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学数学中感受数学之美
发现数学之美 感受数学魅力
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魅力方山学校宋宏文数学是什么?不同的人对数学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在多数人心中,它也许只是“1、2、3……”这些数字之间的游戏。
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数学就是计算,推理和证明,觉得数学很抽象,感觉枯燥无味。
其实数学是一门很美的学科,很多大数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称颂数学之美。
例如:“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华罗庚);“数学之美,美在纯净”(纳什);既然数学是美丽和魅力无穷的,为什么不少学生从小学开始便讨厌数学,觉得数学难懂难学,枯燥无味呢?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刚接触数学时,家长或老师只教他们算法和算理,不重视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美和好玩的一面。
数学家杨乐说得好:“学数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成为爱好和兴趣。
”因此,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欣赏数学的美,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领略数学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美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是多么的重要。
数学是美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
数学是一门美学,它具有符号美、抽象美、和谐美、简洁美、形式美、奇异美、变化美等等。
下面就本人在近年的教学探索中的一些做法加以举例说明如何去发现,展1示小学数学中的美。
一、认识数字的有趣和神奇,感受数学美,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精彩。
学习数学首先是从认识数字开始,如何让学生觉得数字生动、形象、有趣,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迈好开始的第一步,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加强学生对数字的学习兴趣。
比如:通过故事学数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一年级的语文书上有这样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巧妙的把‘一’到‘十’这10个数嵌入其中。
这样的数字诗,读起来妙趣横生,学生既记住了数字,又学习了古诗,令人回味悠长,学生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也好。
另外,用联想的方法,让学生想象,每个数字的样子像什么,有助于学生对数字产生亲切感,觉得数字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是数学,发现数学的妙处不但有趣,而且还能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参透美感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参透美感教育美感教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渗透美感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感知美——在数学教学中展示数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为了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乐学数学、爱学数学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中,产生学习的情感冲动和强烈的兴趣。
正如徐利治教授指出的:“学习材料的兴趣和美学价值乃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是推动学习的最好动力。
”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时,可充分利用章前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照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使学生明白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
同时照片上宏伟的工程、精美的设计、高大的建筑构成壮观的奥林匹克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会引发学生追求美的愿望,学生也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建造出更多更美的建筑。
美好的理想能激励他们努力学好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活动经常会产生一些奇异而美妙的结果,如 3 x4 -12,33×34-1122,333×334 -111222,3333×3334=11112222,……这些结果显示了一种规律:m个3构成的数与其直接后继数的积是一个2m位数,其前m位为l,后m位为2。
展示数学的这种奇异美会使学生感到兴奋,受到吸引,产生从数学的显性美提高到对数学隐性美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数学美感。
这些都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创新的极好动力。
展示数学美的方式是很多的,如常见的通过多媒体将蕴含在抽象数学知识中的美呈现给学生。
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这一课时,可以向学生展示由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各种美丽的图形,同时用多媒体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对图形美的欣赏中,带着美好的情感积极投入到对“图形的展开与折叠”的探索中,由此感悟到数学是一门奇妙的艺术,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引领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般体现 在 两个方面 : 教师情感和学生
情 感 。 学 生 的情 感 总是在教师情感 的
感染下逐 渐萌发的 , 进而进发对教师
的爱以及 对真理 和科学的追求 。 我们
一 定要用教师的激情去激发学生学 习
的热 情 , 让学 生 充满 自信 、 充满热情地
学 习数学 。
【案例 2 】
今 天 我 当家
在教学 这一 课时 , 结合课 本中的
Ⅺ A O Ⅺ J E S H 【【) A l J L ~ O S H I
教学
江 苏 省 丹 阳 市横 塘 中心 小 学 2 1 2 3 0 0 邢 金 凤
数 学 如 同一 个五 彩缤纷 的乐 园 ,
处处 充满着美。 正 像英国哲学家罗素
说过
的
“
:
数
学
,
如
果
正
确
地
看它
,
不
但
拥有真理 , 而且拥有至 高的美 。 ” 数 学
一 些数学 问题 吗 ? ”
这时学 生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 ,提
出了许许多多数学问题 ,有的是学生 自
己能够解答的 ,有的是学生暂时还不 能
解答的 ,但老师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
励 。 通 过老师的语言渲染 、 情感交流 、 及
时评价 ,不 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数学 知
识 , 而且 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
魅 力 。 引发 学生 的 主 体 意识 , 学生 的 体
验 就 不 是 在做 题 了 , 而 是 在解决 生 活
中的 问题 。
这 正 如 《数 学课 程 标 准 》所 指 出 的
那样
“
:
初
步学会 从
数
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
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摘要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教师要认真体会小学数学教材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并创造数学美,从而培养学生数学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美审美教育素质发展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无数实践证明,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
它可以改变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人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由此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力转化,并成为学习的持久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美,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
在小学数学中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的、意义深刻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验数学的简洁美爱因斯坦指出:“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
”数学的简洁美包含了符号、公式、技巧、逻辑上的简洁。
数学提供了抽象整洁的形式化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数学内涵。
在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学生实践,展示出数学简洁美,从而领会丰富的数学内涵,不仅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先让学生对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的两道加法算式分别进行计算,使学生初步直观感知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但所得的和却是相同的。
在这两道算式中,一道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而另一道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这样的运算定律文字叙述冗长,学生记忆困难。
如果这三个加数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那么这个加法结合律就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b+c),这是一个多么简洁的数学表达形式,它表达了加法结合律这个概念的丰富的内涵和全部的外延,它把加法结合律表达得再也简洁不过了,真是太美了。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不仅是一门纯粹的抽象学科,它还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图形或实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教授关于面积和周长的知识时,可以通过绘制图形并计算各个边的长度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面积和周长的意义。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理解这些概念,还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在于它的简洁、优美和规律性。
通过将数学与形象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这种美。
在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通过展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几何之美。
数学中的众多定理和公式也都蕴含着深刻的美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这种美。
数形结合的思想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是一种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通过观察图形、分析图形的特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数形结合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整和丰富的数学知识网络,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之美,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种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之美。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魅力。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如利用水果、玩具等实物帮助学生感受数字、形状和空间的魅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挑战,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的奥妙,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提倡数学探究。
数学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探索的领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机会深入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从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并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思维的魅力。
注重数学的应用。
数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并感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实际应用,如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参与数学建模比赛等。
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数学应用领域的案例,如数学在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意义和乐趣。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数学学习通常被认为是严肃和枯燥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中添加一些幽默风趣的教学元素,利用幽默的语言和趣味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学趣味竞赛、数学文化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下功夫。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倡数学探究、注重数学的应用以及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乐趣,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创造数学之美
让学生享受数学之美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
数学教学应该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用,令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既认识数学知识的特点,又体会数学之美。
关键词:数学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数学,这自然科学里面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境界。
数学的审美教育为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开辟了广阔途径。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的美。
”的确,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去欣赏数学中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数学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而创造出数学的美。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翻开小学数学课本,到处都存在着美。
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努力使学生体会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授课时展示数学图形的美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为了帮助学生发现数学所特有的美,激发学生乐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展示数学图形、符号、表格、公式的抽象美、简洁美,让学生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中,产生学习的情感冲动和强烈的兴趣。
美在数学知识中处处存在。
上课时,教师要尽量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中挖掘美,把美的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由长方形正方形拼成的美丽的夜景图、高大的楼房、可爱的机器狗等,并用多媒体配上幽雅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图形美中,使学生乐意接受这部分知识,带着美感积极投入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的探索中去。
充分体验数学图形的美,感悟到数学真是一门奇妙的艺术,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2、在猜想验证中体验数学的美数学是美的。
浅谈高中数学之美
浅谈高中数学之美如果说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由视觉、听觉等感官所接受的美感。
数学美则是大脑思考所产生的思想结构上的精神美。
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
没有一定数学素养的人,不可能感悟数学美,更难以发现数学美。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简单的探讨一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来感受数学美。
1、简洁美简洁美在数字符号、运算符号等数学符号上,在命题的表述和论证上,在数学的逻辑体系和问题转换上都有体现。
爱因期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
”他还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
物理学家爱因期坦的这种美学理论,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朴素简单是其外在形式。
只有既朴实清秀,又底蕴深厚,才称得上至美。
比如:圆的周长公式:C=2πR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正弦定理:ΔABC的外接圆半径R,数学的这种简洁美,用几个定理是不足以说清的,而在数学解题思维中,如能从简洁、朴素的角度出发,审视问题的结构,分析问题的特点,转化思考的方向,常常可以获得简洁明快的效果。
2 、和谐美和谐是数学美的最高境界。
如果把数学比作一座殿堂,那么和谐性是其主要建筑特色,无论从局部或整体来看,都让人体会到平衡协调、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的美感。
欧拉公式:ei?仔=-1,曾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欧拉建立了在他那个时代,数学中最重要的几个常数之间的绝妙的有趣的联系,包容得如此协调、有序和谐的美,在数学中多得不可胜数。
如著名的黄金分割比,即0.61803398…。
“黄金分割”问题,为什么它被誉为“黄金”呢?黄金分割比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在建筑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达•芬奇称黄金分割比为“神圣比例”。
他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维纳斯的美被所有人所公认,她的身材比也恰恰是黄金分割比。
尤其使人惊异的是,许多生物的体形比例也等于黄金比,这些美的信息被充分开发后,谁能不被数学美所陶醉,不为数学美而骄傲呢?教学中不妨也和我们的学生谈谈我们正创建的和谐社会,听听他们的想法。
感悟小学数学之美 体会数学学习之趣
教学理论研感悟小学数学之美体会数学学习之趣O张娟红甘谷县新兴镇十甲小学【关键词】小学数学;美;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0)14—0071—01引导、帮助学生感受、欣赏数学中的美0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数学之美1.图形美。
在教学平面几何初步认识时,通过操作、观察、度量、绘制等,让学生领悟直线美、曲线美和对称美。
对称是指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匀称和对等。
对称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形式。
数学的对称美是侧于形的。
数学过美对称”。
对称,展示了整体的和谐平衡美,长方形、正方形、等腰形等是对称形。
2.结构美。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比,识,通过的促识的,方学生,感受数学识的内在美。
如在教学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用示方识间的在用示而学生了长方形的面方可以通过、等方形的面式。
3.数字美。
阿拉伯数字是从无数具体的体数量中让学生在认数、数的时数学有的美的蕴含。
l2像小3数学中有多美的地方,如11x11%121,111x111= 12321是数全而且以中间数对称。
有十分巧妙的简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1.教学语言严谨化。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必然要求。
学生的“向师”“好模仿”决定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实际上成了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
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有严的科学、的启发生动、形、活泼有趣,特别体现数学语言的简练和逻辑。
教师的板书安排,每一个、、算式、贝0、定理、式,在容上应划周密、目的明确,具有的针对和高度的概括清楚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在形式上应布局合理、书工整、简洁明快,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这样可以收到“润物细声”的功效。
2.数学过程情感化。
在教学中,教师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和愉悦的教学气氛,学生沉浸其中,产生的情形成、愉快的学习心这是美育情感特的在现。
因教师于学生进和心理的设思学生之所思进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达到和教师感情共、思维共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体现在许多方面,以下是几种体现数学美的方式:
1. 几何图形的美感
对称美:教学中强调各种对称图形的美感,学生通过学习对称性,欣赏各种对称图形的美妙之处,如镜像对称、中心对称等。
规律美:几何形状中的规律美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美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不同几何形状之间的规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数学公式和方程的美感
简洁美:数学公式和方程的简洁性是数学之美的一部分,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公式和方程简洁明了的形式,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深奥之处。
等式美:等式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教学中可以通过等式的漂亮性和等式两侧不变的原则来展现数学之美。
3. 数学问题解题的美感
创造美: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美感。
逻辑美:数学问题解题过程中的严谨逻辑是数学之美的表现之一,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感受数学推理的美妙之处。
4. 数学历史和文化的美感
历史美:数学作为一门古老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历史故事,让他们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文化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教学中可以多角度呈现数学之美,促使学生拓展对数学的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中的美感,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这种对数学美的感受和体验将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数学之美
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数学之美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数学之美数学是一门极富魅力和美感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系列的公式和计算,更是一门能够让人思考、探索和发现的学科。
数学融汇了逻辑思维、抽象推理和创造性思维,正是这些特质使得数学具备了其独特的魅力。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发现数学之美,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一、从基础做起:培养数学思维要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数学之美,我们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
数学思维是培养这一基础的关键,它包括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推理能力的培养。
通过不断练习解决问题,我们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更多的美。
二、探索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不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和课堂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来更好地理解和发现数学之美。
比如,我们可以将数学应用于金融领域,了解利息和投资增长的计算;还可以将数学应用于工程领域,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通过实际应用,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三、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数学解题有很多种方法和途径,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这样的尝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解题经验,还能够让我们发现每种解题方法背后蕴含的数学美感。
比如,对于一个代数方程,我们可以通过代数方法解题,也可以通过图形、几何方法解题。
通过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数学的多样性和美感。
四、学习数学史和数学故事数学史和数学故事是了解数学发展历程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理解数学思想的重要资源。
通过学习数学史和数学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展出一系列的数学理论和定理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数学背后的故事和思维方式。
这样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揭示数学的美丽之处。
五、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是挑战自己、提高数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参加数学竞赛,我们能够接触到更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晦涩的学科,在小学生看来可能很无趣。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让数学变得有趣,并帮助他们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那么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1. 利用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是吸引小学生乐于参与的有效手段。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各种游戏和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和益智玩具,让学生通过解题和操作来锻炼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组织数学竞赛、趣味数学活动等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仅仅是机械的计算和运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规律,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趣味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会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情境来讲解数学概念,比如在购物、测量、时间等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此外,还可以组织数学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巩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 用故事和趣味性的内容故事和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趣味性。
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和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互动来学习数学知识。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谜题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增加乐趣,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5. 肯定和鼓励对于小学生而言,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对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当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进步或取得成绩时,我们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个别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成就感。
数学数学之美
数学数学之美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以及变化的学科,被誉为“科学之王”。
它的美不仅体现在它的创新性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它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应用中。
本文将讨论数学之美的几个方面,包括数学的逻辑美、形式美以及实用美。
1. 数学的逻辑美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追求准确性和逻辑性。
数学中的每个定理和推理都经过严格的证明和推导,不容忽视任何细节。
这种严谨性使得数学具有独特的美感,让人感受到逻辑的严密和真理的美妙。
数学的逻辑美可以通过各种公式、定理和证明来展示。
例如,费马定理的证明以及勾股定理的几何证明都展现出了数学中的逻辑美。
2. 数学的形式美数学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其美感来自于数学中的符号、图形和模式。
数学中的符号和公式可以简洁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关系,让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处理复杂的问题。
数学中的图形可以展示出数学中的对称性和几何结构,例如,圆的完美形状以及分形图形的奇特之美。
数学中的模式则是一种重复出现的规律,让人们感受到宇宙中数学的普遍性。
所有这些形式美共同构成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3. 数学的实用美数学不仅有理论上的美,还有实际应用上的美。
数学通过建立模型和推导规律,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无论是物理学中的数学模型,经济学中的数学预测,还是工程学中的数值计算,数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的实用美体现在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决策,并推动科技的发展。
没有数学的支持,现代社会的许多成就将无法实现。
综上所述,数学之美体现在它的逻辑美、形式美和实用美上。
数学追求严谨的逻辑性,让人们感受到真理的美妙;数学的符号、图形和模式展示了独特的形式美;数学的应用使得它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出实用美。
正是数学的美妙之处,让人们对这门学科充满了无尽的探索与热爱。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现与欣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现与欣赏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体现与欣赏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美是指数学中所蕴含的美的元素和特质,包括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简洁美数学的简洁美体现在其简洁明了的表述和推理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数学公式、定理的简洁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
例如,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都是简洁明了的数学规律,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演示,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规律的简洁美。
二、对称美数学的对称美表现在其图形和结构的对称性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对称的图形和结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对称美。
例如,正方形、圆形等都是对称的图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绘制这些图形,让他们感受到对称美的魅力。
三、和谐美数学的和谐美体现在其内部结构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
例如,加减法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都是数学内部结构的和谐美的体现。
四、奇异美数学的奇异美表现在其出乎意料的结论和反直觉的性质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和结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异美。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黄金分割等,都是具有奇异美的数学概念和性质。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美的欣赏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数学美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的元素和特质,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鼓励学生欣赏数学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欣赏数学美,让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欣赏数学美。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数学图形的对称性和美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和艺术性。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然而,许多小学生对于数学抱有厌恶和难以理解的态度。
如何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发现数学中的美和趣味。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来教授数学知识。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能够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内容。
例如,在教授加法和减法时,可以使用水果、玩具等具体的物品来进行教学。
让小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实际物体和数学概念的认识。
其次,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也是激发小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可以使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益智游戏或者数学竞赛活动,让小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他们既可以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现出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让小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发现数学的美和趣味。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数学中的历史故事和数学家们的故事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们的贡献,可以使他们对数学抱有敬畏之心,并激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探索和挑战自己。
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可以通过数学艺术的方式来让小学生发现数学的美。
例如,可以介绍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小学生欣赏和感受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同时,还可以鼓励小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创作与数学相关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帮助小学生在数学中发现美和趣味需要我们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
通过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教师的示范和数学艺术的引导,我们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发现数学中的美和趣味。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让数学之美光芒闪耀:如何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这门表面上看来枯燥乏味的学科,却蕴含着深刻的逻辑之美和无穷的应用价值。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催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探寻中的最重要课题。
1. 联系生活,彰显数学的实用性数学并非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与生活密不可分。
将数学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是释放他们兴趣的关键。
实例讲解: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建筑物、自然景观等例子,帮助他们理解图形的特征和应用;在学习统计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数据,比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爱好等,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项目式学习: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项目,例如“设计一个理想的房间布局”、“规划一次旅行路线”等,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切身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2. 挖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好奇心数学学习不应仅仅是枯燥的公式和习题,还可以充满乐趣和挑战。
游戏化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设计,例如“智力拼图”、“数学大接龙”、“数学小竞赛”等,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数学知识,亲身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尝试解答、验证结果,在探索现象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并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故事化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感人的故事中,例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与科技的发展”、“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的历史和文化。
3. 充分展现数学的艺术性和美感数学不仅是逻辑推理,更是一门蕴满艺术性和美感的学科。
图形艺术:利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展示数学的艺术性,例如曼德博集合、莫比乌斯环、黄金分割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的优美动人和神奇。
音乐与数学:将数学与音乐相结合,例如从分析音阶、节奏等,帮助学生明白数学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文学与数学:将数学融入文学作品,例如数学家的小说、诗歌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文学的融合之美。
巧用多媒体,感受数学之美
巧用多媒体,感受数学之美数学是一门美丽的学科,但是很多人对数学却感到恐惧。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数学之美,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和研究中。
本文将分享几个巧用多媒体技术的数学学习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数学之美。
一、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空间几何学习空间几何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能通过平面图形和手绘图形来进行教学,而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学生难以理解空间几何中的概念。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打破这个瓶颈,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来学习空间几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
二、运用视觉化技术进行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把数据用图像呈现出来,这样能够更直观地看到数据的规律和特点。
视觉化技术可以将大量的数据通过图表、颜色条等进行呈现,数据的呈现方式更加直观、生动,使学生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更加容易。
这种方式不仅在数学教学中有广泛用途,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设计、统计分析等。
三、应用交互式动画进行复杂数学概念讲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往往难以通过纯文字、平面图像或者静态图片来进行呈现,这时候,使用交互式动画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交互式动画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模拟数学概念,探究数学规律,深刻理解数学应用和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讲授方式,交互式动画更富有趣味性,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学模拟和实验数学软件可以模拟各种数学问题和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
例如,利用Mathematica软件就可以突破传统形式,在解决方程组等问题时,可以获得直观且可视化的解决过程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
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可以运用不同的数学软件进行模拟和实验,使学生得到实际的动态展现,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之美。
无论是虚拟现实、数据可视化、交互式动画,还是数学软件的综合运用,都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数学是一门美妙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者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门艺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第一,数学中的对称美。
对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如几何学、代数学等。
在几何学中,正多边形以及各种对称图形都是对称美的体现。
比如,六边形、八边形等正多边形都有旋转对称性和镜像对称性,这些对称性让人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感。
在代数学中,对称群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种对象在某种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并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称性的存在让数学与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
第二,数学中的规律美。
数学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数学家来说是一种美的追求和发现。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具有美妙规律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这个数列在自然界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植物的分枝结构、螺旋线等,这些都展示了数学规律的美感。
再比如,黄金分割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数学比例,它被广泛运用在艺术和建筑中,给人一种和谐、美妙的感觉。
数学的规律美让人们对世界的运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人们对数学的美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第三,数学中的证明美。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科,证明是数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证明,数学家们能够揭示数学的真理,发现数学中的美。
一次成功的证明不仅仅是一个结论的证实,更是一种思维上的享受。
证明的过程需要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正是这些因素让证明具有了美感。
数学家们通过精妙而巧妙的推理,将一个个数学难题一一攻克,向我们展示了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第四,数学中的数学公式之美。
数学公式是数学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学公式的美在于它们简洁、精确、富有表达力。
比如,欧拉公式是一个闪耀着美光的数学公式,它将五个基本数学常数以一种简洁而优雅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这个公式被认为是数学中最美的公式之一。
探索数学之美与数学思维的班会教案
探索数学之美与数学思维的班会教案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仅局限于公式计算和题目解答,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蕴含的美与思维方式。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探索数学之美以及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二、探索数学之美1. 数学和艺术的结合数学在很多艺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在建筑和绘画中的应用,音乐中的调性和和声都离不开数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展示一些数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数学之美的兴趣。
2. 数学和自然的奇妙关系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数学来解释和描述。
例如,金字塔的结构和斐波那契数列之间的联系,植物的分枝规律和数列的关系等。
通过分享一些自然界中数学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世界的关系。
三、培养数学思维1. 偏正思维的培养偏正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多角度和综合性思维,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 探索性学习的推广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一些数学探究活动中,让他们自主地提出问题、探索规律,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模型的构建数学模型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思维的力量。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班会,我们不仅展示了数学之美,还通过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探索与思考的态度,充分发挥数学思维的优势,更好地应对各类问题与挑战。
以上是探索数学之美与数学思维的班会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数学与艺术、自然的关系,培养偏正思维、探索性学习和数学建模的能力,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在学数学中感受数学之美
作者:朱蔚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8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
数学教学应该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用,令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既认识数学知识的特点,又体会数学之美。
关键词:对称美简洁美严谨美奇异美
从整体上说,数学美不是虚无缥缈、忽有忽无的东西,数学美也不是纯粹主观、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有其确定的客观内容的。
由于数学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学美的概念也必然有一定的发展和演变。
但是,它的基本内容又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对称美、简洁美、严谨美和奇异美。
[1]
一、对称美
在原始意义上,对称性是组成一事物或对象的两个部分的对等性。
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形式。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课时,我发现这节内容正是一节典型的展现对称美的好教材。
轴对称图形它不仅是美的,而且也是十分有用的。
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运用的对称美的图片,然后请学生找找它们的共同点。
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它们给人们美的享受。
数学美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学数学中的对称美,不仅表现在几何形体中,还表现在一些计算中。
对称性还可以更广泛地解释为某种相应性:如乘与除、加与减、乘方与开方等都是具有某种广义的对称性。
[2]
二、简洁美
和对称性一样,简洁性也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
数学中简洁美到处可见。
例如通行当今世界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可以说是世人共识的最简洁的文字,用这种文字写出来的数和算式,不仅全世界的儿童都能认识,而且它的妙处还在于用10个有限的符号能表示出无限多的数。
数学具有形式简洁、有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许多纷繁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为简洁的数学公式。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时,教师说:“如果给你一个长方形框架,你用什么方法就能算出它的周长?看谁的主意最好。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在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一系列探求过程中,寻求了多种解法。
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进行选优汰劣,最终得出“要知长方形的周长,只要测量长和宽”的最好结论,从而得出这样的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多么简洁即为美。
在计算过程中,通过数学简便方法的运用,不仅使计算化烦琐为简单,而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也体现了数学解题的思维美。
数学语言也是所有学科语言中最简洁精炼的。
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何等精确、严谨和凝炼的语言。
又例如:乘法和乘方(幂)的知识,就是分别
对重复加法和乘法的去繁就简。
数学中的简洁还表现在思维和解题方法的灵活变通和巧妙等方面,它使许多的问题得到简捷而又明快的解答。
三、严谨美
严谨美是数学独特的内在美,我们通常用“滴水不漏”来形容数学。
它表现在数学推理的严密,数学定义准确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等。
数学概念和规律的推导过程,既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也是审美愉悦的感受和体验的过程。
下面以教学“小数的意义”为例:
1.讨论思考,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它的1份是1米的1/10——1/10米——0.1米;9份是1米的
9/10——9/10米——0.9米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再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用上述的方法边讨论边板书:
1份是1米的1/100——1/100米——0.01米;37份是1米的37/100
——37/100米——0.37米
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通过类推得: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表示整数“1”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上述的推理严谨、清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四、奇异美
奇异美是数学美的另一基本内容。
即在于求“新”求“异”。
这恰好符合人类在科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精神。
例如:“凸n(n>4)边形的对角线最多有几个交点?”这个问题,按照习惯,也许会从四边形开始,逐步通过五边形、六边形……来构造对角线的交点,从中归纳出一般规律。
当一次次构造的尝试都未获得理想的结果时,我们要敢于放弃传统方法,另辟蹊径:一个交点是由两条对角线相交而成,两条对角线由四个顶点确定,而凸n边形任意四个顶点都能且只能确定一个交点,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在n个顶点中任意取四个,共有几种取法?”新颖的方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便是化归法的奇异美。
数学是一座无穷的宝库,不断地挖掘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而其中的每个未知领域,都充满着神秘诱人的魅力。
例如:选用加、减、乘、除中的某些符号,将四个4组成一个等式,使其结果等于1。
此题的解答只需抓住结果1进行逆推,先选定最后的运算,然后再预定参加运算的对象,最终得解。
如选定最后
做加法,就只能是1和0的和,因为4÷4=1、4-4=0,故很快有解:4÷4+(4-4)=1,同样的最后选取减、乘、除运算,则可很快得到:4÷4-(4-4)=1,(4÷4)×(4÷4)=1,(4+4)÷(4+4)=1……通过这一组题目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
它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由此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体验知识的内在美,从而主动地去追求美的事物。
所以教师要认真体会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涵美,从审美角度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表现、创造数学美,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良好情操,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方法论》第二版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6.P156
[2]周仁《小学数学设计》第7-8期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7.P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