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对联》说课稿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走近对联普通话平仄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走近对联普通话平仄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走近对联普通话平仄一、活动背景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对联的平仄是对联创作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新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选择了走近对联普通话平仄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对汉语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内容2.1 活动目标1.了解对联基本概念和常见读音;2.学习“平、仄”等音韵知识;3.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修养。

2.2 活动流程1.预热(5分钟):师生共同了解“对联”的概念和常见读音。

2.讲解(20分钟):老师以PPT为依托,讲解“对联”的基本构成、常见技巧,以及平仄等音韵知识。

3.互动(30分钟):老师与学生共同创作对联,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自己的对联,锻炼孩子的文学创作能力。

4.组织朗诵比赛(40分钟):学生依据自己所写的对联进行朗诵,老师以点评的方式评分,获得前五名名次的学生将获得奖品。

三、实施方案3.1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PPT,确保讲解内容清晰简明;2.整理对联创作范本、奖品等;3.确定朗诵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将其制成条幅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

3.2 教学过程3.2.1 预热环节教师通过搜集资料,运用PPT简要介绍“对联”的概念和基本读音。

学生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展示范例,对对联有初步了解。

3.2.2 讲解环节教师通过PPT讲解对联的平仄,提供图片、声音等多媒体资讯,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平、仄,平仄的作用和意义。

3.2.3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互相协同创作对联;2.每组遵循“平、仄、平、仄、平、平、仄、仄”的音韵规律,并在不同场合进行展示;3.教师根据各组对联的完成情况给予点评,并指导学生在对联创作中注意到平仄音韵的要素。

3.2.4 朗诵比赛环节1.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展示各自的对联;2.老师一次为相邻的两行对联进行朗诵,总分制;评分时,根据平仄、音律、韵脚、韵尾四个方面进行评分,并公示各自的成绩;3.鼓励通过评估的前五个学生进行颁奖,评分最高者将获得奖品,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编版初中语文走进对联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走进对联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走进对联教学目标:1、欣赏对联,体会对联精妙理趣。

2、结合名联,了解对联有关知识。

3、结合中考,学会拟写简单对联。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精妙。

2、运用对联的写作技巧学写对联。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对联资料,办一张手抄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齐背古诗词,进入上课情境。

(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对联,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体现,也是语文中考的题型之一。

在此,我把语文和对联这两个关键词作了一幅对联。

“语文世界斑斓多姿,对联天地情趣无限”,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

二、小对联奥妙多活动1:展示资料了解对联学生:上台展示手抄报,介绍对联起源,讲对联故事,品对联,概括对联特点,教师:简单点评(课件展示)对联起源——趣联故事——名联荟萃——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对 3、结构相应4、节奏相合5、平仄相对6、意义相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平仄知识∨﹨//﹨海阔凭鱼跃 (仄仄平平仄)ˉˉ﹨∨ˉ天高任鸟飞 (平平仄仄平)三、赏对联寻美点活动2:欣赏对联,品读美感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赏读: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

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学生分享:我喜欢的对联……四、对对联学技巧方法讲解:拆合法对联:祖国江山好拆合:祖国——江山——好再如: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好活动3:对联题型,讲练结合教学方式:教师结合案例讲解题型——学生结合技巧练习巩固——分析学生所拟对联(1)还原对联1940年汪伪政府成立时,有人曾强迫灵谷老人给汪精卫送过一幅对联。

内容是:“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

走进对联课件

走进对联课件
走进对联
对联的类型:
✓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
为主要,
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 迎狗年万事俱备东风浩荡春来早 辞鸡岁百折不挠宏图再展国常兴
走进对联
对联的类型: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宫廷、府宅、庙宇、 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刻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 过这样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 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走进对联
➢内容相关 王乡长联讽会议多 :
前天会,昨天会,今天会,天天开会; 你讲话,我讲话,他讲话,人人讲话。 横批:秋忙咋办 数字联讽“马屁精”: 曲圆半径处处相等; 摩擦系数点点为零。 歪诗联童生妙对答 : 抓而痒,痒而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抓抓痒痒,痒痒抓抓,越抓越痒, 越痒越抓。 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 先死先生。
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走进对联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 “对联”
联 简称“对” ,俗名“对子”或“联语”,
的 后来因为大多贴在对称的“楹”(即柱子)
基 上,又称为“楹联”或“楹对”。


“对联”的前一部分叫“上联”、“出
识 句”或“上比”,后一部分就叫做“下联”、
乾隆皇帝 两碟豆 两蝶斗 林间两蝶斗
纪晓岚 一瓯油 一鸥游 水上一鸥游
走进对联
一天傍晚,苏轼和好友佛印泛舟长江。佛

《走进对联--对联六副》ppt课件

《走进对联--对联六副》ppt课件

学以致用
必答题二:根据对联猜店名 第一组: ⑴ 悬将小日月;照澈大乾坤。 ⑵ 不愁夕阳去;还有夜珠来。 ⑶ 光明铸出千秋鉴;气冷凝成一片冰。 ⑷ 消息瞬通九万里外;往来不过一须臾间。 参考选项: A、玻璃店 B、灯具店 C、眼镜店D、电信局
学以致用
第二组: (5)我岂肯得新忘旧;君何妨以有易无。 (6)敲敲打打般般好玩;绿绿红红色色精工。 (7)解人冰寒乃我愿;与世温暖是予心。 (8)权衡凭正直;轻重在公平。 参考选项: A、裁缝店 B、衡器店 C、玩具店 D、旧货店

答案: ①③ ⑦② ④⑥ ⑧⑤
学以致用
第三组: ①岂无志者能成事 ②薄云岩际宿 ③昔年亲友半凋零 ④墟里上孤烟 ⑤渡头余落日 ⑥惟有福人能读书 ⑦孤月浪中翻 ⑧去日儿童皆长大
答案: ①⑥ ②⑦ ⑧③ ⑤④
学以致用
第四组: ①寒树依微远天外 ②玉垒浮云变古今 ③猿啼洞庭树 ④夕阳明灭乱流中 ⑤寒灯独夜人 ⑥锦江春色来天地 ⑦人在木兰舟 ⑧落叶他乡树
答案:爆竹店;印染店;书店;博物馆。
学以致用
抢答题三:根据所学课文,用对联的形式概括 文章内容。 《幼时记趣》 眼观群鹤舞空 。 耳闻夏蚊如雷,________________ 《寓言二则》 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 郑人度足买履,度忘失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必答题三:对联配对
第一组: ①隔窗云雾生衣上 ②山静松声远 ③楼观沧海日 ④芳草春来依旧绿
⑤秋清泉气香 ⑥卷幔山泉入镜来 ⑦老梅到时自然红 ⑧月映清淮流
答案: ①⑥;②⑤;③⑧;④⑦。
学以致用
第二组: ①芳树无人花自落 ②春日偏能惹恨长 ③春山一路鸟空啼 ④白发悲花落 ⑤青霭入看无 ⑥青云羡鸟飞 ⑦东风不为吹愁去 ⑧白云回望合

《走近对联》教案

《走近对联》教案

《走近对联》教案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它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它使用的范围广,日常生活经常涉及,春节有春联,丧事有挽联,书斋有励志联,风景胜地有名胜联,章回小说有标题联,生日吉庆有寿联,对名人评价有名人联,了解、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逐步掌握创作对联,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熏陶学生优秀的品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现象——对联的历史以及在它在传统文化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2、赏析对联的妙处,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利用所学的知识,初步学习对对联。

4、进一步掌握积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中国对联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1、搜集关于对联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备用。

2、搜集有关的趣联、书联、春联、寿联、名人联、行业联、名胜联等,准备师生互动。

3、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组,分头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4、将学生分成①知识介绍组②故事讲述组③表演组1、收集有关的趣联、书联、春联、寿联、名人联、行业联、名胜联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赏析。

2、收集有关对联的趣闻和历史故事,准备向同学讲述。

3、收集有关对联的知识,逐步学习创作自己的对联作品。

1、学生个人活动: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的办法收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的知识、历史、作用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班级集体活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知对联——对对联——赏对联根据分组,各小组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A、趣闻与对联:例如: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

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

走进对联——活动课教案

走进对联——活动课教案

河北张北二中岳送军一、活动背景:“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师都熟悉这句话。

但不幸的是,这句话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口头上,远未真正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

为了适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新形势,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为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接受之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之,便成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历史;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之美;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对联;学做一些简单的对联;增加学生的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活动准备:2、自编一个反映对联内容的小品。

3、选出男、女主持人各一名(以下称男、女)。

四、活动过程:男、女(合):嗨,大家好!女: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男、女(合):对联天地,美不胜收。

男: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律诗了。

大家还记得有哪些吗?(《七律•长征》。

《过故人庄》。

《钱塘湖春行》。

《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望岳》……)。

女:回答得不错。

不过,这些诗大家还记得吗?生:记得。

女:好,我们就来背诵一下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吧。

(生齐背书)男:这首诗里有一联非常有名,这一联是——生(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女:对了。

假如我们把这两句诗摘抄在红纸上,贴在我们书房的两边,那么这就成了——生:对联。

男:说到对联,在我国历史悠久着呢。

有哪些同学愿意给我们讲一讲对联的历史?(讲述环节)女:同学们的资料收集得非常齐全,给了我们很多知识。

《走进对联》说课稿

《走进对联》说课稿

三、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
确定研究主题 ——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出课题,确定自 己感兴趣并有可能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形成研究主题,并 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实际研究阶段 ——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分工确定研 究途径,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所需信息,帮助完成研究。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阶段 ——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统计表、图片、 倡议书、畅谈感想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总结参与本次活 动的所得所想。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第一位亲手书写对联的帝王是唐太 宗。
最长联当属清代钟耘舫所 作的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1612 字。
最短的对联
生 死
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
字迹最大的对联是安徽黄山马峰绝 壁上的一副摩崖石刻联。
黑发若知勤学好 白发更觉读书甜
字迹最小的对联是苏州工艺美术研究 所微雕家沈为众先生镌刻在黑、白不同的两 根头发上的对联。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感知对联的形式美和 内涵美。
2、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查找资料 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培养学 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体验 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对对联的 兴趣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小组成员及分工 研究的重点 活动地点及活动方式 活动准备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
1、活动课题的生成。 2、确定研究小组,设计 研究方案。 3、交流活动计划, 指导完善。
温馨提示:
●在讨论时我积极动 脑了吗? ●我能够清楚地表达 自己的想法吗? ●同学在发言的时候

走进对联

走进对联

走进对联【活动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对联的有关常识,会欣赏对联;能力目标:多题材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掌握“仄起平收”的方法;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参与竞争的欲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活动准备】1.学生用一星期时间,收集有关的对偶句。

2.亲自走访商店、住宅,利用报刊杂志或网络收集楹联、春联、喜庆联、行业联、名胜联等资料。

3.汇集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并分类,相互交流并展示。

4.搜集有关对联的故事,学讲几个故事5.查找有关对联的理论知识。

【活动过程】一、赏联:学习课本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对联六副》老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对对联进行赏析:①、对联丰富的内容。

②、上下联对仗的形式。

③、对联深刻的内涵及深远的意境。

㈠请同学们反复放声诵读六副对联,从中找一副你最喜欢的对联,写下你的赏析。

㈡、学生诵读、体会。

㈢、请5—6位学生谈谈六副中自己最喜欢的对联的赏析。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适当记录,并做好点评。

老师小结:从同学们刚刚的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产生对联,主要是因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一字一音,一字一义,便于组成两两相对,整齐优美的句子,而其他一些拼音文字,是很难做到的。

二、识联教师结合故事,联系妙对,系统讲述对联常识。

对联故事一:明朝有一个才子解缙,家对面住着一户财主,财主家有一片很大的竹园,解缙据此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财主想捉弄解缙,就命人将竹子砍了。

解缙不慌不忙,在上下联的末尾各添了一个字,就成了一副新对联: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火了,叫人把竹子连根拔了。

解缙还是在联尾添了一个字,又成了一副好对联。

你们猜猜他又添了哪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故事二:老地主改旧楹联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

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

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

走进对联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走进对联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走进对联公开课一等奖教案XXX走进对联【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尝试对对子。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教学难点】: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春联,走近对联,感受那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

在我国历代文学百花苑中,最香醇艳丽的一枝是诗歌,最独特秀雅的一朵是对联。

你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谁来说说从这些资料中你对对联有了怎么样的认识?二、春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对联的含义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1、起源:桃符的传说宋代XXX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XXX,总把新桃换旧符。

”,形容初日的光亮。

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相传在东海里有一个神鬼出没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XXX(shén shū)、XXX(XXX)。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XXX害理的事情,XXX、XXX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XXX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XXX、XXX。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XXX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XXX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走进对联世界(教案)

走进对联世界(教案)

走进对联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简史。

2、了解对联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3、能把握对联的节奏和语调。

4、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4教学难点:对联的节奏和平仄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每逢过年,最能表现我国人民辞旧迎新的传统风俗是什么?过年时,负责为家里买过对联的同学请举手。

贴过对联的请举手。

对联真可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许多年来,对对联的考查在全国的中、高考中都频频出现。

在实际生活中,如春节、结婚、祝寿、办丧事时,对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场的诸位,这一辈子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绝对少不了要跟对联打交道。

因此,不管考不考对联知识,不管我们的成绩是优是劣,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对联的基本知识。

对联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地用途,有哪些类别,有哪些趣味呢?希望通过这节课,你能有所收获。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对联世界去探索一番吧!二、预习检测。

男女各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书写出自己所想到的春联,谁能说说两副对联中哪一副的字写得最好,哪一副的内容表达最好。

三、新授。

(一)欣赏我的春联作品。

(二)对联的含义。

【课件展示,学生齐读】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

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三)了解对联的一般特点。

【板书:对联特点】1、学生畅谈个人看法。

(或者前后四人一小组,先讨论,后畅谈小组看法)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就你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包括现在黑板上的几副对联,你感觉大多数对联都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可就学生的答案适当板书到黑板上。

】2、师生共析对联特点。

(学生已经谈到的特点,可以略讲)【课件展示两副对联: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在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中对李白诗歌成就的称赞)②东南西北八方吉庆,春夏秋冬四季平安】(1)探讨对联字数上的特点。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走进对联》

高一语文《奇妙的对联--走进对联》

中华第一联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 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 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 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 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 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 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 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 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 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对联的写作方法:
(1)联想法 A、相似联想 由花朵想到美人
B、相反联想 “旧习” “新 风”“大”“小” C、相关联想 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香
(2)化用法:也就是灵活变化运用诗文名言 或者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
如: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备选成语: 恶语伤人、自知之明、海阔天空
按对联要求调整下联的顺序和结构。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 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补充对联
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 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 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 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 中国何人领 呐喊 。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彷徨。
改春联
有个暴发户略通文墨,极爱以文人自居。 其母生日恰逢大年初一,故年年大开筵席, 喜贴春联。这一年,账房先生写好一副常见 通用的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 满门。暴发户想,既是过年,又是给娘祝寿。 应该改动一下才贴切,于是让账房先生改上 联为:“天增岁月娘增寿。”上联既然改了, 下联也应改得对仗工整才是。他又想起小时 候塾师指教的“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 空”,便吩咐将下联改为:“春满乾坤爹满 门。”账房先生曰:“东家,怎么这么改?” 暴发户正色道:“爹对娘不是很对仗吗?!”

《走近对联》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走近对联》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1.给出上联对下联。

①上联:行千里路下联:(读万卷书)精卫填海雪中送炭望梅止渴绳锯木断②上联:精卫填海下联:()女娲补天(愚公移山)锦上添花画饼充饥水滴石穿2.对联寻亲: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②雨滋春树碧连天③腊梅吐芳迎红日④学海无涯勤可渡⑤书山万仞志能攀⑥立志读尽人间书⑦绿柳展枝舞春风⑧风送花香红满地(①⑥、⑧②、③⑦、④⑤)3. 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凡眼前景、身边事皆可入对联。

请根据所提供的情境作集句联。

辑一副对联,表达你和远方的朋友之间的友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 高考对联集锦:(多媒体显示)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1. 扫千年旧习(树万代新风)2. 祖国江山好(神舟遍地春)3.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春意融融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欢歌阵阵新观念新方法迎新春呈现瑞雪纷纷新景象新行为踏新春涌现烟花朵朵新时代新气象迎新年到来墨香飘飘新规矩新生活伴新年来临4、对:写作对联作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正对与反对。

联①联想法。

因为对联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对”又“联”。

“对”即结构上上下联要有对应关系;“联”即内容上上下联要互为关联,因此可以说“联想法”是制作对联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对联制作中还包括同义)之间的联想。

如有一副对联:“春晖盈大地,瑞气满乾坤。

”由“春晖”可联想到“瑞气”,由“盈”可联想到“满”,由“大地”联想到“乾坤”,这些均属性质或特点相同的事物之间的联想。

相对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

如对联:“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

”联中的“扫”与“树”,“旧习”与“新风”,即具有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和相反性。

杭州岳庙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有幸”和“无辜”,“忠骨”和“佞臣”相对,形成强烈反差。

相关联想,指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

“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荣”一联中的“园丁”与“桃李”,就属事物相关联想。

走进对联

走进对联

黄鹤楼 岳阳楼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滕王阁
醉翁亭
其它联——同字异音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孟姜女庙联
上联:一、四、六“朝”读chao(潮),
二、三、五、七“朝”读zhao(早晨)
下联:一、四、六“长”读zhang (涨潮), 二、三、五、七“长”读chang(常常)
•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
“春风”对“新年”,“春雨” 对“新岁”,“春色”对“新 景 ”
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
对联要求三:词性要相同
•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 。
“拳”对“脚”, 拳——名词;脚——名词。 “打”对“踢”,
打——动词;踢——动词。
对联要求四:结构相当
• 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把下列句子中的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 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
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日增辉,月增辉,日月增辉。 龙呈祥,凤呈祥,龙凤呈祥。 山秀丽,水秀丽,山水秀丽。
对联要求六:仄起平收
• 古代对联讲究仄起平收。(上仄下平) • 古代习惯从右边读起,所以面对大门, 左边的为下联,右边的为上联。 • 以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准,上联末字为 “仄声”,即“三、四声”,下联末字为 “一、二声”。 • 贴春联,贴春联,从左到右,一二三四。

对联说课稿

对联说课稿

对联说课稿第一篇:对联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课题叫“《联林珍奇——语文中考复习之对联专题训练》”。

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说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一、说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素有“诗中之诗”的美称。

它是中华文艺百花园中一朵独特的奇葩,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

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的对联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

但是,在这些年我们聊城中考中,却一直没有出现对联这一题型!但是在初三复习时,很有必要设计这一专题训练,为什么呢?首先,在于对联本身的魅力!我们知道,这种文学形式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我国特有的瑰宝。

它博采众长,集赋之丽、诗之阔、词之婉、曲之白于一身,不但具有实用性、观赏性、文学性、艺术性,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可以说,学习对联,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是在增强学生爱国意识,提高审美水平。

其次,对联这样的题型,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的总体目标。

对联进课堂,也是“大语文”观念的体现!对联这一文学形式终于进入中学语文课堂了。

而我们苏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对联六副》便是一体现!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大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国粹被冷落几十年后,我们要又让它重返课堂了!另外,这一题型最能考察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

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下面我将对联在中考中的题型,以一种对联的形式归纳以下:上联:撰写题、拓展题、连线题、简答题,题题各异下联:常识类、诗文类、名著类、赏析类,类类不同横批:多多积累撰写题:即给出上(下)联,让撰写下(上)联!示例1: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下联: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示例2: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示例3:请你补全《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

初中语文 《走进对联》 精编教案

初中语文 《走进对联》 精编教案

语言表达之对联【学习目标】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及高考题型。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学会解答相关的对联考题。

【学习重点】: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学习过程】:一、考纲解读对联,“对对子”,也称“对仗”,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D级)上为考生设立的一个题型。

在高中语文知识链上属于最基本的技能——“语言表达”中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里“对偶”一项,即“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

它既是对考生仿写能力的高标准考查,又是对考生正确使用修辞方法能力的隐性考查,综合性强,对考生知识储备和能力拓展的要求很高。

二、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一)对联简介对联,又叫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体制短小、雅俗共赏的一种传统文学形式。

它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格律严谨,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

写对联、品对联、改对联,还能衡量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与能力。

从古代的科举到现在的高考,经常把它作为考题中的一种题型,现在高考或联考,常把它作为“语言运用”中的一种题型,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类题。

(二)对联的种类常用的对联按用途可分为:春联、婚联、寿联、贺联、挽联、堂联、门联、楹联、名胜联、文艺作品联等等。

1、春联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

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例如:①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②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撰写的联语。

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例如:①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元宵节联)②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节联)③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教师节联)④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

走进对联的世界里徜徉在美的境界中

走进对联的世界里徜徉在美的境界中
示诏安一中的两副对联
东溪水碧杏坛长续怀恩赋
良峰山秀弦歌永诵凤凰吟
对联欣赏





我 国





早 的













( 茶 馆 联











( 剃 头 铺
顶 上 功
毫 末 技









( 饭
辣 味
盐 样



联 )
俱 全
不 少




(


归纳拟写原则:兼顾“对”(形式相对)和“联”
(内容相关,意境、立意不低俗)
(四)引导学生利用拆合法拟写对联
1、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祖国 江山 好 (分析:名词+名词+形容词)
下联:神州 气象 新 百姓 生活 甜 社稷 日月 新
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 藏 今古 (分析:名词+动词+名词)







苏 祠
大 家
词 客
)










(













《走近对联》教案

《走近对联》教案

《走近对联》教案第一篇:《走近对联》教案《走近对联》教案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它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它使用的范围广,日常生活经常涉及,春节有春联,丧事有挽联,书斋有励志联,风景胜地有名胜联,章回小说有标题联,生日吉庆有寿联,对名人评价有名人联,了解、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逐步掌握创作对联,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熏陶学生优秀的品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现象——对联的历史以及在它在传统文化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2、赏析对联的妙处,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利用所学的知识,初步学习对对联。

4、进一步掌握积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中国对联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1、搜集关于对联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备用。

2、搜集有关的趣联、书联、春联、寿联、名人联、行业联、名胜联等,准备师生互动。

3、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组,分头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4、将学生分成①知识介绍组②故事讲述组③表演组1、收集有关的趣联、书联、春联、寿联、名人联、行业联、名胜联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赏析。

2、收集有关对联的趣闻和历史故事,准备向同学讲述。

3、收集有关对联的知识,逐步学习创作自己的对联作品。

1、学生个人活动: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的办法收集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的知识、历史、作用以及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班级集体活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知对联——对对联——赏对联根据分组,各小组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A、趣闻与对联:例如: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

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对联》说课稿尊敬的专家评委及同仁们:大家好!泱泱中华大地,孕育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多少文化特产。

对联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我是如何引领孩子们在这古今唱不尽的文化——对联中畅游的。

我主要想从课题的产生、活动目标、活动阶段构想、活动过程、活动反思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先来说说课题的产生。

一.课题的产生对联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从古代第一幅对联到现在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了,他一直盎然地生活着,被人们喜爱着,因为他的优美的语音韵律、精练的语言艺术以及它背后丰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

为了让小学生从小了解、欣赏对联,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并透过它千年的历史,感受到了它独有的魅力,从而真正地感到祖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

我决定开展以《古今唱不尽的文化——对联》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能过实践活动亲身了解对联、亲近对联、走进对联。

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所知、有所获、有所悟,我力求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感受对联的形式美和内涵美。

2.能力目标: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主要安排了以下三个活动阶段:三、活动阶段构想: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出课题,确定自己感兴趣并有可能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形成研究主题,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实际研究阶段——根据各自的研究主题分工,确定研究途径,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所需信息,帮助完成研究。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通过调查问卷、统计表、图片、倡议书、畅谈感想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总结参与本次活动的所得所想。

接下来,我就具体说说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走进对联的: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1.活动课题的生成教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因此在活动的引入部分,我创设了情境。

开课伊始,我与学生玩了一个游戏,我说上句学生接下句,看谁接得快。

如我说“七上”生答“八下”,我说“走马”生对“观花”等。

游戏结束后,我告诉学生刚才做的游戏在古时候叫对对子,是古代文人小时候做的最多的功课。

曾经有人把对对子写成一本书叫《声律启蒙》想看吗?生诵读后感受到对联的韵律美。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初步的了解了对联,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对联的学习兴趣。

在板书主题之后,我趁热打铁,问学生看到这个主题后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想知道或感兴趣的问题,师生交流。

(主题探究活动最首要的环节便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触摸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激起他们“想问,想做,愿做”的热情,这是能否有效开展活动的关键。

教师要对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筛选和归纳,形成他们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课题。

)2.确定研究小组,设计研究方案。

结合筛选出有价值的小课题,我让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课题,然后指导学生分组,这样根据学生的意愿分组,把主动权完全教给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们自主形成了三个研究小组分别是:资料搜集组、社会实践调查组、经验反馈组。

然后,我出示活动方案表格,布置活动要求。

(课件)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要求制订本小组活动计划。

3.交流活动计划,指导完善。

我先让各小组交流汇报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然后组织别的小组同学进行对该小组的活动计划提出建议和质疑。

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对研究方法的指导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最后,各组结合其他小组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充实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

(在这一环节中,我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位置。

更多地倾听学生们自己的意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让学生在调整、体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课题。

)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我还设计了一个自评表,要学生进行自评。

●在讨论时我积极动脑了吗?●我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同学在发言的时候我认真地倾听了吗?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发现和合作交流中不断充实提高。

)确定了研究主题之后,孩子们就顺利进入了活动的第二个阶段:第二阶段:实际研究阶段。

一、制定调查问卷。

首先根据调查内容讨论交流,师生一起制订对联情况的调查问卷。

二、制定统计表。

然后教师指导各组制定好调查统计表,以便于统计数据。

三、分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接着各组成员根据各组预定时间到相应地点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完成问卷。

最后,便是数据整理统计工作了。

(在整个实施阶段里,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每个小组根据各自的计划展开了调查。

调查本班同学对对联的了解情况时,鼓励学生说真话,并依据学生回答做好记录,为下一步统计活动做好铺垫。

这个活动的安排,是希望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调查问卷的使用方法。

因此在这时,我充分的给予学生自主权。

在统计结果时,我也放手让学生进行,教师只做相应的指导。

同时,我指导学生在调查活动中要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并在实践活动中做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群策群力,能力得到了提高,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孩子们的活动体验和收获吧!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

首先由第一小组资料搜集组汇报交流。

视频第一组汇报:请看第一小组给我们带来的视频。

1.(出示课件)这位就是“对联知识”代言人陈乐融,她介绍了有关对联的历史、种类及基本要求等,为大家掀开了“对联”的盖头。

2.“对联欣赏“代言人余茹敏也迫不及待地说,在搜集过程中,他们发现对联这一传统文化魅力无穷。

他们把搜集到的对联整理为四大块:联之韵、联之最、联之魅和联之乐。

让我们先走进联之韵。

联之韵(课件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是湖南岳阳楼的一幅对联。

(课件2)这是在湖北武汉黄鹤楼上的一幅对联。

(课件3)最有韵味的要数贞女孟姜女庙门前的一幅对联了,其中“朝、长”两字在联中出现七次,可读音却又不同。

课件梅天宇同学在资料的搜集中也整理出来了一组“联之最”。

联之最他搜集到的有第一位亲手书写对联的帝王;有最长的对联;最短的对联;有字迹最大的对联;还有字迹最小的对联。

真是丰富多彩呀!对联不仅通俗易懂,还蕴含深刻道理,给人力量,给人以启发。

程可欣同学就搜集到了一组对联,让大家感受到了对联的无限魅力。

联之魅比如,明朝著名学者顾宪成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它告诉我们除了读好书,还要关心天下大事呢。

林则徐说过的:“海纳百川有容则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说明心底无私则天地宽。

在活动中,孩子们激动地告诉我,原来对联这么有意思呀!不知不觉已经喜欢上了对联了。

这不,资料搜集组的汤佳仪同学就发现了一则十分有趣新闻联:联之乐天高任鸟飞,美俄卫星太空亲吻,海阔凭鱼跃,英法潜艇公海相拥。

上联中将美国卫星与俄罗斯卫星相撞取笑为“亲吻”;下联把英国核潜艇和法国核潜艇相撞笑称“相拥”,真是趣味无穷。

对联与生活的代言人结合自己的生活,也整理出一组图片与大家共赏(课件)这是寿联、春联、婚庆联、挽联、生日贺卡联、广告联…….可见对联在人们生活中已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这些资料,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对联是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

虽然对联有着悠久历史,在人民生活中也极为普及,但是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和认识到底有多少呢?带着这些问题,社会实践调查组同学展开了调查。

第二组汇报:社会实践组的组长张玉荣说,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的同学积极主动,团结合作,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到学校及公共场所做对联的问卷调查;另一路则到大街小巷去寻找对联。

1.出示课件2.他们还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反馈交流,整理出一组组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这是人们对对联感兴趣情况统计图和人们对对联了解情况的统计图。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圆满地完成了调查问卷。

3.这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不少组员都写下了他们的体验日记。

A资料搜集组的组长黄利康说,我觉得组员之间的默契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刚开始,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发挥集体的力量。

导致调查中期,大家找到的资料缺乏整体性,七零八落的。

后来,我们吸取了调查初期的教训,合理分配任务,大家彼此互相帮助,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B组员余美霞在日记中写道,我不只是学会了怎么样和陌生人交流,还了解了许多关于对联的知识,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觉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C平时少言寡语的张克诚也谈道,本次的综合活动锻炼了我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从羞涩到主动出击,变得更大胆了,更重要的是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生活又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对联的过去,对联的现状,古今唱不尽的对联文化研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收获呢?第三组汇报:经验反馈组的组员们充分发挥了大家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将大家的收获整理成各种不同的形式的汇报内容。

1、首先是将大家搜集资料整理成不同版面形式的手抄报。

课件2、大家还将搜集到的资料汇集整理编定成册,形成一本对联集并编写了目录;还有一些心灵手巧的同学把对联的知识写在卡片上制作成了一张张生动的书签呢!你们看,多吸引人呀!3、在搜集过程中,我们的小组员们还很有创意地将收集的对联自创成了歌曲。

课件4、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磨练,孩子们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这了让这次活动更有意义,第三小组的全体成员还写了一份倡议书,呼吁大家关注对联这一传统文化5、在成果展示的最后环节中,每个研究小组结合自己的研究体验,组员们还大显身手,各自自创出了一幅对联送给大家。

课件资料搜集组写的是:千言万语道不尽,联联对语总关情社会实践调查组给我们送来了一句:动手研究长才能,社会实践提素质。

经验反馈组送上的是:民族兴旺千古事,文弱铁肩一任担(在成果展示阶段里,每个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运用了多门学科的知识,自主确定汇报手段,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合作性。

最精彩的是,最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收获自创成了一幅对联,余味不尽。

)五、活动反思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走过了一段快乐的求知路。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社会,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通过组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1、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学校、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做得更好。

2、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懂得身边处处有知识,知识就在生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