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统编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货比三家》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货比三家的基本内容,掌握货比三家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使用数字组合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加减法计算。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增强对团队协作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训练,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货比三家的方法和技巧。
2.数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1.学生对货比三家方法的理解。
2.通过货比三家方法进行数字加减法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3.1 教学内容1.通过课件的形式介绍货比三家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理解货比三家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带领学生进行模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货比三家的比较和分析。
3.讲解数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操练习。
3.2 教学流程安排第一节课1.课前导入•讲解货比三家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课中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进行模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货比三家的比较和分析。
•安排学生分享自己的货比三家经验和体会,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实际的货比三家活动,并将自己对活动的体会和心得写成一篇小议论文。
第二节课1.课前导入•汇总学生在上次课中进行的货比三家实践活动并进行介绍。
2.课中主体•讲解数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计算意识。
•安排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学计算实践,加强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数字加减法的计算。
将计算题写下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核对。
写下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通过以课件的形式介绍货比三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货比三家的意义和应用场景,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货比三家的方法和技巧。
《货比三家》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问题解决策略: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需要教授解题策略。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三家商店的价格信息进行有效整理,然后运用逻辑推理找出最低价格。例如,可以通过制作表格、画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价格数据具体化,从而更容易进行比较。同时,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难度的问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逐步突破难点。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但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但从成果分享来看,有些小组的讨论效果并不理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中提前给出一些讨论指导,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价格的基本概念。价格是表示商品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形式。它是我们进行消费决策时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三家商店中比较同一商品的价格,并找出最划算的购买方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收集价格信息和比较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数据分析,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货比三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买过东西,遇到过要比较价格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在不同商店中比较价格,做出明智选择的奥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货比三家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小数大小的比较,逐步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掌握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熟练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 基本性质,理解并掌握其小数比较的方法与策略。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 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 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 货 比 三 家》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 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货 比 三 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对课堂学习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 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 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基本 性质。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小数大小的比较,逐步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5.经历与同学交流独立算法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共同成功的喜悦。
《货比三家》教学案例与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案例与反思一、引言在当代社会的信息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而货比三家则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购物行为。
货比三家的意思是指在购物前,首先比较并评估多个不同的商品和商家以找到最合适的选择。
这种行为有助于消费者在价格、品质和服务等因素上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本文将通过讨论《货比三家》的教学案例,从中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方法。
二、教学案例2.1 背景介绍在一个高中商务课堂上,老师使用了《货比三家》这个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消费策略。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扮演购物者的角色,需要购买一件数码相机。
2.2 案例内容教师事先准备了三个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数码相机,并向学生提供了相关的信息,包括价格、功能、品质等。
学生需要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货比三家的比较,最终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数码相机。
学生需要考虑价格、性能、品质、售后服务等多个因素进行比较,并给出自己的选择理由。
2.3 学习目标通过这个案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学会使用价格、性能、品质、售后服务等因素进行消费比较和评估;•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反思从教学案例的实施和学生的反馈来看,《货比三家》这个教学案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是对该教学案例的反思和总结:3.1 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这个案例时,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购物场景中,通过对比不同商品的价值和特点,锻炼了学生的消费意识和能力。
案例的内容丰富、实用,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
3.2 学生参与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比较和评估的过程中。
他们需要查找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学会运用各种工具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反思和总结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和能力,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性消费;•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应该注重案例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
(三年级数学教案)《货比三家》教学案例与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案例与反思三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数数学教材第六册第4页《货比三家》教学目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上课伊始我便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师:同学们,很高兴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你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文具店转一转,高兴吗?那就跟我来吧!(随机出示丁丁、奇奇和豆豆三家文具店主题图)师:这里的商品可真多啊!你想买些什么吗?你知道它的价钱吗?(引导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正确读出商品的价钱。
)生:我想买一个新书包。
丁丁文具店里卖8.2元,豆豆文具店里卖8.5元。
师:请同学们猜猜看,他会去哪个文具店买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想他一定会去丁丁文具店买。
因为丁丁文具店比豆豆文具店的书包便宜。
师:他说丁丁文具店的书包便宜,你们认为呢?(学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吗?生:因为8.2元是8元2角,8.5元是8元5角,丁丁文具店的书包比豆豆文具店的便宜了3角钱。
师:你可真不简单!不仅能正确判断出哪儿的便宜,并且很快地算出了便宜多少钱,看来你是很有生活经验的。
师:你还什么要买的吗?生:我要卖水彩笔,它的价钱是3.05元。
生:我想买文具盒。
奇奇文具店卖4.9元,丁丁文具店卖5.1元。
师:去哪儿买文具盒便宜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安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真所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来。
很快就有同学高高举起了小手,嘴里还不停地喊到:“老师!我!我!”更有甚的是有的同学似乎已经等不急了,站起了来,再不叫他的话,恐怕答案就要脱口而出了!)师:先请张某说说他的想法,好吗?”生:我认为奇奇文具店的文具盒比丁丁文具店的文具盒便宜些。
因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5元1角也可以看成是4元11角。
【数学教案】《货比三家》教学案例与反思
【数学教案】《货比三家》教学案例与反思《货比三家》案例与反思内容:北师大版小数数学教材第六册第4页《货比三家》教学目标:1、融合“货比三家”的具体内容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提升学生明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听课伊始我便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师:同学们,很高兴我们又迎了一个新的学期。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你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了吗?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具店转一转,高兴吗?那就跟我吧!(随机出示丁丁、奇奇和豆豆三家具店主题图)师:这里的商品可真多啊!你想要买些什么吗?你晓得它的价钱吗?(鼓励学生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恰当念出商品的价钱。
)生:我想买一个新书包。
丁丁具店里卖8.2元,豆豆具店里卖8.5元。
师:恳请同学们TNUMBERV12V4,他可以回去哪个具店卖呢?说道说道你的理由。
生:我想他一定会去丁丁具店买。
因为丁丁具店比豆豆具店的书包便宜。
师:他说道丁丁具店的书包昂贵,你们指出呢?(学学生纷纷摇头表示同意)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吗?生:因为8.2元就是8元2角,8.5元就是8元5角,丁丁具店的书包比豆豆具店的昂贵了3角钱。
师:你可真不简单!不仅能正确判断出哪儿的便宜,并且很快地算出了便宜多少钱,看你是很有生活经验的。
师:你还什么另当别论的吗?生:我要卖水彩笔,它的价钱是3.05元。
生:我想要卖具盒。
小龙具店买4.9元,丁丁具店买5.1元。
师:去哪儿买具盒便宜呢?(这个问题的明确提出,并使安静的教室顿时融化起至,真所谓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上开。
很快就存有同学头顶挥舞了小手,嘴里还不停地喊到:“老师!我!我!”更存有甚的就是有的同学似乎已经等不着急了,东站起至了,再不叫做他的话,恐怕答案就要脱口而出了!)师:先请张某说说他的想法,好吗?”生:我指出小龙具店的具盒比丁丁具店的具盒昂贵些。
《货比三家》 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在新课前先复习元角分和小数相互转化的知识这是必要的,紧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并明白其中的意思,让学生说说为何要货比三家,就是为了到最便宜的商店买东西。
大多数学生对去文具店买东西有着丰富的经验,对商品价格的高低也有所了解,本课创设跟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且较熟悉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新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白学习任务,即要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学生了解问题后,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并且在全班汇报。
学生说出了几种方法,有把4.9变成4元9角,把5.1元变成5元1角,将小数转化成元角分进行比较的;学生还说出了用4.9元和5.1元中间的数就是5元来作中介值,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这样就知道结果了。
后来,我也向学生推荐了一种方法,就是当两个小数比较的时候,以小数点为界线,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即元的部分,哪个大,那个小数就大,如果元部分一样,再比较角的部分,以此类推,这样一位一位的比较,就可以比较出来。
该节课的重要思想是遇到新问题时,学生能把新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已知问题加以解决,这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教师重点把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买书》一课教学反思在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认识后,就进入到了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中。
课开始,我出示了生活情景《买书》: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
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
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你会计算吗?学生开始尝试计算。
请先做好的上黑板板演,如果与黑板上的不同也可以上来板演。
学生的方法果然各不一样。
交流时分别请这几位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想的。
生1说我用口算的方法,先把元和元相加,再把角和角相加,然后再把两个结果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一共花了多少元。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2《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2《货比三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货比三家》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购物时比较价格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消费。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情景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商店同一商品的价格可能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比较价格的兴趣。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比较价格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
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购物经验,对于价格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在购物时比较价格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比较价格的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体验到比较价格的必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到购物时比较价格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消费。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比较价格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到购物时比较价格的重要性,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消费。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掌握比较价格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回顾前面的数学知识,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商店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购物时的经历,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商店同一商品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年级数学上册8认识小数8.2货比三家教学反思素材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8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
教学反思
1.教学中学生已有的“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知识,是学习小数大小比较的前提。
学生比较小数的大小时,已经在不自觉中用了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提高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面对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哪个学生,凡是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特点,以自己的步调进行学习,都是有效的。
为此在教学时我十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的多样化,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
三年级上册《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货比三家》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小数在元、角、分背景下的意义进行教学的。
因此,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亮点:1、在新课引入前,通过“抽签抢红包”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学生一下子被带进了抢红包的情境中。
利用生活经验可以知道,5. 5元大于2. 5元,结合形象的展示,5. 5元就是5元5角,2. 5元就是2元5角,学生直接比较5元和2元可知结论,因此前者是最佳手气。
这里通过形象的展示,既帮助学生复习小数在元角分背景下的意义,又为后面小数大小比较方法作铺垫。
2、情境引入还原生活场景。
货比三家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而货比三家的过程就是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因此,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再现, “拿着红包,我们一起到文具店逛逛吧”,学生把自己完全沉浸在货比三家的情境中,把生活问题放在数学课堂上解决,然后又服务于生活。
3、课堂亲切自然,环节紧凑流畅,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会更加注意引导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良好的书写习惯等。
不足之处:1、课前引入环节不够完善,没有复习把“元”转化成“角”,导致学生在第一次探究时没有想到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而仅仅是出现了比较几元的方法。
在课前引入,应该多让学生抢几次红包,除了抢到 2. 5元和5.5元以外,还可以设计0.5元和1元,此时学生会发现,0.5元是5角,而1元是10角,5角小于10角,因此得出结论。
这样也为后面学生探究比较方法作更充分的准备。
另外,还可以设计3个人抢红包,让学生多感受谁抢的红包多,谁抢的红包少,在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种富含数学味的生活情景,为后面探究打下基础。
2、在第一个讨论环节一一比较整数部分,学生讨论积极性不够高,想到的比较方法单一,这和我的预设完全不一样。
我预设学生会出现至少2种比较方法: 把几元化成几角以及比较几元得出结论。
而真实课堂上学生只出现了比较几元的方法。
反思我的课堂,前面新课引入环节不够完善。
北师大版数学《货比三家》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货比三家》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受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沟通的过程,感受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洁小数的大小,进展数感。
3.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
〖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是在同学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熟悉小数的特征,并能认、读、写简洁的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内容的教学要从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同学在经受两个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再经受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体验小数大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爱好。
教材中先支配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再让同学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引出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从简洁到简单,符协议学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同学留有足够的时间,以便同学沟通各自比较的方法和过程,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和思路。
老师要注意各种比较方法或策略的特点,让同学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方法。
〖学校及同学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城市与农村的交界地,同学大多数来自工薪阶层的家庭。
学校从2021年就加入到“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的课改试验中。
课改班级设立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课题试验小组,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试验老师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纳生动好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同学的学习热忱日益高涨,自主学习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同学学习本课内容前已经对小数的意义、特征有所了解,并会认、读、写简洁的小数。
〖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今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商店里逛一逛。
(二)新课1.活动一:推断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廉价(1)引导同学观看情境图(教材第4页)师:三个文具店各有什么商品,价钱怎么样?(复习小数的意义与读法)哪个文具店的铅笔盒廉价呢?(2)先让同学独立思索,再组织他们小组沟通师:把你想出的方法告知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方法。
《货比三家》教后反思
《货比三家》教后反思生活中,学生对购买东西并不陌生,所以对商品价钱的高低都有所了解。
在这节课的最开始,我先让学生根据课本情景图说一说得到的信息,培养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然后读出每种商品的单价并表示出几元几角几分,以便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小数认识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先同桌之间说再指名回答,意图是让个别掌握不太好的学生通过同桌的提醒巩固一下所学知识,再指名回答是根据上一节课掌握的学情查看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复习的情况。
让学生通过观察每个商店同一种文具不同的价钱引出本课的课题。
这个情景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从而能够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这一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总结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层层递进,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整节课虽然通过进行同桌之间交流、小组活动获取新知,但是在总结比较三个小数方法时,学生说出了将三个数按顺序进行排列,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将此方法进行总结,而是将其与先排除一个最大数或最小数的方法进行合并,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过于单一,还需在丰富评价语言上多下些功夫。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某班学生接近50人,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该班学生的获得一等奖,获得二等奖,获得三等奖,其余获得纪念奖。
这个班的人数可能是()。
A.49 B.24 C.48 D.562.一个四位数abcd,a是1-9中的质数,b是1-9中的合数,c是1-9中的偶数,d是1-9中的奇数,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有()个①一共可组成320个四位数②其中最大的数是7989③其中最小的数读作“一千四百二十一”④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差是5568⑤这些四位数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为0⑥若b=c,则一定有b=c=4⑦在其中最小的那个四位数中,一定有a=1A.5 B.4 C.3 D.23.贝贝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已知数学得分95分,英语得分93分,那么她的语文成绩()三科的平均成绩A.低于B.等于C.高于4.角的两条边是()A.直线B.射线C.线段5.从里面连续减去________个后得0.()A.700 B.800 C.900D.10006.用70m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一块长方形果园(如图),长与宽的比是4∶3,这块长方形果园的面积是( )m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货比三家∣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货比三家∣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货比三家”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2.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货比三家”的含义。
2. 如何进行“货比三家”。
3. “货比三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货比三家”的含义,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货比三家”进行理性消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展示。
2. 学具:计算器、购物清单、价格标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货比三家”的概念。
2. 新课内容:讲解“货比三家”的含义、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货比三家”的好处。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货比三家”的实践操作,体验购物过程。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货比三家2. 主体部分:含义、方法、应用3. 案例:具体案例分析4. 实践操作:分组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关于“货比三家”的知识点填空。
2. 选择题:判断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货比三家”。
3. 议论文:谈谈你对“货比三家”的看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货比三家”的含义和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货比三家”的重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货比三家”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商家同一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价格会有差异,从而引出“货比三家”的重要性。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一、背景与目的
在商业世界中,“货比三家”是一种常见的购买策略,意在通过比较不同供应商或商家的产品或服务,以找到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在我最近的教学中,我重点介绍了这一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一策略,提高自己的消费决策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货比三家”的概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式。
首先,我通过实例向学生解释了“货比三家”的含义和重要性。
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过程中比较不同产品或服务的场景。
此外,我还布置了一些实际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真正体验“货比三家”的过程。
三、学生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货比三家”的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完成任务,并对自己的消费决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次学习,他们明白了在购物时应该更加谨慎,并注重比较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性价比。
四、问题与改进
虽然整体上学生对“货比三家”的理解有所加深,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过于关注价格,而忽略了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强调全面比较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关注产品的综合价值。
五、结语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成为更明智的消费者。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寻求改进和突破,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货比三家》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货比三家》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1这是一节新授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比较两个数或三个数的大小。
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且引导他们了解了情境图上的意思,学生说出了,小女孩为什么要货比三家,因为要到最便宜的商店买东西,所以,学生就明白了学习的任务,我们要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
学生了解了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比较,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的学生交流,然后进行了汇报。
但是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并不是积极的,汇报交流的方法也不是很好,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在说。
后来我让学生进行汇报,然后,学生说出了几种方法,有把4.9元变成4元9角,把5.1元变成了5元3角,然后来比较,就可以看出来,4元9角小于5元3角。
学生还说出了用4.9元和5。
.1元中间的数就是5元,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这样就可以知道结果了。
后来,我也向学生推荐了一种方法,就是当两个小数比较的时候,以小数点为界线,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哪个大,那个小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一样,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的数,这样一位一位的比较,就可以比较出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比较积极的看待问题,但是,我发现学生的坚持性还不够好,到后来的听课状态也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教师要有各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努力的使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听课上。
对于方法的寻找,学生找的比较多,但是在叙述的时候,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吃力,有的学生听别人说完了一遍后,还是不能自己独立说出方法,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应该想办法帮助提高。
三年级的学生,语言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对于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道理的叙述应该加强,特别对学生的听说能力,仔细倾听的习惯也要着重培养。
三年级数学上册八认识小数货比三家教学反思北师大版
精品资料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要建立小数大小的初步认识。
在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自己的购物经验,交流比较两个小数(价格)大小的多种方法:既可以把两个小数都改写为几元几角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整数为中介,通过它间接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切忌把成人认为更简单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更简单的方法可能也更理性、更抽象,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不良后果,如果更简单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那应该鼓励。
在进一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提出“去哪个文具店买橡皮便宜”的问题,它涉及到比较3个小数的大小,要找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更具有挑战性。
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再引导他们体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的策略,即先比较其中两个数的大小,再拿其中较小的数与第三个数比较,就能找出最小的小数。
经历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体验进行有条理地数学思考的过程。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货比三家》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小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在课程开始前先有整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引入课题,学生很容易的做出正确答案,然后板书一个小数让学生尝试解答(如4.12○5.38)调起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给出各种答案,但也有错误存在,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否定他们,也没立刻给出正确答案,采取慢慢引导的方式,在每个小数后面加“元”,让他们说出加元后各小数的意义进行比较。
(师:4.12元○5.38元生:四元一角两分五元三角八分)学生很容易给出答案,并且很统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之后把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整数部分不同,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比较和课堂练习。
在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比较上,根据学生爱表现的特性,先让学生讨论发现规律,然后在班级交流,形成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最后教师给出指导点评。
当整数部分不同时,只找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不管,整数大的小数大,学生很容易记忆并掌握,之后同题型练习,期间教师的语言和练习节奏是很重要的因素,学生大多不喜欢在沉闷环境中练习,教师应该控制节奏,引导学生,学生也想和老师成朋友,不是“师授生学”的模式,教师在语言上可以采取一些诙谐语言,比如在练习题目是说:“同学们,注意了教师要给你们挖坑了,看谁会掉进去,同学们小数点藏猫猫了,谁能正确点出小数点等”这一下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学习动力十足,积极性很高涨。
在语言节奏上,有力干脆得话语影响做题节奏和正确率,一和同学们一起找出整数部分,并用画圈圈的方式形象比较。
课堂上有效的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提高了他们的兴奋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比较时,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出部分题目,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并解答(4.8○4.2),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学生自己总结做题方法,并练习解答,达到预期目的。
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小数点后的第一位,第一位大的小数大,之后依次类推。
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并寻找解题方法,正确率很高。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在元、角、分的背景下,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本节课有以下的亮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方法的多样性,感悟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联系在一起。
练习形式多样丰富,层层递进,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语言干脆、利索、精炼,板书设计简洁明了。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有以下可改进之处。
1.非线性教学模式中,应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取或提炼一两个核心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简单的问题其实在分享过程中基本都解决了。
教学过程中比较橡皮的价钱是在探究了铅笔盒价钱比较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比较方法,在这里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而不是老师继续带着学。
教师引导过多,学生回答时,每到关键,我都忍不住插话,这时应该让学生说完,要相信学生,课堂的精彩之处往往就在这一关键时刻。
课后实践作业的素材选取还应符合育人导向性。
本节课的作业是
让学生调查零食价格,可以换成更好的调查对象,比如人的身高、体重等等这些也有小数部分的数据。
课后专家评课也引发了我一点思考:
课堂小结中,问学生你学到了什么,一般都只找两三个学生说, 但这两三个学生能代表全班的想法吗?如果让学生互相讨论或写出自己的收获,课堂时间可能不足以这项完成任务。
是否可以减少一个练习,让学生多一点时间总结自己的收获更好呢?通过以上反思,我会取精华、去糟粕,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展现属于自己的更优秀的课堂风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8 货比三家教案与反思精品
8.2 货比三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樱落学校曾泽平
1.新华商店的文具盒4.9元每个,同样的在光明商店卖5.1元每个,去那个买便宜?
2.A、B、C三家文具店的尺子的价格分别为
3.63元3.36元3.65元,哪家的尺子最贵?
3.在〇里填上“>”、“<”或“=”。
2.65元〇1.88元
3.90元〇3.58元 6.05元〇6.10元
5.30元〇5.3元 7.05元〇7.50元 4.00元〇40.0元
4.甲商店的每瓶矿泉水1.8元,乙商店每瓶矿泉水2.1元,去哪家买
合算?
答案:1. 4.9元<5.1元新华商店便宜
2. 3.36元<3.63元<3.65元 C文具店最贵
3. > > < = < <
4. 1.8元<2.1元在甲商店买合算。
【素材积累】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有选择旧会有错误,有错误旧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
天下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课时 货比三家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货比三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目标】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在探索与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难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理解比较的方法。
难点:理解分子是1,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的道理。
复习师: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
时间(2分钟内)读出分数并说出其意义。
生:读出分数并说出其意义新授师: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创设情境:今天早餐时妈妈买了两张相同大小的饼,并且把两张饼都平均分成了4份。
妈妈吃了其中一张饼的一份,妈妈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生:师:小明吃了另一张饼的2份,那小明吃了另一张饼的几分之几?生:师:他们谁吃的比较多呢?生:小明4142师:你们是怎么比较出来小明吃得多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下面同学们就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试试看是怎么比较出来的?生:折并涂师:好了吗?生:好了!师: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与同桌说想法。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生:我把这两块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妈妈我涂上了1份,小明我涂上了2份。
2份的面积大于1份的面积,所以师: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生:是!师:接下来就用你手中的纸折出你想要的一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生:折师:谁愿意来展示?生:我把这两张纸平均分成6份,其中一张纸涂上2份,另一张纸涂上3份。
通过观察我发现3份所占的面积大于2份所占的面积,所以我得出 师:板书师:谁还想展示?生:我把这两张纸平均分成8份,其中一张纸涂上3份,另一张纸涂上5份。
通过观察我发现5份所占的面积大于3份所占的面积,所以我得出师:你们说得真好,请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最新
《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货比三家”,要建立小数大小的初步认识。
在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自己的购物经验,交流比较两个小数(价格)大小的多种方法:既可以把两个小数都改写为几元几角后比较它们的大小;也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整数为中介,通过它间接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切忌把成人认为更简单的方法强加给学生,更简单的方法可能也更理性、更抽象,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不良后果,如果更简单的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那应该鼓励。
在进一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提出“去哪个文具店买橡皮便宜”的问题,它涉及到比较3个小数的大小,要找出其中最小的一个,更具有挑战性。
这个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再引导他们体会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的策略,即先比较其中两个数的大小,再拿其中较小的数与第三个数比较,就能找出最小的小数。
经历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体验进行有条理地数学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