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2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教案2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会认“芙、蓉、洛”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单”,会写“芙、蓉、洛”等8个生字。

2.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3. 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重难点】1.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2. 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导入1. 谈话: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也不例外。

2. 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出塞》《从军行》)活动二:初读古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请同学们自读诗题,并说说通过诗题你知道了什么?1. 学生谈感受。

资料补充:辛渐是王昌龄的同乡,这次是要送好友辛渐回他们的故乡去,这一送就是一百多里啊!(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及那种难舍难分。

)2.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

(点拨:注意读诗要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停顿,读出它的节奏来。

)3. 指名朗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范读。

指导读法:我们读古诗文,光有节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读出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来。

4. 借助注释,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品读诗文,赏析感悟1. 品读前两句诗。

(1)请大家默读前两行,看看都写到了哪几种景物?(雨:什么时候下起了什么样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是什么样的?诗中还暗含着两个人物。

)(2)“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表现一种怎样的气氛?(“连”“入”两个动词写“寒雨”的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出离别时的暗淡气氛。

)“楚山孤”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诗人离开朋友时强烈的凄冷孤寂感。

)(3)前两行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21《古诗三首》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绝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本节课将围绕这三首古诗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古诗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诗人的情感、描绘画面等方面仍有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文,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2.突破策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文内容;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营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文。

3.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文内容、作者简介、图片、音频、视频等。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古诗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

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熟悉诗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题目,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诗文。

2.呈现(10分钟)分别呈现三首古诗的全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同时,展示诗人的生平简介,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3.操练(10分钟)针对每首古诗,提出几个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巩固(10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对诗文的阅读感悟。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21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21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21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1、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

2、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3、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1、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3、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1 1、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小黑板,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

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3、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

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1、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

2、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3、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

(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1、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3、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

1、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小黑板,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

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

3、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

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

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模拟情境,延伸拓展1、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对想捐款的同学,可引导他们节约零花钱捐献给有关部门;对想向社会、亲友宣传的同学,可即兴模拟宣讲,如教师扮演家长或社会人士,学生向“家长”或“社会人士”宣讲;对想调查家乡河流污染情况或想植树造林的同学,可与班会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好实践活动。

2、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课后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教学后记:11、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3、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表中加黑部分为需要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教学设计:1、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2、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迷的。

再指名上台介绍。

3、小结:a)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些问题。

五、范写生字,练写字词教师示范难写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导学生注意本课生字大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边占三分之二,字要写得匀称整洁。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听写本课生词。

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

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

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a)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

(下列图示供参考)嘴巴超声波天线无线电波障障碍碍反射物反射物耳朵荧光屏(蝙蝠)(雷达)b)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实验。

教学后记:12*、大自然的启示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3、激发阅历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指点学法1、联系引入,板书课题。

请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你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2、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二、熟读课文,自主学习1、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三、精读研讨,交流收获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

如:“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可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科学课,画生物链示意图等方式理解。

增 增 增枯枝败叶 强 土壤肥力 多 森林、灌木、野草 多 昆虫、鸟类、兽类吃食吃、咬、钻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

可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

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受到的启发。

四、回读小结,延伸拓展1、朗读全文,闭眼回顾教学步骤,小结学习收获与学习方法。

2、教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教学后记: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

副词、农谚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小黑板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小黑板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

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

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

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

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