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轨迹和前瞻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分析报告

2024年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分析报告

一、2024年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回顾
2024年是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从规模上看,截至2024年底,中国传媒行业实现了2852.4亿元的营收,2024年比2024年增长
11.2%,实现了历史新高,且传媒收入第一次超过了文化业和交通运输业。

其次,随着网络传播、社交媒体等新型营销渠道的成熟,中国传媒行
业进一步登上了发展的新台阶,其收入占比中新媒体收入比重由2024年
的9.8%增加到2024年的17.2%,视频收入比重从2024年的7.7%提升到2024年的10.2%。

二、2024年中国传媒经济前瞻分析
2024年中国传媒行业有望实现更快的发展。

首先,随着5G技术的不
断发展,宽带容量的跨越式提升将带来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更高的网络
效率,更灵活的网络设计,以及更多的技术应用。

这将带来更丰富的新媒
体传播形式,将为传媒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空间,今后传媒
行业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有更真实的体验,从而提升产品吸引力,从而改善传媒行业的发展态势。

总之,2024年为中国传媒行业带来充满期待的机遇,也需要因应新
环境趋势做出变革,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以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近年来,中国传媒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一、传媒融合助力行业创新发展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传媒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而创新则是传媒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目前,中国的传媒从业者正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观众口味的多样化。

这种融合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助力于中国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

二、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媒行业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和机遇。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使媒体内容分发更加高效、个性化。

同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等技术也将媒体传播的形式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传媒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内容创作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传媒行业的核心是内容创作,而内容的多样化正成为当前传媒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传媒行业正在朝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创作方向发展,涉及新闻、电影、音乐、文化等各个领域。

丰富多样的内容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多元化需求,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商业机会。

四、全球传媒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传媒行业在全球传媒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的传媒产业迅速崛起,并开始影响世界各地的传媒市场。

中国内容制作和传播能力的提升,使中国传媒行业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正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五、传媒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其中,版权保护、内容监管、虚假信息等问题成为制约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要应对这些挑战,中国传媒行业需要加强自我监管,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六、政策环境对传媒行业发展的影响传媒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

例如,鼓励文化产业投融资、优化税收政策、加强版权保护等。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1. 引言我国传媒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2. 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传媒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无论是传统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几个关键点:2.1 传媒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传媒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传媒产业的总体规模持续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

2.2 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创新面对新兴媒体的崛起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传统媒体正在进行转型与创新。

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出了新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如电子报纸和网络直播等。

2.3 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自由获取信息和参与讨论,推动了信息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2.4 传媒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传媒产业也在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

一些知名的媒体公司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推动了我国传媒产业的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3. 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我国传媒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以下是我国传媒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几个关键点:3.1 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传媒产业将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传媒产业的运营效率和内容的个性化定制能力。

3.2 内容创作与品质提升在竞争激烈的传媒产业中,优质的内容创作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未来,传媒产业将加强内容创作能力的培养和品质的提升,提供更加富有创意和独特性的内容。

3.3 多媒体融合与跨界合作未来,传媒产业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跨界合作,探索更多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

传媒产业将与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紧密结合,创造更多的商机。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首先,传媒行业规模扩大。

中国传媒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的总收入和利润都在不断增长。

根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传媒行业的总收入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

其中,广播电视行业收入增长较快,数字媒体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其次,传媒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趣味的多样化,传媒产品形态不断创新,传媒行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

传统媒体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数字媒体开始崭露头角。

同时,媒体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开始相互借鉴、合作,形成了互联网+传媒的新模式。

最后,传媒行业面临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面临着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互联网公司的崛起,使得大量的传统媒体观众和广告主流失,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

同时,虚假信息的泛滥也对传媒行业的信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首先,数字化媒体将继续发展壮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媒体将更好地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为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未来,数字媒体将更加多样化,包括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形式。

其次,传媒行业将加大融合发展力度。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融合发展将成为行业的趋势。

传统媒体将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互联网公司也将更多地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和内容资源。

再次,传媒内容将更加多样化。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传媒内容也将更加多样化。

作为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媒行业将更加注重内容的创新和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最后,传媒行业将更加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中国传媒行业将加大对品牌建设的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

同时,传媒行业还将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高国家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总之,中国传媒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影响力提升。

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一、市场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产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进程。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传媒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

其中,电影、互联网等领域更是获得快速增长。

1. 电影产业规模截至2019年底,全国电影院数量已达到1.3万家,累计银幕规模达到7.2万块。

据预测,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元人民币,同时国内电影蓝皮书发布显示,未来电影市场规模仍有望进一步扩大。

2. 电视产业规模电视产业是传媒产业中的支柱,在2019年实现了总收入6171亿元,同比增长4.1%。

其中,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025亿元,同比增长25.3%。

可以预见的是,尽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视广告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压缩,但电视产业的发展空间依旧巨大。

3. 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数字出版产业包括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以及移动阅读等,发展潜力仍是相当巨大的。

据2019年数据显示,数字出版市场规模已达到308亿元,同比增长30.1%。

可见,数字出版是传媒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4. 互联网广告产业规模互联网广告的出现实现了媒体与广告的深度融合,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是一次突破与转型的机遇。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217亿元,同比增长15.7%。

可见,互联网广告已经成为传媒产业中的新生力量。

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和市场的持续发展,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显现。

下面,本文将分行业角度进行探讨。

1. 电影产业发展趋势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电影产业正在向高质量和高标准的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内优质电影开始登上国际市场,中国电影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发展道路。

未来,中国电影产业将有望在研发、制作、推广等方面实现全产业链的创新和优化。

2. 电视产业发展趋势从传统到网络,电视产业正在不断寻找自己的创新空间。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电视行业正在实现“精细化”与“智能化”的管理,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互动性。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大规模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媒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传媒产业包括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网络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媒介形式。

传媒产业不仅展示着中国的媒体文化,也是推动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那么,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究竟经历了哪些历程?未来的发展又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呢?一、历史的发展随着开放政策的推行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媒体改革逐渐开展。

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和地方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新时代的到来。

1989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汕头期间,提出“南方企业钱多、任性”的理论,使广电行业进一步获得发展机会。

“电视雨露计划”也为电视行业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

到了90年代,中国媒体产业进入了市场化的进程。

此时,私人电视台有了发展空间,国营电视台被要求进一步向市场化转型。

同时,网络技术爆发,网络媒体逐渐崛起。

2000年,中国政府正式开始提倡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在中国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媒体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促进媒体产业的繁荣,政策和法律制度陆续出台。

2004、2005年,国务院通过了两个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中国文化服务和销售的目标和方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影响,在新形势下,中国文化产业开始迎来更快的发展。

二、现状的分析到了21世纪初,中国传媒产业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传媒产业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据数据统计,从1996年到2016年,中国广告行业的支出由220亿元增长到了4600亿元,增长了20倍。

与广告同样重要的是,境内新闻媒体的数量、传媒机构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装备,以及人员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传媒产业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发展机遇。

但是,当前,中国传媒产业正在经受着新情况和新挑战的考验。

2019年,智能手机全球普及,数字化改变了传媒消费市场,消费者环境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回顾及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回顾及发展前景展望

中国传媒行业发展回顾及发展前景展望(一)新监管格局基本确立,未来或迎来政策密集期“十九大”审议通过机构改革方案,未来传媒监管格局或将重塑。

2018年2月份,“十九大”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方案中涉及传媒行业的重要改变有:由中宣部统一管理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管理的新闻出版、电影工作,并对外分别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牌子;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管理的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进行整合并归中宣部统一管理,进而使中宣部的职能得到集中化、实质性的加强。

传媒行业是意识形态塑造的“根据地”,新格局下监管将趋于专业化和精细化。

作为十九大后首次系统性机构改革,或将对未来传媒监管产生巨大影响。

本次机构调整完成后,网信办、中宣部权责加强,广电总局权责更为精确,总体来看未来传媒政策监管将不断专业化和精细化。

随着新格局逐渐清晰,预计未来将进入政策密集期。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后的结构调整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政策冰点风险释放,期待明年政策回暖2018年传媒板块整体政策偏严,19年边际上或将迎来政策利好期。

我们梳理了18年影视游戏及行业整体的监管政策,整体上以规范和整治为主线,主要体现在:1)对影视行业,管控网生节目内容,且网播内容监管与台播趋同,整治明星高片酬与逃漏税现象;2)对游戏行业,规范游戏内容及未成年使用时长,自3月份起暂停版号发放。

我们认为18年传媒行业政策已达监管底部,同时结合12月21日中宣部副局长抓紧核发版号的声明及25日新出台的《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两大利好文件,我们认为国家鼓励文化传媒产业做大做强的思路长期不会变化,在18年监管寒冬后,19年监管政策边际利好确定性强。

2018年影视及行业相关政策梳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游戏相关政策梳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三)业绩承压,短期无改善迹象经常性损益过大的17家公司,剩余133家上市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4066.86亿元,同增17.65%,归母净利润376.85亿元,同减3.13%,扣非归母净利润321.04亿元,同减3.16%。

中国传媒发展趋势与展望等10则

中国传媒发展趋势与展望等10则

中国传媒发展趋势与展望等10则中国传媒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传媒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中国传媒发展趋势与展望的10个观点:1.融合发展: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将更加紧密地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将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实现内容传播的多元化和跨平台传播,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2.多样化内容:传媒产业将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内容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形式的内容,在内容上加强差异化竞争,提升传播效果和吸引力。

3.数据化运营:传媒企业将更加注重数据化运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优化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提升传媒业务的效益和竞争力。

4.跨界合作:传媒行业将与其他行业展开更多的跨界合作,包括与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打破传统行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5.媒体融合:各类媒体平台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媒体、主流媒体与小众媒体等之间的融合,形成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整体媒体生态。

6.强化原创:传媒机构将进一步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支持和投入,强化自身品牌价值和竞争优势,培育更多优质内容和知识产权。

7.提升专业素养:传媒从业人员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不断学习和创新,适应行业变革和发展需求,走向更高端的传媒产业。

8.加强自律管理:传媒行业将进一步加强自律管理,规范行业秩序,维护行业声誉,提升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9.拓展国际视野:中国传媒企业将加强国际化布局和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和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传媒和国际传媒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10.推动创新发展:传媒行业将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打破传统束缚,开拓新业务领域,实现传媒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传媒行业正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把握发展机遇,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与变革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在中国也经历了很多变革。

一方面,新技术不断涌现,媒体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媒体业态也在不断拓展,丰富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也带来了媒体的商业化、市场化和资本化,媒体自身面对着诚信问题、媒体融合问题和业务创新问题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传媒产业发展历程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50年代,中国媒体产业的主要任务是传播党的声音和宣传工作,新中国第一张报纸《人民日报》也在1950年诞生。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媒体的版面、内容以及数量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到了60年代,文艺和央视出现,对于推动中国传媒人才培养和媒体资产积累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文艺版面的空洞现象和央视的传统管理模式也使得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依然落后。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传媒市场逐渐开始走向国际化发展的轨道。

1984年,南方周末等民办报纸突破官办媒体垄断占有优势,实现了中国新闻媒体的多样化和依附于政府的传媒格局被打破。

1992年,中国共同开放了传媒行业,从此媒体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身份正式涌入市场。

中国传媒市场的开放不仅改变了市场格局和政策环境,也为新型媒体的出现和传媒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初,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变革。

互联网为媒体创造了更新、迅捷、定制化的新闻模式,并开创了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新模式。

中国传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得益于全球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态势,也得益于中国经济全球市场化的推进和国内媒体市场化的深入发展。

二、传媒产业发展的特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经历了多重阶段和变革,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特点。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政府影响与垄断市场控制。

尽管中国的传媒市场开放了,但政府依然持续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控制,对于媒体审查制度的问题也比较敏感,垄断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中国传媒行业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

中国传媒行业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

中国传媒行业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中国传媒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传媒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传媒行业的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

1. 行业背景中国传媒行业经历了持续发展和快速变革的过程。

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传媒形式和传媒平台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给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 观众需求的变化随着信息的爆炸和社交媒体的盛行,观众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收视率下降,而网络新闻、短视频等新媒体崛起。

观众对于信息的实时性、互动性以及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

3. 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速铁路、智能手机的普及等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捷。

这也给传媒行业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工具。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促进了移动传媒的发展。

4. 内容供给侧改革为了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传媒行业进行了内容供给侧改革。

各大传媒机构纷纷推出精品剧集、独家新闻报道以及综艺娱乐节目。

同时,强调原创内容和用户体验也成为了行业的趋势,这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

5. 新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给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传媒机构可以更好地理解观众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

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传媒机构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广告定向投放。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6.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传媒行业也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各国的媒体机构开展合作项目,进行内容交流与资源共享。

这使得中国传媒行业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不断扩大,也为中国传媒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7. 人才培养与创新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媒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传媒行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机制建设,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传媒行业发展与趋势

传媒行业发展与趋势

传媒行业发展与趋势引言传媒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需要,传媒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趋势,并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发展历程传媒行业起源于古代的文字记载和口头传播,经过印刷术、电影、广播等技术革新,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媒体形式如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开始兴起,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

当前趋势1.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之相关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传媒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

由纸质媒体向线上平台转移,使用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算法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个性化推荐。

2.视频内容优先:用户对视频内容越来越青睐,视频平台迅速发展,并且移动设备的普及使视频内容随时随地可观看。

不仅如此,直播、VR/AR等新技术也在音视频传媒领域崭露头角。

3.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意见和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之一。

通过社交媒体,传媒公司能够更好地理解受众需求,并进行更精准定位和个性化营销。

4.多元化内容供给:传媒行业逐渐从单一领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例如与电影、音乐、游戏等行业的跨界合作趋势明显。

同时,UGC(用户生成内容)也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户们可以积极参与到内容创作中。

未来展望1.AI驱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传媒行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意水平。

例如,机器人记者将能够自动收集信息并写出新闻报道。

2.跨平台整合:未来将出现更多跨媒体平台整合的趋势,例如电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领域的整合,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媒体消费体验。

3.新技术应用:随着5G等新技术的普及,传媒行业将迎来更多创新和实验,如增强现实在广告中的应用、语音助手在内容推荐中的应用等。

结论传媒行业正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转型、视频内容优先、社交媒体兴起等趋势正在重塑这个行业。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兴科技的发展应用,传媒行业将继续不断创新与变革。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一、传媒产业概述传媒产业是以内容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产业,包括新闻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形式。

在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传媒产业发展也逐渐壮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产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中国媒体总产值达到了7267.1亿元,同比增长11.2%。

其中,互联网广告、游戏、在线音乐等领域增速最快。

二、传媒产业现状分析1. 新华社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闻媒体行业收入达到1555亿元,同比增长9.7%。

新闻媒体行业的主要受益者是网络媒体,收入增长了25.3%。

报刊和杂志行业受到冲击,收入同比下降3.3%。

2. 中国电视行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Hanet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电视用户规模达到7.8亿,同比增长了17.7%。

传统电视受众流失,观众消费习惯转化为观看网络视频。

3.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传媒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但是,互联网行业也面临监管、自律等方面的压力。

例如,“互联网热点”的追求已成为一些网站的主要经济来源,这种现象引发了相关部门的担忧,媒体行业的整治和监管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

三、传媒产业发展趋势1. 移动端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将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移动设备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智能制造可以提高传媒产业的效率和生产质量。

2. 内容创作和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在现有的文化基础上,文艺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同时,AR、V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传媒产业创造更丰富的内容。

3. 全球传媒产业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传媒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将为媒体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一个新突破口。

同时,良好的国际化战略不仅可以扩大市场份额,还可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创造力和生产力。

四、结论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传媒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自身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媒体行业的自我卫生和德行建设。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及影响研究1.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历史中国传媒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政府开始认识到宣传和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为此,政府开始开展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建设工作。

1980年代,随着经济改革的开展,民营媒体逐渐兴起。

同时,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的发展也为传媒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更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 中国传媒产业的现状目前,中国传媒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传媒市场之一。

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仍然在中国传媒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兴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等成为了传媒市场的新增长点。

2019年,中国传媒业总收入已经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实现了稳定增长。

3.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3.1 国家的战略引领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通常是相对较小的。

但是,在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家通过政策、法规和资金扶持等方式来引领传媒产业发展,这既有利于传媒产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3.2 巨头企业的垄断在中国传媒产业中,一些公司已经垄断了市场。

一些巨头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市场份额,从而形成了垄断局面。

这种垄断现象既给市场竞争带来不利影响,也可能导致信息和舆论上的偏差。

3.3 新技术的应用在21世纪以来,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互联网的出现,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活力。

同时,移动技术的发展,也让传媒产业可以更好地精准地观众和用户提供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传媒产业的面貌。

4. 中国传媒产业的影响4.1 促进了文化交流传媒产业在跨越国界、跨越文化之间进行着文化交流。

传媒产业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和认知,无处不在地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参与者。

传媒行业也促进了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传媒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第一章传媒行业的背景和现状传媒行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子领域,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虽然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崛起的明星产业,但传媒行业依然占据重要位置。

目前,传媒行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技术和互联网的进步,传媒行业的业态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形式,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等。

同时,在娱乐、文艺、新闻、广告等领域,传媒行业也有着重要的功用。

它能够开发、传播和推广文化产品,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传媒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

新兴媒体和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媒行业的格局和规则,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造成了行业的深度变革。

1. 数字化转型在传媒领域,数字化转型是目前最重要的趋势。

数字技术赋予了媒体更多的功能,也为媒体开拓了更多商业模式。

数字化转型也给媒体带来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赋予媒体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多的社交能力。

2. 跨界融合传媒行业不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想方设法进入传媒领域,或与传媒行业联手合作。

跨界融合正在改变传媒行业的现有模式和规律,打破了传统媒体在商业模式和内容创作上的局限性。

3. 个性化定制在数字时代,媒体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直接、灵活。

传媒行业正在朝着依托个性化的数据分析和算法,为用户提供更高度个性化的产品方向发展。

第三章当下传媒行业的新形态在传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变革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媒体形态和业态。

比如下面的几种:1.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已经对整个传媒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动媒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传媒行业消费者的精细化定向,并让媒体内容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2. 直播电商在疫情期间,直播电商成为了热门话题。

直播电商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直播的内容和质量,还在商业方面实现了一个全面的变革,打破了传统电商模式。

我国的传媒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的传媒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的传媒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的传媒发展的新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发展:传媒行业正向多元化发展,不再只限于传统的纸媒、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形式,而是逐渐涉足数字媒体、社交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领域。

2. 移动化传播: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传媒正在向移动端转移。

人们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新闻、音乐、视频等媒体内容,传媒机构亦加大对移动应用开发和移动网络传播的投入。

3. 线上线下融合:线上线下融合是传媒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通过线上平台推广线下活动,让用户在线上获得信息,线下参与互动,加强用户粘性。

4. 强化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成为传媒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媒体机构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投入,推出更多优质的新闻、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内容,提升用户吸引力。

5. 数据驱动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媒机构开始利用用户数据进行精准定位、针对性推送,实现个性化服务和精准营销,以此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6. 媒体融合发展:传媒产业正在向跨界融合发展,媒体与科技、金融、文化、教育等行业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

总之,我国传媒发展正朝着多元化、移动化、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内容、数据驱动和融合发展的方向迈进。

中国的传媒与广告发展

中国的传媒与广告发展

中国的传媒与广告发展一、引言中国的传媒与广告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本文将围绕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广告市场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二、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1.改革开放前的传媒格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传媒行业主要由国家垄断,信息流通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电视、广播以及报刊等传统媒体成为政府宣传工具,受民间需求的影响较小。

2.改革开放后的传媒崛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传媒行业逐渐解放,市场经济的改革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各种新兴媒体开始崛起,例如电视台、报刊、杂志和广播等,传媒行业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

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中国传媒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兴媒体如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短视频等迅速兴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声音的主要渠道。

三、广告市场的变化1.市场规模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各行业对于广告的需求日益增长,广告费用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互联网广告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广告市场的快速增长。

2.媒体形态的多样化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广告商有了更多的选择。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的广告仍然占据一席之地,但数字广告、移动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等新形式的崛起,为广告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3.消费者行为变化对广告的影响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和信息的精准推送。

广告商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研究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广告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未来发展趋势展望1.线上广告仍将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线上广告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都将对广告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2.内容营销的重要性广告已经从单纯的宣传手段转变为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沟通的手段。

内容营销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广告商需要开展有趣、有吸引力的创意以及贴近消费者需求的内容,从而提高广告效果。

中 国传媒行业报告

中 国传媒行业报告

中国传媒行业报告在当今信息时代,传媒行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传媒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革,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

一、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邸报和民间的口头传播。

然而,现代传媒行业的真正起步是在 20 世纪初,随着报纸、杂志的出现逐渐形成规模。

在新中国成立后,传媒行业主要由国有媒体主导,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传媒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场逐渐开放,媒体形式不断丰富,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兴的互联网媒体,传媒行业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进入 21 世纪,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行业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平台不断涌现,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二、中国传媒行业的现状1、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许多报纸推出了电子版,广播和电视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和点播,拓展了传播渠道,提升了影响力。

2、互联网媒体成为主流以腾讯、新浪、字节跳动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迅速崛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自由地分享和传播信息。

3、内容创作多元化传媒行业的内容创作越来越多元化,涵盖了新闻、娱乐、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

除了专业的媒体机构,自媒体和个人创作者也大量涌现,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选择。

4、技术驱动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传媒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内容生产、传播和用户体验带来了新的变革。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推送个性化的内容,虚拟现实技术则为用户带来了沉浸式的新闻和娱乐体验。

三、中国传媒行业面临的挑战1、信息过载与虚假信息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快速性,信息过载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用户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轨迹与前瞻(一)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轨迹与前瞻(一)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轨迹与前瞻(一)媒介竞争的最高层面就是符号价值的竞争,媒介应该成为某类社会成员的文化旗帜,成为他们的精神归宿。

中国传媒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说确实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保持自己的方位感,保持自己对于发展格局、发展趋势的一种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我们解决所有的技术性操作都起到一个根本性的支撑作用。

不是信息过剩而是渠道过剩从传媒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把传媒产业基本的环节分解成三个环节,我们大致可以把它理解成为内容的生产和提供,渠道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终端客户的研究和把握,或者叫终端营销。

这三个环节当中,我们过去传媒业的一个基本重点是放在中间环节,就是渠道掌控环节,而中国传媒业无论是宏观的管理控制也好,还是具体的经营操作也好,实际上过去十多年的传媒产业发展重点是在于对渠道的掌控方面。

从市场角度来说,很多人把我们传媒业的现状叫做渠道霸权,因为我们的媒介掌握着少数稀缺的通达社会、通达市场传播的通道。

由于这样一种霸权,我们拥有社会影响力,我们拥有市场价值。

同样,我们的管理体制也是重在对这样一个渠道的掌控,重在规模总量结构方面的一些管理控制。

所有的体制政策的归结点都归结在对这样一个渠道的管理控制方面,这就是传媒业过去的一种基本发展状况。

最近这些情况正在发生一种深刻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其实我们已经感受非常深刻,渠道现在越来越过剩,这种过剩既是由于传媒产业自身的发展,更是由于传媒新技术的发展。

从报业角度来说,尽管这几年经过报业的治理整顿报纸的数量有所减少,当然数量不大。

但是,真正进入市场的报纸总数实际是在增加,也就是说进入市场的报刊竞争强度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从北京的报业市场明显可以看出来。

过去《北京青年报》在北京报业市场很孤独,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新京报》出来之后,就使《北京青年报》有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尽管《新京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毕竟在《北京青年报》的竞争对手方面有了非常强劲而且有潜力的对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竞争的最高层面就是符号价值的竞争,媒介应该成为某类成员的文化旗帜,成为他们的精神归宿。

传媒产业在中国的应该说确实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保持自己的方位感,保持自己对于发展格局、发展趋势的一种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我们解决所有的技术性操作都起到一个根本性的支撑作用。

不是信息过剩而是渠道过剩从传媒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把传媒产业基本的环节分解成三个环节,我们大致可以把它理解成为的生产和提供,渠道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终端客户的和把握,或者叫终端营销。

这三个环节当中,我们过去传媒业的一个基本重点是放在中间环节,就是渠道掌控环节,而中国传媒业无论是宏观的管理控制也好,还是具体的经营操作也好,实际上过去十多年的传媒产业发展重点是在于对渠道的掌控方面。

从市场角度来说,很多人把我们传媒业的现状叫做渠道霸权,因为我们的媒介掌握着少数稀缺的通达社会、通达市场传播的通道。

由于这样一种霸权,我们拥有社会力,我们拥有市场价值。

同样,我们的管理体制也是重在对这样一个渠道的掌控,重在规模总量结构方面的一些管理控制。

所有的体制政策的归结点都归结在对这样一个渠道的管理控制方面,这就是传媒业过去的一种基本发展状况。

最近这些情况正在发生一种深刻的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其实我们已经感受非常深刻,渠道现在越来越过剩,这种过剩既是由于传媒产业自身的发展,更是由于传媒新技术的发展。

从报业角度来说,尽管这几年经过报业的治理整顿报纸的数量有所减少,当然数量不大。

但是,真正进入市场的报纸总数实际是在增加,也就是说进入市场的报刊竞争强度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从北京的报业市场明显可以看出来。

过去《北京青年报》在北京报业市场很孤独,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新京报》出来之后,就使《北京青年报》有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尽管《新京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毕竟在《北京青年报》的竞争对手方面有了非常强劲而且有潜力的对手。

过去《北京晚报》基本在下午出版,没有竞争对手,但是现在《北京青年报》办了《法制晚报》,尽管有它稚嫩的地方,但是它也让《北京晚报》有了竞争对手。

现在所有的报刊,面对的都是全环节、全领域的竞争,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有某一家独享的空间,这还只是报刊方面的情况。

说到广电,我也注意到,最近几个月广电总局对于批准各个副省级以上的城市上星政策,骤然间开放。

也就是说,所有的上星台、上星的城市都可以申请上星,这就预示着未来也许大概再多增加四五十套上星的电视节目,当然也有些城市看到上星频道本身的投入产出比可能未必像过去那样好。

渠道价值在日益打折。

通过掌控一个渠道,它的价值越来越低。

因为有无数的可替代通道,可替代的媒介,可以承担同样这样一种职能。

我们再看类似于楼宇电视、移动电视、宽带等等的视频技术,一下子把广电可能性的通道、等质等效通道的形式已经有了一个巨额的扩张,因此今天媒介业真正面临的过剩不是信息的过剩,实际上是渠道的过剩。

这样一种渠道过剩是我们国家媒介产业发展的现阶段的一个突出特征,这就导致了整个媒介业发展的重点转移,竞争重点的转移,管理重点的转移,都由于这样一个现实而发生了。

也就是说未来从传媒产业自身的发展角度来说,渠道以后会成为一个过剩的资源,而内容提供、内容掌控会成为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之一。

另外一端是对于终端客户的营销,这种营销包括对终端客户精确的把握,全方位关系的建立,以及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等等,也会成为未来传媒产业另外一个制高点。

竞争制高点之一:终端客户营销这样一种转变要求我们的媒介管控体系要有这样一些变化或者转型。

第一要由过去的规模控制,也就是说整个渠道是一种规模控制变为结构性的指导,也就是在哪些需求方面要有宏观的结构性研究,缺什么就要在政策上鼓励什么,也就是说从总量的规模控制转到导向结构性的指导。

第二要从具体的内容干预转到规则确定,因为对内容生产而言,我始终认为对于内容的粗暴的行政干预从来都是对内容生产、对智力生产的伤害和不尊重,是很可笑、很无效的事情。

文明对于内容生产从来都有这样的,如果说只允许所谓最优秀的内容存在,而不允许他不喜欢的内容存在,这种文化一定是一种非常严苛的文化,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那种丰富的、多样性的文化。

政府角色,应该从重守土有责似的、保守的内敛式的管理,转向重创新发展的促进式的管理。

过去传媒产业整体的宏观管理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倾向就是不要出事。

但是这样一种处于守势状态的管理,应该说不适合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状。

因为,这样的一种管理使我们丧失了活力,丧失了创新的冲动,丧失了发展的机遇,而要抓住这样一个发展的机遇,要使我们媒介产业能够承担起社会发展赋予媒介业的社会责任、责任和市场责任,就必须鼓励创新,鼓励发展。

对于我们做媒介的人而言,应该说有两方面特别需要关注。

第一就是对于终端客户的研究和把握,以便展开终端的精确营销和营销。

几个月以前,我曾经在沈阳参加了《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和沈阳师范学院合办的一个发行专业开学仪式,这是在我们国家第一个出现的发行这方面的本科的专业,我认为他们非常有眼光。

过去我们在报刊发行方面所熟悉的是《华西都市报》所创立的敲门发行,发展到极致就是《华商报》的洗楼战术,特点就是用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方式砸开市场,铺规模、铺数量,这样在媒介发展比较大的时候,跑马圈地的时候效果明显,今天这样一种洗楼战术,敲门发行,虽然还有效果,但是它的整体效果实际上在递减在下降。

未来对于终端客户的把握,一定要建立在高技术、高这样一种基础之上。

就是说需要在数据库营销的基础之上,对终端客户有精确的外科手术式的认识和掌控,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终端客户的营销效率才能高。

过去媒介业的基本盈利方式是主流盈利方式,主要是卖广告来获得自己的资金回报。

媒介业无非是广告产业所需要的这样一种时段和版面,但是随着媒介业的发展,随着渠道的日益过剩,这样一种光秃秃的版面、光秃秃的时段已经越来越贬值了。

我们可以从报刊的经营方面看到过去非常优质的广告资源,比如说房地产广告是报纸最为优质的,最为优厚的资金回报的广告类别,现在已有相当多的报刊在这方面失去了回报的优厚,它的利润日益在竞争当中摊薄。

这种情况之下,实际上我们的经营重点不是过去载体的经营,而是载体之上的附加值、延伸服务的经营。

比如像《21世纪报道》在创刊的时候,在这方面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所以它提供的一种服务就是承诺我是一张全国性发行的报纸,在全国的任何一个有分印点的地方,广告公司、广告主如果需要换上不同版面、不同的广告版本,我可以承诺给他换上不同的版本,这样就给了同一个广告主以更多丰富表现自己诉求的可能性。

比如宝洁公司的报告,广州和哈尔滨,沿海和内地可以换成不同诉求的版本,这无疑给他提供了一种增值服务,这是非常简单的一种做法,更复杂一点的做法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以便来增强这种竞争力。

三年多以前我们曾经做过《羊城晚报》所属的《新快报》的调查和研究,《新快报》是作为《羊城晚报》主打广州市场和《广州日报》竞争的报纸,但是用同类竞争方式来跟《广州日报》进行竞争的时候,效果是不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差的。

因为《广州日报》在广州市场上已经取得了领导者的这样一个地位,如果你用同类竞争的方式跟他竞争,你的一个前提就是你要有更多的投入覆盖他。

因为具有领导品牌的这个报纸或者媒介,在一个市场上不但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他同时也决定着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这个市场判别好坏的标准,如果你想要覆盖他的话,不但要挤掉他的份额,也要改变他的规则,改变人们的市场选择标准,这是一个需要更大投入的事情。

就像在北京报业市场上,报纸定价权不在别的报纸上,只在一家报纸,就是《北京晚报》。

《北京晚报》有对于北京报业定价权,你只能低于他的定价,你如果高于他的定价,在市场上就是自杀性行为。

《新京报》之所以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其实有一个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定价跟北京的价值标准、定价标准有巨大的冲突。

所以,使他的这种发行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难。

因为这个标准是由《北京晚报》来定的。

只有《北京晚报》说要往上涨或者往下降的时候,别人才能跟着移动,因为它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和领导者,别人没有可能改变这样的东西。

对于领导品牌的报纸如何分割它的市场,这是需要研究的。

如果不用同类竞争的方式就是要用另类竞争的方式,其中重要的方式就是研究它的广告回报。

比如在《广州日报》里边最大的一项收入是房地产广告收入,如何能够从《广州日报》分割一块它的房地产广告市场到《新快报》的旗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广州日报》的营销效果,一般人认为《广州日报》在广州地区的覆盖率很高,比如我们那年调查的时候,《广州日报》在广州地区覆盖58%,对于58%的市民都有很大的覆盖作用,因此它的广告效果是好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其中的某一种弊病,比如说以购房者就是房地产商的诉求对象而言,房地产商所诉求的是具体的有购房意愿的消费者,而当年具有购房消费直接意愿的人,在广州市600个居民当中只占2%左右。

房地产广告投放者为了让这2%的实际的消费者能够读到他的房地产广告,要让98%没有购房意愿的人要看到这个广告,精确有效到达率低,因此就有一种可能性:如果提高这样的覆盖精确程度,低于《广州日报》发行量的发行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是有可能的,至少上有可能。

当然我们说精确覆盖不可能达到100%的精确覆盖,总有一定的冗余度,如果你提供精确覆盖度,他就可以用比较少的发行量达到同样的传播覆盖效果,仅仅有这样的精确覆盖还不够,必须有延伸服务,才能够把领导品牌的广告客户拉到自己的旗下。

像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也有省级电视台的大联盟,这样的大联盟所播放的广告可以在同一时段用同样的强度在全国各地同时播放,而且它的价格比中央电视台据说要少50%,但是为什么还有相当多的广告客户青睐中央电视台?因为作为一个强势媒体有品牌效益,一则广告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和在宁夏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看到给人的印象不一样。

如果弱势的媒介机构没有其它的延伸服务,很难从这里拿到相应的广告资源。

《新快报》就建立了购房者服务热线和购房者俱乐部,用这种版面之外的延伸服务、延伸活动为房地产广告主提供更多的具体的联系和服务,这就是一种延伸的附加值服务,有了这样一些具体的论坛、讲座和看房等活动,就使房地产主觉得,通过《新快报》的模式,不但能够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同时可以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因此,《新快报》成功地从《广州日报》的份额当中分割了一部分份额到自己的旗下。

对于终端客户的这种把握,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可以去考虑。

第一是对精确的把握。

精确把握方面就是要引入数据库营销技术,用数据库营销对我们的客户本身,对我们的消费者本身,对广告主本身有更多的了解,做到了如指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