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I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意义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与目标1.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二章:居住区规划布局2.1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类型2.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2.3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设计方法与步骤2.4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三章: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3.1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3.2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原则3.3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布局形式3.4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四章: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4.1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与要求4.2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4.3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形式4.4 居住区绿地系统规划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概念与要求5.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设计原则5.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布局形式5.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6.1 生态环境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6.2 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6.3 居住区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方法6.4 居住区生态规划案例分析第七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建筑风格7.1 建筑风格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7.2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的基本原则7.3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的设计方法7.4 居住区建筑风格规划案例分析第八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人文关怀8.1 人文关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8.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原则8.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人文实践方法8.4 居住区规划设计人文案例分析第九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技术创新9.1 技术创新对居住区规划的影响9.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技术创新的应用9.3 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的未来趋势9.4 居住区规划设计技术创新案例分析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价与改进10.1 居住区规划设计评价的标准与方法10.2 居住区规划设计评价的实践案例10.3 居住区规划设计改进的策略与措施10.4 居住区规划设计改进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解析: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作用以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解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解

读书笔记
这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5 居住区道路边
缘与建筑物、 构筑物的最小 距离
尊重自然条件 形成公共空间系统
与城市整体风貌相协 调
绿地的设计原则
场地的透水性 照明设计
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
既有居住区的改造与 更新
附录B居住区配套 设施设置规定
附录A技术指标与 用地面积计算方法
附录C居住区配绍
这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图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城市
建筑
标准
标准
规划
管理
建设
居住区
规划设计
居住区 居住区
要求
规划设计
原则
标准
设施
街坊
用地
道路
内容摘要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是使用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规划标准之一,旨在保 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本书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图示、 表格等形式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条文内容通俗易懂。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章目与条文顺序编排, 逐条展开详细图解,方便读者直观、全面地理解专业内容。本书是学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工具书和 参考书,力求满足规划设计、规划管理、规划教学等多种需求。本书适合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人员阅读, 可供建筑管理与设计的技术人员、房地产开发从业者参考,也可作为城乡规划、建筑类、房地产类大专院校学生 的常备学习资料。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新标准初步解读Part1 新标解读• 1.1新标概要• 1.2编制思路和指导原则• 1.3术语与新概念解释Part2 新标详读• 2.1强制性条文调整• 2.2建议性条文调整1.1新标概要①规定性质:国家级行业标准②发文单位:住建部③行业影响:城市居住区及住宅设计必须执行的规范,且影响全国各个城市技术管理规定条款④覆盖范围:全国范围⑤规定执行强制性:2018年12月正式执行,且第3.0.2、4.0.2、4.0.3、4.0.4、4.0.7、4.0.9条为强制性条文⑥后续影响:该标准直接影响昆明市技术管理规定的修订,对后期报建起到深远影响强调“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宜居适度”2018年7月10日,住建部发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公告,该标准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原《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废除“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标准”名称改变“规范”“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地三十六条“生产、销售、进口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其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的,依据承担民事责任”不按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项目建设涉嫌违法,后期存在大量法律风险1.2编制思路和指导原则/ 经济快速发展 / 人口政策调整 /人口结构产生巨大变化 / 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 社区管理不断普及 /2017年,十九大召开,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目标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规划标准怎样承接国家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标准中的具体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在标准中的具体体现——坚持“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在标准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理念与指导思想分级尺度高度配套公共绿地海绵城市综合利用指标关联品质提升集约紧凑生活圈划分范围与层级小街坊密路网控制住宅限高促进住宅品质完善配套类型及标准人均公共绿地设置强调亲民增加海绵城市设计要求提倡住宅开发应集约紧凑鼓励配套设施共建共享配套设施建设强调人性化关联指标控制空间总则1.0.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度,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案详细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1.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与要求1.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流程与步骤第二章: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环境的关系2.1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2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人文环境的关系2.3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4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第三章:居住区规划布局与形态3.1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3.2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形式3.3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3.4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四章:居住区交通规划设计4.1 居住区交通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4.2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4.3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4.4 居住区交通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五章: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5.1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5.2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5.3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5.4 居住区绿化景观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6.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与配置标准6.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原则6.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要点与要求6.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七章: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设计7.1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7.2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7.3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7.4 居住区排水与防水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八章: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设计8.1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8.2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8.3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8.4 居住区节能与环保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九章: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设计9.1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原则9.2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种类与特点9.3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设计要点9.4 居住区安全与防护规划布局的案例分析第十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10.1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践应用10.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10.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前景与发展趋势10.4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评估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定义与目的难点解析: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目标,以及如何通过规划设计提升居住区的品质和居住环境。

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年版)

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年版)
表1.0.3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1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一_ -一一一
户數(户)
10000-16000
3000—5000|
300〜1000
人口(人)
30000-50000
10000〜15000
1000^3000
1.0.3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組团、居住 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前 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94号文件《关于印发“一九九八 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对现行国家标 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行局部修订。
本次规范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凡个方面:增补老年人设施和停 车场(库)的内容;对分级控制规模、指标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 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进一步调整完善住宅日照间距的有 关规定;与相关规范或标准协调,加强了措辞的严谨性。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技 术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员:涂英时、吴晟、刘燕辉、杨振华、赵文凯、 张播。
其他参加工作人员:刘国园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
'建标[1993]542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 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 冇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 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 93为强 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执行。
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 93(2002 年版)局部修订的条文,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 岀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居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

居住区规划设计经典案例

主入口 城市主干道
道路交通分析图
车辆主入口
步行街入口
景观分析图
小区住向
水域
空间丰富 亲近自然 围而不闭
围合的空间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
沿山四层 沿湖五层 沿湖十层 多层住宅 五层户型 八层户型 小高层 别墅 社区会所 幼儿园 小学 零售商铺
——广东佛山万科四季花城
万科四季花城住区概况 居住区总平面图 道路交通分析 景观分析图 功能结构分析

区位图
广州
佛山
平面总图

地址:南海黄 岐浔峰洲路8号 占地面积:50公 顷 总建筑面积 :44.7万平方米 总户数:3900户 容 积 率:1.00 绿 化 率: 30% 时间:2004
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住区中的商、教娱乐区
利用住宅底层 沿湖景商业街 教育设施齐全
2004?????30?平面总图道路交通分析图车辆主入口步行街入口主入口城市主干道景观分析图水域休憩半岛小区住户景观观向小区住户景观观向?围合的空间?空间丰富?亲近自然?围而不闭?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沿山四层沿湖五层沿湖十层多层住宅五层户型八层户型小高层别墅社区会所幼儿园小学零售商铺?设施齐全?交通便捷?住区中的商教娱乐区?利用住宅底层?沿湖景商业街?教育设施齐全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引言概述: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居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提高人们的居住品质和生活环境。

一个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和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规划1.1 绿化设计:合理布局绿地、树木和花草,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

1.2 水系规划:合理规划水系,建设人工湖、溪流等水体,增加景观效果,改善生活环境。

1.3 垃圾处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和垃圾处理设施,保持居住区的清洁整洁。

二、交通规划2.1 道路设计:规划合理的道路网,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车辆通行道,提高交通效率。

2.2 公共交通:规划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设施,方便居民出行。

2.3 停车场规划:设置足够数量的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题,减少交通拥堵。

三、配套设施3.1 学校医院:规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就医和子女就学。

3.2 商业设施:规划商场、超市等购物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3.3 娱乐设施:规划公园、健身房等娱乐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安全规划4.1 消防设施:规划消防站、消防通道等消防设施,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2 安防设施:设置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安防设施,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

4.3 紧急救援:规划应急救援中心、医疗急救点等设施,保障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五、社区管理5.1 物业管理:建立健全的物业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维护居住区的整体形象。

5.2 社区活动: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3 环境维护:加强环境维护工作,保持居住区的整洁和安静。

总结: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能够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幸福。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一、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要考虑居住者的居住需求、交通便利性、绿化环境、社区设施等因素,确保居住区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

规划设计要合理布局,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并留足足够的停车位。

要合理规划绿化空间,增加居住区的景观美化和生态环保功能。

二、建筑设计要求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要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者的健康。

建筑的高度和密度要合理,不能给居住者带来压迫感。

同时,要考虑到防火、防潮、防震等安全因素,并设置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

三、生活设施要求居住区的生活设施要便利、完善。

包括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医疗设施、学校等,能够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要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等,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社区管理和服务要求居住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要规范、高效。

建立居民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居住区的管理,包括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修、安全防范等。

提供居民活动和社交服务,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社区凝聚力。

五、环境保护要求居住区的设计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减少噪音和污染源。

要合理规划雨水排放系统,确保居住区的排水畅通。

同时,要注重节能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六、居住区配套设施要求居住区的配套设施要完善,包括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

同时,要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规划合理的道路和交通网络,方便居住者的出行。

为了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要设置良好的照明设施和监控设备。

总之,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是为了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各项规范要求的实施充分考虑到了人的居住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使居住区真正成为人们的家园,为居住者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新版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日照标准篇一居住区规划居住区规划1.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安宁和优美的环境。

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出综合的全面安排。

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需要及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基础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居住区规划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范畴。

一、居住区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居住区形态与居住环境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为一个渐进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可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

影响居住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社会与家庭结构、文化与民俗等。

二、居住区的分级、规模与特点1.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用地一般在50~100公顷。

特点:规模大、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

1个居住区可以划分为4~5个居住小区,也可直接划分为若干个居住组团。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用地一般为15~35公顷。

特点:规模适中、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标准适度、以居住职能为主以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为辅。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主干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用地一般为4~6公顷。

特点:规模小、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基本生活服务职能。

2023-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最终版

2023-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最终版

3.2 住宅建筑的根本设计要求 3.2.1 套内空间 〔1〕套型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根本空间。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表的规定。
套型分类
----------------------------------------------------------------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 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 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人 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 人行通道;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 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 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 12m×12m的回车场地;
〔四〕.空间环境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 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 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以下 原那么: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 使用和社会化效劳;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稳防卫; 构思新颖,表达地方特色。
3.1.2 住宅的合理间距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根底,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1.日照间距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一定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2〕 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3〕 旧区改建的工程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1. 引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本规范旨在指导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城市居住区的合理布局、良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流程,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2. 规划设计原则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人本主义原则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和愿望。

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居住、工作、娱乐和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创造舒适、安全和便利的居住环境。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规划应鼓励能源的节约与再生利用,建立可再生能源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3 社区功能原则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社区的功能完善和社会互动。

规划应合理划分社区内的公共空间,设立社区中心、公园、学校、商业中心等公共设施,提供丰富的社区生活和文化活动。

2.4 城市生态原则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规划应合理布局绿地和湿地,保留和改善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提供自然环境和休闲空间。

2.5 灵活适应原则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规划应考虑未来的可扩展性和调整性,以适应人口增长、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规划应借鉴其他成功案例,并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充分沟通和研讨。

3. 规划设计要求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3.1 构建合理的交通网络规划设计中应合理布局道路、交通枢纽、公共交通设施等,以便居民便利出行。

应提供完善的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以减少汽车出行量,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3.2 划定合理的用地规划规划设计中应合理划定不同用地的功能和布局,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工业区等。

应统筹考虑不同功能区域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作用,确保居住区内的各项需求得到满足。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课件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课件

04 居住区环境设计
绿化环境设计
绿化覆盖率
确保居住区内绿地面积足够,提 高居住环境的绿化覆盖率,为居 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休闲
场所。
植物种类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 适宜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 、花卉等,以丰富绿化层次和色彩 。
绿化布局
合理规划绿化布局,将公共绿地、 宅旁绿地、道路绿化等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ppt课件
•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 居住区规划布局设计 • 居住区建筑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 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01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对城市中住宅 集中区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 景观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 。
目标
创造宜居、舒适、安全、美丽的 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水景环境设计
1 2 3
水景类型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定位,设计不同类型的水景 ,如池塘、溪流、喷泉等,以增加居住区的灵气 和活力。
水质保障
采取有效的水质保障措施,如定期换水、过滤设 备等,确保水景的清洁卫生,为居民提供安全、 舒适的休闲环境。
水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
将水景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统 一的整体效果,提升居住区的品质。
THANKS 感谢观看
住宅组团布局
总结词
住宅组团布局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氛围。
详细描述
住宅组团布局应注重多样性和协调性,以营造宜居的社区环境。在规划住宅组团时,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 设计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住宅,以满足不同家庭和生活方式的需求。同时,住宅组团布局应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 ,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乎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个合理规划设计的城市居住区应当充分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要评估地形地貌,是否存在山坡、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和地理特征。

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元素,既能增添居住区的美感,又有助于打造独特的生态环境。

比如,临近河流的区域可以规划休闲步道和亲水平台,靠山的地方可以设计成与山体融合的景观带。

交通便利性也是关键要素之一。

居住区周边应当有完善的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以确保居民能够便捷地出行。

同时,要考虑公共交通的覆盖,如公交线路、地铁站等,方便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停车场的规划也不能忽视,要根据居民的户数和车辆拥有量,合理确定停车位的数量和位置。

在功能布局方面,要做到合理分区。

将居住、商业、教育、医疗、休闲等不同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避免相互干扰。

例如,将商业区集中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段,方便居民购物;学校和幼儿园要靠近居住区,保障孩子上学的安全和便捷;医疗设施要分布均匀,确保居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救治。

建筑设计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的风格应当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同时也要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

建筑的高度、密度和间距要合理,以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

户型设计要多样化,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需求。

此外,建筑的节能和环保性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化景观的打造对于提升居住区的品质至关重要。

要有足够的绿地面积,种植多样化的植物,形成四季有景的效果。

公共绿地可以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

同时,要注重景观的细节设计,比如小径的铺设、花坛的布置等,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居住区正常运转的保障。

水、电、气、暖等供应系统要稳定可靠,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要高效环保。

居住区规划设计图纸汇总

居住区规划设计图纸汇总

居住区规划设计图纸汇总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

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

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

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高档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小区规划设计图纸联排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区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旧村改造规划设计图纸某商住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市高级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小区规划设计图纸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区域。

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生活服务设施、各种绿地和游憩场地、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各个系统等进行综合的具体的安排。

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详细规划的组成部分。

某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大型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小区全部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小区详细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花园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小区规划设计图纸某大型住宅区规划设计图纸规划内容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6.拟定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拟定工程规划设计方案;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居住区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居住区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表1.0.3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2 术语、代号2.0.1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3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 ~3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4 居住区用地(R)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2.0.5 住宅用地(R01)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0.6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2.0.7 道路用地(R03)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2.0.8 居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

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10-14m)同级。

2.0.9 小区(级)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2.0.10 组团(级)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2.0.12 公共绿地(R0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2.0.16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2.0.17 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2.0.18 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住宅设计的基本要求
• 安全性:保证住宅的结构安全,避免安全隐患 • 舒适性: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空气质量 • 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居住区住宅设计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住宅设计
• 提倡绿色建筑,降低能耗和污染 • 增加绿化景观和公共空间,提高居住环境品质 • 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化景观的基本方法
• 分析居民休闲需求,确定绿化景观的规模和结构 • 结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绿化景观形式 • 优化绿地系统、景观元素等布局,提高绿化景观效果
居住区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 考虑绿地类型、数量、位置等因素,满足居民休闲需求 • 优化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 • 提高绿地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政策法规的执行
• 加强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 • 严格执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政策法规,查处违法行为 • 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景观设计的手法
• 景观轴线:通过景观轴线连接各个景观元素,形成统一的景观体系 • 景观节点:设置景观节点,提高景观的吸引力和使用价值 • 景观视线:利用景观视线,创造丰富的景观类型与风格
住宅设计的类型
• 普通住宅: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住宅类型 • 公寓:提供高品质居住环境的住宅类型 • 别墅: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的住宅类型
可持续发展策略
• 优化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坚持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提高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居住区可持续发展
0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实施与管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总体概述基地西侧、东侧为住宅区,北侧为田地,南侧则为河流。

东侧及南北侧均为城市主干道,30m宽.规划用地约15公顷.本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完善,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等档次的居住小区。

此方案共有居住建筑总计51栋,其中高层17栋,小高层14栋,多层20栋。

会所2个,小学1所,幼儿园1所。

其中东南步行入口处为商业街,向西、向北皆设有沿街商铺.二、总体构思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2)、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

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三、设计构思说明1、总体布局本居住小区用地布局的分布主要为: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

小区主干道以及中心绿地把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围绕中心绿地进行布置2、规划结构根据用地现状条件和规划用地布局,结合道路系统结构,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中的小组团围绕组团景观节点布置。

3、道路交通组织本小区共设有4个主要出入口,其中三个车行出入口,一个步行出入口,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就近进出。

考虑到小区内主要人流方便乘车,南、北、东面各有一个车行出入口。

道路网大致设置为S型,整体上看小区路网结构丰富活泼,充满变化。

小区道路分为三级:小区干道路宽10米,为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和出行要求。

;组团级道路路宽4-5米,满足了内部的一些日常出行,地面停车位主要布置在这片区域。

宅间路宽2-3米,造型多变,活泼生动,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完整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完整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6) 【标题】《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一) 【颁布日期】 2006-3-23 【颁布单位】国家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实施日期】 2006-3-23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一、总则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方案》GB50180_93[2016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方案》GB50180_93[2016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6879 50180-93(2016 年版)目录1 总则2 术语、代号3 用地与建筑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5 住宅6 公共服务设施7 绿地8 道路9 竖向10 管线综合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附录A 附图及附表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附录A 附图及附表1 总则1总则1.0.1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 1.0.3 的规定。

1.0.4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 小区- 组团、居住区- 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5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6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1.0.5.3a 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7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和居住环境。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合理控制居住区的人口密度,避免因过高的人口密度导致居住区内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

同时,要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宜居性,包括绿化率、景观设计、公共设施配套等方面,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需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要保证居住区内的基础设施完善、便利。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居住区的综合服务水平。

另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居住区内的交通组织和交通设施规划。

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道路布局、交通枢纽、停车设施等,以确保居民出行的便利和交通秩序。

同时,要鼓励绿色出行,推广公共交通、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最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居住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要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安全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确保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居住区内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交通组织、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才能打造宜居、便利、安全、环保的城市居住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位城市规划者能够认真考虑这些标准,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用地指标
人均居住区用地指标:每个居民所拥有的居 住区用地面积(m 人)。《 住区用地面积(m2/人)。《城市用地分类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此项指标一 般控制在18般控制在18-28 m2/人
居住区用地平衡表
注:其他用地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如市 其他用地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 级以上的公共建筑、工厂、单位等用地,以及不适于建筑的用 级以上的公共建筑、工厂、单位等用地, 地,包括住宅区工业用地。 包括住宅区工业用地。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为小学校,它与其它 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放在中心公共广场或 绿地上。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5公顷),每 160英亩(合65 65公顷),每 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 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 (0.8公里)。 0.8公里)。 邻里单位内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 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小区规划理论
居住小区基本特征为: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 自然界限划分,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分割。 ——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 ——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 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公共服务 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的上限。
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建筑物的底面积 居住建筑基底面积——建筑物的底面积 ( 建筑基底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 围水平面积计算。) 居住建筑占地面积——包括居住建筑基底面 居住建筑占地面积——包括居住建筑基底面 积及散水、绿化、小路等。
(3)道路广场用地 )
——用地外围为城市支路或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面积 用地外围为城市支路或居住( 用地外围为城市支路或居住 区级道路, 按红线宽的一半计算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小)区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 规划用地内的居住 ——组团级(与没有人行道的小区级)道路按实际宽度计算 组团级( 组团级 与没有人行道的小区级) ——回车场、停车场应包括在道路用地内 回车场、 回车场 注意: 注意:宅间路计入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内的车行道计入公建用地 公共绿地内的人行道计入公共绿地

里 号
弄堂
里弄=旧区路网结构+ 里弄=旧区路网结构+ 兵营式排列住宅
上海里弄式住宅
借鉴邻里单位与小区理论的实践 上世纪50年代初,一些大城市曾借鉴邻里单 上世纪50年代初,一些大城市曾借鉴邻里单 位的规划手法来建设居住区,居住区内设 有小学和日常商业网点,住宅多为2~3层, 有小学和日常商业网点,住宅多为2~3层, 成组布置,有点线面结合的绿化用地,比 较自由灵活。还有的居住区设计则参照并 移植了居住街坊的规划模式。 例:北京复兴门外住宅区,上海曹阳新村
居住区用地构成比例 (各项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各项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居住区用地平衡表
注:其他用地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如市 其他用地是指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用地, 级以上的公共建筑、工厂、单位等用地,以及不适于建筑的用 级以上的公共建筑、工厂、单位等用地, 地,包括住宅区工业用地。 包括住宅区工业用地。
新城市主义运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发展规划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发展规划领 域出现了“新城市主义” 域出现了“新城市主义”这个新的城市发 展规划理念 主张借鉴二战前小城镇规划的优秀传统,塑 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以人为本 的社区,以此取代“郊区化” 的社区,以此取代“郊区化”模式的蔓延, 实现社区与城市及周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居住区详细规划
学习要点
一、居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要素 三、居住区各类用地规划布置 四、居住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本节主要内容: 1、西方居住区规划理论 2、我国的居住区建设实践 3、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一、西方居住区规划理论
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建筑师西萨· 1929年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六条基本原则: 邻里单位四周为城市道路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 位内部。 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 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与安全,和低交通量的居住 气氛。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 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班邻里单位的规模约 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为3000-4000人。 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为3000-4000人。
综合居住区
随着城市的扩大, 随着城市的扩大, 居住区作为纯粹的 “卧”区却带来难 以解决的交通问题, 以解决的交通问题, 人们不得不花费大 量的时间和精力在 往返的路途上。 往返的路途上。
工作、居住、 工作、居住、 生活综合区应 运而生。 运而生。
巴黎拉.德芳斯 区 巴黎拉 德芳斯A区 德芳斯
居住街坊理论
——原苏联在20世纪40-50年代建造的居住区, ——原苏联在20世纪40-50年代建造的居住区, 大量采用了居住街坊的布置形式。 ——居住街坊的规划布置,以满足街坊内居 ——居住街坊的规划布置,以满足街坊内居 民生活居住的基本要求为原则,街坊内除 居住建筑外,还设有托儿所、幼儿园、商 店等生活服务设施,成人和儿童游憩、运 动的场所和绿地,居住街坊的用地面积一 般为2~10万平米。 般为2~10万平米。
居住区 户数 人口 面积(公顷) 面积(公顷) 1~1.6万 1.6万 3 ~5 万 50~ 50~100
居住小区 3000~5000 3000~ 1~1.5万 1.5万 15~ 15~35
组团 300~1000 300~ 1000~ 1000~3000 4 ~6
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 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 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 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相适应,配建 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 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 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 聚居地。
邻里单位=扩大路网结构+自由式住宅布局+ 日常生活 扩大路网结构 自由式住宅布局 路网结构+ 住宅布局+
所必需的服务设施绿化+小学等 所必需的服务设施+绿化+小学等 服务设施+
特点: 特点:
1、城市交通不穿越 2、人车分流 3、保证充分的绿化 4、邻里单位设一所小学(一般规模18班) 、邻里单位设一所小学(一般规模18班) 5、保证地形地貌
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1)用数量表明住宅区的用地状况; )用数量表明住宅区的用地状况; 2)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 )初步审核各项用地分配比例是否科学合理; 3)初步评价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初步评价住宅区的环境质量; 4)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 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一般情况下,道路 红线就是建筑红线,即为建筑不可逾越线。
(2 )住宅用地范围
——以住宅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以住宅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 以住宅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 ——住宅邻近公共绿地等无明确界限时,通常以 住宅邻近公共绿地等无明确界限时, 住宅邻近公共绿地等无明确界限时 通常以1.5~3米计算 米计算 ——与公共建筑相邻时,以公建用地为界 与公共建筑相邻时, 与公共建筑相邻时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 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1-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 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 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 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 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 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 配建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 生活聚居地。
住宅区各类用地的划分 (1)住宅区用地界限 )住宅区用地界限 ——以道路为界限; 以道路为界限; 以道路为界限 ——以用地边界为界; 以用地边界为界; 以用地边界为界 ——以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边线为界; 以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边线为界; 以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边线为界 ——住宅区内非居住用地或居住区级以上公 住宅区内非居住用地或居住区级以上公 住宅 建用地应扣除。 建用地应扣除。
三、现代居住区发展趋势
生态化
人文化
智能化
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要素
本节主要内容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用地规模与组成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 地方性与时代性原则 超前性与灵活性原则
二、用地规模与组成
居住区的规模 根据2002年修订的国家标准《 根据2002年修订的国家标准《城市居住 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居住 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居住 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 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 居住区、 小区、组团三级。 小区、组团三级。
其核心思想为: ——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 ——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 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 ——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 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 ——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 ——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 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
(4 )公共绿地 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 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街心 绿地、 绿地、林荫道与活动场地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2002年版) 年版)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 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