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抽考试题

合集下载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纪念孟子的大典中,上百名儿童在“亚圣”像前朗诵孟子的名言的场景蔚为壮观。

其中可能朗读到的名言有()A.“鸡犬之声向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易其田醻,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D.“ 过犹不及,和而不同”2.韩非子的《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④先王之政重在“尚贤”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4.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老大“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5.下图是一幅“三教合一”的图案,图案中三人共一个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

下列与此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三教”应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B.三人一个鼻子说明三教实现了真正的“合一”C.“三教”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佛教、道教、儒学D.“三教合一”引起了明清的思想批判6.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卷高二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社会长期动荡不安2.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3.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当时西欧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欧洲文化发展 B.导致骑士阶层衰落C.提供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D.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C.分风、雅、颂三部分 D.浪漫主义手法影响深远7.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统治者提倡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8.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世界学习。

“他们”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是A.技术—思想—制度 B.技术—制度—思想C.思想—制度—技术 D.制度—思想—技术9.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涉及土地问题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三大政策”10.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11.孙中山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了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2.“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3.“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在19世纪末的下列国家中,符合这一民主特征的主要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中国4.“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文中的“她”指的是:()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5.“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的民生主张为()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D.建立福利社会6.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而昧着良心做事既不稳妥,也不正确。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A.颁布解负令B.发展工商业C.实行津贴制D.财产等级制2.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下列机构属于梭伦时期创建的有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议事会③公民陪审法庭④十将军委员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B.设立民众法庭C.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4.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庸和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5.雅典人之所以当时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矛盾正在激化。

导致两者矛盾尖锐的经济因素有哪些①贵族占据国家实权②公民大会权力很小③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④债务奴隶制存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③④6.美国学者波默罗伊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中写到:“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为缓释“新贵”的“耿耿于怀”,梭伦A.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五百人会议D.限制第四等级权利7.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

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B.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C.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8.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权利和义务。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
7.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
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
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答案】D
【解析】主要考查诸子思想。依据所学可知:儒家提倡“仁爱”,注重自身修养和伦理道德,希望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是“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是“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属于隐士派;法家主张“法治”, 强调依法治国,是“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所以应选D。
6.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15—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15—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卷高二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封建经济逐步兴起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社会长期动荡不安2.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3.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当时西欧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欧洲文化发展B.导致骑士阶层衰落C.提供新航路开辟的条件D.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6.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C.分风、雅、颂三部分D.浪漫主义手法影响深远7.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统治者提倡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8.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世界学习。

“他们”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是A.技术—思想—制度B.技术—制度—思想C.思想—制度—技术D.制度—思想—技术9.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涉及土地问题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三大政策”10.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A.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11.孙中山说:“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转型时期社会的剧变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3.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B.反省内心C.存天理,灭人欲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4.“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5.一堂中学历史活动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7.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2.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

”这种制度是指A.汉代内外朝制度B.唐代三省六部制C.元代行省制度D.明代内阁制度3.黄宗羲说:“有明之无普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5.“人间处处倡民主,无上谁人奉玉皇。

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

”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6.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这支军队是A.八路军B.新四军C.义勇军D.抗日联军7.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

”建国后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8.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9.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下学期三月考试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公元前600年,雅典有位平民因偷窃蔬菜被捕,按雅典此时的律法他可能被判A.被罚做“六一汉”B.处以囚禁C.处以死刑D.驱逐出境2、雅典公民基本上分为三派,其中工商业奴隶主属于A.海岸派B.平原派C.山地派D.高原派3、下列改革措施中,不是梭伦改革内容的是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B.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C.组建陪审法庭D.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4、打破贵族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5、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的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A.没有赋予公民充分的民主权利B.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权利C.侧重政治改革,没有提高公民经济地位D.没有使所有社会成员平等享有权利6、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D.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7、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A.管仲改革B.李悝变法C.吴起变法D.商鞅变法8、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0、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11、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的统治13、促成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A.先进的经济形态B.民族融合的趋势C.南北方对峙的形势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1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化和风俗15、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改革都取得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改革的进展很顺利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16、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着当时A.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的新高度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统治集团C.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17、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岁币。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2.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请将下列书法作品按正确的字体排列()A.行书、草书、篆书、楷书B.行书、隶书、篆书、楷书C.隶书、篆书、草书、楷书D.隶书、篆书、草书、行书3.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所称颂。

下列名句所对应的文学体裁是()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A.楚辞、宋词、唐诗、诗经B.汉赋、唐诗、诗经、宋词C.诗经、唐诗、宋词、楚辞D.楚辞、唐诗、宋词、诗经4.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二者的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5.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地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A.《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B.《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D.《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6.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

“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

……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保甲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此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是A缓和社会矛盾 B整顿吏治C增加政府收入 D提高军队战斗力3.北宋形成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A.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B.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4.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5.(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

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

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

……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

”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6.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A.加尔文教主张比较激进B.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C.加尔文教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D.加尔文严厉排除异己7.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8.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① “异端”思想盛行②文艺复兴运动推动③民族国家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9.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A.教权高于王权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C.德国四分五裂,未能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10.有关对“因信称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其核心内容是“信仰耶酥即可得救”B.主张靠虔诚信仰,与上帝沟通,获得拯救C.主张通过阅读《圣经》虔诚地信仰与上帝沟通成为上帝的义人D.主张通过教堂、宗教仪式由教士引导信仰上帝而获救11.穆罕默德·阿里曾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下列选项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2.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

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

此现象说明()A.教育奉行“以吏为师”B.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C.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D.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3.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

该观点()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4.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A.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B.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D.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5.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

这反映了()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D.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6.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审判”。

这里“批判”的本意是强调()A.批驳否定B.批评指正C.质疑分析D.理解同情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2.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

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A.民贵君轻观念B.“大一统”观念C.“君权神授”观念D.“天人感应”观念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4.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格守“士”的通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

牡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少教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5.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C.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6.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2.韩非认为“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

其主张体现了A.进步史观B.天命史观C.循环史观D.英雄史观3.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

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4.“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 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5.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6.《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7.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8.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了电视剧《贞观长歌》,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B.唐玄奘西行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D.册封藏族地区的活佛2.就论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而言,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应当是A.古籍的记载B.实物史料C.政府的声明D.学者的解释3.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B.公元前220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4.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比较全面客观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

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

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

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5.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

“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

“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理论来源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7.下列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全盘否定B.两者对“理”的认识有巨大差别C.对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D.都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8.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采用“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

河南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高二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的。

1.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

”此文旨在说明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 宗法观念催生了中央集权制C.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积极意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大同观念、坚强的同盟团体”等字眼意在强调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是有积极意义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有论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的作用而非宗法观念的作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内容来看分封制推动了统一国家建立而非对“王权至上”的认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 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

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方言,政府任其自然。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秦汉A. 实行郡国并行制B. 小农经济的发展C.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D.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答案】C【解析】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项错误。

小农经济的发展与政府任由方言自然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

秦汉时国家统一,政府为了政令一统而统一了文字,秦代使用篆书、汉代使用隶书。

正因为有了文字的统一,秦汉才不会限制各地方言的使用,故C项正确。

大一统思想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国家的需要,主张要维护政治的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这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这里的武器是指()A.暴力革命B.代议制民主C.先进的生产力D.科学社会主义2.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3.1913年7月8日,“驻汉口的英国领事用一种典型的上流阶层关于‘人民’观念的口吻指出:‘对于北方军事力量,湖北人民是把它作为法律和治安的一方来寄予同情的。

’在长沙,‘大部分绅士,实际上整个商界’,持有同样见解”。

这段材料说明()A.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入人心B.二次革命缺乏坚实群众基础C.袁世凯政权有广泛社会基础D.国民党迅速分化、力量涣散4.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方四郡,其中郡所相当于今天广州地区的是()A.象郡B.南海郡C.桂林郡D.闽中郡5.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6.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①秦国经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7.唐朝统治者不赞同“贵中华,贱夷狄”的政策,采取“挟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A.唐朝国力十分强大B.唐政府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C.唐朝民族政策比较开明D.唐朝依靠少数民族巩固边疆8.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9.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摧毁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⑤巩固统一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0.唐太宗对大臣们说,他勤于政事,不仅仅是体恤百姓,更想让大臣们长守富贵。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

”这个人最可能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其中“争”的实质是A.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C.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D.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4.《春秋繁露》中写道:“正朔、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

”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儒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B.为三纲五常学说提供理论基础C.借助天意来宣扬大一统和加强君权D.将哲理引入儒学促使其思辨化5.有学者认为:秦代曾经试图建立一个完全依靠外在的制度与法律管理的国家,但到了汉代,实际成功的却是以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加上以法律为依据的外在管束的所谓“霸王道杂之”的方式。

这一变化说明()A.汉代政权管理方式兼具儒法思想B.儒家思想战胜法家思想成为主流C.汉朝在选官标准上以儒学为依据D.以人为本的封建官僚政治已形成6.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

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7.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D.人的自由平等2.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3.“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上引言论应该是()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4.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

《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6.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8.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2.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来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3.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

这主要由于明代A.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政治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4.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比宋代低约11%。

这主要是由于A.农产品的商品化加速B.手工业领域发生新的变化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5.1841年,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重大的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反映了A.向西方学习成主流思潮B.“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发C.经世致用影响学术著作D.魏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6.清末历史教科书大多认为鸦片战争是清初以来中国诸多对外交涉事件中的一种。

民国成立后,历史教科书开始关注它对中国的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前后一批史学专著则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但与这些史著不同的是,历史教科书一而认为它是列强侵略中国之始,一面仍然采用明清之际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说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 学年(上)宏志班联考(2)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 卷(选择题共60 分)本卷共30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好正确答案后涂在答题卡上。

1.春秋战国时期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

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

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3.中国是一个文明传统悠久深厚的国度,又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其文化的时代性演进和地域性展开呈现婀娜多姿的状貌。

读图8,下列思想与地域的搭配中,正确的是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B.安时而处顺,哀而不能人也C.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以赏罚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4.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家经典的内容进行讨论,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

这表明A.汉代礼制观念淡化 B.汉代政权对儒学的支持C.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汉代儒学独尊地位动摇5.《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

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

这一行为背后昭示的是A.“大一统”理念 B.天人感应思想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6.对比佛教、道教,有史学家认为:“孔子儒教,不成为一项宗教……其信徒都没入在一般社会中,在下则弘扬师道,在上则服务政治。

只求入世,不求出世。

”材料认为儒教不能成为一项宗教的理由是A.无专门的宗教组织 B.教徒超然于政治外C.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 D.只求出世,不求入世7.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

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

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

玄宗才使肃宗,便篡。

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

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8.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

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A.世界本原之争B.治学方法之争C.理气关系之争D.道统思想之争9.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10.2013 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

2014 年1 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

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

这印证了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B.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D.梁启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11.《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

这里“书法”的含义是A.写字的笔法艺术 B.古人的治史态度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12.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在于A.反对轮番而治 B.提倡妇女参政C.主张人民主权 D.宣扬人文精神13.“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为此,法国思想家A.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14.18 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

这一主张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15.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16.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由此可知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17.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

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爱国忧民的情怀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热爱和平的态度18.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19.据《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介绍,自1840 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A.顺应世界潮流 B.走向民主共和C.启蒙国民思想 D.拯救民族命运20.阅读《17 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21.1847 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所谓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第二类是现今社会的拥护者……他们力图保持现今社会,不过要消除和它联系在一起的弊病。

为此,一些人提出了种种简单的慈善办法,另一些人则提出了规模庞大的改革计划。

”据此可知A.当时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科学社会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D.恩格斯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科学分析22. 1919 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

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

1921 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

这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23.1898 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

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 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 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24.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一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C.躬行道德本位的伦理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25.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

”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26.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以是否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来评价政党的作用B.以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评价政党的作用C.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评价政党的作用D.以工作重心是否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评价政党27.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 年8 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群岛,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

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A.古巴导弹危机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28.邓小平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期间首先所做的主要工作是A.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D.提出高等教育“2ll 工程”计划2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