.AB12.辣椒有长形和圆形两种果实,纯种长果和纯种圆果辣椒杂交,F1全是长果辣椒,自交得F2共300株,其中结长果的杂合体有( )A.100 B.150 C.200 D.25013.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多数DNA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B.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C与G是配对D.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14.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A.杂交和自交;测交 B.自交;杂交和测交C.测交;自交和杂交 D.杂交和测交;自交15.如图为舞蹈症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7和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 )A.B.C.D.100%16.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 ) 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 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17.某一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40个,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6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A.3次B.4次C.5次D.6次18.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具有( ) A.2个单链DNA分子B.1个双链DNA分子C.2个双链DNA分子D.4个单链DNA分子19.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现有两红眼果蝇杂交,得到♀50只(全部红眼),♂50只(红眼24只、白眼26只).据此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是( )A.Ww×Ww B.Ww×ww C.X W X w×X W Y D.X W X W×X W Y2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 )A. B.C.D.21.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22.利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以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叫做同23.用a表示DNA,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染色体,则正确表示四者关系的是( )A.B.C.D.24.某动物体细胞有6条染色体,则初级精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 )A.3、3、6 B.3、6、6 C.3、6、1 2 D.3、12、1225.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B.2号C.3号D.4号2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27.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A.B.C.D.28.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子一代DNA应为② B.子二代DNA应为①C.子三代DNA应为④ D.亲代的DNA应为⑤29.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A.Ⅰ过程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通过Ⅱ过程实现的C.一个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C细胞有4种基因型D.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30.如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裂后期B.该图细胞中①⑤和③⑦各为一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也可能是精细胞D.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二、非选择题31.如图1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 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其中①细胞继续分裂可形成的细胞是__________.(2)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__________.(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所示的细胞中.(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段是__________.②与图2对应的区段是__________.32.(14分)如图是DNA分子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1]表示__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__酶的作用.(2)图中的[2]过程表示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的碱基的__________,参与配对的物质是游离在周围的__________.(3)图中的[3]过程表示形成两个新的__________分子,这一过程包括子链中脱氧核苷酸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交互连接以及子链与母链在空间结构上的__________化.参与此过程的酶有__________等.(4)DNA复制,一般是严格的__________复制,DNA复制的遗传学意义是为__________在上下代之间的__________准备了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使亲代生物的性状可在子代得到表现,例如(试举一例)__________.33.(14分)如图表示一个某病家族的遗传系谱,据图回答(有关基因用A、a表示):(1)此病是__________染色体(填“常”或“性”)遗传,属__________性(填“显”或“隐”)遗传.(2)Ⅱ4和Ⅲ8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3)Ⅳ10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4)Ⅳ9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性婚配,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该病,出生第二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5)Ⅳ11与一个正常女性(其父亲患该病)结婚,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四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60分)1.下列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B.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C.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D.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细胞质遗传物质的传递是随机不均等的,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细胞核遗传时遗传物质是平均分配的,细胞核遗传在有性生殖时遵循孟德尔定律.细胞核遗传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后代是相同,细胞质遗传的正交和反交产生的后代是不相同的,只与母方有关.【解答】解:A、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有连锁现象,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是经过复制而来的,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D、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遗传定律适用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符合.2.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外壳的原料分别来自( ) A.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C.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专题】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所以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和合成的蛋白质外壳的原料都是由细菌提供.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家兔皮下脂肪,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仔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否则仔兔的皮下脂肪为白色.这种现象说明(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相同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D.表现型受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阅读题干信息可知,该题是对表现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考查,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解答】解: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仔兔的基因型相同,但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否则仔兔的皮下脂肪为白色,这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D.【点评】对于表现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获取结论的能力.4.能产生基因型为ABCDE的配子的个体基因型为( )A.AABbCcDDEe B.aaBbCcDDEe C.AABbCcddEe D.AaBbccddee【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解答】解:A、基因型AABbCcDDEe产生ABCDE的配子的几率为1××1×=,A正确;B、基因型aaBbCcDDEe产生ABCDE的配子的几率为0××1×=0,B错误;C、基因型AABbCcddEe产生ABCDE的配子的几率为1××0×=0,C错误;D、基因型AaBbccddee产生ABCDE的配子的几率为×0×0×0=0,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在配子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5.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占30%,则双链中C+T占( )A.50% B.20% C.30% D.15%【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解答】解:由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分子中A+G=T+C=50%.故选:A.【点评】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并进行简单计算是本题考查的重点.6.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解答】解:已知高茎(T)无芒(B)都是显性性状,则高茎无芒亲本的基因型是T_B_,矮茎无芒小麦的基因型肯定是ttBb.又因为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逐对分析分析后代高茎:矮茎=1:1,说明亲本是Tt×tt;有芒:无芒=3:1,说明亲本是Bb×Bb.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TtBb×ttBb.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7.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①RNA②DNA③DNA或RNA④DNA和RNA.A.①②③B.④④③C.②③④D.②②③【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分析】1、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解答】解:(1)原核生物属于细胞类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即②;(2)真核生物属于细胞类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即②;(3)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即③.故选:D.【点评】考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并能据此准确判断各种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要记住,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8.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同源染色体的特点( )A.形状、大小基本相同B.分别来自父方、母方C.由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来 D.减数分裂中能配对联会【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专题】正推法;减数分裂.【分析】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A正确;B、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B正确;C、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不是由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成的,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同源色体的概念,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明确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不是复制形成的.9.具有DdTt基因型(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的个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中,ddTT和ddTt将分别占整个基因型的比例是( )A.和B.和C.和D.和【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作用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题时抓住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是独立遗传的,然后每对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形的比例为3:1,测交比例为1:1.【解答】解:具有DdTt基因型(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的个体进行自交,后代dd所占比例为,TT所占比例为,则ddTT所占比例为×=,同理ddTt所占比例为×=.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灵活运用.自交后代比例3:1与测交后代1:1,单独考虑很容易理解,都是综合起来考虑,学生就很难把握到位了.10.基因是指( )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脱氧核苷酸序列C.氨基酸序列D.核苷酸序列【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2、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还有少量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生物都含有基因.【解答】解: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识记基因的分布,明确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1.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A.YR B.Dd C.BV D.AB【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Y和R是非等位基因,可同时在配子中出现,A正确;B、D和d是一对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Dd不是配子,B错误;C、B和V是非等位基因,可同时在配子中出现,C正确;D、A和B是非等位基因,可同时在配子中出现,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明确配子中不含等位基因,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12.辣椒有长形和圆形两种果实,纯种长果和纯种圆果辣椒杂交,F1全是长果辣椒,自交得F2共300株,其中结长果的杂合体有( )A.100 B.150 C.200 D.250【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纯种长果和纯种圆果辣椒杂交,F1全是长果辣椒,说明长形相对于圆形是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长形)和aa(圆形),F1的基因型均为Aa.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均为Aa,其自交所得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 (长形):Aa(长形):aa(圆形)=1:2:1,因此其中结长果的杂合体(Aa)占,又已知F2共300株,则其中结长果的杂合体有300×=150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F1的基因型,再判断F2中结长果的杂合体的比例及数目.13.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多数DNA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B.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C与G是配对D.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盘旋形成的,A错误;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正确;C、DNA分子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D、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D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DNA分子结构及结构特点的理解和熟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4.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A.杂交和自交;测交 B.自交;杂交和测交C.测交;自交和杂交 D.杂交和测交;自交【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先通过具有一对或者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产生子一代,再让子一代自交,随后提出问题,由问题提出假说,最后做测交实验,验证假说.【解答】解: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先通过具有一对或者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自交→F2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创立假说,演绎推理,最后用测交验证假说,所以A正确.故选:A.【点评】熟悉孟德尔实验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图为舞蹈症某家庭遗传系谱,若图中7和10婚配,他们生一个孩子出现该病的概率为( )A.B.C.D.100%【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系谱图:3号和4号均患有舞蹈症,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即“有中生无为显性”,说明该病是显性遗传病;4号个体的母亲(2号)是正常的,说明控制该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即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Aa,7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10号的患病但其父亲正常,说明10号的基因型为Aa.若图中7和10婚配,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方式和特点,能根据遗传病的特点,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其次判断出7号和10号个体的基因型,再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计算出相关概率.16.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 ) 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 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于1866年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用类比推理法于1903年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地1910年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答】解:萨顿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成单存在,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方法:类比推理法,得到结论正确与否,还必须进行实验验证.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区别,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17.某一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中,腺嘌呤为240个,复制n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6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A.3次B.4次C.5次D.6次【考点】DNA分子的复制.【专题】复制的计算;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 n﹣1)×m个.(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模板DNA中含有240个腺嘌呤,即含有24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复制数次后,所有DNA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3600+240=3840个,设该DNA分子复制了n次,则有关系式:2n ×240=3840,解得n=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掌握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进行相关计算.。
江西省赣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赣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 2017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列物质中,无单糖分子参与构成的是A.DNA B.纤维素 C.ATP D.胰岛素2.右图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②表示两个中心体C.③表示内质网D.④由一层生物膜构成3.下列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B.m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载体和能量D.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主要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观察到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KNO3溶液的初始渗透压大于洋葱细胞液的初始渗透压B.质壁分离时,失水导致洋葱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增大,从而引起自动复原C.整个过程中水分子在原生质层两侧双向运动D.整个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5.用α、β、γ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 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DNA的复制B.ATP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ATP 的β、γ位磷酸基团脱离,剩余部分可用于基因的转录D.ATP 的γ位磷酸基团脱离,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光反应中水的分解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有关C.酶适宜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条件下长期保存D.各种酶的最适条件都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7.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B.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绝对不进行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不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D.有机物是否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8.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所有的癌细胞A.凋亡基因表达增强B.都有染色单体C.都在合成蛋白质D.DNA量都相等9.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操作和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糖类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B.使用苏丹IV对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C.叶绿体中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取决于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D.不能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0.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B.测交实验证明,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1:1C.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D.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范围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11.右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B.该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12.下列有关线状双链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B.DNA分子双链间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DNA连接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D.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13.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江西省赣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长: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以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到指定位置。
)一、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别离是(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二、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进程,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进程中需要通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功效醋D.当氧气、糖源充沛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3、在果醋制作进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发发酵液受污染( )A.榨汁机用滚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发酵瓶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并晾干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4、果酒和果醋制作进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相当重要,相关办法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进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 C.果酒发酵进程中温度控制在30 ˚C,果醋发酵进程中温度控制在20 ˚C D.在果醋发酵进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五、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经必然方式显色反映后呈玫瑰红色B.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显色反映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六、为了使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提高,关键的操作是( )A. 标准显色液的制备 B.样品的处置 C. 泡菜的选择D.比色7、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进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必然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
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
赣州四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月考2一、选择题1. 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切面左侧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对胚芽鞘的生长无影响),从胚芽鞘的右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这说明()①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②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生长素能促进生长④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部运输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B【解析】①由于切去尖端,不能说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①错误;②燕麦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位置,由于切去尖端,所以不能说明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②错误;③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说明左侧生长的快,即生长素能促进生长,③正确;④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说明左侧生长的快,即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部运输,④正确;2.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在切去顶芽的幼枝切面上,在10-8~10-5mol/L范围内,枝条生长与浓度成正比,当浓度超过10-2mol/L时枝条不再生长。
这一事实说明生长素()A. 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B. 主要集中于生长旺盛部位C. 较低浓度起促进作用D. 较高浓度起促进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在10-8~10-5mol/L范围内,枝条生长与浓度成正比”可知,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生长的作用随之增大。
由“当浓度超过10-2mol/L时枝条不再生长”可知在10-5~10-2mol/L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生长的作用随之减弱,但仍旧表现出促进生长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一事实说明生长素较低浓度促进生长。
3. 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值株高许多,由此可推测赤霉菌()A. 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B. 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C. 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D. 能产生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解:由感染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健康植株高许多,可推测赤霉菌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特殊物质,而不能确定产生的物质为赤霉素.故选:A.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生长旺盛的器官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都增加B.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棉株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C.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D. 在休眠的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减少【答案】B【解析】A、在生长旺盛的器官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乙烯、脱落酸含量较低,A错误;B、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因此可以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棉株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B正确;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5. 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 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 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 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机体调节下,肝脏中的肝糖原可以再分解生成葡萄糖,血糖可以合成肝糖原,维持血糖浓度稳定,A正确。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CO2和H2O,释放的能量也相等B.运动员在100米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直接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无氧呼吸C.淀粉是贮藏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D.在夏季的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2.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细胞分化、衰老的共同表现是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C.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通过细胞凋亡完成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4.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以下关于肠道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肠道病毒的核酸由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组成B.可用完全培养液来培养肠道病毒C.肠道病毒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肠道病毒外壳的合成和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要的原料全部由宿主细胞提供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性染色剂,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线粒体呈蓝绿色C.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可选用根尖作为实验材料D.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需将叶片的一半遮光,以控制无关变量6.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奥赛班)(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奥赛班)(10月份)一、选择题(40×1.5=60分)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3.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 B.3:1,4:1和1:3C.1:2:1,4:1和3:1 D.3:1,3:1和1:44.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62.5% B.37.5% C.100% D.05.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株有色植株M 同已知基因型的三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①M×aaccRR→50%有色种子;②M×aaccrr→25%有色种子;③M×AAccrr→50%有色种子.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6.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A.,B.,C.,D.,7.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的现象是()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纺锤体的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④着丝点的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⑥8.在图中,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以及精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④和③9.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数依次是()A.3,6,6,6 B.3,12,12,6 C.3,6,6,12 D.3,12,12,1210.如图所示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象中不属于BC范围内的是()A. B.C.D.11.如图表示某杂合高等动物个体的四个细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甲所示的细胞B.同时存在这四种细胞的器官可以是精巢C.具有同源染色体的只有图甲所示的细胞D.在进化历程中,图甲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使进化速度大大加快12.如图为夏季晴天某植物叶片中测得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这一曲线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AB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逐渐上升B.B点光照最强,过了B点光合作用强度就开始下降C.DE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下降D.BC段光合强度下降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CO2供给不足所致13.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D.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14.从某动物产生的精子中提取出四个,经测定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与基因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四个精子至少来自两个精原细胞B.这四个精子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C.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AB、Ab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5.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赤道板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D.如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16.下列图文相符的是()A.图甲表示小白鼠呼吸耗氧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B.图乙表示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的关系C.图丙表示一片小树林的空气,CO2浓度在一天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图丁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功幼苗过程中,从第6d开始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17.A和B是属于同一生物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的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可能刚好完成有丝分裂B.A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D.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18.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以排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D.若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则图中的指示剂会由无色变成蓝色19.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C.温度在30℃左右时真光合作用速率最大D.若温度保持2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20.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2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植株杂交,F1基因型为AaBb.下列有关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的分析错误的是()A.若F1能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F1自交,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若F1测交,子代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若F1自交,F2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2: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2.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B.C.D.23.香豌豆有许多不同花色的品种,决定其花色的基因控制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产物3显红色,产物1和产物2均显白色.下列对香豌豆花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A.纯合的白花香豌豆与纯合的白花香豌豆杂交,F1为白花B.如果红花香豌豆CcRr与白花香豌豆ccrr杂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C.如果红花香豌豆自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CCRr或CcRR,且基因C、c和基因R、r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如果红花香豌豆自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9:7,则亲本的基因型是CcRr,基因C、c和基因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2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 基因型的百分比为20%,Aa基因型的百分比为80%,aa基因型(致死型)的百分比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A.B.C.D.25.控制西瓜的瓜重的基因不止1对,瓜重由显性基因及其显性基因个数决定,不同的显性基因作用效果一致.用瓜重平均为6公斤的西瓜植株与瓜重平均为4公斤的西瓜植株杂交,F1的平均重5公斤;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A.TTEE×ttee B.TTee×ttEeC.tteehh×TtEeHh D.TTeehh×ttEEHH26.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27.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D.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28.荠菜果实形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A.B.C.D.29.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继续淘汰不抗锈病的植株,从理论上计算,子三代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B.C.D.30.如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乙图中A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比例为1:2:2D.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31.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②减数第一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若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常分裂时染色体都移向一极.下列有关配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B.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C.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D.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或aa 32.如图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在此时期正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 C X CC.丙细胞表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分裂图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第二极体和卵细胞D.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33.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与a、B与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同时所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A.AB、Ab、ab B.Aa、Bb、AB C.Ab、aB、aB D.AB、aB、ab34.如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假设其基因型为AaBb,2N=4)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中a、b、c、d、e 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时期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相应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②和④时期都可发生基因A 与A 的分离和A 与a 的分离B.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b、c、eC.乙图中位于Ⅰ阶段的细胞有b、d、eD.孟德尔遗传定律发生于甲图中的④阶段35.图1表示细胞呼吸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接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示氧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B.图2中在氧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过程②产生CO2和H2OC.图3中的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的氧浓度为d时一致D.图3能表示氧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36.图甲是H2O2酶活性(v)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t)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d点右移C.pH=c时,e点为0D.H2O2量增加,e点不移,d点左移37.高一生物科研兴趣小组从校博雅湖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密封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瓶,黑瓶为不透光瓶),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氧量为10mg/L.将六对密封黑白瓶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其他条件相同,24小时后,实测B.光照强度为d、e时,黑瓶中溶氧量应为3 mg/LC.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28mg/LD.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38.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会发生在人体内的是()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B.CO2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C.O2中的O转移到H2O中D.C6H12O6中的H转移到C2H5OH中39.用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重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的1h时间内,第4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 mgB.光照的1h时间内,第1、2、3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相等C.光照的1h时间内,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该轮藻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8℃至30℃之间40.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二、综合题41.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科研人员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培养成双转基因水稻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将双转基因水稻叶片放在温度恒定且适宜的密闭容器内,测量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一所示;在强光下测得温度对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二所示.(1)图一中a点时双转基因水稻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b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3的消耗速率(填“大于”或“小于”)生成速率.(2)5~15min时,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容器内的,使光合作用受限.如果双转基因水稻细胞呼吸速率自始至终不变,则在5~15min,双转基因水稻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l0﹣8 mol.min﹣l.(3)图二中,不能判断出温度为25℃时双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真正光合速率,主要的原因是两种水稻的是未知的.42.豌豆种子的子叶颜色有黄色和绿色,由等位基因Y、y控制,种子形状有圆粒和皱粒,由等位基因R、r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某科技小组同学按照孟德尔的豌豆遗(1)通过组实验结果可看出,种子形状中的粒为显性性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规律.(2)请按甲组方式写出乙组亲本的基因组成:甲组:Yyrr×Yyrr,乙组:×(3)乙组亲本中的黄色圆粒能产生种类型的配子,其配子的基因组成分别为.II.桃子中,毛状表皮(A)对光滑表皮(a)为显性,卵形脐基因(B)和无脐基因(b)的杂合子表现为圆形脐,假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纯合的毛状、无脐品种与另一纯合的光滑、卵形脐品种杂交.请回答:(1)F2中表现型为毛状卵脐的比例为.(2)F1与光滑卵脐亲本回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有:,其中光滑圆脐的基因型是,占后代的几率是.43.如图甲是高等动物(2N=4)细胞分裂的6个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A~G中,一定属于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图象是.(2)A图象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3)图乙中D~E发生的现象叫.(4)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乙中的时间段是,E~F段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是.44.如图中①→⑦为某种哺乳动物的部分生命活动过程,a→k代表该种哺乳动物的不同细胞,细胞b代表精原细胞,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图中左侧方框内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用字母表示).方框内各细胞按生理过程的先后排列顺序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细胞e的名称是,该细胞与细胞b相比,二者核DNA数目之比是.(2)图中细胞b的自我增殖与图中的过程(用图中的数字表示)相同,同一个体内的细胞j和k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都有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内的分子的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奥赛班)(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40×1.5=60分)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F1)全部为高茎豌豆.F1自交,结果在子二代(F2)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其比例为3:1,发现子二代中出现选择分离,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然后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解答】解: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结出的种子(F1)全部为黄色圆粒的.让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种子,其数量比接近于9:3:3:1,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说:①:①选用两对相对性状:粒色﹣黄色(Y)和绿色(y),粒形﹣圆粒(R)和皱粒(r);②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和yyrr,分别产生YR和yr的配子;③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性状表现为黄色圆粒;④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数量比各为1:1:1:1;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1;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测交试验,即让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符合预期的设想.综上所述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用杂交和自交的方法,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测交.故选:C.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子代中只有TT和Tt且比例为1:1,说明亲本应该是TT和Tt,子代中有SS,Ss和ss,且比例为1:2:1,故亲本是Ss和Ss,故亲本应是TtSs和TTSs.【解答】解:子代TT:Tt=1: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TT×Tt,子代SS:Ss:ss=1:2: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Ss,因此亲代基因型是TtSs×TTSs.故选:C.3.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 B.3:1,4:1和1:3C.1:2:1,4:1和3:1 D.3:1,3:1和1:4【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故选:A.4.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62.5% B.37.5% C.100% D.0【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基因型分别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可以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Aa×aa,其后代显性性状(A_),隐性性状(aa);Bb×Bb,其后代显性性状(B_),隐性性状(bb);cc×CC,其后代全为显性性状(Cc).所以子代中表现型和亲本AaBbcc和aaBbCC相同的占××0+××1=,所以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1﹣==62.5%.故选:A.5.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 、C 、R 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株有色植株M 同已知基因型的三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①M ×aaccRR →50%有色种子;②M ×aaccrr →25%有色种子;③M ×AAccrr →50%有色种子.这个有色植株M 的基因型是( )A .AaCCRrB .AACCRRC .AACcRRD .AaCcRR【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干所给的信息写出可以确定亲代的基因,再根据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推断亲代未知的基因,从而判定亲代的基因型.【解答】解:由题干信息知,M 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 ﹣C ﹣R ﹣,①M ×aaccRR →50%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A ﹣C ﹣有一对杂合,一对纯合⇒M 的基因型可能是:AACcR ﹣或者是AaCCR ﹣;②M ×aaccrr →25%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A ﹣C ﹣R ﹣有两对杂合,一对纯合⇒M 的基因型可能是:AACcRr 、AaCCRr 或AaCcRR ;③M ×AAccrr →50%有色种子⇒本实验可能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C ﹣R ﹣中有一对杂合,一对纯合⇒M 的基因型可能是:A ﹣CCRr 或是A ﹣CcRR ;满足三组实验结果,M 的基因型是AaCCRr .故:答案应为A .6.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 )A .,B .,C .,D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 、a 表示),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 、b 表示),则多指父亲的基因型为A_B_,正常母亲的基因型为aaB_,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aabb ,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他们所生孩子患多指的概率为,不患多指的概率为;患白化病的概率为,不患白化病的概率为.所以他们下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概率为.7.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的现象是( )①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②纺锤体的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 ④着丝点的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⑤D .①②④⑥【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生物---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A.淋巴B.血浆C.淋巴和组织液D.组织液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呼吸酶B.葡萄糖C.钙离子D.血浆蛋白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B.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C.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细胞体→树突→轴突D.树突→细胞体→轴突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6.右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7.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B.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C.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8.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A.①③⑤④B.①②⑤④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9.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10.吲哚乙酸是( )A.垂体生长素B.植物生长素C.性激素D.脑激素11.校园里种植的杉树,主干粗壮,生长旺盛,而侧枝很细弱,主要原因是由于( ) A.侧芽缺乏生长素B.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少C.侧芽产生的生长素过多D.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12.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有促进果实生长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D.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1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B.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C.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D.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14.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 的吲哚乙酸存在。
2016-2017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
南昌十九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一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5小题,1—25小题,每小题1分,26—35小题,每小题2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ADAAD 6-10 CCBCC 11-15 ACBAC 16-20 DBCAD21-25 BCCCB 26-30 CBDBB 31-35 ADDCA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36.(每空1分,共10分)(1)[5],脱氧核苷酸(2)鸟嘌呤,氢键(3)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4)4,碱基对(碱基或脱氧核苷酸)(5)(a+b)/2, (a+3b)/4(6)1/3,1/23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6分)(1)转录,翻译(2)不一定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同种氨基酸。
(3)UGG,18038.(每空1分,共8分)(1)双螺旋,碱基互补配对(2)脱氧核苷酸,酶,能量(3)DNA是按半保留方式复制(4)245 ,31539.(每空1分,共10分)(1)一条轻带(14N/14N),一条重带(15N/15N),半保留和分散复制(2)全保留,半保留(3)1/2中等密度带,1/2轻密度带,中轻,半保留,分散复制40. (每空1分,共8分)①细胞核②细胞质③加入适量的脱氧核苷酸和14C—核糖核苷酸④突变细胞系⑤放射性出现的部位⑥主要在细胞核⑦主要在细胞质⑧DNA分子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41.(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同位素标记法,离心法(2)不能,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有N元素组成(3)增强;大肠杆菌裂解释放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分布于上清液是;未侵染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分布于上清液(4) D(5)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或不同的特征1.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是 ()A.二者不具备细胞结构,核心物质的化学结构相同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C.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④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⑤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3.人体细胞中有水参与的化学反应有 ()①光合作用②有氧呼吸③脱水缩合④过氧化氢分解⑤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A.①②B.①③C.②⑤D.①⑤4.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这种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反应都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进行) ()A.CO2+H2O光叶绿体(CH2O)+O2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C.C3H4O3(丙酮酸)+H2O―→CO2+[H]+能量D.C6H12O6+O2―→CO2+H2O+能量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内中起作用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D.酶均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专一性6.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 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7.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D.因变量和自变量8.下图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2.如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 a、t 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 b到t 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3.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 TP的主要场所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 TP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5.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细胞壁、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细胞壁、高能磷酸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NADPH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 TP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内合成A 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B.只要供给二氧化碳,叶绿体就能形成ATPC.ATP可以由一些高能化合物转化而成D.在线粒体中形成ATP 需要氧气7.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①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②酶的活性与PH有关③酶的催化效率很高④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⑤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以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⑥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8.如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下列关于本实验的目的最准确的叙述是()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B.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大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9.水果储藏保鲜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是()A.低O2、高CO2、零上低温B.低CO2、高O2、零下低温C.无O2、高CO2、零上低温D.低O2、无CO2、零下低温10.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c的移动方向分别是()A.下移、右移、上移 B.下移、左移、下移C.上移、左移、上移 D.上移、右移、上移11.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2.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此正确的判断是()A.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区段是bgB.ce段和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C.一昼夜内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是gD.若c、f时刻的总光合速率相等,则植物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13.如图为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中发生了光能转变成电能、电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B.②过程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C.③过程中发生了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D.④过程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14.把经过相同时间饥饿处理后的,同种长势相近的植物放在透明玻璃钟罩内(密封),钟罩内的烧杯中放有不同物质,如图所示.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以及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分别是()A.②④;③④B.①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③④;①③15.如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B.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在较强光照下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C.如果将C瓶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16.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中C、H、0的转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c过程产生[H]时也产生ATPB.甲、乙过程中的[H]产生的场所不同C.甲中的[H]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D.乙中的[H]最终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利用17.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及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稍下部位、尖端C.尖端、尖端稍下部位、尖端稍下部位、尖端D.尖端、尖端稍下部位、尖端、尖端稍下部位18.如图所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将花盆放入暗箱中,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在图示的位置停止.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不弯曲19.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A.B.C.D.20.如图中图1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2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试分析图1中C部位和D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分别相当于图2中的哪一区间()A.Ⅰ~Ⅱ区间和Ⅱ~Ⅲ区间 B.Ⅱ~Ⅲ区间和Ⅰ~Ⅱ区间C.Ⅲ~Ⅳ区间和Ⅰ~Ⅱ区间D.Ⅰ~Ⅱ区间和Ⅲ~Ⅳ区间21.下列现象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的是()A.青香蕉与熟苹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B.瓜熟蒂落C.萎蔫的青菜叶洒上清水后逐渐变得硬挺D.松树宝塔状的树形22.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施用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23.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的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P点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浓度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茎生长受到抑制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茎生长受到抑制2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的生长B.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C.自然状态下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邻近的芽和幼叶产生D.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5.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主要是由于()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不起作用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26.如图表示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M长得比N长B.N长得比M长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促进马铃薯发芽B.果实发育过程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D.根具有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长得快28.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如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A.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B.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授粉C.主要起到了驱虫的作用D.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29.某同学做过如下的实验:①②③④⑤⑥为六个空白琼脂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实验结论等相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⑤含生长素比⑥多B.若将①和⑤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二者生长趋势相同C.由此实验可知,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并且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有关D.若将①和②均放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①的胚芽鞘弯曲角度更大30.根冠内含有脱落酸,并能向根的生长部位(分生区和伸长区)主动运输,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如图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B的生长部位被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C、D的根冠被切去一半)()A.B.C.D.3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茎向下弯曲生长3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越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低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3.如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B.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C.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D.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34.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老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35.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迁入率和迁出率C.出生率和死亡率D.种群密度3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导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产卵能力下降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幼年个体数比例下降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37.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无法判断38.如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①a、b、c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②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之比是a>b>c;③三个种群的出生率之比是a>b>c;④三个种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之比是a>b>c.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②③④39.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的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相差很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40.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C.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或修正模型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41.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理论上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42.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40043.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A.88只B.86只C.90只D.92只44.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0﹣80年,而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组成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二、非选择题.45.根据ATP 和ADP 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A TP ADP+Pi+能量.(1)ATP的全称是,结构简式是.绿色植物内,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和两个生理过程.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4)在人和动物细胞中,ADP转化成A TP的反应,可以在细胞内的和中进行.46.如图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2、3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图2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4)能否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47.如图所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茎最适生长素浓度是根最适生长素浓度的倍.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生长的效应是.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4)由此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48.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这一现象说明.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胚芽鞘C所发生的现象,这说明.如果对C给予右侧光照,则C将生长.(4)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尖端稍下的运输方向是,运输方式是.49.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1)判断A~C 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B,C.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4)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水平上的研究.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分析曲线图:PH在0﹣8时,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为8时,酶的活性最高;PH大于8后,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温度在33℃~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温度在35℃~3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解答】解:A、PH在0﹣8时,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大于8后,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可见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故A错误;B、温度不影响酶的最适PH,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PH=8)保持不变,故B 正确;C、该图表示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剩余量越少,表示反应越快,由此可见,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故C错误;D、温度在33℃~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温度在35℃~3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如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 a、t 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 b到t 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积累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考点】酶的特性.【分析】分析曲线图:甲图中,Ta时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Ta~To,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大;T0时,淀粉酶活性最高,此温度是淀粉酶的最适温度;To~Tb,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Tb时酶变性失活.乙图中,A点时,麦芽糖的积累速率最快;Tb~Tc时,酶促反应已经停止.【解答】解:A、图甲中t0时,淀粉酶活性最高,所以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A正确;B、图甲中t a时温度较低,酶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t b时温度较高,酶变性失活,B正确;C、图乙中t b到tc温度时,酶促反应已经停止,此时酶已变性失活,即酶活性为0,C错误;D、图乙中A点时,麦芽糖的积累速率最快,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应处在最适温度,即A 中的t0,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重点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要求考生掌握温度如何影响酶活性,特别是低温和高温时,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3.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1.温度对酶的活性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在最适温度,酶的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时,随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减弱,甚至失活.2.酶的催化功能具有特异性,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3.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沸水浴下发生颜色反应,呈砖红色.【解答】解:提取液含有淀粉酶,加入淀粉后,淀粉被水解形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与斐林溶液在沸水浴情况下发生颜色反应呈砖红色.20度的酶活性小于30度的酶活性,所以30度呈砖红色,20度的呈浅砖红色;而丙试管中淀粉未被酶水解,呈斐林试剂的颜色蓝色.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 TP的主要场所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 TP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 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A 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解答】解:A、蓝藻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故A错误;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能量全部来自光能,暗反应中提供能量的是ATP和高能态的氢,故B 错误;C、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其中腺苷包括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一分子的核糖,故C错误;D、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蛋白质合成、DNA复制、染色体移动都需要能量,而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转化迅速,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5.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细胞壁、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细胞壁、高能磷酸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体、NADPH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 TP【考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本题是对酶的作用的专一性的考查,酶的结构具有特异性决定了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解答】解:由于酶作用的专一性和特异性,一种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并且作用于特定的位点.①肽酶的作用是促进多肽的水解,作用的部位是肽键;②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形成单链DNA,作用的部位是DNA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③纤维素酶的作用是水解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因此纤维素酶的作用对象主要是细胞壁;④A TP水解酶的作用是促进A TP水解形成ADP和磷酸,作用的部位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基.故选:B.。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5春•富阳市校级期末)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此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染色体组2.(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备受关注的“苏丹红事件”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苏丹红I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苏丹红Ⅰ号”是一种含有致癌物质的添加剂,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它在人类的肝细胞中显现出可致癌的特征B.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C.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苏丹红Ⅰ号”有可能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D.目前医学上常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3.(2012•山东)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若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4.(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假设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下面的4个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a),染色体组数(b),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c),其中既可表示有丝分裂某时期,也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是()A.B.C.D.5.(2015•安徽三模)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6.(2014春•温州校级期末)下列不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7.(2013•邵阳一模)将甘蔗的一段茎埋入潮湿的土壤后,可育成一株完整的甘蔗,其中涉及的生理过程有()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节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形成③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④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8.(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l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9.(2015秋•广州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以导致基因重组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10.(2014•礼县校级二模)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必需的两种物质(甲、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没有位于甲上,甲上能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有64种B.乙由三个核苷酸组成C.显然,甲、乙的合成均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D.乙可能可以转运多种氨基酸11.(2015•松江区一模)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A.2次 B.3次 C.4次 D.5次12.(2012•天津)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13.(2014•蓟县校级二模)囊性纤维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Cl﹣不能有效运出肺等组织细胞,而根本病因是CF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运输Cl﹣的膜蛋白的第508位的氨基酸缺失.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CF基因突变的原因可能是碱基对的缺失B.CF基因制成的DNA探针可治疗该遗传病C.CF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D.CF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控制生物性状14.(2013秋•湖北校级期中)下列有关计算中,错误的是()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普通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若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D.用15N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16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15.(2009•黄浦区二模)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1小时B.1.6小时C.2小时D.4小时16.(2011•兴化市模拟)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说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A.,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B.,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C.,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低并不易完成受精D.,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17.(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的疾病.如图示人体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食物蛋白质→氨基酸细胞中的苯丙氨酸酪氨酸3,4﹣二羟苯丙氨酸黑色素.A.此过程表明酶是影响性状的根本原因B.控制酶1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苯丙酮尿症C.此过程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性状D.控制酶1、2、3合成的基因任一个发生突变,都可能导致性状改变18.(2014秋•尖山区校级期末)下列哪种人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A.孕妇孕期接受过放射照射B.家族中有直系旁系亲属生过先天畸形的待婚青年C.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D.孕妇婚前得过甲型肝炎病19.(2013春•源城区校级期末)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的切片或血涂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21三体综合症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0.(2012秋•深圳期中)2010年8月中旬,媒体报道南亚出现了一种“超级细菌”,能够合成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水解抗生素,几乎使所有的抗生素对它都束手无策.推测这种“超级细菌”是发生变异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这类细菌细胞中()A.染色体的数目B.mRNA的含量C.基因的碱基序列D.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情况21.(2011秋•广州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D.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22.(2014秋•海城市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何时期B.二倍体植株加倍为四倍体,营养成分必然增加C.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但有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23.(2012•葫芦岛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24.(2015春•孝义市期末)从如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正确答案为()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e、g图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c、f图25.(2015春•龙岩期末)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B.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过程中,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用二倍体西瓜做父本得到的种子的胚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因为该过程并没有新的基因产生二、综合题1.(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图是大白鼠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其曲细精管细胞中存在的两种水通道蛋白AQP7和AQP8的部分比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的生理过程是,在大白鼠细胞中可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结构有完成图示生理过程时;该过程在下列哪种细胞中不能完成A.胰腺细胞B.肠黏膜细胞C.成熟红细胞D.白细胞(2)丁的名称是,它与乙的区别是不同;(3)图中甲的名称为,其基本组成单位是(4)控制AQP7的基因中碱基的数目至少为个;(5)在AQP7和AQP8合成过程中,与核糖体结合的信使RNA碱基数目相同,但AQP7和AQP8所含氨基酸数目不同,原因是(不考虑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所引起的差异).(6)大白鼠汞中毒后,对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影响,哪一个更大些?.2.(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现有4种(2、6、7、10号)三体玉米,即第2、6、7、10号同源染色体分别多出一条.三体玉米减数分裂一般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l型(非常态),即配子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n 型(常态),即配子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n+l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作用产生子代,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已知玉米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现以纯合抗病普通玉米(BB)为父本,分别与上述4种三体且感病的玉米(母本)杂交,从F中选出三体植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感病普通玉米(bb)进行杂交,得出1的表现型及敬目如下表:的F2请补充完整下列分析过程,以确定等位基因(B、b)位于哪号染色体上.(1)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体染色体上,则亲本①的基因型是bbb,F1三体②的基因型为,其产生的花粉种类及比例为:B:b:Bb:bb=l:2:2:1;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若等位基因(B、b)不位于三体染色体上,则亲本①的基因型为;F2(3)综上分析,依据表中实验结果,等位基因(B、b)位于号同源染色体上.3.(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条.(2)白眼雌果蝇(X r X r Y)最多能产生X r、X r X r、和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 R 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 X r X 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 X R 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4)用红眼雌果蝇(X R X R)与白眼雄果蝇(X r 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试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结果预测:I.若,则是环境改变;Ⅱ.若,则是基因突变;Ⅲ.若,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4.(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A为矮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I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5.(2011•北京)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1)a和b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交实验,母本果蝇复眼为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观察切片,统计的比例,并比较之间该比值的差异.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5春•富阳市校级期末)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此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某二倍体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解: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B、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完全相同,而图示细胞出现了等位基因A和a,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B错误;C、由于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和a,所以此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C正确;D、该细胞含有2条非同源染色体,说明该动物的体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因此该动物体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C.【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2.(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备受关注的“苏丹红事件”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苏丹红I号色素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苏丹红Ⅰ号”是一种含有致癌物质的添加剂,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它在人类的肝细胞中显现出可致癌的特征B.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C.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苏丹红Ⅰ号”有可能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D.目前医学上常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答案】D【解析】基因突变的原因:物理因素(如X射线、激光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以及生物因素(如病毒等).解:A、“苏丹红Ⅰ号”是一种含有致癌物质的添加剂,属于一种化学致癌因子,它在人类的肝细胞中显现出可致癌的特征,A正确;B、苏丹红Ⅰ号的化学成分是萘,能引起细胞畸形分化,B正确;C、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苏丹红Ⅰ号”有可能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C正确;D、目前医学上常用化学药物强烈地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D错误.故选:D.【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3.(2012•山东)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若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病毒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并且本题关键利用了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亲代的两条母链始终会存在于子代DNA分子中,新形成的子链就会带有宿主细胞的放射性标记.解:A、噬菌体的DNA含有10000个碱基,A=T=2000,G=C=3000.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DNA进行半保留复制,100个子代噬菌体含有100个DNA,相当于新合成了99个DNA,需要的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是99×3000=297000,故A错误;B、噬菌体增殖的模板是由噬菌体自身提供的,细菌提供了原料、酶、场所等,故B错误;C、在1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共有2个,只含有31P的噬菌体共有98个,其比例为1:49,故C 正确;D、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C.【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制.4.(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假设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下面的4个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a),染色体组数(b),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c),其中既可表示有丝分裂某时期,也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是()A.B.C.D.【答案】D【解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数和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规律,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有丝分裂过程中a、b、c分别是2、2、2或4、4、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a、b、c分别是2、2、2,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a、b、c分别是1、1、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b、c分别是2、2、1,所以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某时期,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是D图.故选:D.【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5.(2015•安徽三模)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解:A、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合成ATP,所以据此不能判断细胞已经分化,A错误;B、几乎所有细胞都能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因此都能进行mRNA的合成,B错误;C、只有红细胞才能合成血红蛋白,存在血红蛋白说明其已经高度分化,C正确;D、同一个体的所有基因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考点】细胞的分化.6.(2014春•温州校级期末)下列不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变异是基因重组,即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解: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会进行DNA复制,A属于;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不属于;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C属于;D、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属于.故选:B.【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7.(2013•邵阳一模)将甘蔗的一段茎埋入潮湿的土壤后,可育成一株完整的甘蔗,其中涉及的生理过程有()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节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形成③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④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③【答案】C【解析】将甘蔗的一段茎埋入潮湿的土壤后,可育成一株完整的甘蔗,该过程中涉及的生理过程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节、细胞分裂(该过程中有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该过程中有D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组织器官形成,但没有涉及到减数分裂(没有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解:①该过程离不开激素的调节作用,整个过程中细胞都会进行呼吸作用,形成幼苗后还可进行光合作用,①正确;②该过程中涉及到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②正确;③该过程中涉及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因此有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③正确;④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减数分裂,因此没有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④错误.故选:C.【考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中心法则及其发展.8.(2015秋•鹰潭校级月考)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l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要鉴定有角与无角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通过杂交的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加以分析确定(植物还可以通过自交的方法).解: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由于显性基因可能为杂合子或纯合子,故后代中显性多于隐性;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A正确;B、由于两基因频率相等,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B正确;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C正确;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不能判断无角为显性,因后代个体数太少,亲代测交也有可能为此结果,不能判断显隐性,D错误.故选: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9.(2015秋•广州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以导致基因重组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江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樟树中学2018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考试时刻:2016.09.17 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时长:100分钟总分值: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相等质量的淀粉比脂肪所含能量多 B.ATP和DNA的元素组成不同C.雄激素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D.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2.细胞学说的成立进程,是科学家探讨、开拓、继承、修正和进展的进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成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觉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露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以下有关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酶分子在催化反映后当即被降解C.酶是有的从食物中取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D.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酶催化反映条件有不同4.以下有关实验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观看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割裂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彼此分离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入有机溶剂乙醇C.利用显微镜观看核酸在细胞中的散布,细胞需维持活体状态D.用淀粉酶探讨温度阻碍酶活性的实验中,不适宜用斐林试剂鉴定5.以下关于ATP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动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B.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全数来自光反映固定的太阳能C.温度的突然转变会阻碍ATP与ADP彼此转化的速度D.细胞呼吸进程产生的ATP是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6.以下关于原核生物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D.酵母菌不含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7.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损害。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5春•抚顺期末)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D.有丝分裂前期的精原细胞2.(2013秋•佛山期末)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3.(2015秋•阳曲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四分体一定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4.(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一个含有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A.BbC Bbc AaC AacB.ABc ABC aBC ABCC.ABc abC ABc abCD.ABC abc aBC Abc5.(2013秋•新余期末)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均有一个患病的弟弟,但家庭的其他成员均不患病,他们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A.0B.C.D.6.(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B.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C.A~I表示减数分裂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7.(2013秋•福建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A.B.C.D.8.(2013春•成华区期末)某生物的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碱基总数的60%,嘧啶碱基占碱基总数的40%,它不可能是()A.棉花B.绵羊C.T2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9.(2014春•南关区校级期末)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B.生物界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D.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10.(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人类的先天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低血钙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男性(血钙正常)和一个低血钙佝偻病女性(眼球正常)婚配,生有一个正常女孩.该夫妇又生下一男孩,则该男孩正常的可能性为()A.B.C.D.11.(2011•卢湾区二模)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2312.(2015•兴平市二模)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13.(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4.(2015春•太原校级期中)一个基因中碱基组A+T占70%,它转录形成的mRNA的U占25%,则mRNA上的碱基A占()A.15%B.25%C.30%D.45%15.(2013秋•甘肃期末)用15N标记细菌中的DNA,然后又将普通的14N来供给这种细菌,于是该细菌便用14N 来合成DNA,假设细菌在含14N的营养基上连续分裂两次,产生4个新个体,它们的DNA中含14N链与15N链的比例是多少()A.3:1B.2:1C.1:1D.7:116.(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核酸合成过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表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图中a是RNA聚合酶,d则表示的是成熟的mRNAC.该核酸合成过程由右向左进行,b与c在结构组成上相同的化学基团为磷酸基和碱基D.图示产物d中的3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17.(2014春•格尔木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B.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18.(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交配结果如下,相关基因最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项是()A.一只直毛雄性与一只卷毛雌性交配,产生1只卷毛雌性和1只直毛雄性B.一只长毛雄性与多只短毛雌性交配,产生3只长毛(1雄2雌)和4只短毛(2雄2雌)C.一只白毛雄性与多只黑毛雌性交配,后代中雄性全部黑毛,雌性全部白毛D.一只花斑脚雄性与一只非花斑脚雌性交配,后代雌性与雄性全部为花斑脚19.(2015•和平区模拟)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20.(2015春•辽宁校级期末)从理论上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21.(2015•琼海校级模拟)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是单倍体②体内没有同源染色体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⑥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⑦一定是纯合子⑧是二倍体.A.①④⑤⑥B.④⑤⑦⑧C.①②③⑥D.①④⑤⑦22.(2015秋•连江县校级月考)“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各项研究中合适使用该方法的是()A.研究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的途径C.研究植物叶肉细胞中所含色素的种类D.研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的转化因子23.(2015秋•连江县校级月考)如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Ⅱ为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5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B.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Ⅰ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C.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D.该病易受环境影响,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4.(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A和b基因控制的性状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利用其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通过过程①得到的植株A全为纯合子B.过程②可用适当的低温处理,低温主要影响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C.若未对植株A进行筛选,则植株B中符合要求的类型约占D.该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原理是染色体变异25.(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②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③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④多倍体的形成可能因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⑤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二、综合题1.(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图1中的五个细胞是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的细胞核中染色体及核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1中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由图1判断该动物为性.(2)A细胞有条染色体,有个DNA分子.(3)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染色体有条.(4)B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含同源染色体有条.(5)图2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6)图1中的D细胞相当于图2中的区间是.2.(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如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中①②③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命名为法则.过程①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的间期.(2)过程②称为,催化该过程的酶是,其化学本质是.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4)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是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转变成了苯丙酮酸.此实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该酶含有a个氨基酸,则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个碱基对(不考虑终止密码子).3.(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在高等植物中,有少数物种是有性别的,即雌雄异株.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XY型),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金黄色,且金黄色植株仅存在于雄株中.以下是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完成的几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1)相对绿色,女娄菜植株金黄色属于性状.(2)决定女娄菜植株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若用A或a表示相关基因,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依次是和.(3)第一组和第二组杂交实验的子代都没有雌株出现,请你对此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4.(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其中一种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患者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现有一家族遗传图谱.(1)棕色牙齿是位于染色体上的性基因决定的.(2)写出3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种.(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5春•抚顺期末)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可能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D.有丝分裂前期的精原细胞【答案】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精原细胞都只含有1个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1个Y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Y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含有2个Y染色体.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只含有1个Y染色体,A错误;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只含有1个Y染色体,B错误;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2个Y染色体,也可能不含Y染色体,C正确;D、有丝分裂前期的精原细胞只含有1个Y染色体,D错误.故选:C.【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2013秋•佛山期末)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提出的()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答案】C【解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于1866年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用类比推理法于1903年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地1910年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解:萨顿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成单存在,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方法:类比推理法,得到结论正确与否,还必须进行实验验证.故选:C.【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3.(2015秋•阳曲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四分体一定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答案】B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据此答题.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A错误;B、四分体一定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C、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所以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D、只有两两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才能构成一个四分体,D错误.故选:BC.【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细胞的减数分裂.4.(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一个含有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A.BbC Bbc AaC AacB.ABc ABC aBC ABCC.ABc abC ABc abCD.ABC abc aBC Abc【答案】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据此答题.解: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BbC、Bbc、AaC、Aac中有3种基因型,并含等位基因,A错误;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ABc、ABC、aBC、ABC中有3种基因型,B错误;C、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可能为ABc、abC、ABc、abC,C正确;D、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而ABC、abc、aBC、Abc中有4种基因型,D错误.故选:C.【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精子的形成过程.5.(2013秋•新余期末)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均有一个患病的弟弟,但家庭的其他成员均不患病,他们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A.0B.C.D.【答案】D【解析】本题是伴X隐性遗传病的分析,先根据这对夫妇弟弟的基因型判断其双亲的基因型,由双亲的基因型判断该对夫妇的基因型,由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判断这对夫妇的子女的患病概率.解:假设血友病基因用h表示,由于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丈夫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 H Y,妻子的弟弟是色盲,母亲、父亲正常,因此妻子的父亲、母亲的基因型分别是X H Y、X H X h,因此妻子的基因型为X H X h或X H X H,各种,当妻子的基因型为X H X H,后代不患病,当妻子的基因型为X H X h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所以这对夫妇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故选:D.【考点】伴性遗传.6.(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B.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C.A~I表示减数分裂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AB表示间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F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GH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HI表示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加倍;IM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IJ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KL表示有丝分裂后期,LM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A、根据分析,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A正确;B、C~H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不能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B错误;C、A~H表示减数分裂,H~I表示受精作用,C错误;D、E~F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数加倍,D错误.故选:A.【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7.(2013秋•福建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是()A.B.C.D.【答案】A【解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解:A、该图中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且是碱基之间的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A正确;B、该图中的配对方式不对,不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B错误;C、该图中的两条链不是反向的,是同向的,C错误;D、G与C之间的氢键应该是三个,C≡G,D错误.故选:A.【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8.(2013春•成华区期末)某生物的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碱基总数的60%,嘧啶碱基占碱基总数的40%,它不可能是()A.棉花B.绵羊C.T2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答案】C【解析】DNA分子一般是双链结构,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是与嘧啶配对,因此嘌呤与嘧啶相等,RNA是单链结构,嘌呤不一定与嘧啶相等.解:由题意知,该生物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不相等,说明该生物不可能只含有DNA.A、棉花含有DNA和RNA,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可能不相等,A错误;B、绵羊含有DNA和RNA,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可能不相等,B错误;C、T2噬菌体是DNA病毒,嘌呤与嘧啶相等,因此该生物一定不是T2噬菌体,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可能不相等,D错误.故选:C.【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9.(2014春•南关区校级期末)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B.生物界丰富多彩,起决定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C.体现生物界多样性的是蛋白质的多样性D.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因此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而根本原因是DNA具有多样性.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解:A、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A错误;B、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具有多样性,B正确;C、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了生物界多样性,C正确;D、蛋白质的合成离不开RNA,且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因此没有RNA的多样性就没有蛋白质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A.【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基因重组及其意义.10.(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人类的先天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低血钙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男性(血钙正常)和一个低血钙佝偻病女性(眼球正常)婚配,生有一个正常女孩.该夫妇又生下一男孩,则该男孩正常的可能性为()A.B.C.D.【答案】A【解析】人类的先天性白内障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低血钙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用D、d表示),则一个先天性白内障男性(血钙正常)的基因型为A_X d Y,一个低血钙佝偻病女性(眼球正常)的基因型为aaX D X_,他们生有一个正常女孩(aaX d X d),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 d Y、aaX D X d.据此答题.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 d Y、aaX D X d,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该夫妇生下一男孩正常(aaX d Y)的可能性为.故选:A.【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11.(2011•卢湾区二模)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23【答案】D【解析】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类型.解:A、人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产生染色单体,且染色单体可达到92条,A正确;B、一般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应该相同,若发生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B正确;C、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C正确;D、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2种,即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D错误.故选:D.【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12.(2015•兴平市二模)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答案】B【解析】T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2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噬菌体DNA的细菌分开,因此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含子代噬菌体的细菌.解:①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并随着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时,噬菌体的DNA和细菌均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③15N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离心到上清液中,而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和上清液.故选:B.【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3.(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B.变形虫、水绵、香菇C.酵母菌、灵芝、豌豆D.小麦、番茄、大豆2.下列生物结构与其他三种显著不同的是 ( )A.支原体B.颤藻C.发菜D.绿藻3.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4.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 )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桃园⑨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5.某运动员比赛后化验,体液中Ca2+含量太低,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过高而出现抽搐。
这一事实说明Ca2+的生理功能之一是 ()A.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B.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D.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6.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其相对含量(%),碳(C)、氢(H)、氮(N)、氧(O)分别为18%、10%、3%、65%。
如图l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在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B.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则A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bC.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D.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原子数最多的也是a7.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象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8.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3.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点对应的浓度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4.某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此判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①号和⑤号家兔B.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C.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5.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6.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甲同学和丙同学7.正常人体处于0℃、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因此a1>a2,b1<b2B.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C.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D.人体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8.如图表示不同条件下,人体内某些物质含量变化的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某人受到寒冷刺激时,体内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B.空腹状态下,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体内血糖深度的变化C.正常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D.人体在禁食和安静条件下,体内肝糖原和血糖相对含量的变化9.如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其中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A.A B.B C.C D.D10.如图所示的是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11.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12.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C.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13.某人患病后,自行注射了青霉素,结果发生了过敏反应,下列有关他的判断,你认为不能确定的是()A.该人不是第一次注射青霉素B.此人体内发生了免疫反应C.此人极有可能患了感冒D.免疫反应肯定是体液免疫14.如图所示,图甲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图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图甲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 B.0<X<m C.n<X<i D.X>i15.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为验证这一结论,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的验证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A.是否对幼苗施加赤霉素溶液是该实验的单一变量B.如果对幼苗1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C.实验小组如果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可以提出两种假设:赤霉素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D.实验小组如果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只能提出一种假设:赤霉素促进了生长素的合成16.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1所示).正确的结果是图2中的()A.A B.B C.C D.D17.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为验证细胞分裂素的这一生理效应,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如图)为材料进行实验.以未经处理的幼苗为对照组,则对实验组的处理为()A.在①②处同时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B.保留②,在①处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C.切除②,在①处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D.切除①,在②处涂抹等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18.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几天后连续测定其根部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B.C.D.19.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cd段波动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D.自然界的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被突破20.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其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并绘图如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C从0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剧烈D.D点是进行捕捞以维持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的最有利时机21.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的方法来治理,此种治理方法主要目的是()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22.如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23.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A.第三年捕捞量为(﹣O)B.第四年捕捞量为(n﹣)C.第五年捕捞量为(m﹣n) D.第六年捕捞量为(K﹣m)24.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25.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C.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二、非选择题26.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A叫,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3)刺激甲图中b,相关肌肉会收缩,这是反射吗?(填“是”或“不是”)理由是.27.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28.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填字母).(2)图1中的③表示过程,该过程属于免疫.(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细胞(填字母).(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应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填字母)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将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29.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由甲图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2)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Ⅰ、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Ⅱ、图丁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Ⅲ、实验结果及解释:①装置内胚芽鞘生长,则表明:;②、③装置内胚芽鞘生长,表明:.30.图甲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图乙表示一个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随时间推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计划生育政策是要通过控制人口的来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3)渔业生产中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农业生产上利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依次会使各自种群年龄组成变为图甲中所示的类型.(4)图乙中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死亡率.(5)图乙中d点所对应的种群个体相对值称为值.当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该值就会变.(6)图乙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点开始防治.(7)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种群自身因素有.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特指多细胞动物中的两个概念,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在内环境中的物质有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血浆蛋白、激素等;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血红蛋白和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而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在细胞外液中,所以也不属于内环境.(3)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4)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解答】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④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②血浆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血红蛋白属于④,存在于红细胞内,B 错误;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C错误;D、血浆中的氧进入经过红细胞运输,进入组织细胞消耗,途径是②→③→④,D 正确.故选:D.2.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A.②④⑤B.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③⑥【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②错误;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正确;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内,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④错误;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⑤错误;⑥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⑥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⑥中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①③⑥.故选:D.3.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点对应的浓度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为反射弧,乙图为内环境,丙图为生长素双重性曲线图,丁图为细胞免疫.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甲图中,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故A错误;B、乙图中A是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是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故B错误;C、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所以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故C正确;D、溶酶体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而非效应T细胞中的溶酶体,故D错误.故选:C.4.某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此判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①号和⑤号家兔B.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C.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1、从图示可看出,该实验设计了五组,第一次注射时,①号为对照组,第二次注射时,⑤号为对照组.2、首次注射胰岛素后,实验组出现了低血糖症状,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3、二次注射时,每组所注射的物质不同.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地缓解低血糖症状,③号注射的是肾上腺素溶液,④号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溶液,二者都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缓解低血糖症状,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关系.【解答】解:A、在首次注射实验中,①是对照组(空白对照),②~⑤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实验中,⑤是对照组,②~④是实验组,A正确;B、二次注射时,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地缓解低血糖症状,B正确;C、该实验能证明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但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C正确;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具有体液调节,D错误.故选:D.5.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解答】解:A、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称为静息电位.图甲所示两电极都在膜外,所以电流表测得的为零电位,A错误;B、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B错误;C、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正内负,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D、电极测的膜外的电位,t1~t2为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造成的,t3~t4电位为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D错误.故选:C.6.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甲同学和丙同学【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提高血糖含量.【解答】解: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由于乙同学保管的是“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所以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乙同学.故选:B.7.正常人体处于0℃、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因此a1>a2,b1<b2B.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C.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D.人体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体温恒定的原因是产热等于散热,所以在0℃时,a1=b1,在30℃时,a2=b2.【解答】解:A、与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与外界温差大,散失的热量多,所以产热也多,由于人体温恒定,所以a1=b1>a2=b2,A错误;B、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B正确;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能增加产热,所以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C正确;D、低温下起鸡皮疙瘩,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A.8.如图表示不同条件下,人体内某些物质含量变化的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某人受到寒冷刺激时,体内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对含量的变化B.空腹状态下,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体内血糖深度的变化C.正常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D.人体在禁食和安静条件下,体内肝糖原和血糖相对含量的变化【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3、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解答】解:A、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以使机体抵御寒冷,A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级高二上学期生物月考卷(一)(范围:必修三第1—2章)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②④⑤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当⑤处的渗透压升高时,则会引起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分布于③、④、⑤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D.若图为胰岛组织,饭后一小时,①处的胰岛素浓度比⑥处低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组织液、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内环境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蔗糖、神经递质等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下列关于医用生理盐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B.可以作为注射药物的溶剂C.与健康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相近D.可为无法进食的患者提供能量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依赖细胞也能完成B.尿素与CO2从内环境排到外界环境中的途径一般是不同的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5.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淋巴细胞所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或者是血浆B.血浆中Na+、K+的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C.人类疾病的产生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结果D.血浆中PH值的稳态是多对缓冲对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6.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B.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参与C.恐怖电影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了上述现象D.此过程涉及到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7.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结构②参与了④的形成B.当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内流时需要能量C.④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为胞吐D.药物麻醉的原理是抑制⑤的分泌或抑制⑤与受体的结合8.关于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不正确的叙述是()A.①~④依次是效应器、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感受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神经元A又能传到神经元CC.C点接受刺激后该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Ⅱ上含有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9.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参与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相同10.人们在紧张恐惧时,会大汗淋漓,对此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一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该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C.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汗腺D.这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1.如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图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降低B.图甲、乙、丙中开始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b、②、⑦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侧D.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12.如图为某患者的神经突触结构与有关神经传导机制的模式图,对该图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是轴突,乙是神经递质②乙与受体结合引起丙通道开放③患者的受体成为抗体X攻击的抗原④丙是多种离子出入的通道.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药物哇巴因可使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升高,则使用该药物后直接影响()A.膜电位的变化 B.神经元的数量 C.神经元的结构 D.反射弧的结构14.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d处为组织液,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结构中可见2个突触和3个突触小体B.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C.刺激c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D.兴奋由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15.人体调节呼吸、身体平衡、视觉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脑干脑干脑干B.脑干小脑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16.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A.学习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记忆是很多动物都具有的能力B.学习和记忆一定涉及神经递质C.大脑海马区受损,主要影响长期记忆D.对短期记忆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下丘脑17.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①分泌增加时,激素②分泌会减少B.激素②分泌增加时,激素③分泌会减少C.激素③分泌增加时,激素①分泌会减少D.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8.下列与甲状腺激素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选用小蝌蚪为实验材料研究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其原因是蝌蚪的发育为变态发育B.促甲状腺激素(TSH)是一种糖蛋白,用TSH饲喂正常动物,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C.用131I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原因是碘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甲状腺,其放射性导致部分细胞死亡D.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进行动物实验时注射和饲喂均可达到实验目的19.某患者因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患重症肌无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B.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症状D.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对某些物质反应过度引起的20.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 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C.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D.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抗利尿激素21.如图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体液调节造成的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22.下列关于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刺激,产生动作电位B.作为体温调节中枢,调节激素分泌影响产热C.通过反射弧,直接调节汗腺的分泌影响散热D.通过分泌激素,间接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23.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24.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B.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25.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病毒容易引起细胞免疫的原因是其增殖必须在细胞中进行B.抗旱植物根毛细胞通过降低的细胞液浓度来保留更多水分C.细胞核的双层膜结构中外膜具有亲水性,内膜具有疏水性D.密封果酒发酵装置是因为发酵的微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26.如图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理,请据图回答:(1)由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原因是______.(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______(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______,这是一种______调节机制.(4)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______.(5)若甲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______(填C或B)端乳酸含量会增加.若甲为肝细胞,饥饿时图示中______(填C或B)端血糖浓度高.原因是______(激素)增加,它作用于甲细胞促进______,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27.为探究抗肿瘤药物C的作用机理,科学家将巨噬细胞铺人多个细胞培养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C,并进行对照.12h后,向培养皿中加人瘤细胞.36h后,统计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显示,药物C活化的巨噬细胞杀伤瘤细胞的能力显著______对照组,由此推测,药物C可通过加强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来发挥抗肿瘤作用;(2)科学家又进行了体内实验:给小鼠腹腔注射瘤细胞,接瘤2d后,注射药物C或生理盐水,发现实验组小鼠效应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该实验中,______中作为抗原,刺激小鼠的______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药物C可以通过加强小鼠的______免疫来发挥抗肿瘤作用.(3)若想进一步探究药物C是否可以不依赖于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则需要用到先天性______(器官)缺陷的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突变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细胞免疫功能______.28.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N是______,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为______.(2)图乙的2表示______,物质3对突触后膜的作用______.(3)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传递的方向,并简述理由..29.血糖和血钙对人体有重要作用,血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血钙与血液凝集、骨和牙齿的形成,以及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相关.血钙的平衡与甲状旁腺(依附在甲状腺上)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甲状腺分泌的降钙素有关,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如图为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口服葡萄糖100g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1)图1中PTH使得钙在小肠的吸收率______,PTH还会引起骨组织中的钙溶解,也会增加肾脏对尿液中钙的______.(2)图1中降钙素与细胞膜上相应的______结合,引起尿液中钙浓度______,降钙素与成骨细胞结合,______(促进/抑制)其对钙的吸收,合成新骨.(3)图1中PTH与降钙素在调节血钙浓度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______关系,具有相同作用关系表现的激素组合还有______.(4)图2中曲线______代表糖尿病人的血糖变化.其体内一般缺少降血糖的激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若要检测其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可用______试剂.另一种糖尿病人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破坏组织细胞上识别胰岛素的受体,此类病人______(能/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该种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病.30.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1是人体内体温平衡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①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______.②请补充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______→传入神经→______→传出神经→皮肤立毛肌收缩.③图1的e是下丘脑分泌的______,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其作用是______.④食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最终使______产生渴觉.(2)如图2是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据图回答有关问题:①图中能特异性识别外毒素的细胞有______(用字母回答).②图2过程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和物质X分别称为______、______.③当再接触相同的外毒素时,与初次免疫相比,会发生图2中的______过(填图中的序号),体内抗体的产生有何特点?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DDAC 6-10 ABBBC 11-15 CCACB 16-20 BCBBC 21-25 CDDDA二、非选择题26、答案:(1)甲细胞表面存在不同受体(2)电信号→化学信号(3)减少反馈(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5)C C 胰高血糖素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27、答案:(1)高于非特异性(2)瘤细胞 T细胞细跑(3)胸腺减弱丧失28、答案:(1)感受器负电位(2)突触小泡兴奋或抑制(3)兴奋传递的方向为←,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9、答案:(1)提高(上升)重吸收(2)(特异性)受体上升促进(3)拮抗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4)b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斐林不能自身免疫30、答案为:(1)①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释放能量② 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③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④ 大脑皮层(2)① ABD② 抗原抗体③ ④⑤⑥ 能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