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中的“无言”说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庄子》语言风格、结构及表现手法对汉赋的影响-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庄子》语言风格、结构及表现手法对汉赋的影响-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庄子》语言风格、结构及表现手法对汉赋的影响-古代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这一文体产生影响的,除了诗经、楚辞,还有战国纵横驰骋之文和先秦诸子百家作品。

《庄子》在语言风格、结构特征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均对汉赋艺术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 汉赋; 写作艺术;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汉赋作为一代之文学,承续《诗经》,仿拟《楚辞》,并广采先秦百家之长。

而在诸子散文中,又以《庄子》的影响尤为深远,学界已对其思想内容有了深度挖掘,但对其艺术风格未曾专门研究。

基于此,笔者拟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文本为分析基础,尝试探讨《庄子》在语言风格、结构特征和表现手法三方面对汉赋艺术的影响,以求较为全面的论述。

一、语言风格汉赋的语言风格中最为显着的特征是行文中常堆砌华丽的词藻,惯用生僻的字眼以及大量使用整齐的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恰如刘勰所言:赋者,铺也。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赋中的骚体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

而汉赋中更为盛行的散体赋的语言风格却不尽于此,韵散结合之下,散文的意味要重一些。

《庄子》的影响,使汉赋的语言风格添了几分磅礴气势而又挥洒自如。

诚然,《庄子》的语言一向被称作如、恣意,但它亦有恢宏壮阔的一面,汉代辞赋家们便在此处加以继承、发扬,被捕捉到取法于此的痕迹。

在《齐物论》中有一段词句是这样描写风的: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再看汉赋大家枚乘的代表作《七发》中有一段词句是这样描写在广陵曲江观涛之景的: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老庄“道言”观及其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老庄“道言”观及其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道) ( 为天地根。 ( 老子》 ”《 六章 )“ 夫道 , 有情有 信, 无为无形 ; 可传而不可受 , 可得而不可见 ; 自本
不足 性势 必会 减 弱 它 传情 达 意 的功 能 。对 此 , 黑
格尔在《 哲学史讲演录》 中也有 明确表述 : 语言 “ 在本质上只是表达那一般 的普遍观念 ; 而人们所 指谓 的却 是特 殊 的 、 个别 者 。因此 , 人们 对于 自己 所指 谓 的东西 , 不 能在 语 言 中来 说 的 。 [ 这 就 是 ”4 是说语言符号的一般性和概括性很难精确地传情 达 意 , 维情感 的丰 富无 限性 难 以用 单一 有 限 的 思 语言符号精确地传达 出来 , 所以“ 只可意会 , 不可 言传 ” 而 “ 言 可 意 , 而 愈 疏 ” 《 子 ・则 , 可 言 (庄 阳》 。总之, )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所具有 的约
“ 道言” 真实可信 , 那么老庄又是用什么方式言说
不 可 言说 的 “ ” 道 ?老 庄 的 道 “ 与 不 言 ” 间 的 言 之
背后是否有着更深刻的理论渊源?这种深刻的思 想理论又可能对中国古代直至近代文论产生怎样 的影 响 ?本 文 试 图 回答 这 些 问 题 并 探 讨 道 家 以
关键词 :老庄 ;道言观 ;影响
中图分类号 :I 6 O 2 .9 o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0 4 3 (0 1 0 — 0 9 o 0 3— 7 0 2 1 ) 6 0 2 一 6
老庄 一 方 面著 书立 说 , 肆 “ 大 言道 ” 另 一 方 , 面 又说 “ 道不 可言 ” 这 不是 自相 矛 盾 么 ?如 果 真 , 的 是“ 不 可 言 , 而 非 也 ” 那 又 是 什 么 原 因 造 道 言 , 成 的 呢? 而 如 果 老 子 五 千 , 子 内 、 、 篇 的 庄 外 杂

庄子散文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庄子散文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一、《庄子》的艺术特色‎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一寓言为广‎”(《天下》)。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

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去。

《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而“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重言和卮言‎也都可以视‎之为“寓言”。

《庄子》一书中寓言‎有二百多个‎。

大量运用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如《逍遥游》用大量笔墨‎、寓言来铺张‎渲染鲲鹏展‎翅到列子御‎风而行,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有待‎逍遥来衬托‎、烘托至人的‎无待逍遥。

《庄子》一书虽然看‎似是断断续‎续的一个一‎个独立的寓‎言,然而寓言之‎间并非没有‎关联,而是存在着‎内在结构上‎的联系的。

《庄子》文章以明确‎的内在主旨‎作统领,通过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的寓言进‎行说理,使文章充满‎浪漫色彩,具有说服力‎、感染力。

《庄子》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寓‎言的数量庞‎大,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

这些形象可‎人,可物,甚至可以是‎无生命的意‎念,各种各样,特征鲜明。

其想象虚构‎奇幻异常、变化万千、大胆夸张,恢诡谲怪。

如《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化而为鹏;《至乐》中骷髅论道‎,《齐物论》中庄周梦蝶‎。

想象奇特恣‎肆,伟大丰富。

《庄子》用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表达其‎哲学思想,使其形成了‎“寓真于诞,寓实于玄”的艺术特征‎,构成了瑰玮‎奇谲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的艺术效果‎。

《庄子》的文学成就‎还表现在它‎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上,即所谓“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庄子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学

庄子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学

庄子哲学思想与中国文学一、得意忘言在西方哲学中,语言是创立世界的魔法,《圣经·创世记》中,世界就是被上帝“说”出来的存在——“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是语言,使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从混沌走向清晰。

而“沉默”、“无言”于中国哲学似乎具有非凡的意义,比如,老子认为“大言不辩”,庄子主张“得意忘言”;甚至儒家的圣人孔子也告诉弟子子贡“予欲无言”。

因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如果自然天道是沉默无言的,那么,对“道”的追求也就必然是对这种沉默无言的学习和模仿。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得道的中国哲人,给后人留下的总是一副沉默深邃的面孔。

对于中国哲学来说,一方面,道的无言要求人归于沉默,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借助语言,来表现“道”。

积极的沉默是不言之言,是以“不言”的姿态来形成言说的神韵,而传达无尽之意于言外。

庄子就是用一个个奇思妙想的寓言传达了自己的无穷哲思。

学习庄子,领会庄子,也要忘记庄子的文字,而体悟其精神。

只有抛弃了语言和文字对人思想的束缚,才能获得心灵的逍遥游。

1、庄子一辈子没说过话庄子说,我一辈子说了那么多的话,但是……,其实,我没有说过一句话。

庄子说他一辈子没有说过一句话,是让我们忘记语言的技巧,而用心去领会自然之美、宇宙之大、人生之如春夏秋冬——真正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

2、著名辩士公孙龙逃跑了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真正的宏大、广阔是不必言说也不可言说的,就像天、地养育万物的恩德。

反之,巧言令色则是可鄙的。

公孙龙是战国时著名的名辩家,也是个好学的人。

有一次,他特意去听庄子讲“道”,听了后却迷惑不解,就向魏公子牟问道:“我从年少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古代圣王的主张,长大以后懂得了仁义的道理。

我有许多别人都没有的本事,能把事物的不同与相同混而为一,能够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把不应认可的看做是合宜的。

我能够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还能使众多善辩之口理屈词穷。

我自以为是最为通达、聪明的了。

庄子的自然论及其对中国文化批评史的影响

庄子的自然论及其对中国文化批评史的影响

庄子的自然论及其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影响庄子将“道”看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范畴,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宇宙由“道”而生,“道”生万物,而“道”又在物中,一草一木,一水一石皆有其道。

“道”是“自古以固存”,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又无处不在。

庄子的“齐物”思想认为世间万物是齐一,没有分别,物我一体,物我交合。

因此庄子反对人为造作,崇尚自然之美,认为人力雕琢的东西反而会破坏审美。

因为“言不尽意”,所以“圣人行不言之教”,语言表达的只是具体情感思维的一部分,言语不能把“意”完全说出来。

精神境界无法言传,自由无拘束的思想吓得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即“言有尽而意无穷”。

庄子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封建时期的各方面,从先秦时代的道家学说到两晋南北朝的玄学思想至唐宋明清时期围绕于文学作品中的隐逸氛围,艺术审美的“境界说”、,乃至其后宣扬的文学创作手法——独抒性灵一说,都是受到了庄子学说的熏染,庄子的自然论对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齐物论》中,庄子将音乐分为三类,即“人籁”、“地籁”和“天籁”,“人籁”是人力而成,借助乐器发出的声音;“地籁”是自然万物和各种洞窍借助风的力量发出的自然之音,而最高级最难得的就是“天籁”,它比凭借任何外力,完全是自然而然产生,庄子认为这种声音才是最美的声音,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庄子有关审美思想都是贴近自然生成而无矫然造作。

明代袁宏道曾说好诗应当“情真而语直”,公安派认为做文章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艺术境界上要求有自然化工之美,反对有任何的人工痕迹,正是与庄子对自然之美的审美方式同源,是发乎自然的延续。

无论写作诗画,文章乃是人的心灵的外在物质表现,最佳的艺术作品均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率自然,不加堆砌。

性灵说对自然之美的推崇,不拘于俗的创作手法正是自然论的体现,其对本真的追求与本质的向往不正契合道家道法自然的精神,返璞归真的心灵追求。

“真”是“性灵说”的灵魂。

浅论庄子“得意忘言”的美学价值

浅论庄子“得意忘言”的美学价值

浅论庄子的“得意忘言”的审美价值摘要:庄子认为“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在表达上自身的局限性。

“得意而忘言”的提出,对中国古典文学、诗学、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得意忘言”还从欣赏的角度对接受者捕捉“言外之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可谓是我国古代的“接受美学”。

关键词:庄子得意忘言接受美学一庄子是个“能说会道”的人,其文风汪洋恣肆,横无际涯。

其自由的想象如旷野飞奔的野马,天际浩荡的长风;其瑰丽的辞藻如天边灿烂的云霞、长空璀璨的星辰。

但是,庄子也同老子一样,看到了“语言”、“言说”的局限。

第一,庄子以为:道(大自然)本身是无言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天何言哉?”(孔老夫子语)庄子也同样看来,无言是合于道的最高境界。

第二,他以为:道是人类的语言不可言说、无法企及的。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庄子齐物论》)“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庄子在宥》)认为“至道”是无可名状,难以言说的。

这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海德格尔的“真理是不可言说的”是一个意思。

第三,庄子在“言”与“意”的关系上,提出了“言不尽意”的思想。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

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天道》)庄子认为言不尽意,社会上因为看重语言把书籍流传下来,而语言不过是一堆皮毛、糟粕而已,真正的思想容是无法言传的。

庄子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乎!”(《庄子天道》)砍削车轮,动作慢了松缓而不坚固,动作快了涩滞而不入木。

庄子的得意忘言论及其影响

庄子的得意忘言论及其影响

“至道之精,窈窈 至道之精, 冥冥;至道之极, 冥冥;至道之极, 昏昏默默。 昏昏默默。” 庄子·在宥》 (《庄子·在宥》)
认为“至道” 认为“至道”是无可 名状, 名状,难以言说的
“道”的不可言说,不可名状,一方面说面,也说明了世界上有一些事物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世界上有一些事物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的, 即语言在表现事物时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即语言在表现事物时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谢谢观赏
姓名: 姓名:严祺文
学号: 学号:10220092202499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 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庄子·外物》 ——《庄子·外物》
庄子在此强调, 庄子在此强调,“言”的目的在于“得 的目的在于“ 本身并非“ 意”,但“言”本身并非“意”,它是 不能尽意的, 不能尽意的,然而它可以像筌蹄之帮助 人们获得鱼兔一样,可以帮助人们“ 人们获得鱼兔一样,可以帮助人们“得 在此起到了一种暗示、 意”。“言”在此起到了一种暗示、象 征的作用。 征的作用。
转变: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转变:“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已从哲学讨论 ”“得意忘言 演变为美学上的自觉追求。 演变为美学上的自觉追求。
庄子对言意关系的提出, 庄子对言意关系的提出,特别是言不尽 得意忘言理论的流行, 意,得意忘言理论的流行,对中国古代 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难以估 量的巨大影响。 量的巨大影响。 庄子的言意理论在魏晋被直接引入文 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 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 言外”的文学传统, 言外”的文学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庄子》中的“无言”说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论《庄子》中的“无言”说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而在 关 于 语 言 文 字 方 面 , 家 也 认 为 “ 言 ” 是 至 境 , 胜 于 拘 泥 于 形 式 的 “ 言” 道 无 才 远 有 。在 《 子 》 不 言 之 教 ” 理 论 基 础 之 老 “ 的 上 ,庄 子 》 一 步发 展 深 化 了道 家 “ 言” 说 , 主 张 散 见 于《 子 》 《 进 无 之 其 庄 各章 节 。《 子 》 “ 言 ” 本 意是 用 来 阐释 道 家 的 哲 庄 的 无 说 学理 念 , 在 无 意 间 触 及 到 了语 言 学 中的 言 意 关 系 问 题 , 通 过 与 后 来 的 玄 、 思 想 相 互 渗 透 影 响 , 中 国 古 代 文 学 创 作 及 但 又 佛 对 其 理 论 产 生 了深 刻 久远 的 影 响 , 而 形 成 了 注 重含 蓄 、 从 自然 、 言有 尽 而 意 无 穷的 中 国传 统 审 美观 念 。
1 无 言 与 道
“ “ ” 老 庄 哲 学 中非 常 重 要 的 概 念 。 老 庄 所 谓 的 “ ” 法 论 上 的不 可 知 论 。也 同样 有 这 种 极 端 的 倾 向 :夫 知 者 不 道 是 道 言者 不 知 。故 圣 人 行 不 言 之 教 。 道 不 可 致 , 不 可 至 。 德 ” 类 似 于 今 天所 说 的 物 质 运 行 的 普 遍 规 律 。 由 于 老 庄 的 “ ” 言 , 道 狗 人 ” 透 过 直 观 的现 象 直 接 深 入 到 抽 象 的 本 质 、 界 的本 原 , 受 甚 至 说 “ 不 以 善 吠 为 长 , 不 以 善 言 为 贤 过 分 贬 低 语 言 世 接 有 者不 易 被 理 解 、 握 , 时 也 给 阐 述 者 带 来 相 当 大 的 难 度 , 的 必 要 作 用 , 些 偏 激 。 把 同

浅论

浅论

淺論《莊子》中的“無言”說及其對古代文學的影響莊子,其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

天然勝於人為。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這是莊子無為思想在《莊子·逍遙游》中的集中體現。

《逍遙遊》當中,提到了許多物象,這些物象有的博大,有的渺小,而博大與渺小之間還有或直接或間接的對話。

從這些對話當中我們能夠發現,渺小是無法理解博大的,所謂博大也就是要讓渺小無法理解才能稱之為博大。

這些話語讓人讀起來似乎既消極又詭辯。

因此,在《莊子》中的精髓思想之一就是“無”。

而在關於語言文字,道家也認為“無言”才是至境,遠勝於拘泥於形式的“有言”。

在《老子》“言之教”的理論基礎上,《莊子》進一步發展深化了道家“無言”之說,其主張可見於莊子》各章節。

《莊子》的“無言”說本意是用來闡釋道家的理念,但在無意間觸及到了語言學中的言意關係問題,又通過與後來的玄、佛思想相互滲透影響,對創作及其理論產生了深刻久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了注重含蓄、自然、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中國傳統觀念。

無言還與參悟道之真諦相聯繫。

《莊子》認為言語是外在的,“道”是內在的,用言語來表述“道”是不能完全無障礙的,百分之百全部傳達清楚的。

如:“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為不神者求邪!”要悟道,就要不能被事物的表像所迷惑,應透過現象求其本質,有主張頓悟的直覺主義傾向,而頓悟是瞬間的靈光一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雖然這樣,也不是無道可循的,道家提供的悟道方式是通過“心齋”和“坐忘”的方式達到“虛靜”狀態。

只有形體清虛自守,無情寡欲,心境才能達到澄明空淨的境界,才能看清紛繁複雜的世間萬物的根本所在。

其實老莊提出“不言之教”的本義並不是針對教育方面的,而是與其“絕聖棄智”、“絕學無憂”的觀點相聯繫的,主張拋棄知識與學習,實際是由其虛無主義人生觀導向了方法論上的不可知論。

也同樣有這種極端的傾向:“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作者:赵丹来源:《牡丹》2017年第24期言意关系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其相对性和有限性,许多东西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这就是一种言说的痛苦。

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指既运用了语言,又传达出了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得意忘言”论的由来、内涵等的梳理,使人们更清晰地了解这一理论,以及它对于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一、言能否尽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语言到底能否准确表达人们想表达的意义呢?言意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言可以尽意吗?有人认为,言能尽意;有人认为,言不能尽意。

(一)言能尽意论1.孔子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

慎辞哉!’”孔子认为语言非常重要,能表达出人的感情,并举例晋伯取得成功就是凭借巧妙的言辞。

孔子还提出过“辞达而已矣”,认为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要适当、贴切、达意,其对言辞表达感情这一方面持非常肯定的态度。

2.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孟子也是主张言能尽意的。

他认为,语言能表达人的思想,只是牵涉到是否善于运用的问题,善于表达的人,可以运用简单浅显的语言表达悠远丰富的意思。

3.荀子《荀子·正名》曰:“君子之言,涉然而精,俛然而类,差差然而齐。

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

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舍之矣。

苟之,奸也。

故名足以指实,辞足以见极,则舍之矣。

”(二)言不尽意论1.老子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主张“不言之教”。

他们认为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准确表达思想。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认为真正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从语言学和解释学的角度论述庄子的言意之辩在文学上的意义

从语言学和解释学的角度论述庄子的言意之辩在文学上的意义

从语言学和解释学的角度论述庄子的言意之辩在文学上的意义言和意的关系语言作为载体是生“象”的(后来玄学家发展庄子的言意之辩的理论而加进言意之间的),象生意。

最高层次的意也是以最底层的语言词句为载体和根基而存在的。

但是语言本身就呈现为“物态”的东西而指向现实世界,受各种语义规则和逻辑的束缚,它的基本功能是指称客观世界的客体,即语言的所指功能(概念),具有与生俱来不可磨灭的“实体性”,这就注定了言与意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言因为意的无穷、丰富而有自己的独立价值;意在言的基础上生成,依附于言,故不可避免地染上言的工具性实体性,与自身的超脱,自由的状态相悖,因此,二者永远是一对充满动态斗争的矛盾体。

也产生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说。

在日常指称的状况下,语言处在“人——语言——世界”的关系中,人不得不首先关注现实存在,关注他命运所系、利益攸关的现实世界。

语言仅仅是中介,是人抵达现实世界的一个通道,一个窗口,是捕鱼的“筌”。

语言自身则处在世界的现实性和人的感性超脱的两极之间。

不免带有双方的色彩,既有受语义规则和逻辑束缚的物质外壳,又有能表达人的抽象思维的功能和召唤读者参与文学活动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功能。

中国古典文艺学很重视言和意的关系,先秦哲学家们敏锐地捕捉到言与意的内在矛盾,认识到语言传播知识的深刻局限,“言不尽意”的思想成为一时的共识。

当首推庄子。

首先,庄子认为语言相对于意义而言,表现力有限。

轮扁斫辐所表达的意义不在于贬低语言的功能,而在于强调意义的精微。

语言表意的极致是无言。

庄子倡导综合运用经验、语言之外的符号辅之以语言表意,对文学艺术的启发很大。

其次,庄子认为语言的功能在于表意。

对追求者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并非语言形式,而是意义索解。

庄子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外物》)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解释学的解释策略了。

庄子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语言,他只是消解了语言在表意过程中的显豁的身份,把阅读的核心指向意义。

试论《庄子》语言的美学意蕴

试论《庄子》语言的美学意蕴

试论《庄子》语言的美学意蕴内容摘要:《庄子》一书语言独具特色,不仅包含丰富的哲理意味,而且富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审美意味。

《庄子》崇尚模糊性的审美语言,传达不可言说的审美体验,追求无言独化的审美境界,丰富了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对中华民族审美趣味的形成有导源启流之功。

一、模糊性的审美语言《庄子天下》篇曰: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

以卮言为曼行,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这意味着由于天下黑暗污浊,所以不能用庄重严肃的言词来述说,只能不拘一格,或借寓言以寄意,推演事理;或引用先哲的话使人信服;或用无心之言,随物婉转。

所以,《庄子》一书的语言就具有一定的比喻性、模糊性,恍恍惚惚,而难以把握。

《庄子天地》篇:视乎冥冥,听乎无声。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

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

通过语言,《庄子》把道描述为视之冥冥,听之无声的恍惚之境,在冥冥的境界中,语言表现出海市蜃楼般的物象;在无声之中,语言又传递至和之音。

因为道的境界恍惚深不可测,所以,万物化生。

由于它的神秘莫测,它能够与万物相融,供养万物,成为生生不息的万物的归宿,语言就成为描述道存在的缘由。

《庄子》以道作为立论的根基,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发展了道境的审美内涵。

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人生至高的审美境界。

《庄子知北游》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

这里提出大美的概念,并认为天地之美才为大美,大美的本质特征与道的本质是一致的,即自然无为,难以言说。

圣人应当效法天地万物的自然无为的状态,做到不言、不议、不说,从而无为不谋,达到道的境界。

《天道》有一段颇为相似的话: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也哉?天地而已矣!《庄子》进一步强化了语言对道的浑然一体的整体性和非认识得审美特性的描述。

论《庄子》中的“无言”说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论《庄子》中的“无言”说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论《庄子》中的“无言”说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庄子》的精髓思想之一是“无”,这是与道家直接从世界本原入手,从虚无生出有形的万事万物理念相联系的。

而在关于语言文字方面,道家也认为“无言”才是至境,远胜于拘泥于形式的“有言”。

在《老子》“不言之教”的理论基础之上,《庄子》进一步发展深化了道家“无言”之说,其主张散见于《庄子》各章节。

《庄子》的“无言”说本意是用来阐释道家的哲学理念,但在无意间触及到了语言学中的言意关系问题,又通过与后来的玄、佛思想相互渗透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注重含蓄、自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标签:无言与道;无言与辩;无言与意1 无言与道“道”是老庄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老庄所谓的“道”类似于今天所说的物质运行的普遍规律。

由于老庄的“道”透过直观的现象直接深入到抽象的本质、世界的本原,接受者不易被理解、把握,同时也给阐述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所以老庄反复表明“道”的玄妙高深,由此导出了“道”的不可言说性。

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夫道,窅然难言”,“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可见是“道”的混沌玄虚特征导致了其在语言上的不可表述性。

无言还与参悟道之真谛相联系。

《庄子》认为言语是外在的,“道”是内在的,用言语来表述“道”是不能完全无障碍的,百分之百全部传达清楚的。

如:“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要悟道,就要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应透过现象求其本质,有主张顿悟的直觉主义倾向,而顿悟是瞬间的灵光一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虽然这样,也不是无道可循的,道家提供的悟道方式是通过“心斋”和“坐忘”的方式达到“虚静”状态。

只有形体清虚自守,无情寡欲,心境才能达到澄明空净的境界,才能看清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的根本所在。

道家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最初本原和最高支配力量,“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与古人“天人感应”观念紧密联系。

庄子的文学言意观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庄子的文学言意观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论文题目:庄子的文学言意观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目录一、庄子简介 (3)(一)生平 (3)(二)思想 (3)(三)精神 (4)二、《庄子》作品介绍 (4)三、庄子文论思想 (5)(一)“言不尽意”说 (5)(二)“得意忘言”说 (6)四、后世文论的体现 (7)(一)《易传》“立象以尽意” (7)(二)西晋陆机《文赋》 (7)(三)严羽“言有尽而意无穷” (8)(四)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9)(五)苏轼《答谢民书》 (9)(六)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 (10)(七)司空图“四外说” (10)(八)王士祯“神韵说” (11)(九)梅尧臣“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11)(十)王国维“意境论” (12)五、对庄子文论思想的理解 (12)参考文献 (14)摘要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思辨精神的哲学家之一,庄子提出了“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由此而引申出后世对于这一思想的传承,长久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

具体到艺术和审美上来,作者、鉴赏者的语言究竟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古今多数派文论家的观点是:言不尽意。

庄子还提出一个与“言不尽意”论密切相关的“得意忘言”说,主张接受者大可不必太看重“言”,应该只将其当作获得“意”的工具即可,这和上述“言不尽意”之论相统一。

我国古代文论言意之论从“言不尽意”的承传轨迹,可以看出:从晚唐开始,“言不尽意”论得到凸显,延展到宋代蔚为大盛,之后,虽在理论阐说上原创性和新意不多,但一直导引着后世文学批评的取向,成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的审美原则之一。

关键词:庄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传承一、庄子简介(一)生平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史记中司马迁并未提起庄子的字),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

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惠子等大体同时期,死时享年84岁。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

庄子言意观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庄子言意观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

庄子言意观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庄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提出了独特的言意观,这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庄子的言意观中,强调了语言的无能、意义的多样性以及言语与人类欲望的关系,这些观点对于古代文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庄子强调了语言的无能。

在《庄子·外物》中,庄子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庄子通过这样的表述形式对言语进行了质疑,认为语言无法完全传达出人类内心的真实意义。

庄子认为,人们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只是其中一种极具限制性的逻辑概念,而无法真正地传达出思想或感受的内在真相。

这一观点对于古代文论来说,意味着语言无法完全揭示和表达出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文学作品应该追求更深层次的意义。

其次,庄子关注了意义的多样性。

在庄子看来,事物的意义是相对而言的,是由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观点和背景进行主观认知的结果。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以各种动物比喻了人们对于好与坏、美与丑等概念的不同理解,强调了意义的多样性。

这对于古代文论来说,就意味着文学作品的意义应该是多维度的,而不是片面的。

文学批评应该关注不同读者的多样性和对于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

最后,庄子探讨了言语与人类欲望的关系。

在庄子看来,语言和欲望是紧密相关的。

通过诸多寓言和比喻,庄子揭示了人们由于追求名利和功名而导致的扭曲和痛苦。

他认为,人们对于实际欲望的追求常常超过了实际需要,这导致了心灵的不和谐。

这一观点对于古代文论来说,意味着文学作品应该追求高尚的品格和内在的真实,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言之空洞的文辞。

总的来说,庄子的言意观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语言的无能、意义的多样性以及言语与人类欲望的关系,这为古代文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

庄子的思想启发了古代文论家们对于文学作品意义的探讨和解读,使古代文论更加注重文学的内在精神和多样性。

探析庄子的道言观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探析庄子的道言观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探析庄子的道言观在中国画中的体现庄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庄子》一书中论述了许多关于道的思想,这些思想在中国画中也得到了体现。

本文将探析庄子的道言观在中国画中的体现,以展现庄子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庄子强调了道的无为观念。

他认为,万物自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人们不应该刻意去追求功利和名利,应该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规律,无为而治。

这种无为观念在中国画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画强调“虚静”、“空灵”,画家在创作中不追求过分的细节和精确,而是追求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勾勒出意境和情感。

画家在作品中追求“以无为有”,通过虚实、明暗等对比展现出无为之美。

比如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山水画作品就充分体现了此种观念。

在他的作品中,山水画的山水经常是以山峰雄伟、奔流的溪流、蔚蓝的湖水为主题,勾勒出壮丽的山水景色,却在细节上几乎没有过多的刻画,而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对比来表现山水之美。

这种表现手法恰如庄子所言,追求于隐约、虚灵之美。

庄子强调了道的无穷观念。

他认为,道是无穷无尽的,没有定形的,它超越了一切对立的概念,既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的归宿。

这种无穷观念在中国画中也得到了体现。

中国画追求“气韵生动”,画家通过墨、色和线的运用展现出画作的气韵和灵动。

画家在作品中运用留白之法,使得画面空灵开阔,寓意着大道无穷,一切生灵在其中游走。

比如唐代画家王维的山水画作品就体现了此种观念。

他的山水画作品中,常常留有大片的留白,使得画面更加空灵、悠远,勾勒出无穷无尽的山水意境,体现了庄子所说的“无穷”之美。

庄子的道言观在中国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画通过“虚静”、“空灵”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庄子的无为观念;通过“气韵生动”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庄子的无穷观念;通过“写意”、“意境”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庄子的自然观念。

中国画家在创作中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不仅在形式和技法上受到启发,更在作品的主题和意境上展现了庄子的道家思想。

最新 庄子语言观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精品

最新 庄子语言观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精品

庄子的有着独特的魅力,这要归功于他对语言的独特把握。

庄子认为,语言是在内心产生的,被称为语言的表现是一种具有有限功能的工具。

在理解的时候,应“不落言筌”“得意忘言”。

这在后世的哲学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文将从阅读教学、写作效果、课堂教学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庄子语言观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庄子的语言观1. “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言意之辨由来已久。

当然首先对语言和意义的矛盾进行深入探讨的是庄子。

庄子的言意观主要集中在《外篇》的《天道》《秋水》和《杂篇》的《外物》。

“言不尽意”虽然出自《易传·系辞》,然而几乎整一部《庄子》都在讲这个。

那么何谓“言不尽意”?庄子在《天道》篇里说:世之所认为珍贵的道理,都是写下来的,而写下来的不过是语言而已;语言有可贵之处,它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所传达的意;意是有所指向的,意所指向的,是不可以言传的;但世人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因为言与书的真正可贵之处并不是像世人所认为的那样。

所以庄子认为,语言贵在其意,而言外之意是无法用语言传递的。

然而世人却以书中的片言只语为贵,这就“贵非其贵”了。

语言有它的作用,但是语言也有它欠缺的地方,因为它传递不了所有的“意”。

《天道》篇中“轮扁斫轮”的故事,是庄子“得意忘言”理论的例证。

能说出来的写下来的,是“物之粗者”,而“物之精者”的深意是无法用语言传递的。

《外物》篇里讲:“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语言只是工具,“意”才是目的,我们不能把工具和结果混淆了。

庄子的“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谬悠之说”和“荒唐之言”庄子明确地表示,自己的行文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所谓“以寓言为广”,是用“无端崖之辞”,凭空虚构故事和情节,突破时空、神人之间的界限,用变幻莫测的构思和汪洋恣肆的语言,构建奇文。

如《逍遥游》一文。

庄子的艺术观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

庄子的艺术观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

庄子的艺术观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庄子的无为说,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的“纯文艺”精神之风味,即从庄子哲学中出来,庄子的无为哲学思想,与儒家“文以载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背道而驰。

自古及今的许多大文豪,超脱放诞蔑视功名的才性文人,莫不以庄子“无为”“逍遥游”作为精神导向,创作出很多名垂千古的佳作。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思想合为道教思想,其与儒家思想互补,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

经他完善的道家美学与文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滋养着中国艺术。

论析庄子的“言意观”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

论析庄子的“言意观”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

论析庄子的“言意观”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论析庄子的“言意观”对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论文关键词:庄子;言义观;传统美学思想论文摘要:庄子“言义观”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得意忘言”,庄子追求的理想之境是“无言”。

庄子的这种“言义观”使得中国的传统艺术富于简淡、空灵以及深刻的暗示性。

庄子关于言愈关系的思想来源于老子,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按照老子的思想,道是无法言说的。

为何?《道德经》二十五章曰:“有物浑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因为道是浑成之物,是“一”,对道的言说实则是对道的一种肢解,是对道“自性”的一种遮蔽,故曰不可道。

叶维廉先生在《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中指出:“但理想的道家诗人,应该是无言的,既肯定了无语界,自然就勾销了表达的可能,这一点老庄是完全明白的。

道不可道,但他们不得不用‘道’字言之。

当老子将这个矛盾摆在了庄子面前时,庄子作出了自己独具魅力的回答。

在他的《外物》篇中,答案清清楚楚:“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愈,得愈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在这段文字中,“言”仅仅作为捕获“意”之工具或手段而存在,而一旦人们领会了其中的深愈,“言”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可以被抛弃不顾了。

在这里我们可真切地感到庄子对“言”的无奈和深刻的不信任。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一悖论似的自白表明了庄子在“言义观”上的深刻矛盾:一方面必须“忘言”,也既陶渊明在其《饮酒》中所言的那种“此中有真愈,欲辨已忘言”的境界,在这里人与自然.,与宇宙达到一种高度的融合,可以说是一种心心相印,人与自然、与宇宙的交流是无须借助语言这一媒介物的,就像热恋中的恋人仅凭眼睛的交流就能获知对方心底深处的秘密,而用庄子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的大境界、大自由,而这种大自由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

浅谈庄子“三言”

浅谈庄子“三言”

浅谈庄子“三言”庄子之文“多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著书十万余言,人物天地,皆空无事实”。

庄子行文,变幻无穷,难以解读。

其因出于庄子思想核心──绝对自由精神,“汪洋自恣以适己”,“忽而叙事,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奇观。

”(淸,林云铭語) 庄子明言其行文之法曰:“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又云“三言”之运用:“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庄子以寓言为广,在逍遥游一文中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深思。

庄子又以蜩与学鸠、斥的两则寓言,以拟人之笔,寥寥数语,将其形象同样刻画得活灵活现。

蜩与学鸠“决起而飞”,冲到榆树檀木之上,随即掉落于地。

斥自得其乐,“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它们对展翅翱翔凌摩霄汉的大鹏予以嘲笑:“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这两则寓言,一方面说明小虫小鸟拘于自己活动的天地,另一方面也说明,与大鹏一样,小虫小鸟在自己活动的一方天地中,也是自得其乐适性逍遥的。

“大鸟一飞半朝,枪榆枋而上。

此比所能,则有闲矣,其于适性一也。

”按照郭象的说法,“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这两种自以为逍遥的动物之游弋,“大小虽殊,适性一也”。

庄子的寓言皆“无端崖之辞”,差不多完全是主观臆想的产物,突破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神话和现实的种种界限,千姿百态的形象,奇幻莫测的构思和汪洋恣肆的语言,构成奇文。

 所谓“以重言为真”,即虚构假托前人言行,求实寻真。

庄子“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庄子的思想精深博大,在这“沉浊”之世,无法以庄重严正的文辞表达思想,只能以虚拟假托的“重言”出之。

庄子笔下,“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即战国中期思想家宋研)、“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的列子(即战国郑哲学家列御寇),已被庄子改造重塑失其本真。

宋荣子的“犹然笑之”,列子的“御风而行”,完全出于庄子的拟托想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庄子》中的“无言”说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作者:都昕蕾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21期摘要:《庄子》的精髓思想之一是“无”,这是与道家直接从世界本原入手,从虚无生出有形的万事万物理念相联系的。

而在关于语言文字方面,道家也认为“无言”才是至境,远胜于拘泥于形式的“有言”。

在《老子》“不言之教”的理论基础之上,《庄子》进一步发展深化了道家“无言”之说,其主张散见于《庄子》各章节。

《庄子》的“无言”说本意是用来阐释道家的哲学理念,但在无意间触及到了语言学中的言意关系问题,又通过与后来的玄、佛思想相互渗透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注重含蓄、自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关键词:无言与道;无言与辩;无言与意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28-011 无言与道“道”是老庄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老庄所谓的“道”类似于今天所说的物质运行的普遍规律。

由于老庄的“道”透过直观的现象直接深入到抽象的本质、世界的本原,接受者不易被理解、把握,同时也给阐述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所以老庄反复表明“道”的玄妙高深,由此导出了“道”的不可言说性。

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夫道,窅然难言”,“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之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

”可见是“道”的混沌玄虚特征导致了其在语言上的不可表述性。

无言还与参悟道之真谛相联系。

《庄子》认为言语是外在的,“道”是内在的,用言语来表述“道”是不能完全无障碍的,百分之百全部传达清楚的。

如:“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要悟道,就要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应透过现象求其本质,有主张顿悟的直觉主义倾向,而顿悟是瞬间的灵光一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虽然这样,也不是无道可循的,道家提供的悟道方式是通过“心斋”和“坐忘”的方式达到“虚静”状态。

只有形体清虚自守,无情寡欲,心境才能达到澄明空净的境界,才能看清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的根本所在。

道家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最初本原和最高支配力量,“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与古人“天人感应”观念紧密联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在用天道解释了自然界的现象后,认为在人道也应遵循天道。

既然天道自然而然,成功不居,寂寞无为,人道也应无为自化,顺应自然。

在“无为”思想的指导下,《老子》提出“不言之教”,无言实际就是无为的具体做法之一,无为既是无言的原因也是其追求的目标。

无为与无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相互统一一致的。

《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在“不言之教”方面也有类似论述。

如《德充符》中“鲁有兀者王骀”,其弟子与孔子的弟子一样多,而其教育方法则与孔子截然相反。

“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这就是教育领域的无为,结果是行之有效的,王骀的弟子们都有所收获。

后世将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教育者的示范作用称为“身教”。

其实老庄提出“不言之教”的本义并不是针对教育方面的,而是与其“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的观点相联系的,主张抛弃知识与学习,实际是由其虚无主义人生观导向了方法论上的不可知论。

也同样有这种极端的倾向:“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不可致,德不可至。

”甚至说“狗不以善吠为长,人不以善言为贤。

”过分贬低语言的必要作用,有些偏激。

2 无言与辩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动荡掀起了思想领域此起彼伏的论辩风潮,各家学派为了树立自己学说的权威,用尽各种手段,或讲学游历;或著书立说。

论辩成为各种思想争胜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墨子时的儒、墨攻辩;与庄子几乎同时的孟子对杨朱、墨家的口诛笔伐。

在举世争辩不休时,《庄子》却提出了否定论辩的“无言”观点。

笔者认为,《庄子》并非是完全否定言辩本身,而是否定不同于己说的诸子之说。

表面是否定诸子言辩的现象,实际是否定其言辩的内容。

一方面,它认为百家争鸣是聒噪徒劳、肤浅偏执的,争辩终究不及无言高明。

这也与道家视角广、立足高的哲学定位有关,总能跳脱出人群,在至高处俯瞰世间一切。

在庄子眼中,论辩者丑态百出,十分可笑浅陋。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

缦者,窖者,密者。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

”众多辩论者“犹一蚤一虻之劳者也,其于物也何庸。

”《庄子》看到了“言”在当时的负面影响,即百家争鸣的弊端:“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认为诸子各持一端,彼此攻击,其实并无绝对的谁对谁错,难以以一家之言论作为一切是非的判断标准。

浮辩之辞、华美之言反而掩盖、背离了真理,如同城市夜晚地面上太多刺目的灯光夺去了天上群星原本璀璨的光芒一样。

《庄子》还认为纷杂的言辩是导致政治上分裂的原因之一。

如:“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

”认为浮夸的言辞会导致人际间的猜疑混乱甚至社会秩序的混乱。

诸子争相立说,最终是为了为分而治之的诸侯所用。

各种学说的不同,导致各诸侯国所实行的治国方针不同,从而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

另一方面,《庄子》对诸子争辩的否定实际又是其树立己说的方式之一。

客观上来看,《庄子》也是参与了百家争鸣。

因为任何个体都不能完全超越其所处时代的文明发展水平。

在庄子时代,思想流派繁杂,要独树一帜是不可能不利用言辩这一途径的。

庄子本人就长于论辩,常与其好友惠施展开激烈的哲理论辩。

《庄子》中常见到其犀利的辩论机锋,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一节,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庄子可能也意识到这一矛盾,对于自己的言辩之辞,以“齐物”观点轻松带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在这近似诡辩的言辞中透着庄子作为一名优秀的辩论家所具备的狡黠、机智、左右逢源、自圆其说的素质。

在论辩术方面,《庄子》提出“无言”,其实是“少言”、“精言”。

强调言之有物,反对空泛浮夸。

客观上提供了与其精深博大的思想内容相一致的较为科学有效的论证方式,主观上又有藐视百家争辩不休,欲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倾向,以及凸显、拔高己说之嫌,使其学说显得玄虚莫测。

3 无言与意《庄子》的无言观点,还涉及到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言与意的关系,即语言到底能否完全充分地表现思维?而言与意关系这部分内容对后来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于言与意的关系,《庄子》认为语言具有局限性,不能充分表达思维中精深微妙之处。

如:“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

”但《庄子》并不是完全摒弃语言,而是认为应充分发挥语言的暗示、象征作用:“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认为“言”只是领会“意”的工具、手段,如拘泥于“言”,反而不能得“意”,要忘“言”才能得“意”。

《庄子》的“得意忘言”实际是对《周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发挥,其意义在于主张不受有限语言的限制,依据比喻、象征、暗示等方式,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想象,领会无限的“言外之意”。

正如李泽厚所说:“《庄子》这些似乎神秘的说法中,却比其他任何派别都抓住了艺术、审美、创作的基本特征:形象大于思想;想象重于概念;大巧若拙,言不尽意;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庄子》的“无言”后来与玄、佛思想相互渗透影响,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玄学就在《庄子》基础上,进一步谈论言、意、象的关系。

佛教也重视于无言中直悟佛谛,如“世尊拈花,伽叶微笑”的佛典就是强调言语之外的表情、动作的暗示效果。

禅宗更是强调直观训练,认为只有无言,才能顿悟不可言说的禅理;若被外在的言语摇荡心性,反而会与真理背道而驰。

《庄子》的“无言”说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诗歌方面)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如魏晋南北朝的有些诗人的作品中也体现了“言外之意”,如陶潜“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田园诗,阮藉“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咏怀诗等。

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深得释道之精要,“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直化《庄子》“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等诗句用一种省略留白式的方式产生虚静空灵的诗美。

宋诗虽已避开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别具面貌,但在主张“无言”意境的诗论方面仍有继承。

如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严羽《沧浪诗话》:“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凄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文献战国]庄周撰,[清]王先谦集解.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战国]庄周撰,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6.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