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全7篇)
目录1.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设备管理制度3.日常检查管理制度4.维护保养管理制度5.人员培训管理制度6.交接班管理制度7.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后上岗,严禁无证驾驶。
2.穿戴好必备的工作服和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劳保鞋,劳保手套,口罩,防护眼镜。
3.应遵守场内机动车安全规则。
4.开车前不喝酒,在行驶中左右兼顾,思想不开小差。
5.开车速度不能超过15公里/小时6.在叉物品时,注意其摆放的高度。
在运行转弯时,务必减速行驶,以防由于惯性所叉的物品甩出。
造成人员或物品损伤。
7.在叉物品时严禁超载,以防叉车受损,及叉车后部翘起造成不安全因素。
8.监督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叉车区域。
如养护区域。
9.停车后应拉紧手刹,放下叉脚,关掉电源,取出钥匙。
10.定期保养车辆,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刹车,倒后镜等)11.车辆运货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不能超载,货物堆放均匀,牢固,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超过4米,高出车身的货物应加以固定,车上货物伸出车箱前后的总长不能超过2米。
装载易燃易爆、剧毒危险货物时,应报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并指派熟悉所载危险品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员,车上必须备有消防器材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排气管应安装在车前,尾部应安装接地链。
进入易燃易爆所作业的车辆必须具有防爆措施,排气应安装火星熄灭器。
设备管理制度一、本制度所称厂(场)内机动车是指不属公安部门和农机部门管理、注册挂牌的,只限于在企业厂(场)区内行驶的车辆。
二、新增场内机动车辆,在投入使用前可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
申请注册登记时,应提交以下资料: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2.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3.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4.与维护单位签订的维护合同,或者是制造企业对新增特种设备提供免费维修保养证明,或者与本单位维护人员签订维护责任书,5.维保单位的资格证(复印件),或者本单位维保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6.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使用和作业,避免事故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管理制度。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分:(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明确特种设备的管理责任,包括设备所有人、使用单位、经营单位等。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检验、维修、保养等规定。
(3) 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制定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等。
(5)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部分:(1)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与认证:设定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和认证机制,确保具备相应技能和知识。
(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提供特种作业人员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包括作业流程、安全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3) 特种作业标准与规范:制定特种作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作业过程符合安全要求。
(4) 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特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作业前的准备、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5) 特种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特种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等。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是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涵盖了安全责任分工、制度规范、培训教育等方面,旨在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对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一套制度和规范。
这个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指的是具有高热、高压、高危、高毒、高放射性等危险性的设备,主要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而特种作业人员是指需要具备特殊技术和经验才能从事的工作岗位,如锅炉操作人员、电梯维修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等。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涉及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单位以及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维护单位。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依法保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管理第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台账,记录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位置、设置条件等情况,并定期进行更新。
第五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检测、维护等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检测,并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可靠。
第七条特种设备保养单位应当依法开展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工作。
第八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和保养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特种设备操作和维护技能。
第九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第三章特种设备的监督检查第十条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应当配合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
第十二条国家安全监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如果发现特种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应当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整改。
第四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保养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人员和保养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三、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种设备是指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经过特殊批准或者特殊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起重机械、锅炉、电梯等。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二)1. 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及验收(1)特种设备的购置需经过特殊批准或者特殊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的认定,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采购程序。
(2)特种设备的安装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范进行,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及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技术交底。
(3)特种设备的验收必须由特殊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 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及维护(1)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操作规范,做到合理使用,杜绝超负荷、过载等不安全操作。
(2)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必须由专人进行,记录检查情况,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特种设备的定期维护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规范进行,并委托有相关资质的维修单位进行维护,严禁进行非法维护和改装。
(4)特种设备的维修和加固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及经验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
3. 特种设备的安全培训和教育(1)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其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持有相关证书。
(2)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必须定期组织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4. 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管理(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流程,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
(2)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向特殊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保护现场的证据。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4篇)
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及人员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大型起重设备、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爆炸性危险场所特种设备等。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任务是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科技水平,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
第四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原则是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企业自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五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责任是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督管理,企业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六条对特种设备及人员的安全管理,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第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定,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审查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开展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的技术培训,协助处理特种设备的事故等。
第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包括:领导班子、技术支持部门、监察部门、协调部门等。
第十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工作要求:秉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主动配合政府领导核心,积极开展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是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要具备下列条件:(1)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通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使用岗位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资格证书;(2)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第一;(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主要包括:(1)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2)认真做好特种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相关的记录;(3)参与事故调查及报告工作,分析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参与特种设备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范例五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1、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要有负责人,有安全管理人员。
2、锅炉工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人不得进入锅炉房;严禁在锅炉房做其他无关事情。
3、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景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生事故的,根据情节的轻重,必须要负有法律职责。
5、特种设备的要进行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6、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必须齐全完好。
压力表安全阀必须经鉴定合格在周期内使用。
7、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档案。
8、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安全操作运行规程等项制度。
按规定认真作好运行记录和危险点的安全检查记录。
9、按规定标准,经常对锅炉用水进行水质检修,发现水质不贴合规定标准,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协同解决。
10、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周一次,并作好记录,发现情景及时处理。
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近代装置及有关附属食品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持有上岗证,无证不得上岗。
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12、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要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14、经常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培训。
15、安全管理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二):1、前言1、1制定本汇编的目的1、1、1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生产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1、2在全区范围推进特种设备系统性管理工作。
1、1、3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遏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第四条公司应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六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
第七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应负责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第八条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应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岗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条各部门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三章设计与制造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制造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标准的要求,保证设备质量。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要求进行。
第四章使用与管理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使用前,应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七条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八条特种设备应建立健全运行、检修、检验、检测等记录,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
第五章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第十九条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4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提供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的依据,是管好设备和基础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1、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2、特种设备要有安全技术档案,并应逐台分别建档(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2)特种设备使用证、注册注册登记表(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设备重大维修修、改造的有关技术文件;(7)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3、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4、公司档案保管员负责保管和供应公司图纸、技术资料。
5、设备迁移或报废,其档案均随设备调拨,设备报废后,首先向质监部门办理注销手续,然后档案由公司档案保管员封存。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一、在设备科科长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二、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三、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四、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五、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七、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保证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通用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内容如下:特种设备安装前,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2、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
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
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优秀6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优秀6篇)在现在社会,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山草香分享了6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对于环境保护的总体管理要求和具体执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
2、总则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由行政部归口管理和分工负责.分级负责制度。
坚持公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环境和生产同步规划.同时实施.同步发展。
公司建设和生产应依法保护环境,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依法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依靠科技提高,采用新技术.推行礼貌.清洁生产,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止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
3、机构和职责3.1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和需要由行政部负责,并理解市环保部门监督指导。
3.2行政部的主要职责。
3.2.1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依据公司环境保护战略.方针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单位相关的管理办法。
3.2.2负责公司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施。
3.2.3负责公司环保监督,环境统计的审核工作。
3.2.4建立健全公司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各类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安全,有效正常地运行,从而做到达标排放。
3.2.5负责处理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并制定防止环保突发事件预案,发生污染事件或其它突发性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防止污染的应急措施。
3.2.6负责公司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的组织实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4、办公环境管理4.2办公时间严禁闲谈.睡觉.吃东西.玩电脑游戏.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看与工作无关的书刊.报纸等。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特种设备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一定危害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地下矿井、爆破器材等设备。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协助。
第五条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台账,记录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检查维修记录、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等。
第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二章设备的购置、改造和报废第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特种设备的购置、改造和报废进行计划和组织。
第九条设备的购置应当经过严格的程序,包括编写设备采购计划、组织采购评审、签订采购合同等。
第十条设备的改造应当经过安全评审,并按照评审结果进行改造。
第十一条设备的报废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包括编写设备报废申请、组织报废评审、报废手续等。
第三章设备的安全运行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要求等。
第十三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操作设备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十五条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进行维修和修理。
第十六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指导操作人员在设备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
第四章设备的检验鉴定第十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检验鉴定。
第十八条设备的检验鉴定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及安全设施的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确保特种设备及安全设施正常、有效使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以及LNG槽车等。
安全设施设备是指为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灾害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防止事故扩大,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为直接目的而设计、安装并使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等。
本制度所称特种作业人员,系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及安全设施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日常维护保养、改造、报废,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复审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应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条公司总经理为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领导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组织应由生产、安全、技术、财务等相关部门组成,分别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监督、技术支持、经济保障等工作。
第七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熟练掌握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三章特种设备及安全设施购置第八条购置的特种设备及安全设施,其设计、生产单位必须是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证的单位。
第九条特种设备进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资料。
第十条特种设备及安全设施的购置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设备质量。
第四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国家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国家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国家范围内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等活动。
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特种设备定义与分类1. 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2. 特种设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并根据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的监管措施。
三、监管机构与职责1. 国家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
四、生产与经营单位的责任1. 生产单位应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并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质量负责。
2. 经营单位应确保所销售的特种设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五、使用单位的责任1. 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
2. 使用单位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检测。
六、检验检测与安全监察1. 特种设备应定期接受专业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并取得相应的检验合格证明。
2.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情况进行安全监察。
七、事故应急与处理1. 使用单位应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使用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报告相关部门。
八、法律责任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特种设备事故的单位,应依法从重处罚。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本制度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二、特种设备定义1. 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2. 特种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三、管理机构与职责1. 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监管。
2. 安全管理机构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四、安全责任制度1. 单位负责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设备安全负全面责任。
2.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设备采购与验收1. 采购特种设备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供应商,并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2. 到货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附件齐全。
六、设备使用与维护1. 特种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记录维护情况。
七、安全操作规程1. 制定并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并遵守。
2.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八、事故应急与处理1. 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事故处理等。
2.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九、监督检查1. 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设备合法合规使用。
十、记录与档案管理1.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记录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检查等信息。
2. 保存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证书等相关资料。
十一、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补充上述内容,确保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六篇)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贯彻____《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管理与监察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区所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及其附属的安全阀、压力表、安全保护装置等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
3责任部门与准备工作3.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由设备科负责。
3.2应提前一个月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预约检验时间,确保特种设备在下次检验日期到期之前检验完毕。
3.3特种设备检验前,由设备科和其它相关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3.4特种设备检验时,设备科和其它相关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
3.5特种设备检验后,由设备科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
3.6对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应停止使用并按照检验不合格报告的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报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7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3.8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到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已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3.9检验报告应该及时交由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归纳存档,由设备科负责铲车、起重机械检验合格标签的更换。
4检验周期4.1压力容器。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至六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____起重机械。
定期检验周期最长不超过二年。
4.3厂内机动车辆。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4.4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压力表(强检)按规定进行校验,一般每____个月校验一次,其他的一般仪器仪表一年一次。
4.5压力管道。
在运行条件下进行在线检验,每年一次。
在停产条件下进行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级的,其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____年。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通用8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分院特种设备定期检测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定期检验检测计划,确保检验检测工作如期实施。
2、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测要求在上次检测有效期满前1个月提出定期检测要求。
3、检测前应当备齐以干特种设备的相关资料(1)设备出厂资料:设计文件、安装使用说明、产品合格质量证明;(2)设备安装资料:安装告知书、安装质量证明、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3)使用登记文件(4)上次定期检验报告(5)运行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
4、检测时,要做到按计划的时间停车检验,并向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提供检验所需的条件,配合他们作好检验检测工作。
5、检测后,对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或存在问题的设备,已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达到合手使用要求的,要及时办理有关注册、变更手续。
6、凡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7、特种设备发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8、对确因需要延长检验周期的特种设备,必须依法办理延期检验手续。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1、安全检查要做到经常性,充分发动员工,坚持专职检查与员工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做到层层把关,堵塞漏洞。
2、定期安全检查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每年安排一次年度安全检查。
主要检查内容:查设备、查制度、查措施、查事故处理情况等。
每月安排一次定期的安全检查。
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组织有关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前安全检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九项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九项制度一、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度1. 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人,负责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各级责任。
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定期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技术发展和实际操作需求。
三、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1. 制定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1. 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包括年度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2. 检查结果应记录并存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五、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响应、事故处理等流程。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七、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1. 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技术资料、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
2. 档案应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八、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制度1. 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点。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九、特种设备法律法规遵守制度1. 确保所有特种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活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 定期对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和更新,确保管理活动的合法性。
以上九项制度应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细化和实施,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1.1为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为企业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设备、设施保障,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我公司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蒸汽、压缩空气、液化气、管道)、工业气瓶(溶解乙炔气瓶、液化石油气瓶、氧气瓶、二氧化碳气瓶、氩气瓶、氮气瓶)、起重机械。
公司生产经营涉及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主要包括: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选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保养、定期检测、监管、停用、报废、迁移及档案管理的全过程。
3.引用文件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3.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4《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3.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6《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3.7《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4.管理职责4.1领导职责:公司总经理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其职责为:4.1.1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4.1.2明确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的措施,设立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资金的投入,制定、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
4.1.3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4.1.4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
4.1.5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
4.2职能部门:公司工程技术科是特种设备的主管部门,协助总经理,根据国家、自治区、市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公司所有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报检、报停、报废、检查等工作,确保公司特种设备安全、有效使用。
职责为:4.2.1传达、贯彻上级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4.2.2在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对本部门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全面管理责任。
4.2.3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2.4落实本单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本部门各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4.2.5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4.2.6明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安装调试、使用、维保、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做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4.2.7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
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4.2.8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4.3人员职责:4.3.1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职责1)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2)持证上岗,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不违章作业,按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报告领导。
3)按时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提高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4)按照单位安排,认真参加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反应等工作。
5)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
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
各档案管理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
7)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8)当特种设备档案有损毁,应及时报告单位主管,进行必要的修复。
5.内容与要求5.1特种设备选购验收5.1.1应当根据公司生产工艺要求选购特种设备,严禁超过特种设备规定参数使用。
5.1.2选购特种设备前,应由公司工程技术科提出购买计划,并经公司主管负责人审批。
5.1.3特种设备购进后入库前,必须进行开箱检查特种设备的外部情况和出厂资料。
设备、安全、档案、采购部门人员参加验收,验收时有关人员应逐项认真检查验收,并对验收质量负责。
5.1.4购置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安全防护装置、附件齐全有效,必须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证明书、安装调试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必须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5.1.5验收完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应将特种设备附有的相关文件收集、归档。
5.2特种施工设备设施安装调试(拆卸)及验收5.2.1特种施工设备设施安装调试(拆卸)、检验及验收工作由使用单位负责组织,使用单位对安拆过程中的安全及质量全面负责。
5.2.2安装调试及拆卸应选择有国家有关规定的合格资质的安装调试拆卸单位负责设备的拆装,签订安装调试拆卸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安全责任。
5.2.3特种设备安装调试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调试许可的单位负责安装调试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调试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调试完成后,本单位(或者应督促安装调试单位)应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5.2.4安装调试、拆卸特种施工设备设施工作实施前,使用单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设备设施安拆和设备出租单位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
由使用单位组织评审,并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进行审核批准方可实施。
50吨以上龙门吊(包括类似的起重机)、塔吊、桅杆吊、缆索吊、电梯、架桥设备(桥面吊机、架桥机、提梁机、运梁车、挂蓝等)、移动模架、整体提升式脚手架及模架等自升式架设设备等拆装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应报公司审查、备案。
特大型、新技术设备设施或使用单位(项目部)认为危险性较大的安拆工作应逐级上报,并由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审查。
5.2.5安装调试前,应组织拆装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应急预案的学习或演练,并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
安装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方案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说明书的规定执行,并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5.2.6安装调试完毕后,安装调试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调试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要求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自检、调试和试运转,并出具自检合格证明,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监督检验合格。
使用单位及设备主管单位应收集或建立如:安装调试、拆卸合同及安全协议书、安装调试、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的有关资料、安装调试工程验收资料、安装调试、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档案。
5.2.7 特种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出租、安装调试、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全面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5.3特种设备的使用5.3.1特种施工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使用单位(项目部)应设有专们的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对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及保养等工作。
5.3.2特种施工设备设施租赁前或进场前应经过使用单位设备、安全、工程方面的审核。
审核合格的设备方能签订租赁合同或可以确定进场。
5.3.3 使用单位设备部门应按上述准入条件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等有关规定收集相关资料,由设备、安监、工程技术科门对将要租赁的设备进行审核。
5.3.4 审核合格后,应签订租赁合同。
在签订租赁合同的同时,应签订安全责任书,或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租赁双方的安全责任。
5.3.5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单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向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3.6 特种设备管理、作业人员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5.3.7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
检查应当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5.3.8 必须对在用特种设备管理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
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进行,无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人员的,必须委托取得设备维修保养资格的单位,进行特种设备日常的维修保养。
5.3.9 特种设备遇到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时,再次使用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必须消除影响安全的隐患。
5.3.10标准或者技术规程有寿命期限要求的特种设备或者零部件,应当按照相应要求予以报废处理。
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应当向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5.3.11对大型的、施工工艺复杂、危险性大的特种施工设备设施应建立应急救援预案。
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必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防止灾害扩大,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
5.3.12锅炉房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并及时上报。
5.3.13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5.3.14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除执行本规定有关要求之外,还必须符合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5.3.15特种施工设备设施实施较大型、复杂、危险性较大工程前,应按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审核和审查论证。
5.3.16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包括领导检查、外来参观、设备维保、设备检测人员)进入,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
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5.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5.4.1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的规范要求、使用年限、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编制设备的年度、月、周、日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期,按期完成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