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关于经济的优秀论文范文整理(共4篇)
关于经济的优秀论文范文整理(共4篇)
很抱歉,我不能为你提供完整的4篇超过2000字的优秀经济
论文范文。
然而,我可以给你提供几个经济领域的论文主题,并提供每个主题的简短范文,以帮助你启发思路。
1.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主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增长中的应用
范文: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论文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并探讨其如何与经济增长相结合,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挑战。
2. 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
论文主题:金融创新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范文:金融创新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金融创新的定义、类型和影响进行探讨,分析金融创新对资本市场发展的积极和负面影响,并提出提高金融创新的监管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3. 全球贸易与经济不平等
论文主题:全球贸易对经济不平等的影响
范文:全球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贸易自由化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平等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全球贸易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探讨全球贸易对经济不平等的影响,并提出减少经济不平等的政策建议。
4. 创新与科技发展的影响
论文主题:创新与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范文: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本文通过对创新理论和科技发展的分析,探讨创新与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讨论如何促进创新和科技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
以上是对4个经济领域常见论文主题的简要范文介绍,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过程中找到适合的论文主题和相关论文范例。
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论文范例或更多的经济论文主题,请告诉我。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一、引言中国经济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1. 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以高速增长著称。
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GDP)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超过6%。
这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 产业结构: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业主导向以创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结构转变。
创造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出口贸易,而服务业的增长则提升了国内消费需求。
3. 城乡差距: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仍然存在。
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内陆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投资和支持,以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
4. 收入分配: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富裕阶层的收入增长迅速,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较慢。
应采取措施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 环境污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代价是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减排措施,推动绿色发展。
2. 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应加强养老金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创新能力:中国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技术进口和摹仿创新,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创新人材,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
4. 金融风险:中国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债务问题和影子银行的隐患。
应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对经济稳定的影响。
四、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1. 内需驱动:中国经济将逐渐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驱动。
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服务业升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服务业将迎来升级和创新的机遇。
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持续高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运行也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因素。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篇1略论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的资本过度深化一、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相关原因探究目前,国内外通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分配差距。
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
我国的基尼系数表明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限度。
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行业间收入差距大,垄断性、资本密集型等行业收入偏高;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虽然近些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但二者差距仍较大;第三,区域间收入差距大,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第四,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高、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从政府因素、市场因素、人力资本和灰色收入等多方面角度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探究,政府也从税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角度的政策措施努力改观现状。
然而,这些都未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在生产方式之中引起的。
二、中国经济高增长时期的资本深化与政府投资偏好马克思经济学分析,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即资本深化),会造成收入差别的扩大。
而反观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条资本不断深化的发展之路。
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化进程和对外开放。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长期以重工业为主导,并高度依赖大规模的资源投资。
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得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政府连年扩大财政支出,兴建很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且,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其资本劳动比都在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本文选取了几篇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成就、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作者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政府推动的改革开放政策、专注于制造业的发展、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规模等。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环境和全球经济的问题,如资源和环境压力、社会差距扩大等。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以应对这些挑战。
二、《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创新和创业》这篇论文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认为,创新和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动力。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创新和创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企业家和创业者。
然而,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环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不足等。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强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并改善相关的制度和环境,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这篇论文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当前重点推动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和推动农村社会治理。
通过农村产业升级、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措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乡差距、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村金融服务等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这篇论文探讨了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影响及相关的对策。
作者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进出口国,对全球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力。
经济论文:优秀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经济论文:优秀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十篇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一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自然垄断”的概念从1848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从早期只能认识到行业的“自然”基础特性,逐渐发展到认识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也就是对规模经济这一概念的认识。
当代自然垄断的研究否定了规模经济是其充分条件的论断,对自然垄断概念的界定越来越严谨,也更加具有普遍适用性。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系列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却没有带来理想的高效率,包括电力、运输、电信等公共事业出现垄断的现象,同时伴随着结构臃肿,效率低下,这些现实引发了对自然垄断概念的又一轮讨论。
电信产业是自然垄断研究中争论较多的产业之一,由于电信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最早的语音通话到现在的全业务运营,自然垄断的边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电信产业是否为自然垄断的研究也从未中断。
西方发达国家的电信产业也经历了从发展壮大到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阶段,怎样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其自然垄断的经济特性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
国外学者通过多种方法来验证电信产业的规模经济特性和范围经济特性,但是各种验证方法却因为数据和方法选择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
尤其对中国的电信产业来说,由于中国的国家环境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对电信产业的放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数据的选择方面具有更多的困难,所以中国电信产业自然垄断的实证研究较少。
而由自然垄断所引申出来的政策建议,国内外众多学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分歧。
产业所呈现出来的自然垄断特性与政府规制之间的相关性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自然垄断产业由于垄断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影响到了自然垄断学说的发展,政府如何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规制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中国经济问题论文范文3篇
中国经济问题论⽂范⽂3篇分析中国经济问题思考论⽂摘要:⽂章客观地评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全⾯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基本⾯、隐患点和发展前景,⼤胆地提出了以⾃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等拯救经济的⼏点建议,旨在为中国经济的全⾯复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辩证;⾃省;协作据国际清算银⾏第79届年会年度报告称,“⽬前国际⾦融危机尚未结束,全球许多⾦融机构财务状况仍未好转,⾛出危机的路依然很窄。
”受国际⾦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遭遇了多年未遇的困难和考验。
⾯对这场危机,也有⼈悲观失望、怨天尤⼈;也有⼈急躁冒进、病急乱投医。
必须尽快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正确评估,以⾃省为根本途径,以协作为必要条件,依据⾃⾝实际辨证施治,迎来中国经济的再增长!⼀、辩证看待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辩证思维⽅式、概率思维⽅式、系统思维⽅式是现代三⼤思维⽅式,辩证的⽅法、分析的⽅法、现象学⽅法和释义学⽅法是现代四⼤思想⽅法。
恩格斯把辩证的⽅法规定为“普遍联系的科学”,列宁称之为“最完整深刻⽽⽆⽚⾯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辩证的⽅法是我们正确评估当前经济形势的哲学依据。
从横向看,中国经济的基本⾯是好的,但⽭盾和隐患依然存在。
依据当代经济理论和国际惯例,评估⼀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4项基本指标:第⼀,经济增长率。
2008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中国9%、俄罗斯6.8%、美国1.4%、欧元区1.2%、⽇本0.5%,可见中国是最⾼的。
但中国的国情决定经济增长率不能低于8%,⽽今年上半年只有7.1%,下半年“保⼋”⽐较艰巨。
第⼆,失业控制率。
据统计,2004年中国16-65岁劳动年龄⼈⼝为9.09亿,⽐美、⽇、英、德、法、意、加7国总和还多3个亿,随着农民⼯⼈数的增加,这种压⼒更⼤。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使得中国失业率不是最⾼,却依然是绝对数和压⼒最⼤的国家。
第三,物价上涨率。
中国最近⼏年的物价上涨整体上属于正常的结构性上涨,但这种结构性上涨也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活,特别是最近的粮⾷、猪⾁价格上涨。
经济论文:优秀经济统计毕业论文范文10篇
经济论文:优秀经济统计毕业论文范文10篇本文是一篇经济统计论文,经济统计工作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国民经济数量资料的工作过程;经济统计资料是经过搜集、整理和计算分析以后所得的反映国民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各种统计数据。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统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经济统计毕业论文范文篇一1.前言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社会依赖人而存在,因此社会要发展就必须要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就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
于是,消费结构问题应运而生,它也是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因素之一。
消费结构能反映消费的内容、质量和水平,其合理化程度反映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变化的好坏。
改革幵放以后,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购买自己中意的商品,粮票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当前的全球经济增长下滑、通货膨胀不断加剧。
受到国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以后也开始放慢速度,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国家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经济要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求投资、出口和消费有协调的比例关系。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净出口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最终消费率却始终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并逐年下降。
换句话说,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发达国家的消费贡献率平均为80%,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的表示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关键是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文化、健身、培训、旅游、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虽然我国居民己经在逐渐从生存型消费向享乐型、发展型消费过度,但是,区域协调发展程度、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都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变化,从而必然导致了消费需求的縮减,这也是消费贡献率一直难以提高的部分原因,阻碍了经济增长。
经济论文分析(5篇)
经济论文分析(5篇)经济论文分析(5篇)经济论文分析范文第1篇(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的过程,并从中发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力量,通过对实际调查并取得大量客观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于相互作用事物的讨论中,主要是分析、解决讨论对象中有没有或者是不是的问题。
在讨论农业经济问题方面,首先是在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基础上,取得最新资料,运用抽象思维法对取得材料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抓住主要冲突,运用已把握的理论学问对其进行分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详细对策和方法,或者从中找出新的规律并形成新的理论,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
定量分析是说明事物是如何变化的以及现象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结果是怎么的一种关系方法,是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经济现象的有关数据和其变化程度实行量化,其特征都表现为肯定的量的存在或以不同的量的变化引起变化的过程。
(二)综合系统分析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是运用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科学学问为基础,立足于整体、着眼于综合,主要从各部分结构如何经过相互组合的方式形成整体和详细演化过程,综合考察分析其内部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整个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一是依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原理,把整体作为目标,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实现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
二是以系统的观点,依据多层次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利用综合方法,理解分析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事物存在和进展的规律。
(三)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宏观分析是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的分析,其讨论的动身点和领域是针对宏观整体性而言的,可以理解为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基础上,讨论农业经济问题的过程。
微观分析,是指小的方面或局部方面的分析,其讨论的动身点和领域是在国民经济中局部小范围或个别农户为对象的基础上,讨论农业经济问题。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对一种事物横断面的一种状态分析,其特点是不考虑时间因素所引起的变动,不考虑均衡变动过程,只考虑在肯定时期内,各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发展论文
关于经济发展论文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论文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经济发展论文篇1试谈国际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影响1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1.1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表现为:(1)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管理经验。
(2)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利益。
(4)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1.2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在外贸领域引资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
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引资面临许多有利条件: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第二,由于我国经济目前增势良好,有望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
第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
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我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欧洲国家首当其冲,席卷希腊、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的财政危机也印证了这种后续效应。尽管德国作为欧元区主力,依靠厚实的工业底蕴,依然维系着欧盟的统筹发展,但中短期内也无法改变低通胀给整个欧盟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中国经济在2022年制定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投资方向及落位的偏差,但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中国经济在当时的不利形势下陷入泥潭,此点从2022―2022年我国的GDP增速中可见一斑,分别为11.4%、9%和8.7%(见图1),依然维持了较快的增速,但至2022年止整体处于日渐下降趋势。
基于国情的不同,分析我国经济新常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较长时期内具有共性的经济常规状态
常态意味着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将会持续存在。改革开放及中国入世为我国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世界市场给予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现阶段,其作用都随着边际递减效应达到一个低临界值,阶段性的改革红利、自然性的人口红利、突飞性的市场红利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都已经大大降低,这也决定了过去三十几年,依靠要素不断的投入、经济规模效应、低成本扩张等一定程度上的野蛮式增长在现阶段已经不可持续。在世界经济普遍面临发展动力不足、消费浪潮缺失、重大技术革命未现的情形下,环境污染、资源受限的问题便更加凸显,从而对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造成重大制约。
此外,我国幅员辽阔,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突出。东部发展居于领头羊地位,部分省市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而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大开发及东北老工业区振兴依然是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有所放缓,这些都使得提高居民人均收入会成为新常态经济面临的巨大考验。
经济论文精选范文50篇
经济论文精选范文50篇本文是经济论文题目,笔者为大家收集了经济专业最新论文题目50例,希望为大家的经济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经济论文精选范文50篇:1、收入差距对家庭中小学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社会地位寻求视角的实证研究2、用户规模、用户类别与互联网平台竞争3、我国零售业创新的经济效应研究4、集体经济组织缓解相对贫困的机理研究5、媒体报道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6、家庭赡养国家干预的法律实现7、随机占优检验及其应用研究8、利用遥感卫星数据云平台研究人类活动对沿海环境的影响9、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10、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11、中矿资源国际化战略演进及产业生态优化研究12、全球矿业周期嵌套模型与我国矿业发展对策研究13、韩国大气污染减排政策研究——以首都圈为中心14、我国工业VOCs集中处理生命周期评价及技术经济研究15、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资本补偿问题研究——以甘肃省石羊河流域为例16、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17、我国政府卫生资金投入空间分布及公平性研究18、国企高管薪酬法律问题研究于淼吉林大学19、农民工就业质量研究——基于与城镇职工的比较20、中国房地产产业组织优化研究21、“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以产业合作为中心22、中国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23、产业扶贫的减贫实现:理论、现实与经验证据24、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25、韩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26、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27、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28、西方政府债务理论的演进研究——兼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29、新旧动能转化背景下济南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30、货币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动态计量分析31、多元竞争环境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华书店的融合发展策略研究32、两化融合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以德州为例33、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的完善34、知识传播视角下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35、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36、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禀赋、社区资源与老年人多维健康——以宁夏固原为例37、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不良影响研究38、天津住房价格变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39、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极化现象——测度、成因与影响40、人力资本对西北农村反贫困的影响研究41、撤县设区的经济增长效应评估与影响机制研究42、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43、在岸人民币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市场联动效应研究44、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45、分税制下税权分配的法经济学分析46、中国行业内要素错配:测算、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差异视角47、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48、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49、农业水贫困对农户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50、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9篇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9篇。
大张旗鼓地宣传双阳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成果,让人们从希望中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篇一我们除了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及时宣传报道双阳经济建设成果和招商引资情况外,还在电视台开辟专栏进行系列宣传,对重点名牌企业进行跟踪报道。
我们曾多次录制播放了阳阳矿泉水、一心药业等企业生产情况,以引导外资投入。
对水泥厂、啤酒厂等企业进行全面宣传报道,鼓励企业为双阳经济发展做贡献。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策略篇二(一)对煤炭行业进行有效地调整规划要保证我国煤炭经济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我国煤炭行业进行有效调整规划,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在对煤炭行业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要立足于当前实际市场需求,结合科学发展观念进行调整,优化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结构,使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行转变,对于那些不符合安全标准小煤矿要进行严格取缔,确保我国煤炭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二)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煤炭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增强环保意识来促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煤炭企业要加强全体员工环保意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来调整和改善煤矿作业形式,使其朝环保作业方式发展。
另一方面,在实施环保措施过程中要严格取缔粗放型经营煤炭企业,通过加大煤炭产品科技含量来增添煤炭产品附加值。
此外,还要加强对煤矿工人作业过程监督,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煤矿开采工作。
(三)深化煤炭企业内部要提高我国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对深化我国煤炭企业内部,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来保证煤炭企业顺利发展。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上,要完善法人结构、建立有效管理决策机制,通过打破地域限制,改变分散格局不利影响来发挥大型煤矿企业特殊优势,从总体上增强煤炭产业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也要注意拓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
以新闻为主导,以专题、专栏为辅助,全面宣传双阳经济建设发展成果。
篇三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要盯住双阳经济建设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捕捉经济信息,把双阳经济建设最新消息告诉听众和观众,让市民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经济建设情况,电台、电视台都要继续办好经济建设方面专题和专栏,要系统地宣传区委、区政府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经济发展论文15篇
经济发展论文15篇经济发展论文摘要: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多年来连续保持良好发展局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农业农村经济受到的冲击不断加深,因而今年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难度很大。
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密切关注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认真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落实好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部署,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论文经济发展经济论文经济经济发展论文: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一通过比较看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俄罗斯和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无疑已经成了制度变迁理论中的经典案例。
无论从变迁的方式路径,还是从制度安排、改革绩效上,两国都有很强烈的反差。
这种反差源于制度建设的不同思路。
具体体现在:第一,在制度变迁的方式及路径选择上,中国并没有像俄罗斯一样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采取了“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
强制性体现在,改革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有意识的领导下进行的,政府是推动改革的主体;诱致性体现在,在变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人民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过程就是典型的例子。
从变迁的速度上看,中国往往被看成是“渐进式”的典型。
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应该说,从总体上看,中国改革的20几年基本上是本着层层推进、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方式进行的,可以认为是渐进的。
但在局部某些领域,并不排除激进式的变迁,正是这种因地制宜的方法,使得制度变迁的效果与速度之间的矛盾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
第二,中国的制度变迁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避免了由于意识形态的强烈震荡而导致人们对改革的恐慌,使我们有一个一贯的、统一的、科学的和稳定的指导思想,从而使改革能够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大大降低了制度变迁的成本。
而俄罗斯则一开始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使得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没有了方向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这种状况又进一步导致社会不稳定,极右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盛行。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3000字6篇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3000字6篇经济论文范文字篇一二十多年来,计量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以数学化和定量化作为经济学迅速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数学模型的应用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作为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本质。
但是正是这种工具,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现代经济学的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论证。
要实现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科学化的这一目标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先进的研究分析方法。
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正是一个具体体现。
经济论文范文字篇二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产业结构变化带动要素投入扩大,进而拉动总量的扩张。
同时,由于市场体制改革导致要素效率特别是资本效率显著上升,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长久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制变化势必影响要素的效率,但对劳动和资本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资本效率的提升是对劳动效率提升的9多倍。
这样,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
中下收入人群相对收入减少,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投资,从而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固定投资过热。
过热的投资导致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过快、过猛发展,从而拉动日常消费品物价水平的上扬,人们则将更多的钱用于防止通货膨胀,减少了其他物品的消费,从而导致高的通货预期。
(一)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分配的公平。
针对劳动者因客观条件不同而出现的收入分配中的事实上不公平,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经济调节、缩小按劳分配实施对象客观条件的差异,弱化由此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不公平。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维持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是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公平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条件;促进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的形成。
二是打破不合理的垄断。
深化电信、电力、石油、民航、金融、铁路等行业改革,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防止其凭借垄断地位为其从业人员谋取高工资、高福利,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经济学类论文(5篇)
经济学类论文(5篇)经济学类论文(5篇)经济学类论文范文第1篇依据笔者多年的微积分课程教学体会,目前微积分教学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
课时少,内容多,老师受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约,往往忙于赶进度,不易照看到同学的感受。
课堂教学仍旧是老师讲、同学听的模式,同学没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没有真正融入教学过程,同学与老师主客体倒置,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同学学学数学的爱好,肯定程度上挫伤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教材偏向于纯数学的理论和计算,同学得到的是一大堆的数学定理、公式,缺乏直观的演示,导致同学对微积分这门课程产生畏难心情。
缺乏数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同学学习微积分的目的不明确,为学微积分而学微积分,很多同学学完微积分后不会详细应用,从而造成同学的学习爱好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微积分学习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
尤其是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快速进展对高校毕业生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数学的教学工作必需跟上时展的步伐。
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大体上可以分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的缘由。
2.1从教学内容方面看目前的微积分教材非常注意理论的严谨性。
微积分的教学内容和体系长期以来基本沿用过去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模式,以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
从内容绽开的层次看,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例题'固定模式,过分强调了形式倾向严格化的东西,如极限的定义等,注意严密的规律推理和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微积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应是直观化和形象化。
理论介绍缺少实际背景的铺垫。
课堂上同学的思维总是被按部就班地朝着固定的方向引导,往往重视理论学问而忽视了其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
这使同学感到微积分课程特别抽象,特别难学,特别神奇。
2.2从教学方法方面看目前大多数微积分的教学,出于对理论性和学问体系的严谨性考虑,教学方法仍显得抽象而陈旧,讲课中往往过于注意学问的系统传授而忽视了学问的产生和应用背景;偏重符号演算和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从直观(主要来自应用和美感)和问题背景方面的引导。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经济学论文篇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
[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1.1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
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
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5篇)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5篇)经济活动分析论文(5篇)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当前国内很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掀起了一股齐力讨论西方经济学的大浪潮,其目的:一方面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中有所参考;另外也可在国内经济进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有所借鉴。
笔者此次探讨也即为讨论西方经济学,即为能够有效吸取其有用成分,选择适合我国国情进展的价值核心来进行借鉴和学习。
并在以后的经济工作中,做好指导作用。
一、简洁概述“西方经济学” 指西方国家不同时期所呈现的主流经济学,当前“西方经济学”特指为美国经济学说以及相关讨论教材。
它是西方国家经济学者对其国家市场的经济运营方式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所做出的一种理论概括。
并历经200多年的深化争论和探究,使经济学的讨论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和基本规范。
“西方经济学”目前是西方各国家在制定其经济政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西方经济学众多分支学科当中的理论基础。
但这一成熟的西方经济理论基础,同时也存在着资产阶级形态意识的说教,因此我们在讨论过程中,必需予以识别。
从而有效吸取其有用的成分,舍弃其资本主义宣教的内容。
目前国内经济学家早已将其形成了共识。
其不同的熟悉方面为“西方经济学”究竟在哪些层次或哪些方面上可以为我国经济体制的讨论供应参考和借鉴。
从进展我国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一)经济学的规律起点经济学中的规律起点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绽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时现时隐贯彻始终。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应以个人为起点,个人是最基础的单元同时也是讨论经济的基础和根本,个人形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决策单位。
任何的经济活动也均是由个人进行发动的,其经济活动后果也将由个人进行全权负责。
因此个人对他所参加的经济活动能够达到的经济目的以及他所想要的预期效果最清晰。
所以,个人自己的选择应是他自我看来最优化的选择。
由此得出,个人也就是组成经济活动的最佳单位。
经济学的本身也即是一门选择性学科,因此经济学必需将决策者、选择者个人作为经济学规律的基本起点。
经济学导论论文六篇
经济学导论论文六篇经济学导论论文范文1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中曾经是一枝独秀,特殊是在高校教育中一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改革滞后,加上同学共性不断彰显,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同学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境地。
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必需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本文认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首先,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分析,解答的是“应当怎样的问题”,所以课堂教学很简单落入“说教陷阱”,使同学产生抵触心情和逆反心理,而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同学之间的争论和老师的引导,有利于消退同学在价值推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质疑,这对于消退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具有乐观的促进作用。
其次,政治经济学是规律严谨的科学体系,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同学始终保持留意力集中,而问题导向式教学可以使同学的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
每位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的老师都知道,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随着讨论视角的拓宽揭示的问题越来越深刻,而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前面的学问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留意力集中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在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新旧学问有机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同学保持留意力集中,而且有利于同学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再次,政治经济学理论性很强,相对比较抽象,实际教学只能以老师讲授为主。
因此,如何对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边际调整成为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
从这个角度而言,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由于:首先,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多少问题、在哪一章节设计问题、实行什么样的模式进行问题导向式教学都由老师掌控,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适合于对传统老师讲授法进行边际调整。
其次,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老师通过细心设计问题,引导同学思索问题、分析问题,可以促使同学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转变传统讲授方法中同学被边缘化的弊端。
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
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国务院新任在国内外经济结构大调整这样一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发展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命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方面的论文篇1谈中国经济与“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共识、中国模式被很多人津津乐道,随着中国国民的逐渐富裕和中国经济增速近几年来的放缓,国际上和国内都在热议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当某个国家经济发展,国民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之后,由于在之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或其它问题,导致该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甚至趋于停滞,难以由中等收入国家升格为高等收入国家。
随着中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使得学者们怀疑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纵观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随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一些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了东南亚和墨西哥,而随着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起制造业来,导致高端制造业回流到发达国家,这就使得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挑战,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也开始受到挑战。
中国经济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增长,创新不足,核心技术较少。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中国当下已经显露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比如近几年来的中国经济下行,中国国民贫富差距的拉大,中国产业升级的困难,中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频发,使得中国的确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这也证明了国内学者们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对于“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应该去考察一下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三篇篇一摘要:文章分析了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提出了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创新管理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商业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这标志着美国开始进入新经济时期。
此后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新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新经济即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
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是在实现低通涨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
它具备了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和可持续化几大特征。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人才资源成为新经济的主体。
新经济时代所需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一般需要如下几个类型:(一)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再要求我们有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
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
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造能力。
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科学家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 世纪初为5%——20%,70年代至9o年代为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流动性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针对个人收入的差距增大,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征管上问题较严重,个人所得税的地位也没有提到相应的高度。
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希望对今后的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税收流失,基尼系数,地下经济, 个人所得转型期的中国,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现实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税收作为一个财政范畴,对经济、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所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公平与效率的大争论中。
本文不想从宏观的角度去评说现行税制的优缺点,如何大刀阔斧地全面“革命”,而只想就“个人所得税”这一个号称“征管第一难”的税种,从其发展背景、征管现状及流失原因等多角度做一些分析。
一、背景介绍和开征作用个人所得税最早是1799年在英国诞生的,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重要的税种。
而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的发展不仅在建立时间上相对较晚,而且过程也可谓曲折复杂。
早在清朝末年,洋务运动影响下清政府意欲开征个人所得税,且已经拟订出了相应的法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腐朽清政府的同时也阻断了个人所得税的构想。
在此后虽有动议但鉴于各种原因一直处于搁浅状态,直至1936年10月,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条例》才正式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旧的课税制度,在1950年政务院公布的《税收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了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称之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一直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开征。
直到1980年以后,为了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收入的提高和收入的多元化,我国才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的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这三个税收法规颁布实行后,显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说开辟了财政收入增长的新源泉;调节了个人收入水平,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公带来的矛盾;承认了多来源的收入及不同国籍的人员创收,促进了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按照内外两套税制,税政不统一,税负定得不合理,纳税人抵触情绪明显,税务部门征收效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于1993.10.31和1999.8.30两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了修正。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开征个人所得税呢?其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究竟有何作用呢?一、从国家来看,在开放经济中维护了本国的基本权益,增加了财政收入。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人才的流动明显增多,比如说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员,其一般是技术型高收入者,我国政府行使税收管辖权,使来自本国的这部分收入不至于完全为他国享用。
二、调节收入差别,缩小相对差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并不是完全按劳分配,除公有制以外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中有些是按要素分配,这样使我们的收入绝对差距越来越大,个人所得税是按累进税率征收的,同时还区分收入来源,这样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甚至是不纳税,使相对收入差距缩小.从而适度缓解了贫富悬殊的矛盾。
在税收的使用中也有一部分是补贴救济的,分配结构优化。
较好地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
每个税种的设立初衷都是好的,但由于征管上的各种问题存在,实际收到的效果是值得商榷的。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在我国现行的诸多税种中,个人所得税被公认为是税收流失最严重的税种,有“征管第一难”,“征的不如花的多”的说法。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GDP、财政收入,各项税收的增长趋势图(1981到1998年统计资料)税收与财政收入增长关系(见下页图2)个人所得税在地方税中的比例[2 刘汉屏《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第168页]2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个税比重 3.17 2.11 4.37 6.25 7.46 8.37 8.97 6.61我们可以发现: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是到2001年又有一个明显的下降。
但是上升是有限的,没有与GDP的增长同步。
以上是纵向比较,下面我们看一下横向比较。
在西方国家个人所得税对政府收入的贡献很大,地位十分重要。
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个人所得税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并不高,此后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美国为例,1902年个人所得税收仅占总收入的0.3%,1932年达到6.7%,1940年为8.1%;从1950年开始,比重明显上升,达到29.3%,随后就稳定在30%以上的水平,其中1985年达到45.37%。
由此可见个人所得税对政府收入贡献的重要程度。
另一方面,个人所得税对中央政府收入的贡献尤为明显。
许多国家个人所得税占中央政府全部税收的比重都在20%至40%之间,如英国、西班牙等。
在美国和新西兰等国,个人所得税甚至占到中央政府收入的一半左右。
图2 税收与财政收入增长关系表3 部分国家个人所得税占中央政府税收比重(单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1998)》]国家年度个人所得税澳大利亚 1996 52.2新西兰 1996 49.1美国 1996 46.1南非 1995 40.6丹麦 1995 35.9英国 1995 28.8西班牙 1994 26.1韩国 1997 20.7中国[来自于刘汉屏《地方政府财政能力问题研究》,且是指个人所得税在地方税中的比例。
] 1997 6.25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个人所得税占政府收入的比重并不高,但作为一个新型的税种,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正是由于个人所得税对政府收入有着重要的贡献,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个人所得税制,以满足政府对收入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稳妥地推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不能由此造成过大的波动,以至于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
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个人收入差距,缓解社会分配不公,但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这一目的没有达到预期。
我们可以从历年个人所得税与基尼系数的比较中粗略地得到一些结论。
表4[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载于《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年份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基尼系数0.377 0.402 0.436 0.419 0.406 0.403 0.402 0.458最近新华网公布了这样的消息:2001年中国7亿元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
全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仍然是工薪阶层。
以上数据都说明了中国税收系统对个人征税的效率较低,大部分高收入者应该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没有征或者没有足额征收上来,而这一部分的额度正是个人所得税的主体,也是开征目的所在,而且这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收入的差距,多多少少像百姓说的“劫贫济富”了。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困难的原因思考对于个人所得税征管困难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是制度的原因。
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模式选择了分类税制,而没有采用综合所得税制;采用了自由申报法和代缴代扣法相结合,而没有采用源泉征收法等等,是税收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应该从根本上对税收制度进行大改革。
我们姑且不说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模型可以得出经济体制与效益不相关的结论,因为有人会反驳假定条件不现实,但是根据诸如库恩,雅诺什·科尔奈等研究制度范式的大师他们都认为每一个制度都有其优越性,更何况在现行税制下更多的问题是征管方法、配套措施的滞后引致的,鉴于“革命”的成本大于“改良”,而且我们进行税制改良的空间巨大,收益更加明显。
在参考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观察,对于个人所得税流失严重的原因总结如下:1、转轨时期地下经济猖獗,收入隐性化严重,加之灰色黑色收入多。
关于地下经济有两种,一是由于本国政府的管制而转向地下发展的(比如倒卖出口份额,上市名额等),还有就是在任何社会都不允许的,向政府官员的“权钱交易”,走私。
2、自然人纳税意识薄弱,税务部门的惩罚力度不大,全社会诚实信用体系没有建立,偷逃税成本成本小,风险小。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低工资制度,尽管一直设有“个人所得税”,但是由于我们许多人的收入在起征额之下,不必纳税,而随着改革开放,分配制度向个人倾斜,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但长期以来的“有名无实”使纳税人对这项税的缴纳意识淡薄。
税务部门鉴于征税成本高低不一,在许多时候在完成上级给定的征税额之后,将不再愿意去征原本该征收上来的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
在《征管法》中第六十三条这样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在实际征税中,税务部门很少区分偷税、漏税、逃税、抗税和欠税等概念,在稽查中发现的只要补税就不再追究责任,如此就减小了纳税人的逃税成本与风险。
3、税制本身不够规范完善,治税思想和税收征管中“偏松偏软”,代扣代缴单位没有很好得履行职责,使得纳税人或代扣代缴人采用种种方法避税、偷逃税。
比如关于费用扣除标准,是很模糊的概念,坚持统一的标准,而且对于一些纳税人的特殊情况又没有给予照顾,例如相应于医疗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费用扣除应该增加。
另外由于实行的是分类税制,收入来源的丰富多样加大征收的难度,而且限制了纳税人从事一些行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
四、偷逃税模型的建立首先要肯定的是纳税人进行偷逃税的目的在于取得比按章纳税更多的收益,即冒一定风险去偷逃税,是为了较高的回报率。
(这里所说的偷逃税是广义的,包括偷税、漏税、逃税、抗税等)1972年阿林厄姆和桑德姆最先提出了预期效用最大法模型(以下简称A-S模型),1973年斯里尼桑提出了预期所得最大法模型。
这两个模型均是源于贝克尔(Beaker.G,S)对犯罪经济学的研究和阿罗(Arrow.K)对风险及不确定性问题的分析。
根据现实情况,在下面我们在修改那几个模型的一些假设前提,并建立一个简单模型。
假设如下:纳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规避风险,但是他也考虑道德因素,即名誉,社会地位等都对纳税人有制约;他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纳税人是独立的决定他的行为的,不受其他纳税人行为的影响税务部门无法掌握纳税人的真实收入,纳税人的收入是外生变量我们建立这样一个函数:F=(1-α)φ(Y-θX)+αφ[(Y-θX)-π(Y-X)] (1)F:表示纳税人的预期效用,φ(.)是所得的效用函数,Y:纳税人在某一时期的收入,θ: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为了计算方便,假定是固定税率),X是纳税人向税务部门申报的收入,即实际税收的计征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