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物日均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合肥市空气质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合肥市空气质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气扩散和降水变化有着重要的关系。 1.3 空气质量月变化分析
合肥市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自动 监测系统之一,全市共有三里街、长江中路、琥珀山庄、 明珠广场、董铺水库、庐阳区站、瑶海区站、包河区站、滨 湖新区站和高新区站 10 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监测合 肥区域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检测不 同区域空气污染排放量,及时对空气质量采取有效的环
本文对合肥市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6 月的空气 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空气质量指标年变化和月变化
特征,确定中重度污染日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为合肥 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防治和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1 合肥市空气质量变化
1.1 总体概况 表 1 是 2015 年 7 月 至 2016 年 6 月 合 肥 市 持 续
表 2 空气质量监测统计结果
监测点
三里街站 长江中路 琥珀山庄 明珠广场 董铺水库 庐阳区站 瑶海区站 包河区站 滨湖新区站 高新区站
评价污染指数
129 106 96 90 62 98 106 95 84 88
指数级
Ⅲ Ⅲ Ⅱ Ⅱ Ⅱ Ⅱ Ⅲ Ⅱ Ⅱ Ⅱ
2 空气质量变化规律成因分析
2.1 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 由于地面在冬季和春季受到辐射的热量较少,地面
图 2 2015.7~2016.6 全年中度污染日数统计图
境保护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持空气质量和及时预防严重 空气污染恶化。
表 2 是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6 月期间合肥空气 质量监测系统统计数据。通过表 2 可以看出,最高的空 气质量年平均污染指数是三里街站,达到 129,其次是 长江中路和瑶海区站,平均值为 106,最低的是董铺水 库区域,仅有 62,其他测点的污染指数相似,都在Ⅱ等 级。以上结果说明城市交通和工业布局对空气质量有很 大影响,空气质量在区域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市中 心的三里街和长江中路,由于人口和交通流量较大,建 筑行业也比其他地区更为发达,易造成粉尘污染,且绿 化覆盖面积较小,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也相对较 弱。瑶海区因有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和钢铁企业,落后 的生产工艺造成了大量的大气污染源。相反,董铺水库 工业住宅较少,绿化面积相对较好,可减少灰尘的影响 和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此外空气湿度也较高,因此 空气质量污染指数要低得多[3-4]。

2015-2017年安徽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2015-2017年安徽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世界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因素[3-4]。大气中的污 间分布和来源特征。这些研究对于认识当地大气污
染物 PM25、PM10、SO2、NO2、O3 已 对 生 态 环 境 染的时空分布及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对全
和人体健康产生显著影响[5-16]。
国各地区大气污染物的特征及机理的认识存在较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从不同地区、不同角度 大差异:一方面,大尺度下研究我国大气污染的时
0 引 言
征及影响 因 素; 李 婷 婷 等 [21]从 时 间、 空 间 两 个 角 度研究了中三角城市群的大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 势;周兆媛等 探 [22] 讨了京津冀地区气象要素对空
快,大气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 气质量的影响;王昂扬等[23]研究了长三角州地区
列(5年内)以及区域性短时间尺度(1年),对于区 域性、长时间序列的研究较为缺乏[9,29],难以全面
了解安徽省典型城市的空气污染和主要污染物。
本文充分利用黄山、安庆、合肥、铜陵、淮北、
宿州 6个城市 2015—2017年的 AQI值及其 6种主 要污染物 PM25、PM10、SO2、CO、NO2、O3 的质量
第 40卷 第 1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Vol40No1
2020年 2月
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
Feb 2020
文章编号:1674-9057(2020)01-0168-09
doi:103969/j.issn1674-9057202001022
2015—2017年安徽典型城市空气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素[1-2]。世 界 卫 生 组 织 2014年 3月 评 估 认 为, 2004—2012年的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空气污染

安徽省大气办关于2017年1—6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安徽省大气办关于2017年1—6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安徽省大气办关于2017年1—6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7.07.14•【字号】皖大气办【2017】16号•【施行日期】2017.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安徽省大气办关于2017年1—6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皖大气办【2017】16号各市人民政府:为扎实推进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及任务顺利完成,根据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议要求,现将今年1—6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一、环境空气质量情况今年1—6月份全省PM10平均浓度为97.9μg/m3,比2016年同期(82μg/m3)上升19.4%。

15个市的平均浓度同比不降反升,按上升幅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亳州市、淮南市、阜阳市、池州市、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黄山市、芜湖市、宣城市、安庆市、六安市、马鞍山市、滁州市、铜陵市。

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63.2μg/m3,比2016年同期(58.1μg/m3)上升8.8%。

11个市的平均浓度同比不降反升,按上升幅度从高到低排序为:池州市、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淮南市、宣城市、铜陵市、安庆市、蚌埠市、六安市。

1—6月份,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57.0%,比2016年同期(72.3%)下降15.3个百分点,除黄山市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外,其他15个市相比去年同期不升反降。

(详见附件1)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截至6月底,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整治项目完成率达到年度任务的74.13%。

其中: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任务完成798.98蒸吨,完成率为54.6 %,其中六安市进展较慢,仅完成36.6%;淘汰锅炉542台,完成率为67.2%,其中六安市进度较慢,完成率为47.2%;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372个,完成率为61.1%,其中宣城市进展较慢,完成率为42.9%;加油站、储油库油气治理回收项目完成67个,完成率为48.6%;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完成26个,完成率为60.5%。

2015年上半年安徽环境质量状况

2015年上半年安徽环境质量状况

2015年上半年安徽省环境质量状况2015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全省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6.7%。

有5个城市出现酸雨,全省降水pH均值为5.90,酸雨频率为7.0%。

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7.1%。

各地级市功能区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达标率为77.3%。

一、环境空气(一)总体状况2015年上半年,全省未连续出现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空气重污染过程。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16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63.2%(合肥)~92.0%(黄山)之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6.7%,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3.3%,其中轻度污染比例为16.8%,中度污染为4.7%,重度污染为1.7%,严重污染为0.1%。

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

黄山、池州、六安和安庆达标天数比例在80%以上,其他12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60%~80%之间。

表1 2015年上半年城市空气达标天数比例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合肥63.2 蚌埠70.9 六安83.6 铜陵74.0 淮北64.1 阜阳75.8 马鞍山74.0 池州91.5 亳州78.7 淮南79.0 芜湖79.6 安庆81.0 宿州72.5 滁州71.1 宣城77.5 黄山92.0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评价,上半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3位城市是淮北、铜陵和马鞍山;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3位城市是黄山、池州和六安。

表2 2015年上半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排名城市综合指数最大指数排名城市综合指数最大指数1 黄山 2.96 1.11 9 淮南 5.12 1.542 池州 3.96 1.11 10 亳州 5.29 1.693 六安 4.38 1.54 11 宿州 5.59 1.804 芜湖 4.75 1.60 12 合肥 5.60 1.975 滁州 4.80 1.77 13 蚌埠 5.66 1.806 宣城 4.97 1.49 14 马鞍山 5.97 1.837 安庆 5.10 1.57 15 铜陵 6.18 1.808 阜阳 5.11 1.51 15 淮北 6.18 1.86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PM2.5上半年均浓度在39μg/m3(黄山、池州)~69μg/m3(合肥)之间,平均为57μg/m3。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气候属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但降雨的年际差异、年内差异及地区差异较大。

近年来,宣城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创建,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入手,通过严格环保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整治、强化环境监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空气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关键词: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对策建议近年来,宣城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创建,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入手,通过严格环保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整治、强化环境监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空气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宣城市市区共设有3 个大气自动监测点位,监测参数为SO2、NO2、CO、O3、PM10 和PM2.5,各指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中的二级标准。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9.3%,PM10平均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低于省政府确定的85微克/立方米的年度控制目标,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完成进度位居全省第四。

2015年上半年,宣城收获了36个空气优级“蓝天白云”。

1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上半年宣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9.3%,空气质量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及重度污染的天数分别为36天、106天、30天、4天和3天,超标天数中以细颗粒物(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8~255之间,均值为76,空气中六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及臭氧(O3-8h)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8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76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1.4毫克/立方米和63微克/立方米,仅SO2日均值未出现超标现象。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呈现出了一定的好转趋势,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本文从空气质量现状和对策建议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状分析1、PM2.5指数PM2.5是当前污染物中最为关注的污染物之一,是有害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空气污染和大量的卫生问题,甚至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据宣城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低于去年同期的66微克/立方米。

可见,宣城市针对PM2.5的控制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其他污染物除PM2.5外,宣城市还存在着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如NO2、SO2等。

据监测数据显示,宣城市上半年NO2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低于去年同期的29微克/立方米;SO2平均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低于去年同期的18微克/立方米。

虽然这些污染物的浓度都在国家和地方的限值范围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污染物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复合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3、气象因素气象因素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市上半年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中旬,气温较高时,阳光、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会对空气污染物的生成和扩散产生影响。

我们发现,宣城市上半年PM2.5浓度大多数在雨后下降,并且出现了多次的大范围沙尘暴和火灾,这些都会对空气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加强缺陷设施和治理应重视城市容貌和城市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的道路、工业区、市政设施等缺陷设施。

在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治理措施,合理地设计、选址、规划和建设工艺,提高治理设施的效率。

2、规范行业排放标准应强化对各行业的监管,加强污染源的技术改造和设施升级,协调清洁能源的优先使用。

针对污染企业要加强定期检查和信息公开,对不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及时追究责任,引导企业积极投入环保治理。

3、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鼓励公众举报环境污染行为,积极参与环保组织,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空气质量周报气象记录2015年1月

空气质量周报气象记录2015年1月

20 -1.5 1.2 -0.4 3.9 6.1 1.1 -1.7 -0.7 4.5 3.5 0.3 1.4 4.1 3.8 4 0.9 0.2 6.4 3.4 4.5 2.4 1.5 0.7 5.8 3.7
2 1027 1022 1020 1009.9 1008.5 1016.3 1020.2 1025.4 1022.2 10 1018.3 1027.2 1021.5 1019.5 1018.6 1014.5 1019.8 1016.5 1014.6 1014.1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1月4日 1月5日 1月6日 1月7日 1月8日 1月9日 1月10日 1月11日 1月12日 1月13日 1月14日 1月15日 1月16日 1月17日 1月18日 1月19日 1月20日 1月21日 1月22日 1月23日 1月24日 1月25日 1月26日 1月27日 1月28日 1月29日 1月30日 1月31日 一周气象条 件分析
气压(hPa) 8 14 1028.1 1024.8 1023.1 1021.8 1016.2 1009.9 1010.6 1008.8 1006.6 1003.9 1020.8 1018.9 1021.7 1021.6 1025.9 1022.3 1022 1019.3 1020.5 1016.8 1021.6 1022.4 1030.8 1027.9 1026.7 1023.1 1022.1 1019.7 1021.5 1019.2 1018.6 1017.8 1028.3 1025.3 1017.3 1012.7 1021.1 1019.9 1018 1014.3 1013.9 1015.3 1020.2 1018.2 1015.6 1012.6 1016.6 1013.9 1014.4 1014.2

安徽省大气办关于2017年1—12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

安徽省大气办关于2017年1—12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

安徽省大气办关于2017年1—12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8.01.16•【字号】各类领导小组发文[2018]13号•【施行日期】2018.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安徽省大气办关于2017年1—12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各类领导小组发文[2018]13号各市人民政府:为扎实推进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实施进度,完成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根据省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议要求,现将2017年1—12月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通报如下:一、环境空气质量情况2017年全省PM10平均浓度为88μg/m3,比2016年(77μg/m3)上升14.3%。

15个市同比不降反升,按上升幅度从高到低排序为:池州、淮南、亳州、阜阳、淮北、黄山、宿州、铜陵、宣城、安庆、马鞍山、六安、芜湖、蚌埠、滁州。

2017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56μg/m3,比2016年(53μg/m3)上升5.7%。

10个市同比不降反升,按上升幅度从高到低排序为:池州、淮北、铜陵、淮南、亳州、阜阳、宿州、安庆、六安、马鞍山。

2017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7.1%,比2016年(74.3%)下降7.2个百分点,除黄山与安庆市分别同比上升0.8和0.4个百分点外,其他14个市均不升反降。

(详见附件1)二、大气污染防治和减排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截至2017年12月底,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整治项目完成年度任务的100%。

从各市上报情况看,所有市整治均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详见附件2)全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重点项目125个,完成124个,在建1个。

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重点项目239个,已完成239个。

其中合肥市1家企业因停产尚未完成。

(详见附件3)三、存在的突出问题1. 空气质量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16年1月--2015年1月空气质量月报

2016年1月--2015年1月空气质量月报

来源:大气处时间:2016年02月18日点击量:[ 105 ] 字体:【大中小】1月份,我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6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5%。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分别为20.2、52.9和79.9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42.6%、22.0%和28.7%。

各区域中,从PM2.5浓度值看,昌平区、密云区、延庆区PM2.5浓度最低,大兴区、房山区浓度最高。

从PM2.5浓度同比变化情况看,昌平区、通州区、密云区同比改善幅度最大。

2015年12月空气质量月报来源:大气处时间:2016年01月14日点击量:[ 193 ] 字体:【大中小】2015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其他三项大气主要污染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101.5、13.5和50.0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12.3%、38.1%和11.8%。

其中,12月份PM2.5平均浓度为151.8微克/立方米。

各区PM2.5年均浓度均实现同比下降,其中,延庆区、通州区、昌平区、海淀区等降幅较大。

2015年11月空气质量月报来源:大气处时间:2015年12月29日点击量:[ 397 ] 字体:【大中小】11月份,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市接连发生区域性空气重污染过程,压缩了空气质量改善幅度。

到11月底,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累计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6.6%、38.9%、16.2%和18.3%。

各区空气质量也呈现改善趋势,其中延庆、海淀、昌平、通州等区PM2.5累计浓度同比降幅较大。

来源:大气处时间:2015年11月20日点击量:[ 715 ] 字体:【大中小】10月份,我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月均浓度分别为74.2、85.5、6.1和54.3微克/立方米。

2015年1季度数据汇总表(全项目)

2015年1季度数据汇总表(全项目)

2015年第1季度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统计表
武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15年2月16日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口监测数据表(1) 武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口监测数据表(2) 武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口监测数据表(3)
武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口监测数据表(4) 武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监测数据表(5)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监测数据表(6)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监测数据表(7)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监测数据表(8)
2015年第1季度重点污染源(废气)排放口监测数据表(9) 武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校核:审核:签发: 年月日。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5年上半年宣城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对策建议宣城市是安徽省城市,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污染的增加,宣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本文将概述宣城市上半年的空气质量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宣城市2015年1月至6月PM2.5平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超过了国家空气质量标准。

此外,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量较高,臭氧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对策建议1.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工业污染是造成宣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宣城市应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此外,宣城市还应该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推进企业环保改造和挑选,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

2.加强交通管理车辆尾气是宣城市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

为了缓解此问题,宣城市应该加强交通管理,完善城市公交网络和非机动车道路体系,为市民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服务。

此外,应该加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监测和管理,控制机动车辆数量,减少车辆行驶对环境的影响。

3.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是宣城市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

宣城市应该加大环境监测力度,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防止污染物外溢,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城市绿化和绿色出行。

4.加强群众参与空气质量是群众关注的问题,宣城市应该加强群众意识教育,培养群众环保意识,主动参与环保工作。

此外,应该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环保服务和保障感。

结论宣城市空气质量当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宣城市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改善环境。

只有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才能够实现宣城市“绿色生态、美丽家园”的发展目标,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

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王化杰;张波;胡昊;张永江【期刊名称】《环境科学研究》【年(卷),期】2018(031)004【摘要】在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逐渐常态化之下,联防联控治理的新模式已成为解决区域性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措施.利用2015年冬季(2015年11月8日—2016年1月20日)、2016年冬季(2016年11月8日—2017年1月20日)安徽省16个城市大气污染物(NO2、SO2、CO、O3、PM10、PM2.5)浓度数据,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时空格局特征,描述其演变规律和总体走向,诊断区域大气污染物中的首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安徽省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具有时间波动性和空间非均衡性,NO2、O3、PM10和PM2.5指数水平表现为递增态势,整体呈现"两高一低",即皖北高(0.0503)、中部地区高(0.0501)和皖南低(0.0405)的态势,年际变化呈增长趋势,空间分异度变化较大;②安徽省大气污染物耦合度较高,基本维持在拮抗阶段(2015年冬季和2016年冬季耦合度年均值分别为0.480、0.479),皖北呈增加态势,而中、南部城市主要呈略微降低趋势;包括极度失调和严重失调两种类型(2015年冬季和2016年冬季协调度平均值分别为0.114、0.123);③安徽省内各城市大气污染物在全省范围内热、冷点分布迥异,2015年冬季和2016年冬季主要经历了聚拢(NO2、O3向中部城市聚拢)和北迁(PM10、PM2.5往北迁)两个过程.研究显示,结合安徽省大气污染物障碍度测量分析,优化和量化区域大气污染物中的首要障碍因子,可为有效开展地区大气污染的防控治理及区域联动提供有利保障.【总页数】14页(P628-641)【作者】王化杰;张波;胡昊;张永江【作者单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26;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工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26;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1603;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重庆 409099;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相关文献】1.襄阳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董铮; 张其林; 金鑫2.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J], 代知广;王毅;金灿;任俊娴;黄俊伟3.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与农业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研究 [J], 王敏4.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J], 代知广;王毅;金灿;任俊娴;黄俊伟5.黑龙江省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伍昱飞;叶华香;臧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2013安徽省空气质量对比及原因分析

2012~2013安徽省空气质量对比及原因分析

2012~2013安徽省空气质量对比及原因分析王俊;夏伟;史金保;朱四宝;应月琴【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14【摘要】根据安徽省环境保护局提供的2012~2013年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对安徽省各地市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指标和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年均值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及横向、纵向对比,得出安徽省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从多方面分析造成其规律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安徽省API年均值、高值城市数量均显著高于2012年;安徽省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2013年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下降,Ⅲ1级污染以上天数也明显增加,出现V级污染的城市增加至7个,地域也扩大至安徽东南部;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铜陵SO2污染相对严重.安徽省逐月的API分布有明显的时间、空间差异,API高值期有1、6及10 ~ 12月,整体上淮北>江淮>江南,东部>西部;API高值期有明显的北高南低的逐降形势,区域间差值较大;API低值期则存在中东部偏高,南北相对偏低,区域间差值较小.安徽省各地市的GDP构成、人口结构对API起到基础性贡献,而6月小麦秸秆焚烧期及10月水稻-玉米秸秆混合焚烧期造成PM10浓度急剧增加,对API起到高峰推动作用,安徽省地形也起到平原扩散、山区阻挡堆积的作用.【总页数】5页(P4338-4342)【作者】王俊;夏伟;史金保;朱四宝;应月琴【作者单位】安徽省郎溪县气象局,安徽郎溪242100;安徽省郎溪县气象局,安徽郎溪242100;安徽省郎溪县气象局,安徽郎溪242100;安徽省郎溪县气象局,安徽郎溪242100;安徽省郎溪县气象局,安徽郎溪24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相关文献】1.2012-2013年安徽省定远县宫颈癌普查分析 [J], 许英武2.保定市区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原因分析 [J], 陈海婴;佟霁坤;姜婧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01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及对2013年备战高考的启示 [J], 蒋文彬4.2013和2012年夏季格陵兰岛冰盖表面融化对比及可能的影响机理分析 [J], 陈志强;刘骥平;范广洲;胡永云5.风雨同舟渡难关阔步转型开新局——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2012年度工作简要总结及2013年度工作计划 [J], 杨青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山市每日空气质量对锻炼时间安排影响趋势分析

黄山市每日空气质量对锻炼时间安排影响趋势分析

黄山市每日空气质量对锻炼时间安排影响趋势分析(附:2015年各季度每天PM2.5值变化情况)通过对2015年黄山市全年空气质量(以PM2.5浓度为分析对象)参数分析,我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一年四季中冬春季PM2.5浓度相对较高,春夏之交至当年10月份之前PM2.5浓度相对较低,10月份至冬季呈上升之走势,当年春节前后达到高峰值。

每天当中空气质量也是波动的,波峰、波幅的大小随季节有所不同。

下面按季节分析正常天气下,PM2.5浓度走势,得出室外活动的较好时段。

春季(对应阳历的2、3、4月份):PM2.5浓度总体总是呈“W”形态,即午夜0点至早晨7点前空气质量较好,PM2.5浓度在低位运行,7点至中午11点前后呈上升趋势,在中午12点达到一个峰值,随后空气质量好转,PM2.5浓度有所降低,比夜间浓度略高,至下午6点后转为上升趋势,至夜间11点前后达到全天的最高值。

可以看出春季早晨7点前空气质量较好,建议体育锻炼安排在早间。

夏季(对应阳历的5、6、7月份):PM2.5浓度相对较低,80%以上的天数都能够达到优,全天都较适宜运动。

具体变化呈“下台阶”走势,即午夜0点至上午9点前后空气质量稳定且较好,9点至13点略有起伏,13点以后呈现单边下跌趋势,夜间10点后至午夜达到全天最低。

可以看出夏季正常情况下,全天都适宜室外活动,相对来说夜间6点后较好。

秋季(对应阳历8、9、10月份):秋季也是我市空气质量较好的季节,70%以上的天数能够达到优,只是偶尔出现不良天气。

全天PM2.5浓度呈“上台阶”趋势,即午夜0点至5点基本为全天最低值,6点以后呈波动上升走势,到夜间10点前后达到当日最高值,随后略有下降。

可以看出秋季正常情况下全天都适宜室外活动,早晨6点前空气质量较好,建议体育锻炼安排在早间。

冬季(对应阳历11、12、第二年1月份):冬季是我市空气质量较差的季节,PM2.5浓度波动较大,每天的浓度走势也没有明显特征,一般是夜间3点至上午9点前后,空气质量较好,9点以后呈波动上升趋势,在午夜前后达到当日峰值,随后略有下降。

2015-2020年安徽地区空气质量变化及人群健康效益分析

2015-2020年安徽地区空气质量变化及人群健康效益分析

2015-2020年安徽地区空气质量变化及人群健康效益分析余灏【期刊名称】《上海环境科学》【年(卷),期】2022(41)2【摘要】为评估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施以来“十三五”期间安徽地区的环境、健康效益,基于2015—2020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利用暴露-反应关系定量估算空气污染变化带来的健康影响,尤其是归因于PM_(2.5)和O_(3)的疾病死亡情况。

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大气污染显著改善,但大气氧化性增强。

2015—2020年,全省PM_(2.5)浓度下降了29.1%,臭氧8h浓度上升了51.2%。

2020年,归因PM_(2.5)污染的安徽省肺癌(LC)、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选取缺血性心脏病(IHD)、脑血管病(CVD)4种疾病死亡数分别为0.57、0.56、0.78、1.95万人,相比2015年分别降低19.7%、18.8%、10.3%、14.1%,人群健康效益显著。

然而,2020年,归因于臭氧污染的LC、COPD、IHD、中风(stroke)4种疾病死亡数分别为0.30、1.43、0.40、0.45万人,相比2015年分别升高114%、93%、135%、137%。

研究表明,PM_(2.5)改善带来明显的人群健康效益,但同时臭氧污染引发了显著的健康损失,未来亟需加强PM_(2.5)和O_(3)的协同控制。

【总页数】7页(P57-63)【作者】余灏【作者单位】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南京市溧水区2013年和2016年高血压人群健康知晓率及行为变化分析2.2017年~2019年淮安涟水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尿液pH值变化趋势3.温州地区2015-2020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特征分析4.2017年~2019年淮安涟水地区健康体检人群尿液pH值变化趋势5.2019-2020年上海地区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年安庆地区大气PM2.5污染特征

2015年安庆地区大气PM2.5污染特征

2015年安庆地区大气PM2.5污染特征朱义;余光明;潘永珩【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22)004【摘要】The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pollution in Anqing City are analyzed basing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daily average PM2.5 concentration in 2015. Combining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urface meteorological data, correlation analyses are also conducted to identif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a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PM2.5.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mean PM2.5 concentration is 0.053mg·m-3. PM2.5 in winter is the most serious season in a year, and in summer, the most light. Wind and precipitation are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ffecting PM2.5 concentration in Anqing.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tmospheric visibility and fine concentration.%利用安庆市2015年PM2.5资料研究了安庆地区细颗粒物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同时期气象资料分析了PM2.5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了PM2.5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7, 7(1), 17-25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journal/aep https:///10.12677/aep.2017.71003文章引用: 倪秀峰, 戴豪杰, 韦钊, 彭书传, 陈天虎, 王继忠. 安徽省2015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物日均变化规律[J].Temporal-Spatial Trends of Atmospheric Air Pollution of Anhui Province with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5-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sXiufeng Ni 1, Haojie Dai 1, Zhao Wei 1, Shuchuan Peng 1,2, Tianhu Chen 1,2, Jizhong Wang 1,2* 1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Laboratory for Nanomineralogy and Environmental Materi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Received: Jan. 28th , 2017; accepted: Feb. 14th , 2017; published: Feb. 20th , 2017Abstract Hourly ambient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5 were collected from 68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 in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Anhui Province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spatial trends and potential influence factor of daily average on PM 2.5, PM 10, SO 2, NO 2, CO and O 3 concen-trations. Air quality index (AQI)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air quality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is dominantly good to moderate throughout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5.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s were estimated at 68.7 ± 38.2 μg/m 3 for PM 2.5, 94.5 ± 47.6 μg/m 3 for PM 10, 25.6 ± 19.0 μg/m 3 for SO 2, 30.1 ± 18.6 μg/m 3 for NO 2, 1.23 ± 0.74 mg/m 3 for CO and 42.1 ± 24.8 μg/m 3 for O 3, respectively, and they fitted lognormal distribution. The air quality was predominantly impacted by fine par-ticle (PM 2.5) with one third of daily average PM 2.5 concentration over second-class threshold under national air quality standard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precipitation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t-mospheric contaminants (except for O 3)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January to March,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O 3 in Januar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February and March. Air quality of the cities with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mining including Bengbu, Bozhou, Tongling, Fuyang, Huainan, Suzhou, Hefei, Maanshan and Huaibei was more se-riously polluted compared to other cities, and Chizhou and Huangshan cities were observed with the least pollution. KeywordsAtmospheric Contaminants, PM 2.5, Correlation Analysis, Temporal-Spatial Trends, Anhui Province*通讯作者。

倪秀峰等安徽省2015年第一季度大气污染物日均变化规律倪秀峰1,戴豪杰1,韦钊1,彭书传1,2,陈天虎1,2,王继忠1,2*1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合肥工业大学纳米矿物与环境材料实验室,安徽合肥收稿日期:2017年1月28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14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20日摘要本研究收集了安徽省16个地级市68监测站点的AQI、PM2.5、PM10、SO2、NO2、CO和O3逐时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大气污染物日均值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要素。

结果显示安徽省2015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以优良天气为主,PM2.5、PM10、SO2、NO2、CO和O3的日均值分别为68.7 ± 38.2 μg/m3、94.5 ± 47.6 μg/m3、25.6 ± 19.0 μg/m3、30.1 ± 18.6 μg/m3、1.23 ± 0.74 mg/m3和42.1± 24.8 μg/m3,且呈对数正态分布。

PM2.5超标严重,近1/3日均值超过二级限值。

随温度和降雨量增加,大气污染物(除O3)均出现1至3月逐渐下降趋势,但O3呈现1月低于2和3月。

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蚌埠、亳州、铜陵、阜阳、淮南、宿州、合肥、马鞍山和淮北)大气污染较为严重,而其它城市污染较轻,尤其皖南的池州和黄山污染最轻。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PM2.5,相关性分析,时空分布,安徽省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大气污染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工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甚至带来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例如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污染不仅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1],还会对心血管疾病[2]和死亡[3]产生影响,同时近期研究亦表明,大气污染可明显影响城市气温升高[4]和全球变化[5]。

大气污染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不仅取决于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也与当时的气象因素息息相关。

一般而言,大气污染物来源包括固定源和移动源,同时亦可分为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物和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生成的二次或多次污染物[6]。

由于不同区域人为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性,因此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治理水平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污染物排放具有时空差异性[7]。

气象因素是影响污染物时空分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气温、气压、降雨和光照等因素都能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残留时间[8]。

同时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光化学反应不同,从而导致污染物组成特征和成分不同[9]。

例如研究表明,气温增加可明显导致二次气溶胶的形成[10]。

倪秀峰等近年来,我国以灰霾为主要形式的大气污染频繁发生,从传统的京津冀和华北地区逐步延伸到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地区[11],而灰霾污染中又以细颗粒物(PM2.5)为首要污染物[12],这使得大气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2年我国颁发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3],并实时公布全国190多个城市945个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观测数据,填补了先前缺乏的高密度地面大气监测数据。

这些监测数据的公布对于认识当地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及其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目前针对全国各地区大气污染物的特征和机理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大尺度下研究我国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11] [14]缺乏对特定局部区域污染的认识,另一方面,相对于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方,二线及以下城市的研究相对缺乏。

安徽位于华东地区,为典型的人口密集、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快速的省份之一,大气质量亦呈现逐年恶化状况,尤其近年来多次出现特大型雾霾天气。

但对于安徽省的大气污染研究相对缺乏[15]。

因此本研究在充分利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68监测站点发布的实时监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以期为安徽省大气污染控制和减排工作提供借鉴。

2. 数据收集和分析2.1. 研究区域介绍安徽省(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地跨长江和淮河,与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河南和山东接壤,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1.45%,由16个行政地级市组成,据统计2014年共计常驻人口为6000万[16]。

按地形地貌划分,全省可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

气候上属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4℃~17℃,呈现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7月份气温最高的特点,且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