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幻的“梦”世界——评舞剧《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简介概括
临川四梦简介概括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都是汤显祖的大作。
就说《牡丹亭》吧,这故事可浪漫了。
杜丽娘那小妮子,在自家花园里逛了一圈,就做了个超级美的春梦,梦里还和一个叫柳梦梅的帅哥爱得死去活来的。
然后呢,这小妮子就因为这个梦,相思成疾,最后香消玉殒了。
但这还没完呢,柳梦梅这小子后来还真就把杜丽娘给弄活了,两人就欢欢喜喜地在一起了。
这故事就像是在说啊,爱情这东西,那可是能超越生死的,可感人了。
《紫钗记》呢,霍小玉和李益这一对儿。
霍小玉把那紫钗当定情信物给了李益,可这李益啊,有点不靠谱。
霍小玉就只能苦苦地盼着他回来,中间经历了各种波折,让人看了都忍不住为霍小玉心疼。
这就像是在讲爱情里的那些坎坷,有时候爱得深,可被伤害得也深呢。
《邯郸记》就有点奇幻了。
卢生在邯郸的一个小店里做了个梦,在梦里啊,他经历了大起大落,享尽了荣华富贵,又受尽了磨难。
等他一觉醒来,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锅里的黄粱还没煮熟呢。
这就告诉我们啊,这人生啊,就像一场大梦,有时候我们追求的那些功名利禄,说不定都是虚幻的东西呢。
《南柯记》也差不多。
淳于棼在槐树下做了个梦,梦里到了大槐安国,还当了大官,娶了公主,可最后还是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这就好像是在提醒我们,别看那些表面的风光,说不定哪天就没了,要珍惜当下的平淡日子。
临川四梦啊,每一个都像是一个小世界,里面有爱情、有人生感悟、有对功名利禄的看法。
汤显祖可真是个天才,他把这些故事写得那么生动,让我们这些后人看了,一会儿跟着哭,一会儿跟着笑,就像跟他坐在一起聊天,听他讲那些有趣又深刻的故事一样。
这临川四梦啊,就是戏曲里的宝藏,让我们能看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真的是越看越爱呢。
汤显祖《临川四梦》在当代江西舞台的美丽蝉蜕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自明万历年间诞生至今400多年来,“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完美的高峰,成为戏剧舞台永远的经典。
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是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当时昆山腔势力范围逐步扩大,弋阳腔、海盐腔在江浙等地逐渐冷落和淡出,各地缙绅富贾蓄养的家班均为昆腔班底,像江苏太仓王锡爵家班、江苏无锡邹迪光家班、江苏常熟邹岱家班等,历史上都有演唱《牡丹亭》等剧目的史料记载。
魏良辅改造后的昆腔在曲唱形式上已相当完善和成熟,其“尽洗乖声,调用水磨,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行腔风格,塑造出昆曲“转音若丝,流丽幽远”的抒情曲韵。
而婉转温润、缠绵细腻的演唱风格与“四梦”的浪漫缱绻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真可谓撩尽昆曲之悱恻绮丽。
《临川四梦》诞生地江西临川(今称抚州),“襟领江湖,控带闽粤”,是江南形胜之地,也是明清南方戏曲的中心。
永嘉南戏很早就流经此地,并有海盐、昆山、青阳、徽州、乐平诸腔绵延不绝,但影响最大的是弋阳腔。
弋阳腔是南戏在江西的民间表现形式,“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且“随心入调,不必合腔”。
汤显祖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家后,当年即把全家从临川城东的文昌里移居至城内香楠峰下的玉茗堂,并创作完成了《牡丹亭还魂记》。
接着又在万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分别创作了《南柯记》和《邯郸记》。
与江浙缙绅不同的是,汤显祖归家后,“游于伶党之中”,但并没有蓄养家班。
从他的诗文记载诸如“自掐擅痕教小伶”“离歌分付小宜黄”“小园须着小宜伶”“宜伶相伴酒中禅”等得知,有相当数量的一群“宜伶”聚集在他的身边,汤显祖成为当时“宜伶”的精神领袖。
所谓“宜伶”,即来自宜黄县的戏伶。
从他应约撰写的著名文稿《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可以得知,这些“宜伶”演唱的腔调是宜黄籍抗倭将领谭纶从浙江带回的海盐腔。
可见,《临川四梦》完成后是在汤显祖故乡临川首先由宜伶搬上舞台的,而宜伶唱的断不是昆腔。
当戏曲界认定《临川四梦》只能由昆曲演唱才能极尽其艺术魅力时,其“原产地”的戏曲艺术家们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情深——评首部原创戏曲舞蹈诗《临川四梦》
《戏剧之家》2019年第06期 总第306期117舞蹈空间戏曲舞蹈诗《临川四梦》取材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同名作品,是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创作的中国首部原创戏曲舞蹈诗。
整部舞蹈诗包含四幕,它以舞蹈形体美代替戏曲声腔艺术表演,演绎了四位痴情女子的一生。
作为中国戏曲学院“高参小”工作系列演出,该舞蹈诗多次于剧场上演。
一、名著剧本选取及新颖的舞蹈结构戏曲舞蹈诗《临川四梦》取材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四部传奇剧作《临川四梦》,它是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创作的中国首部原创戏曲舞蹈诗。
整部舞蹈诗共包含四幕,它以舞蹈形体美代替戏曲声腔艺术表演,通过四幕舞蹈向观众讲述了四位痴情女子的义薄云天,展现了传统女性的人格魅力,歌颂了传统女性的高尚品格。
舞蹈诗以汤显祖的梦境展开,将唱腔、念白溶于音乐中,再配上视频动画、皮影戏等舞台背景,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戏曲人物装扮的舞者将戏曲身段与古典舞身韵在舞台上完美呈现,效果空前,给观众以十足的视觉盛宴;多种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戏曲舞蹈诗的新篇章。
戏曲舞蹈诗《临川四梦》以绚丽的舞美效果开场。
投影仪上“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在下汤显祖,江西临川常有庄周梦蝶之慨,将一生所梦这世间奇女子,新出一本传奇,为《临川四梦》,紫钗、邯郸、南柯、牡丹,写得老夫是,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纤弱女子,个个义薄云天……”伴随旁白依次显现。
汤显祖抚琴,梦境开始显现。
头戴荷花、身穿粉色古典服饰的十二花仙开始了第一段舞蹈,只见队形变幻、长袖飞舞。
此时,幕布如纱隔开了观众和舞台,带来了新颖的视觉效果,观众在“梦”的唯美意境中徜徉。
一曲舞罢,汤显祖、花仙退场,幕布收起,梦境正式上演。
第一幕《紫钗记》讲述书生李益于元宵之夜巧遇霍小玉,在丫鬟撮合下,以紫钗为聘礼,托媒求婚;李益高中后娶宰相之女,与小玉恩断义绝,小玉诸般乞求,一气之下香消玉殒,黄衫客路见不平斩杀负心汉的故事。
此幕舞蹈共分三段。
第一段讲的是紫钗结缘,两人舞扇展开了一段暧昧的双人舞。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与《临川四梦》解读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与《临川四梦》解读汤显祖(1550-1616),字一野,号临川,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家。
他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剧本,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牡丹亭》和《紫钗记》,而《临川四梦》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明代四大梦剧之一。
本文将从汤显祖的生平背景、《临川四梦》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以及该剧的艺术特色等方面对这部戏曲进行解读。
生平背景汤显祖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自幼酷爱文学艺术。
他早年师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并受到程朱理学的熏陶。
汤显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就颇有声誉,他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还擅长戏曲创作,对明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临川四梦》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临川四梦》是汤显祖晚年的代表作品,写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这部戏曲描写了四个梦境中的故事,通过对人性、情感、人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理想等议题的思考。
该剧的主要人物有梦中人、唐玉龙、唐萍、青娥、佳梦子等,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充满着悬疑和神秘色彩。
通过这四个梦境,汤显祖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梦境与现实的关系、爱情的多姿多彩等主题,表达了对人生境况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临川四梦》的艺术特色这部戏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在形式上,该剧融合了汤显祖的戏曲、诗词和散曲的创作风格,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
其次,在内容上,通过对梦境的描写,作者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得整个剧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此外,该剧还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教信仰等,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这部戏曲还展现了汤显祖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对人性、命运的深刻洞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临川四梦》是汤显祖晚年的一部杰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明代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部戏曲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汤显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境界,还能够领略到明代戏曲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临川四梦”戏曲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探析
“临川四梦”戏曲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探析作者:刘宇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9期“临川四梦”是抚州市乃至江西省具有很高文化品位的优质旅游资源。
本文在分析旅游演艺的概念、功能及功能的基础上,剖析了“临川四梦”戏曲的文化特征,提出了“临川四梦”戏曲文化旅游演艺产品开发模式与策略,以期为抚州市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有益的借鉴。
旅游演艺是文化业和旅游业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是旅游业发展的创新点。
抚州的“临川文化”底蕴深厚,外延广阔,是赣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临川四梦”是我国古代戏曲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临川四梦”所包含的故事内容、艺术形态、历史遗存等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是江西省高品质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
2010年12月,为促进文化旅游的开发,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抚州市政府出台《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的意见》的重要文件,提出围绕临川文化中的核心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抚州文化旅游产品,使其成为抚州旅游的亮点。
因此,在旅游者对文化旅游需求日益旺盛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探讨“临川四梦”戏曲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旅游演艺的概念与功能旅游演艺是指在旅游景区现场以及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
旅游演艺具有强大的功能,在旅游业、文化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能够丰富旅游产品的结构,实现旅游产品创新发展;延长旅游者在目的地逗留时间,为旅游目的地增加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它能演绎地方文化精髓,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塑造独特的地方旅游形象。
作为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旅游演艺一经诞生就被各界寄予了厚望,最为典型的是“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在2004年“印象刘三姐”推出市场后,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随之国内各地旅游演出项目层出不穷,一些优秀的旅游演艺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临川四梦的戏剧作品
临川四梦的戏剧作品
临川四梦是明代戏剧家郑成功所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它以人类的视角展现了各种生动的情节和形象。
这部戏剧作品是中国戏曲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变性。
在《临川四梦》中,每个梦境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节。
第一梦境中,主人公杜丽娘因为丧偶,被迫过上了贫苦的生活。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战胜了困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一梦境展现了人的坚持和奋斗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和人性的伟大。
在第二梦境中,主人公鲁提辖成为了一个独臂将军,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保卫了家园,打败了敌人。
这一梦境揭示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勇敢。
第三梦境中,主人公杨文广成为了一位有名的文人,他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美。
这一梦境展现了人的追求和渴望,让人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人性的智慧。
在第四梦境中,主人公狄青成为了一位高官,他在官场上面临各种考验和困难,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权力所诱惑。
这一梦境揭示了人性的善良和正直,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格的力量和社会的复杂性。
通过《临川四梦》这部戏剧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追求、奋斗
和成长,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变性。
它以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感受到了人类的痛苦、喜悦和希望。
这部戏剧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人类内心世界的艺术品。
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部经典之作,领略其中的智慧和情感的魅力。
《临川四梦》剧评
《临川四梦》与元杂剧的文体姻缘
出处:《文学遗产》2006年总目录
摘要:
元杂剧在晚明的传播与接受中,兼具“戏剧典范”与“文学遗产”双重性。
汤显祖嗜好元杂剧,对其传播有所贡献,但他主要是将元杂剧作为“文学遗产”来接受的。
从传统曲学角度看,《临川四梦》与北杂剧的文体因缘主要表现为频繁的“增衬”现象。
而这有别于沈璟、王骥德等吴越曲家对北曲形式美的认知。
这一不同,既折射出晚明南北曲交流与互动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文人曲家审美心态、文体选择的多样性。
关键词:元杂剧、汤显祖、传播、接受、文体
体会:
汤显祖《临川四梦》以南曲曲调为主体,故吕天成《曲品》将其著录于“新传奇”,而晚明到现在讨论《四梦》声律或声腔的曲家,也多将视野聚焦与南曲的流变,少有人去发掘它们与北曲的关系。
点检吴氏著述的作品中与汤显祖戏曲的声律相关,并与前二文形成某种“互文性”关系,可视作更具体的阐说。
《中国戏曲通史》则认为“临川四梦”“集中地反映了汤显祖的哲学观点和政治理想”,周续赓《汤显祖的世界观和“临川四梦”》具体指出“《紫钗记》和《牡丹亭》主要反映了汤显祖的哲学思想,而《南柯记》和《邯郸记》则更多地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
还有研究者指出,“临川四梦”“都是为了指控时世,讥刺当政几任宰辅的弊政”(张清华《汤显祖“五传”创作思想浅探》),“是汤显祖对明代社会所作的艺术性的批判”,因而“借古讽今是…临川四梦‟共有的鲜明特征”。
作为一组“社会问题剧”,可以“看出它对社会现实的强大的批判力量”,“是一组比较成功的…良史‟发愤之作。
”其“对明代社会政治的批判的胆略和识见”是同时代其他传奇作家所难以企及的。
文化精华之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文化精华之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文化精华之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是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前两者是儿女风情戏,后两者是社会风情剧。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汤显祖的一位同时代人王思任,在概括“临川四梦”的“立言神旨”时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
应该说,这个评论颇有见地,或许指出了汤显祖梦文化的美妙情境。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自署清远道人,晚号茧翁,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汤显祖是明代伟大戏剧家,“临川四梦”也可列为中国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著作相比,辉耀在世界文学之林,让后人赞赏不已。
从戏曲文学及舞台演出剧本的角度而言,“临川四梦”的地位更是突出,其艺术造诣之高,对人生处境探索之深,对角色内心刻画之细,可说在中国昆剧传统中无与伦比。
真要做个恰当的类比,则莎士比亚在西方戏剧中的地位庶几近之。
汤显祖的时代,是距今四百年前的晚明,当时文坛注重的创作主流,是诗文而非戏曲。
社会风气视戏曲为小道,而社会精英的主要精力则投放在唐诗宋词、唐宋古文之上,唱和诗词,精研“时文”(即八股文)。
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则以复古为创新的手段,打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旗号,建构文学的新典范。
汤显祖则不同,他虽然在当时以诗文着称,承绍魏晋骈俪辞藻的华丽,展现了个人独特的风格,被人誉为一代才子,却倾心创作了临川四梦。
他对戏曲创作的态度十分认真,不但不亚于创作诗文,甚至因为戏曲的特殊艺术形式可以表达人生际遇的错综复杂,可以通过不同角色而呈现多元的社会处境,可以借着不同的口吻说出世态人情的各种面貌。
说到诗词文章,显祖的戏曲里有诗词文章;说情节构筑的起承转合,他的戏曲里有起承转合;说人生哲思的深刻思考,他的戏曲里有深刻思考。
浅探“临川四梦”演出传播中的不均衡现象
浅探“临川四梦”演出传播中的不均衡现象“临川四梦”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艺术成就,它们共同构成其宏伟的梦剧结构形式,是我们研究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主要对象,我们应该将“临川四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但是,在“临川四梦”的传播中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
学术界有关《牡丹亭》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对一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对于其他三梦的研究却显得十分粗浅,不但研究理论有待于更新,研究的领域和视野也急需拓宽。
①本文对“临川四梦”演出传播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临川四梦”演出传播中的不均衡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引起我们对这种司空见惯现象的重视与反思。
一、“临川四梦”改编、演出中的不均衡现象在“临川四梦”的传播史上,有无数的文人为汤显祖戏剧的传播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有的在戏曲理论方面独树一帜,如王思任、沈际飞、李渔、吴梅等;有的在戏曲改编方面卓有建树,如冯梦龙、臧懋循等;还有大量的戏曲艺人,他们通过自己的演出实践,将“临川四梦”搬上戏曲舞台,赋予其艺术的生命力。
根据《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中所收集的资料,自从“临川四梦”问世以来,就不断在戏曲舞台上演出,许多文人留下了关于“临川四梦”演出传播的真实记录。
从《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中改编、演出记录的资料看,《紫钗记》记录的资料有24则,《邯郸记》记录的资料有33则(有多少首诗就算多少则资料),《南柯记》记录的资料有10则。
将三项合起来统计,三梦改编、演出记录的资料总共有67则,参与三梦改编、演出记录的作者共计35人。
再看《牡丹亭》的有关文献资料:记载《牡丹亭》的改编资料有25则,记载《牡丹亭》演出的文献资料有110则。
将以上两项合起来统计,《牡丹亭》改编和演出的资料有135则,参与《牡丹亭》改编、演出记录的作者共计58人(重复作者只计算一人,佚名作者每出现一次计算一人)。
将“临川四梦”改编、演出的文献资料和作者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三梦的文献资料有67则,《牡丹亭》的文献资料有135则,《牡丹亭》的文献资料比三梦的文献资料总数还多68则,整整多了一倍。
临川四梦 名词解释
临川四梦名词解释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四部剧作的合称,即《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梦境来表现,故得名“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汤显祖在“四梦”中所展现的对人性的关注、对爱情的追求、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封建礼教束缚下人性的解放和追求爱情自由的主题。
《紫钗记》是一部以唐代爱情故事为背景的传奇剧,描写了霍小玉和李益之间的爱情悲剧。
《邯郸记》是一部以唐代传奇故事为蓝本的戏曲,讲述了卢生在梦中经历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南柯记》则是一部以唐代传奇故事为背景的戏曲,通过淳于棼在梦中的经历,表现了对人生如梦、富贵如浮云的思考和感慨。
“临川四梦”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临川四梦[汤显祖四部戏剧合称]
临川四梦[汤显祖四部戏剧合称]概述临川四梦是《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官场现形记或政治问题戏。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汤显祖的“四梦”是一种原本的真实,包含了深邃的思想内涵,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明鲜明的价值取向。
也有一位他的同代人王思任,用“《紫钗记》,侠也;《牡丹亭》,情也;《南柯记》,佛也;《邯郸记》,仙也。
”概括了“四梦”的“立言神旨”。
应该说,这个评论颇有见地,或许指出了汤显祖梦文化的美妙情境。
纷繁世间事“临川四梦”的四个梦境演绎了纷繁世间事。
《邯郸记》则表现了邯郸卢生梦中娶妻,中状元,建功勋于朝廷,后遭陷害被放逐,再度返朝做宰相,享尽荣华富贵,死后醒来,方知是一场黄粱梦,因此而悟道的警醒。
《紫钗记》中的霍小玉与书生李益喜结良缘、被卢太尉设局陷害、豪侠黄衫客从中帮助,终于解开猜疑,消除误会的悲欢离合的幻梦。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
《南柯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于梦中做大槐安国驸马,任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梦醒而皈佛的故事。
千变万化总是情“临川四梦”的四个梦境千变万化总是情。
汤显祖在说到他的四梦创作时曾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
其实“梦”只是戏的表现手法,而“情”才是戏的理想的“梦境”,至于“情”主于何,归于何,则四剧各有不同的侧重。
《南柯记》、《邯郸记》可以说是情生情幻、亦真亦假的人生梦幻路,而《紫钗记》则体现出“情乃无价,钱有何用”的感人真诚。
《牡丹亭》之梦,更令人感慨至深:生而死、死而生,做鬼也要做“情鬼”,入地升天,寻寻觅觅,终于获得了纯真的爱情。
盛演不衰几百年来,“临川四梦”因何盛演不衰?或许“四梦”概括了纷繁世间事,或许“四梦”揭示了万般总是情,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曾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临川四梦”叙梦结构初探
生, 从 而体悟 出人生真谛 。 梦境相对于现实是一种
虚无 , 但在做梦的当事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 淳于 棼和卢生的梦境本身并没有任何荒诞离奇之处 , 都严格按照现实规律运作 。梦境相当于做梦人的 第二人生 ,潦倒失意的淳于棼和穷困窘迫的卢生
在 梦 里经 历 了相 似 的飞 黄腾 达 ,最 后发 现是 梦 一 场 的人生 。 淳于棼 一开 始被选 人槐 安 国为驸 马 , 继 而去 南柯 郡 当太 守 ; 卢 生一 到郑 四娘 府 上 , 就被 招 为上 门女婿 , 接着 就考 中状 元 , 获得 一 官半 职 。在
中梦境 部分 占了二 十六 出 ,主角在 梦 里经 历 的人 生 远远 超过 了现 实人 生 。作 者用幻 化 的手法 创 造
梁。 “ 临川四梦” 本意不在于写梦 , 而在于哿隋。 作
者 试 图建立 独特 的叙 梦结 构来 诠 释 “ 人 生 如梦 ” 、 “ 人 生 如戏 ” 这一 哲学 涵义 。
与《 南柯记》 相似 。 二作在思想上都偏于宗教化 , 富
有浓厚的说教意味。青木正儿认为 : “ 邯郸以道教 为归宿 ; 南柯 以佛理一贯 , 同悟人生为一梦 , 此盖 作者以晚年心境托之游戏之笔而发者欤?” 作者 试 图通过“ 谈玄礼佛” 的消极方式 回避现实。晚年 的汤显祖陷入宿命论的彷徨之 中,佛道思想给他 提供了精神的避难所。剧 中作为主要情节 的梦被 解为 参悟佛 道 的思想 历程 , 人 生 如梦 , 梦 的虚幻 对
因梦 成 戏 。” 【 1 ] 啪 梦充 当了“ 情” 和“ 戏” 之 问 的桥
《 紫钗记》 中, 梦仅仅是一个 片段; 《 牡丹亭》 主要 围
绕游园惊梦这一段梦境 ,即剧 中的一出展开 ; 《 南
浅析临川四梦
浅析临川四梦摘要: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
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临川四梦虽是戏曲剧本,也是汤显祖毕生思考人世现实与生命意义的结晶。
“四梦”是一种原本的真实,包含了深邃的思想内涵,以虚幻的纪梦方式,表明鲜明的价值。
戏曲的特殊艺术形式可以表达人生际遇的错综复杂,可以通过不同角色而呈现多元的社会处境,可以借着不同的口吻说出世态人情的各种面貌。
戏曲里有诗词文章;情节构筑的起承转合,人生哲思的深刻思考,因此在文学史与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汤显祖、戏曲、临川四梦一、戏曲基本特征:中国的戏曲艺术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学艺术的综合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它既不同于西方的话剧,同时也不同于西方的歌舞剧。
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阐述其戏曲的基本特征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一理论对研究我国戏曲有认识和指导作用。
中国的古典戏剧基本反映了当时种种社会背景,生活情形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其中我们所提炼出的戏曲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及所谓程式都是从中得到的。
二、汤显祖的创作背景: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一生历经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个朝代,当时正是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明代中晚期。
他虽出生于四代读书习文之家,21岁中举,却直到34岁才考中进士。
其原因是不愿奉承和巴结权贵之人,晚年把精力都投入戏曲创作。
汤显祖对于戏曲的创作有来自三方面的影响,在家中他的父亲是个严正的儒者,而祖父却好老庄、喜谈神仙。
少年时师从泰州学派罗汝芳,罗学接近于禅学的哲学观念以及反对程朱理学的思想立场对汤显祖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很大的作用。
再加上后来和李贽成为挚友,两人在学术上的探讨也双方影响着彼此。
这些种种经历,原因造就今天四部传奇的戏剧临川四梦。
三、剧作分析: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临川文学的经典名作,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临川四梦梗概
临川四梦梗概
临川四梦,是明代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的四部代表作品,由《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和《南柯记》组成,都取材于唐朝的传奇故事。
《紫钗记》讲述了书生李益和卢太尉的女儿紫钗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政治争斗和阴谋。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临川四梦的核心,讲述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
杜丽娘是个聪明又独立的女子,她的自由追求引起了传统封建社会的挑战,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
《邯郸记》讲述了卢生在梦中来到一个仙境,最终领悟了人生哲理的故事。
《南柯记》讲述了淳于棼在梦中变成了一个南柯太守,但最终被梦境打破的故事。
临川四梦是汤显祖对至情的艺术展现,他主张通过戏剧之道来表达人们的“至情”,认为人生是有情的,最高境界是“至情”,这些都在戏剧中得到了完整的展示。
其中,《牡丹亭》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杰作,不仅在思想上达到其创作的最高水准,艺术成就也极高,人物形象鲜明,浪漫主义风格浓郁,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名词解释临川四梦
名词解释临川四梦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700回。
下面将详细解释临川四梦的含义。
临川四梦指的是四个梦境,四个梦境分别是《醒世恒言》、《伊秉绶梦忠臣》、《虞美人梦忠词》和《牡丹亭梦异志》。
每个梦境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但它们的主题都与人性、权力、奢靡等问题紧密相关。
《醒世恒言》是《临川四梦》中的第一个梦境,它讲述了一个贪官污吏被揭发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轻松幽默的笔法,揭示了官场腐败、人情冷暖等社会问题。
作者用梦境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并借此呼吁社会上的官员正直廉洁。
《伊秉绶梦忠臣》是《临川四梦》中的第二个梦境,它描述了一个忠臣为国家效力,不畏权贵的故事。
主人公伊秉绶为了避免父母为他担忧,选择投奔大明朝。
尽管他在大明朝没有官位,但他仍然积极参与政治,为国家尽力。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表达了对社会贤能的渴望和对明朝政治的批评。
《虞美人梦忠词》是《临川四梦》中的第三个梦境,它讲述了一个女子虞美人为了守护家族的忠诚而牺牲的故事。
虞美人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在丈夫死后选择守寡,不再嫁人。
她忍受孤独和病痛,最终因为忠诚而死。
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德和品行的讴歌,同时也对女性的坚强和牺牲精神的赞赏。
《牡丹亭梦异志》是《临川四梦》中的第四个梦境,它描写了一个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纠葛。
男主角柳梦梅在梦中遇到了女主角李红袖,两人相爱并经历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
这个故事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探讨,让读者思考爱情、欲望和命运等主题。
临川四梦通过四个独立的故事,以梦境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忠诚、美德和人性的思考。
该作品深刻剖析了明代社会的弊端,提出了对社会规范和个人品质的反思,并以幽默、叙事和梦境的形式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才华。
它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
临川四梦观后感500字
临川四梦观后感500字
《临川四梦》,一部经典的电视剧。
那些在小说里面鲜活智的形象,跃然眼前,再次品读这本书,有太多震撼。
这是一个关于人性和命运交织、轮回与流转的故事。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芸芸众生相亦幻亦真”……全剧展示出无比广阔、丰富而深邃的意境,实现了诗意化与哲理性的统一。
全剧气势恢宏,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
除此之外,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尤其是汤显祖对每个角色精心设计的语言描写更为独特,引人入胜。
总之,从导演、表演、服装等方面看,都达到很高水准,这也成就了它“古装戏第一”美誉!至今令观影后的我久久难以忘怀——余音绕梁三日仍未消散啊~~(虽已时隔两年)且来听吾细道剧集吧!
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剧中人物的多舛命运,同样还体会着主创们别具匠心的构思及制造各种巧合,使剧内容曲折离奇却又能丝毫不脱轨迹地顺利进行下去.想必只要认识原著或稍微知晓点儿历史背景便可猜测到,该片改编依据并非空穴来风(明朝万历末期)当时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国家动荡民间苦不堪言百姓迫切需求救星降临天上掉馅饼砸死了男主-杜丽娘(安排的极好,冥冥注定呀=^_^=);接踵而至的另3位佳公子分别爱慕她。
- 1 -。
让“临川四梦”和年轻人一起成长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谈“四梦”
让“临川四梦”和年轻人一起成长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谈
“四梦”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戏剧》
【年(卷),期】2016(0)8
【摘要】今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临川四梦”的演出成为当下舞台热点。
上海昆剧团的“临川四梦”系列演出在广东,北京等地引发了观剧热潮。
不仅市场反响热烈,在北京的专家研讨釜上也菝得了北京专家的高度评价。
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临川四梦”是上昆的一次圆梦,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传承经典,继续前进。
”
【总页数】2页(P26-2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梦的虚与实——"临川四梦"与唐传奇相关作品中梦的比较 [J], 亓琪
2."临川四梦"齐现上海滩上海昆剧团"临川四梦"系列演出 [J], 朱锦华
3.文化话语视域下的中国梦文化研究——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为例 [J], 秦玉芳;
4.亦真亦幻的“梦”世界——评舞剧《临川四梦》 [J], 刘三平;
5.基于语料库"梦"动词性隐喻英汉对比研究——以"临川四梦"英译本为例 [J], 吴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学《“临川四梦”》赏析
国学《“临川四梦”》赏析“临川四梦”【概说】“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
其中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是入世的,追求“情至”的:《紫钗记》中霍小玉与书生李益喜结良缘,却被卢太尉设局陷害,豪侠黄衫客从中帮助,终于解开误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因梦生情,伤情而死,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痴情故事。
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是出世的,希望超越尘世:《南柯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fén)于梦中做了大槐安国的驸马,担任南柯太守,梦醒后皈依佛门的故事。
《邯郸记》描写了卢生梦中考中状元,后遭陷害被放逐,再度返朝,享尽荣华富贵,死后醒来,方知是黄粱梦,因而悟道的警醒。
汤显祖在“四梦”中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以虚幻的记梦方式,对人生处境探索之深,对角色内心刻画之细,在中国杂剧中是无与伦比的。
【故事锦囊】汤显祖是我国明代的戏剧家,年轻时博览群书,才华横溢。
他13岁时拜当时的知名学者罗汝芳为师,阅读了大量的书,明白了做人的德行。
汤显祖21岁的时候,考中举人,闻名乡里。
当他准备入京参加会试时,恰好当时宰相张居正的一个儿子参加会试,但才学平平。
张居正听说汤显祖的才华,想让汤显祖代他儿子考试。
汤显祖认为替人代考有失道义,断然拒绝了。
张居正死后,汤显祖已经34岁了,才去参加会试,考中进士。
入仕后,汤显祖先后担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时,因秉性耿直,上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时被降职,后来担任浙江遂昌知县,因不肯讨好权贵被免去官职。
官场上受到的打击,使他对仕途心灰意冷,弃官后开始了戏剧创作。
汤显祖写剧本的时候,经常不自觉地融入角色之中。
写到悲痛时,他会和戏中人物一起痛哭。
他写《牡丹亭》期间,一天他的夫人到处都找不见他,有些着急。
天快黑时,她才发现汤显祖伏在后院一个草垛旁哭泣,哭得十分伤心。
临川四梦简介
临川四梦简介临川四梦是明代作家冯梦龙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情节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临川四梦进行简要介绍,带领读者一窥其中的精彩故事和深刻思考。
临川四梦是冯梦龙创作的四个短篇小说集合,分别是《东篱梦》、《西梁梦》、《南柯梦》和《北冥梦》。
这四个梦境中,冯梦龙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基础,通过虚幻的梦境场景和寓言故事,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东篱梦》以一个富家子弟梦见自己堕落为穷困潦倒的农民的故事展开。
通过梦境中的人物和情节,冯梦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固化和人性的扭曲。
他深刻地反思了权力和财富对人性的腐蚀,并呼吁人们要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
《西梁梦》则以一个官员梦见自己成为被贬谪的普通市民的故事展开。
在这个梦境中,冯梦龙通过对权力的抨击和对人性的思考,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人性的复杂。
他警示人们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德,不被权力和利益所腐蚀,同时也呼吁社会应该重视对人才的真正尊重和发展。
《南柯梦》是临川四梦中最知名的一篇,它描绘了一个富家子弟梦见自己沦落为乞丐的故事。
通过梦境中的人物和情节,冯梦龙展现了社会的虚伪和道德的沦丧。
他以寓言的方式呼唤人们要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坚守内心的真善美。
《北冥梦》以一个普通人梦见自己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的故事展开。
在这个梦境中,冯梦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无常。
他通过对梦境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描写,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呼吁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勇气。
通过临川四梦的阅读,读者可以感受到冯梦龙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入的洞察力,将人类的梦境与现实相结合,用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和人性的关切。
临川四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彩的故事和思想,更在于它对读者产生的思考和启发,使人们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亦真亦幻的“梦”世界——
—评舞剧《临川四梦》
◎刘三平
如何表达一份真挚的感情,如何用身体语言诉说一种缠绵的爱恋,如何让这种爱恋穿越梦境与现实,穿越生与死的界限,汤显祖已用戏剧语言《临川四梦》告诉我们。
四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戏曲学院的原创戏曲舞剧《临川四梦》以戏曲舞蹈身段的唯美深沉,结合中国古典舞的委婉柔和,共同讲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梦”的世界。
作为舞剧的新《临川四梦》与作为戏曲经典的《临川四梦》一样演绎了四个唯美、虚幻的故事:紫钗记——
—侠梦、邯郸记——
—道梦、南柯记——
—佛梦、还魂记[1]——
—鬼梦。
只是这里的舞台表现不仅是以舞蹈形体美的展示代替了戏曲声腔的艺术表演;同时也把四出颇具规模、浅唱低吟的传统剧目改编成一部舞剧,让观众们依次在四个梦境中游走徘徊,从而集中体验了四梦的幻灭与苍凉。
四梦此时,已不是四出戏、四个梦的简单组合,而是已经成就了一部新的作品,一部用身体语言描绘的关于人生爱的领悟。
戏曲与舞蹈作为有着不同表演范式的艺术门类,在这样的一部戏曲舞剧中却难以摆脱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首先构成了一个重要的二元对立:戏曲与舞蹈;其次纠缠在这部舞剧中的还有关于作品结构的二元对立:时间与空间。
著名法国文论家罗兰·巴特曾谈到过他对“二元对立”的热情,他认为当概念成双成对的时候,就建立了写作的可能性。
诚然,写作的开始总是探索的开始,总是在对文本怀着极大热情和兴趣之
后,转入一种冷静和理智的思考,于是要把这些莫名的感动装入概念的盒子,贴上标签。
但最重要的恰恰不是标签,而是这些盒子在碰撞、变形之后,构成了新的造型,这时候这个新的造型将重新充盈艺术作品空灵飘逸的审美韵味,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戏曲——
—舞蹈
舞蹈与戏曲,本就是有着重要亲缘关系的艺术形式。
“一般认为,和戏曲艺术的不断繁盛相反,宋以来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的舞蹈艺术却相对衰落。
但此时,由于戏曲艺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民间,大量吸收舞蹈的因素,则使融入戏曲中的舞蹈,追随时代发展而为自身找到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它导致中国‘古典舞’在急骤的嬗变中发生某种质的跃进,中国‘古典舞’被置于戏剧的结构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整合。
其显著特征是舞蹈为表现戏曲的内容及刻划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
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于舞蹈走向现代提供了某种艺术美学与技术美学的理论与实践准备。
”[2]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本就是在戏曲艺术的发展中风生水起,所以用舞蹈的形式演绎戏曲的故事会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和表现力。
加之古典舞还从武术、壁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古典舞的创生可谓是“二度抽象”的结果。
它超越了戏曲、武术等的一度抽象,更为注重“气韵生动”(谢赫在《古画品录》中称其为“六法”之首)
镜与灯
115
长江文艺评论·2016.05
的中国古典美学品格。
在作为舞剧的《临川四梦》中,舞蹈道具的使用和舞蹈动作的配合把传统戏曲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舞蹈的舞台没有了“唱”和“念”的声音审美和剧情描述,对舞台布景、舞台道具和身体语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个梦、四场舞蹈、表面看来都讲述了男女之情,但是又各有怀抱。
本场舞剧正是通过别致的背景、别致的道具、不同于戏曲程式的身体语言表现了四场梦不同的悲欢故事、不同的人生领悟。
《紫钗记》,开场就一改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的极简布景,呈现出舞蹈背景的华丽转身,舞台上随意点缀的低矮的红灯笼,勾勒出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既不过分喧闹,又凸显传统文化的韵味。
红色灯光辉映着初坠爱河的青年男女含羞的面庞;确定紫钗作为信物后,二人持钗而舞,吸收了戏曲意蕴的古典舞,通过委婉地身体语言表达心心相印的感情:二人一方面各持折扇,通过扇子的平行、重叠、托举表达情意;另一方面,二人伸向背后的手各执紫钗的一端,凸显了紫钗记的主题。
《邯郸记》的背景主体是两片巨大的浮萍,卢生与女子相会其间,也共舞其上。
浮萍本身就是漂泊、动荡的化身,暗示这段感情也注定是无根的幻梦;油纸伞在这段舞蹈中是重要的道具:他们头上撑开的伞宛如一个遮风挡雨的家,他们在伞下拥抱、旋转,表现出平静生活的和谐美好。
法场上的卢生依旧想躲到伞下,重回到安逸温暖的生活中,但是弱女子无论如何勇敢的举起伞去驱赶这场灾难,都终究无法阻止伞的最终滑落,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
《南柯记》中醉酒公子淳于棼梦入大槐安国,有幸娶得公主,但是他不满足于这本已奢侈的幸福,画外音说:“念情公主许终身,才知淳郎好色心,一仆一主一郎君,总伤情。
”于是长长的粉绸带将三个人:一仆一主一郎君,共同牵动,构成了被彩绸包围的三角形结构,暗示出三角的恋情。
本段舞蹈最后大幅的红布铺在舞台上,淳于棼慢慢从中爬出,暗示出他脱离了滚滚红尘,实现顿悟。
《牡丹亭》为了表现后花园的地理空间,设计了一个古典的花门,春香和丽娘从中走出,发现了闺阁之外的“春色如许”,这个门既是重要的布景,也是丽娘生命的关节点,踏入春阳园林的丽娘从此经历了生死相许的爱情。
为了暗示梦境的虚幻,一条长长的白绸带从舞台上空垂下,丽娘也就从现实走入了梦境;还魂之后的丽娘与柳梦梅共舞缠绵时有白色的烟雾在脚下流动,他们仿佛在世外桃源畅饮幸福的甘露,烟雾的梦幻色彩凸显了这场爱情的唯美和易逝。
时间——
—空间
在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有所谓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划分,戏曲和舞蹈作为舞台表演艺术,通常被认为是时空艺术,这里的时空观念主要是说明舞台表演的空间造型感和故事情节发展的时间线性脉络。
在舞剧《临川四梦》中,笔者所要讲述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日常生活经验中的时空,而是一种抽象的时空,是舞剧作品自己建构的一个独特而虚幻的时间和空间。
舞剧的开场,画外音首先传达了这样的声音:“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在下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氏,诸位看官,你我也是这梦中之人。
”舞剧结束时,假托汤显祖的声音又传来:“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此四梦者乎?此四女子,悲凉凄婉,摘艳古今,是有“四梦”,曼妙之情,敬献看官。
”舞剧由第一人称的讲述者“在下(我)”开始叙事,但是,故事的情节中又不包含“我”,实际的叙事呈现为第三人称的状态,叙述者看不见摸不着,如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幽灵。
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给舞剧的展开提供了便利。
“在第三人称叙述中,叙述空间的转换十分自如。
唯其如此,第三人称叙述是全方位叙述的基础,当小说家打定主意采用所谓‘上帝式’无聚焦模式来展开故事时,他就必须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只有在这种叙述中,叙述话语才能由此及彼地进入各个人物内心深处,去向读者透露出他们的所爱与所恨。
”[3]所以之后舞剧的展开,从霍小玉与李郎邂逅的元宵灯会,到淳于棼的大槐安国,到杜丽娘动情的后花园,观众被引
116
镜与灯
领,穿越到不同的叙述空间之中;第三人称的叙述还可以清晰表达叙述者的爱憎,每一梦开始的画外音都可以让观众感觉到叙述者的情感指向:比如邯郸记中“美娇娘真堪女英雄,男儿汉反做了小”;南柯记中“痴女子难逃她情多”;舞剧最后“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第三人称的叙述还会造成间离性的效果,和第一人称的“进行式”不同,第三人称的叙述带有“完成式”的特点,使得故事展开的时间与现在的时间脱离了关系,因此舞剧的观看者获得了一种超脱性,似乎可以居高临下地与舞剧的讲述者一起依次品评这梦中故事。
四梦的前后排列之间虽然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却仿佛是一种如桔瓣般展开的空间结构,构成了叙述者对生死、情爱、男女乃至人生的感悟。
由四个独立的梦合成一梦,由戏曲文学到舞剧的改编,四个梦不是零乱地组合在一起,不是向四处发散,而是集中在相同的主题、人物或情感上,四个并置的梦具有同等的价值。
叙述者在同一主题“梦”之下并置叙述了时间不确定,空间相隔甚远的四个故事。
这些故事都讲述了梦中人、梦中事,都有痴情女子,都具备爱情的悲欢离合,并且共同凸显了女性的至情至性和为爱痴狂的性别特质。
由于“梦”的主题本身禀赋的虚幻色彩,一切情爱与功名利禄也都变得空幻无常。
所以四梦围绕叙述的既是爱的主题也是人生虚幻的主题。
针对这样的主题,本场舞剧采用的主题——
—并置的叙述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独特而抽象的空间结构[4],是与叙述时间的不确定性相伴随的一种空间叙事。
本舞剧呈现了元宵灯会、邯郸道上、大槐安国、后花园四个不同的场所[5]以及其间的爱恨情仇,共同支撑了对主题——
—梦——
—虚幻的艺术展示。
基于此,舞剧《临川四梦》在抽象的时空经纬中获得了独特的意义。
刘三平:中国戏曲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
[1]还魂记即《牡丹亭》。
[2]刘青弋:《论戏曲舞蹈的美学创作》,原载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徐岱:《小说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6月版,第316页。
[4]“主题——
—并置叙事”,参见龙迪勇:《空间叙事研究》,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68页。
[5]主题(topic)这个概念由场所(topos)这个概念发展而来。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