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整版19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教学内容】《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重点】理解小云雀为什么许下植树造林”这个心愿。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森林的重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云雀的心愿》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老师云雀的心愿究竟是什么呢?2、在哪一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的呢?3、出示第14自然段,并齐读。
说说小云雀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二、了解心愿1、2、指名读课文。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板书:植树)3、默读课文,(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4、如果要突出森林的重要,你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过渡: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
他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三、研读森林的重要(一)没有森林出现的情况一一土地变成贫瘠的沙漠1、自读课文(2―― 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有关描写沙漠的句子。
(1)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①理解漫天飞舞”,指名读这个词。
②读好这句话。
(2)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地说。
①小云雀喜欢这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体会讨厌”埋怨”②指导朗读。
(3)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
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妈妈心疼地说。
①乱砍滥伐”中的滥”是什么意思?指名读好这个词。
②贫瘠的沙漠”上没有什么?只有什么?③出示贫瘠的沙漠”和茂密的森林”相关图片。
同学们,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你的心情怎样?(心疼)④理解心疼”读好这段话。
3、小结:没有了森林,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小云雀感受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板书:防止土地荒漠化)过渡:他们飞呀飞,飞过了沙漠,又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
(二) 没有森林出现的情况 一一洪水泛滥成灾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条大河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像小云雀心中想的那样?1、 自读课文(5―― 10 )自然段。
教学设计云雀的心愿

教学设计云雀的心愿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并背诵诗歌《云雀的心愿》的内容。
2.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愿。
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背诵诗歌《云雀的心愿》的内容。
2.用恰当的表情和语音朗读诗歌。
三、教学准备:1.诗歌《云雀的心愿》的课件或黑板上的诗歌内容。
2.听力练习材料:录制的诗歌朗读音频。
3.学生白纸和彩色笔。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云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云雀的特点。
然后提问:“你有什么愿望呢?如果你是云雀,你的心愿会是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将诗歌《云雀的心愿》的课件或黑板上的诗歌内容呈现给学生,朗读诗歌,并解释生词和理解诗歌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最后,鼓励学生背诵诗歌。
3.听力练习(15分钟)教师播放录制的诗歌朗读音频,让学生闭着眼睛仔细听,并尽量模仿音频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然后,教师再播放音频,要求学生跟读。
4.朗读练习(20分钟)教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准备朗读诗歌,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和表情来朗读诗歌。
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表演朗读诗歌的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角色和情感。
5.作文练习(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心愿写下来,并给学生一些提示词汇,如希望、幸福、友爱、生态环境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扩展写作内容。
然后,教师请几位学生上台念自己的作文,由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问答互动。
6.小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领悟到了云雀的心愿和自己的心愿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自己的心愿。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保护云雀和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并复述诗歌《云雀的心愿》的内容,并回答两个问题:1.为什么云雀喜欢自由飞翔?2.你的心愿是什么,你会如何实现它?六、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并背诵诗歌《云雀的心愿》的内容。
小学生《云雀的心愿》公开课教案

小学生《云雀的心愿》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云雀的心愿》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关心。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内容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云雀的心愿》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讲述了一只小云雀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努力保护环境的过程。
2.2 故事梗概云雀的心愿是让大自然更加美丽和和谐。
云雀发现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决定采取行动。
云雀与各种动物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最终,云雀的心愿得以实现,大自然恢复了往日的美丽。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3.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经验。
3.3 角色扮演法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4.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
4.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
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思考。
4.5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回家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云雀的心愿,并讨论如何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5.2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小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6.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课堂讨论中表达自己观点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3篇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3篇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普童话故事。
课文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经过沙漠、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所言,从中感受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和森林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的原因(即森林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3.学会“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用“可以……可以……还可以……”造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品读,认识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难点:学会“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并用“可以……可以……还可以……”造句。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课文内容。
第 1 页/ 共12 页。
《云雀的心愿》教案

《云雀的心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云雀的心愿》,了解云雀的心愿以及它的心愿背后的原因。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课文《云雀的心愿》的内容,体会云雀的心愿。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云雀的心愿背后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云雀的心愿》文本及相关的教学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云雀的心愿》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吗?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云雀的心愿及其背后的原因。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实现云雀的心愿?(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云雀的心愿,宣传环保知识。
(2)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日记。
六、教学反思:七、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分享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日记等方式,了解学生在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等方面的认识和态度。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19、《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二类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三、课时:第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图片)介绍云雀。
资料: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大,所以飞得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小云雀和云雀妈妈。
齐读课题。
2、提问:心愿是什么?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
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个别提问)3、质疑:看着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4、大家都是会读书的孩子,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我们排忧解难。
(二)、检查自学效果:1、生字: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讨厌乱砍滥伐贫瘠冲垮树冠冲刷土壤擦去邀上2、词语:讨厌冲垮树冠冲刷枯枝败叶土壤邀上泛滥凶猛乱砍滥伐3、师提醒难写的字,书空,学生描红。
(三)、感知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课文第14自然段告诉我们“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
2、(出示文字)齐读,思考: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因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很重要呢?小云雀和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找一找,用“先……然后……最后……”回答。
(指名说)它喜欢其中的哪些地方?讨厌哪些地方呢?小云雀讨厌沙漠和大河,喜欢森林,这又是为什么呢?(四)、精读第2、3、4自然段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漠,它为什么讨厌沙漠呢,轻轻地读读2、3、4自然段,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交流:(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你感觉沙漠是怎样的?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漫天飞舞、贫瘠)。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精选7篇)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精选7篇)《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
__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好读易懂。
二、说教学目标这篇课文是国标本第八册第六单元中(环保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感受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破坏森林给人类自身所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__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通过阅读文本及课外收集资料,了解森林的重要性,通过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所见所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破坏森林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构想:1.注重积累,理清课文脉络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示了三组词语,指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话,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扩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__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教学中,始终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教学,抓住了课文的重点。
2、借助课件,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会引起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能给学生带来深深的震撼,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他们有感而发,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以此表达心中的愿望。
《云雀的心愿》小学公开课教案

《云雀的心愿》小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云雀的心愿》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环保主题。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倾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讲解、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承担环保责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云雀的心愿》的阅读与理解。
2. 环保知识的普及与应用。
3. 学生环保行为的养成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云雀的心愿》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环保主题。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倾听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环保意义。
(2)如何培养学生将环保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环保情境。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云雀的心愿》。
2. 教学辅助材料:PPT、环保宣传册、游戏道具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感知。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云雀的心愿》的故事背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环保的认识和体会。
2. 讲述故事:(1)教师生动讲解《云雀的心愿》的故事内容。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感受故事中的环保情感。
3. 讨论与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知识拓展:(1)教师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
3.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了解云雀旅行的全过程及所见所闻所感。
【难点】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动物的世界,来领略动物们优美的身姿。
边看边跟老师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听了刚才大家的分享,老师觉得每个同学都是一个很爱小动物,很有爱心的人。
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可爱的鸟类,看看它身上有什么精彩的故事。
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云雀的心愿》。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土壤枯枝败叶乱砍滥伐树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明确:文章记叙了云雀和妈妈进行一场特殊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看到黄沙漫天、洪水泛滥,并逐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也深刻地点出了森林具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最终云雀有一个心愿,沙漠变绿洲。
(三)深入研读 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明确:沙漠变绿洲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请同学们朗读全文,找一找云雀和妈妈在旅行中都看到了什么? (1)在沙漠上空,漫天飞舞的黄沙,睁不开眼睛。
(2)在大河上空,浑黄的河水咆哮不惜,淹没村庄。
3.旅行中遇到这样的场景,云雀和妈妈有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埋怨、心疼、叹息、害怕。
4.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场景云雀妈妈找出了造成这样场景的原因,你能说一说吗? 明确:人们对树木的乱砍滥伐,造成上有水土流失严重。
5.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呢? 明确:植树,让森林起作用。
6.小组讨论:为什么森林能改变现状? 明确:森林有“大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
19.《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doc

19.《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乱砍滥伐”“泛滥成灾”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了解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1、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2、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质疑。
二、初读,反馈自学情况1、自读课文。
要求:⑴边读课文,用笔标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上小节号。
⑵把句子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交流(1认读生字词A、交流点拨难读的字:“壤” “贫” “冠” “滥”等B、带拼音认读一去拼音认读[指名读、推荐读、齐读](2)、描红,突出写字指导1、学生说书写的注意点。
2、范写“冠”,课件演示“邀” “壤”的笔顺。
3、要求学生看清字形,注意笔顺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3)认读生词(4)理解生词泛滥成灾、乱砍滥伐(视频)因此,小云雀懂得了,知道把词语“乱砍滥伐” “泛滥成灾”,放进课文中朗读力求读出词语的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再读,理清课文脉络1、 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到了 哪些地方呢?看到什么呢?2、 板书:沙漠大河森林3、出示重点语句朗读感悟。
把握课文大意1、围绕出示的填空说话。
出示句式:小云雀跟着 ________ 飞到 ______ ,看到 ------- ,飞到__________ 的重要。
3、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将填空连起来说说。
4、 小结:把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连成一段通 顺连贯的话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5、 出示小云雀的心愿五、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知道了云雀的心愿。
这篇课文里还有很多小问号,等着你去把它变成句号呢。
六、作业设计1、书写课后生字2、熟读课文六、板书设计19、云雀的心愿让沙漠变成绿洲沙漠大河森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
2、了解森林的重要作用,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优秀11篇)听《云雀的心愿》有感篇一昨日,有幸聆听了市特级教师倪玲的执教的《云雀的心愿》现将课堂实录展示如下:一、课前谈话。
二、读书展示。
1、挑选自己喜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
生1:读。
师点评:你读的正确、流畅,显得沉稳。
生2:读。
师点评:从你的读中听出了埋怨之情。
生3:读。
师点评:读中老师看到了一只快乐的小云雀。
生4:读。
师点评:从你的读中,我好象看到了洪水的泛滥。
2、理清课文的脉络。
师:同学们,请看着书,回答我的问题:云雀飞到了哪些地方?它的飞行路线是什么?生1:它飞到了沙漠的上空,大河的上空,飞到了居住的森林。
师:应该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的词语有序的回答。
生2:再次练说。
师:云雀的飞行路线就是这篇课文的写作思路。
二、读中感悟。
师:默读课文,在你认为值得好好推敲的段落前做个标记。
生:默读课文。
师:请读好的举手。
生:我认为是4、10、13这三个自然段。
师:赞同的请举手。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谁能说说理由吗?讲解第四自然段。
结合学生回答,屏幕出示:“孩子,以前这里是……贫瘠的沙漠……”理解“贫瘠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生1:干燥,没有水源,光秃秃的。
生2:没有树木。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对。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
出示图片:贫瘠的沙漠。
师:书中哪一句描述了“贫瘠的沙漠”?生: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生:齐读。
师:贫瘠的沙漠之前是什么样子的?生:茂密的森林。
师:想象一下。
茂密的森林里会怎样?生:小鸟欢快的唱歌。
蝴蝶跳着优美的舞蹈。
师:那是什么原因把茂密的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的呢?生:乱砍滥伐。
师“联系18课,请比较:“乱砍滥伐”与“乱砍乱伐”有什么区别?生:滥说明矮的、高的、粗的、细的都砍。
乱说明这儿砍砍,那儿砍砍。
师:同学们,请看这段话。
出示第四自然段。
师:齐读这段话,想想森林有什么作用?生:保土。
师:介绍沙尘暴、洪水泛滥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听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不能乱砍滥伐,人类需要树木。
《云雀的心愿》小学公开课教案

《云雀的心愿》小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云雀的心愿》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听懂、讲述故事的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云雀的心愿》故事文本。
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2 教学资源:故事文本打印稿。
词汇和句子卡片。
教学音频或视频材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云雀,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云雀的心愿可能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
3.2 故事讲解:利用音频或视频材料,播放故事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跟随故事情节,逐句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
3.3 故事复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复述。
3.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云雀的心愿对自己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作业内容: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写一篇关于角色的愿望和实现愿望的过程的短文。
4.2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写作。
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写作能力和对故事主题的理解程度。
5.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提供反馈意见。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节的引入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云雀的心愿教案设计

云雀的心愿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云雀的心愿。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云雀的好奇心。
(2)运用多媒体展示云雀的生活环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1)理解云雀的心愿。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云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云雀的特点。
(2)简介云雀,激发学生对云雀的好奇心。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课文(2)分析云雀的心愿,引导学生理解云雀的愿望。
(3)讨论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动物的影响。
4.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5.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实现云雀的心愿。
(2)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为保护它们提出建议。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为保护它们提出建议。
2.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云雀的资料,与同学分享。
(2)以“保护环境,实现云雀的心愿”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云雀的心愿》,让学生了解云雀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云雀的心愿》的主题和情节,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能够准确朗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善良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云雀的心愿》的教学,包括主要情节、主题、重点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故事《云雀的心愿》。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3. 教学资源:相关图片、词卡、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播放相关视频引入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云雀的生活环境。
2. 学习主体:- 呈现故事主要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分角色朗读故事,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 教授相关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掌握关键内容;- 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故事情节,增强对故事的理解;- 鼓励学生绘制故事情节的图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设立小组任务,让学生合作编写故事延续故事情节。
4. 总结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并纠正错误。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等。
2. 评价标准:学生能准确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参与讨论,表达清晰、流畅。
六、教学反思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故事的讲解,引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度。
在未来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4篇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篇4一、紧扣特点,分析教材《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
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本课的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而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森林的重要性则是教学难点。
二、结合实际,选择策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在第二部分“结合实际,选择策略”中,我将从学情、教法、学法三方面加以阐述。
四年级是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已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如品读感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等,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能通过读、思、议、读的学习活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我对本课的教法、学法作出如下选择。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本课教学,我坚持以“披文入情,因文悟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炼词炼句中感受文章的表达顺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文本,感受语言的准确、精炼,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以达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的双丰收。
而对于学法的拟定,我始终坚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引导学生采用最基本也是最“语文”的学习方法——以读为本。
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在读、思、议、读的学习活动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师生互动,预设流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法的选择,为突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第三部分“师生互动,预设流程”中,我对本课教学流程作出如下预设。
定稿公开课教案云雀的心愿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以拟人化的写法, 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 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
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 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 有的地方变成沙漠, 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 心里很难过。
听了妈妈的话, 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到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及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并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3、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 内化、活用课文语言, 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森林为什么实在是太重要了, 并以此开展说写训练。
教学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 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初识心愿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 它们是谁?(课件出示云雀)小云雀有一个美好的心愿, 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在课文哪一节吗?(生说;师:你们真不愧是小云雀的好朋友, 记得这么牢!)2.指名读这段话。
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 我一定邀上小伙伴, 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 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这是我的心愿。
”二、整体感知。
1.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 从这段话中找找答案。
指名回答并板书: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齐读)2、到底森林有哪些重要作用才让小云雀觉得: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下面就让我们循着小云雀和他妈妈去旅行的足迹去寻找答案吧!三、细读课文, 感受森林的重要性(一)探究森林的重要性: 阻挡风沙。
(第2~4自然段)1.小云雀跟随它妈妈首先来到了沙漠, (板书: 沙漠)它们看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4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描写它们看到的景象的语句。
(自由读)(指名说: 黄沙漫天飞舞)2.你见过什么东西“漫天飞舞”?(预设: 雪花漫天飞舞, 调皮地落在你的脸上, 凉丝丝的, 可舒服了/蒲公英漫天飞舞, 飘飘悠悠, 仿佛把我们带入童话世界, 真美!树叶漫天飞舞, 像一只只漂亮的蝴蝶;)那黄沙漫天飞舞是怎样的呢?咱们来看看(出示图片)你能描述一下吗?(指名说: )3.这样的沙漠, 没有水, 没有土, 长不出庄稼和树木, 课文里的哪个词可以形容这样的土地?4、说的真好!沙漠的环境这样恶劣, 难怪小云雀要说—生:这里的风沙真讨厌!5.谁也和云雀一样讨厌这里的风沙?(课件出示: 这里的风沙真讨厌!)指名读。
《云雀的心愿》优秀教学设计3篇

《云雀的心愿》优秀教学设计3篇《云雀的心愿》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小云雀跟妈妈在树林外面飞行时,一路上看到森林被毁坏所造成的危害,有的变成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真真切切感受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从而产生了一个心愿:要到沙漠里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这篇课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说理形象通俗,语言富有情趣,适于朗读、复述训练,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的朗读课文的好教材。
学习者分析:因为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好读易懂,学生学习时会兴趣盎然。
其次,本课蕴含着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这与本单元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另外学生已经学过《沙漠中的绿洲》一课,对破坏环境造成的后果也有所了解,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森林的作用也了解一些。
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从云雀妈妈的语言中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云雀的心愿》,请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云雀的心愿)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呀?师根据回答相机板书:沙漠变绿洲。
二、初读课文,了解心愿。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一个小节写出了云雀的心愿?(第14小节)2、谁愿意把云雀的心愿读出来?【幻灯片】齐读:让我们一齐把云雀的心声读出来。
3、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再读读这一小节找出答案。
指名回答:“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评价,你重读了“实在”,突出了森林的重要)。
让我们一齐学着他读出森林的重要,齐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创设情境,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森林的重要。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乱砍滥伐”天飞舞”、“脱缰的野马”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名在语气上的不同。
4、抓住重点词语和勺子,引导学生理解“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云雀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容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充分的体会,感悟,借助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星火燎原(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希望在课堂上能看到你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听到你们精彩的发言,能做到吗?这是老师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呢?指名说
2、今天咱们学习的课文中的小云雀也有自己的心愿。
他的心愿是什
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9云雀的心愿。
板书课题
二、斗转星移(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开始吧!
2、课文读完了,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1)、课件出示笫一组词语:讨厌苔藓贫瘠冲刷凶猛邀请咆哮蓄水
树冠冲垮土壤存储
乱砍滥伐泛滥成灾
枯枝败叶脱缰的野马
A、自己读读试试吧!
B、指名同学领读!
C、这些红色的字是要求大家会读会认的,希望大家能够多加注意!
(2)、课文中有一个多音字“冠”,你能根据它的意思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吗?
(课件出示)树冠皇冠冠军
(3)、课文中还有一些像“冠”一样的多音字,需要大家注意它们的读音咱们一起来读
课件出示)埋怨树干暖和淹没挨近
学好生字词,能让我们更好的走进课文。
谁来说小云雀的心愿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板书:种树
漠一一绿洲
4、再读读这句话,小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点击变红)
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5谁来读好这句话?(教师评价
6、读的多好呀,让我们一齐学着他读出森林的重要
7、小云雀为什么要说森林重要呢?它又和妈妈去了哪些地方
呢?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用“先……然后……最后……”这个句子来回答。
(课件出示)
三、星月交辉(走进文本,细细研读)
(一)沙漠
1、现在咱们先跟着小云雀到沙漠去看看,在那儿,他看到了什么?请你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学生回答。
能谈谈感受吗?那个词语给你这样的感受?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黄沙漫天飞舞的情景吧!(课件出示图片)
6小雀在这样的环境中飞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难怪小云雀会埋怨说(课件出示)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
7、听了小云雀的埋怨,妈妈说“(课件出示)指名读。
读了妈妈的话
那个词语让你觉得心痛
预设:(1)、“乱砍滥伐”:什么是乱砍滥伐?参天大树被砍光了,没有成材的树木被砍光了,甚至连幼小的树苗也被砍光了,这就是“乱砍溢伐”。
正是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使原来茂密的森林变成了黄沙漫天飞舞的沙漠,这里没有水,没有土,长不出庄稼和树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用来
形容这样的土地?贫瘠。
(点击变红)
预设:(2)、“贫瘠”:贫瘠的沙漠什么样?这贫瘠的沙漠是怎样造成的呢(点击变红)“乱砍滥伐”
8、说的真好,这样恶劣的环境,难怪小云雀要埋怨的说“一一”全班齐读
9、沙漠里的环境这样恶劣,然而他的面积却在日益扩大,咱们同学来看一段资料(课件出示)
10、看了之后,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吗?
11、是呀,看到此情此景,我们真是心疼呀。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12,没有了森林的保护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藻,可见,森林实在是大重要了!
(二)大河
1、现在我们随着小云雀继续往前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在那他们又看到了什么?请一位同学读5—8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2、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什么?(课件出示)这是一条怎样的大河?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
3、预设:(1)“脱缰的野马”:见过脱缰的野马什么样子吗?是呀,你说出了重点,脱缰的野马会疯狂的向前冲去,而且速度非常的快,他们可以冲破一切东西。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是呀,同学们,在你们的文章中恰当的使用比喻句,会让文章更加的生动具体。
预设:(2)“咆哮”:“咆哮”什么样?看看书上的插图,那就是河水咆哮
的样子。
4、那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你们想去亲眼目睹吗?课件出示图片)(师配乐解说:那河水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它们冲垮了河堤,淹没了田野、房屋,人们奔跑着、呼救着,可是那肆虐的河水却无情的吞噬了人们的生命,摧毁了我们美丽的家园)
5、看了图片,相信大家的感受一定更深刻了,一定能把这段文字读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它。
全班齐读
6、看着这惨不忍睹的景象,小云雀不由的挨近了妈妈,他的心情怎样呢》谁来试着填一填!(课件岀示:小云雀( )地说:“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呀?”
7、师引读:“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你能听出云雀妈妈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吗?
8、没有了森林的保护,洪水滥成灾,可见森林实在太重要了
(三)、森林水库
小云雀听了妈妈的话,似乎不太明白,森林为什么又叫做“森林水库”呢?
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能不能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2、找到答案了吗?那就小组合作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画树,板书)
4、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看,写的多有条理呀!同学们在
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像作者—样,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顺序,这样读
者才会看得更加清楚、明白
5、瞧,一棵树就能储存这么多的水,那一樑又一樑,整片森林的蓄水功能该有多么强大呀!所以说,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课件出示森林图片和反问句)
6、你能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吗?(出示陈述句)那句话更强烈?反问句表示强调、语气更加肯定。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可以使用反句。
(四)、森林
1、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飞过了大河,真是又累又热,
就飞回家休息去了!一回到家,小云雀不禁感叹道“我们的假真凉快呀”!
2、为什么小云雀的家会这么凉快呢?
3、森林冬暖夏凉,在这样舒服的环境里,小云雀再回想到自己所看到的那贫瘠的沙漠和可怕的洪水,深切的感受到,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四、众星捧月(总结升华)
1、其实,森林的作用远不止这些,你还知道它有啷些作用吗?老师也很想知道,于是老师就从网上搜集一些资料,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难怪小云雀要坚决的表达自己的心愿(课件出示)这不仅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更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3、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有了绿色森林的保护,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就让我们把这美好的心愿化作我们的行动吧!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
去植树!
五、群星闪耀
1、摘抄你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固绕着“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写一段话
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的同学听听,号召他们一起来保护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