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g 小调第一叙事曲》奏鸣曲式及其音乐结构特征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早期创作的钢琴曲,属于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曲中既有深沉激情,又有细腻哀思,音乐表现了肖邦对于爱情的追求与痴迷,同时也表达了他短
暂而不安定的生命状态。
本文将在这个背景下对这首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探讨。
一、情感表现
《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艺术特征之一是情感表现。
曲子的主旋律非常感性而又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把肖邦对于爱情的痴迷与不顾一切的追求流露出来。
整首曲子
过程中音乐情感的表现始终是悲欢交织的,颇有些荒诞不羁的味道,充满了青春的热血与
冲动。
二、技巧运用
《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艺术特征之二是技巧运用。
肖邦的钢琴风格有别于其他作曲家,他的作品更注重钢琴的演奏技巧和音色。
这首曲子采用了大量华丽的技巧,如连续的三重奏、钢琴调音等等,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变化和惊喜,给人带来重重追逐、情感洋溢的视
听体验。
三、曲式结构
《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艺术特征之三是曲式结构的变化。
整首曲子的构思主要由序曲、主题发展、副主题、过渡段、回旋曲和尾声等几个部分构成。
这种曲式结构的构思巧妙,
充满了惊艳的效果,尤其是过渡段的设计更是巧夺天工,时而流畅自如,时而峰回路转,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体来说,《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一首充满热情和戏剧性张力的作品,反映了肖邦情感丰富的艺术性格。
这首曲子在钢琴作品中也具有代表性,是肖邦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曲式特征研究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曲式特征研究作者:易先玲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35期摘要:《g小调第一叙事曲》创作于肖邦流亡巴黎期间,此曲符合奏鸣曲式材料特征和一定的结构特征,但却不符合奏鸣曲式普遍的调式特征。
本文试从此曲的曲式和结构出发,详细分析此点。
关键词: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曲式奏鸣曲一、创作背景《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号)创作于1831年至1835年肖邦流亡巴黎期间,这个时期是肖邦的音乐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过渡时期。
当时波兰正处于动乱时期,华沙起义失败后波兰沦陷为沙皇俄国的一个省,远离祖国的肖邦,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感到无比悲愤,于是借助钢琴音乐的创作来抒发自己内心复杂的感情。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成为他各种体裁音乐作品的主题,其作品也从具有抒怀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性的特点。
这一时期写出的叙事曲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劲的英雄气概。
音乐中充满了悲愤之情和激烈的悲剧性冲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g小调第一叙事曲》,这部作品一方面受波兰诗人A·密茨凯维奇叙述波兰人民反抗条顿人的叙事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祖国华沙起义失败惨烈事件的震撼。
肖邦受到《康拉德·华伦洛德》这首长诗的鼓舞,从而产生了此叙事曲的音乐形象,继而在这些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肖邦创作出来这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把叙事曲这种体裁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二、曲式特色分析此曲符合奏鸣曲式材料特征和一定的结构特征,但却不符合奏鸣曲式普遍的调式特征,其再现部中的副部主题与呈示部中的副部主题呈现同一调性,这就类似于三部曲式的调性布局特征了。
那么,可以归纳其为三部曲式与奏鸣曲式的交混,并且可以特定为调式、和声上的交混。
主部主题为g小调,采用主题旋律与柱式和声伴奏的织体形式进行呈示,于35小节结束主部主题。
第一主题沉重而忧伤的旋律就像讲述一个被奴役的民族苦难的历史,情绪带有沉思性的忧郁。
谈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结构特征
采 用 了新 的 材 料 。 接 部 和 尾 声 在 乐 曲 中 连 具 有 独 立 的 主 题 意 义 , 主 副 部 主 题 形 成 和
对比 。 .
肖邦 创 造 了非 常 独 特 的 单 乐 章 的 大 型 曲 式 , 了表 达 戏 剧 性 的 内容 和 抒 情 性 的 为 他 把 构 成 。 部 8~3 4 结 , 4, 。 部 主 题 从 抒 情 性 的 内 容 。 以 , 主 6, g 调 主 所 肖邦 在 创作 中对 传 统 色彩 , 综 合 了 多种 曲式 的 特 点 , 奏 鸣 曲 式 的 原 则和 变 奏 、 回旋 的 原 则有 机 的 融 为 引子 的 结 尾 演 化而 来 , 律 具 有 哀 叹 的 情 的 奏 呜 曲式 进 行 了 大 胆 的 革 新 。 旋 《 一叙 事 曲》 基 本 结 构框 架 是 奏 鸣 第 的 体 , 结 构 具 有 了混 合 性 的 特 征 , 成 了 使 形 绪 和 圆舞 曲的 节 奏特 征 , 声I -l 7 V7 和 6 1一 一 肖邦 在 创 作 中 没 有 完 全 脱 离 传 统 奏 种 自 由 的 混 合 曲 式 。 音 乐 作 品 分 析 教 《 I 引 子 的 补 充 终 止 。 部 终 止 式 为 :V6 曲 式 , 是 主 I 一 ) 对 “ VI- 4 一 7 I连 接 部 3 ~6 t 节 , 料 鸣 曲 式 的 结 构 , 6 K 6 V -。 6 7] , 材 他始 终 保 持 着 传 统 的匀 称 、 程 ) 混 合 曲式 有 这 样 的定 义 : 一 部 作 品 来 自主 部 , 奏 是 切 分 的 , 性 转 到 b 大 完 整 和 乐 思 发 展 的 严 格 逻 辑 。 子 之 后 出 中 同 时 存 在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上 的结 构 原 则 , 节 调 B 引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浪漫主义钢琴曲的经典之作。
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音乐形式创新,彰显了肖邦独特的音乐才华和浪漫主义精神特点。
一、情感表达:悲伤、愤怒与激情作品以悲伤的弱音调为开头,在中间部分有愤怒的速度加快,整个曲子的结尾则是充满激情。
这些情感在作品中是通过高低起伏的音符和琴键上留下的强弱印记才得以表达的。
作品的旋律线条优美动人,抒发着悲情,随即而来是哀恸的音响和极具表现力的乐段,使人不禁陶醉其中。
而在主题曲的主歌中呈现出宣泄情感、释放压力的强烈节奏,让人感到愤怒的情绪。
最后,曲子的结尾中诉说着的充溢激情的旋律,深刻地传达了作曲家最深刻的内心情感,展现出人性最为鲜活的层面。
二、音乐形式的创新:自由变奏形式《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曲式属于自由变奏形式,也是肖邦钢琴曲中常见的形式。
这种曲式允许音乐家按照自己的创意进行音乐自由创作,不受传统曲式的限制。
作品独特的结构和精妙的音乐技巧,彰显了肖邦的创新精神和对自由探索的追求。
在《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肖邦运用了叙事技巧,通过各种音响的变化来阐述一个主题。
他沿袭了布鲁克纳的思想,强调音乐的表现性,同时具备思想性和理论性,创造了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思维深度的作品。
三、钢琴演奏技巧在肖邦的钢琴作品中,他常常运用了多种钢琴演奏技巧,如音阶、颤音、急速跳指和音符弹跳等等。
《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分解和跳指技巧来强调旋律的和谐和优美,展示出他非凡的技艺。
此外,肖邦在该曲中设置了大量的迅速转换和强弱对比,使得作品更显生动活泼,增加了演奏难度,同时更加凸显了曲子中情感的变化。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结构浅析与审美体验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结构浅析与审美体验作者:汤伟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1期摘要:《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首叙事曲,也是他器乐作品中第一首采用叙事曲体裁创作的音乐作品。
通过对这首带有作曲家强烈情感的作品的欣赏,从音乐的技术语言与作品的审美内涵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进而达到更好的诠释与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风貌。
关键词: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审美内涵一、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背景叙事曲(ballade),最初发源于中世纪的定形诗,是一种叙事性歌曲、民间传统歌曲或模仿民间传统形式特意模仿的歌曲。
由于叙事歌比较长,音乐处理需要更加多样化的主题与织体,叙事与对白相互交替,音乐形象生动、鲜明,具有戏剧性,从而以多方面启发作曲家。
肖邦正是受到了叙事歌和音乐作品的影响,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一新的体裁,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浪漫抒情性格的器乐曲。
肖邦的叙事曲源于文学上的叙事诗和声乐作品的叙事曲,把其内容和波兰民族音调相结合,广泛采用具有即兴性和变奏手法的民间音乐,创造性的发展了叙事曲体裁,提高了叙事曲的表现力,使之具有叙事性和交响性的音乐特征,并赋予了它更加广泛和全新的含义,使叙事曲具有雄伟辽阔的内容。
在这部《g小调第一叙事曲》可以看出,作品的体裁与文学作品中的叙事诗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部作品不仅受到诗人密茨凯维支叙事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诗中讲述了波兰人民英勇反抗条顿十字大军,还受到祖国华沙起义惨烈失败的震撼。
一部表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具有强烈的震撼的悲剧性和叙事性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讲述的是发生在十四世纪,立陶宛人民反抗日耳曼武士团的斗争的故事。
幼年的立陶宛人倭尔特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团的抚养下逐渐长大,而另一位被俘的民间歌手哈尔班,不断的用爱国主义思想和感人诗句打动倭尔特。
倭尔特受到了哈尔班的潜移默化的感化,立志为民族效劳,为祖国献身,预谋复仇计划。
期间,倭尔特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儿阿尔多娜。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的作品,写于1830年。
作品采用了奏鸣曲的形式,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展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
下面就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艺术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该曲的旋律极富个性和表达力。
肖邦以其独特的旋律才华创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旋律片段,这些旋律既有激情澎湃的瞬间,也有优美柔情的抒发。
在第一乐章的开头,肖邦运用了悲怆的主题,旋律既悲痛又充满力量。
而在第三乐章中,肖邦创造了一段柔美的旋律,充满了温暖和愉悦。
该曲运用了丰富多样的音色。
肖邦熟练地运用了钢琴的各种音响效果,使每个音符都有着不同的色彩和表达。
在第二乐章中,肖邦在钢琴上运用了装饰音、音色变化等技巧,使得整个乐章的音响效果极具丰富性。
肖邦还灵活地运用了不同的节奏和速度,进一步丰富了音色的层次。
该曲的结构严谨而富有层次感。
整个曲子采用了奏鸣曲的形式,每个乐章都有着独立的形式和特点,但它们之间又相互关联紧密。
肖邦在结构上注重主题的呼应与发展,运用了回旋和变奏等技巧,形成了一种完整的音乐叙事。
肖邦还通过引入一些间奏和过渡乐句,增强了乐曲的连贯性和统一感。
该曲情感丰富,富有诗意。
肖邦擅长以音乐语言表达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音乐紧密结合。
《G小调第一叙事曲》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变化,从悲痛到安静,再到愉悦,再到沉思,情感转换自然流畅,并且富有细腻的表达。
肖邦通过音乐唤起了人们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给人们带来了内心的震撼和共鸣。
《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一部充满个性与激情的作品,它展示了肖邦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独特风格和才华。
这部作品以其深情的旋律、丰富的音色、严谨的结构和丰富多样的情感变化,成为肖邦音乐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浅析肖邦《第一叙事曲》
浅析肖邦《第一叙事曲》
《第一叙事曲》是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创作的一首钢琴曲,也是肖邦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曲式结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对《第一叙事曲》进行浅析。
谈谈曲式结构。
《第一叙事曲》是一首ABABA的三段式曲子。
A段以华丽、激昂的旋律开头,乐曲气势磅礴,充满了豪情壮志;B段以柔美的旋律和细腻的情感配和,给人一种温柔宁静的感觉;而A段的再现则更加庄重、深沉,使整首乐曲更加完整、有机地连接了起来。
探讨一下音乐特点。
《第一叙事曲》表现了肖邦的浪漫主义思想和独具一格的音乐风格。
乐曲充满了高度技巧性的华彩乐句,如快速的琶音、跳跃的音阶和复杂的指法等,展现了肖邦优雅的琴技和极富表现力的钢琴语言。
乐曲的旋律富有感染力,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既有紧张激烈的氛围,又有婉转动人的音乐画面。
乐曲运用丰富的和声和和声变化,使得音乐更加丰满、富于层次感。
分析一下情感表达。
《第一叙事曲》是一首带有故事性的曲子,肖邦通过音乐表达了他对自由、勇气和爱国主义的思考和追求。
乐曲的A段富有冲击力和豪情壮志,象征着肖邦对自由和激情的渴望;B段则展示了肖邦的柔情和温柔,传递出对爱情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曲子透露出浓厚的情感,从激情到温柔再到庄严,肖邦通过音乐的变化让听众感受到不同情感的冲击和转化,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第一叙事曲》是一首既具有技巧性又充满情感的钢琴曲,它通过丰富的曲式结构、独特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肖邦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风采。
它既是肖邦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也是通往浪漫主义乐曲世界的一扇门。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分析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分析蔡蓁如(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摘要】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音乐史上第一首叙事曲体裁的钢琴作品。
本文从曲式结构、和声以及旋律形态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和声分析;奏鸣曲式【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g 小调第一叙事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引子部分是g小调上的降二级九和弦的分解进行。
在第6小节处由g小调上的四级六和弦进行至六级二和弦,g小调调性模糊。
一、呈示部(一)主部主题主部主题旋律由弱起进入,调性明晰,g小调。
主部主题是一个复乐段结构,9~16小节为第一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第11小节由g小调的重属和弦进行到g小调的属和弦上;第二句经过降B大调,在15小节的主和弦后进入七级和弦,即g小调的二级和弦。
17~35小节为第二段,与第一段呈复乐段结构。
27~35为扩充的部分,旋律在33小节处降B大调上发展。
(二)连接部36~41小节为平行乐段结构,由两句构成,运用主部主题的材料呈现下行二度的特点。
在节奏上,两句有明显差异,如在38和40小节处,缩短了38小节的长音,在情绪上呈现出不再安于现状,急切之感,并在四分休止符所营造的氛围中不断累积,在44小节继续不断向前推进,通过织体改变,旋律改变,速度改变等。
48~55小节为一个平行乐段,56小节为琶音和弦分解进行,由g小调进行至降B大调再向下属方向降E大调转调,在67小节落在bE大调的重属和弦上,为进入副部主题做准备。
(三)副部主题副部主题速度稍慢,在降E大调上进行,与呈示部同是复乐段结构。
68~75小节为第一段,是4+4对比方整性乐段。
第一句落在降E大调的属和弦上,第二句从降E大调离调至c小调。
第二段为7为4+3不规整乐段结构,不同处在第二句的三小节离调至降E大调二级属和弦,后进入降E大调的重属和弦,连锁进行,使旋律呈现色彩明亮,开阔之感。
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曲式分析
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曲式分析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曲式分析画陈静文摘要:本文细致地分析了肖邦《g小调叙事曲》的曲式结构,概括出该曲具有"纵向交混"的特点,并由此推断体裁与结构选择的重要性.关键词:叙事曲曲式分析奏鸣曲式纵向交混肖邦的小调叙事曲》又被称作"第一叙事曲",因为它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首叙事曲,也是钢琴史上的第一首叙事曲. 肖邦是第一个把"叙事曲"这一体裁引入钢琴领域的作曲家, 他开创了谱写钢琴叙事曲的崭新天地.该曲作为"叙事曲"体裁钢琴化的首次尝试,获得了划时代的成功,它不仅在当时受到听众和作曲家本人的热切喜爱,而且在今天仍被保留并继续流传.可见,该曲独具的艺术价值和魅力让它在一百多年后依然能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该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今天仍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其曲式原则就备受争议.有人认为是混合,自由曲式,也有人认为是自由的奏鸣曲式,还有人认为是多原则的组合(如奏鸣,变奏,回旋,对称,倒装)等.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该曲的曲式结构,达到对该曲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的目的. 通过对该曲的曲式分析,笔者认为该曲是带有"纵向交混"特点的奏鸣曲式.以下,本文将从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这五个部分人手,试图理清该曲特殊的曲式结构.一,引子引子(第1—8小节)的主题预示着呈示部主部的主题骨干音,如引子中使用的c,,G,B音实际上就是主部主题的核心音.可见,引子部分属于主部主题的引子.从调性调式上看,引子和主部主题都是g和声小调.在和声关系上,引子和主部主题都用了?一V—I的终止式,只是引子部分用了? 这个具有大调性质的"拿波里和弦",使引子一开始就获得了调性色彩的对比和阴郁的情绪.在速度和节拍上,引子与主部主题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为广板,4/4;后者为中板, 6/4.因此,引子暗示了即将出现的音乐内容.二,呈示部呈示部(第9—94小节)由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这四个部分组成.呈示部体现了音乐形象的逐渐转变. 1主部从引子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主部(第8—35小节),主部主题有a,a,,a,a,a,al'a2这七个乐节.每一个乐节在和声上大致遵循i—ii—V7一i这种与引子基本相同的编排.乐节间反复使用引子中叹息般的下行音调和半音进行,好象在回忆过去悲伤的往事.所以,主部主题延续了引子沉重的音乐形象.在6/4拍不稳定的节奏和g和声小调的共同作用下,主题动荡不安的性格仿佛述说着一个充满无限感慨的故事. 2琏接部连接部(第36—67小节)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36—48小节)是主部的补充,它以从主部主题派生的材料为基础,模进的下行音调和跨小节连线造成的切分效果使音乐情绪变得紧张起来.第二部分(第48—3小节)是转调的过渡,它采用分解的柱式和弦与波浪式的琶音音型从g和声小调逐渐过渡到hB大调,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情感浪潮.第三部分 (第7小节)引进了由四度和五度音程构成的副部音调, 不仅使连接部的末尾在音乐形象上更接近安静宽广的副部,还因为使用了不稳定的半终止和声结构来收束连接部所形成的不断发展的开放趋势,更有效地体现了连接部承上启下的功能特点.3.副部副部(第68—82小节)主题包含着主部主题的气息,下行三度和下行二度的倾诉音调,使人想起了主部主题的抒情旋律, 所以,二者在音调上存在派生关系.另外,二者都以V13一I 的收拢性完全终止结束.尽管如此,二者在色彩上和性格上还是存在对比的.在调式调性的色彩上,主部主题在g和声小调上,副部主题则在以?级音为主音的bE大调上,这种远关系转调增强了副部主题陈述的动力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更强调了与主部主题之间的派生对比.显然,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并没有构成像一般奏鸣曲式所要求的主一属的调性关系.在音乐性格上,主部主题弱起的休止音符和下行音调展现了焦虑不安, 急促紧张和徘徊不定的音乐情绪,而副部主题却展示了柔和安宁,明朗舒展和宽广平静的音乐气息.因此,副部与主部的差别是很明显的.4结束部结束部(第82—94小节)在音调和节奏上引用了主部主题的材料,后来运用bE 旋律大调的降六级和降七级音,使音乐获得柔和的小调色彩.在和声上,结束部是副部的补充.它不仅连续重复使用I—iii—V厂I的终止式,而且在小节的强拍上强调了主音bE的应用.最后,在a和声小调的开放性结构中迎接展开部的到来.三,展开部展开部(第94一l65小节)是音乐形象矛盾冲突的中心, 它由展开的主部,展开的副部和插部三个部分组成.展开部使用性格变奏,主题变形,模进,转调等手法使音乐发展进入高潮?58?1.展开的主部展开的主部(第94一lO6小节)利用主部主题的材料进行自由变奏.即性格变奏.奏中保持了主部主题的伴奏音型, 节奏节拍,速度,l—iv—V厂I的和声轮廓和富有特征的个别音调,如E一F的大二度进行.从bE旋律大调转到下属方向的a 和声小调和a旋律小调,这种上行四度的转调使音乐的发展具有了潜在的动力,使抒情,歌唱的主部主题进入戏剧性的发展阶段.和主部主题相比,旋律小调赋予音乐明亮的大调色彩,音乐开始变得热情起来.此外,属持续低音的出现表明了以开放结构等待下一个主题的展开.2.展开的副部展开的副部(第lO6._l25小节)通过主题变形的手法对副部主题施加变化.在调性上,副部主题在hE大调上,展开的副部主要在上行四度的A大调上.在力度上,前者由于使用pp 的强弱记号而显得单薄柔弱,后者使用ff的标记而产生粗犷豪壮的音乐气魄.在伴奏织体上,前者以简单分解的和弦单音为主,后者以复杂的柱式三音,四音,五音和弦与八度音程的交替进行为特点.在音调上,二者保持了基本相同的音程关系和旋律进行的方向.所以,悠长缓慢,宁静温和的副部主题变成了活泼有力,充满英雄气概的展开部副部主题.此外,在展开的副部结束前几小节,通过频繁转调和模进扩充的手法把连续半音上行的八度音程不断推向高潮.3.插部出现插部(第l25一l66小节)是因为展开部中发现了新的主题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l25—137小节)是一个充满即兴性和幻想性的段落.以连续的八分音符作为稳定的旋律音型,从每小节重复的特征音符到曲折不平的上行音调再到波浪式的下行音调,旋律已逐渐丧失了清晰的轮廓, 仿佛一股巨大的音流把旋律卷了进去.在和声大调上进行的和声布局,以总是得不到解决的属和弦为主,直至最后都没有出现主和弦,用开放的半终止结束该段落.这就营造了更加紧张不安的音乐气氛,预示了音乐的第一个高潮即将来临. 第二部分(第138一l66小节)带有谐谑性,其音调材料来自于引子第3小节的C—G—B—A—G一与第一部分一样, 密集的八分音符不断重复该段落的主题.又通过半音模进手法使上行的旋律不断积蓄前进的力量.紧接着在上行旋律的全音模进与和声模进的共同作用下,音乐终于进入调性冲突最尖锐的高潮.从E—F—G—A—B一--E的连续转调中,几乎每个小节就是一个新调,甚至一个小节转了两次调.这种频繁地向从属方向的转调,反映了音乐中各种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苦恼矛盾的状态.突如其来的急速下行的音阶式走句利落地赶跑了先前令人窒息的沉闷烦恼,把忧愁暂放一边,此时, 属和弦的引入为再现作好准备.四,再现部再现部(第l66—207小节)由三个部分构成:再现副部, 再现结束部和再现主部.音乐形象在经过展开部紧张,尖锐而富于戏剧性的积极发展后,要求出现动力化的再现部来平衡和总结已有的庞大结构.?因此,作曲家不用奏呜曲式常见的主部在前,副部在后的再现手段,而是把主部和副部交换了位置,即用副部在前,主部在后的倒装再现来满足发展音乐动力性的需要,这也是再现部最大的特点.1再现副部再现的副部(第166—180小节)主题与呈示部的副部主题相比,在调性调式,节拍节奏上保持不变,在和声结构上也基本保持原来的轮廓,而在音区上则往高音区作适当扩张.所以音色上前者更显明朗.力度方面,强烈与微弱形成鲜明的对比.隐藏在和声中的旋律听起来既饱满又结实,同呈示部细腻轻柔的副部主题有显着差别.因此,在音响效果上,前者显得气势磅礴,无所畏惧.此外,这里的副部主题在规模上有所扩 ?59?日_[大,比如出现连续三次五连音的扩充乐句.2.再现结束部再现结束部(第l8O一194小节)仿佛回到呈示部结束时候的平静心情.在不变的hE旋律大调上保持大致相同的和声布局和宁静的音乐气息,只是这种倾诉变得更加肯定有力了.在再现主部之前已出现了反复强调呈示部主部主题的旋律音调, 暗示了再现主部也将出现.3.再现主部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有a,a,a2,a3,a,a,,a这七个乐节, 而再现部中的主部主题(第194—207小节)只剩下a,a,a, a,,a?这五个乐节.显然,再现部的主部主题有变化再现和压缩的现象.此外,再现主部在g和声小调上进行,这与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一致的.和声上,再现主部也基本按照i—V— i的功能序进.不同的是,和声中属持续低音的延续,不安稳地质疑了再现主部主题的性质,这一次它似乎变得更加沉重慌张.之后,热情急切的六度,四度和三度双音在激烈的情绪里奔腾涌现,一步步紧逼全曲的第二个高潮.五,尾声尾声(第2O8—264小节)是全曲的第二个高潮,它采用新的主题材料,回到引子的4/4拍结构,具有较大的规模和独立展开的性质.因此,可分为导人,中心,收束这三个部分.导入部分(第208—2l6小节)采用新的主题材料,下行音调在4/4的稳定节拍,弱起的动力性节奏,火热的急板速度和完全终止式的和声结构中,犹如一阵席卷而来的狂风骤雨. 中心部分(第216—252小节)将新的主题材料进行反复并展开,利用与引子中相同的降二级的"拿波里和弦"给g和声小调增添了大调的明朗色彩.在急速的上下行音阶式走句中,和声中仍然引用了再现部主部主题的E一样F的特征音调,恢弘的英雄气质和扑天盖地的气势高高矗立起英雄的形象.收束部分(第253--264小节)以双八度上行的音阶和具有呈示部主部主题性质的双八度音调的交替出现,显示了尾声和呈示部呼应的关系.最后,从反向到同向的八度音阶由慢到快地齐奏,像一声爆裂般的巨响象征着英雄悲剧性人生的结束.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由于倒装再现原则的运用,肖邦的小调叙事曲》在横向关系上具有拱形对称的结构特点.从纵向关系上看,又是以奏鸣曲式的结构来组织旋律,和声等材料,因此,该曲是具有"纵向交混"特点的奏呜曲式.作曲家通过这种特殊的曲式结构来承载叙事曲这一新型体裁,历史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注释:???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f1】徐向黎.论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艺术特征【J】.乐府新声,2002(4). 【2】陈光泉.论肖邦和勃拉姆斯钢琴叙事曲音乐创作风格之异IN[J].音乐探索.2001(1).【3】李德方.析肖邦《第一叙事曲》(Op_23)[J].天籁.2003(2). [4】赵彬宏,逯克刚.肖邦《第一叙事曲》音乐分析[J].音乐探索,2006 (2).【51【美1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着,钱仁康译.肖邦的叙事[J1.音乐艺术,2006(1).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摘要】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一首充满情感表达和独特音乐结构的作品。
背景介绍了这首曲子的创作动机和历史背景。
旋律和和声的特点突出了肖邦独特的音乐风格,以及他对音乐情感的深刻探索。
情感表达的深度体现在曲子中充满激情和忧郁的旋律,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音乐结构的独特性体现在肖邦对乐曲的精心构思和设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变化。
肖邦音乐风格的体现反映了他作为作曲家的独特魅力和才华。
这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一部富有个性和情感的音乐作品,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关键词】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背景、旋律、和声、情感表达、音乐结构、独特性、音乐风格、结论1. 引言1.1 引言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肖邦创作的巅峰之作之一。
这首曲子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展现了肖邦独特的音乐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细腻的旋律与复杂的和声,肖邦成功地将情感融入了音乐之中,使得这首曲子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艺术特征,以期能更好地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魅力所在。
2. 正文2.1 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背景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其绰号为“叙事曲王”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叙事曲体裁的奠基之作。
这首曲子创作于1830年代初期,是肖邦在青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曲子的灵感来源于肖邦对波兰传统音乐和舞蹈的喜爱,可以看到其中融入了波兰风情和舞曲元素。
在当时,这种叙事曲形式还不太常见,因此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但随着肖邦的声名渐起,这首曲子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它展示了肖邦音乐中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浓厚的个人风格,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虽然这首曲子在肖邦的作品中并不是最著名的,但它是肖邦探索叙事曲形式的起点,为之后他创作更多叙事曲奠定了基础。
其独特的波兰风格和浓厚的情感表达也使得这首曲子成为肖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1. 引言1.1 引言肖邦的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他的作品中的一颗明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叙事曲进行初探,探讨其背景、曲式结构、表现力特点、技巧要求和意义等方面。
在细致分析这首曲子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肖邦作为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背景。
肖邦作为波兰钢琴大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情感表达,而《g小调第一叙事曲》正是他作品中的杰作之一。
这首叙事曲的曲式结构非常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人,节奏变化丰富多样,展现出肖邦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和技巧。
他在这首曲子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体现出他对情感和情绪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演奏这首叙事曲时,需要技巧高超的钢琴演奏家来驾驭其中的各种音乐要求和技巧难点。
演奏者还需深刻理解曲子的意义和内涵,将这些情感融入到演奏中,使听众能够感受到肖邦所要传达的情感力量。
2. 正文2.1 背景介绍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钢琴曲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曲目于1830年完成,被称为“叙事曲”的原因是因为其音乐结构和表现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特点。
在19世纪早期,肖邦的音乐风格受到了波兰民间音乐的影响。
这种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并且充满了浓厚的民族色彩。
肖邦在《g小调第一叙事曲》中融入了这些元素,使得这首曲目具有了强烈的民族特色。
肖邦在这首曲目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和变化音,表现出他对于音乐表现力的追求。
这种装饰性的音乐语言使得整首曲目听起来更加华丽和细腻,增加了音乐的魅力。
2.2 曲式结构分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采用了典型的叙事曲式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子、主体和终结。
整首曲子以中板的速度开场,此为引子部分。
引子部分旋律简洁明快,铺垫了整首曲子的基调。
接着是主题部分,由多个乐段组成,展现了肖邦独特的旋律构思和和声技巧。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早期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830年。
这首曲子被认为是肖邦为钢琴独奏而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篇文章将对《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艺术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从曲式结构来看,《G小调第一叙事曲》采用了ABA的三部曲式。
乐曲的开端以悲切的主题开始,表现出浓烈的悲伤情感。
中段的B部分则展示出了欢快的主题,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最后的A部分则再次回到了开头的主题,但此时的主题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悲怆和激烈。
整个曲子在结构上呈现出明确的变化和发展,使得听众能够从一种情感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情感状态。
在曲调和和声方面,《G小调第一叙事曲》展现了肖邦独特的音乐风格。
曲调方面,该曲以富有激情的旋律为特点,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
和声方面,肖邦大胆地使用了富于变化的和弦进行,使得曲子的和声更加多样化和有趣。
他巧妙地运用了复调和柔美的旋律来表达情感,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浓厚的个人风格。
在技巧与表现方面,《G小调第一叙事曲》展现了肖邦卓越的钢琴技巧和表现能力。
整个曲子以波动不定的音符和复杂的编排为特点,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敏锐的表现力。
肖邦在这首曲子中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符、音阶和琶音,展示了他对钢琴技巧的驾驭能力。
他通过技巧性的演绎使得曲子更加生动、鲜活,同时表达了他丰富的情感。
从情感表达来看,《G小调第一叙事曲》反映了肖邦独特的情感世界。
整个曲子充满了悲伤和痛苦,通过琴键上的音符表达出肖邦内心深处的情感。
这种情感可以被认为是肖邦对于祖国波兰的痛苦和对个人生活的困苦的抒发。
尽管有暴风雨般的痛苦和悲伤,但整个曲子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坚强和坚定的态度,这也是肖邦音乐的一大特点。
《G小调第一叙事曲》展现了肖邦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他在这首曲子中通过曲调的变化、和声的运用和技巧的发挥,将个人情感融入到音乐之中,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G小调第一叙事曲》成为了肖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浅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艺术特征及演绎特点
7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3非常流行,因为它们能够娱乐听众,同时也能够传达重要的文化价值观。
后经不断地发展创新,在13-14世纪时叙事曲形成了单声部的歌曲形式,并开始出现多个声部,主要以两个声部为主。
其主要内容以叙述生活和某些事件的描述作为主体,歌词与旋律紧密结合,具有独特的音乐色彩和形式,在当时的音乐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其后叙事曲这一体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18世纪,叙事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文学性质的叙事歌曲形式,主要指的是以叙述内容加以歌词的说唱交替的音乐形式,其音乐风格生动、活泼、鲜明等,代表作品有舒伯特的《魔王》,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到了19世纪,叙事曲在受到歌曲形式铺垫和启发的引导下,演变成为器乐体裁形式,以其表现力、独立性和叙事性而著称。
肖邦则是19世纪叙事曲器乐体裁创作的代表音乐家之一,他首创性地将这一体裁运用到了器乐作品中,使得这些乐曲成为具有浪漫主义时期特征的抒情性新体裁,他创作的四首叙事曲作品分别是《g 小调第一叙事曲》《F 大调第二叙事曲》《降A 大调第三叙事曲》《f 小调第四叙事曲》。
肖邦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叙事曲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叙事曲形式和风格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叙事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三)《g 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背景肖邦创作《g 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时间是19世纪30年代,这正是他音乐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波兰资本主义运动的鼎盛期。
在这个时期,肖邦所创作的作品以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感为基调,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其经典作品有《降B 小调谐谑曲》《F 小调前奏曲》《E 小调圆舞曲》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学界认为肖邦在创作《g 小调第一叙事曲》时,是受到了密茨凯维奇所创作的叙事诗《康德拉·华伦洛德》的影响。
以此为基础,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同样也让身在异国他乡的肖邦备受打击和悲痛。
试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 No.1的演奏技巧
当代音乐2021年第1期MODERN MUSIC试析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No.1的演奏技巧崔佳萌[摘要]肖邦是浪漫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与音乐家。
他的创作作品开创了19世纪钢琴音乐新体裁。
肖邦一生创作了四部叙事曲。
肖邦在这四首作品中创造了一种非常自由的形式与内容,完全超越了传统叙事曲那种固定的曲式。
肖邦将奏鸣曲式发挥了极大创造力的改变。
这四首叙事曲的内容来源于同乡诗人密契维兹的诗。
《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部叙事曲,也是音乐中第一个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
本文将从《g小调第一叙事曲》演奏技巧这个角度出发,以最具代表性的《第一叙事曲》为例,分析其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
[关键词]肖邦;演奏技巧;第一叙事曲[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1-0121-04一、《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No.1创作背景(一)肖邦生平简介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科•肖邦(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年3月1日一1849年10月1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浪漫主义时期波兰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
因为从小受到父亲母亲的影响,他的父亲创办了一所贵族学校并且会演奏小提琴等乐器,所以他非常深爱波兰民族音乐并创造出以波兰舞曲为基础的众多歌曲。
肖邦在波兰音乐史中有极大的影响力,他这一生把所有的热爱都给了钢琴和创作,其中“叙事曲”这个体裁在其大量的钢琴作品中,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
他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 诗人。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创作背景肖邦创作这首叙事曲是他流亡到巴黎受到了波兰革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革命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影响下所创作的。
这首诗是有着强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史诗,其内容叙述了14世纪时日耳曼武士团对立陶宛人民的进攻,立陶宛人民对其的反抗斗争。
而当时肖邦听闻波兰华沙起义的失败,浓郁的悲伤之情、强烈的爱国之心以及对波兰人民的热爱促使了这首曲子的形成,也使得这首曲子整体散发出浓厚的悲壮感以及强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艺术特征初探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浪漫的色彩,而《g 小调第一叙事曲》正是他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音乐形式、旋律特点、节奏特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对这首叙事曲的艺术特征进行初步探讨。
从音乐形式方面来看,《g小调第一叙事曲》采用了A-B-A-Coda的传统曲式。
整个曲子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A部分,其后是B部分,然后再回到A部分,最后以Coda作为结束。
这种曲式的运用使得整个曲子在结构上非常清晰,同时也体现了肖邦对传统曲式的尊重和继承。
从旋律特点来看,《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旋律优美动人,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
肖邦运用了大量的琶音、颤音、装饰音等手法,使得旋律线条更加丰富多彩,旋律的起伏跌宕和情感的表达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点。
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位和对比的手法,让旋律更加生动立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节奏特点来看,《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节奏感非常鲜明,并且变化多样。
在A部分和B部分,曲子的节奏轻快活泼,富有变化,给人以活泼灵动的感觉;而在Coda部分,节奏逐渐放缓,渐趋平缓,使得整个曲子情感更加深刻,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从情感表达来看,《g小调第一叙事曲》通过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将肖邦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叙事曲富有变化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肖邦对生活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挑战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种浓烈的情感表达让这首叙事曲成为了肖邦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
通过对其音乐形式、旋律特点、节奏特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肖邦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浓厚情感和独特魅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欣赏这首叙事曲的艺术魅力。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演奏技巧与情感统一的分析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演奏技巧与情感统一的分析肖邦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被认为是钢琴曲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要求演奏者在技巧、表现力和情感上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真正表现出作品的魅力。
在演奏这首曲子时,要注重技巧的运用、情感的表达和音乐性的塑造,下面就来分析一下《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演奏技巧与情感统一。
要分析这首曲子的技巧要求。
肖邦的作品一向以技巧要求高而著称,而《g小调第一叙事曲》也不例外。
曲子开头的快速琶音和琶音技巧的运用是演奏这首曲子的一个难点,需要演奏者有很好的手指灵活性和力度控制。
曲子中还有大量的转位和跨度较大的手指跳跃,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手部协调能力和音域覆盖能力。
曲子中还需要运用大量的琶音、三连音、颤音等技巧来表现曲子的情感和意境,这些技巧都需要演奏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对音乐细致处理的能力。
要分析这首曲子的情感表达。
肖邦的作品以其深情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而《g 小调第一叙事曲》更是其代表作之一。
曲子的旋律悠扬、激昂,表达了浓烈的爱情、悲伤和激情,演奏者需要通过细腻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情感来表达这些。
在演奏时,需要注重音色的塑造和动态的变化,通过轻柔的触键和力度的控制来表现曲子中的情感起伏。
还需要注重每个音符的表现,把握好每一个细节,让每一个音符都饱满而有感染力。
曲子中还有很多需要运用延音和变化音色来表现情感的地方,演奏者需要通过手部和腕部的控制来实现音色的变化和延音效果的表现。
要分析这首曲子的音乐性塑造。
音乐性是指演奏者对音乐作品进行诠释和表达的能力,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处理和艺术表现的能力。
在演奏《g小调第一叙事曲》时,演奏者需要对曲子的整体结构和旋律走向有清晰的把握,通过合理的速度掌控和动态变化来表现曲子的音乐性。
还需要注重音乐的韵律,把握好每个节拍和每个小节的变化,表现出曲子的律动和韵律感。
演奏者还要对曲子的情感走向有清晰的把握,通过音乐的延音、变化音色和音乐的扬弃来表现曲子的情感走向,使整个曲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分析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分析肖邦是叙事曲体裁的首创者。
肖邦的音乐独具匠心、和声曲式变化充满新颖,《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部叙事曲,同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曲体裁的作品。
该曲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是一出悲壮的戏剧,一篇激动人心的史诗。
标签:肖邦;叙事曲;曲式结构一.该作品描述性音乐分析(一)引子部分(1—7)作品一开始就从g小调的bⅡ6和弦开始,即拿波里六和弦,左右手八度奏出七小节引子的旋律,直到引子结束也没有明确调性,其和声进行为:bⅡ6—Ⅳ6—Ⅵ2。
和声在引子部分并没有解决,而是延续到了主部主题开始的动机1部分才得以解决。
因此,8-9小节是引子在和声上的延续解决。
4/4的节拍,Largo 的速度、四个八度音域以上均衡流动的音符在为我们展示出?所在的严肃氛围和预示了故事的悲壮性质。
(二)呈示部(8-93)主题核心可以划分为两个具有不同性质特征的动机音型,动机1有典型的弹拨乐器的音调,由两个三音组成旋律特征,动机2具有下行二度的旋律特征,同时在和声上作曲家的手法较古典主义时期有巨大的不同,肖邦在创作主部主题具有的一些新的特点:①引子和声不明确调性,和声渗入到主部主题的进入才解决。
②主部主题一开始就在属和弦上出现,调性非常明确。
③主部主题旋律表现为弱起的音乐进行,而和声上却是V7-I的的强进行。
在节拍速度方面,主部主题以Moderato的速度6/4拍与引子速度及4/4形成对比,速度增快,6/4拍使主部音乐具有轻盈的舞蹈特征。
1、连接部:(36-67)具有展开性功能,从对音乐材料的选用及安排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连接部I(36-44)4+4的方整乐段结构,其陈述方式为呈示型,音乐材料来自主部主题动机,时值缩小,特征为二度下行的2个四分音符构成旋律、音乐织体较主部加厚。
具有呈上的功能连接部II(44-67)音乐从稍快到加急,表现出连接部音乐不稳定的性质。
具有启下的作用,可分为三个部分:片段(1)(44-47),2+2的结构,后两小节是高八度重复;片段(2)(48-55),2+2+4的结构,和声进行都是Ⅶ2—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信阳
4 小调 第一叙事 曲》 是 肖邦四部叙事钢琴 曲中的代表作 , 也是 肖邦的钢 琴创作走 向成熟 的重要表现 。在 《 g小
调第一叙 事曲》 的创作过程 中 , 肖邦并没有 沿用传统奏呜曲式的创作方式 , 而是将 变奏与奏 鸣、 回旋进行 了高度 融合 , 在
曲式结构上创造 了 自由性特征 , 对后人研 究叙 事钢琴 曲产生 了重要影响 。 关键词: 肖邦; 《 g 小调第一叙事曲》 ; 艺术特征
中 图分 类 号 : J 6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3 0 5 4 ( 2 0 1 4 ) 0 6— 0 1 2 5— 0 3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5— 0 7 作者简 介 : 张应辉 ( 1 9 7 7一) , 女, 河 南 信 阳人 , 讲师, 硕士 。
整个 引子 部 分 的旋 律 像 是 一 场 隆 重 的开 场 白 , 第 一 个二 分音 符音 区较 低 , 演 奏 者 采 用 的 双 手进 行 弹奏 , 更 能够 吸引 观 众 的 注 意 力 , 让 观 众 对 下 文 的旋 律 发 展有 期待 的 心 理 。到 第 三 小 节 时 音 调 转 为 疑 问 , 停 留在 升 F调 上 , 下 一小 节 在该 调 上 进行 音 调拓 展 , 既 是对 上一 小节 的延 续 , 又像 是 回答 上 一 小节 的疑 问 。 到第 6小节 和第 七小 节 时 , 和 弦部 分相 比之 前部 分要 更为 沉重 , 给人 一种 悲剧 的情 感 , 从 而 带 着 听 众一 起 进入 主部 内容 , 引子和主部相互 融合呼应 , 此时 , 同 音八 度 的音 调 也 让 人 感 受 到 大 提 琴 低 沉 的 齐 奏 , 情 感越 加严 肃 , 凝重 的 气 息如 同史 诗 一 般 , 再 以 悲 歌结 束, 留给听众无尽的沉思。 ( 二) 呈 示部 《 g 小调第一叙事曲》 的呈现部有主部 、 连接部和 副部 三个 部 分 。主部 包括第 8— 3 6小 节 , 内容从 引子 部分 逐渐 进 入 , 采 用 一 问一 答 的形 式 进 行旋 律 演 奏 , 在 和声上 由不 安定 的 情 感 慢 慢 平 复并 转 为 安 定 , 尽 管疑 问 的音 调是 同一 种 , 但 回答 时 的音 调并 不 相 同。 低2 l小节 过后 , 音 调 的调性 转 为下属 调 , 旋律 变得 丰 富 和饱满 起来 , 一 直持 续 到 第 3 2小 节 开 始 运 用华 彩 句 营造光 明的氛 围 , 给人 眼前 一亮 的感觉 。 连接 部 由第 3 6— 6 7小节 组成 , 第3 6小 节从 g 小 调 开始 , 一直 到第 4 4小 节都 是 为 了引 出下 面 的旋律 。 这部 分包 含 了两个 乐 句 , 第 二个 乐句 以 4个 为一 组 的 八分 音符 进行 演奏 , 是对 第 一 个 乐 句 的重 复 , 第 二 乐 句演 奏完 毕 后 , 音调开始发 生变化 , 音乐起 伏不定 , 而 在第 4 4— 5 4小节 部 分 , 主要 是 将 主 和 弦 与 导 和 弦 交替 演奏 , 并 由导 和 弦 为 主 , 该 部 分 的音 乐 旋 律 轻快 明朗, 就 像 是 拍 打 上 岸 的海 浪 让 人 接 的 措 手 不 及 。 紧接 着旋 律 又转 向 了 主 和 弦 , 这 部 分 的 演 奏 给 听众 的感 觉就 像 是 乘 坐小 船 独 自在 海 面 飘 荡 , 带 来 了惊 恐无 助 的感 觉 。 因此 , 演 奏 者 要 注 意 左 手 的 和 弦 伴
一
、
( 一) 引子
《 g 小调 第一 叙 事 曲》 引子 从 g小调 开 始 出现 , 共 有 两个 乐 句 , 可 分 为 1—8个 小 节 。g小调 响起 带 动 了曲调 庄 严 而 厚 重 的气 息 , 从 第 一 句 开始 上 行 分 解 和弦 , 再 降 至二 级六 和 弦 , 第 二 句将 深 重 的 曲调 转 为 柔 和 的抒发 , 顺 着旋 律 往 下走 , 两个 乐 句 之 间对 比鲜 明而又 不 显 突 兀 , 将 听众 的 思 绪 拉 人 远 古 时代 的 场 景中 , 同时将 全 曲恢 弘 的气 势 如流 水 般 流 露 了一 番 。
叙事 曲在 不 同 的音 乐 发 展 历 程 中有 不 同别 称 。 1 2一l 3世纪 , 叙 事 曲 是 法 国吟 唱 诗 人 运 用 最 广 泛 也 是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 , 而到了 1 3 世纪后 , 叙事 曲 变 为 了带有 迭 句 的复 调 歌 曲 , 成 为 各 国游 吟诗 人 叙 事性 作 品 的 名 称 。叙 事 曲 主 要 有 三 到 四个 诗 节 , 节 奏 和韵 律相 互关 联 , 在 结 尾部 分 通 常 与 主 题 相 呼 应 。 到1 8世纪 后 , 叙 事 曲 的舞 曲性质 被逐 渐 淡化 , 作 曲家 们所 创作 的叙 事 曲多 以 民族 诗 歌 作 为 题 材 , 一 直 到 1 9世 纪才 产生 了器 乐 叙 事 曲 , 而 以叙 事 曲作 为 钢 琴 曲体裁是 肖邦 的独创 , 叙 事 曲将音乐 与文学完 美结 合, 使钢 琴 曲 的演奏 富有 优美 的旋 律 和恢 弘 的气 势 。 《 g 小调第一叙事 曲》 的创作背景 《 小调第一叙事曲》 创作 于 1 8 3 1 —1 8 3 5年间 , 是 肖邦 叙 事 曲创 作 中最 早 的一 部 , 也 是 第 一 首 采 用 叙 事曲手法创作的钢琴 曲。《 g 小调第一叙事曲》 的创 作 处在 法 国 的 奥 尔 良王 朝 阶段 , 这 一 时期 的 法 国崇 尚政权 , 政权 就 是金 融 利 益 的最 佳 体 现 , 整个 巴黎 都 充斥 在 金钱 的气 息 之 中。 肖邦 为 了 能 够融 人 法 国 的 大环境 , 经常与宫廷贵族来往与交流 , 但奢华 的上流 社会 生 活 并 没 有 给 他 带 来 快 乐 , 其 创 作 风格 和 曲调 开 始 由清 新 明 快 转 为 忧 郁 暗 沉 , 从 抒 情 性 演 奏 变 为 了史诗般的弹唱。《 g 小调第一叙事 曲》 就是其风格 转 变后 的代 表作 品。 二、 《 g 小调第一叙事曲》 的奏鸣 曲式
第1 9卷 第 6期
2 0 1 4年 1 2月
新
余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OF XI NYU UN I VER S I T Y
Vo 1 .1 9. NO . 6 De c : . 2 01 4
肖 邦《 g 小调第一叙事曲 》 奏鸣曲式及其音乐结构特征
● 张 应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