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本文讲了张骞开辟丝绸 之路的意义和过程,表现了 张骞伟大的爱国情怀和强烈 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 找出能体现中国丝绸在国外有很 高的知名度的词语和句子。
从那以后,华丽的中国丝 绸在欧洲各国出了名。
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二、学习3―4自然段:
默读课文5—8自然段
思考: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 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面对的, 用“——”画出来。
2、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的十一年里做了 些什么?
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的 十一年里做了:放牧牛羊、 学匈奴话、默记地形、道路、 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 分布情况。
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 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 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 年”等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张骞在对西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敢于领命前往。在被匈奴扣留期间,他忍 辱负重,不忘使命,最终凭机智逃脱,抵 达目的地。回国后还带回了大量的西域各 国的地理、物产、军事知识。所以说张骞 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课文主要写张骞和丝绸之路的故事, 为什么还写恺撒大帝看戏?
因为写恺撒大帝看戏的 故事,不但能吸引读者,而 且能使读者了解中国丝绸在 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读者 的民族自豪感。
1、欧洲的罗马帝国在中国的什么位置?
2、由我国去罗马帝国的路到底是一条什么样 的路?
3、那样一条危险的、远隔千里的道路是 谁开辟的呢?说说“开辟”和“修建” 的区别。 哪句话在写?哪些自然段又在详写?
那么,中国丝绸究竟是 怎么运到欧洲去的呢?
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
过渡段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丝绸之路的 知名度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 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 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 了起来,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师设疑:
答两
维勒
个问
“看来维勒人工合 个问题。 首 先 人 工 题。籍此自
成尿素
合成
学获
的事实打破了有机
尿 素 的 史 得的新知,
物和无
实对
教师
机物分类的原有 的
本义,
学 生 进 行 适时的指引
科学
易于
那么现代划分它 们
的依据
素养熏陶。 激起学生探

究有
又是什么呢?”
为 激 发 学 机物到底是
生探
②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 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 路呀!中” 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
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 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 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 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 条“伟大的路”。
氛围
片:
利于学生寻 6 张食物
找并

有“有
听教师介 绍老
学 生 的 求 求知欲望。 知欲
百姓因分 望,使他 机物”和“无
不清 机物” 字样
们认
有机物和 识 到 学 科
的垃圾分类筒,

无机
知识
原因是市民不知 圾的原因 。 生 活 的


机物与 无机物的区别,
要性。
而 非环保
环保意识差)。
引出 课题
并板书(见板书
设 计)。
设问:请同学们 根
查阅西药 通过收集、 预估生收集 PPT 幻灯
的药

到的
片:
品说明书 , 阅 药 品 有机物组成 探究活动

说 明书 元素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公元前138年,一个名叫张骞的使者打通了这条陆路交通要道。

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这条东西通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

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广义上丝路的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段至法国、荷兰。

通过海路还可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赏析《丝绸之路》是一篇描绘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的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章开篇以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为引子,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

接着,文章通过叙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

这一部分的描写生动具体,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张骞勇敢探索的精神和丝绸之路开辟的艰辛。

在描绘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时,文章通过描绘商旅不绝、驼铃声声的生动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丝绸之路上。

同时,文章也展现了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谊与发展。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生动,叙事清晰,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丝绸之路的历史魅力和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还能够感受到古代中国人民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知识点与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知识点与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知识点与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一、《丝绸之路》篇知识点1. 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篇主要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重要性。

学生需要了解丝绸之路是什么,它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2. 交通工具的发展在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中,文章还讲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

学生需要掌握关于马车,马匹和长途旅行的知识。

3. 物品的流通丝绸之路是一个贸易通道,物品在这里得以流通。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贸易往来中的重要物品,如丝绸、茶叶、瓷器等,并了解它们的来源地和流通情况。

4. 不同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学生通过文章可以了解汉唐的文化与中亚地区、印度、欧洲等地的文化进行了交流,形成了独特而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景线。

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1. 第一单元:《听妈妈讲故事》这一单元主要教授学生阅读和欣赏故事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知识。

此外,它还强化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第二单元:《我是一片云》此单元主要讲述云的形态、变化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观察云的变化,学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了解了与之相关的知识,增加了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3. 第三单元:《秧歌》这一单元主要教授学生关于秧歌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知识。

学生可以了解到秧歌舞蹈的起源、发展,以及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4. 第四单元:《养鹅》此单元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了解养殖鹅的过程和技术,进一步增加了对饲养小动物的认识。

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章了解鹅的特点和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 第五单元:《与动物有关的节日》这一单元让学生了解与动物有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学生可以了解到与动物联系紧密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民俗,增强了对民俗文化的认知。

6. 第六单元:《火把节》此单元介绍了火把节的起源和发展。

学生可以了解火把节的相关知识,如节日的起源、意义、习俗等,了解节日文化的内涵,促进情感交流和文化认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通用10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通用10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丝绸之路》教案篇1目的: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拓的意义。

体会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英勇、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理解课文写作方法及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纪实: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参军行》。

)师: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

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思之意。

老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师:让我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生开火车读。

)师:你们不但读准了生字词,还读准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错的字。

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呢?生:我从第4自然段感受到这是一条商路。

课本中写到“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师:读书很认真,是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断。

生:这是一条长路。

课文中写到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我去过北京,北京间隔哈尔滨约1 300公里。

师:怎么去的?生:乘飞机,用了一个多小时,那就算乘飞机也得需要6个多小时,这是一条长路啊!师:可以联络生活实际谈体会。

(课件出示汉朝地图。

)你们看,这是一幅汉朝的地图,从都城长安出发,过敦煌,出玉门关,经楼兰,跃葱岭,到大月氏、大夏,到达地中海沿岸,几经辗转,到达安息、古罗马,这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

人教版小学语文《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丝绸之路》课文原文及赏析《丝绸之路》原文:很久很久以前,我国的汉朝有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

他带着一批人,骑着骆驼,翻过高山,越过沙漠,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在那条路上,商人们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一路向西,穿越沙漠,翻过高山,经过草原,到达中亚、西亚,甚至远至欧洲。

而回来的时候,他们又带来了葡萄、石榴、胡萝卜、玻璃器皿等外国的特产。

这条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

通过这条路,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传到了西方,而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文化也通过这条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纽带,把东方和西方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赏析:《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其在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课文通过描绘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同时,这也揭示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艰难过程。

其次,课文详细描述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

商人们携带的中国商品和带回的外国特产,展示了丝绸之路作为贸易之路的繁荣景象。

而四大发明和外来文化的传播,则体现了丝绸之路作为文化交流之路的重要作用。

最后,课文将丝绸之路比喻为一条闪闪发光的纽带,形象地表达了丝绸之路对于连接东西方、促进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意义。

这一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哲理。

总的来说,《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让小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同时,课文也寓教于乐,激发了小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件PPT精品ppt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课件PPT精品ppt课件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矗立 戎装 鸵鸟 匕首
守候 贸易 芝麻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 的一样。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 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 异,非常生动逼真。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 大。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 显得极有声势。万余大军,边境守候,充分反映 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 出使大月氏,中途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公 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孙, 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今巴 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 特里亚)、安息(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司马迁《史 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 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 在我国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丝绸之路 已有南北两道。公元3世纪以前,天山以南两道,以南道 较为繁荣。公元3世纪至5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天 山以北的通道最为昌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 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的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的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的知识点
 1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当代作家,以编着文献图书而着名,编着了《世界五千年》(二)和(五)、《天翻地覆三十年》(二)、《巴黎公社的故事》、《十月革命的炮声》、《人类的故事》等。

 2相关背景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vonRichthofen)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3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写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与中国经贸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4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写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与中国经贸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5中心句
 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

四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精选9篇)

四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精选9篇)

四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精选9篇)四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7个生字、会认的10个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并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一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

(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评议。

)三、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

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2.全班交流。

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4)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我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习3―7自然段: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四年级语文《丝绸之路》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传统文化《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四年级传统文化《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四年级传统文化《丝绸之路》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1.2 引导学生关注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1.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2.1 教师讲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途经的重要城市。

2.2 学生通过地图跟随教师的讲解,了解丝绸之路的路线。

2.3 学生能够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途经的主要城市。

第三章:丝绸之路的主要货物和商品3.1 教师介绍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和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等。

3.2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解丝绸之路上的货物和商品。

3.3 学生能够列举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和商品。

第四章: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4.1 教师讲解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如佛教、音乐、绘画等。

4.2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4.3 学生能够说出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丝绸之路的现代意义5.1 教师讲解丝绸之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如经济带、文化交流等。

5.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丝绸之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5.3 学生能够说出丝绸之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第六章:丝绸之路的历史人物6.1 教师介绍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张骞、班超、玄奘等。

6.2 学生通过图片和故事了解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6.3 学生能够说出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第七章:丝绸之路的故事与传说7.1 教师讲述丝绸之路上的经典故事与传说,如《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

7.2 学生通过听故事,了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内涵和风情。

7.3 学生能够复述至少一个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或传说。

第八章:丝绸之路的艺术与建筑8.1 教师介绍丝绸之路沿线的艺术与建筑特点,如佛教艺术、壁画、土塔等。

8.2 学生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解丝绸之路的艺术与建筑风格。

8.3 学生能够描述丝绸之路沿线的艺术与建筑特点。

小学语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学语文《丝绸之路》教案设计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1. 部分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以图片或故事形式引入丝绸之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生字词做标记。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解释课文中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4. 课堂练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丝绸之路对中华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与家长分享学习心得。

2. 拓展作业:学生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分享环节:评价学生在拓展作业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课后,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1ppt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1ppt课件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
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
知道了些什么?

liè xiōng fǔ lǔ
jiān
剧场 恶劣 匈奴 俘 虏 日夜兼程
畅通无阻 时髦
pì 偏僻
yù 西域
冰雪覆盖
融洽相处
白雪皑皑
琼瑶仙境
煎熬
恐怖
绚丽夺目 目瞪口呆 赞不绝口 日夜兼程 不露声色 畅通无阻 马不停蹄 人迹罕至 寡不敌众 白雪皑皑 目不转睛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自由读1、2自然 段,◆思考:你从这两个 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体会到什么?
二、学习3―7自然段:
默读课文3―7自然段 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

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 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
敦煌莫高窟
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胡琴胡椒蚕豆胡豆
胡瓜(黄瓜)
核 桃
洋葱
胡蒜
胡葱
丝路作用 沟通亚欧两大洲,促进
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毛皮、香料、药材、珠宝、蔬菜、瓜果……
玻璃器皿、魔术、音乐、舞蹈、宗教……
西
丝绸之路

友谊 之 纽带

方 丝绸、陶瓷、铁器、漆器、茶叶……
重走古丝路
土耳其
帕米尔高原
意大利
中亚 西域
敦煌
伊朗
阿富汗
印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分南北两路:
北路:从玉门关出发,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
南路:从阳关出发,经过西域、中亚,到达安息(波斯,
今伊朗)和大秦(今罗马),另一路则到达印度.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丝绸之路》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丝绸之路》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冶铁技术、蚕桑技术、四大发明……
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路作用 沟通亚欧两大洲,促进
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毛皮、香料、药材、珠宝、蔬菜、瓜果……
魔术、音乐、舞蹈、宗教……
西


友谊 之 纽带

丝绸、陶瓷、铁器、漆器、……
冶铁技术、蚕桑技术、四大发明……
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 年分明是一 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 个形象回味 一下:“其间……”
3、指导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
的真同又他

人可时是是 物谓又一一
----
也中是个个
翦。国一天冒
伯 历员才险
赞 史战的家

上将外,
出,交
类家
拔,

重走古丝路
土耳其 帕米尔高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意大利
中亚 西域
敦煌
伊朗
阿富汗
印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分南北两路:
北路:从玉门关出发,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
南路:从阳关出发,经过西域、中亚,到达安息(波斯,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与历史对话
在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哪方受到 的影响大?从中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谈古论今 ○
新亚欧大陆桥
古代丝绸之路
酒泉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

《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丝绸之路》课文原文《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以下店铺为大家介绍《丝绸之路》课文原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

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公元前115年,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

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士兵们循着铃声望去,远处出现了一支骆驼队,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了命令。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

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中国使者从骑着的骆驼上下来,右手高擎节杖,满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

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远迎。

我是博望侯张骞的副使,谨代表大汉皇帝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敬!”将军还礼表示感谢。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说道:“这是大汉皇帝敬赠安息国国王陛下的一点薄礼。

”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

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盼望已久的大汉使者终于到了!我谨代表安息国国王陛下,向大汉皇帝的.使者赠礼。

”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两个大礼盒。

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丝绸之路》课件PPTPPT、优质教学课件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 命出使大月氏,中途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 孙,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 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 (巴克特里亚)、安息(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司马 迁《史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 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从公元前2世纪 开始,在我国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丝 绸之路已有南北两道。公元3世纪以前,天山以南两道, 以南道较为繁荣。公元3世纪至5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 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为昌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 汉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 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 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中国从中亚以 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 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 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 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从西域 和伊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琵琶、筚篥等乐 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技艺。安息和罗马 的毛织品、玻璃也源源东来。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丝绸之路》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施怡妮教材分析与教学方法:《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十单元“路”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既是对丝绸之路的说明,也是为张骞做传,所以既有历史地理资料,也有对人物的概述描写,课文比较冗长深奥,语言简练概括性强,大量书面语学生不大熟悉,加之时代背景距离学生太远,学生较难理解。

依据本文特点,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资料辅助学习的方法,先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到“百度”搜索查阅有关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了解一些历史、地理等背景知识;教师再于课堂教学中巧用相关资料渗透其中,以帮学生更好地走近历史,走进文本。

同时为了做到长文短教,宜采用直奔中心的教学方法,紧扣“历尽千难万险”这一关键词语,让学生在重点突出、简单清晰的教学过程中品词析句,理解课文,领悟对人生奠基有价值的思想素养。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解词句、学习课文的方法,并开始学写批注笔记,也具备了一些自主探究、与人合作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学法指导:1、学会利用“百度”搜索整理资料。

2、继续培养写摘录和批注笔记的能力。

3、学会想象和创新。

4、学会语言表达和运用。

5、学会以朗读促理解。

设计理念: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坚守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追求快乐简单、扎实有效、语文味十足的原生态课堂,借教材的阶梯引领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使其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慢慢得到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和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学习张骞忠贞爱国,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树立开放、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观念。

4、继续培养学生写摘录和批注笔记的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想象、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5—9自然段的学习,了解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学习张骞忠贞爱国,百折不挠的精神;了解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到“百度”中搜索、阅读张骞与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一套(借助百度搜索而来的录像、图文资料,紧扣本文教学目标制作而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走近丝绸之路课时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清脉络,学习第一、二段,初步感知丝绸之路路途遥远,一路上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3、培养学生写摘录和批注笔记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想象等能力。

一、品味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简介张骞与丝绸之路。

(出示课件)【百度搜索】张骞的图文简介/view/35602.htm丝绸之路的图文简介/view/1239.htm2、利用课后小“金钥匙”指导学生如何品味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掌握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理清脉络,学习一、二段1、学习第一段(1—3自然段),了解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

初步感知丝绸之路路途遥远,一路上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重点抓住第三自然段进行学法渗透,为下节课第三段的学习搭桥铺路。

2、学习第二段(第4自然段),借助地图了解丝绸之路起止点和地理位置,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出示课件)【百度搜索】丝绸之路的地图/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B%BF%B3%F1% D6%AE%C2%B7%B5%C4%B5%D8%CD%BC&in=32547&cl=2&lm=-1&pn=0&rn=1&di=4706344230&ln=200 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3、这两段话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绚丽夺目、目瞪口呆、目不转睛、赞不绝口、茫无边际、时髦、偏僻、横贯、辗转)结合在其中理解体会,相机进行摘录、写批注和朗读训练的指导。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五、布置作业: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语文天地的“日积月累”摘录有关词句,补充自己的摘录笔记。

2、利用“百度”收集整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以及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第一课时的设计意图:将教学目标和侧重点放在掌握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上,以便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走进丝绸之路课时目标:1、通过学习第三段(5—9自然段),重点了解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历尽了千难万险,并了解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学习张骞忠贞爱国,百折不挠的精神。

2、培养学生品词析句、动手写批注、想像、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以及利用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一、榜文引路,复习导入1、出示一张西汉的榜文来复习导入(榜文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提炼),让学生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抓住“历尽千难万险”这个重点词,展开新课的教学。

(设计意图:以新颖的榜文形式导入,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直入中心,细读文本(一)精读第5—7自然段1、出示阅读金钥匙:a、默读第5—7自然段,找找哪些语句具体描写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历尽千难万险”,用()标出来。

b、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深深打动了你,请在它旁边简要地写上你的体会。

2、同桌合作,探讨补充。

3、全班交流,品读感悟。

句子一:他带着一百多人出发,渡过黄河,进入浩瀚的沙漠。

他们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想躲开剽悍的匈奴骑兵。

但还是不幸被匈奴骑兵发现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浩瀚的沙漠”、“寡不敌众”、“日夜兼程”等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借助图片理解“浩瀚”的意思,你能给“浩瀚”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吗?③借助图片理解“剽悍”和“寡不敌众”的意思。

④指导二次批注:这一路的艰险和劳累难道张骞不知道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你感受到这是个怎样的张骞?让学生把新体会补充在第五自然段的空白处。

(出示课件)【百度搜索】浩瀚的沙漠图/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B3%C4%AE&i n=7070&cl=&lm=-1&pn=0&rn=1&di=49040238945&ln=2000&fr=&fmq=&ic=&s=&se=&sme=0&tab= &width=&height=&face=#pn478剽悍的匈奴骑兵图/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D9%C5%AB% C6%EF%B1%F8&in=28745&cl=2&lm=-1&pn=41&rn=1&di=4709097726&ln=2000&fr=&fmq=&ic=0&s =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⑤指导朗读这个句子,从中体会张骞的勇敢无畏。

句子二: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举一动都受人暗中监视。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软禁”、“监视”、“一举一动”、“十一年”等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理解“一举一动”的意思。

③在十一年漫长的时间里张骞还会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诱惑呢,课文没有具体写,谁能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给大家讲讲?【百度搜索】张骞被软禁的文字资料/question/21623857.html 师:瞧,利用课前收集的一些相关资料也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④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张骞怎么做呢?出示句子“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和匈奴牧人融洽相处……他们在一个黑夜里逃走了”进行理解品析。

a、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句①:“他等待着,准备着。

”句②:“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b、相机指导二次批注:从这儿你又体会到这是个怎样的张骞?把这些新的体会补充在第六自然段的空白处。

c、创设语言情景三次引读句子“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他们在一个黑夜里逃走了”,深入体会张骞的爱国与机智。

句子三: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

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

①引导学生抓住“马不停蹄”、“人迹罕至”、“煎熬”、“白雪皑皑”、“终于”等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借助图片感受张骞一行人要走过荒原、沙漠、雪山,一路上真是凶险万分、困难重重。

(出示课件)【百度搜索】荒原图/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B3%C4%AE&i n=7070&cl=&lm=-1&pn=0&rn=1&di=49040238945&ln=2000&fr=&fmq=&ic=&s=&se=&sme=0&tab= &width=&height=&face=#pn323沙漠图/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B3%C4%AE&i n=7070&cl=&lm=-1&pn=0&rn=1&di=49040238945&ln=2000&fr=&fmq=&ic=&s=&se=&sme=0&tab= &width=&height=&face=#pn478雪山图/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1%A9%C9%BD& in=32082&cl=2&lm=-1&pn=25&rn=1&di=19051846530&ln=2000&fr=&fmq=&ic=0&s=0&se=1&sme =0&tab=&width=&height=&face=0#pn30③出示句式训练:他们忍受着,忍受着……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