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云雀初中教案

云雀初中教案

云雀初中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音乐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云雀的形象,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 通过学习《云雀》,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教学重点:1. 感受云雀的形象,理解歌曲的内涵。

2. 学会《云雀》的演唱,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歌曲中云雀的形象,感受歌曲的美感。

2. 熟练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云雀的鸣叫声,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2. 教师简要介绍云雀的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出示歌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3.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三、讨论歌曲内涵(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所描绘的云雀形象,理解歌曲的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云雀在歌曲中的象征意义。

四、练习演唱(10分钟)1. 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注意呼吸和音准。

2.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示范演唱,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二、深入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师讲解歌曲的技巧要求,如呼吸、音准、节奏等。

2.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三、课堂展示(15分钟)1. 学生自主选择演唱方式,如独唱、合唱等。

2. 教师给予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云雀的象征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对民歌的认识。

3. 教师推荐相关的民歌作品,引导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云雀的形象理解和歌曲内涵的把握程度。

2. 学生演唱歌曲的技巧和表现力。

云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云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一:云雀教学设计《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2—13自然段,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2、朗读训练:(1)根据人物说话的语气朗读训练(2)抓住重点字词的体会进行朗读训练。

3、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教学重点: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第14、15自然段,知道了云雀和妈妈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还记得是什么?2、指名回答,板书: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过渡: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的呢?这节课老师请大家跟着小云雀和云雀妈妈一起去旅行。

二、整体感知。

1、默读第2—13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他们到过哪些地方?小云雀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用笔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2)、指名回答,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板书:沙漠大河森林)(3)、师:小云雀旅行的第一站先来到哪儿呢?2、细读第2—4自然段。

(1)、师:小云雀看到的沙漠是什么样的?(第2自然段: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可以放视频)(2)、师:沙漠到处是狂风黄沙,环境十分恶劣,小云雀有什么感受?(第3自然段:“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3)、强调“埋”的读音,指出是多音字,并抓住小云雀说话时的提示语“埋怨”指导读小云雀的话。

(4)师:以前这里不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让这里变成了沙漠?(人们乱砍滥伐)(5)指导用心疼的语气读云雀妈妈的话.(6)、分角色朗读第2—4自然段。

师小结:这一部分告诉我们,没有森林的保护,土地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板书:阻挡风沙)过渡:小云雀和妈妈离开了令人讨厌的沙漠,他们飞呀飞,第二站来到了哪里呢?(大河) 3、细读第5—10自然段(1)师:小云雀在大河上空看到了什么?(第五自然段)(2)认识比喻句:“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昏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云雀》精品教案

《云雀》精品教案
《云雀》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前几首诗歌,归纳解读诗歌核心意象内涵的路径、策略,导入本节课《致云雀》云雀这一意象的思考。
环节二:分析云雀的象征意义
(一)提出核心问题:诗歌中的云雀象征了什么?诗人借助云雀这一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思考下位问题:
1.诗歌题目为《致云雀》,全诗写了云雀的哪些方面?
5.既然么不同的地方?能否从诗歌的后半部分找到答案?
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云雀的象征意义。
环节三:学习小结
回顾学习过程,梳理阅读路径,整合单元诗歌。
2.诗人是如何来描写云雀的歌声的?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奇特的想象,分析灵活多样的修辞手法。
3.诗歌第8—11小节中四个比喻云雀歌声的喻体有何共同特征?
以这四小节中的四个喻体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思考云雀的象征意义。
4.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有被遮蔽特征的喻体来比喻云雀的歌声?
结合诗歌写作背,揭示诗人喻体选择的意图,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
重点
难点
能够分辨排箫这种乐器的音色,知道排箫在影视作品中的地式
教学
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聆听三段音乐,分辨主奏乐器是什么?(生答)
第一段音乐:小提琴模仿蜜蜂
第二段音乐:竹笛模仿马
第三段音乐:排箫模仿云雀
二.新课教学
1.介绍中国排箫和罗马尼亚排箫。
即墨区实验学校音乐导学案
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云雀》
课时
课型
教学
目标
1、情感目标:能够对本单元学习的欧洲民歌和民间乐曲感兴趣,并在演唱歌曲,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积极感受体验乐曲的艺术内容,民族风格及地域风格。
2、知识目标:聆听《云雀》,初步了解排箫的形制,感受其独特的音色及艺术表现力,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其民族风格。
主题三:模仿鸟叫的描绘性音调。它好像云雀在高空飞翔着,欢叫着,歌唱着。
尾声:运用第一和第二两个主题加以展开。最后在充满欢乐的喜悦气氛中结束乐曲。
4.欣赏视频,排箫大师现场演奏。
三.拓展欣赏影视作品中的排箫的场景
中国影视剧《芈月传》片段
外国影视剧《美国往事》片段
四.总结下课。
板书
设计
《云雀》
排箫
引子+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尾声
课后
反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排箫,能够分辨排箫这种乐器独特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的情绪及其民族风格,了解排箫对于影视作品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2.完整聆听,思考问题:乐曲表现一种怎样的情绪呢?(生答)
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3.分段赏析引子:由乐队演奏,异常活跃,引出第一主题

初中云雀教案

初中云雀教案

初中云雀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云雀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 通过学习《云雀》,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感受云雀的形象特点,理解音乐与自然的关系。

2. 学会《云雀》的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1. 音乐中云雀的形象描绘,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2.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提高学生的音准和唱功。

教学准备:1. 教学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录音机,播放《云雀》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云雀的形象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云雀的印象,如:欢快、自由、高远等。

二、教学歌曲(15分钟)1. 教师分发乐谱,让学生跟唱《云雀》。

2. 教师对歌曲的高音部分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唱功。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音乐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动作表现云雀的形象特点。

2.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云雀的形象特点和音乐表现。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云雀》,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歌曲的高音部分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音准和唱功。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的魅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篇一:云雀教案一、教学目标:运用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体会云雀快活、善良的性格和勇敢、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体味文章字里行间散发出的云雀张扬挺拔的热情和坚强勇敢的精神。

(通过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与体会) 三、教学难点:理解云雀“乐天精神”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图片导入):运用图片投影,依次出示天鹅、鸳鸯、鹦鹉和云雀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通过对比,学生对云雀朴素、平凡的外形有初步认识。

)师:云雀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凡,但它在法国人眼中却被尊为“国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云雀。

2. 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圈划。

(2)请学生合上书本,回忆刚才所听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对作者笔下云雀的印象。

(此处使学生对云雀快活、善良的性格有初步认识。

) 3. 重点读析:(1)体会云雀快活、善良的性格;(朗读、班级交流)师:的确,云雀充满着欢乐,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云雀的欢乐。

(2)体会云雀勇敢乐观的精神;(朗读、班级交流)师:我们一起分享了云雀的欢乐,但是如此欢乐的云雀,作者却又在文中说它是“不幸”的鸟儿,为什么?师:既然云雀的生活布满风险,为何能如此欢乐?(因其生性愉快,具有勇敢、乐观的精神。

) 4. 拓展迁移:由云雀勇敢乐观的精神联想到具有“云雀精神”的人。

师:平凡的云雀,有着不平凡的勇敢与乐观,可谓是鸟类中的杰出者,想想我们人类中有没有同云雀一样勇敢、乐观的杰出者? 5.教师小结:人们总是认为快乐与悲伤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实不然,悲伤了,恰恰是离快乐更进一步了。

我们应该收集生活中点滴的阳光,也学云雀那样,做一个快乐的精灵。

享受生活给我们的磨练。

篇二:《云雀》教案《云雀》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云雀的艰辛,学习云雀勇敢、快乐的生活态度;学习将动植物人格化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出示部分国家的国鸟图片,让学生欣赏请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对云雀的第一感受【云雀】:鸟,羽毛赤褐色,有黑色斑纹,嘴小而尖,翅膀大,飞得高,叫的声音好听。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雀》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并能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故事的内涵。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云雀》的情节和主题。

2.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深入讨论理解故事的内涵。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和讨论,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观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云雀》的剧本或课文阅读材料。

2.录音机或音频设备。

3.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播放《云雀》的音频。

2.让学生观看图画,挖掘和揣测《云雀》的故事情节。

第二步:朗读与讨论(20分钟)1.学生自由阅读《云雀》的剧本或课文阅读材料,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选择2-3名学生进行朗读,带领全班一起朗读《云雀》。

3.组织全班讨论,带领学生探讨《云雀》的主题和意义。

第三步:分组深读(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并演绎《云雀》的一部分。

2.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内心的感受和变化。

3.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和全班进行观看和评价。

第四步:写作讨论(30分钟)1.让学生就自己对《云雀》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

2.学生交换作文,并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和讨论。

3.领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和讨论结果。

第五步:小结与延伸(15分钟)1.回顾课堂上的讨论和学习。

2.与学生一起总结《云雀》的主题和意义。

3.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演和讨论情况。

3.评价学生写作的质量和思维逻辑。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云雀》教学设计1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3、会用“可以……也可以”说话。

《云雀的心愿》其次课时理解小云雀为什么许下“植树造林”这个心愿。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森林的重要。

多媒体课件一、导入今日我们接着学习《云雀的心愿》首先谁先来读读这些词语?1、读一读厌烦贫瘠咆哮冲垮猛烈树冠苔藓冲刷土壤储存邀上漫天飘舞乱砍滥伐泛滥成灾枯枝败叶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说了什么?二、了解心愿1、出示第14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板书:植树)3、默读课文,说说小云雀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4、假如要突出森林的重要,你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过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森林的重要?(点拨并板书:没有森林有了森林)三、研读森林的重要(一)没有森林出现的状况——土地变成贫瘠的沙漠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说说没有森林会出现什么状况,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板书:土地变成沙漠)2、过渡: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

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沟通。

(1)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飘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①理解“漫天飘舞”,指名读这个词。

②读好这句话。

(2)“这里的.风沙真厌烦!”小云雀埋怨地说。

①小云雀喜爱这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体会“厌烦”“埋怨”②指导朗读。

(3)“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

土地失去了森林的爱护,就渐渐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妈妈心疼地说。

①“乱砍滥伐”中的“滥”是什么意思?指名读好这个词。

②“贫瘠的沙漠”上没有什么?只有什么?③出示“贫瘠的沙漠”和“茂密的森林”相关图片。

同学们,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你的心情怎样?(心疼)④理解“心疼”,读好这段话。

3、小结:没有了森林,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小云雀感受到(指板书齐读)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二)没有森林出现的状况——洪水泛滥成灾1、没有了森林还会出现什么状况?读读课文(5——8)自然段。

云雀教案初中音乐

云雀教案初中音乐

云雀教案初中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云雀的形象和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云雀》,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感受云雀的形象和音乐特点。

2. 学会《云雀》的演唱和演奏。

教学难点:1. 理解云雀的形象和音乐特点。

2. 掌握《云雀》的演唱和演奏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云雀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云雀的形象。

2. 教师准备音乐《云雀》,用于教学和欣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云雀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云雀的形象。

2. 教师简要介绍云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发学生对云雀的兴趣。

二、欣赏《云雀》(15分钟)1. 教师播放音乐《云雀》,引导学生认真聆听。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云雀的音乐特点,如音色、节奏、旋律等。

3. 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云雀》的感受和理解。

三、学习演唱《云雀》(15分钟)1. 教师教唱《云雀》,引导学生跟唱。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学习演奏《云雀》(15分钟)1. 教师介绍《云雀》的演奏技巧,如吹奏、弹奏等。

2. 教师进行示范演奏,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自己创作一段关于云雀的音乐或舞蹈。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乐器或舞蹈动作,进行创作和表演。

3.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和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云雀的形象和音乐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云雀主题的艺术创作,如绘画、摄影等。

2.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云雀的踪迹。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云雀》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方案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到达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收集的《云雀》教学设计,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学习云雀勇敢、快乐的生活态度。

2、学习将动(植)物人格化的写作手法。

通过学习该文,体会云雀勇敢、快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将动(植)物人格化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赋予云雀的文化内涵,把握写作意图。

运用多媒体出示鸳鸯、孔雀等的图片,再出示云雀的图片,通过比拟,让同学们谈谈对云雀的初步印象。

明确:外表平凡、朴素。

师:云雀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凡,但它在法国人眼中却被尊为“国鸟”,到底云雀身上有什么特殊的魅力,会成为“国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儒勒米什莱的《云雀》,去认识一下这位可爱的朋友!1、我们知道云雀肯定有特殊的地方才让法兰西人民尊为“国鸟”,那么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云雀的特点?[她的羽毛并不美丽,然而天性勇敢,充满快乐]2、“她的羽毛并不美丽”从外形上说出了云雀的特点,同学们用两个字概括一下?3、那“天性勇敢,充满快乐”说出了云雀哪方面的特点?[内在]那同学们想一想是内在重要还是外在重要?4、我们先来找一找哪一小节讲了云雀的“天性勇敢”这一内在特点?[第二小节](全班朗读该段)5、读完之后,大家认真看这一段落,找一找哪些词更是把云雀的“勇敢”表达的淋漓尽致!6、接下来是哪一小节表述了云雀“充满快乐”这一内在特点呢?[第三小节]散读该段,同样找一找那些词写出了云雀的快乐?7、我们根本上了解了云雀的外形和内在的特点,那么第四小节是否可以删除??8、作者写云雀仅仅是为了介绍云雀吗?是为了赞美云雀的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和法兰西民族精神是一致的。

出示云雀的一段说明性文字,将它和原文进行比拟,在四个人一个小组讨论。

刚刚大家一起学习了《云雀》这篇文章,大家知道了什么呢?又从云雀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收集生活中点滴的阳光与欢乐,也学云雀那样,做一个快乐的精灵,享受生活给我们的磨练,让我们在磨练中不断成长。

听:云雀 天鹅-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听:云雀 天鹅-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听:云雀天鹅-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听辨《云雀》和《天鹅》两首歌曲;2.将歌曲的节奏读出来;3.掌握歌曲的歌词及歌曲的情感表达;4.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认识音乐的重要性。

二、教学前准备1.教材《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2.教学用CD或MP3;3.教案。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歌曲嘹亮的乐曲响起,与学生们的课堂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和谐的音乐画卷。

教师播放《云雀》,让学生进行听辨并跟唱,引起学生们极强的学习兴趣,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二步:歌曲识谱老师现场演奏《云雀》的主旋律,然后指导学生们识谱,让学生一起唱一唱,熟悉歌曲的节奏和音乐结构。

第三步:歌词教学老师与学生一起合唱《云雀》歌曲,带领学生们一字一句地学唱歌曲的歌词,了解歌曲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妙。

第四步:学唱《天鹅》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听50秒钟的《天鹅》音乐,在听曲结束后,引导学生指出歌曲中的节奏和主旋律。

然后,再次播放《天鹅》,让学生们一起跟唱,共同感受歌曲带来的美妙与情感。

第五步:歌曲比较将《云雀》和《天鹅》进行比较,让学生们能够在比较中加深对两首歌曲风格的认识,了解不同音乐造成的不同情感。

第六步:巩固和评价提醒学生们多听音乐,尤其是学习音乐的时候要认真听,同时老师也要加强节奏、音乐鉴别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们可以在家庭中学唱、听音乐、播放歌曲,更好地了解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小结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们对于音乐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识别能力、鉴别能力、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两首歌曲的歌词、节奏,能够在听辨上做到有一定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但是课堂上还是有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跟唱。

2.记谱能力和基本乐理知识还有欠缺,需要加强教学。

需要逐渐提高知识和技能的难度。

3.教学内容需要与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紧密结合,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

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2023年《云雀》教学设计1【文本解读】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的重新勾结,以及一系列战争的爆发,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

在雪莱创作这首诗时,黑暗与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圈地运动和经济危机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中的精品,几乎融入了雪莱全部的个性气质,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这首诗借助云雀翱翔天际的情景,体现了雪莱美好公正的社会理想,表现了雪莱对光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

【教学目标】1、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2、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__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内涵以及表达效果。

3、理解本诗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等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云雀的象征意义和本诗的结构特点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今天学的这首诗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呜叫有感而作二、走进作者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

1822年7月8日在海上遭遇风暴去世,不满30周岁。

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句子: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恩格斯称他是“天才的预言家”,此外,雪莱还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致云雀》。

雪莱的诗歌象征意义很强,常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力量以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

雪莱作品中的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与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

三、多样朗读,感知文本1、自由大声朗读文本,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同桌听。

教学设计8:第2课 致云雀

教学设计8:第2课 致云雀

致云雀【教学目标】1.能够流畅而又感情地朗诵本诗。

2.反复诵读,进行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情感。

3.自主、合作、探究,联系时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走进文本。

4.把握诗歌意象“云雀”的内涵【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品味,诗歌意象“云雀”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体悟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云雀图片: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儿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展翅飞行时鸣唱,接着做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

栖息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沼及沼泽。

因其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

因而云雀经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今天,我们学习英国诗人雪莱的《致云雀》,来看一下他的这首诗歌中云雀被赋予什么样的内涵呢?二、走进文本(一)初步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诗表达的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表达作者是追求光明的,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

2.学生自由地出声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如:酣[hān]畅,犀[xī]利,晨曦[xī],婉[wǎn]转,迸涌,摈[bìn]弃。

3.找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二)研读赏析1.第一节“.你好啊,欢乐的精灵!你似乎…”。

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于云雀这一种鸟的特殊的喜爱,他并不将云雀看做是一般的家禽。

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于云雀的喜爱,作者还喜爱云雀的鸣叫,认为那是从天堂而降临的乐音,是一种自然的艺术,这种艺术代表了云雀的衷心。

2.第二节,“向上,在高升飞翔”完全展现了云雀的习性,性喜高飞。

这句话还能表达了作者认为云雀不留恋地面,而且蔑视地面。

“永远高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也是云雀的性格,越飞越高,边飞边叫。

3.第三节“地平线下的太阳”象征着光明,而云雀冲上它沐浴着阳光飞行,证明了云雀有一种勇敢的精神和渴望光明。

第四节,讨论云雀向着太阳飞翔的环境描写,“淡淡的紫色黎明”象征快要看到光明之前的黑夜。

而用这样的环境描写反衬云雀不畏惧黑夜的精神。

《云雀》教案教学设计

《云雀》教案教学设计

《云雀》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云雀》一、教学目标:1.了解《云雀》的主要内容和背景知识;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3.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云雀》的主要内容;2.感受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的隐喻意义;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PPT、教学材料;学生:笔、纸。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图画,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思考。

Step 2:导读(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故事《云雀》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主题。

Step 3: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云雀》故事,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云雀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云雀最终为什么会消失?3.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Step 4:分析讨论(15分钟)学生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Step 5:展示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故事中的主题和道理,鼓励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珍惜生态资源。

六、板书设计:Title: 《云雀》1.故事内容;2.隐喻意义;3.保护自然环境。

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创作自己的故事,强调自然环境的保护;2.组织学生参观自然风光或者参与环保活动,加深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对《云雀》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并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学生也参与了课堂讨论和分享,积极参与互动,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选听 云雀-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选听 云雀-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选听云雀-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选听《云雀》,旨在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云雀》这首音乐作品;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问题情境导入:今天我们要来听一首音乐,问:你们喜欢听音乐吗?音乐是什么?你们曾经听过哪些音乐?第二步:展示展示《云雀》音乐,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了解。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展示音乐:1.展示乐谱,让学生了解五线谱、音符、节拍等基本概念;2.播放《云雀》音乐;3.老师解说乐曲。

第三步:欣赏1.老师指导学生注意音乐中的不同声部,例如主旋律、和声、节奏等;2.学生进行反复听,各自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描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感觉、意境等;3.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各自的感受和体验,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四步:创新老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发挥自己的创意,利用五线谱、唱片、音箱等材料,自己设计和演唱自己喜欢的音乐。

第五步:结束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带领学生反思学习收获和不足,并布置其他学习任务。

教学评价在此次课程中,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了解了五线谱的基本概念,培养了音乐鉴赏能力和感性认识,同时通过创新环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评价方面,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考核:1.学生的表现和反馈;2.学生的创新设计;3.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提醒1.老师应注意孩子的认知差距和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2.老师应注意音乐的选择,适合学生的听力和理解水平;3.在欣赏和创新环节中,老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创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时长本节课教学时长约为60分钟。

教学材料1.《云雀》音乐;2.五线谱、唱片、音箱等音乐相关材料。

初中音乐 云雀教案

初中音乐 云雀教案

初中音乐云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云雀》,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云雀》,了解小提琴的音色特点,增加学生对乐器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聆听《云雀》,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用歌声表现音乐的变化。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民歌,理解其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具:多媒体、小提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欣赏意大利音乐《我的太阳》,引导学生谈感受,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云雀》。

2. 欣赏乐曲《云雀》(1)初听乐曲:学生自由发表听到的是什么(鸟叫声)。

(2)介绍曲名:罗马尼亚乐曲《云雀》。

(3)再听乐曲:学生描述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再听乐曲:引导学生关注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引入小提琴。

3. 介绍小提琴(1)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让学生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色。

(2)讲解小提琴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4. 学唱《云雀》(1)完整聆听乐曲,让学生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2)老师讲解乐曲的结构和音乐要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模仿小提琴演奏《云雀》,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2)学生尝试用歌声表现《云雀》的音乐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乐曲《云雀》的情绪和音乐要素。

(2)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乐曲《云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歌声表现音乐的变化。

同时,学生对小提琴的音色特点有了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分享部分,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乐曲,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得到了提升。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

《云雀》教学设计《云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

3.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

难点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动物的世界,来领略动物们优美的身姿。

边看边跟老师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听了刚才大家的分享,老师觉得每个同学都是一个很爱小动物,很有爱心的人。

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爱的鸟类,看看它身上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云雀的心愿》。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土壤枯枝败叶乱砍滥伐树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明确:文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最终云雀有一个心愿,沙漠变绿洲。

(三)深入研读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明确:沙漠变绿洲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找一找云雀和妈妈在旅行中都看到了什么?(1)在沙漠上空,漫天飞舞的黄沙,睁不开眼睛。

(2)在大河上空,浑黄的河水咆哮不惜,淹没村庄。

3.旅行中遇到这样的场景,云雀和妈妈有怎样的感受呢?明确:埋怨、心疼、叹息、害怕。

4.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云雀妈妈找出了造成这样场景的原因,你能说一说吗?明确:人们对树木的乱砍滥伐,造成上有水土流失严重。

5.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呢?明确:植树,让森林起作用。

6.小组讨论:为什么森林能改变现状?明确:森林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1)大水库:森林可以蓄水,树冠充当大伞的作用,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水分存储水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13自然段,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2、朗读训练:(1)根据人物说话的语气朗读训练(2)抓住重点字词的体会进行朗读训练。

3、句式训练: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

教学重点: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第14、15自然段,知道了云雀和妈妈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还记得是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过渡: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的呢?这节课老师请大家跟着小云雀和云雀妈妈一起去旅行。

二、整体感知。

1、默读第2—13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他们到过哪些地方?小云雀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用笔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2)、指名回答,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板书:沙漠大河森林)(3)、师:小云雀旅行的第一站先来到哪儿呢?
2、细读第2—4自然段。

(1)、师:小云雀看到的沙漠是什么样的?(第2自然段: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可以放视频)
(2)、师:沙漠到处是狂风黄沙,环境十分恶劣,小云雀有什么感受?(第3自然段:“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
(3)、强调“埋”的读音,指出是多音字,并抓住小云雀说话时的提示语“埋怨”指导读小云雀的话。

(4)师:以前这里不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让这里变成了沙漠?(人们乱砍滥伐)
(5)指导用心疼的语气读云雀妈妈的话.
(6)、分角色朗读第2—4自然段。

师小结:这一部分告诉我们,没有森林的保护,土地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板书:阻挡风沙)
过渡:小云雀和妈妈离开了令人讨厌的沙漠,他们飞呀飞,第二站来到了哪里呢?(大河)
3、细读第5—10自然段
(1)师:小云雀在大河上空看到了什么?(第五自然段)
(2)认识比喻句:“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昏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3)理解“咆哮”,引导表演读比喻句。

(4)让我们去看看失去森林保护的大河水泛滥的情景吧!课件播放“河水泛滥”。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6)师:看到这么凶猛的河水,小云雀感到什么?(害怕)
(7)指导小云雀说的话。

(第7自然段)
(8)云雀妈妈怎么说?(板书:洪水泛滥)
(9)指导云雀妈妈说的话。

(第8自然段)
(10)云雀妈妈为什么把森林说是“森林水库”呢?带着问题认真读第10自然段,并给句子标上序号。

(11)引导认识第10自然段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知道哪两句是总,哪句是分。

(12)第5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让学生改成陈述句。

(13)这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森林是如蓄水的?
(树冠——挡水;树干树叶——吸水;土壤:蓄水,注意层次指导)(可以简笔画画出)
(14)练习用“可以……也可以……”说话。

(15)分角色朗读第5—10自然段
师小结:这部分告诉了我们:森林的作用是蓄水保土。

(板书:蓄水保土)
过渡:沙漠有狂风黄沙,大河洪水凶猛,小云雀和妈妈又累又热,于是他们第三站飞回哪了?(森林)
4、细读第11—13自然段。

(1)、自由读,回答:小云雀飞回森林的感觉怎么样?
(2)、师:森林为什么这样凉快?
重点探究第13自然段。

(3)、认识第一句——比喻句。

(4)这一段告诉我们森林有什么作用?(据答板书:调节气温)
师小结:森林不仅可以阻挡风沙,可以蓄水保土,还可以调节气温,所以小云雀觉得森林…
生:实在太重要了!(板书: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洲的心愿。

三、巩固练习(填空):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森林可以__、__、__。

小结:正是跟妈妈的这场旅行,让小云雀了解到森林的巨大作用,所以它产生了让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

四、拓展
(1)除了这篇课文里讲的,你还知道森林有什么其他的作用?
(2)师:森林的作用这么大,难怪小云雀产生了想植树造林的心愿,那么,作为学生,你能为绿化祖国,美化校园做些什么呢?
五、作业:设计一则关于绿化的广告语。

附板书:
19. 云雀的心愿(沙漠重新变绿洲)
沙漠阻挡风沙
大河蓄水保土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森林调节气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