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歌谣的艺术美
浅谈三宝侗族琵琶歌的语言艺术美
头、琴杆、弦轴、共鸣箱和琴弦构成。共鸣箱 公开发行;2004 年荣获 CCTV 西部民歌电视大
形似心脏图形,属于侗族琵琶中的中琵琶,其 赛银奖,2008 年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
音色明亮、甜美、柔和,主要与牛腿琴配合用 视大奖赛优秀奖,同年获得“多彩贵州”歌唱
于抒情琵琶歌伴奏,其演奏时既是主乐器,又 大赛原生态银奖……如今,当侗家甘醇香甜的
琵琶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流行于三 彩、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中国乃
宝侗乡(现属古州镇、忠诚镇)一带及附近侗族 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精彩的篇章。三宝
村寨使用侗族琵琶(四弦弹拨乐器,侗语叫“呗 侗寨,不仅是侗族语言标准音即侗语“普通话”
八”, 侗文写作“beic bac”或“bic bac”)和牛腿 的所在地,也是电影《秦娘美》的主人公珠
作和弦。牛腿琴的音色高亢清丽、声音悦耳, 糯米酒和着明亮高亢的侗族琵琶歌声滑入你的
是琵琶歌伴奏的协奏乐器,又兼演奏主旋律。 五脏六腑,定会让你如痴如醉。
二者共同作为三宝侗族琵琶歌的伴奏乐器,主
歌词这一特殊的语言符号具有诗的品质,
次分明,配合紧密,协调统一,刚柔相济,相 是一种诗化的语言。三宝侗族琵琶歌的语言艺
音
音,因而三宝侗族琵琵歌的歌词,自然而然也 国家为侗族新创制的,会使用的人极少),侗
乐
就具备了“字正腔圆”的基本要素。人们都知 族歌曲要代代相传,只能依靠口传心记。为了
理
道,语言是生命存在的本质显现,歌词是从生 能够口口相传、人人能懂、个个会唱、理解得
论
活中提炼出来的诗化的语言。而诗化的语言本 了,歌师在编创歌词时,就需要把握好深奥与
录。三宝侗族琵琶歌是侗族琵琶
九夜,三条河的洪水灌进湖里,湖里水位增高,湖南端的马
浅析中国民歌的内在美
浅析中国民歌的内在美
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民歌一直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记录着民间的生活和感情,传承着智慧和文化。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是丰富多彩的,体现在曲调、歌词、情感表达等方面,下面对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进行浅析。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体现在其曲调上。
中国民歌的曲调清新优美,多变而又富有韵味。
不同地域的民歌曲调各具特色,如青海的《青海湖》、云南的《茉莉花》、陕北的《马兰花》等,都是以本地的风土人情为题材,表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民歌的曲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也是中国民歌内在美的重要体现之一。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还体现在歌词上。
民歌歌词通俗易懂,表达真挚,往往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比如《茉莉花》中的“茉莉花呀茉莉花,开在寂寞的夜里,香味填满了这黑夜”,表达了对坚强女性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马兰花儿》中的“赶山风赶大风,赶呀赶,赶狂风赶旷野,赶呀赶”,表达了对奋斗生活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些歌词内容朴实真挚,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民歌的生活本真和生命力。
中国民歌的内在美还在于其情感表达。
中国民歌的情感表达浓烈而真挚,常常是源自于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流露。
例如《茉莉花》中的深情款款,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敖包梁之泉》中的悲凉哀怨,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苦涩。
这些民歌以其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许多人的内心,贴近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
民间歌谣的艺术美探讨
民间歌谣的艺术美探讨民间歌谣,是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
优秀的民间歌谣,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借助于外在的事物进行表达,能够得到听者的共鸣。
民间歌谣之所以能够在长时间内得以大范围地传播与提升,正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艺术美特性。
因而,深入地分析民间歌谣的艺术美有助于更准确地了解民间歌谣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推动民间歌谣得以更高效地发展。
一、音韵美民间歌谣昨晚特定的艺术演唱形式,作用于传唱者的听觉、能够达到换发听众内心情感共鸣的目的。
与民间歌谣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有所不同,音韵美能够达到不同的审美体会,主要是借助于民间歌谣的音乐形象以及音乐词汇体现客观形象,从而产生强烈的听觉冲击。
民间歌谣在实际发展中所具备的音韵美主要借助于多种方式得以实现。
民间歌谣所具备的音韵美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得以实现:1.使用大量衬字:与要求规整的文人诗词有所不同,民间歌谣没有要求非常严格的韵律或者特殊要求的句式,相对较为自由活泼。
比如,民间歌谣歌词中不仅仅利用了多样化的句式以提升歌谣的音韵外,还加入了大量的衬字,包括“哎呀”、“那个”等等,这对于提升民间歌谣的音韵力度、口语美感等有积极的作用。
2.利用双关、谐音方法:比如,民间歌谣的“湖躁芙蓉委,莲汝藕欲死”歌词中,“芙蓉”与“夫容”谐音,“莲”与“恋”字谐音,“藕”与“我”字谐音,从此民间歌谣的歌词字面上主要理解为植物枯萎衰败的自然现象,然而借助于谐音的表达方法,就表现出情侣之间的思恋之情,具有较强的音韵美。
3.利用循环反复咏唱方法。
在民间歌谣中,借助于歌词的重复咏唱,能够给听众听觉上产生相对较强的音韵刺激感,能够大大地提升了民间歌谣音韵美感以及震撼力度。
积极利用循环反复的方法,能够大大地加深听众对民间歌谣的印象,从而让听众深刻地感受到其所具有的音韵美特征。
二、绘画美与意境美在当前一部分优秀的民间歌谣中,创作者不但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影响传唱者及听众的内心情感,还能够通过歌谣歌词描绘出多样化的画面并刻画出优美的意境来唤起听众内心的情感共鸣。
浅谈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浅谈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文/邓超予摘要: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一类语言艺术,民歌从诞生之初至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组成部分,其涉及的层面不断拓宽,在社会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国民歌艺术特色美学|文化艺术|民歌,也就是民间歌谣,作为一种民间文学,可以吟诵或歌唱,且以韵文为主,其起源于公元前六千多年,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劳动号子是其最早的表现形式,其特色为节奏简单、曲调短小,主要有吆喝、呐喊等演唱形式。
到原始社会后期,民歌的节奏随之复杂,如《九韶》等乐舞,而在封建社会,还创建了乐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歌的发展。
到了现代,民歌日益丰富完善,以“歌伴舞”为主。
但是,到了20世纪,中国传入了大量西方音乐,民歌受到了冷落,其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事实上,中国民歌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风格与审美趣味,应该得以传承,实现更好的发展。
本文从劳动号子、小调和山歌等民歌的类型出发,对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具体如下:一、劳动号子的艺术特色劳者歌其事,也就是说,哪里有劳动,哪里就会有民歌,而劳动可以分为很多行业,因此,民歌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
例如,放牧劳动有牧歌,打渔劳动有渔歌,从事林业劳动有林歌,而从事农业劳动有田歌,当民歌的形式为以声协力,那么,就是号子,即一边搬运劳作一边吼唱。
可以说,劳动号子产生于劳动,并应用在劳动当中,其能够协调、指挥劳动,具有实际作用。
在劳动时,有些劳动的集体协作性很强,那么,劳动者往往就会通过呼号或吆喝来调节呼吸,统一步伐,以将身体负重的压力释放出来,而呼号、吆喝声通过劳动人民的梅花,就逐渐发展成了民歌中的劳动号子。
起初,劳动号子相对简单,节奏性较强,随着发展,其有了歌词和完整的曲调,能够真实体现劳动情绪,生活气息浓厚,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大无畏与乐观主义精神。
“一领众合”是劳动号子的基本歌唱方式,也就是一人领,众人合,也可以是众人领,众人合,其歌唱形式包括齐唱、对唱和独唱等,其中,最为经典、最为常见的歌唱方式还是“一领众合”。
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
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民歌是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它是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音乐作品,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的探究对于深入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民歌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民歌的旋律通俗易懂,直接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民歌的旋律简单朴素,容易让人记住,并且歌词流传民间,使得民歌成为一种口头传统的艺术形式。
其二,民歌的歌词充满了对生活、爱情、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民歌的歌词往往富有诗意,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感慨。
其三,民歌的节奏明快,音乐性强,使人产生快乐的情绪。
民歌的节奏多变,有的悠扬激昂,有的欢快轻快,能够让人产生兴奋和愉悦的感觉。
其四,民歌的演唱方式真实自然,不加修饰,表现出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
民歌的演唱方式通常没有太多的技巧和修饰,而是通过真情实感和纯真的表演方式来打动人心。
民歌的演唱风格也特别值得探究。
民歌的演唱风格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风格各具特色。
北方的民歌多为原声唱法,以高亢豪放的口头传唱形式流传;而南方的民歌多以吟唱、呤唱的方式表达;西部的藏族民歌则以倍音唱法和特有的颤音技巧为特色。
民歌的演唱方式也受到演唱者自身的影响,有些演唱者会加入个人情感和表现力,让民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观赏性。
要探究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不能忽视对民歌产生影响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了解。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这些环境对于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都有深远的影响。
农村社会的民歌通常表现农民生活和劳作的主题,而城市中的民歌则更多地表达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和情感。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也会对民歌的艺术特征产生影响,使得不同民族的民歌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民歌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它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声音和情感,通过朴实的旋律和真实的演唱方式,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是我们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
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
民间歌谣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由普通人创作和演唱的歌曲。
它的艺术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简洁朴素:民间歌谣的歌词通常用简单直接的语言,没有繁杂的修饰和花哨的修辞手法。
它的表达方式直接而质朴,能够直击人心,让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内容真实:民间歌谣通常描绘的是人们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困境和欢乐,反映社会现实和大众心态。
它的歌词内容直观、鲜活,能够反映民众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3. 口头传承:民间歌谣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广泛传播的,没有具体的创作人和固定的版本,每个人都可以在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增改和演绎。
这种传承方式使得民间歌谣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个性化。
4. 音乐简易:民间歌谣的音乐通常采用简单易学的旋律和和声,没有复杂的乐理结构和技巧性的演奏。
这种简易的音乐形式使得民间歌谣能够迅速流行起来,广大群众易于模仿和参与。
5. 情感丰富:民间歌谣能够表达丰富多样的情感,包括喜悦、悲伤、愤怒、爱情等。
它的歌词情感真挚、直接,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歌谣中寻找共鸣和宣泄情感。
综上所述,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包括简洁朴素的歌词、真实的内容、口头传承的方式、简易的音乐形式以及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群众创造的音乐文化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广西壮族民歌主要表现富有南疆气息的田园风光、生活习俗和祖先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以及反映生活中的感情、思想和生存状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特点(1)旋律美妙优美: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多为四声调式,多数采用5度间隔的旋律,旋律流畅、优美、婉转动人,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2)柔和细腻的音乐风格:广西壮族民歌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情感细腻、柔和、缓慢,并通过声乐技巧、节奏动作和口型等方式表现感情。
(3)多重声部的吟唱方式:广西壮族民歌主要是由多名歌手同时演唱,由多重声部组成,既强调和谐、统一,又反映了群体创作的表现方式。
二、文字特点(1)咏史怀古,抒写国土深情: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多以吟咏历史、反映日常生活为主题,其中不乏描写深情的乡土风光和地方特色,抒发对祖国土地的深情,表现民族感情。
(2)明快通俗,表现真实生活: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通俗易懂、耐听,既表现了真实生活,又反映了广西壮族人民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民间艺术。
三、表演特点(1)身体语言的表演方式:广西壮族民歌的表演方式有美妙的声腔和优美的袖舞,舞蹈和姿势也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2)多种载体传颂:广西壮族民歌流传渠道多样,既有口耳相传,也有书写记载、电视广播传播等多种方式,是广西壮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在传承的同时,也进行着创新发展。
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广西壮族民歌结合当代的音乐、艺术和文化元素,进行了不少新的尝试和创新,例如:(1)探索跨界融合:广西壮族民歌进一步与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进行融合,例如与现代流行音乐、舞蹈等进行跨界合作,创新出独具风格的广西壮族民歌风格。
(2)推广传承和开拓市场:广西壮族民歌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扩大其影响力,通过建设广州民歌馆、开展文化旅游等方式推广传承,同时也在市场化方面开拓市场,为广大民歌传承者提供了收入渠道。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古代以及现代传统音乐的一种形式,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格和独特的地域特点。
它是中国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总称,包含了中国各地的传统音乐、民间乐曲以及舞蹈音乐等。
中国民间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域特色鲜明。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音乐传统。
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
如云南的傣族音乐、陕西的秦腔、四川的川剧音乐等,它们都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的独特音乐特色。
二、丰富的节奏和音调。
中国民间音乐的节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它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在古代的悠扬的曲调中,往往带有明显的旋律特点和抒情情感。
其中部分音乐是根据古代诗词创作的,旋律和音调都很优美。
而在现代的一些民间音乐中,节奏更加活泼和多变,体现了现代人对音乐的更高要求和多样化的审美。
三、表演形式独特多样。
中国民间音乐有着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既有独奏演唱,又有合奏合唱。
例如,古琴、古筝等乐器的独奏,能够表现出古典音乐的雍容高雅。
而民间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的合奏则能带给人们更加热烈和舒畅的感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演形式,比如舞蹈音乐等。
四、注重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
中国民间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体现。
它不仅能够表达个体的情感和心情,更能表达社会的风貌、民俗以及历史和文化等。
中国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等。
五、秉承着古代文化的延续。
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在当今社会,虽然有很多新的音乐形式,但中国民间音乐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之一、它延续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种传统形式,承载了人们对过去文明的回忆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音乐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格和独特的地域特点。
它丰富多样的节奏和音调、独特的表演形式、注重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并秉承着古代文化的延续,使其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
论民间歌谣的审美价值
论民间歌谣的审美价值【内容摘要】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以及“反璞归真”的审美情趣。
它涵盖了劳动歌、时政歌、儿歌、情歌等等诸多方面,以其独特的产生方式与传播途径,实现着其丰富多彩的社会价值。
这其中,就涵括了民众的审美价值,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
【关键词】民间文学歌谣审美价值民间歌谣虽历经千年,但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歌谣形式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广泛性。
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着社会生活的经验与劳动丰收的喜悦,实现着自身不可忽略的教育、娱乐、审美等价值。
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以及道德情操,以多样化的形式传播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通过对民间歌谣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其实用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一、民间歌谣的实用价值(一)协调劳动动作,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工作效率。
以劳动歌为例,它包含了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方式在劳动中实现着各自不同的社会价值。
劳动号子具有双重功效,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
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
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一般随劳动强度的大小而改变着号子的节奏与旋律。
人们以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的疲劳,享受劳动中的喜悦。
用歌曲的节奏,来协调大家的工作方式和劳动节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总结生活经验,传达知识技能如时令歌、二十四节气歌、九九歌、农谚等,以歌谣的形式,传达着自然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社会生活经验。
韵律和谐、格调优美且方便记忆,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特别是农谚,农谚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农业生产的个个主要方面,有关于农时节令的、关于气象的。
在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从选种、播种到耕地施肥、锄草、灌溉、收割......等技术经验都有无数谚语来反映,这是几千年来和自然做斗争的经验的结晶,如关于选种的“籽大儿肥”,关于田间管理的“锄头自带三分水,多锄抗旱苗发肥”。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清代土家族的竹枝词是中国民间音乐美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章节,其音乐艺术之美不仅体现在其曲调曼妙、动听悦耳,还表现在词牌、歌词、演唱等方面。
首先,土家族竹枝词的曲调富于变化,如《寻梦》一曲,其从“白马渡江”到“五草堂前”,每一段的曲调都有所不同,由此营造出丰富的音乐情感和层次感。
此外,“换调”也是土家族竹枝词的独特技巧,即在一首歌曲表达不同的情感时,采用不同的调式,如《思量神仙》一曲在开头以“山外青山楼外楼”调表达杨贵妃思远之情,在中间以“散花洞里春如海”调表达春情万种之感,最后以“真珠帘卷玉堂斜”调描绘出杨贵妃的幽怨之情。
这种变化丰富、情感深刻的曲调是土家族竹枝词的独特魅力。
其次,土家族竹枝词歌词含义深刻,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
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曲,歌中描述了爱情的美好和恒久不变,而这种表述不仅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能引起听众对美好爱情的共鸣。
此外,土家族竹枝词歌词中常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更是为音乐艺术增添了艺术魅力。
例如《折桂令》一曲中,“雨打梨花深闭门”用雨打梨花喻失恋的悲伤,可谓深入人心、动人至深。
最后,土家族竹枝词演唱方式独特,极具表现力。
土家族竹枝词的演唱不同于正统唱腔,更加自由、灵活,讲究“青藏高原”的呼应音和“小跑龙”的回旋音,音量小、声音柔软。
在演唱中,歌手会通过“抢唱”、“加哄”等方法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例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曲中,“我的心肝儿,我为你掏心掏肺”,表达了对爱情付出的深情。
总之,土家族竹枝词以其曲调、歌词、演唱方式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体验音乐艺术之美的机会,更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壮丽画卷。
简述民间歌谣的特征
简述民间歌谣的特征
民间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是由民间歌手演唱的,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以下是民间歌谣的主要特征及其拓展:
1. 短小精悍:民间歌谣通常只有几小节,每小节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主题,而且歌曲的长度非常短,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十秒之间。
这种短小精悍的特点使得民间歌谣易于记忆和传唱。
2. 重复、押韵:民间歌谣常常通过重复、押韵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意义。
这种重复和押韵的技巧可以使歌曲更加优美和动听,同时也有助于记忆和传唱。
3. 内容广泛:民间歌谣的主题非常广泛,通常涉及到生活、自然、历史、传统、民俗等方面。
这些主题使得民间歌谣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
4. 形式灵活:民间歌谣的形式非常灵活,既可以是说唱、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也可以是简单的曲调、节奏和歌词,甚至可以是不规则的节奏和曲调。
这种形式的灵活性使得民间歌谣可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听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5. 传承历史悠久:民间歌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民间歌谣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一直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和重视,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间歌谣是一种非常独特和优美的音乐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灵活的特点,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土家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艺术的美丽和魅力,以及它对土家族文化的丰富影响。
土家族竹枝词是土家族文化中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它源于古代土家族的生活和习俗,是土家族人民在生活、劳作和娱乐中所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
竹枝词以篡文泽民为创作基础,以山歌、竹笛、龚琴为伴奏,以简单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表达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感情。
这种音乐形式既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土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艺术所具有的美丽和魅力。
竹枝词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曲调婉转悠扬,富有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它以简单的旋律、古朴的曲调,展现了土家族人民淳朴的情感和真挚的情感。
竹枝词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百态和情感世界,通过歌词表达对家乡、亲人、爱情、友情等方方面面的热爱和向往,深刻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表达。
竹枝词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独唱的形式,也有合唱、对唱的形式,以及舞蹈、戏剧等形式,给人们带来了多样化的艺术享受和体验。
除了体现美丽和魅力之外,清代土家族竹枝词还在土家族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竹枝词作为土家族的民间音乐形式,成为土家族族群认同和凝聚的重要符号,加强了土家族人民之间的文化情感联系,激发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竹枝词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土家族文化,丰富了土家族的文化底蕴,为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竹枝词的表演和传播丰富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了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
清代土家族竹枝词是中国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之一,它以其优美的旋律、深刻的歌词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从这些古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音乐艺术之美。
本文将探讨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蕴含的音乐艺术之美,并分析其对我们当代的启示。
竹枝词的旋律优美动人。
竹枝词的音乐旋律多取材于土家族传统音乐,其旋律悠扬、抒情而深沉,给人以美妙的听觉享受。
在演唱时,歌手往往用自然而真挚的声音唱出极具感染力的情感,使人仿佛置身于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中。
这种优美动人的旋律无疑展现了音乐艺术之美。
竹枝词的歌词情感真挚动人。
竹枝词在歌词创作上追求真情流露,歌词内容多涉及爱情、生活、离别等人生话题,歌词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感染力。
在听竹枝词时,人们往往会被歌词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所打动,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音乐艺术之美。
竹枝词的表演形式独特多样。
竹枝词在表演形式上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常常与土家族的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如民间婚庆、丧葬、节庆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
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往往以生动的动作、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和真挚的情感展现出歌词中所蕴含的意境,使得竹枝词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种独特多样的表演形式无疑展现了音乐艺术之美。
我们要敬畏传统音乐艺术,既要继承和传承它的美好,又要在当代音乐创作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让传统音乐艺术在当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让我们的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传统音乐艺术,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它永远绚丽。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看音乐艺术之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是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中的瑰宝,它融合了土家族的独特文化传统和音乐特色,体现了土家族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丽风采。
从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艺术之美,感受到土家族音乐的深厚底蕴和悠远历史,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中的音乐艺术之美。
从音乐形式和曲调上看,清代土家族竹枝词以“竹枝”为乐器,以“词”为歌词,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竹枝词的歌曲形式简洁明快,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欢快,给人以轻快活泼的感觉。
在音乐曲调上,土家族竹枝词以竹筝、竹笙等民族乐器为伴奏,伴奏形式多样,音乐节奏感强烈,音乐曲调优美动人,给人以愉悦的享受。
从音乐形式和曲调上看,清代土家族竹枝词具有独特的音乐韵味,展现了土家族音乐的美丽和魅力。
从歌词内容上看,清代土家族竹枝词的歌词深情高远,富有诗意和抒情色彩,歌词内容多为描写山水田园、爱情离别、家乡情怀等题材,歌词表达纯朴真挚、感情真诚,让人回味无穷。
土家族竹枝词的歌词内容还表现了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展现了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从歌词内容上看,清代土家族竹枝词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高度的艺术性,展现了土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音乐的美丽风采。
从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上看,清代土家族竹枝词的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多样丰富,民间演员在演唱时往往会做出各种动作和表情,以表达歌词内容的情感。
竹枝词的演唱形式真挚自然,富有感情,演唱技巧独特,给人以强烈的视听享受。
竹枝词的表演形式还常常结合了舞蹈、器乐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演出风格和表演艺术。
从演唱技巧和表演形式上看,清代土家族竹枝词的演唱形式多样丰富,传达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艺术追求,展现了土家族音乐的美丽和魅力。
古代民歌传统的形式美学
古代民歌传统的形式美学古代民歌是人民生活中最直接和最深入的表达形式之一。
在民歌中,人们借助声音和语言,表达对生活、自然、爱情等主题的感悟和情感。
传统的古代民歌,不仅抒发情感,更重要的是它的传递方式、歌词表达和曲调旋律,都隐含着丰富的形式美学。
从传统的民歌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式美学的一些特点,如歌词、曲调和节奏的结合,韵律和音律的协调,以及音调、音色和音质的运用等。
这些特点凸显了古代民歌传统的丰富和复杂性,表现出音乐和文学结合的独特美感。
古代民歌的歌词表达是其形式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古代民歌的歌词与曲调通常融为一体,每个小节都会有一个完整的意思。
结构上,歌词通常按照句子形式划分,有明确的意思和语法结构,同时也注重语言的韵律。
歌词朗朗上口,谐音和韵母的运用,让听众很容易记住歌曲的名字和歌词。
这种歌词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民歌传统中语言艺术的独特之处。
此外,在曲调方面,古代民歌的旋律也极具表现力。
古代民歌按照调式分为南北两类,其中南方民歌通常以悠扬、柔和、缓慢为主,而北方民歌则多以高亢、爽快、轻快的曲调为特点。
不同的曲调也有不同的表现意义,如南方民歌的曲调常用来表达爱情、离别等柔性情感;而北方民歌则常用来表达英雄主义、豪迈、坚定和坚韧等阳刚之气。
这些曲调的特色,也表达了民歌传统中音乐表达的独特之处。
除此之外,在节奏运用方面,古代民歌的形式美学也是值得探讨的。
古代民歌通常运用的是跟随节拍的方式,能够让听众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同时,在节奏的控制上,古代民歌还运用了很多的巧思,如利用行板与小节的结合,突出重音与抑扬顿挫,从而产生出一种旋律性的韵律美感。
最后,在古代民歌的音乐经验中,音质、音色和音调的运用也是其形式美学的重要因素。
在民歌中,音质一般指具体的声音品质和发声方式,音色则指声音音质的种类名词。
而音调则是说话或者唱歌的音高。
古代民歌在传达情感的时候,不同的音质、音色和音调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效果,从而扩展了民歌传统中音乐美学的方式和手法。
民间歌谣赏析
民间歌谣赏析民间歌谣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集体创作的,用韵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
在民间文学领域,它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千百年来独放异彩。
人们喜爱民间歌谣,多赞赏其朴实无华的诗风,清新自然的格调,活泼生动的语言,渗透其间的深厚、纯挚的乡情及丰富的内容。
若说美,它不及唐诗的那种含蓄朦胧、深幽飘渺的意境,但是它来自民间,来自生活,来自人民群众的心底,从而具有自身独特的丰富、优美、动人的美。
民间歌谣的美,是与劳动人民生活体验的丰富性密切相关。
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民间歌谣的创作者,又是欣赏着,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
作为生活的主人,他们与生活、与自然贴得最近,感受最深,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也是既细且广的。
这是造成民间歌谣画面美的最主要的因素。
比如在各地广泛流传的十二月花、十二月果等民间歌谣,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个时候、不同季节里花果的色、形、味。
不仅画面美,而且意蕴也很丰富。
在一首歌谣中对植物形象的描绘更是细致入微。
即:“木瓜结果抱娘颈,芭蕉结果一条心,柚子结果包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
”(警钟.浅谈民间歌谣的意境美.东疆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民间歌谣不加任何雕饰,直写大自然的本色、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人们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情感,使人读了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有一种“清水出芙蓉的”的美感。
比如:“妹是红花朵朵鲜,哥是莲藕在塘。
朵朵红花排藕种,花也香来藕也甜。
”这首情歌选自大自然中的鲜艳的花和清甜的莲藕,使用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其恩恩爱爱之情跃然纸上,使人如观其貌,如闻其声,如感其味,沉浸在美德享受中。
人民群众创作歌谣并不是为创作而创作,他们主要是借助歌谣来直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及瞬间情感的。
如,当人们对旧社会的种种罪恶激愤不平时便唱道:“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
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
”当人们处于困苦境地时就唱道:“唱首山歌解心忧,喝口凉水浇心头。
凉水解得心头火,唱歌解得万般愁。
民间歌谣文化功能和艺术特色分析
民间歌谣文化功能和艺术特色分析摘要:民间歌谣,作为民间艺术艺术发展的重要成果,体现了老百姓的聪明才智,具有多重重要的文化功能与艺术特色。
深入地分析探讨民歌歌谣的文化功能及艺术特色,能够推动民间歌谣更为有效地发展,更好地发挥民间歌谣的社会文化价值功能。
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在分析民间歌谣所具备的文化功能基础上,期望能够推动民间歌谣的持续高效发展,以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
关键词:民间歌谣;文化功能;艺术特色民间歌谣,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居民实际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深入地分析民间歌谣所具备的文化功能与艺术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间歌谣的文化功能民间歌谣在长久发展中,主要形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一)娱乐功能。
民间歌谣,集成了当地民俗中的传说、神话等内容,在通常情况下都能够起到调节精神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娱乐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民间歌谣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情感表达、情绪宣泄的重要渠道,特别在部分娱乐方式相对稀少的地区更是如此。
民间歌谣更多的娱乐作用重点体现在童谣上。
虽然说童谣内容相对较为简单,甚至没有传递一定的情感内容,但是其具有相对较强的音乐节奏,在传唱中更为朗朗上口,具有更好的娱乐效果。
民间歌谣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也是其得以大范围传唱与提升的重要基础。
(二)审美功能。
民间歌谣,具有诸多淳朴之处,这就给劳动者提供了足够的美感欣赏。
同时,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给予其所独有的审美功能。
民间歌谣,作为口头的诗歌艺术存在形式,是社会生活以及主观思想情感的客观表达,这需要其所塑造的鲜明艺术形象才能够完成了,这也说明了民间歌谣具有较为突出的审美功能。
比如,大多数民间歌谣所刻画的艺术形象十分具体、生动,能够感动传唱者和听众,触动所有人的内心情感从而引发共鸣。
同时,传唱者与听众在无形中能够深入地了解民间歌谣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受到民间歌谣艺术美的影响,这也体现出民间歌谣的审美功能。
美丽的歌谣
美丽的歌谣1. 引言歌谣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让人们在欢乐与悲伤之间流连忘返。
在不同的文化中,歌谣承载着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成为传承文明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歌谣的起源、发展和意义,以及世界各地的著名歌谣。
让我们一起领略美丽的歌谣世界。
2. 歌谣的起源与发展2.1 史前歌谣的雏形歌谣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起源时期。
在史前时代,人们用简单的歌唱形式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
这些歌谣往往以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并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文学形式。
2.2 古代文明中的歌谣古代文明中的歌谣承载着更加丰富的意义。
例如,在古希腊文化中,歌谣被奉为诗歌的起源。
这些歌谣以神话、英雄事迹等为题材,以强烈的节奏和旋律表达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探索。
2.3 歌谣在中世纪的发展中世纪是歌谣的繁荣时期。
在欧洲,民间歌谣成为人们传递社会价值观念、抒发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
德国的民谣、法国的散文歌谣等都成为了当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宗教歌谣也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不断发展,成为信仰的表达方式。
2.4 歌谣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歌谣不再局限于口头传承,而是通过音乐、电视等媒介更加广泛地传播。
在现代,歌谣从原本的民间艺术逐渐演变成商业化的产物,但仍保持着一定的原汁原味。
同时,一些年轻的音乐人也在保留传统歌谣的同时,注入了新的元素,使其更具现代感。
3. 歌谣的意义与价值歌谣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不仅仅是娱乐和娱乐的工具,更有着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歌谣可以传递社会和历史的信息。
通过歌谣,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人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念。
例如,中世纪的民谣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记录了社会的变迁。
其次,歌谣是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它承载着人民智慧和情感,代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
人们通过歌谣可以传承民族的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另外,歌谣也可以成为人们情感的宣泄和发泄的出口。
当人们遇到困扰、悲伤或欢乐时,可以通过歌谣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探究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的价值
探究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的价值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运用民间歌谣具有重要的价值。
民间歌谣是一种传统的口头艺术形式,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智慧传递给后代。
以下将探究民间歌谣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具体价值。
民间歌谣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儿童正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通过学唱民间歌谣,幼儿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而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能力。
歌谣中的韵律和韵脚可以培养幼儿的语音感知和节奏感,提升他们的语言听觉能力。
民间歌谣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民间歌谣有着独特的旋律和节奏,通过学唱这些歌谣,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和演唱来培养发声技巧和音准感,同时提升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与其他儿童合唱歌谣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民间歌谣可以传承历史文化。
民间歌谣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唱民间歌谣,幼儿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从小树立起文化自信心。
民间歌谣还可以传承乡土风情和地方特色,让幼儿对自己土地和民族的认同感更加强烈。
民间歌谣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民间歌谣中往往蕴含着浓厚的情感色彩,通过学唱歌谣,幼儿可以通过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和情节描写,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情绪调节和沟通能力。
民间歌谣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学唱民间歌谣,幼儿可以促进语言发展、培养音乐素养、传承历史文化和促进情感发展。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应该充分运用民间歌谣,让幼儿在欢乐的歌声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 民间歌谣 的艺术美
渠胜恩 ( 青海师 范大学人 文学院 8 00 ) 10 8
摘要 :民间歌谣 不 同于文人 诗词 的规矩 、整饬 ,但 它是 民众 真 二 、精 神 美与 意境 美 情实感的真 实流露 , 是散 发着浓厚 乡土 气息的原生 态的形式 。这种原 如 果 说形 象 美 还 主 要 是 侧 重 于 民 间歌 谣 的 外 在 美 , 那 么精 生态的质 朴、 自然、清新、真 实的特质使 民间歌谣具有 多方 面的 艺术 神 美 则是 内在 美 的典 型特 征 了 。 民间歌 手们 运用 歌 谣表 现 自己的 美特征 ,对民间歌 谣艺术 美的释析对文人诗词创作及新兴的都 市歌谣 内心 美 、精神 美 ,传 达 出 的是一 种积 极 奋发 的 乐观 精神 。人 民大 创 作 都有 重 大 的借 鉴 意 义 。 众 以地为 母 ,与 自然 为伴 ,他 们 在 与 自然 的友好 合 作 中养成 了淳 关键 词 : 民 间歌 谣 ;原 生 态 ; 艺 术 美 朴 自然 的品性 ;而 在 与 自然恶 劣 环境 的 斗争 中又 塑造 了坚 毅 、顽 民歌 是诗 歌 的艺 术 。优 秀 的 诗 歌 都 是 诗 人 内心 情 感 的 真 实 强 的 性格 。因而作 为 他们 生 活真 实 反映 的歌 谣所 具 有的精 神 美就 流 露 ,只 有将 诗人 内心真 实 的感 受借 助 于外 在 的事物 表 达 出来 , 集 中表 现 为对 真 、善 、美 的执 着 追求 。无 论 是 劳动歌 中对 自身力 才 能 引起 读者 的共 鸣 ,也 才 能成 为优 秀 的诗 篇 。诗 歌创 作 的第 一 量 的 歌颂 ,还 是礼 俗 歌 、生活 歌 中对 美好 生 活 的祈 盼 ,或者 是情 位 尺 度是 真 实 …。 民歌 作 为诗 歌 的一 种 ,也必 须 具备 这个 特 点 , 歌 中对 美 好婚 恋 的热 烈追 求 ,甚 至是 那些 有 控诉 有 讽刺有 嘲 笑 的 忘记 了昨 天 直抒 胸臆 , “ 口唱 我心 ”, “ 者 歌其 食 , 劳者歌 其 事 ” ,唱 歌 谣 ,依 然 表 现 了 民 众 向往 真 善 美 的精 神 追 求 。 “ 我 饥 真情 ,讲 真话 ,不虚 情矫 饰 ,这 样 民歌 才 能获得 长 久 的生命 力 。 的歌 ,编 不 起 今 天 的 歌 , 记 住往 年 的苦 难 ,创 造 今 天 的 幸福 生 另外 , 民歌还 是 民众 乐观 精神 的一种 体现 。高 尔基 称赞 “ 民谣 是 活 ”,是 彝族 人 民不 忘苦 难 ,创 造美 好 未来 的奋 发之 声 。北 京歌 喜鹊 歌 》 : “ 阳落 ,冻 死 我 ,等 到天 明做 个 窝 。太 阳出来 太 与悲 观主 义绝 缘 的 ”。 民众通 过 歌谣 歌 唱生 活 的美 好 ,或 是对 理 谣 《 想 的追求 ,抑 或 是对 自身苦难 的抒歌 ,都带 有一 种 积极 的 乐观 态 暖 和和 ,得过 且过 ,得过 且过 。”则 借喜 鹊 嘲笑 了那 些 只有 决心 度 。歌唱 美好 生 活是 一种 幸福 、 自足 感 ;歌 唱苦 难 是对 苦难 根源 而 没 有实 际行 动得 过 且过 的懒 汉 ,在 嘲笑 与 讽刺 中 从反 面教 育 了 读者 ) ,传达 的是 一种 内在 的精神 美 。 的控 诉 和 反 抗 , 是 一 种 不 屈 不挠 、积 极 向上 的 心 态 。清 水 出 芙 听 众 ( 民歌 的精 神 美 往 往 不 是 孤 立 表 现 的 , 而 要 借助 于特 定 的意 蓉 ,天然 去雕 饰 ,正 是这 种毫 不 做作 的真 情 流露 和积 极 乐观 的精 境 ,才 能 使得 这种 精 神美 表现 的更加 充分 。意境 美 与精神 美 是不 神 使 民众传 唱 的民 间歌谣 具有 艺术 美 的审美特 征 。 本文 试 图通 过对 民间歌谣艺术 美特征 的探讨来 观照 当代 新 民歌 可 分割 的 。 民歌一 般 都 比较 短 ,在有 限 的篇 幅 内 ,民 间歌 手 们通 过营 造 及 新诗的发 展。 民间歌谣 的艺术美特 征主要表 现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多 彩 的意境 画 面来 丰 富 民歌 的情感 密 度 。 “ 境 是 由意象 群组 合 意 形 象美 意境 所显 示 的不 仅是 一 副具 体 生动 的画 面 ( ‘ ’ 境 诗 以言 志 ,诗 以抒 情 , 民间 歌 谣 也 是 民众 释 放 情 感 的重 要 而 成 的 ”, “ 象 象 方 式 ,但 赤裸 裸、 无所 凭 借 的情感 是 抽象 而苍 白的 。古人 云 “ 立 内之 ‘ ’ ),更 是 一个 能激 活欣 赏 者想 象 的艺术 空 间 ( ‘ ’ 境 象 以尽 意 ” 。情 感 借助 于 形象 化 的意 象传 达 出来 ,使 可感 可触 , 外 之 ‘ ’ ) ” 。 民间歌手 们 从 直接 的 生活 经验 着 眼 ,取材 于 情 感才 能情 动 与人 。无 论 这些 形象 化 的意 象是 美好 的抑或 是 丑陋 原 生态 的社 会 生活 , 引喻 设譬 ,把 民俗 风 情 、地物 风 貌 、生活 情 的,重 要 的是 它把 民众 强 烈 的感情 借 助于 形象 化 的事 物传 达给 听 调 集 于 一 体 , 勾勒 出一 幅 幅 动 人 的生 活 图 画 , 营造 出一 组 组 优 众 ( 者 ), 使听 众 ( 者 )通过 对 这些 熟悉 的 、可 感可 触 的事 美 的意 境 ,使 听者在 听觉享 受 的 同时 ,体 验一 种仿 佛 置身 其境 的 读 读 蓝 那 物 的释 析 能够解 读 歌手 的 内心 世界 ,同时 使 民间歌 谣 具有 了一 种 视觉 美感 。蒙 古牧 歌 : “ 蓝 的天 空飘 着 ( )白云 , 白云下 边 形 象化 的美 感 。形 象有 如 美的 躯体 ,离开 形象 ,美 的生命 也就 无 盖 着 雪 白的羊 群 。羊 群 好 像 斑 斑 的 白银 ,撒 在 草 原 上 多 么 爱 煞 人 。 ”在 聆 听这 首牧 歌 时 ,我们 仿 佛 可 以感受 到 ,蓝 天、 白云 , 所 寄托 了 。 情 歌 是 民 间 歌 谣 中所 占 比重 最 大 、最 艳 丽 的一 朵 奇 葩 ,也 风吹 草低 见 牛羊 的 一派 安谧 祥和 的 草 原气 息 ,这种 近 乎唯 美的 画 是 民 间歌谣 艺术 形 式发 挥最 为 充分 的 部分 。情 歌反 映 了青 年 男女 面给 人 强烈 的视 觉震 撼 。我 们进 而 可 以体悟 这 样一 种 意境 :在这 深 挚 的爱恋 之情 , 同 时也包 括 了对 封建 婚姻 的反感 和 叛逆 。而 这 片广 袤无 垠 的草 原上 ,草肥 马壮 ,没有 战 争 ,没有 灾难 ,草 原上 种种 情感 ,尤其 是相 互之 间的 爱恋 之情 ,语 言 的表 达往 往 显得 单 的牧 民们 悠 闲地 放牧 着他 们 的 牛羊 ,是 那样 的 幸福 安乐 ,在 营造 调 、苍 白 。民 间歌手 往往 借 助 于鲜 明 、生动 、 富有 感 染力 的形 象 优 美 意境 的同 时 ,传 达 出歌 者对幸 福 生活 的无 限想往 。 方 水土 养 一 方 人 。南 北 方 迥 异 的 自然 地 理 环 境 塑造 了 民 化事 物将 这种 深 厚感 情表 达 出来 ,给 人 一种 美 的享 受 。 “ 山看 入 见 藤 缠树 , 出 山看 见 树 缠 藤 ,树 死藤 生缠 到 死 ,树 生 藤 死 死 也 歌不 同 的精神 美 和意 境美 。北方 恶劣 的 自然 气候 条件 ,毫无遮 拦 靠 缠 。 ”民众撷 取 身边 的 自然 景物 ,展 开 丰 富的想 象 ,将 藤绕 树 这 的广 大平 原 ,依 赖土 地 , “ 天 吃饭 ”,使 北方 民众 养 成 了具有 土 种 常 见 的 自然 现 象 与 男 女 深 挚 的 爱恋 之 情 相 联 系 ,全 诗 不着 一 “ ”性 的宽 广 、 厚 重 、 浑 实 的 品性 ;而 江 南 地 区 湖 泊星 罗棋 “ ”字 ,却 将 这 种 生 死 不 渝 、 永不 分离 的爱 情 刻 画 的 形 象 感 布 ,气 候 温润 ,山清 水秀 ,安逸 舒适 的环 境 陶冶 了江 南 民众 尚玄 爱 中原人 素 以大 、 多为美 ,衣 服 ‘ 峨 人 ,无可 超越 。再如 婚庆 中的庆 典歌 ,也是 通过 具 体可 感 的形 象 虚 ,柔靡 婉约 的气 质 。 因而 “ 化事 物 引导 听众 ( 者 )展 开联 想 ,从 而与 歌者 产 生 内心情 感 的 冠 博 带 ,宽袍 大袖 ’,饮 食论 多 讲 实 ,女人 健硕 丰满 。江 南地 区 读 崇 尚纤细 、小 巧 ,衣 服 ‘ 短绻 不 结 ,短袂 攘卷 ’, 吃法精 细 ,女 强烈共 鸣 ,为新 婚夫 妇 的美满 婚姻祝 福 。 除 此 通 过 美 好 的 形 象 产 生 的 艺 术 美 感 ,不 好 的甚 至 丑 陋 人 小 巧。 ” 特 定 区域环 境 和人 文 素养 造 就 了南 北 民歌不 同的艺 的事 物 同样 能 够 成 为 一种 形 象 美 的展 现 。这 正 如 罗 丹 的 《 欧米 术 表现 手 法 。北 方 民歌意 境开 阔 舒展 ,大 气磅 礴 , 因而表 现也 就 水 埃尔 》 ,虽 然 是 一 个皱 缩 干 瘪 的老 妓 女 形 象 , 但 “ 的 如此 精 粗 犷 、豪迈 、直爽 、 大胆 。江 南 歌谣 则洋 溢着 “ ”的韵 味 ,空 丑 美 ”,依 然传 递给 人 们美 的享 受 。 民众苦 难 的生 活通 过 艺术 化 的 灵 舒缓 , 意境 优美 , 其表 现真 善 美 的感情 也 多是 含蓄 、委 婉 、小 ’ 歌 谣传 达 出 的形象 美 与罗 丹 的作 品有 异 曲 同工 之 妙 。这 部分 作 品 巧 的 ,意境 典雅 ,表 意含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