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山水田园、咏物诗鉴赏
咏物诗鉴赏方法
• 托物言志的“志”可指感情、志向、情 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 托物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 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答题模式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具体分析事物 的特征 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小结:鉴赏咏物诗步骤与方法
三步到位: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
常见意象寓意顺口溜: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 • • • •
• • • • •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 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 )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 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沙鸥:飘零、伤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 人今事 。借写贾谊不得被任用而被贬的的一生,也暗寓了 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1、用典、烘托。借用贾谊感时而作的诗句中的喻意,以 荒败的时令之景“秋草”、“寒林”表现了作者心境的伤 感和悲凉。 2、当今皇上之昏聩;贾谊难知今日诗人之凭吊;知音难 觅,抑郁无诉。 3、悲愤
• 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 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 叹朝代 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 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 后的沉 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 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总结第一种类型(人):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所创造的审美观念,对后世的审美标 准和艺术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美、生活 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THANKS
情感色彩
山水田园诗情感较为恬静、淡泊,而边塞诗情感较为激昂、豪放。
风格特点
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边塞诗则风格雄浑豪放,气 势磅礴。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文学价值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中国古代 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思想启示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思考,对后世的 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边塞诗的意境与情感
意境辽阔
边塞诗的意境通常非常辽阔,展 现了边疆的壮丽和雄浑。
情感深沉
边塞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包 括思乡之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
和平的渴望。
豪放与悲凉并存
边塞诗中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 悲凉的一面,展现了士兵们的英
勇和无奈。
对历史的思考
边塞诗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 物,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
山水田园诗的意境通常表现为清新、优美、恬静、自然,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 放松。
情感
山水田园诗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包括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由 的向往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3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的特点
地域特色
边塞诗通常以边疆地区为背景,描述了边疆的 风土人情、战争和边防士兵的生活。
历史感
边塞诗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历 史的沧桑和变迁。
豪放风格
边塞诗通常具有豪放、雄浑的风格,表现了士 兵的英勇和壮志。
代表诗人及作品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1.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2.表现手法:(1)写景:衬托(动静明暗虚实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3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4.语言特点: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5、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附――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三、鉴赏指导1.知作者。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2.析物象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看表达1)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2)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拟人3)、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 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4、明主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归隐向往田园厌恶官场憎恶黑暗远离尘俗闲适恬静自由欢愉四、实战演练1、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 蜡烛与故乡的江水, 借物抒情,表现自己 留恋惜别之情。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主旨: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奉献精神;③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 的离恨;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 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⑤描摹 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⑥注意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 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4、常见意象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 钺、刀、铩、箫笛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 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 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 精神
【课堂练习】
1.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qí 手自栽。一水护田将 绿绕,两山排闼tà 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拟人。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 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 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 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 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5古代诗歌分类鉴赏边塞军旅诗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一、山水田园诗二、赠友别离诗三、思乡怀人诗四、咏物感怀诗五、边塞军旅诗六、咏史怀古诗边塞军旅诗【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将士艰苦生活;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友人惜别感伤或壮别感奋等。
而且风格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
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各时期边塞诗】1、初盛唐边塞诗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2、盛唐边塞诗——四个特点(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 第五讲 鉴赏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和边塞诗
2008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第五讲鉴赏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和边塞诗[教学要点]鉴赏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正像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题材一样,古典诗歌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现技巧、表达思想感情上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所选题材也有很大的差异。
按照诗歌表现内容的不同,我们把古典诗歌大致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等五类。
当然,这样的分法未必准确,有些诗的内容有多向性。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写景诗,在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之后,便不难发现,该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愤恨,所以它又是深沉含蓄的政治抒情诗。
二、分类鉴赏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形成一个诗碑,至于山水田园诗之外的数量更多的写景诗反例显得不很突出了。
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
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第一篇: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一、概念: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
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
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表达的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①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①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①《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诗歌分类鉴赏
诗歌分类鉴赏(以唐诗为主)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山水)诗(写景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等。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
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3、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王昌龄;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边塞诗 复习指导
本次惠州二模考试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中的“凉”字有何妙处?试作赏析
请同学们说说 以下答案丢分的原因。 答:江风把雨引入船里,让作者感到凉快, 快意,让人不竟对舒适安逸生活充满向往之情。
古诗词根据内容可大体分为:
《突破2008》
2.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对于战争,绝大多数诗人都采用侧面描写,这 就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 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还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 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 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 《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然 后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深入的揣摩。
分 析
分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最明显的特点, 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 场面和细节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 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这些生 活场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 表现了农村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闲 适生活) 答案:第一问: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充满了 纯真而质朴的友情。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 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 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课堂训练 :
(2006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专题 古诗鉴赏经典6大题材(一)【山水田园诗、羁旅思乡诗、咏物诗】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
一、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思维导图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 渡口争渡的人们。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比较,让人感知到诗人洒 脱的胸怀。 B.诗歌的三、四句,写世人回家,诗人却离家去鹿门,两种归途的比 较,表露了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和对世俗的厌恶。 C.诗歌的五、六句,写在攀登鹿门山的路上,月光照着树林,美妙无 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表现出隐逸的情趣。 D.诗歌的七、八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尘世隔绝,与山 林做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
【典型例题】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 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解析:B “对世俗的厌恶”错误,诗句中没有表现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之情。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结合全 诗,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6分)
①体现了诗人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的心境。句中的 “幽人”,既是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庞德公曾在 这里隐居,诗人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 天地里,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心中是多么宁静、 超脱和悠然自得。(3分) ②主人公是一位孤高的隐者。前四句的尘世生活的动 态描写与后四句的隐居生活的静态刻画两相对比,比出 了诗人与时人的相异之处,也比出了诗人与前贤的相通 之处,从而塑造了一个孤高的隐者形象。(3分)
古诗分类鉴赏
常见感情:
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建功立业 的决心。(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破楼兰:平定边患。穿金甲:金甲磨穿。 表现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辛苦。 将士们不畏艰苦,杀敌报国的壮志和豪情。
灞陵行送别 (断肠别曲)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 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 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古诗鉴赏
(一)
古代诗歌分类
我国诗歌类型众多,按内容 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送别诗 2.山水田园诗 3.边塞诗 4.咏物诗 5.咏史怀古诗 6.羁旅行役诗 7.闺怨诗 8.悼亡游仙诗 9.谈禅说理诗
劝君更尽一杯酒
送 别 诗
送别诗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古人由于道路崎 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 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为了求仕而不得不暂离家园,为 了从军服役而不得不辞亲别友,为了赴任迁谪而不得 不别妻离子,为了躲避战祸灾荒而不得不背井离乡。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 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第二句: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 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 离别的难堪。乐景衬哀情。
4.想象(或虚实结合) 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或想象分 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或虚拟所到之地的民情风 俗,或设想未来可能遇到的种种情景,或设想其别 后的行旅之景和愁苦心境。(实质表达自己对朋友 的留恋和关切)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 第五讲 鉴赏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和边塞诗
2008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第五讲鉴赏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和边塞诗[教学要点]鉴赏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正像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题材一样,古典诗歌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现技巧、表达思想感情上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所选题材也有很大的差异。
按照诗歌表现内容的不同,我们把古典诗歌大致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等五类。
当然,这样的分法未必准确,有些诗的内容有多向性。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写景诗,在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之后,便不难发现,该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愤恨,所以它又是深沉含蓄的政治抒情诗。
二、分类鉴赏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
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形成一个诗碑,至于山水田园诗之外的数量更多的写景诗反例显得不很突出了。
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诗歌鉴赏分题材鉴赏
新知指津
【方法点拨】 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 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对作者所 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如李颀的《古从军行》,此诗写当时之事, 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上加一个“古”字。借汉皇开边,讽玄 宗用兵,对当时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 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了解诗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 握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取得感情上的共鸣。 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 。 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 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 有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 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 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我们鉴赏时要注意区别选用。 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 。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异彩纷呈。有的 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字句的体会,才 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 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艺术风格。
诗歌鉴赏之分题材阅读 方法指津及练习反馈
栟茶高级中学﹒高语组
旧知回顾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 文科 (二)古代诗文阅读 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 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新知指津
一、边塞诗
【知识梳理】 1.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为王维、李颀、高适、岑参及王昌龄。 其中王维、高适、岑参郁有过铰丰富的边塞生活经历,其从军、出 塞生活大大丰富了他们的创作题材,边塞的壮丽风光,边疆的地理、 交通、民俗、民族交往,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在他们诗中均 有充分的反映。他们的诗作中有些气势磅礴、雄奇高亢,充满爱国 激情且词采飞扬,同时怀念家乡及边地生活的艰辛在其诗作中也有 较深刻的反映。李颀、王昌龄虽无从军与边塞生活的经历,却以乐 府题写出新意,把盛唐气象融汇到其边塞诗作中去。 2.边塞诗常用意象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 刀铩、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投笔表示弃 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将士,楼兰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 有勇武豪情。
咏物边塞类诗歌鉴赏
竹
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通过赞美“竹石”立足破 岩,
备受风霜雨露的磨难,依旧顽 强地生存着,隐寓诗人不媚权 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的刚劲 风骨。
(2010全国卷1)(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 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 途数起 数伏。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以奇妙的想象,新颖的比喻, 拟人化的手法,来描绘春柳生气 蓬勃的葱茏景象的。同时还赞颂 了春风那平等普济众生的美德
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 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 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2、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匈奴、 左贤。 3、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 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
边塞诗的意象具有鲜明的边地特点: 自然景物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雁、鹰 人文景观烽火、狼烟、孤城 地理区域多是楼兰、阴山、天山、塞外、雁门、凉州、大漠、 阳关、玉门关、古道、荒城长城、黄河, 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马,鼙鼓、芦管、号角、 兵器宝剑、铠甲
边塞诗
古诗鉴赏-古诗题材类别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
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 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 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 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 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间接写别情
【赠 别】杜牧
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 烛借物抒情,表现自己 留恋惜别之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古诗鉴赏
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
惜别送别诗 思乡怀远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咏怀诗 羁旅行役诗 讽喻诗
爱情诗
一、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咏物诗(侧重于托物言志)
石灰吟 (明)于谦
爆竹(明)黎淳
千锤万凿出深山, 自怜结束小身材, 烈火焚烧若等闲。 一点芳心未肯灰。 粉身碎骨浑不怕, 时节到来寒焰发,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万人头上一声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 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 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双关、 借代,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象征)
• 咏物诗有两大特点: 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 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 受。 ②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 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我 们在复习时,对同类的诗歌,如果能从“咏 物”的特征入手,那将会事半功倍。
诗歌鉴赏八大类
(2)这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不同?结合作
品谈谈各自的妙处。(6分)
9
参考答案
(1)A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明月寄情 的手法相同。(2分)
(2)《夜》中“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 城外月如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1分)写出了烽火台前大漠如雪,降 城外月色如霜,营造了一个荒凉、严 寒、凄冷的环境,(1分)将边地生活 的孤苦展现出来,为下文表现征人思 乡设置了情境。(1分)
(2)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春日之柳的繁 盛,反衬秋日之柳的凋零;以斜阳残 辉和秋蝉哀鸣来衬托柳的衰败凋零。
18
(4分)
四、怀古咏史诗
主旨
这类诗有的借古事、古人、古 迹等生发议论,托古讽今,抒发昔 盛今衰的伤感;有的顾影自怜,感 慨自身,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表 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 的理想。
22
五、赠友送别诗
主旨
这类诗多抒写离情别绪,抒发 别离的孤苦,表达对朋友亲人或爱 人的依恋,对人间种种美好情感的 珍惜。或互相勉励,表明心志。
23
常见的艺术手法 :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想 象、烘托、比喻等
常见意象 :
阳关、长亭、劳歌、南浦、柳岸、流 水、杨柳、明月、夕阳、灞桥等
24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常见意象 :
关山、明月、羌笛、长城、冰雪、羽 书、刁斗、瀚海、楼兰、单于等
8
牛刀小试
夜上受降城闻笛
从军北征
回乐峰前沙似雪, 天山雪后海风寒,
受降城外月如霜。 横笛遍吹《行路难》。
不知何处吹芦管,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一时回首月中看 。
碛:沙,石地、沙漠。
(1)这两首诗的内容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2分)
高中语文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高中语文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诗歌题材分类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羁旅之思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诗、宫怨诗、爱情诗、讽谕诗、哲理诗、悼亡诗等。
以下资料大概分为:“明确概念——归纳风格——鉴赏训练”三大部分。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山水田园诗(一)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山水田园的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
(三)山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
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
(四)鉴赏训练:1、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在诗中,作者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解析】(1)第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怜爱。
第二首描绘了一幅花红柳绿的静谧的山村景色图,表达了诗人闲居乡间的悠闲逸致。
(2)渲染色彩,用桃红柳绿来写春景,给人艳丽感;视听结合;以声衬静,莺啼清脆,但山客仍沉眠未醒,显示出环境之清静。
2、诗人借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分析这首诗的景物表现手法。
(2)谈谈对最后一句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田园诗赏读+边塞诗赏读+差别诗赏读+咏物诗赏读
田园诗赏读+边塞诗赏读+差别诗赏读+咏物诗赏读一、田园诗赏读1.根据提示赏读下面的诗歌。
东马塍[注][宋]朱淑贞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注东马塍(chénɡ):地名。
塍,田间的土埂子。
[提示](1)翻译“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一句的意思并体会其意境美。
答:(2)赏读之我见:2.根据提示赏读下面的诗歌。
西江月·秋兴程馞[注]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
山翁招我坐桥边。
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
滩头流下小渔船。
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提示](1)词中“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的词意是(2)赏读之我见:二、边塞诗赏读3.根据提示赏读下面的诗歌。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提示](1)读后你觉得哪两句诗让你心酸凄楚,潸然泪下?答:(2)赏读之我见:4.根据提示赏读下面的诗歌。
从军行[唐]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提示](1)这首诗和上一首在感情上有何不同?体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风貌?答:(2)赏读之我见:三、送别诗赏读5.根据提示赏读下面的诗歌。
送杜十四之江南白居易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提示](1)诗歌最后两句使人想到唐代崔颢《黄鹤楼》中的名句:(2)赏读之我见:6.根据提示赏读下面的诗歌。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
②改火:年度的更替。
③筠:竹。
[提示](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的含意是(2)赏读之我见:四、咏物诗赏读7.根据提示赏读下面的诗歌。
梅[明]沈钦圻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接新。
诗歌鉴赏之咏物、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之咏物、山水田园诗【解题钥匙】一、咏物诗咏物诗,指的是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象、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通过对客观之“物” 的描写,表达诗人的襟怀情操、志向抱负或生活情理等的一类诗歌。
1.明确所咏之物,体察“物”之特征。
咏物诗对物象的描摹不仅在于逼真和形似,更在于对物象神韵、品格的开掘与揭示。
所咏之物的特征,一般通过其形态、色泽以及生长习性、环境等来体现。
解读咏物诗先要做好对所咏之物特征的分析。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寓含的情感。
解读咏物诗的关键是理解和把握诗人通过所咏之物透露出的人生态度、美好理想、生活事理等。
由于诗人的经历、情趣以及对事物观察角度、认识深浅的不同,即使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诗人往往也会有不同感受。
因此,分析咏物诗所言之“志”要密切结合“物”的意蕴。
3.分析诗人在强化情理方面的技巧。
咏物诗是“物”与“志”的结合,所借之物是作者的理想、志趣、节操等的载体或化身。
咏物诗要凸显“物”的特征,强化情理,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艺术手段,如联想、想象、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双关、象征、寄情于物、借物喻人等一些常见的表达技巧。
此外,从具体描写方式来看,除了正面描写,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方式。
二、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视线投向静谧的山林和悠闲的田野.表现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1.析物象,把握景物特征,明确情感所在。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山水田园诗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的浓墨重彩,有的简笔勾勒。
诗人笔下的自然景物都充满了生命意识,倾注了诗人的情感与追求,开拓了景物描写的意境。
考生只有把握住景物特征.才能准确把握住诗人情感。
2.知作者,推断深层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 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 些惆怅。
二、每首诗歌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 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 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 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写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 出作者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 远含义是什么? 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 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4.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 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水田园诗鉴赏
写景诗: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较多地通过对大自然山水田园 的描写,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 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 生观、世界观,如杜牧的《山行》。 或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 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其语言风格多平淡质 朴,清新自然,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 维的《山居秋暝》。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 (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 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 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 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 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多用白描手法。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动静 结合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荒芜凄凉。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家乡却又有家 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
3.诗人为什么在“归无计”之前加上“燕然 未勒”四字? 表现了胸怀壮志的将军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感 慨。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 发征夫泪。
【注释】 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 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 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 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 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 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 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 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于谦的 《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 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 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 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 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 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 葩。
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 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 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 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 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 风貌。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 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 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 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 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
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 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正面 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 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梅花。环境 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 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 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3、作者处 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 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 手法分析:①托物言志,以物喻人。②环境烘 托。
三、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四、艺术风格很不相同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一、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盛唐: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 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 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 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 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