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藏族(1)汇编

合集下载

藏族文化简介详细

藏族文化简介详细

藏族文字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是根据梵文字母创造的拼音 文字,字母符号共34个, 其中4个元音,30个辅音 。
பைடு நூலகம்
藏族人们见面时都要说: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是对
对方美好的祝愿! 休德嘞:早上好 突及其:谢谢 卡里沛:再见 广 达:对不起
藏族人名
大家都知道:我国汉族人有百家姓; 赵、钱、孙、李等姓氏;
藏胞们认为修行悟道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勤念经。 很多人把来生的幸福和希望都寄托在念经上,他们 念得最多的就是唵、嘛、呢、叭、咪、吽,象征菩萨 的慈悲与加持。
布达拉宫
佛像
酥油灯
活佛
法钵
手摇转经筒
铜铃
藏族民居 牦牛
藏族舞蹈
藏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 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外袍、內袍、腰带、长靴、编发、金银珠玉等配饰。
还有青稞酒和各种 奶制品。
藏族礼仪
献哈达是藏族接待客 人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 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 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汉语是纱 巾的意思,以白色为主。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也叫喇嘛教。 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i)吽 (hong) 六字真言,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 。
生活在西藏的藏族人自称为蕃北西在西藏的藏族人自称为蕃bo巴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称为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称为康巴西藏北部及四川西部甘南青海称为西藏北部及四川西部甘南青海称为安多娃
藏族简介

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
一,主要居住在我国的 西
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甘
肃省、四川省、云南省。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生活
西

但是藏族同胞名字,很独特,名字 由四个字组成。

少数民族介绍-藏族

少数民族介绍-藏族

藏族文学
藏族文学丰富多彩,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在数量上居中国少数民族前列。
民间诗歌
《格萨尔王传》 已知世界上最长的说唱史诗
作家诗
《米拉日巴道歌》 《萨迦格言》 《甘丹格言》 仓央嘉措的诗歌
史传文学
赞普传记 《巴协》 《西藏王统记》 《贤者喜宴》 《米拉日巴传》 《西藏王臣记》 《颇罗鼐传》
长篇小说
藏族饮食习惯
藏餐
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 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 类。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 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 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 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 骡,尤忌吃狗肉。
哈达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 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 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帽 藏靴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 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 “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饰物
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饰品的质地有银、金、珍珠、 玛瑙、玉、翡翠、珊瑚、琥珀等等,广泛运用于头饰、 发饰、耳环、项链、腰饰和戒指。
9世纪末开始
藏族内部矛盾逐步加深,藏区陷入 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它们各自为 政,不相统属,有时还常常为各自 利益互相侵袭劫掠,大小战争频繁。
1271年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 元,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 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
宋元时期
宋金时代
藏族各地方政权又加强与中央政权 的联系,有些地方首领受到中央政 权的册封。“茶马互换”等藏、汉贸 易有了较大发展。
目录

藏族简介——精选推荐

藏族简介——精选推荐

藏族简介藏族有⾃⼰的语⾔和⽂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族语⽀。

藏族有历史记载的⽂明长达⼀千四百多年,藏⽂典籍之多,内容之丰富,令⼈叹为观⽌。

就在这⽚⾼天厚⼟的⾼原上,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在雅砻河⾕形成了藏民族的最初轮廓,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和相互融合中,藏族⼈⼝不断增加,进⽽形成了以下⼏⼤⽀系――卫藏、安多、康巴、嘉绒、⼯布、⽩马、华锐、卓仓、天祝、夏尔巴藏族等等。

今天的藏族的主要聚居在西藏⾃治区境内,除此之外还分布在青海、⽢肃、四川、云南境内的⼗个藏族⾃治州凤及天祝藏族⾃治县,基⾯积约250万平⽅公⾥。

藏族总⼈⼝540余万,形成了占全国总⾯积约四分之⼀藏族⼤家庭。

此外,印度、尼泊尔、不丹、锡⾦等国和克什⽶尔等地区也有数量不少的藏族居住和⽣活。

藏族⾃称“博巴”,称世代居住的青藏⾼原为“刚迥”(bod,意为“雪域”)、“蕃域”(bod-yul)或“蕃域”(bod-ljong),西⽅国家则称之为“Tibet”。

西藏⼀词⼤约从清乾隆时期才出现,以“藏”代指所有藏区,因卫藏地区位于清朝疆域和整个藏区之西,所以谓之“西藏”,⽽“藏区”与“西藏”则是不可等同的两个概念、作为民族的名称,1911年孙中⼭先⽣提出“五族共和”时,“藏”才作为族名才正式出现。

三⼤⽅⾔区 由于藏区地域辽阔,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各地区的藏族形成了各⾃的⽅⾔。

传统上藏族⼈习惯把藏区划分为卫藏、安多、康三⼤⽅⾔区。

卫藏区――藏族⽂化的摇篮 卫藏是两个区域名称的组合。

卫:藏语“中⼼”之意,泛指以拉萨河⾕为中⼼的地区;“藏”:“河”之意,泛指⽇喀则以西、以北的⼴阔地区。

后藏地区的⼈⾃称“藏巴”;前藏地区的⼈⾃称“卫巴”。

卫藏⽅⾔区位于青藏⾼原的醅,是现在⾏政划分的西藏⾃治区。

它是藏族⽂化的发祥地、古代吐蕃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

现今的拉萨地区、⽇喀则地区、⼭南地区、林芝地区、阿⾥地区等都在卫藏范围内。

卫藏地区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为中⼼,主要以岗底斯⼭和念青唐古拉⼭现麓⼤断裂带作为划分藏北、藏南的界限。

藏族

藏族
藏族
民族状况 饮食文化 民族节日
民族状况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的先民们自远古时就居住在 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 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了。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 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东地区。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 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自称“蕃巴”(bod-pa),汉语的名称“藏”来自 藏语gtsang“后藏”,gtsang这个名称的原来意义可能是 “雅鲁藏布江yar-klungs gtsang-po流经之地”。藏族有 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分卫藏、康巴、安多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 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 绝大部分藏族以糌粑(汉语:炒面)为主 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细粉。
青稞酒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 “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 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 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 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 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 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酥 油 茶
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 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 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 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 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
民族节日
藏历新年 传召大法
望果节
赛马节
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 节日。每年藏历正 月一日开始,三至 五天不等.藏历十 二月初,人们便开 始准备年货,家家 户户在水盆中浸泡 青稞种子,培育青 苗。

藏族简介以及藏族舞蹈、藏族风俗

藏族简介以及藏族舞蹈、藏族风俗

藏族简介以及藏族舞蹈、藏族风俗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22:50:57藏族简介以及藏族舞蹈藏族风俗时间:2011-05-17作者:天峻县管理员录入人员:天峻县管理员藏族概况藏族人口超过480万,主要聚居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于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甘孜、阿坝藏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

藏族自称有"博巴""兑巴""藏巴""卫巴""康巴""安多哇"等。

藏族有语言文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卫藏和康方言有声调,安多没有声调。

藏文属拼音文字,公元7世纪前期参照梵文创制而成。

藏文共有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字母,从左向右横行书写,字体分楷体和草体,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

藏族早期信仰苯教,现大都信仰藏传佛教。

西藏为举世闻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甘珠尔》和《丹珠尔》是大藏经典籍。

藏族文学丰富多彩,包括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在数量上居中国少数民族前列。

《格萨尔王传》是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它是已知世界上最长的说唱史诗;藏族文学经典《仓央嘉措情歌》也已享誉世界。

另外,藏族传统医学和天文学也很发达。

藏族各地的婚俗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要请活佛打卦求签,选定结婚吉日。

而藏族的丧葬习俗则比较特别,以天葬(鸟葬)为主,还有塔葬和水葬等。

藏族节日丰富多彩。

既有生产性、纪念性节日,也有社交、游乐性节日,另外还有很多宗教性节日。

其中,藏历年、林卡节与雪顿节三大节日最为著名。

其次为望果节、燃灯节、驱鬼节、仙女节、朝山节、传昭大会、传昭小会等。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歌舞种类很多。

同时,舞蹈的宗教特性尤为丰富。

还有藏戏、唐卡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也十分发达。

历代优秀的民间画师和工匠创造了无数精湛的艺术作品。

中国民族民俗:藏族概况

中国民族民俗:藏族概况
(三)汉藏融合:公元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驸马 都尉西海郡王。公元710年,犀德祖赞又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由于与东部中原地带 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使西篇章。
藏族服饰、民居、饮食
(一)服饰 1.特点: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
金银珠玉饰品等。 2.传统服饰:传统服饰的藏装以藏袍、藏靴为主,而独具特色的服饰构件为围裙
(“邦单”)、头饰(“巴珠”),且男女蓄发、“珠宝满衣着”是藏族人长期以来 形成的服饰佩带习俗。
藏族男女服饰
藏族服饰、民居、饮食
3.独特的佩饰 配饰是构成西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头饰,胸饰,腰饰等。在藏族,男
拜圣湖
巾幡
磕长头
藏族主要节日
(一)雪顿节 “雪顿”意为酸奶宴。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
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 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耗 牛和马术表演等。
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 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 等特点。
藏碉
藏式毡房
藏族服饰、民居、饮食
(三)藏族的饮食
1.特点:牧区与农区稍有不同,但有共同的嗜好,都喜欢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 肉、羊肉、奶制品。
2.节日习俗 节日期间,广大农区人民穿着民族服装,带着经书和唐嘎等法器,老年人和小孩子坐在四轮 马车上,姑娘和小伙子们,或背着青稞酒,或者提着酥油茶,或者拎着菜盒子,聚集在田间地 头巡游,尽情歌舞。巡游完后,举行赛歌、赛马、赛牛、射箭、抱石和摔跤等活动。

藏族

藏族

藏族: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中国境内有人口约640万余人(2013年),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

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分布。

满族满族,全称满洲族(Manzu),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1],也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

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人口10,708,464人(2000年)[2]。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以散居为主,其中居住在辽宁省的人口最多(550万)。

此外,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及北京等31个省市自治区也有广泛的人口分布。

满族的聚居区主要为新宾、岫岩、青龙、丰宁、伊通、清原、围场、宽城、本溪、宽甸、桓仁等11个满族自治县,还有凤城及北镇两个享有民族县待遇的县级市和满族民族乡镇300余个[3]。

满族本民族的语言是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

满族的姓氏叫做“哈拉”。

多达1114个[4]。

被称作“著姓”的有:完颜[5]、觉罗、那拉、赫舍里、瓜尔佳、钮祜禄、舒穆禄、他塔喇。

满族忌食狗肉,这也是北方通古斯民族共同的习俗。

、高山族: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秦淮、曹、排湾三种语群。

没有本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

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等。

藏族复习资料

藏族复习资料

藏族复习资料藏族复习资料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地。

他们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藏族文化,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藏族的复习资料。

一、历史与起源藏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7年左右,当时西藏地区是一个独立的政权,称为“吐蕃”。

吐蕃王朝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达到鼎盛,对当时的中原王朝有很大的影响力。

后来,吐蕃王朝逐渐衰落,西藏地区逐渐分裂成各个部落和政权。

二、文化与传统1.宗教信仰:藏族的主要宗教信仰是藏传佛教,这是藏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藏传佛教对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语言文字:藏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主要使用藏文。

藏文是一种音节文字,具有丰富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学习藏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藏族的文学作品和传统艺术。

3.服饰与饮食:藏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多样,男女装束有所区别。

藏族人民喜爱饮茶,他们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加入酥油和盐,搅拌均匀后饮用,这种饮品被称为“酥油茶”。

4.艺术与手工艺:藏族人民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唐卡、银饰、雕刻等。

唐卡是一种以绢布或纸张为底的绘画,通常描绘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三、名人与文化符号1.第七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是藏传佛教的最高领袖,也是藏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他被尊奉为佛教教主,对藏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藏族文化的象征之一,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四、藏族节日与庆典1.藏历新年:藏族的新年又称为“洒水节”,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唱歌、跳舞等。

2.萨嘎扎:萨嘎扎是藏族人民举办的盛大庙会,也是他们表达喜庆和祈福的场合。

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举行各种民俗表演和游戏活动。

有趣的藏族介绍

有趣的藏族介绍

有趣的藏族介绍藏族是中国西部高原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而闻名。

以下是对藏族的有趣介绍:地理位置与环境: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以及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份的高原地区。

这些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但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宗教信仰:藏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这是一种结合了印度佛教教义和本土宗教(如苯教)元素的宗教。

僧侣在藏族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寺庙是藏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语言与文字: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有着自己独特的书写系统——藏文。

藏文是一种从左到右横写的拼音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学传统。

服饰:藏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风格独特。

男性常穿长袍和靴子,头戴毡帽;女性则穿着彩色的长裙和绣有精美图案的上衣。

节日或特殊场合时,藏族人会穿上更加华丽的服饰,配以金银珠宝。

建筑:藏族的建筑风格以其坚固和适应高原气候的特点而著称。

最具代表性的是布达拉宫,这座宏伟的宫殿坐落在拉萨市,是藏王和后来的达赖喇嘛的冬宫。

艺术与手工艺:藏族艺术包括唐卡(一种绘有佛像、宗教故事的绘画)、雕塑、金属工艺和木刻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是宗教崇拜的对象,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日与习俗:藏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藏历新年(洛萨节)、雪顿节和转山节等。

这些节日通常伴随着祈福、歌舞和赛马等活动。

藏族人也非常注重礼仪,尊重长辈和客人,热情好客。

饮食:藏族的饮食以青稞为主食,常见的食物有酥油茶(一种加入酥油和盐的茶饮)、青稞酒和糌粑(一种烤制的青稞面食品)。

肉类和奶制品也是藏族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藏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使得藏族成为一个独特而有趣的民族。

藏族的简单介绍

藏族的简单介绍

藏族的简单介绍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也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

藏族是中国最早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藏族的悠久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传统服饰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藏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他们居住在青藏高原,过着以放牧为主的生活方式。

在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建立,藏族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权和文化体系。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权,曾有着广阔的疆域,对整个亚洲地区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藏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其特点是辅音丰富、音节复杂。

藏文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书面语言,它也是世界上少数民族中使用较广的文字之一。

藏文具有独特的写法和书写风格,具有浓厚的艺术性,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文字”。

藏族的宗教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

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人民具有深远的影响。

进入7世纪以来,随着吐蕃王朝的兴起,藏传佛教开始传入西藏并迅速发展。

今天,藏传佛教已经深深融入到藏族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他们信仰和修行的重要依托。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音乐、舞蹈和文学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藏族的音乐和舞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以独特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独具风格的舞蹈动作而闻名。

在传统音乐中,藏族人民使用独特的乐器,如呼麦、德吉琴、手鼓等。

藏族的舞蹈则有着宏伟壮观的场面,如“扎西欧舞”、“黄教古舞”等。

藏族的传统服饰也是其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他们通常穿着民族特色的服装,如长袍、腰带和头巾等。

这些服饰多样且华丽,常常以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绣花而闻名。

而藏族人民还善于手工艺制品的制作,如银饰、毡绒制品和香熏等。

这些手工艺品通常都具有独特的藏族特色,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此外,藏族还有着许多特色的传统节日,如藏历新年(农历正月初一)和谢塔节(藏历四月初八)等。

这些节日通常是藏族人民家庭团聚、祭祀和欢庆的时刻,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如舞蹈、射箭、马球等。

介绍藏族课件ppt

介绍藏族课件ppt
藏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藏族宗教信仰的习俗与仪式
藏族宗教信仰习俗包括转经、烧香、悬挂经幡等,这些习俗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 地位。
藏族宗教仪式包括婚礼、葬礼、节庆等,这些仪式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现,也是藏 族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展示。
藏族宗教信仰的习俗和仪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地方特点,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1 2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藏族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 、文化权益。
社会参与
藏族人民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在各级 政府机构中都有藏族代表参与决策。
3
文化传承
藏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传统,政府支 持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藏族文化的创新 和交流。
藏族宗教与藏族社会生活的关系
藏族宗教信仰在藏族社会生活 中占据核心肠位,影响着人们 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 观念。
藏族宗教信仰在保护社会稳定 、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成为藏族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
藏族宗教与藏族社会生活相互 交错,共同构成了独具特点的 藏族文化。
03
藏族的风俗习惯
火炉
藏族家庭通常有一个火炉,用 于取暖和烹饪食物。
经幡
在藏族居住区,常常可以看到 经幡,这些经幡上印有经文或
图案,是藏族信仰的象征。
04
藏族的语言文字
藏语的语音和语法特点
01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拥 有丰富的语音变化和声 调。
02
藏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 不同,主要采取主宾谓 结构。
03
藏语中存在敬语体系, 根据对话双方的关系使 用不同的措辞。
THANKS
感谢观看
介绍藏族课件

有关藏族的资料

有关藏族的资料

有关藏族的资料藏族是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

下面店铺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一民族,欢迎阅读。

藏族简介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

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ō),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甘孜、云南迪庆、青海玉树西藏昌都地区),“安多”(青海(除玉树地区外)、甘肃甘南、四川阿坝)。

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独特组成部分。

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

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

算学可以预测日、月蚀及地方气象。

藏族自称“博”,并因地区的不同,有不同的称谓。

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称为“康巴”,西藏北部及四川西部、甘南、青海称为“安多娃”,统称“博巴”。

“巴”、“娃”。

藏族礼仪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

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

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

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

藏族饮食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农忙或劳动强度较大时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习惯。

冕宁藏族 汇编

冕宁藏族 汇编

冕宁藏族汇编中国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西部及青海、甘肃、云南等地,其中主要聚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冕宁县是一个藏族较为集中的县,那么你对藏族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藏族历史悠久,藏族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藏族民间的传统节日很多,大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每年藏历正月初一。

当日凌晨,人们要到佛寺或“神山”上煨桑,叩头,献哈达,许愿还愿。

然后身着盛装,带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奶酪等食品,成群结队地前往各地朝佛。

此时,不论是商贾,还是平民百姓,都把第一件事情,即是朝佛,以祈求新年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随着藏传佛教在民间的发展,又增加了朝圣(又称转经)、拜会(敬神)、观景台等许多节日。

【节日与活动】藏历新年:正月初一至初三,一般寺院要举行隆重的“跳神会”。

晚上,各家都要摆上“切玛”(用青稞面做的糕点)、“卡赛”(面团油炸后裹上酥油的食品)、“卓果”(面粉制作的点心)和“曲拉”(用奶渣、面粉、糖、酥油混合后做的食品),通宵达旦地燃烧木柴,做饭烧茶,并互相拜年,祝福吉祥如意。

藏族民间的传统节日很多,大多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每年藏历正月初一。

当日凌晨,人们要到佛寺或“神山”上煨桑,叩头,献哈达,许愿还愿。

然后身着盛装,带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奶酪等食品,成群结队地前往各地朝佛。

此时,不论是商贾,还是平民百姓,都把第一件事情,即是朝佛,以祈求新年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随着藏传佛教在民间的发展,又增加了朝圣(又称转经)、拜会(敬神)、观景台等许多节日。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一项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和文娱活动。

一般于每年农历七、八月份的黄河流域,草原、牧场的牧民们便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

比赛项目多种多样,摔跤、赛马、射箭、赛牦牛、歌舞等。

这是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人们尽情欢乐的时刻。

由于藏族人民十分敬重羊群,因而在藏族民间,人们会以羊群多寡、羊群肥瘦来预测这一年是否风调雨顺。

藏族

藏族

国的藏族共有459.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等。

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很早以前,青藏高原一带生活着一些部落。

他们主要从事游牧和狩猎,自称为“博”,这就是藏族先民。

公元6世纪,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王)。

公元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整个西藏地区,自此,他定都在逻些(今拉萨),设立官职,划分军政区域,创造文字,制订法律,统一度量衡,建成了吐著奴隶制政权,汉文史籍中称为“吐著”。

吐番政权建立以后,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代他到唐朝的都城长安求婚,唐太宗将聪明美丽的文成公主嫁给了他。

文成公主进藏后,把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到了西藏,大大密切了吐蓄和唐朝的关系。

这是藏族和汉族人民友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藏族男女都喜欢蓄辫子,戴首饰。

男子把头发编成独辫盘在顶上,也有的剪成短发。

女子喜欢把头发流成许多小辫子被在背上,也有的梳成双辫。

男女都爱戴呢帽或细皮帽,上穿绸、布长袖短褂,外着宽肥的长袍,右襟系着带子;下穿裤(男子)、裙(女子),脚上穿牛皮长靴。

平时常常袒露出右肩,便于活动,或者袒露出两只手臂并将两只长袖系在腰间。

妇女还爱在腰间系一条漂亮的围裙。

藏族还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学遗产。

如史诗《文成公主》、历史名著《智者喜筵》、传记小说《米拉日巴传》、格言诗歌《仓我洋嘉措情歌》等都是著名的传世之作。

尤其是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更是脸炙人口。

藏族

藏族

藏族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藏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及南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7世纪初期吐蕃建政之后,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

10世纪到16世纪,是古代藏族文化兴盛时期。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三种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天竺传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藏族雕刻技艺高超。

此外藏戏独具特色,藏医药学也是人类重要遗产。

壮族,旧称僮(zhuàng)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

藏族(1)

藏族(1)
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王富洲、
贡布(藏族)和屈银华。
藏袍
藏族主要聚居在我 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 风大,气候干寒而多变, 藏袍可以挡风御寒。遇到 炎热天气,可把双袖褪下, 束于腰间,这样既方便劳 动又可散热。但是高原气 候变幻无常,一日之间阴 云雨雹常有戏剧性变化, 温差极大,因此藏民习惯 只穿一只袖,这样既可以 保持正常体温,又方便右 臂操作散去一部分余热。
糌 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 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 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 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 (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酥 油 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 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 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 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 体,呈乳状即成。
珠 穆 朗 玛 峰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简称珠峰,位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 终年积雪,海波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中国 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我 国 最 早 登 上 珠 峰 的 三 人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
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
献 哈 达
哈达是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 活动中的必备品,是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 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毡 包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藏民在放牧时 就住此房,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 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 易拆装﹐便游牧。

藏族概况

藏族概况

藏族概况一.概况1. 人口: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国的藏族人口为459.33万人,其中:聚居于西藏自治区的为209.6万人。

聚居于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区的藏族人口为210万人,散居于其他地区的约为40万人境外约11万人。

2. 分布: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于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3. 信仰:藏族早期信仰本教,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三大派系之一,是佛教与西藏本土宗教相结合的一种宗教形式,汉语俗称“喇嘛教”。

在中国主要传播于藏、蒙古、裕固、纳西等民族地区。

4. 语言:藏语。

(特点:按地区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卫藏方言和康方言都有声调,安多方言没有声)。

5. 经济:以高原畜牧业和高原农业为主,牲畜与农作物主要有绵羊、山羊、牦牛和青稞、小麦等。

6. 生活习性:喜爱吃的食物--糌粑;喜爱喝的是--酥油茶青稞酒;房子叫--“塔楼”;牧民最亲密的朋友并称为“高原之舟”的是--牦牛;接客人时通常要献上--哈达。

7. 服饰:藏族男女喜戴帽子,以遮挡阳光对头部的照射。

牧区的妇女喜用酥油涂面,防止皮肤的干裂。

藏族妇女身上经常佩带如耳环、耳坠、项链、手镯等装饰品。

不同地区的藏民,尽管装束和头饰有不同的区别,但图案和花纹都表示相同的含义――吉祥如意、美丽珍贵。

8. 婚俗:藏族各地的婚俗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要请活佛打卦求签,选定结婚吉日。

而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以天葬(鸟葬)为主,还有塔葬和水葬等。

9. 标志建筑:藏族的标志性建筑是布达拉宫。

二.音乐特点1.分类:藏族传统音乐可分为民俗音乐(或称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或称古典艺术音乐)等三大类。

本文重点研究藏族民俗音乐部分。

①民俗音乐:藏族民俗音乐包括民歌(山歌、劳动歌、情歌、风俗歌等。

)、歌舞音乐(果谐、堆谐、弦子(或称康谐)、谐钦、热巴谐等。

)、说唱音乐({仲谐、折嘎}最为广传、喇嘛嘛呢、宣肯、善巴等)、戏曲音乐(藏戏包括西藏藏戏、安多藏戏)、器乐音乐(体鸣、膜鸣、气鸣、弦鸣四大类)等五类。

藏族的简介

藏族的简介

藏族的简介藏族,约有人口4,000,000人,主要分布在 ... 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

... 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 ... 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

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 ,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 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

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

主要有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

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

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碗豆等农作物。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

十世纪到十六世纪,是藏族文化的兴盛时期,几百年间,藏族文化大放异彩。

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外,还有关于韵律、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历算、医药等专著问世。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

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

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

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

舞姿优美,节奏明快。

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最为广泛流传。

藏族信仰佛教。

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入 ... ,至今已有1 3 0 0 多年的历史。

公元1 3 至1 6 世纪中叶,佛教日益盛行,佛事活动频繁,佛教寺庙遍及 ... 各地。

著名的寺庙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布达拉宫。

民族风情:藏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民族风情:藏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概述 藏族现有⼈⼝459万(1990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树等藏族⾃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治州、⽢肃的⽢南藏族⾃治州和天祝藏族⾃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治州、⽢孜藏族⾃治州和⽊⼟藏族⾃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治州。

 藏族有⾃已的语⾔和⽂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分卫藏、康⽅、安多三种⽅⾔。

现⾏藏⽂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和西域⽂字制定的拼⾳⽂字。

10世纪到16世纪,是藏族⽂化兴盛时期。

历史据考古发现,作为青藏⾼原的⼟著民族,⾃旧⽯器晚期、新⽯器时代,藏族的先民正⽣息于这⾥,⾄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藏族⾃称“蕃”,少数⼜称“堆巴”、“安多咭”、“嘉戎哇”等。

⽽⾃隋唐以来,藏族这⼀称谓在汉⽂史料中变化较多。

先称附国,后谓苏毗、⼥国等,继有吐蕃、乌思藏、⼟伯特、唐古特、卫藏诸称。

这些称谓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其地域也有区别。

史载,西藏⼭南地区最早由⽒族成员组成牦⽜部,后由雅袭部落于公元6世纪称雄当地诸部,并最终由该部⾸领,称“赞”,即松赞⼲布赞普于7世纪初统⼀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汉籍称“吐蕃”。

松赞⼲布与唐朝通好联姻,从长安娶⽂成公主,接受唐朝封号,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了藏汉民族间政治、经济、⽂化的交往。

此时正值中原的唐朝时期,吐蕃与唐朝的接触⽇益频繁。

战争、贸易,尤其是吐蕃赞普与唐朝公主的两次联姻,加⼤了吐蕃与唐朝在政治、经济、⽂化等⽅⾯的交往、认知,从⽽为元朝时西藏地⽅归属中国版图埋下了伏笔。

元朝在藏族地区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

明朝对西北、西南藏族地区除设朵⽢⾏都指挥使司外,还承袭元朝⼟司制度管理;并在西藏地区设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先后在藏族地区分封三⼤法王和五个王爵。

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

对西藏地区,正式册封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两⼤活佛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并任命驻藏⼤⾂(1728年)会同地⽅办理西藏地⽅⾏政事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 哈 达
哈达是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 活动中的必备品,是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 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毡 包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藏民在放牧时 就住此房,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 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 易拆装﹐便游牧。
牦 牛
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适应高寒气候,耐 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 流,有“高原之舟”之称。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 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 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 农耕,又可在高原作运输工具。
糌 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 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 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 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 (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酥 油 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 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 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 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 体,呈乳状即成。
拉 萨 市 区 夜 景
拉萨又称“日光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 治区首府,西藏第一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她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 经济、文拉 宫
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 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 式建筑群。布达拉宫中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 一座艺术的殿堂。
藏族(1)
藏袍
藏族主要聚居在我 国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 风大,气候干寒而多变, 藏袍可以挡风御寒。遇到 炎热天气,可把双袖褪下, 束于腰间,这样既方便劳 动又可散热。但是高原气 候变幻无常,一日之间阴 云雨雹常有戏剧性变化, 温差极大,因此藏民习惯 只穿一只袖,这样既可以 保持正常体温,又方便右 臂操作散去一部分余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