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稳态与环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稳态与环境一、选择题(共15题)1.(2021龙岩市期末)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的某种信息传递过程,细胞甲、乙和物质M、N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T细胞、B细胞、淋巴因子、受体B.胰岛B细胞、肌肉细胞、胰岛素、受体C.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D.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2.(2021泰安市期末)下列对健康小白鼠进行的实验处理,对其机体产生的反应分析不正确的是()A.损伤下丘脑,寒冷环境中小白鼠体温下降,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B.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T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丧失D.破坏其下肢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剌激感受器,小白鼠有感觉3.(2021新余市期末)下表为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B.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増大C.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跑D.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4.如图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是突触间隙,其中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B.如果6是Na+,2处的电位变化是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C.4内的物质可以是某些激素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2→3→55.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寒冷→下丘脑→肾上腺”的调节是神经调节B.“甲状腺→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C.骨骼肌增加产热的实质是骨骼肌细胞代谢增强D.图中肾上腺和甲状腺都属于效应器和靶器官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的组成单位B.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食物C.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D.即使无人为的破坏,有些群落也不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7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B.绵羊数量达到K/2时(即第30年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也最大C.50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8.(2017·哈尔滨师大附中等三校联考)小明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分别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0.9 g/L)均分三组,编号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上)):答案与解析Word版含解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趁热打铁】1.C【解析】体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并且还含有蛋白质,故A错;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另外还有脑脊液等,故B错;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故C正确;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恒定不变的,故D错。
2.D【解析】淋巴液是内环境的一部分,属于细胞外液,A正确;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进入血浆中,B正确;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C正确;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D错误。
3.B【解析】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②细胞而不是③组织液,所以A描述错误;②为肝细胞a处是动脉血,氧气浓度高于b静脉血,所以B能使正确;③组织液可以进入①淋巴,①淋巴不可以进入、③组织液,所以C描述错误;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组织液、④血浆,所以D描述错误。
4.C5.B【解析】皮肤受到摩擦后,表皮层和真皮层会分离而产生空隙,组织液就会渗入到空隙中,形成淡黄色的液体,B正确。
6.A【解析】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单细胞生物大多直接生活在水中,没有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而尿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而不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不是内环境;如果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也会出现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7.D【解析】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②和③属于细胞外液,②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④含有较多的K+,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
8.C9.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分子量为6万多的糖蛋白类激素,可以增加耐力和训练负荷而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兴奋剂。
下图为人体正常情况下EPO的产生和作用示意图。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全册必考考点汇编(完整版)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考点汇编(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细胞外液的内涵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 为基础的液体。
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构成,后者主要由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等组成。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 构成的液体环境。
是体内细胞 生活的直接环境。
3、几种液体的比较血浆 组织液 淋巴存在部位 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其中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绝大多数体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所含化学成分 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细胞外液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盐溶液 。
几者之间形成的关系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 、酸碱度 和温度 三个方面。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收力。
(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3)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 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三、 内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 、呼吸 、循环 、泌尿 等各个系统的参与。
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体温(1)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在一日内的变化一般不超过1℃ 。
(2)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 、性别 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2、稳态:正常机体 通过调节 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状态,叫做稳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卷有解析
《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卷张建尚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甲、乙、丙3种海螃蟹在其他生活环境条件一定时,实验条件下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天然海水的盐浓度约0.5mg/L )。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渗透压调节能力最差的是乙蟹 B.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的是丙蟹 C.当海水盐浓度小于0.5 mg/L 时,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小于丙D.当海水盐浓度大于0.5 mg/L 时,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小于甲 D 乙血液浓度随盐度的变化而变化,渗透压调节能力最差,A 项正确;丙血液浓度不随盐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B项正确;当海水盐浓度小于0.5 mg/L 时,乙血浆浓度随盐度变化而变化,丙基本不变,所以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小于丙,C 项正确;当海水盐浓度大于0.5 mg/L 时,甲血液的浓度随盐度的变化而变化,丙基本不变,所以丙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大于甲,D 项错误。
2.有关体内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B.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 值无明显变化A 参与体温调节的是神经和体液,A 项正确;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B 项错误;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C 项错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D 项错误。
3.图1是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
在1,2,3,4四处刺激神经元,相应的神经元都产生一冲动。
在哪一位置上刺激,将分别使Ⅱ、Ⅲ肌肉纤维和Ⅰ、Ⅱ、Ⅲ肌肉纤维收缩 ( )A.3和1位置B.4和2位C.3,4和1,2位置D.3,4和无位置 C 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1、2两处,兴奋不但能使肌肉I 收缩,也能通过突触使肌肉Ⅱ、Ⅲ收缩;而刺激3、4两处,兴奋只能使肌肉Ⅱ、Ⅲ收缩,却不能通过突触使肌肉I 收缩。
2022广东高考生物通用版必修3素材: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 Word版含答案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体液之间关系:细胞内液淋巴血液并不全是体液,由于血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3、内环境: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和淋巴中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主要的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
6、血浆中渗透压:①什么是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__________的吸引力。
②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____________的数目,____________越多,即 ___________越高,渗透压就越大。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主要是Na+、Cl_)和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③实践应用:人体输液时输入的0.9%的盐水(也叫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___________,这样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_溶液。
细胞在等渗溶液中即不发生渗透吸水,也不发生渗透________,能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7、血浆的酸碱度:血浆的PH为7.35—7.45。
调整方式:血浆中的____________的缓冲作用。
如: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8、内环境的稳态:①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和____________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是一种____________稳定状态。
②稳态的维持:正常机体通过___________作用,在各器官、________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与内环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习题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时作业26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26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解析:患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若摄入蛋白质不足,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会导致组织水肿;若发生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出现组织水肿。
答案:C2.(2017·山东青岛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C.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D.神经元细胞膜内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
答案:B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解析: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下丘脑与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有关,与呼吸无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突触间隙中分解神经递质的酶就属于蛋白质。
答案:A4.下列有关血红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合成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血红蛋白含量直接相关C.血红蛋白发生变性后其运输氧的能力不受影响D.出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解析:铁是血红蛋白合成所必需的,人体缺铁就不能正常合成血红蛋白,A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会直接影响血浆渗透压,直接影响血浆渗透压的是血浆蛋白,B错误;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血红蛋白变性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影响其运输氧的能力,C错误;出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全册综合测试题1(含答案解析)
2019年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全册综合测试题(1)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
1.下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 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
C. 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D.若c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
变为外正内负
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局部电
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
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果想使芦苇植株长高,获得较长纤维,可用某物质处理生长期的
芦苇,这一物质可能是()
A.乙烯利 B.赤霉素 C.青霉素 D.脱落酸
4.为防治荔枝蝽(高龄时活动范围广)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
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
对比研究荔枝—山
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
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均可用样方法
B.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
增加,通过捕食关系消灭昆虫
C.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D.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
恢复力和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模块综合检测稳态与环境
稳态与环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C.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2.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3.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起作用后仍具活性B.水盐平衡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实例,叙述正确的是()A.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明显下降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C.人体处在寒冷环境中,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以下D.给正常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红细胞吸水增加5.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血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核酸发生了改变B.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C.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作用,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6.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若在②、⑤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④点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摆动B.③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③处缺乏递质受体则④处将无法得到从③传来的信息D.刺激②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7.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下)):答案与解析Word版含解析
第4章种群和群落【趁热打铁】1.C【解析】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取决于小型动物类群的种类,而不是取决于其数量.由于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而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18>15,所以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甲>乙,故选C。
2.B【解析】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种群,A错误;青岛海滩的全部生物是所有生物的集合体,属于群落,B正确;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物既不是种群(不是同一个物种)又不是群落(没有包括全部生物),D错误。
3.A【解析】抽样时要做到混合均匀,这样才有代表性;本实验的因变量为酵母菌的数量,所以不加酵母菌没有实验结果;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只能计相邻两条边上的酵母菌数。
4.D【解析】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故A对;动物活动能力强,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种群密度,故B对;种群的很多特征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故C对;性比例的改变会改变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故D错。
5.B6.B【解析】“J”型曲线是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由于存在环境阻力,该种群数量不可能一直是“J”型增长,A错误;由图可知,纵坐标代表的是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在种群中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应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第5年(增长速率最大)该种群数量为200只,所以环境容纳量为400只,B正确;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在降低,但是仍大于0,因此种群的数量是增加的,C错误;种群数量在200只时增长速率最大,治理鼠患时不能让其增长速率保持在最大,D错误。
7.A【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A正确;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B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C错误;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D错误。
8.C9.(1)迁入率和迁出率(2)增大ac(3)K c 营养级较低(获得的能量较多)(4)取样器取样目测估计【解析】(1)直接影响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有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
必修3 稳态与环境复习测试(一)
必修3 稳态与环境复习测试(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氨基酸、CO2和甲状腺激素④呼吸氧化酶、尿素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组织液也称为细胞间隙液,过量的组织液滞留在细胞间隙可引发组织水肿。
水肿的形成与内环境液体交换异常以及全身多个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组织水肿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蛋白如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合成减少时,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可引发组织水肿B.淋巴管发生细胞癌变引起淋巴管占位性堵塞可引发组织水肿C.当毛细血管血压增高,液体从毛细血管滤出到组织间隙增多,并阻碍组织液回流至毛细血管时可引发组织水肿D.局部炎症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到组织液可引发组织水肿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高级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人能够“憋尿”说明脊髓的相应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大脑皮层的V区受损的患者看不见文字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4.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缺碘会导致机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D.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5.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
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 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图2 ③处膜外为负电位,而Na+浓度膜外小于膜内C.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D.图2 ④处Na+的内流速率比⑤处更大6.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2022届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全程训练:必修3 稳态与环境模块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1.(2021·九江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B.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等C.正常人体的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所含有的成分差别不大D.抗体、激素、H2O、乳酸、血清蛋白等物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2.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整作用,③的pH 会维持相对恒定B.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多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3.(2021·大同模拟)下图表示人体细胞的某些通讯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传入神经引起神经中枢兴奋的过程与c物质引起丙细胞兴奋的过程相同B.若b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乙细胞肯定具有分泌功能C.甲细胞释放a物质依靠于细胞膜的流淌性D.人体的细胞通讯离不开内环境的媒介作用4.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5.(2021·福州模拟)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
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据图回答,假如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A.使用有机磷,在a点赐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a点赐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点赐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D.使用蝎毒,在a点赐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6.(2021·周口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送到靶器官、靶细胞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整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7.(2021·襄阳模拟)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整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期末质量检测卷(一)说明:1.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把Ⅰ卷各题答案用签字笔按序填写在答题..卡.上,把Ⅱ卷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主要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恒定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器官、系统的参与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2.下列不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活动是()A.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出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B.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C.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D.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与激素调节无关B.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的稳态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内环境的稳态影响酶的活性,酶的活性反过来又影响内环境稳态的调节D.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网络的调节4.下图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C.③内的神经递质经④释放然后作用于⑥D.经④释放的递质将会引起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同时兴奋5.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激素调控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②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A.①B.②C.③D.①②6.一个健康人在短时间内喝下了大量的浓糖水,在一段时间后被验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试分析在这段时间内,此人不会出现下列哪种现象()A.血糖浓度升高B.糖元合成量减少C.口渴D.胰岛素分泌增加7.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8.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元、丙酮酸9.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10.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抗体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11.如图,在燕麦胚芽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的生长情况将是()A.直立向上生长B.不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12.将4株长势相同,具有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其中哪一处理办法最有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A.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C.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D.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高浓度生长素的琼脂13.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子番茄D.促进香蕉的成熟14.要调查某生态系统中下列种群的种群密度,应选用标志重捕法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蒲公英B.一块农田中的玉米C.一个池塘中的鲫鱼D.一片森林中的黑松15.观察右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16.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群落是指该地域中的()A.所有的花鲢B.所有的浮游生物C.所有的生物D.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1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及其维持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错误;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C.血红蛋白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会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B。
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②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A. ①②④⑤B. ②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离子等含量有关,①错误;②人体血浆中含有调节pH的多对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所以人体吃酸性食品不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②错误;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③错误;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内环境稳态就会被破坏,④正确;⑤严重腹泻、呕吐时,在失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淡盐水,Na+必须补充,⑤错误。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下)):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Word版含解析
重点列表:重点详解:重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点解读】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成分(1)成分及作用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②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③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④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⑤由图示可知四种成分的关系分别是:①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桥梁:生产者、分解者;③主导(基石):生产者。
【考向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例题】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答案】A【考向2】食物链和食物网【例题】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链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③细菌在捕食链中占有第二、三、四、五共四个营养级④该食物网所处的生态系统为森林生态系统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答案】D重点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点解读】1.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理解①输入a.源头:太阳能;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②传递a.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b.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③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④散失a.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b.散失过程:自身呼吸作用。
(2)流动过程①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呼吸作用(代谢过程)。
③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2.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可绘成能量金字塔。
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上)):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Word版含解析
重点列表:重点详解:重点1:内环境的构成及功能【要点解读】1.内环境的组成(1)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中的物质转化(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水肿的成因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考向1】内环境的构成【例题】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和结构②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少C. 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维持血浆pH的稳定D.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可在A液中进行【答案】C【考向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例题】下列有关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和Cl-浓度C.正常人的血浆呈强酸性D.生物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答案】A【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考向3】内环境的成分【例题】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答案】A【名师点睛】“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
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2022高考生物(人教)大一轮复习:必修3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2022·济宁测试)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71582493(C)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解析]刺激肌肉,信号先传到电流表左边,产生电位差,再传到电流表右边,产生电位差,所以电流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项正确;反射的发生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刺激M点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B项正确;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应为化学信号→电信号,C项错误。
2.对于生物激素调整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削减,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对于蝌蚪会停止生长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体,对于幼年人会得呆小症,对于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等C.某农夫种的小麦在扬花期受到大风攻击,影响了传粉,该农夫给小麦田喷洒了肯定浓度的生长素,能避开小麦减产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维持动物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整来缓解这种作用[解析]切除垂体后,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削减,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于少了反馈作用会增加,故A正确。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对于蝌蚪会停止生长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体,对于幼年人会得呆小症,对于成年人耗氧量会削减,故B错误。
影响了传粉不能形成种子,喷洒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但小麦要的是种子,无法避开减产,故C错误。
激素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 稳态与环境模块综合检测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1.(2017·九江模拟)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温度可以随气温变化而变化B.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等C.正常人体的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所含有的成分差别不大D.抗体、激素、H2O、乳酸、血清蛋白等物质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2.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B.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多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3.(2017·大同模拟)下图表示人体细胞的某些通讯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传入神经引起神经中枢兴奋的过程与c物质引起丙细胞兴奋的过程相同B.若b物质能降低血糖浓度,则乙细胞一定具有分泌功能C.甲细胞释放a物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人体的细胞通讯离不开内环境的媒介作用4.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5.(2017·福州模拟)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
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
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是(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6.(2017·周口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送到靶器官、靶细胞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7.(2017·襄阳模拟)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
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上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Ⅱ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B.如上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Ⅱ受刺激后可能产生淋巴因子C.如上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Ⅱ内糖原含量上升,则I 代表胰岛A细胞D.如上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Ⅱ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 使E的生成量增加,则此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8.(2017·衡阳模拟)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9.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芽的幼嫩细胞可利用苏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B.果实发育过程中仅生长素发挥重要作用,而促进果实成熟的主要是乙烯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理状态相同的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10.(2017·三门峡模拟)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和迁出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11.(2017·湖州模拟)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12.下图a、b、c分别代表在-200~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13.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14.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15.(2017·郑州一模)如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16.(2017·珠海模拟)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和Ⅳ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17.根据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图示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过程来减少大气中的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③过程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18.(2017·济南模拟)某自然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A.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B.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食物链和食物网越来越复杂,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D.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19.(2017·岳阳模拟)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动物园内,雌孔雀看到正在开屏的雄孔雀停止进食是行为信息,小朋友看到孔雀漂亮的羽毛欢呼起来是物理信息B.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胰岛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C.鹿总是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来而进入生殖期,它们在秋天交配刚好能使它们的幼仔在春天条件最有利时出生,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实现反馈调节的前提20.(2017·安徽名校联考)如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①之间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B.三种生物的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二、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21.(2017·宁夏重点中学联考)(10分)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兴奋在A处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________将大量内流。
(2)若图中产生激素甲的靶腺为甲状腺,则下丘脑分泌的相应激素是________。
(3)若图中激素甲、乙、丙中有一种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则最可能是________,导致机体释放该激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激素丙有关的反射弧的效应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17·广东七校联考一模)(10分)如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简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刺激了图一中__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__,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当足量饮水1 h后,通过图一中a所示的________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该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协调的结果。
(2)图二是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
图中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细胞内寄生菌,当它初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过程是________(填图中数字)。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