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合集下载

体育理论教案

体育理论教案

体育理论教案教案:体育理论课课程名称:体育理论课课程时间:6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认识体育理论对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指导作用;3. 掌握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

2.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5分钟)解释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体育理论的定义、内容和作用等。

然后介绍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体育理论、现代体育理论的起源和演变。

3.讨论体育理论对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指导作用(2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体育理论对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指导作用。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4.讲解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5分钟)讲解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生理学等。

同时介绍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验研究、观察研究等。

5.总结与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小结,并鼓励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认识到体育理论对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讲义或PPT,用于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讨论指导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3. 教材或参考书,用于讲解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4. 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案例,用于展示体育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指导作用。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2. 提问评估:评估学生对体育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课堂组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2.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3. 课后可以布置作业,如阅读相关文献或撰写体育理论相关的综述。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教案标题:体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育理论课的定义和目的。

2.了解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

3.掌握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体育理论课的定义和目的。

2.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

3.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4.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将体育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

2.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由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体育理论知识。

4.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讲解体育理论课的定义和目的:讲解体育理论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体育理论。

3.介绍体育理论课的基本内容:介绍体育理论课的基本科目,如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训练理论等。

4.讲解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讲解常用的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学习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

5.讲解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讲解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做好笔记、如何进行归纳总结等。

6.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体育理论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7.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体育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8.讲解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讲解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课对实践课的指导作用。

9.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等。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体育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或拓展阅读。

体育教案-理论课

体育教案-理论课

体育教案-理论课课程名称:体育理论课课程目标:1. 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体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3. 掌握体育的规则和道德规范;4. 培养体育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能力;5. 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体育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体育的分类和发展;3. 体育赛事和运动员的道德规范;4. 体育的规则和技巧;5.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6. 体育文化和体育教育的意义。

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视频展示:展示一些经典的体育赛事和运动员,引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体育的规则和技巧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案例分析:引入一些体育道德方面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并呈现自己的观点。

教学时间:本节课为理论课,总共需要2个课时完成。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给予综合评价;2.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和责任心,根据平时表现给予评价。

教学资源:1. 视频资源:准备一些体育赛事和运动员的视频片段,用于课堂展示;2. 图片资源:准备一些体育相关的图片,用于讲解和讨论时的辅助材料;3. 文章材料:准备一些体育相关的文章,用于作为课后阅读材料。

备注:本堂课是体育理论课,主要通过讲解、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道德规范、规则技巧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和分析能力,并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认识体育理论知识对于体育实践的重要性;3.掌握体育理论学科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

二、教学内容1.体育理论的定义和作用;2.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3.体育理论学科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讲解和总结。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体育的思考来导入本节课的话题。

例如,提问:“你认为体育只是运动吗?还有其他的方面吗?”2.讲解(30分钟)(注:下面是讲解部分的内容,具体的教案格式请自行安排)一、体育理论的定义和作用体育理论是以体育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体育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阐述的学科。

它包括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体育理论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指导体育实践。

通过研究运动规律、揭示体育发展趋势等,为体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2.推动体育发展。

体育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于推动体育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培养体育人才。

体育理论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

只有掌握了体育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相关工作。

二、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体育理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体育哲学阶段:重视对体育现象的思辨和哲学性的思考,探讨运动和体育的本质及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2.体育社会学阶段:强调对体育与社会、体育与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体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3.运动生理学阶段:注重研究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探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和机制。

4.体育心理学阶段: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于运动表现的影响,研究运动心理的规律和应用。

5.体育教育学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全面发展,研究体育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三、体育理论学科的基本内容体育理论学科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思想史:介绍体育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了解不同文化和时期对体育的认识和观念。

大学体育理论教案

大学体育理论教案

教案名称:大学体育理论课程课时:2课时(90分钟)年级:大一教材:《大学体育理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以及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 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功能和作用。

2.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3. 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什么是体育?体育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体育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功能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如体育的含义、分类等。

2. 教师讲解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如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娱乐身心等。

三、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20分钟)1. 教师介绍体育锻炼的方法,如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伸展运动等。

2. 教师讲解体育锻炼的原则,如适量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全面性原则等。

第二课时:四、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25分钟)1. 教师讲解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如运动对肌肉、心肺、骨骼等的影响。

2. 教师介绍运动心理方面的知识,如运动对情绪、心理健康的影响等。

五、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3. 教师提出锻炼要求和标准,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一、课程背景体育理论课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本教案主要针对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体育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1. 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作用(10分钟)•通过讲解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体育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30分钟)•介绍体育理论课的基本概念,如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介绍体育理论课的知识体系,如运动训练理论、运动规律、运动评价等。

3.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30分钟)•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4. 提高学生对体育理论的运用能力(30分钟)•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体育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和图表等辅助教学。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和分析。

3. 问题解决法•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指导和反馈•教师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答案和观点,提供不同的评价和意见。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学生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 教学效果和教学环节的流畅性。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体育理论课,主要包括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体育理论的重要性,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体育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掌握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提高体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讲述一个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案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体育实践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加深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对体育实践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并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体育理论,提高体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和总结提高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体育理论,并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体育理论指导体育实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体育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体育实践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反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学习兴趣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和运用体育理论的能力有所提高。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时间:60分钟课程:体育理论年级:高中教材:体育理论教材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

3. 了解体育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体育理论的重要理论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1. 体育理论教材和参考书。

2. 幻灯片或黑板。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用一组图片或视频展示体育运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体育运动背后的理论基础。

Step 2:引入知识点(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黑板,教师介绍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并简要讲解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强调体育理论对体育运动的指导作用。

Step 3:重要理论讲解(30分钟)教师按照体育理论教材的内容,重点讲解以下几个重要的体育理论:1. 运动学理论:讲解运动学理论对运动过程中的时间、空间、力量等要素的研究与分析。

2. 运动生理学理论:介绍运动生理学理论对运动中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变化与适应的研究。

3. 运动心理学理论:阐述运动心理学理论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动机以及意志力等方面的研究。

4. 运动社会学理论:解读运动社会学理论对体育与社会关系、体育组织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Step 4: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体育运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体育理论来分析问题,并探讨理论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Step 5:小结与讨论(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讨论体育理论对他们日常体育活动的意义和应用。

自主学习任务:1. 阅读体育理论教材相关章节。

2. 思考并记录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问题,并分析其背后的体育理论。

作业:根据自主学习任务的要求,完成体育运动问题的分析和体育理论的应用报告。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汇总5篇)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汇总5篇)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汇总5篇)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1)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教学目标:1.一天中各个时段体育锻炼的优缺点2.两个不适宜锻炼时间3.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锻炼时间为0.5~1小时4.超量恢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在什么时间锻炼好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或工作性质而定,但就多数体育锻炼者来说,体育锻炼的时间多安排在清晨、下午和傍晚。

不同的锻炼时间有不同的特点,练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锻炼时间。

1、清晨锻炼优点:①由于清晨的空气新鲜,早锻炼有助于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吸入较多的氧气;有利于体内新陈代谢的加强,提高锻炼的效果。

②清晨起床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通过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可适度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有利于一天的学习与工作。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清晨不进行体育锻炼,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

③早锻炼时,凉爽的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易发生感冒等病症。

所以有人说:“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缺点:由于清晨锻炼多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所以运动量不能太大,时间也不宜太长。

否则,长时间的运动会造成低血糖,不仅会影响锻炼的效果,而且会使身体产生不适。

另外,对于工作学习紧张和习惯于晚起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每天强迫自己进行早锻炼。

锻炼时间:不能说越早运动越有益。

究竟应在什么时候开始晨练还要因人、因地、因季节的不同而异。

一般来讲,夏天在五六点钟,冬天在六七点钟进行晨练比较合适。

2、午后锻炼午后锻炼适合有一定空余时间的人,也比较适合大、中、小学的师生。

下午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

下午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可大一些,青年学生可打球、做游戏;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3、傍晚锻炼傍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健身强体,又可以帮助机体消化吸收。

傍晚运动的主要形式为散步,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有时也在傍晚进行集体扭秧歌活动。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

体育理论课教案范文第一节课。

课程名称,体育理论课。

课程内容,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讨论。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体育知识或者体育新闻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讲授(30分钟)。

1. 体育理论的概念。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体育理论的概念,即体育理论是研究体育运动规律和原理的学科,它包括了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内容。

2. 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运动规律、训练原理、运动生理学原理等内容。

通过实例和图表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三、讨论(1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就体育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理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关注体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下节课需要更多地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一节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计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初步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能够对广大体育教师有所帮助。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理论课程性质:通识教育必修课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总学时数:32学时授课周次:第1-16周任课教师:[教师姓名]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运动项目分类、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程序第一周至第八周:1. 体育基本概念及运动项目分类- 教学内容: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运动项目分类、运动项目的起源与发展。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概念和运动项目分类。

2.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内容:讲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演示、案例分析。

-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第九周至第十六周:1. 体育运动项目介绍- 教学内容:介绍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和规则。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示范演示、实践操作。

-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和规则。

2. 体育运动欣赏与评价-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欣赏体育运动,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体育的基本概念、运动项目分类和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

- 掌握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和规则。

2. 教学难点:- 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运动损伤。

- 如何欣赏体育运动,提高审美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系统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技能。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教案标题:体育理论课——运动心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运动心理学中的几个关键课题;3. 培养学生在运动中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2. 运动中的注意力控制;3. 运动中的情绪管理;4. 运动中的动机和意志力;5. 运动中的预期和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提问:“你们在做运动时,有没有遇到过心理上的困扰?比如,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波动、动力不足等等。

”让学生们思考并分享他们的经历。

2. 学习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5分钟)教师给学生们讲解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包括注意力、情绪、动机、意志力、预期和自信心等。

3. 运动中的注意力控制(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介绍运动中的注意力控制的重要性,并讲解注意力的类型(外向注意力和内向注意力)。

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如集中注意力练习和外界干扰测试。

4. 运动中的情绪管理(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解释情绪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并讲解情绪管理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们进行情绪管理实践活动,如放松训练和情感调节训练。

5. 运动中的动机和意志力(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介绍运动中的动机和意志力的重要性,并讲解如何提高动机和意志力。

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动机和意志力实践活动,如目标设定和自我激励训练。

6. 运动中的预期和自信心(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们解释运动中的预期和自信心的作用,并讲解如何建立积极的预期和自信心。

教师让学生们进行预期和自信心实践活动,如积极形象训练和自我肯定训练。

7. 总结与延伸(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们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运动训练中。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专门的运动心理学书籍和课程,供学生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践活动表现: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体育理论课健康教育教案(全)

体育理论课健康教育教案(全)

体育理论课-健康教育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1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1.2 教学内容:健康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健康教育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分享讨论结果。

第二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2.1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促进的概念和重要性。

明确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健康促进的定义和意义。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促进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分享讨论结果。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健康促进的理解和看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方法,分享讨论结果。

第三章: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3.1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明确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健康行为的定义和意义。

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的关系。

培养健康行为的方法和策略。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行为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健康行为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的关系,分享讨论结果。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健康行为的认识和看法。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健康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分享讨论结果。

第四章: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4.1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方法。

4.2 教学内容: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设计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如何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方法。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6篇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6篇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6篇体育理论课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教学目标:1、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步骤: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

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思考题: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篇二课题: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原因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体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育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对体育理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3. 体育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4. 体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体育比赛的精彩片段或者引用一句体育名言,激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

2. 知识讲授(30分钟):a.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解释体育理论的概念,强调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介绍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体育理论和现代体育理论的发展脉络。

b. 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 介绍体育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 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合范围。

c. 体育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 介绍体育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体育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生理学等;- 分析各个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30分钟):根据具体的体育实践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体育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4. 讨论与总结(20分钟):学生就案例分析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量,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对体育理论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小论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的相关知识;2. 讨论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3.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参预和思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体育比赛片段或者展示相关图片和图表;2. 课件:用于辅助讲授和案例分析;3. 教材和参考书:供学生阅读和研究参考。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

体育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教学难点是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 教案 - PPT课件 - 教学媒体设备学生准备: - 学习笔记本 - 笔或铅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体育学科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体育理论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示例解释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练习动作技能的原则、运动能力的训练等。

3. 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选择一个具体的运动项目,例如篮球,对其进行实例分析。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比赛场景,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运用体育理论的知识和技巧。

4. 学生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小结概括(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体育理论对运动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体育理论知识。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体育理论的文章或书籍,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作业,来评价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讨论等,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和实际运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互动和学生参与度,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3. 使学生了解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安全、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指导。

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2. 运动生理知识3. 运动心理知识4. 运动损伤及预防5.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6. 运动营养知识教学重点:1. 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知识。

2. 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1. 运动损伤的识别和预防。

2.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知识,运动生理、运动心理、运动损伤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运动损伤案例,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体验和心得。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体育锻炼,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10分钟)1. 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运动生理知识(15分钟)1. 介绍运动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等。

2. 讲解运动生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心率、血压、体温等。

四、运动心理知识(10分钟)1. 讲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自我,掌握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

五、运动损伤及预防(10分钟)1. 介绍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症状。

2. 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如正确锻炼、充分热身等。

六、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5分钟)1. 讲解常用的体育锻炼方法,如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柔韧性训练等。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9篇】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9篇】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案【优秀9篇】体育理论课教案篇一一学生特点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体育和生物课堂学习对体育和人体机能方面的知识略有所知,但是对体育与机能发展就很生疏了;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锻炼身体,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机能,学生需要了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和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身体机能,从而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为以后的体育锻炼及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时间:45分钟三、教学内容分析;人体的运动能力可以体现在肌肉力量、运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人们若想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生理机能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发展运动能力的方法。

1、什么是身体机能;2、初中阶段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3、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身体机能;4、发展身体机能应注意的事项。

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与身体机能有关的知识,对自己的身体机能进行客观的评价。

2、使学生了解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明白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3、学会在发展身体机能中的注意事项。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

难点: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发展身体机能时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人体生理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发展我们的身体机能?运动能力是人体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而人体进行锻炼也是为了提高包括运动能力在内的各种身体机能。

人体的运动能力可以体现在肌肉力量、运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只有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生理机能的发展,才能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和发展人体的技能。

(一)、什么是身体机能?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

(二)、初中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教师介绍初中阶段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

身体机能发育在不同年龄段,安静心率、肺活量、血压是不一样的,男女间、城乡间是有差别的;青少年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利用多媒体来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排工作主要任务: 1、赛前编排比赛秩序册,准备比赛所需的各种表格。 2、赛中及时公布比赛成绩,编排后继赛次的秩序,统计 团体总分。 3、赛后统计和整理成绩记录,编印大会成绩册。 一、编排前的准备工作 (一)学习竞赛规程和田径规则,了解下列情况: 1.运动会的期限,举行的天数,每天的作息时间。开、闭幕 式(包括表演)的时间。 2.参赛的单位数,所设组别、项目等。 3.参加办法:每单位每项限报几人,每人限报几项。 4.计分及奖励办法。 5.场地器材情况:了解直道、弯道分道数,跳跃、投掷场地 数量,器材设备条件。 6.裁判员的数量和水平等情况。 (二)准备有关用具及各种比赛表格。 (三)按竞赛规程审查报名表 (四)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 1.单位编号: 可按报名先后排定顺序, 或按大会指定顺序编 号排列。 2.编排运动员号码: 3.编排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格式(见幻灯片 3)
教师举例说明 编排前的各项 准备工作及需 要注意的问题
报名表 ★幻灯.ppt 教师结合运动 员姓名号码对 照表 (幻灯片 3) ★幻灯 3.ppt 详 细讲解工作方 法
(五)各项统计工作 1.各组别、 各项目运动员参赛人数统计, 主要用于分组和计 算各项比赛时间。 2.兼项统计,统计兼项人数。全国性或大型比赛,都是提前 发出比赛日程表, 参赛单位根据比赛日程表报名, 报项目, 可不做兼项统计。 3.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 各组男女运动员人数和工作人员人 教师结合参加 数统计,以便掌握情况。 人数统计表 (幻 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见幻灯片 4)
小结 :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章节 2 课次 班级 体教 时间 田径运动会的 编排和记录公告 工作——赛前编 排 1、通过本次课,使学生了解运动会赛前应做哪些工作 2、如何做好运动会赛前编排工作。
教学任务
重点
分组的原则和方法、竞赛日程编排的原则
教 学 内 容
难点
运动会赛前编排工 作
方 法 手 段 通过教师的讲 解使学生们充 分了解田径运 动会编排工作 的重要性
灯片 4)★幻灯 (六)填写卡片:根据报名表把参加各项径赛的运动员,姓名、 4.ppt 重点讲述 单位、号码和报名成绩等,填写在“径赛成绩记录卡片” 如何进行各队 上。运动员参加一项径赛要填写一张卡片。 “接力比赛成 人数统计及其 绩记录卡片”每队填写一张。全能项目填写一张全能成绩 方法
记录表。卡片填完经核对后,按项目归类,以备编排径赛 是用。田赛项目待最后确认参赛者后,填写“田赛成绩记 录表” 。每项一张,田赛表格分为高度和远度表两种。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章节 教学任务 1 课次 班级 体教 时间 田径运动会的 筹备工作 1、通过本次课,使学生了解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2、通过本次课,使学生掌握竞赛规程的基本内容。
重点
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教 学 内 容
难点
田径运动会竞赛 的组织工作
方 法 手 段 通过教师的讲 解, 引导学生对 田径运动会竞 赛的组织工作 进行学习, 了解 运动会的筹备 工作
提问: 编排比赛 秩序应注意什 么问题?
教师重点对编 排记录公告工 作的特点和要 求进行讲述 思考(作业)题: 1、为什么说田径运动会编排工作非常重要? 2、竞赛分组的编排原则是什么? 3、如何填写田赛高度项目成绩记录表和田赛远度项目成绩记录表? 4、简述田径竞赛日程编排的原则? 5、决赛或精彩的项目一般应安排在什么时间?
运动会竞赛组 织机构的组成 示意图 (幻灯片 2)★幻灯 2.ppt 讲解组织机构 各个部门的工 作内容和职责 范围
教师举例说明 田径运动会竞 赛工作计划的 各个方面, 逐项 对各阶段的工 作加以解释
思考(作业)题: 1、田径运动会竞赛的组织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2、田径运动会竞赛有哪些组织机构?其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径赛成绩记录表 (见幻灯片 5)★幻灯 5.ppt 接力比赛成绩记录表 (见幻灯片 6)★幻灯 6.ppt 女子七项全能成绩记录表(见幻灯片 7)★幻灯 7.ppt 二、竞赛分组编排工作 (一)竞赛分组的编排原则和方法 1.分组原则 (1) 按参赛人数、分道数、赛次、录取方法和裁判员 人数进行分组,每组尽可能均等。 (2) 同一项目,同单位运动员尽量避免排在同一组。 (3) 不分道的项目, 每组人数不应超过分道数的 2 倍。 (4) 按成绩录取分组,应把成绩好的运动员相对集中 在一组。 (5) 按名次录取分组,应把成绩好的运动员分别排在 各组内。 (6) 全能项目分组时(径赛)每组最好成绩 5 人或 5 人以上,但不得少于 3 人,最后一个项目应把前 面各单项累积分较多的运动员编在一组。 2.分组方法 径赛项目的分组: (1) 小型比赛按成绩录取进入下一赛次,要把成绩好 的运动员相对集中编排在一组,保证优秀运动员 都能进入下一赛次。 (2) 大型比赛按名次加成绩录取进入下一赛次。 径赛检录表(见幻灯片 8)
一、组织方案 组织方案是大会一切工作的依据。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运动会的名称和目的任务 根据体育运动的方针和任务、性质和其它特殊要求等确定的。 (二)运动会的规模 运动会的规模是根据运动会的目的任务确定的。它包括主办单 位、承办单位、 参加单位、 参加人数 (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 , 竞赛组别和项目,以及运动会的举办场地和日期等。 (三)运动会的组织机构 运动会的组织机构是根据需要确定的。它包括组织形式、工作 人员名额,组织委员会下设的主要工作部门及其负责人名单等内 容。 (四)运动会的经费预算 经费的预算要本着勤俭办事的精神,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计划。 一般应包括场地的布置、场地修建、器材设备、食宿、交通、医药、 招待、奖品、文具等。 (五)筹备工作计划 主要拟定、 列出大会筹备工作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和各阶段主要 工作的安排计划。 二、竞赛规程 竞赛规程是进行竞赛工作的依据。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 根据组织方案拟定运动会的名称、 目的任务、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比赛日期及地点、参加单位及组别等。 (二)比赛项目:根据运动会的性质、规模、参加的组别,运 动员的水平等实际情况设置。 (三)参加办法:包括每个单位可参加多少人(男、女) ,每 人可报几项,每项限报几人,以及参加者的资格规定等内容。 (四)报名办法:说明报名表填写方法,规定报名起、止日期, 报名条件以及身体检查规定等内容。 (五)比赛办法:赛次、分组、录取原则等 (六)记分和奖励办法:包括各项目录取的名额、单项和集体 项目、全能和破纪录以及团体总分的计算与奖励办法等。 (七)比赛规则: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某年田径规则和补 充规定。 (八) 注意事项: 包括对各单位的有关要求及报道日期等内容。 三、组织机构 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进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必须建 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机构的形式和规模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 置。要避免机构庞大,人浮于事。下面是大规模田径运动会工作机 构,小型比赛可根据需要设定。
举实例说明运 动会竞赛的组 织工作的重要 性
教师讲解田径 运动会竞赛规 程的内容, 对规 程各个部分的 意义讲解清楚
教师结合报名 表格 (见幻灯片 1)★幻灯 1.ppt 讲解田径运动 会的报名方法
教师结合田径
组织委员会(见幻灯片 2)★幻灯 2.ppt
四、工作计划 组织委员会应根据运动会的组织方案,竞赛规程等制定出具体 的工作计划。其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员工作:向与会的全体人员进行思想动员,明确开好 运动会的意义,保证运动会的顺利进行,圆满结束。 (二)裁判工作:选聘裁判员并组织学习田径规则和裁判法, 组织裁判现场实习。 (三)会场和场地布置及各种竞赛器材的准备工作。 (四)编印竞赛秩序册及准备各种文具、比赛表格。 (二)召开领队会,研究确定有关比赛问题。 (三)宣传工作:精神文明运动队、运动员的评选,观众的组 织等。 (四)安排赛前练习。 (五)编制经费预算。 (六)大会总结工作。
教师结合参加 人数统计表 (幻 灯片 5--7) 重点 讲述如何进行 径赛、接力、全 能记录表及其 使用方法
教师结合径赛 检录表 (幻灯片 8)★幻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 重点讲述竞赛 分组原则和方 法
提问:竞赛分
(二)田赛项目的分组: 组编排的原 (1)田赛项目一般不分组,比赛顺序由技术代表或其委 则 托人抽签排定 (2) 省市以上运动会赛前经过确认,将不参赛者从中 剔除,可按原抽签顺序,也可由技术代表或其委 托人重新抽签排定比赛顺序。 (3) 参赛人数过多,可进行及格赛,以确定正式参赛 运动员。及格标准应明确规定在竞赛规程或补充 通知中,也可在赛前技术会议上宣布。 (4) 在场地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格赛可以在不 同的场地上分组同时进行比赛。如果时间允许也 可两组衔接进行。 (三) 全能项目分组 全能比赛最后一项的分组编排,应将倒数第二项比赛后 累积分较多的运动员分在一组。除此之外,其它每个单 项的分组,应根据上一项目取得继续比赛资格的运动员 由技术代表或其委托人重新抽签排定。如全能裁判长认 为原分组不合理,有权对任何一组重新编排 田赛高度项目成绩记录表(见幻灯片 9、10)★幻灯 9.ppt 田赛远度项目成绩记录表(见幻灯片 11、12)★幻灯 10.ppt 三、竞赛日程的编排 (一)竞赛日程编排的原则 (1)按照规则规定,全能各项以及径赛各赛次之间,要保证有 最短间隔休息时间。比赛的最短间隔时间为: 200 米及 200 米以下为 45 分钟; 200 米——1000 米为 90 分钟;
教师田赛高度 项目成绩记录 表★幻灯 9.ppt、 田赛远度项目 成绩记录表★ 幻灯 10.ppt、重 点讲述竞赛分 组原则和方法
教师重点讲述 竞赛日程编排 的原则 在主要问题上 进行重点提问
教师举例说明 怎样合理掌握 竞赛日程编排 的原则
教师结合田径 竞赛日程安排 表★幻灯 11.ppt 讲述竞赛日程 编排的方法
1000 米以上不在同一天; 全能各项间至少休息 30 分钟 (2)按兼项的一般规律,尽量把相关项目分开编排。 (3)不同组别的同一田赛项目,一般不连续安排在同一单元内 进行。 (4)不同组别的同一径赛项目,最好衔接进行。 (5) 跨栏项目一般安排在各单元的第一项, 或长距离比赛之后。 (6)决赛或精彩的项目,可分配到各个单元,尽量安排在下午, 并留出发奖时间。 (7) 同一时间不要安排两个田赛长投项目。 (8) 竞走和长跑时,最好不安排标枪等长投项目。 (9) 撑竿跳高要考虑阳光的照射方向和比赛时间较长, 最好安 排在上午早些时候进行。 (10)接力比赛一般安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项。 (11)在可能的情况下,把较精彩的项目安排在开、闭幕式或节 假日里。 (12)田赛项目布局要合理,避免一端过分集中,另一端空场。 (13)最后一个单元临近结束时,可考虑安排一长距离项目,给 算团体总分留出时间。跳高一般不安排在最后一个单元的 最后一项。 (14)每个单元比赛,尽量使田赛和径赛同时结束。 (二)竞赛日程编排的方法 (1)填写日程安排表: 田径竞赛日程安排表 (见幻灯片 11) (二) 抄写编排项目卡片: (2) 编排比赛秩序 ① 先排全能项目,其次是赛次多的项目,再排跨栏等。 ② 参阅兼项表进行核对,尽量避免兼项冲突。 ③ 先排径赛再排田赛。 ④ 全部项目排好后,详细检查,进行调整。 四、编排记录公告组赛中和赛后工作 (一)赛中工作 (1)编排记录公告组可按临场编排、竞赛成绩公告、全 能成绩、总成绩和团体总分记录、奖牌与总分统计、秩 序册汇编和文件资料整理等分工。 (2) 临场日程安排:收到径赛项目的预、次、复赛成 绩后,立即录取参加下一赛次的运动员名单,并 进行分组。 (3) 分组后,下一赛次的分组表复写 5 份,分别送宣 告一份、赛前 2 份、张贴一份、留底一份。每项 决赛的成绩准确填入总记录表和团体总分表,复 写 5 份,留底、宣告、主席台、奖品、张贴各一 份。 (4) 及时整理每天的成绩,统计有关数据,印制成绩 册,下发。 (二)赛后工作 (1)计算团体总分。 (2)编印总成绩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