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合集下载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高校学生管理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高校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定个性化的学生管理计划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一般采用“人定规矩”的方式进行管理,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则更加注重个性化的管理。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管理计划。

例如,在选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专业选修课,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个别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二、建立多元化的学生管理机制创新高校学生管理还要求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当着良师益友的角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还可以建立学生社团、学生组织等多层次的管理结构,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提升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高校学生管理还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管理工作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手段。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和线上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学生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四、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创新高校学生管理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社会专家和学者来校内进行讲座和培训,为学生开拓眼界,增加实践经验。

通过与社会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分析和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分析和创新研究

或 者 多 个 社 团。 在 同一 个 社 团里 会 有 不 同 年 级 、年龄 、
牌 、精 品活动 等方 面进 行奖 励 。对社 团 负责人 的 能力 和水
. Biblioteka 专 业 的学 生 ,因 此 社 团 的群 众 基 础 非 常 好 。 最后 ,社 团 平 以及 整个社 团 的管理 质量 进行 考 核与 评估 ,调 动社 团创 活动 多 样 且 参 与 目的 性 强 。在 社 会 大 环 境 的 推 动 下 ,很 新意 识 。 多社 团 的活 动 内容 涉 及 到生 活 的方 方 面 面 。社 团种 类 丰 4 . 建 立社 团淘 汰制 。对 考核 和评 估 不合 格 的社 团予 以
爱好 和志 向来 自由组建 的 团体 , 社 员 虽然 有共 同的认 识 , 其 把握 和定 位正 确 的发展 方 向。科 学定 位社 团 的发 展模 式 高 校 学 生 社 团 就是 在 这 种 意 识 下 由学 生 自己根 据 共 同 的 和 方 向 ,尤 其是 在社 团 中提高 思想 政治 教育 活 动 的内容 ,
挥社 团 的真正 作用 。要 创新 社 团管 理模式 ,需 从社 团制 度 发展 得 比较 充分 ,涵盖 面广 。但 社 员 以低 年级 学 生为 主 ; 建立 、制 度执 行监 督 、管理 理念 、激 励机 制 和淘 汰机 制等 经 费来 源于 会 费 、社会 赞助 、学校 支持 等 几方 面 ; 活 动 内 方面 来完 善 和创新 当前 社 团管理 模 式 ,从 而 积极促 进 高校 容以娱乐性 、学术性 、公益性等为主。没有 规范 的管理 社 团的健康 发展 。
富 ,有 科 技 类 、体 育类 、艺 术 类 、服 务 类 等 ,而 社 团活 淘 汰或 撤并 ,将学 期 内无 任何 活动 、未 召开 会员 大会 和经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案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案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案1. 前言高校社团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发展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到学校校园文化、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社团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

2. 学生社团的管理目标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目标应当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等为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提高组织能力高校学生社团应当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能力。

2.2 加强学习、研究和创新高校学生社团应当通过组织讲座、工作坊、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增长知识、扩宽视野,提高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

2.3 促进社会实践高校学生社团应当通过组织实践活动、社会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2.4 培养社交能力高校学生社团应当通过组织交流、合作、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与社员、其他社团、其他高校学生的交往中,学会尊重、信任、合作、竞争等社交技能。

2.5 增强自我认同高校学生社团应当通过组织活动、宣传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社团的宗旨、理念和价值观,增强对社团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

3.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为了实现以上管理目标,可以采取以下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3.1 慕课培训采用慕课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社团干部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的培训。

包括基础管理知识、社团管理方法、组织管理技能、协调合作能力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管理学习的课程氛围和管理思维的重要性。

3.2 建立指导小组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机构和教师,建立学生社团指导小组,帮助学生社团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引导并提供解决方案。

这对提高学生社团的发展、优化高校社团治理体系非常重要。

3.3 建立管理团队学生社团应当建立一套标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团队,并不定期的对管理制度进行总结、分析和调整。

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广西高校多校区办学条件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动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 意识 ,组织学生融人 社会实践 , 以收到社会 、 可 学校 、 学生 三满 意的效果 。
都具有重要作用 ,对 校园文化建设更有着不 可估量 的 作用 ,这也促使我们要 认真地研究学生社 团的工作规 律, 尝试新 的政治管理体 系 , 在鼓励和扶持学 生社 团的 发展 、 完善学生社 团功 能 、 发挥学生社 团的作 用等方面 作有益 的尝试 和探索 ,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 程 中必须 ;起足够 的重视 。同时 , l 我们也相信这些 大学生 自己的 社 团必将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更加辉煌的 页。


^ 数
t l 至 2 至 uk o s o o 至 5 至 7 至 孽 至 10 o o 。 o o o o 0人 0 以下 2 ^ a 人 蜘 人 蝴 ^ 8 人 1 0 以 上 o 0 3 0 。 。 0人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十
一+
“ +
一+ 一十
-— 一 — +
*十 一+
n+
团活动 , 培养满 足企业需求 的高技能人 才。高等职业教 育具有鲜 明的职业指 向。高等职业 院校以高素质技 能 型人 才培养为 目标 , 校园文化需与行业 、 企业文化相结 合。 学生社 团活动也应该 围绕特色教育活动展开 , 成 形 专业 、 业 、 行 职业 特 色鲜 明的学 院文 化 , 向生产 、 面 建 设、 管理 、 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 能型专 门人才 。 比 如 ,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可 以倡导学生入校就 开 始 自我职业生涯设计 ,在二年级 时开展成功企业家创 业就业讲座 , 在三年级学生 中策划模 拟招聘会 , 帮助 学 生逐步认识社会 , 实现 自我价值。通过专业 活动充分 调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有效运作策略与模式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有效运作策略与模式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有效运作策略与模式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高校学生社团的有效运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和模式。

本文将从选题、组织架构、活动策划、人员培养等方面探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有效运作策略与模式。

一、选题高校学生社团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选择适合的主题与方向。

选题既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在选题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确保学生有兴趣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

二、组织架构一个高效的组织架构是高校学生社团有效运作的保障。

在组织架构设计上,可以采用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的模式。

例如,设立社团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普通成员等不同层级,确保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

同时,可以设立各类委员会,负责不同方面的工作,提高社团管理的专业性和分工效益。

三、活动策划活动策划是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策划活动时,应该根据社团的选题方向和成员的特长,灵活运用各类资源和手段,制定具有吸引力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

同时,要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提高自身技能和知识水平。

活动策划还应该注重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四、人员培养高校学生社团的人员培养是管理工作的核心。

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各类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组织管理、活动策划和人际交往等能力。

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创新精神。

五、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高校学生社团有效运作的关键环节。

社团应该积极利用学校官方平台和各类社交媒体,将社团的优势和特色宣传给更多的学生。

同时,可以组织各类展示和演出活动,提高社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高校学生团体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高校学生团体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高校学生团体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摘要】目前,国内高校在学生团体的管理模式上仍普遍使用着传统的学生团体管理模式,这些旧的管理模式在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各种变化时,出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培养和学生团体组织进步的需求。

长此以往,必将在社会主义大发展的浪潮中惨遭淘汰。

如何更好地做好学生团体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团体的积极作用,建立新型的高校学生团体管理模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管理核心价值学生团体【基金项目】本文系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基于社团建设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12011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49-01一、我国高校学生团体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国内高校对学生团体的管理理念,仍然停留在90年代“硬性垂直化”和传统“胡萝卜加大棒”的思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忽视了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精神需要。

事实证明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21世纪学生工作的实际,越来越难在工作实际中开展下去,同时还致使学生对学生团体及其工作的认同感降低,出现逆反心理,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管理方式陈旧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团体主要归属于校团委(部分高校是学生处)直接管理,团体活动主要是由主管部门采取命令下达式的直接安排。

学生团体虽然也有自身的组织机构,但因为主管部门给予的自由度不大,导致团体内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严重不足。

这种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主管部门及时有效地的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实施,但从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和团体生命力的持久。

3.管理机制不健全学生团体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学生团体对学生的吸引力主要是“加积分”或者是“长经验”,这种机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会 学学 院 文 琴
[ 摘 要] 高校 学生管理工作是 高校教育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新形势 下, 传统的 高校 学生工作 管理模式 已越 来越不适应其发展的需 要 。因此 , 高校必须确立“ 以生为本” 的理念 , 不断进 行管理理念、 管理机 制等 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 同时还 需要 不断加 强学生管理工作 队伍建设 , 运 用现代化 的教 育管理手段 , 使高校 学生管理 工作进一步科学化 、 专业化。 [ 关键词 ] 学生管理 学生干部 高校 专业化 动中, 也体 现在学生 的教育管理 中, 高校学管干部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 目标 , 深入探讨学生教育管理 的文化 内涵 , 提高学管干部的管理水平和 育人质量 。 三、 加强队伍建设 , 实现学生管理的专业化 高 校学管干部 队伍是 开展 学生工作 的骨 干力量 , 干部素质 的高低 来 了新 的机遇 与挑战 。如何进 一步做好学生管理 工作 , 成为高校 内涵 决定 了学生 作 的成效 , 加强 队伍建设 , 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式 发展的必然要求 , 也是学生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与思考 的课题 。 和可靠接班人 , 对 于维护高校和谐稳定 ,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 树立“ 以生为本” 的管理理念 。 强化“ 学生发展” 意识 要 的意义 。所 以, 要通过培养提高 , 建立一支“ 政治强 、 业务精 、 纪律严 、 学生工作说 到底 是做人 的工作 , 必须坚持 以生 为本 , 了解学 生 , 关 作风正” 的学管干部 队伍 。教育部对高校学管干部队伍的选聘标准 , 程 爱学生 , 把满 足学生 的安全需要 , 发展需要 , 促 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作 为 序等都有明确要求 。2 0 1 2 年3 月份召开的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 学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以生为本” 的管理理念 , 是指高校的 量会 议上 , 再次强调 “ 推进辅导员 队伍专业化 、 职业化” 。因此 , 在我国 学 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 , 满足学生的合 理需求 , 并 突出 高等教育步人 了竞争 与挑 战并存 的大发展 时期 , 学生管理: I : 作 也面临 学 生发展 , 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提高管理效能。教育好学 着许 多新的课题 , 而 实现学生管理工作 的专 业化是创新学生管 理工作 生, 前提是对学生的 了解 , 而对学生的 了解正是建立在关爱学生的基础 的重要途径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 学生仅 凭在教学课堂 中所学 的知识 已 上。当代大学生 以九零后为主体 , 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 他们接触 经不 能很好地适应竞争 日趋激烈 的社会 , 各种课外话动 、 社会实践已成 新事物多 , 信息面广 , 思想活跃 , 思维敏捷 , 观念新颖 , 兴趣广泛 , 主体意 为大学生关注 的热点 , 学生管理_ T作也逐 步走向高等学校教育 和管理 识、 独立意识 、 参与意识和担当意识强 , 对 自我价值 、 自我发展有着更多 的前 台。这就对学生管理工作 岗位职业化和专职学生管理— 【作人员的 期待 。同时受社会大环境 和行业要求 的影 响 , 现在的学生精 神上 面对 专业化提 出了要求 。所以 , 一方面要 鼓励 学管干部在任 职期 间创造 L 着许多诱 惑 , 学习上 面临着 较大压力 , 心理上处 于一种动荡不定 、 伸缩 作成绩 , 把优秀学 管干部作为高校各级后备干部 、 党政管理干部培养和 性较大 的过渡时期 , 这期 间教师和学管干部 的关爱帮助和正确指 引尤 选拔 的重要 资源 , 并 鼓励选 留一批优 秀骨干 向专家化 、 职业化方 向发 为重要。这就要求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 , 尊重 、 把握 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健 全培养培训体 系, 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 使学管 学生的个性差异 、 认知特点和接受 习惯 , 不断创新学生_ 丁作 的内容形式 干部攻读学位或进 修相关课程 , 加强 队伍 的职业化 、 专业化 建设 , 根据 和方法手段 , 提高学生工作 的时代感 和针对性 。 学管干部的工作表现, 能力 , 特长 , 有计划地统筹交流 , 促进 队伍 良性健 在学生管理 中 , 首先 , 要 尊重学生 , 因为尊重学生 比热爱 学生更加 康发展。 重要 , 更加来得直接 。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 尊重学生的情 四、 充分 发 挥 学 生 干 部 、 学 生 党 员在 学 生管 理 中的 主 体 作 用 感世界 、 尊重学生 的个性 发展 , 用真诚之 心去凝聚学生 。其 次 , 要加强 作为高校 的学 生管理工作者 , 不可 能时刻与每一位 学生面对面地 与学生 的沟通 , 采取 多种 形式 , 帮助学生解 决实际 困难 。第 三 , 要提倡 交流 , 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中坚力 量, 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鲜 的 多样性 , 鼓 励学生 的个性 化发展 , 培养学 生的探索精神 。同时 , 还要鼓 血液 。学生管理 工作者必须寻找得力 的助手 , 培养骨干 力量。学生十 励、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 把对学生 的管理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 部是高校实施 学生“ 自我管理 、 自我教育 、 自我服务 ” 的核心力量 。作 为 来, 培养健全 的人格 。第 四 , 要从招生 、 培养 、 就业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 管理者 , 必须充分认识 到学生骨干在学 生管理 工作 中的特殊作用 , 充分 周到 的服务 , 努力避免为 了管理而管理 , 要用服务 的意识去实现管理的 利用学 生干部 的主体作 用。学生 干部主要 是通过学 生 民主选 举产生 目的, 使管理工作更加贴近学生。 的, 在学生中具有一定 的亲和力 和凝 聚力, 比较容 易把广大学生 团结在 二、 树立“ 以文化人” 的管理理念。 强化“ 文化育人” 意识 自己的周 围 , 共 同进步 、 共 同提 高。由于现在高校 的扩招 , 学生大多是 文化是 民族的血脉 , 是人 民的精神 家园。高校作 为文化 育人的重 来 自不 同的地方 , 思想素质高低 不一 , 学习成绩参差 不齐 , 仅 仅 只靠学 要 主体 之一 , 承担着 文化传承创新 的历 史使命和社会功能 , 通过“ 以文 管干部 、 任课 老师显然是不够 的 , 所以只有通过学生 干部掌握信息 , 对 化人 ” , 培育学生 的文化 自觉 , 自信 , 自强 , 对推进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 学生 中出现 的问题 , 暴露 出来 的矛 盾及时进行分解 和沟通。发挥这种 系建设 , 推动校 园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 意义重大 。高校作 为文化传播的 带头的作用与老师做好协调管理 ,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果 。 主阵地 , 肩负着传载文化 、 创新文化 的重任 , 所 以, 高校学生工作要 围绕 同时 , 学 生管理 要 以“ 学校 管理 为主 ” 向“ 学生 自主管 理为 主” 转 “ 以文化建设 引领 内涵发展 ” 为主线 , 以丰富多彩 的文化 活动为载体 , 促 变 。在 _ E 作 中既要把学生看作 管理的客体 , 又要 注意发挥他们管理 主 进校园文化建设 。 体 的作用 。学生管理的主体化应 当充分利用思想 教育的引导 , 发挥学 在学 生管理 的实 际 E作 中 , 要切实 把社 会主义核 心价 值体系融入 生 自身优势 , 利用好学生 自我教育管理 , 将 学生 自我管理 、 自我约束 、 自 学生教 育全过程 , 融 入校园文化建设全 过程 , 用文化浸润 学生的心灵 , 我监督 的积极性 充分调动起来 。培养和增强学生 的主体 意识 , 逐步消 培 养学生坚定正 确的政治方 向, 独立 自强的人格 品质 和优雅上进 的精 除他们对 家庭 、 社会和学校 的依赖思想 , 使学生 自 立、 自信 、 自强 ; 增 强 神风貌 , 努力把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 体系转化为认 知世界 , 感悟人生 的智 学生 自己管理 自己、 自己管住 自己 、 自己管好 自己的意识和责任感 , 使 慧, 转化为应对挑 战 , 克 服困难 的勇气 , 转化为奋发有为 , 成就事业 的精 学生对 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 ; 要开辟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新 途径 , 神力量 。 激发他们关 心学校发展 , 参 与学校管理的热情 ; 要进 一步加强党 团、 学 浓郁 的校园文化 氛嗣 , 是学 生成 长成才的重要保 障。大学文化是 生会 、 班级、 社团等组织 的建设和管理 , 引 导他 们在学生 自我管理 中发 在 长期 办学 中积 淀而成的 , 核心是 大学精神 , 外化 为学 风、 教风 、 校风 。 挥凝聚和带动作用。 在 学生教育工作 中 , 宣传和弘扬 高校精神 , 对凝 聚学 生的精气神 , 坚定 大学是 向社 会输送人才 的重要基地 , 学生管 理 作直接影 响社 会 学生 的价值追求 , 提升学 生的 自豪感 和归属感 , 促进校 园文化大发展大 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 , 现代社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高等学校面对新形 势 ,应 当坚持 “ 四信 ” 教育 ,包 括对 马 的平等式教 育模 式 转变 ,以 尊重 、鼓励 、支 持为 主 ,将 关 怀 、 克思 主义的信仰 、对 社会 主义事业 的信 念、对改革 开放 和现代 真诚 、责任融人 学生管 理工作始 终 。因此 ,建 立健 全学生 管理 化建 设的信心 ,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功利化倾向明显、 自我 工作机制 ,转变辅 导员角 色 ,培育 以学生 为本 的综合性 教师 队 意识更强、集体参与度降低 、心理问题突出等一些 问题的出现对于 伍 ,是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定 的阻碍作用。这就更需要对现有的学生 ( 四 )以 “ 三 大 工程 ” 为 核 心 以重庆工商大 学为例 ,该 校高度 重视 学生管 理工 作 ,并 于 管理 工作 体制进行 创新 ,使 之更加具有合理性 、可行性 。 2 0 0 1 年 5月正式成立通识 学院。学 院以 “ 高情远致 ,和谐 自由, ( 二 ) 高校 学生管理 工作创新 的重要性 首先 ,创 新学生管理工 作转 变是学 生管理 长期 以来 沿用 的 博雅信达 ,经邦济世 ” 的办学理 念来说 明和论 证教育 改革 ,创 通识博雅工程” 、“ 导师领航 工程 ” 、“ 学长导航 传统 管理模 式 ,弱化服从性 和权 威性 。重庆工 商大学运用 网络 、 造性地形成 以 “ 媒体 等现代 科技 手段 ,促进 学生 教 育管 理 的规 范化 、法制 化 、
建 E—m a i l 、B B S 、飞信 、博客等 多层次化 的 网络 互动平 台 ,进 步拓展学生管 理工作 的互动 空 间。此外 ,还应加 强教师 教学 培训 ,鼓励 理想信念教 育 队伍 借现代 技术 创新教 育途径 ,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 “ 三观” ,保证 学生思想 在正确 的引导 上 ,及时 有效地解决 网络教育 中学生 出现 的各种思想 问题 。

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创新管理模式

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创新管理模式
进 社 团 的 整 体 发展 。 4 以人 为 成部分 , 纳入学校育人和学校校 园 文化建设 的整体规划 中。高校共 青团组织应在学校党委 的领导 下 , 实 承 担起 对 学 生 社 团 的 指 导 和 日常 管 理 l 。学 校 相 关 部 切 丁作 门应结合 工作职能 , 为学生社 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 、 帮助和 指导 , 形成学校党委领导 , 行政支持 , 团组织具体管理 , 各部 门共 现社团价值 的同时实现 自我价值 , 提高思维能力 、 判断能力 、 决策 同关 心 的 管理 格 局 。 能 力 和行 动 能 力 , 对个 体 的发 展 非 常 有 利 。 丰 富 的社 团活 动 可 以 高校 团委 和有关部 门应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正确把握 学生社 有 效 地 凝 聚 新 时 期 青 年 学 生 , 生 社 团 作 为 大学 生 个 性 发 展 的 重 学 团建设和发展 的方 向。积极探 索和推进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定位 , 要载体 , 于营造 个性发展的文化氛同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十 对 推进社 团健康发展 , 在社 团活 动中融人生 动有效 的思想政治 教 分 重 要 的作 用 。 育, 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5 集体 主 义 原 则 2 动态监督 , 分类管理原则 学 生社 团是 为 了共 同 的兴 趣 爱 好 , 因为 共 同 的 目标 而 自发 组 当前 , 了更 规 范 地 管 理 学 生 社 团 工 作 , 数 高 校 都 成 立 了 织 起 来 的学 生 组 织 。 每 一 位 社 团 会 员 都 必 须 为 自身 社 团 的 整 体 为 多 学生 社 团 自我 管理 机 构 : 大学 生 丰 团联 合 会 或 社 团 管理 委 员会 。 十 利益而共 同努力 、 团结协作 , 充分发挥 自身 的长处和 自己的能力 , 与其 他 学 生 组织 相 比 , 学生 社 团 因其 自身 特 点 , 自主 性 更 强 , 生 为社 团的健康发展共 同出谋划策。作 为一个 自发的学生组织 , 学 在 社 团的骨干全部都是经过 民主 、 公开的程序产生。大学生社团联 学 生 社 团 管 卿 中实 行 民 主管 理 体 制 , 对 学 生 社 团 中的 个 人 主 反 合会是全校各类学生社团的联合体 , 是在学 校党委领导下和学校 义 。 如 果 在 学 生 社 团 的建 设 、 展 和管 理 中 , 发 出现 了个 人 主义 现 团委 指 导 下 开 展 工 作 的群 众 性 组 织 。 很 多 高 校 都 是 实行 校 团 委 象 , 个 社 团 的发 展 必 定 受 到 严 重 的影 响 , 至 社 团会 失 去存 在 整 甚 统 一 管 理 、 导单 位 负 责 活 动 指 导 、 团 联 合 会 监 督 考 核 的高 校 的价 值 和 作 用 。 建立 完善 的社 团考 评 制 度 , 指 社 引入 激 励 制 度 和 淘 汰 学生社 团j级动态管理体制 。 制 度 能 够 有 效地 团结 社 团会 员 , 社 团 的整 体 利 益 共 同努 力 。 由 为 新 时期 社 团 若 实 现 可 持 续 、 序 地 发 展 , 先 要 建 立 一 个 科 于 学 生 社 团 组成 的特 殊 性 , 有社 团工 作 和 决 策 全 部 都是 由社 团 有 首 所 学 合 理 的 、 合 自身 发 展 的组 织 结 构 模 式 , 导 和 管 理 学 生 社 团 会员民主决定 的 , 适 领 包括社 团 自身的制度 、 内部管理和社 团活动 , 都 发展 。由于我国现行高校学生社 团数量繁 多 , 种类丰 富, 很多高 是群策群力 。在学生丰 团 中如果始终坚持 集体 主义精神 , 十 整个社 校 社 团管 理 机 构 根据 社 团 的 特 点 , 行 分 类 管 理 : 力扶 持 理 论 团就会逐渐形成共 同的 目标 、 神和文化 , 进 大 精 所有成员的价值观都 学 习型社 团, 为社 团会员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 、 价值 观提供 有效平 会逐渐趋于一致 。具体体现在对社团发展 的指导思想 、 基本原则 台; 积极 倡导公益服务型社 团, 为社团会员提高实践 服务 能力 提 以及 整个社团的凝聚力 、 战斗力 、 召力 和对广 大社团会员的吸 感 供保障 ; 热情 鼓励 学术科技型社 团, 为社团会员激发创新 意识 提 引力 。学校的整体利益与社团的局部利益是相辅相成 、 密切相关 供载体 ; 正确 引导 兴趣 爱好 型社 团, 为社团会员发挥 自身特长 提 的。因此 , 正确处理 集体和个人 的关 系时 , 既要保证学 生社 团正 供舞台 。以分大类社 团管理 的原则 , 更好地规 范社 团有 序 、 健康 常运转的需要 , 又要坚持个人主义服从集体 主义 , 共建和谐 、 科学

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探讨

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探讨
备指导社 团活动的基 本知识和专业能力 ,对 学生社 团缺 乏正确
力, 审美教育功能 , 审美愉悦功能 ; 激发大学生 的创造能力 , 丰 富 他 们的想象 力 , 赋予他们 敏锐 的直 觉 ; 升华大 学生 品质 , 艺术作 品蕴藏 真善美的真性情 , 能引起 心中强烈 的共 鸣 ; 增进 大学生 的
201 0 , 1 5: 6 9+ 71 .
案 例教 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充 当案例 中的当事人 ,营造适 当
的场景和角色让学生通过个人社会 实践 、旅游 专业 的角度来 对
【 3 ] 王勇强. 论案例教 学法在旅 游管理专业教学 中的应用[ J ] . 教 育 与职业, 2 0 1 3 , 1 2 : 1 6 4 — 1 6 5 .
社团, 是高校繁荣校 园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 分 , 是 学生第二课 堂 的重 要阵地。参加社团是大学生展 现 自我风采 ,培养兴趣爱 好, 锻炼 交往 能力 , 培养积极 世界观 、 人 生观和价值 观 的有 效途
径 。同时 , 社 团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 包括 , 审美认识 能
度、 权利 义务 明细 ; 一般 都是义 务指导学 生社 团开 展活动 , 缺 乏 激励机制及 考评 条例 。指导教师 的产生 途径基本上都是 由学生 社 团 自己聘请 的 , 很少有学校任命 或选聘 。此外 , 有些老 师不具
各种情景进行分析与 问题处理 。 3 、 突出教学 的启发性
[ 1 惆 晓华. 论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 中的应用[ J 】 . 当
代职业教育, 2 0 1 3 , 0 8 : 2 9 — 3 1 . [ 2 ] 顾静 . 案 例教学法 在旅游管理 专业教 学 中的应 用 华章,
由于学生社 团这一组织 的群众性 和 自发性 ,使得社 员流动

以研究型自主管理模式构建高校学生社团

以研究型自主管理模式构建高校学生社团
极团发展现 状问置 分析
3 社 团与社 团 ,社 团与社 会 之 间 的联 系有 待加 强。 .
随着 高校 改革 的深入 ,素质 教 育 的全面 实施 ,高校 学 生社 团作 从校方 来说 , 目 各 个高校 出于某些 方面 的考虑 ,如学 生 的人 前 为 校园文化 的重要载 体 , 第二课 堂的重要 组成 部分在 新 的时代 背 景下 身安 全等 ,并不 鼓励或 者 支持 学生走 出校 门组 织活动 。而学 生社 团 获得 了广泛 的发展空 间,各 级各类 学生社 团如 雨后 春笋般 纷 纷建立 。 自身 也缺乏 联系 社会 实践 ,组织 社 团合作 的意识 ,缺 乏主动 性和 积 特 别是在 高校扩招后 的近几年 , 随高校 在校 生人数 的不断扩 大 , 伴 高 极性 。学生 社 团之 间 ,社 团与社会 之 间的 联系较 少 ,活动空 间严 重 校 学生 社 团单 就数 量和形 式而 言可 以说 是 “ 跳跃 式 ”地 发展 ,但 是 受 限。也因 为社 团之 间互 动活动 和相 互 了解的 不足 ,在校 园内未 能 学生社 团组 织建设和有效管 理上存在 的诸多有待 解决 的问题 也显得 更 形成 良好 的竞争 和发 展氛 围 。 4 物质 条 件 匮乏 , 经 费得 不 到保 证 。 . 加 突 出 ,不 容 忽 视 。
定文化 知识和 心理素质 的青年 学生 , 他们 大都 已具备相 当水平 的道 入 俗套 ,社员 流 失现 象 严重等 现象 。加 上社会 上商 业集 团纷纷 抢滩
德 判断 能力和行 为 自主 能力 , 些年龄 特征 为高校 学生社 团 自主 管理 高校校 园市场 ,致 使部 分高校 学生 社 团活动 商业气 息过 浓 ,对 学生 这 和 发展提 供 了相 应的知 识储 备和 心理 素质 。 参 与的吸引 力大减 。 严重 影响 了学 生社 团在学生 日常学 习生活中 的积

高校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科学发展探析

高校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科学发展探析
立 的 最初 理 念 。 ( 四) 高校 对社 团缺 乏 有 效 的指 导
学 生社 团是 高校 校 园 文 化 的 重 要 载 体 . 是 高校 学 生 ” 自我 组 织” 、 ” 自我 管 理 ” 、 ” 自我 教 育” 、 ” 自我 提 升 ” 的 重要 平 台Ⅲ , 承 载 着 培 养 学 生 综合 能 力、 传播 课 外知 识 的重 要 作 用, 是 高校 第 二 课 堂 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近 年 来 , 高校 社 团建 设取 得 巨大的 进 步 , 但 很 多 高校 的社 团 存 在 着 定 位 不 明 确 、 职 责不清晰 、 制 度 混 乱 化、 活 动 形 式 化 等 问题 , 缺乏健康 、 稳 定、 和 谐 的发 展 环 境 。 因 此. 加 强 社 团 内部 建 设 , 优 化 社 团 外 部 环 境 并 促 进 其科 学 发 展 成 为 目前 社 团建设 必须 解 决 的 问题 。 存 在 问题 ( 一) 社 团制度 建设 缺 失 、 管 理体 制 不 够 完 善 制 度 建设 混 乱 和 管 理 体 制 缺 陷 是 目前 高校 社 团 最 为 典 型 的” 通病” , 首先 , 从 活 动场 地 的建 设 , 到 社 团成 员 的招 募 , 再 到 社 团 经 费 的 支持 等 等 , 都缺 乏完善的制度规 范, 使 得 社 团 的 正 常 运 作 难 以保 证 . 同 时也 导 致 了一 些会 员 不遵 守或 者 不 能 完全 遵 守社 团的 规 章 制 度 , 社 团的 运 作 与 发展 具有 严 重 的盲 目性 。其 次, 由 于 管理 体 制 不 完善 , 导致 社 团 内部 的 凝 聚 力 下 降 , 新 老 交 替 不 能 顺 利 完 成 。 具体 表 现 在 , 高校 社 团 负 责人 产 生 办法 不 明 确, 没 有 真 实可 靠 的评 价 标 准 。 社 团 干 部 的 产 生缺 乏 一 定 的 公 平 性 。 由于 缺 乏 完 善 的监 督 机 制 , 社 团 干部 往 往 会 随 意彰 显 自 我。 推 行 个人 价 值 理 念 , 而会 员 的 建议 和 意 见 很 难 被 重 视 , 最后 导 致会 员 对 干 部 的 不 认 可 , 人 员逐 渐 流 失 , 社 团 的 延 续 难 以为

高校社团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与优化

高校社团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与优化

高校社团组织管理模式的构建与优化现在的高校社团组织的数量和种类已经非常多,各种社团如文艺、体育、科技等等林林总总。

这些社团的存在不仅让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社团组织的管理也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如何构建和优化高校社团组织的管理模式,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在高校社团组织的管理中,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至关重要。

高校社团管理中心、社团指导教师、社团联合会等组织都起着关键作用。

高校社团管理中心是管理社团的主要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和扶持学校各类社团的活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维护学生社团的正常运行。

同时,社团指导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能够帮助学生运用自身优势,带领社团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做出更出色的成绩。

而社团联合会则为学校各社团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便利条件,协调各部门、各学生会、各社团之间的合作。

二、加强社团组织的培训培训是提高社团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高校社团组织培训包括社团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训、社团活动组织能力的培训、社团理念和理论的培训等。

培训应该针对不同社团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

针对各类社团组织管理及活动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培训,如加强人员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建立社团活动组织和管理规程,增强社团组织的制度观念和规章制度意识。

三、营造和谐的社团氛围真正建设和谐社团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建设和谐的社团应该从学生思想素质上入手,推进文化建设、卫生、安全、法制和纪律建设。

只有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才能让学生在社团组织中感受到归属感,尤其是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来自社团的温暖和帮助。

我们要创造一个宽容、包容、理解、相互尊重、互相合作、团结向心的社团氛围。

四、建立和完善制度高校社团组织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组织,为保证组织的规范化和规章制度化,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社团组织的制度。

比如,社团安全制度、社团财务管理制度等。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以义乌工商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为例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以义乌工商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为例

在 专 业 学 习 , 淘宅 店 及 个 人 社 会实 践 上 , 开 从 地 域 、 力 等 方 面 无 法 继 续 参 与 社 团活 精
动, 导致 学 生社 团仅 能够 覆 盖 到 一 年 级 学 生 上 , 是 我 院 的 一个 显 著 特 点 . 这 3兴 趣 爱 好 型 社 团 发 展 较 好 , 是 优 . 也
二 、 乌工 商学 院学 生 社 团 管理 模 式 义
的 问题 与 不 足
应 有 的作 用 。 因此 , 入 研 究 大 学 生 社 团 深
的特 点和 现 状 , 针 对 其 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 并
生社 团 2 个 , 与人数越来越多 , 5 参 活动 内
容 日趋 丰 富 ;学 生 社 团 个 性 化 更 加 突社 团管 理 为 例 口 商 英
( 乌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江 义 浙 义乌 3 20 ) 2 0 0
高 年 级 学 生 。 年 级 的学 生 刚 踏进 大学 校 一
门兴 趣 很 高 , 高 年 级 学 生 时 间基 本 上 都 而
ll
摘 要: 通过对义乌工商学院社团情况的调查研究'从社团 通雌 和特性等方面;

型 社 团存 在 的 时 间 较 长 , 动 较 固定 并 已 活 经 逐 步 成 为各 自的 品牌 活 动 。 如 舞 上舞 例 街 舞 俱 乐 部 , 际 标 准 舞 社 团 、 蕾 动 漫 国 芯 社 等 。这 类 社 团 由于 其 发 展 稳 定 、 兴趣 浓 厚符合大学生的心理 , 已经 逐 步 受 到广 大 师 生 的 欢 迎, 成 为 我 院社 团 中的 典 范 。 并
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方向和社 团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

项目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

项目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
障、 指导与评价
目 前高校社 团干部大多热情高但经验少 , 缺
乏应有 的管理素 质和 能力 。社 团主要干 部职责 和 分工不 明 确 , 作 时 相 互 推 诿 , 社 长 依 赖 性 很 工 对
有 的学校没 有把学 生社 团工作 提高 到应 有 的
地位加 以重 视 , 关政 策 的支 持 和条 件 保 障 不到 有 位 , 团没有相对 固定的活动场所 , 社 资金严重短缺 。 社 团管理机构对社 团发展缺乏理性指 导 , 般社 团 一
程构成 。
作者简介: 袁洪群 (9 8 16 一
)女 , , 讲师。
第 5期
袁洪 群 : 目管理 : 项 大学生社 团管理 的创新 模式 ( ) 团干 部素质 和能 力参 差不 齐 四 社
13 0
二、 大学 生社 团发 展 令人 困扰 的 问题
( ) 团 管 理 体 制 不 顺 畅 。 乏 必 要 的 保 一 社 缺

所 以应用 范 围不断扩 展 , 内涵更 为广泛 , 已逐 步 现
发展应 用到社 会各行 各业 。
高校学 生社 团是 由大学生依 据爱 好和 兴趣 自
愿 组成 , 并遵 照章 程 自主开 展活 动的群 众性 组织 , 是大学 生 自我教 育 、 自我 管理 、 自我 完 善 、 自我 发 展 的重 要载 体 。学 生通 过 参 加社 团活 动 , 以拓 可
国于 2 纪 8 0世 0年 代 正式 引 入 项 目管理 , 由于 它
通过科 学运筹 管 理 使 人们 更 迅 速达 到 既定 目标 ,
数量 的要 求去 完 成 的一 次性 任 务 。 “ 目管 理 ” 项 就是 运用 科学 的理论 和方 法 , 项 目进行计 划 、 对 组

以社团化模式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以社团化模式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2018.No4020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起了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高职院校继续进行学习,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遇到了困难,学生越多,学校的管理工作就越难有效地开展,学校急需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如何正确地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研究了以社团化模式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方法,希望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团化模式;学生管理;高职院校在高职院校中,顺利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入学门槛较低,入学的学生学习水平相差较大,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加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学校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管理。

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一)学生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学生严重缺乏自律意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一个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能够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在何时都能够顺利开展,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督促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养成。

但许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不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学生管理过于严格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应用到学生管理中也是一样,将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都不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严格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能以顺利地开展,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创新模式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创新模式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创新模式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创新模式【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学生社团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而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及高校共青团建设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团管理制度以及提出更有效合理的社团指导体系是刻不容缓的。

本文探讨了在学生社团工作中引进“导师学长制”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学生社团导师学长制创新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文化底蕴的主要体现,其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开拓学生视野、发挥专业兴趣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作为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第二课堂,以其更大的活动范围,更广阔的活动主题,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得到高校学生的广泛参与。

也正因为如此,了解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针对目前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探究一种新的社团管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当前高校社团指导体系存在的问题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革新,学生社团数量也在不断壮大,社团种类也日益地丰富。

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也为社团指导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以威海职业学院为例,截止到20XX年10月,所有社团均有一到两个指导教师挂名指导。

我们知道社团指导教师在社团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现阶段社团指导教师的管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或者考核机制,有的学校针对社团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不足,没有相应的报酬,大多情况是指导教师的兴趣热情驱使:又或者有的学校针对指导教师在社团的指导工作对其评聘上有一定的保障制度,但缺少相应的考核机制,导致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蜂拥注册社团,但后期却没有相应的指导与管理,从而整体降低了学生社团的质量,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二)、指导教师精力不足,高校指导教师大多是专业教师,科研任务重,进行社团指导的时间有限,大多是闲暇时间安排活动,不能把学生社团指导形成常态。

久而久之,出现社团没有指导教师的景象,十分不利于社团的发展。

(三)、指导教师与社团成员缺少互动,教师的身份感让社团成员对导师有一定的疏远感,针对社团活动的开展和管理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影响社团活动的开展。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概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兴趣和提升能力的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传统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因此,探索和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模式,对于提升社团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与作用学生社团在高职院校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首先,它们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

其次,社团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此外,社团还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素养。

1.2 学生社团组织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例如,社团管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社团活动往往依赖于个别社团负责人的能力和热情。

此外,社团资源配置不均,部分社团因缺乏资金和场地支持而难以开展活动。

还有,社团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导致社团发展受限。

二、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2.1 适应教育的需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重要平台,其管理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2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特长,传统的社团管理模式往往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社团选择,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2.3 提升社团组织效率和活力传统的社团管理模式往往存在效率低下、活动单一等问题。

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提高社团的组织效率,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增强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的途径3.1 构建多元化的社团管理体系创新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模式,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管理体系。

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及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及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及管理模式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及其管理模式。

首先介绍了高校学生组织的概念和种类,包括学生会、社团、志愿者团队等。

接着分析了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主要包括服务、引导、培养、表达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高校学生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发掘潜力,提升综合素质。

其次,本文探讨了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模式,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活动规划等。

其中,组织架构应该具备科学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人员配置应该注重专业性和素质,活动规划应该注重贴近学生、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组织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包括领导力不足、资源匮乏、活动创新等。

建议高校学生组织应该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活动质量和影响力,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 何晓蕾 1 蒋梦诗 2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委组织部;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摘 要】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高校学生社团已成为大学生锻 炼自身综合能力的最重要平台之一。为了保障这一平台的健康发展,学 生社团的管理也因此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梳 理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对国内社团的管理模式方面 提出建议,总结出“社团自我管理为主,上层监督指导为辅”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
社团,又称“自组织”,是指某些拥有共同爱好或特征的人组成的非政 府组织。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高校学生社团指中国高校学 生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 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 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为了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应积 极发挥作为党和学校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具 体利益;倡导和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开展健康有益、丰富 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因此,学校须加强社团的管理建设以促进 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各社团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促进社团群体 的发展。与此同时,评估各社团的意义,在必要时甚至可解散部分社团。
二、学生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问题 一是定位不精准,功能不明确。一般学校对于社团的成立申请
要求较低,很多社团的成立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只是几个兴 趣类似的学生“脑子一热”的产物。这样的社团在众多社团中很难有一个 准确的定位,最终都渐渐被冷落遗忘,变的名存实亡。二是缺乏领袖人才, 活动单一。社团成员的流动率往往较高,多以学长学姐“帮带”的形式循 环发展。没有专门的培训和指导,社团领导的发展与管理理念多由上一 任灌输,社团每年都重复着往年的活动,并美其名曰“传统”,使得社团的 发展最终陷入僵局。三是经费不足,关注支持度低。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 多为学校的行政或教学部门,繁琐的职能工作使得能用于指导学生社团 的时间少之又少。且社团数量巨大、学校社团工作的专项经费有限;社团 影响力小、不能吸引社会商业赞助;会员会费低、远远不足以支撑社团的 正常运行,经费不足一直是阻碍社团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自我管理,学生自主性强。学生自我管理在国外大学已较成熟, 如:悉尼大学由学生会负责学生社团成立的审批以及活动申报的评估,包 括悉尼大学校名、校徽使用的权利赋予。国内大部分高校也都成立了大 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管理协调学校所有社团的事宜。学生的自我管理 不仅为学校管理部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还真正保障了学生“当家作 主”的权利。第二,经费充足,社会影响力高。对于社团的发展而言,经费 是实施社团计划、实现构想的最重要基础,学生社团必然会想办法获得更 多的资金,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其学生社团的经费除了通过我国高校传 统的融资渠道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自营项目收入(如开办舞会收取 门票等)、校友会以及社会团体的赞助等。第三,竞争合理,奖惩机制完善。 目前仍然存在许多占用资源的无意义活动,为了确保社团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就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制度规定对各社团的活动 数量及效果,活动计划、简报及总结,社团阶段性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规 范考核,并予以一定的奖惩,结果极差的社团予以解散。这一制度很好地 促进了社团的发展。第四,文化多元,社团各具特色。吸引人的往往是些 特色社团,或学术、或文艺、或摩登,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乐在其中。利用 社团的特点、发展特色社团文化将成为社团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
我国的高校学生社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内最早的大学生社团是 京师大学堂的抗俄铁血会,当时的学生通过集会、办报等方式抗击日、俄 在我国东北发动的战争。五四运动以后,学生社团数量日渐增多,但随着 局势的改变而不断波动。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才有了 稳定的发展。
(一)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类型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众多,教育专家与学者按照各自的研 究需要对社团进行了分类:从社团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分为政治类、商 业类、军事类、科技类与艺术类等;从社团的性质来看,可分为服务型、信 仰型、学术型、地域型、兴趣爱好型和提高素质型等。而就管理模式而言, 我国的社团主要分为行政部门(如党委宣传部、校院团委等)主导管理型、 教育和职能部门 (如学生工作处等) 主导管理型和社团自我服务与管理 型,部分学者又将之称为“官办”社团和草根社团。面对种类繁多的社团, 有关部门的“因类施管”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 一是社团的成立审批。社团的成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除了符合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等中央文件 的要求外,还需要遵守学校有关社团成立审批的相关规定。社团管理部 门须参照相关条例对提交的社团成立申请进行核实与审批,对于符合规 定的申请予以批准成立,同时上报学校备案并宣布社团的合法成立。二 是社团的教育引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应帮助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引 导社团活动的开展以加强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教师往往是社团 与学校以及外界联系的桥梁,特别是对于新成立或发展不稳定的社团,指 导教师的建议与引导对于社团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三是物质条件的支 持。除了教师的教育引导,学生社团的发展还离不开经费、场地等物质条 件的支持。社团的活动经费主要源于学校的专项预算、社会赞助以及会 员会费的收取,三条路径均需要有关管理部门的关注、支持与监督。除借 用活动场地外,国内大部分院校均建立了大学生活动中心供学生社团进 行常规的学习、会议与活动策划。四是管理与发展监督。在支持社团发展 的同时,各高校都会运用各自的标准对社团这一大学生教育的“第二课 堂”进行考量。许多高校都制定了社团的考核条例与奖惩办法,旨在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